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不还by不若的马甲
不若的马甲  发于:2025年11月26日

关灯
护眼

“听风知。”
他问:“流云呢?”
太行道弟子见他行色匆匆,立即答道,“去鬼衙门守阵了,您找他有什么事吗?”
“我去看看。”抛下这句,周雅人便往客栈外走。
“不是,听风知,您现在就去吗,”太行道弟子紧追一步,将手里的伞递过去,“外面下着雨呢,撑把伞。”
“多谢。”周雅人丝毫不耽误功夫,撑开伞冲进雨幕中,正好与远去的马车背道而驰。
镇在门口的两名太行道弟子不明所以,面面相觑后,问身后那位递伞的同门:“刚出去的是听风知吗?”
同门点点头。
“听风知这是急着去哪儿?”
“找流云。”
“出什么事了吗?”
“好像没有,他说他过去看看,可能不太放心吧。”
“流云最擅长的就是阵法,一个人足以单挑我们所有太行道弟子,他亲自出马,听风知应该放一百个心。”
“谁说不是呢,可能听风知不太了解流云吧。”
听风知赶至鬼衙门时,李流云正和几名太行弟子安然无恙地坐在茶肆内讨论着什么,见冒着大雨而至的听风知,李流云微微有些讶异,忙招呼他到茶肆避雨。
三言两语得知地基大阵如常,周雅人稍稍松了一口气,只是这口气并没松到头,因为心里的不安仍然在作祟。
他未做停留,转身奔往另一个方向,行至半途,忽然听见一阵慌慌张张的脚步声冲撞过来,那人差点在他面前栽个跟头。
正是之前跟他们闯过太阴\道体的另一名衙役,在看清疾奔而至的周雅人时,衙役闷头就朝他撞了过去,语无伦次的开口:“出事了,家里,老爷子和老祖母,出事了,快,头儿呢?头儿呢?快让头儿回家!”
周雅人心惊胆战地追问:“出什么事了?”
衙役哭喊出声:“老爷子和祖母被人杀了!我找不到头儿……”
滚雷轰隆一声巨响,仿佛狠狠劈在周雅人的天灵盖上,劈得他神魂出了窍。
雨伞骤然间坠地。
衙役还未将这句话喊完,面前人便瞬间消失在了瓢泼雨幕中,衙役最后只瞧见一抹远去的残影。
屋舍里毫无生气,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散发着令周雅人窒息的死气,他长久的喘不过气来,差一点就在这股窒息般的死气中溺毙。
“伯父……”他腿软到站立不住,慌促地摸到地上已经失温的陆老爹,颤着手抚上陆老爹被割断颈脉的伤,裂口一指那么深。
还有老祖母,同样被割断咽喉,血尽而亡,尸身冰凉彻骨,他仅仅挨一下,就被冻得遍体生寒,整个人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祖母……”
怎么会——
怎么会——
周雅人几乎缓不过来,跪在两具尸体之间,体内的血脉瞬间凉透了,如同停滞流动的冰川,强烈的窒息感让他看上去面无人色。
是谁?!
周雅人难以呼吸般躬下身,是个匍匐的痛苦姿势,额头缓缓贴在老祖母无力垂地的手掌心。
耳边幻听般响起老祖母慈爱的声音:“雅人,来,过来,到祖母这儿来。”
“好孩子,你跟秉儿一样,都是我的好孩子。”
“饿不饿?祖母刚刚做了桂花糕,你和秉儿一块儿吃。”
“我啊,在长安住得不踏实,终有一天,还是想回北屈去,落叶归根。”
周雅人喉头紧得不像话,仿佛要呕出血来——陆秉!
陆秉呢?他在哪里?有没有出事?
