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像是雀铭那样美貌的最会害人伤人,反而像是崔三少主这样的倒没有那些心思,整个人温润的散发光辉,是个实打实赤胆忠心的正人君子。
她正劝着弟弟,但某种程度上也像是在劝自己。
清喆听她如此交心托底的再说不了什么,跟随着姐姐回来向这位未来姐夫恭恭敬敬的行了礼。
“三少主安好!”
两人听了皆是一顿,还是崔护无所谓小家伙的态度,单膝跪下来在他面前。
“听说从受伤到现在一点都没哭,真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叫我也佩服。”
清喆不习惯他这样跟小孩儿说话的腔调,拧着眉头避了开,清宁笑着将他拉起来。
“清喆是我家的小大人,你不用这样的,我们凡事还要指着他呢!”
说着就要请他进屋,雀铭在两人身后,一直看着他们进了屋子才收回视线,将拐杖捡了起来塞到清喆胳膊底下。
将人扶稳站好也没走,反倒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望着天光大亮的晨雾散去,树杈上站着两只鸟雀,空幽的咕咕声一直来回游荡,唤得他的心也飘来荡去。
“你也看不上他吧?”
身后突然想起一声清脆的孩童声音,雀铭回神望过去,只见清喆好整以暇的正在盯着他的眼,好似什么都知道一样。
“不……崔少将军与大小姐甚是般配!”
话落下地上,清喆显然知道他的言不由衷只轻蔑的盯着他,毫无和他争论的意思。
“姐姐都不会拿我当小孩子看待,雀铭你却会呢!”
这一句出口叫他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停,他自然不曾以为清喆和其他孩子一样,却也不认为他能看穿自己的心思,毕竟当事人都察觉不出,他一个旁观者又能知道多少呢?
清宁曾给他的已经够多,无论她有意还是无意,自己都已经深深陷入了她这条河水中无法渡己。
如今只要看着她能选自己想要的,也算不错……
“姐姐说有人要害她,她迫不得已才选了崔护,她说只有崔家才能保护她。”
雀铭瞳孔地震猛地朝他瞧过去,只见清喆淡然已对,好似并不觉得惊异。
“谁?谁要害她?”
“不知道,她不会告诉我,也不会告诉任何人。”
清喆拄着拐杖往前走了两步,到他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
“雀铭,你奋不顾身的救过我,所以我知你真心。现在我更希望你能保护姐姐,她一向性子倔强,遇到事也不会让任何人替她背负,你既然救过我能不能再帮我救一救姐姐?她不是真心想嫁崔护,如果可能,我更希望是你……”
是你什么没有往下说,雀铭却登时崩断一根神经似的愣在原地。
他能吗?他可以这么想吗?
不要提他自身本就九死一生的命运,便是入朝也绝对抵不上崔氏在大盛的地位,他真的能不自量力想那不该想的事吗?
清喆看他乱转的眼,知他还没突破自己心里的那道名为愧疚的坎,可他看得清楚,这么多年能在姐姐身边转的只有一个雀铭,雀铭也正是那个能为姐姐舍命相护的唯一一人,其他的人再怎么保证都终究是外人。
经过这次的事,他终于彻底相信了,只有雀铭是他越家最值得信任的人,其他人任是谁都不行。
“姐姐说她现在正身处危险之中,哪怕你不能护她一世周全,只在这段时间保护她行不行?”
雀铭钉在原地,好一阵才抬起脑袋,眸光坚定的看向他。
“好!我答应你!只要我在,绝不会叫大小姐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只要我还活着,没人能动她分毫!”
