嫁给前驸马他小叔—— by咎书
咎书  发于:2024年04月11日

关灯
护眼

“知道吗?”
“你不必知道。”展岳想。
翌日,嘉善果然与展岳一同去拜见了她那位虽无缘一见,但是大名贯耳的“婆婆”。
傅时瑜既然嫁到了安国公府,死后自也要是葬在展家。
嘉善拜祭她的时候,不住地一边在为她庆幸,却也一边在为她可惜。
傅时瑜只是个妾,按规矩,无法享受与安国公同住一穴的“荣耀”。可也因为这儿,算是给她留了一个百年清净,免得她到了黄泉,还要为琐事纠缠不休。
给傅时瑜上完香后,展岳的情绪一直不佳,平日里清亮的眸色中难掩幽深。嘉善知道他是记起了往事儿,怕他多想,嘉善上马车前,有意地勾了勾他的手指,笑说:“难得出来一次,带我在京里转转吧。从前总在宫里,没机会见识。”
“砚清大人身兼五军都督府的职位,想必对京中的布置都很熟悉,让马车绕一圈再回府,好不好?”嘉善笑着问。
她巧笑倩兮,声调柔和,展岳的神情果然要缓和了一点儿,他嗓音低沉:“好。”
展岳平日虽然也不常出门,但毕竟是在贵公子圈里长大的。他身边还有朋友,特意研究出了京中的哪条街最热闹,哪条街上好吃的最多。
展岳对这些即便做不到如数家珍的地步,也能做到心里有数。只是心思转了转,他没带嘉善去京里那较为繁华的几条街,而是吩咐车夫走了一条较为安静的路。
展岳挑起车帘,指着远方肃穆的一个府邸道:“这是五军都督府,待我休沐结束。你若有要事找我,可一面派人去宫里寻,一面来这儿问候一声。”
五军都督府兼有天下调兵之权,是个位高权重的地方,修得十分庄严气派,恰与其所属职权相符。
嘉善上辈子,还真没在五军都督府门前转悠过。她同样没想到,展岳第一个带她来的地方竟然会是这儿,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地应和说:“好。”
展岳于是嘱咐车夫启程,又带她认了几个官爵之地,皆是有头有脸的。例如大理寺、九门提督、京兆府尹、刑部衙门之类……
不知展岳是存了什么心思,才会带她这一通乱转。
嘉善一边觉得展岳心思如海,一边又觉得他或许很了解她。身为女儿家,嘉善是不敢去沾染朝政半分的。
可有赵佑泽的缘故在,有对上一世结局的担忧在,嘉善又不得不分出一点儿心思,在危险的边缘试探。
上次和父皇直言储君之事,已是僭越。展岳这是看穿了她,想宽慰她的意思吗?
嘉善抿了抿唇,微微一笑。
马车再次停下来。
展岳这回挑起帘子的手,带了几分迟疑。
他瞳眸幽黑,伸出一指,指道:“这是你的公主府。”
“要下车看看吗?”展岳话音微顿,方才继续接上。
嘉善一愣,也从帘子处冒出了颗小脑袋。
她的公主府修葺得很朴素,远远看上去,还不如百年门庭的安国公府有气势。嘉善平静地笑了笑,心里并没有生起怨怼,她明白,这是父皇爱重她的表现。
若是皇帝为了一桩公主府劳师动众,只怕那些士林们要有题可做了。
她刚想说“一起去看看”,却见展岳挑帘的手还动也不动地立在那里,透明的指甲衬着阳光,泛起暗鸦的光泽。
嘉善愣了愣,沉默片刻。
公主府于她而言,是个立身之所。她上一世嫁了人后,也只有真正回在公主府里的时候,才有安心踏实的感觉。可她若住进公主府,展岳想来看她,则要通过正路登记在案,连每月宿在她府里的次数,都是要给人报备的。
听起来,像是一个男宠……
展少瑛以前,就为了这个,不肯常来,他总觉得这一套手续下来,自己就像是被皇帝宠幸的妃子一般。
不知道展岳,会不会也这样想?
嘉善眉心微皱,她唇畔半开:“不必了。”
“过几日再来看吧,”嘉善说,“且不急。”
展岳抬眸,侧过头望着她,胸口处有口气半提不提着,很是难受。
他刚想要张嘴,却听见有人很迅速地敲了几下马车:“里头是大公主和驸马吗?”
“奴婢向华,有急事儿找您二位。”
这声音带着股脱不去的尖细声,一听就知道是宫里的小黄门。
小黄门这时候来找他们,会为了什么?