周雅人抬起头,额上沾了老祖母掌心的血。
他必须立刻找到陆秉,但是心脏和神智搅作一团,混乱不堪,他强逼自己静心静气,压下一股又一股腑内翻涌的气血,强稳住心神将神识铺出去。
调动神识的瞬间,因为过于急切,气血凌厉地充斥全身,经脉骤然胀痛起来。
使用听风术应当循序渐进,缓慢拓展适应,但是此刻的周雅人已经惶急莽撞到失了方寸,神识顷刻铺出去好几里,四面八方的嘈杂声山呼海啸般齐灌入耳,耳膜穿孔般狠狠刺痛了一下,扎得他几乎失聪。
但是周雅人全然不顾,迫使自己沉浸在足以震耳欲聋的喧闹中,焦灼万分地捕捉陆秉的声音。
没有,没有,都没有。
周雅人毫不自知地握紧了老祖母冰凉彻骨的手,将神识再度扩宽数丈,他陷在里头翻山越岭般搜寻陆秉的下落。
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浑身的经脉被气劲强撑到极限,即将爆裂,但他仍在扩宽神识,他还可以,神识还可以铺得更远……
周雅人死死攥着老祖母的手,心念间划过昨晚因为等不到陆秉回家,老祖母坐到深夜都不肯入睡,日日都在牵挂陆秉的安危。
他知道祖母放不下。
周雅人像是为了安抚老人家,握着她苍老如骨的手低喃:“我会找到陆秉的,祖母,我会找到陆秉的,别担心,别担心。”
老人无声无息,只是半睁着浑浊无神的眼睛,目空一切地“盯”着他,“盯”着他比谁都担心的慌张模样。
周雅人的神识已经翻越至北屈城门,雨声越来越大,铺天盖地地砸遍全境,砸进他耳蜗,几乎要淹没掉所有声息。
他开始出现耳鸣了,可他还没听见陆秉,他必须撑下去。
一道车轮声在耳膜上无情辗过,似乎颠簸了一下,恍然就让周雅人想起了窗下驶过的马车,他曾隐约嗅到一抹若有似无的血腥气。
周雅人自己还未理清此间的因果关联,就凭着直觉冲了出去。
大雨兜头浇下来,他在风雨中急奔,耳边的嗡鸣声愈加强烈,让驶出城门的车轮声越来越渺茫。
他快听不见了。
这是听风术最大的弊端,过度消耗会致使他失聪,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暂时的,也会是永久而不可逆的,因此他每次都拿捏着分寸。
然而此刻,周雅人却全然不顾分寸,死死吊着那根弦,固执不肯松懈,气劲在经脉中疯蹿,快刀似的碾过四肢百骸。
于是他在快刀碾轧的剧痛中一脚踏空,狠狠摔下八级台阶。
周雅人扑在满是积水的石阶上,顷刻间,耳目都被封闭了,分不清来路,也分不清去向。
世界骤然静得可怕,也黑得可惧。
但他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听不见。
周雅人再次调动神识,铺天盖地的雨声如雷贯耳,如被尖刀扎穿,缓缓从耳道里溢出鲜血。
一道声音自身后低低响起:“你已经瞎了,还想变成聋子吗?”