这般才算是终于认了下来,清喆松了口气由他扶着向屋子里去。
“你不必担心,依我看他俩的婚事成不了。”
雀铭闻言一滞,连带着动作也顿了下,就听清喆解释。
“我虽然不知政事,也知道权臣不可能和户部尚书结亲,尤其还是一个掌握兵马的边关大将,想必陛下也不敢养虎为患,答应下这门亲事。”
“……”
雀铭想,这小清喆果然同别的孩子不同,小小年纪连这些都知道。
刚想敷衍一句,只听他又说。
“况且不像是个聪明的,日后姐姐跟他肯定有许多不和。”
“……”
越家全家都是聪明人啊!怕是小清棠长大后也会是个不简单的。
屋内的两人将事情说了个明白,崔护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滕家是故意不许药方传出去,只是滕大人现在不在京城,滕携蓟又什么都不肯说,倒成了一桩悬案。
越清宁仔细思量这件事,觉得绝不可能是滕姐姐的意思,毕竟她走之前说的话还犹在眼前,她怎么可能看着病人因拖延病逝,绝不可能故意藏下药方。
那么最有可能的就只剩下太医院那边,但是滕大人又为什么要拦下药方,据说他昼夜不休只为了这幅药,没道理会置之不理,将滕姐姐关在府中的。
想也想不明白,崔护招呼两位小厮将药方送去了太医院,这次再看有没有人拦下来便就知道是谁在搞鬼了。
西郊已经死了十几个人,现在仅剩下二十六位还在病中烧着,而且将流放的洛家也有不少人染上了病,得趁他们走之前将人给治好,不然押解的衙役怕也会染上。
送去之后,还有人会看情况撰录一份送给刚走的越尚书两人送去,如此凉州疫病也可解了。
崔护并不大在意这件事,但越清宁不得不在意,这朝中的事一直像是有个幕后的人在操纵棋盘,好像无论事好事坏,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如此便更叫她放不下心,这背后的人看不见就总是会出现变量,她越是小心翼翼领着事往不至于自己身死的方向走,这背后的力量越要小心提防。
行差踏错一步,恐怕后果会比前世被马踏死的结局更加恐怖。
两人还没说上两句,清喆领着雀铭走进屋来,崔护一看见他,像是看见了什么不得了的人物似的,也不敢紧靠着她,正襟危坐的坐直起来,看得越清宁直想笑。
不过,在他身后的那人也叫自己没什么好念想,清喆进来叫谁扶不好,偏叫雀铭扶他进来。
她现在实在是不大想看到他这个叫自己没得好下场的罪魁祸首。
谁知人进来,清喆一屁股坐在了越清宁身边,差点就坐到她腿上去,逼得清宁只能往后挪了一寸。
“怎么……”
他毫无自觉自己此刻的行动,面对着崔护冷淡淡的说。
“既然日后会常见到,不如三少主跟我下一盘棋吧!”
越清宁闻此连忙摆手,坐她对面的崔护却不以为意,笑着答应下来。
这个小鬼头!明知道自己棋艺高超,这样和他一个莽直的汉子对弈一定是会叫他难堪的。
她刚要说些什么,身侧的雀铭却出乎意料请她出去,有事要说。
两人走到屋外,越清宁还想着着里面的人,对他更没有好态度。
“什么事?”
他稍稍往前走了两步,引她也向前,两人一前一后的像是在漫步似的。
如今太阳升起来,蒸的院里一切均卷起热浪,清喆院子里有一株百日红,高高大大垂下无数枝条,两人走到树荫下,看满树的小小紫红花朵随气浪翻动。
大底是将崔护请了进来,两人之间突然变得陌生又疏离,既不敢对视也不敢先开口。
雀铭挣扎半晌,“听闻小姐已经选了这位做未来夫婿,是真的吗?”
听着有些不愿意的态度,越清宁也在心里不满,她嫁与谁同他又有什么关系,哪轮得着他这样来问,于是更不想回答。
然而对面的似乎是接收错了,看她一脸厌烦的表情,紧蹙着的眉半分不肯舒展开来,便以为她确实被逼无奈。
他想了一会儿,又幽幽道。
“小姐有什么都可以同我说,我一定会尽力办到。”
“……”
树上花朵开得极盛,香气也在鼻尖萦绕,越清宁绕过了他摆弄头顶的花枝装作不经意的问了句。
“什么事都可以?”
雀铭正走向她,闻此停下来,一席灰衣仿佛要与身后的地面融合在一起,像是马上要消失的人。
“我向小姐保证!什么事都可以。”
越清宁转过头来定定的看着他,两人对视,仿佛还真有那么一分情意残存。
她内心动荡的厉害,怕自己说出口便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可心里又因这次他保护清喆的义无反顾想再相信他一次。
如此就更显得急躁不堪,明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却隐隐觉得自己对他了解的不全。
见她辗转反侧开口又不言,雀铭走上前站在她咫尺之距,两人中间的氛围竟然比和崔护在一起时还复杂浓厚。
“告诉我吧,让我为你做些事。”
催命似的逼她,她还能怎么样!
越清宁闭了闭眼,回望他的眼睛,“雀铭,一辈子都不要离开这里!这就是我叫你要做的事。”
“只要你一辈子都不离开越家,我就有了底气,只要你在我身边,连别人我也可以尽拒了去!”