展岳和嘉善互看了眼,随后,展岳单手挑开车帘,望向向华问:“何事?”
向华赔着笑道:“给驸马请安。大公主在吗,是天大的喜事儿呢。伴伴吩咐奴婢,一定要亲口禀告给公主。”
嘉善对向华其实有印象,隐约记得他是陈功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听他唤“伴伴”,她便也从马车里半探出了身子。
“我在,你说。”嘉善道。
向华含笑,给嘉善和展岳连叩了两个头:“大公主真让奴婢好找。”
“宫里来消息,四殿下的眼睛好转了,恭喜大公主。”向华是个聪明的人,如今,他满目皆是喜色和笑意,他语气轻快道,“陛下请您进宫一趟。”

第054章
自从孔厉辉走了嘉善的路子, 嘉善又与章和帝详谈过以后。孔厉辉的存在,便大抵是宫闱内,无人不知的“秘密”了。
起初,淑娴还因为这事儿, 与庄妃闹过一阵子。
自展岳和嘉善的婚事定了下来, 淑娴的脾性就难得得了些长进。或许是从前的日子过得太顺风顺水, 如今陡然受了挫折,倒起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虽然,她的脑子和计谋, 在真正能打的人跟前, 一样是一文不值地。
这些时候,宫廷内对赵佑泽眼睛的事情, 传得叫个有鼻子有眼。好像他即刻就能重现光明,重现光明之后, 即刻就能被立为储君, 当上太子一般。
淑娴原还觉得不以为然,那瞎子都看不见了这么多年,若是真能被医治好, 父皇还会放任他瞎到现在?
可慢慢地,流言的势头越来越猛, 逼得淑娴不得不正视了。想来是真有三人成虎之说的。
那天午后, 淑娴和惠安在承乾宫陪着庄妃一起做刺绣,淑娴便略微担忧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见四下无外人,声调亦是不低不高地,即便收敛了原先的跋扈, 语气里仍透着股张扬与娇蛮。
“母妃,宫里的传闻, 您听说了没有?”淑娴微抿着嘴,皱眉道,“起先还好,这些日子,宫人们传得越愈发无法无天了,我实在听着不爽快。父皇最近正在为皇兄的婚事操心,这样一来,哪还有好人家敢在这时候和咱们结亲。”
“赵佑泽今年都十二了,即便看见又能怎样。父皇可从来没生起过——”
“皇姐。”
“淑娴!”
听淑娴有越说越不靠谱的趋势,惠安和庄妃同时出声制止了她。庄妃微微看了她一眼,浓眉轻轻地皱成一团。
“慎言。”庄妃不悦地训斥道,“本以为你经事后,会稳重一点儿。怎还如此冒失,这等话,也能是你由着性子胡说的吗?”
谁都听出来了淑娴的言下之意,是“皇帝从没有生起过立赵佑泽为储君”的意思。即便从前存在着这种可能,但是在眼下这关口,绝不能有任何不好的消息,从承乾宫走漏出去。
后宫的眼睛那样多。庄妃哪怕真希望赵佑泽一辈子看不见,平日里也照样做足了面子,常至长乐宫问候一声。
何况那些恶意中伤的话。
惠安比淑娴小四岁,她和静妃的女儿清河公主一般大,今年十一。她是庄妃的小女儿。也是因为淑娴的缘故,在惠安成长的路上,庄妃对她管教颇多,生怕这孩子,也长成了个分不得轻重的冒失鬼。
所以她年岁虽小,看起来倒比淑娴还要沉稳懂事些。
惠安笑道:“皇姐眼看着要出嫁了,便安心待嫁吧。母妃心里,对这件事想必是有数的。”
惠安出生的时候,皇后已经于中宫崩逝。那一年,庄妃在后妃中虽拨得了头筹,但是在众多皇子公主里,章和帝还是对年少失恃的嘉善,要格外地关怀备至。
人心不足蛇吞象,即便皇后不在了,她留下的骨血也仍然能生根发芽。见嘉善如此受宠,庄妃便留了心,特意将惠安教得文雅而知书达理。和小时候,裴皇后教嘉善的模子几乎一致。
是想借此,从嘉善那里剥离些帝王的关注。