周雅人想爬起来,反复几次都跌了回去,翻涌的肺腑再也压不住,他猛地呕出一口血。
周雅人完全失了方寸,更辨不清方向,如今除了耳鸣他什么都听不见了。周雅人盲目地挣扎了片刻,终于胡乱拽住某个人,他隔着大雨看见对方模糊的面容,像拽住一根救命稻草。
他听不见自己近乎哀求的声音,听不见自己拽着对方说:“白冤,帮帮我。”
白冤垂眸盯着他满头满脸的雨水,湿了个彻底,也许他哭了,不然眼睛怎么那么红,甚至连求她的声音也带了哭腔。
“陆秉可能就在那辆出城的马车上,你帮我把他找回来,求你了。”
真是可怜见的。
他听不见任何回答,白冤转身即去,周雅人还没来得及松开抓着她的手,就被对方抽离的力道扯着扑倒在地。
他漆黑的世界中,只能看见白冤远去的背影——正是出城的方向。
周雅人终于力不能支的倒下去,远远盯着白冤离去的方向,直到白影消失不见,视线归为一片彻头彻尾的黑。
周雅人却不敢阖眼,守在原地望眼欲穿的等,约莫过去半刻钟,一刻钟,如瀑的雨势渐渐小下去,他终于攒够力气坐起身,缓缓靠在石阶旁。
等到半个时辰,一个时辰,雨停了。
或许寒冷会使痛觉变得麻木,他五感尽丧,看不见,听不见,也什么都感觉不到。
他与外界彻底隔绝开,期间好几个经过的百姓走过来问他怎么了,怎么独自坐在这里,周雅人都毫无反应。
于是这些人只好莫名其妙地越过他走了。
而五感尽失的他,哪里都去不了。
直到白冤去而复返,他再次看见了她,也只看得见她。
周雅人踉跄着撑起身,跌跌撞撞扑过去,几乎扑进白冤的怀里:“陆秉呢?”
白冤抬臂撑住人,嘴唇翕动,可周雅人听不见,又急切追问了一遍:“陆秉呢?”
白冤这次摇了摇头,她顶着狂风骤雨一口气追出数十里地,途中拦截下四五辆马车,但都没有发现陆秉。
周雅人愣了愣,肚腹内忽然有种肠穿肚烂的绞痛,逼使他缓缓躬下身去。
怎么会没有呢?
“是我弄错了吗,陆秉根本不在马车上。”
如今耳不能听目不能视的周雅人什么都做不了:“回去。”他几乎半个身子都倾轧向白冤,才堪堪支撑住自己不倒下去,“回陆家。”

第53章 桂花酿 他应该跟陆秉一起回来的。
陆秉攒了不少好人缘, 事发后进出陆家的人络绎不绝,惊动了衙门上上下下所有官差,连县太爷都亲自来了。
风声一经走漏,又惊动了半座北屈城, 命案一桩接着一桩发生, 现在居然连衙门里的陆捕头都全家遭了殃, 免不了人心惶惶。
一石激起千层浪, 保和堂的掌柜与何郎中双双挎着两大箱子药材挤开人群,急切地抓住拦在院门口不让他们进的衙役:“我是郎中, 我是郎中, 让我进去给老太太瞧瞧……”
黑子眼睛鼻子通红,回头看见何郎中的瞬间, 他嘴唇抖了抖,一张口肯定就哭了, 所以他哽得发不出声来,竭尽全力的憋着,才能不让自己泪洒当场, 只无力地冲何郎中摆摆手, 像是在说不用了。
确实不用了,仵作此时已经在给老爷子和老祖母验尸了。
何郎中医术即便再高明,也不可能起死人肉白骨。
黑子摆手, 又像是无声地驱赶他们, 意思是:“回吧, 大家,都散了吧。”
保和堂的掌柜不肯罢休,一把抓住黑子摆动的手腕:“陆小爷呢?家里出这么大的事,陆小爷呢?”
陆秉不知所终了。
厨房的地板上除了陆老爹和老祖母身下的两大摊血迹, 还有好几处血迹,留下的痕迹甚至可以看出,当时厨房内必然经过一场剧烈的打斗。而厨房至屋檐的地板上有一条长长的拖拽出来的血痕,俨然是有人将另一个浑身淌血的人拖拽了出去。
陆秉染了血的平安符正好落在现场,那是老祖母在长安的寺庙里求的,陆秉一直贴身带在身上。
截止屋檐外,大雨洗了遍天地,将所有痕迹都冲刷没了,所以他们根本无法判断那个血人被拖去了哪里。
衙役仵作除了围着案发现场团团转,屋外找不到任何人来去的线索。
后来又得到隔壁王婶子证实,陆秉晌午时正在家中,她还过来送过两块豆腐。
那么浑身血被拖拽出去的人是不是就是陆秉?
如此推断,头儿很可能凶多吉少了。
黑子几乎不敢往下细想,想岔了就跟要老命似的,于是他终于没憋住,在保和堂掌柜的这番追问下,背过身,抬手捂住了眼睛。
不多时,太行道的修士来了,他们有的直奔命案现场,有的四下查看,李流云则迈进堂屋,看见听风知阖眼倒在软榻上,不知是睡是醒。
而白冤立在榻边,手持银针俯下身,一根接一根地扎进周雅人的皮肉里。
“你做什么?”李流云不放心地走上前,“听风知。”
榻上的人毫无反应。
白冤不紧不慢地将银针刺入周雅人的太阳穴,语气毫无起伏:“他聋了,听不见。”
李流云这才发现,听风知的耳道孔竟在往外渗着血:“他怎么回事?”
白冤挑了一颗揉成团的棉球,轻而仔细的擦拭周雅人渗血的耳道,简而言之:“作死。”
棉球很快被血染红,白冤扔掉,又挑一团棉球擦拭另一边耳道,才又补了一句:“为了找人。”
身处陆家院子,李流云不必刨根问底,扫过一地浸血的棉团,也知道听风知这么不惜代价是为了找谁。
李流云上前去摸听风知的脉。
白冤垂着眉眼,自始至终没分给李流云半个眼神,她在案几上捻一根银针,执于燃起的油灯上,以火舌舔过针尖后,才往周雅人的耳畔扎。
白冤专注的转动银针,谨慎掌握扎刺的深浅,几乎耗费了大半个时辰,一丝一毫都不敢大意,直到将周雅人扎成只刺猬,总算卓见成效,缓缓止住了他耳道内的渗血。
白冤在心底松了口气,这才扫一眼旁边的李流云:“摸出来了吗,我有没有乘机害他?”
李流云不动声色撤了手:“听风知昨日冒死救你一回,我想你也不会乘机加害于他。”
白冤冷冷一笑,直起身:“我看你这人,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眼儿比这瞎子还多。”
李流云并不反驳:“仁者见仁,不过还是多谢你施予援手,才保住听风知不至于双耳失聪。”
失聪就不会再是听风知了,李流云是知情者,到那时,周雅人的下场必将凄惨。
他走投无路,薰目为瞽,以绝塞众虑,然后甘心在大牢里做个盲臣,费尽心机才在末路挣出这条转机,若是聋了……
又聋又瞎是为废物,没有半点利用价值,那么留给周雅人的只剩死路一条。但他连死都没办法一了百了,还得流放下一世重蹈覆辙,继续他没完没了的因果报应。
白冤看周雅人的目光难得露出一丝悲悯。
为了找一个陆秉,他是真豁得出去,甚至连自身都不顾了,至于吗?
然而周雅人的所作所为告诉她,至于。
之后的几日中,他稍一恢复听觉,就会立刻调动神识铺出去,在一切风吹草动中寻找关于陆秉的蛛丝马迹。
但是陆秉就好像从北屈销声匿迹了般,音讯全无。
周雅人面无人色,脸皮甚至比棺材里即将下葬的陆老爷子还要惨白。
白冤从不试图阻拦一个顽固的人,只偶尔隔着窗户冷眼旁观,随他去折腾,折腾到精力耗尽,耳边再也听不见半点声音,他才肯善罢甘休,力倦神疲的倒下去。
每当这个时候,白冤还是会看不过眼,她将酒坛子一撂,从铺着青瓦的屋顶落入房内,点燃灯火,打算再替他扎几针。
谁知这次周雅人没有完全失去意识,白冤一靠近,他就闻到一股醇香的酒味:“你喝酒了?”