这个手段,说成功算成功,说不成功也不成功。
至少,皇帝对惠安,不会像他对淑娴的态度那样耐人寻味了。但惠安在章和帝眼前的受喜爱程度,却怎么也比不上嘉善,大概只能与清河并肩。
庄妃一生两个女儿,淑娴是形似她,而神不似。惠安被她耳提面命地教到大,本该与庄妃要相像一些。可不知是方法出了差错,还是惠安从小读书读得多了,她与庄妃并不如何相像。
她的性子,反倒有些类似静妃或者早殇的裴皇后。出于这个缘由,哪怕惠安年纪小,哪怕淑娴要比惠安骄纵,庄妃的目光,也始终停留在淑娴身上更长。
在惠安长大以后,母女俩相处的时间,远不如小时候多。
适才惠安说话,庄妃甚至以为,是静妃在与她闲话家常,忍不住地紧紧抿起唇。
她不咸不淡道:“你妹妹讲得对。”
“操心好你自己,别的少担心。”庄妃耐着性子说。
淑娴不是滋味儿地先瞧了惠安一眼,复又僵硬地望向庄妃,她咬着唇道:“我不也是担心皇兄。”
“母妃,皇兄的婚事,现如今有着落了吗?”淑娴问道。
闻言,庄妃的目光一闪,脸色有些异样的苍白。其实,自嘉善与展岳成婚了,庄妃的脸色就一直不大好。
淑娴虽然不太伶俐,但是她有句话没说错,赵佑泽的眼睛,到底还是在京里的世族圈子中,搅起了一层风浪的。
赵佑成本来前景大好,未来的储君是十拿九稳,许多贵女要争着抢着嫁给他,尚来不及。
可自打孔大夫的消息出了,那些原本站好队的人,又东风来了顾东风,西风来了望西风地迟疑起来。
说起来,陛下眼下正当壮年,皇子们也是处于不大不小的阶段。赵佑成十五,赵佑泽十二,赵佑泽若真能康复,陛下再有心栽培一番,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
章和帝自己,也是在快要及冠的时候,才被立为太子。
何况两个皇子,至今连妻子都未娶。
这样想的人多了,观望的人不免就越来越多。
更糟糕的是,大臣们迟疑也就罢了。一道圣旨下去,那是不行也得行,只有少数极不开眼的人才会抗旨不尊。
眼下真正麻烦的,是皇帝不知吃了什么迷|心|药,瞻前顾后地犹豫了起来。
章和帝觉得,给赵佑成指的妻室如果拥有过高的家世,那么未来赵佑泽成婚时,该如何自处?
他原是打算将寿宁侯的女儿魏氏许给赵佑成。寿宁侯年纪大了,官职虽不算顶高,但他有个儿子却极具出息,如今在做盐运司转运使。
盐运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转运使更是个了不得的肥差。“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形容得大抵就是这样的官职。
虽然庄妃更希望赵佑成的婚事,能与武将的家庭沾上关系。但是寿宁侯的儿子魏安,已连任两届盐运司转运使,单从这儿,就能看出他必是章和帝的心腹爱将。
别的不说,若他们能和寿宁侯府联姻,便是在向世人显示一种态度——皇帝是很爱重大皇子的。否则大皇子的舅兄,怎能在盐课上,圣宠不衰呢?
而且魏安这人能在盐课上连任,也必不是无能之辈。有这样的人帮衬自己,庄妃和赵佑成心里都会更有底。
所以章和帝提这茬时,庄妃便笑着应了。
不想,还没过两天,章和帝却又来了一趟承乾宫。彼时,旨意还没下下去,寿宁侯也未收到确切消息,不过是庄妃请寿宁侯夫人及其女儿进宫,悄悄看了一趟。
一切都是风平浪静地。
这回,章和帝道:“那日与你说过后,朕左思右想,寿宁侯家的闺女今年年方十三。佑成若要娶她,还需等两年。朕觉得,有些委屈了佑成。”
他意味深长地望向庄妃。
庄妃陪在章和帝身边十几载,哪里不懂帝王的心思,知道这是他觉得这桩婚事不妥,在自己这儿来找台阶下了。
她嘴角一僵,回说:“那,依陛下看呢?”