白冤自顾在豆大的火苗上烧银针,没回应,回应了聋子也听不见。
周雅人说:“桂花酿,是祖母亲手酿的。”
白冤烧针尖的手一顿,因为这坛酒确实是她从陆家地窖下扒出来的,闻起来醇香无比,索性就不问自取了。
而且主人家双双躺在棺材里,她也问不上谁去。
周雅人掀开眼,目无一物地望着虚空,自语似的开口:“还在长安的时候,陆家的院子里种着一棵伞盖大的桂花树,每到花开的季节,祖母就会让陆秉去采了桂花来酿酒,或做羹汤,也做桂花糕,总少不了给我留一份。”
他说:“老人家的手总是香的,桂花的香。”
周雅人眼珠迟缓地转动,定在白冤脸上,才算落到了实处,他问:“还有吗?”
白冤搁下银针转身出屋,没多久拎进一坛子酒,重重执在他面前。
周雅人摸索着撑起身,揭开酒坛封口的盖子,醇香的酒气扑鼻而来,闻着就差点醉了。
他没用茶碗,抱着坛子仰头豪饮几大口,却如同饮刀,酒液辛辣割喉,一路横劈入胃,要见血封喉似的,又在肺腑点燃一把烈火,五脏六腑都在灼烧。
这滋味相当不好受。
其实周雅人鲜少饮酒,几乎不饮,但是陆秉喜好这一口,也总用酒肉招待各路朋友。陆秉当年在长安,确实交过一帮酒肉朋友,总拿自家祖母亲手酿的这坛桂花酿出去炫耀。
因此第二年,祖母又收了街坊邻里院中的桂花来给他酿酒。
所以他说:“这是祖母给陆秉酿的酒。”
周雅人知道,老人家最放不下这个孙儿,烧香拜佛时从没求过大富大贵,求的全是平平安安,甚至给周雅人也求过一个平安符,跟陆秉随身携带的那个一模一样。
周雅人狠灌几口酒,他若找不回陆秉,老人家泉下有知,如何能够瞑目?
事发后周雅人不是没有询问过衙门里的人,陆秉或者伯父祖母在北屈有没有跟人结过怨?所以才会招来杀身之祸。
黑子说:“干我们这行的,难免结怨,对审判不服的,怀恨在心的人多了去了,但是过了那么久,也没出过事儿,至于老爷子和祖母,是从未跟人结过怨的。”
“过了那么久没来找事,却偏偏选在这个时候报复?”李流云道,“虽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远了不说。”周雅人哑声道,“陆秉现在办的这起案子,才是最危及性命的。北屈接连发生命案,包括沈远文一家,皆被痋虫血蛭吸干血肉。而我怀疑痋师是陈莺,陈莺也正在这个时候藏匿了起来,衙门里的人找不到她。”
“对,头儿让我们去找陈莺,但是她已经不在客栈了,头儿还带我们去过沈家的灵堂,都没找到人,没承想头儿会无意间撞见她,结果被她身边一个戴铁面具的人捅了一刀。”这还得了,黑子说,“于是头儿连夜将我们这帮兄弟召集起来搜捕陈莺,挨家挨户地搜。”
周雅人低沉到沙哑:“兴许就是这样把人逼急了,陈莺无处可藏,直接杀到陆家来,拿陆秉开刀……”
黑子浑身一怔,手里的刀差点端不住。
更何况周雅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陆秉,人若不是死了,就是不在北屈城内了。
一同销声匿迹的还有陈莺和那群披着人皮的罔象,周雅人很难不怀疑,陆家遇难之事跟他们没有关系。
周雅人就这么一边推想一边豪饮,一坛子桂花酿很快见了底。
他应该跟陆秉一起回来的。
他当时若是跟陆秉一起回来,一切或许就可以避免。
他为什么没有跟陆秉回来,周雅人陷入前所未有的自责自怨中。
白冤倚在桌旁,跟一个又聋又瞎且意志消沉的人搭不上话,待周雅人自己把自己放倒了,她才不慌不忙的近身上前,在油灯火苗上燎热银针往他耳侧的穴位上扎。
许是酒劲上头,周雅人原本病入膏肓似的白脸上爬了几分薄薄的血色,嘴唇也添了红润,颇有几分回光返照的活气,总算不再一副死相了。

第54章 不当人 杀人其实是件体力活儿
一夜之后, 周雅人稍加恢复了些许听觉,就又开始新一轮的寻觅。
白冤照旧坐在青瓦上,冷眼旁观地看着一群代替陆秉披麻戴孝的衙役,正忙前忙后地布置灵堂, 并张罗着若找不回来陆捕头, 就替陆家二老下葬。
凡事讲究入土为安, 他们好像个个都跟这家人感情深厚, 跟陆秉感情深厚,时不时还会在两尊棺椁前痛哭流涕一场, 真真像一群痛失至亲的孝子贤孙。
周雅人没出来哭, 他只是一个劲儿的消耗自己,把那双瞎了不知多少年的眼睛熬得通红, 看上去也和这群哭红眼的衙役没什么区别。
这不由得让白冤想起那个叫陆秉的青年,跟她仅仅有过几面之缘, 从未深交,只隐约记得有些咋呼,性子比较跳脱……
唔, 似乎还挺热忱, 白冤想起来,他临走时塞给周雅人一两碎银,是替白冤续客栈的房钱, 虽然说是为了报恩——知恩图报也是一种美德。
白冤麻木地扫过凄凉的灵堂, 胸腔里似乎没有心, 而是装着块结了坚冰的寒铁。见过的生死多不胜数,白冤觉得事不关己,实在很难动容。
她移开目光,透过窗棂瞥见周雅人。
如果继续放任周雅人无休止无节制的折腾下去, 他的耳朵迟早会彻底聋掉。
白冤本不想多事,不想干涉,却又一次次替他施针,这已经算干涉多事了。
她应该转身就走,何必耗在这里。
白冤当然走过,却总在踏出北屈城垣的时候刹住步子,好像身后有双手突然拖住了她的双腿,有个声音哀求似的说:帮帮我。
然后又把她拖回到这座挂满白孝布的灵堂小院。
可不就是被他拖着么,周雅人在她血脉中下的禁制还未解除,等同于缚住了她的手脚,天高地阔,她没办法自由来去。
但她更没义务陪周雅人在这儿耗,于是白冤忍不住开了口:“你再这样下去,非但找不到人,你也会沦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废物。”
也许这句不冷不热的话起了疗效,不多时,周雅人便将铺出去的神识缓缓收束回笼,总算没有耗到精疲力竭失去意识。
白冤诧异了一瞬:居然肯听?!
周雅人在一阵耳鸣中想:七日了,他和太行道以及衙门的官差一起找了七日,陆秉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二老即将下葬,如果陆秉活着,怎么可能不回家?
陆秉如果活着却不回家,是不是被挟持了?
周雅人其实一直耿耿于怀那辆驶过窗台的马车,那隐约飘散的血腥气,后来总让他觉得是陆秉身上的血气。
与此同时,黑子快马加鞭,十万火急驰入城门,卷起长风,刮到陆家院外时几乎来不及勒住缰绳,手忙脚乱地从马鞍上摔下来。他没顾得上站稳,就这么横冲直撞推开院门,闷头撞到周雅人跟前,举起一块玄色铁牌子急喘不已:“大……大人,腰牌……头儿的腰牌……”
捕快的腰牌历来都是随身携带。
周雅人霍地站起身,这一下起太猛,他只觉眼前一黑,周雅人摇晃了一下,劈手夺过那块冷硬玄铁:“哪里发现的?”
腰牌上带着干透的泥和血。
“离北屈十五里开外的小树村,一条南下的斜道上。”
周雅人呼吸一滞:“南下?”
“头儿这段日子压根儿就没去过小树村,他的腰牌怎么会落在那么远的地方,这是不是表示,陈莺把头儿绑走了,然后他趁对方不注意,悄悄把腰牌扔在了路边?”