“平阳侯的嫡长女,或者卫国公家的嫡孙女,”章和帝一开口就是换人的决定,他道,“这两人明年及笄,也能与佑成相配。”
庄妃端正了颜色,随即分析起章和帝说的这两家人选。
赵佑成和淑娴如今都到了婚配的年纪,庄妃这几年,对京城名门很有些上心。一听章和帝提,心里很快开始筛。
卫国公和安国公家一样,都是开国的功勋之辈,是传承了好几代的国公府了。可是安国公家的小辈里,有个出挑的展岳,卫国公家的子孙,最卓越的也不过是在鸿胪寺任职。
鸿胪寺主掌朝会,掌四夷朝贡之类的交际。虽凭得上是个中枢部门,但是于她,用处不大。
平阳侯倒是个有些威仪的人物,先帝在时曾任过浙闽总督,前些年回调回京,如今在大理寺当差。可他也年事已高,没几年就要致仕。
至于后代的小辈里,有在两广做宣慰副使的,但两广离京城何其远,出了事儿,怕是鞭长莫及。
有了魏安这个盐运司转运使珠玉在前,庄妃心里对这两个人选,都不怎么满意。
偏她嘴上还要笑一笑道:“臣妾瞧这两个闺女都不错,恐怕得挑花了眼。还是陛下决定吧。”
身为皇帝,蓦地朝令夕改,章和帝多少觉得有点惭愧,便说:“今年的冬天长,宫里的梅花开得正好。你便借此为由,将她们传唤到宫里来相看一二。”
庄妃应了:“是。”
她应下来,当然是还存了别的心思。请宫外命妇进宫来看梅花,总不能只请平阳侯和卫国公家的吧?
宫里那么大的地儿,只请她们两家,未免太小家子气。
章和帝都不会允许她干出这样的事儿来。
庄妃是想借这机会,多瞧瞧京里的贵女,也是想借此和命妇们更进一步。更是想让那些没法站队的人看看——
赵佑泽还没能看见呢,这前朝后宫都没跟着他姓。你们也别一个两个地,全都畏手畏脚,刮阵风就不敢乱动了!
让庄妃想不到的是,小黄门来报喜的消息,偏巧也是在这一日,浩荡地飘到了承乾宫里。

来给庄妃报喜的这位小黄门, 名叫武直,他也是一位嘴甜的。
这年头,领差事同样分好差事和苦差事。譬如向华,四殿下的眼睛好了, 去给大公主报喜, 那肯定算顶好的差事儿。能领到赏钱不说, 这也等于在大公主和驸马面前挂上了号。
想想,那可是大公主的亲弟弟,大公主可是四殿下唯一的姐姐。
向华带着这桩喜事儿, “啪嗒”一下出现在大公主跟前, 那不得和金光闪闪的弥勒佛一样啊。
反之,武直也很有自知之明。如果说向华是弥勒佛, 那么自己对于庄妃娘娘而言,必然等同于“扫把星”了。
武直平日里因为来承乾宫的次数, 要比别的小黄门多, 所以陈功特地点了他来给庄妃“报喜”。
武直也知道今日后宫里除了庄妃娘娘外,还有别的世家夫人在。因此,很是小心。
宫女通传了以后, 他方进去请安做礼。
庄妃娘娘正携着平阳侯夫人在说话。
作为御前的人,武直的小道消息也是很灵通地, 知道陛下原有将寿宁侯的闺女和大皇子结亲的意思, 可后来由于四殿下的缘故,陛下另选了平阳侯的闺女与卫国公的孙女给庄妃来挑。
如今,见庄妃和平阳侯夫人谈得热切,武直笑着叩了个头, 他道:“奴婢知道娘娘这儿有贵客,可兹事体大, 只得来叨扰娘娘了。”
庄妃平日在自己宫里虽有些嚣张,但是向来会做面子,尤其对皇帝跟前的人,一向态度都很谨慎。
她先唤了武直起身,而后才说:“怎么,是出了什么事儿?”
武直道:“娘娘宽心,是个好消息。”
在宫里待的时间久了,庄妃不得不多长了一颗七巧玲珑心。她很明白,自己最近是没什么好消息的。
赵佑成的婚事还未定,她如今正在相看,淑娴的婚事,皇帝已与她商谈过,十有八|九不会变了,惠安又还小。
而自己到了这个年纪,肚皮也很难再起变化。
庄妃原是以为是哪个妃子有了身孕,可一想,皇帝后宫已十分充沛,子嗣也有不少。即便有孕,也不会是武直来向她亲禀。
这个好消息,只怕没那么简单……
庄妃慢条斯理地品了一小口茶,喘气声不易察觉地变粗重了一点儿。
倒是平阳侯夫人笑了笑,问道:“是什么?公公便别没卖关子了。我看着,都替娘娘觉得着急呢。”
陈功特地让武直选在这个关口来,自然是有其用意的。武直也只好强笑着说:“四殿下的眼睛,有了好预兆。陛下说这是大喜事儿,晚上请您一道去长乐宫赴宴。”
武直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这屋子里的所有人都听了个清。
一瞬间,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升腾起了各异的表情。
丫鬟们更是面面相觑,就连刚才与庄妃把手笑谈的平阳侯夫人,眼角都不由褶皱出了深深的细纹。
倒是庄妃面部平静,只是手上端着的茶盏,不动声色地洒了些茶渍到她的袖口上。
针落可闻的平静过了以后,是命妇们齐齐的贺喜声。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秦王妃。
秦王妃是一品的亲王妃,除了庄妃以外,便属她身份最高。秦王又与章和帝是一母同胞,她扬声贺道:“果然是了不得的喜事儿呀。”
“早就听闻有位杏林高手在替四殿下医治,如今看来,真是峰回路转了。”秦王妃道。
秦王妃的话里并不存挖苦之意,只是庄妃的面色,还是瞬间变得冷凝。
然而,有秦王妃一马当先,其余的命妇们,也一人锦上添花地添了句吉祥话。
唯独庄妃没有言语。
默然片刻后,她才貌似波澜不惊地道:“本宫知道了,确实是好事儿。你走这一趟,辛苦了。”
庄妃随手抓了一把金豆子给武直,武直可不敢接。话既然传到,他忙找个借口推辞。
能在御前伺候的,个顶个都是精怪,命妇们也都清楚。
没准信儿的事儿,谁也不敢去乱说。尤其是像四殿下的眼睛这般微妙的事情。她们今日受邀进宫,就是想分辨出个风声。
如今,这桩大事儿传进了命妇们的耳朵里,她们回去以后,自然也会和自家老爷们,或者与熟稔的亲戚好友说上一声。
很快,这个消息就要像长上翅膀的纸片一般,传得人尽皆知了。
庄妃今天,本来是想以示自己在后宫中极具荣华的地位,让那些摇摆不定的人好尽快站队。不料弄巧成拙。她没想到,赵佑泽的眼睛竟然还真能有恢复的时候!
岂不是她白给别人铺了路!
庄妃的呼吸声越来越重,她微微咬紧了牙,和跟前伺候的窦嬷嬷对视了一眼,窦嬷嬷对她轻摇头示意。
庄妃的眼尾上挑,连神色都不由变得更冷峻。
这边,嘉善和展岳也一道随向华入了宫。
向华的话虽没有说透,可是既然陈功能叫向华来通知她,那么阿弟的眼睛必然有了大进展才是!
是不是真的能看见了?
马车快到东直门时,嘉善才发现自己掌心上居然出了一手的汗,大概,委实是太过担忧。
展岳见她一路上,呼吸声由重变粗,又由粗变重,连额尖和鼻头都冒出了许多汗。他不禁将她的手捉过来,安稳地放在了自己膝上。
展岳道:“既说了是好消息,怎么还这样紧张。”
“放轻松些。”展岳捏着她的手道,“陛下和元康,等会儿若是见到一个满头大汗的公主,他们得以为你生了病。”
“觉得是我没照护好你。”展岳道。
听到他说“满头大汗”,嘉善才后知后觉地拿巾帕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她软乎了语气道:“对不起,可我实在控制不住。”
这可能是赵佑泽的眼睛最接近复明的一次。
展岳闻言,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强制性地将她的脑袋,靠在了自己肩头上。他像哄孩子一般,安抚性地、轻轻地拍着她的背。
长乐宫里的人,已经多成了一锅粥。
章和帝这天下午难得没有处理朝政,静妃、清河几个都在。还有孔氏、今日当值的太医,以及太医院的院使和两位院判。
嘉善来的时候,章和帝正背对着他们而站,他一个人处在暗光里,身影很寥落。
赵佑泽坐在小榻上,他眼睛上蒙了块半透光的白布,跟前还站着几位太医,围着他诊治。
静妃与清河母女两个人,则手牵着手,眉宇间极为放心地舒展了开,看起来,是喜事儿将近的模样。
嘉善先请了安,而后才问:“父皇急忙叫儿臣进宫,是为了元康的眼睛吗?”
章和帝说了声:“来了。”
他伸出一指:“去看看他吧。”
嘉善心中一动,明明只有少数几步路,可她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胆颤。见赵佑泽的双眼蒙了块布条,嘉善几乎是扑到了塌前。
“元康?”嘉善微微睁目望他,她用力吸了一口气,“能看见阿姐吗?”