自从上次听完周雅人的话,他就坚定不移地认为陆家是被陈莺所害。
找到这块腰牌的瞬间让黑子激动到颤抖,如此是不是可以证明,头儿还活着?
周雅人心绪翻腾得厉害,果然没错,陆秉被人挟持,并且早已带离了北屈。
南下,竟是南下去了。
周雅人骨头发寒,因为他当时给白冤指错了方向,又愚蠢地在北屈耽搁了整整七日,此时再追为时晚矣,陆秉早就不知被带去了哪里。
周雅人一颗心乱七八糟的跳起来,太阳穴更是鼓胀得厉害。
陆秉现在怎么样了?伤到了哪里?伤得重不重?有没有生命危险?他身上本就旧伤未愈,又流了那么多血,受不受得住?
诸多念头在脑子里冲撞,周雅人得不到任何答案,他也想不明白,行凶者为什么会把陆秉抓走?
无论行凶者是因为什么,或有任何目的,周雅人一点点将浮躁的心绪捋平,暗下决定:哪怕踏遍山河,他也要将陆秉找回来。
翌日,陆老爹和老祖母下葬,周雅人在二老坟前磕完头,便毅然离开了北屈。
黑子和衙门几个跟陆秉交情极深的衙役戴着孝,一路将周雅人和白冤送到城门外。
马车渐行渐远,黑子忍不住紧追上前:“大人,拜托您了,一定要找到我们头儿。”
“我会的。”周雅人应承,诺言一样。
黑子缓缓停下追逐的脚步,注视着南下的马车,却久久不愿离去。
好像他们从这一刻就开始等待和期盼,盼着陆秉耀武扬威地回来,然后指点江山似的指使他们办案,把他们指使得团团转。
这些年他们这批人跟随陆秉养成了习惯,做事不大带脑子,本来脑子也不够用,凡事都听陆头儿的,陆秉指哪就打哪,带着他们把案子推进得有条不紊。
衙门底下人有能力把事情理得顺顺当当,县太爷自然也省事省心,几乎当起了甩手掌柜。
但是陆秉突然遇害了,他们这帮虾兵蟹将就好似一众群龙无首的散沙,心里头没着没落的,突然不知道该指望谁。
于是黑子回过头,恰巧看见立在城门口的县太爷。
县太爷的岁数能当黑子他爹,身边跟着的师爷更年长一些,两鬓已经斑白,续着山羊胡,从来都是笔墨册子不离手,此时正记录着旁边那位少年修士说的话。
李流云小小年纪,眉宇间透着股贵气,说话的样子一丝不苟,看上去比二位长者还要持重端方。
他们在说北屈这段时日来接连发生的命案,可以肯定乃痋师所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将由太行道弟子全权接管,衙门只需配合行事。
许是聊到陈莺就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痋师,黑子走近时听见县太爷叹道:“如此说来,沈家真是引狼入室啊。”
师爷笔尖一顿:“沈少爷作风不端,再加上二老纵容,那陈莺必定怀恨在心……”
“但也不至于下此狠手,简直穷凶极恶,那些死于非命的老百姓何其无辜,连陆秉一家都遭了她毒手!”县太爷愤慨不已,转而又道,“李道长,后来那些死者突然诈尸,抬着棺材去跳黄河,也不知何故,现在大家都在谣传他们死不瞑目。这事儿闹得人心惶惶,吓得没人再敢接打更的活儿,我只能让衙门里的捕快轮流替上。这牵涉这么多条命案,总不能糊里糊涂的揭过去啊,就算移交给太行道处理,但在此前,本官为一县之长,怎么也得给乡亲们一个交代。”
李流云平静道:“那些被吸干血肉的死者之所以诈尸,是被罔象附体。”
县太爷大惊失色:“罔象?”
李流云不得不向县官解释罔象这类东西,师爷跟在后面奋笔疾书,一边手忙脚乱的蘸墨。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