赵佑泽对她露出了几颗洁白的牙齿,他唇边挂着浅笑:“看不见。””
这一刻,嘉善连喘气都不免吃力了起来,她盯着他看了少倾,刚想张嘴。
赵佑泽却又道:“不过,过几天就能看见了。”
赵佑泽伸出手,在自己眼前,用白皙的五指晃了晃。他笑道:“孔大夫说,乍见光明,我可能会有个不适应的阶段。”
“所以得带几天白布来遮光,”他咧嘴笑说,“我现在能看到我自己手指的痕迹。马上,就能看到阿姐了。”
“唔。”赵佑泽偏头想了想,又小鸡啄米似的数道,“我大概到阿姐肩头那么高。阿姐的脚步总是很轻盈,我猜,阿姐的身量一定极纤细。阿姐身上,还有一股梅花香。”
“元康又和阿姐是亲姐弟,我们长得一定也有几分像。”
“等我能看见,不会把别人认错成阿姐的。”他扬着脸道,“阿姐放心吧。”
嘉善眼圈微红,她的眉目间,尽是难言之意。这刹那,她差点没忍住鼻头的酸涩,任由泪珠滚滚而下了。
嘉善低头望向赵佑泽的小脸儿,她伸手,轻轻抚摸过赵佑泽的头顶,一下又一下,极为小心温柔。
“元康刚才特意吓我,是不是?”嘉善的语气里,竭力保持着冷静,她忽然狠狠捏了一下赵佑泽的脸,“小坏蛋。”
赵佑泽灿烂一笑。
展岳不知何时进来,默默立在了两姐弟身后。
见他们温情地说着话,他只是安静看着,没有出声打扰。直到嘉善紧紧地拥住了赵佑泽,他方补充道:“你阿姐的左边脸上,还有个小的酒窝。”
“哦!”赵佑泽重重点了下头,“我记住了。”
展岳笑了笑。
他不像嘉善那样受情绪影响,相比而言,展岳的理智还尚存。见孔氏和几位太医院院判都在,为了以示郑重,他的视线慢慢转向几人。
“劳驾几位,”展岳的声音不轻不重,“四殿下所言都是真的?””
嘉善从前在宫里时,与龚太医打交道最多。龚太医是裴皇后信重的人,如今已当上了院判。上一辈子,嘉善的落胎药,也是找龚太医拿的。
听到展岳问话,自然还是龚太医打头,他道:“是。”
“请大公主与驸马放心,四殿下的眼睛,已经在恢复。”龚太医道。
展岳脸上,这才真正有了如释重负的轻松。
他见嘉善眼里尽是漂亮的笑意,姿态不由也放得很从容。
他容色儒雅,嘴角温和地弯了起来。
真好啊。

去看过赵佑泽, 嘉善便从内室出来,向长乐宫的主人,静妃问了声安。
自己嫁出了宫以后,对阿弟难免会有力不从心的地方。静妃这些年抚养赵佑泽十分用心。端看适才, 她脸上出现的欣慰之色, 也知道她的感情不是作假。
嘉善笑吟吟地道:“这些日子为元康的眼睛牵挂, 娘娘劳心劳累了。”
静妃笑一笑,只说:“当年得幸于陛下与皇后,愿将四殿下托与我, 自是要鞠躬尽瘁的。”
嘉善也笑了。
“瞧你一脑门的汗。”静妃见嘉善额上又沁出了汗珠, 忙说,“坐下来歇歇吧。”
嘉善道:“是。”
嘉善端正地坐在了榻上, 与静妃对视了一眼,两人皆是笑容满面。
展岳是外男, 他虽是嘉善的夫婿, 但是和静妃相处也多有不便。章和帝愿放他进来一同看望赵佑泽,已是格外开恩。
看嘉善似乎有话要和静妃说的样子,展岳便自觉地退出里间, 去正堂和皇帝以及孔氏等人站在了一起。
孔氏医治赵佑泽,实有大功。章和帝难免升起了将他留下, 收入太医院的念头。
太医院的御医们, 都在宫里混了多年,如今,几位脸色却不大好看,龚院判也一样。
四殿下患眼疾这么久。太医院群医束手无策, 反让一个外人治好了四殿下的眼睛。哪怕是章和帝,也在赵佑泽的眼睛恢复之余, 分了点心去想别的。
“孔厉辉。”章和帝叫着孔氏的名字,他坐在一把太师椅上,慢慢思索着道,“你既有此本事,便留在太医院里。冲你医治四殿下有功,朕可破格,提你为副院使。”
太医院设有院使一个,院判两个。副院使是本朝独有的官职,与院判同为正六品,不仅为皇室服务,还主管培养后代医师。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