头顶的飞花像是停顿了一瞬,在那半刻越清宁看到了惊讶、不解、抗拒以及最后的躲避。
她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总是想着放他一马,总是想再给他一次机会。
可当初他可根本没给她活路,兜兜转转后她还是又输了一次。
雀铭还想说些什么,然而她满脑子都是他刚才的表情,此刻什么也听不下去抬手打断了他。
“不必说了,人各有命。既然我阻不了你的路,你也休要来管我。”
他还想伸手拉她,越清宁下意识一躲离得老远,将两人间仅存的那点信任扯断。
雀铭伸出的手顿时僵在原地,两人隔着簇簇绒绒的花枝遥遥对立着,连看清彼此脸上的表情都艰难。
他又何尝不想答应她,只是身负之事不可不做,老师培养他五年更不可能就此前功尽弃,他早已不再是一人,他身上背负着太多人的期待,怎么能为她一人舍弃……
但不答应,她就要委屈求全嫁给一个自己无意的人,他怎么也不想她如此委屈自己,清宁值得上这世间最好的男儿,崔家可配不上她。
“清宁……”
站的老远,越清宁听到他模模糊糊的叫她,心底只想嗤笑一声,如今连他也可以这么光明正大的叫自己了。
不想听他编出的任何理由,越清宁转身就要往回走,雀铭跟了两步最终停在原地。
她想,他的心软大概也就两步左右的距离,当初她要是看出那两步的意思,也不至于落得个被马蹄踏死的下场。
这样一想,心又长出一层石甲来,再也不打算给这个混蛋一丁一点的活路。
崔护在府中待到天色渐暗,太阳就快落了下去还不打算走。
清喆反复赢了他八百次到如今也不感觉有意思了,他性子太直,脑子就算会拐歪也只拐两下,叫人一打眼就猜了出来。
如此便更没意思,想着这样的可配不上姐姐,隐隐有了送客的意思。
越清宁趁他还未开口赶紧请着将人挪到了院前,两人站到了白日里和雀铭说话时的地方,她头一次发现自己竟然这样分神。
“清宁?”
猛地回神,越清宁笑了笑抵着脑袋。
“好像是没大好利索,总是愣神。”
崔护走近似是要抱抱她,越清宁赶紧压下他的胳膊道。
“弟弟还在。”
他也只能作罢,毕竟已经惹得小舅子看不上,再在越府内行止有误怕是更惹得他的不满。
两人一边漫步行走,一边往大门方向去,崔护还不想离开走的越发的慢,越清宁看破不说破也随着他慢下来。
两人中间再不像之前那般隔得老远,反而衣袖摩擦像是情意勾连一般。
“洛峰同太仆寺皆落了马,这次越尚书举荐一人上任太仆寺卿,正是早先被贬至淮阳的丛未明丛大人,他早前就有心改马政,这次他上任倒是阴差阳错的正和了我们的意思。”
越清宁没想到他竟然会和自己说朝中的事,一时愣在原地不知说什么好。
他亦是察觉到了她的沉默,沉吟片刻。
“是不是不喜欢我同你说这些?”
越清宁赶紧摇头,“我只是没想到你会同我说,我很希望能听到朝中的事,只可惜我一介女流不能参与政事。”
崔护笑了下,虎牙若隐若现的显得有些可爱。
“清宁聪颖伶俐,比我要好上太多,有些事女子比男子可强得多,若不是把握朝政的是男子,我看便是做官,清宁也是做得的!”
明晃晃的高抬她,但她就是受用,笑着把眼都挤成了月牙弯。
“少有你这样想的,我很高兴你能同我说这些。”
崔护脸上一红,挠了挠头接着说。
“我脑袋笨,日后可能还要你帮我多想一想。”
“本来兵部侍郎的位置也选了一位非太子派的人上去,但是清远侯在朝中势力极大,尤其把握兵部一丝不放,送上去人倒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寿王说还是不能操之过急,便叫他们兵部内部自行补缺。”
“寿王殿下说,经过这次,怕是他们内部也不是从前的铁板一块,见到洛峰如此下场,现在各个都鹌鹑似的战战兢兢生怕大祸临头。这时候不向兵部插自己人反倒是件好事,叫他内部自己乱去,到时候一锅端也简单些。”
语毕音落,越清宁好半晌才从他话中醒来,她前世对于寿王认识不足,仅有的那点印象也都是他将人拒之不见的那天,倒是没有想过能叫父亲这样扶持的必定也是个不简单的。
听他从前的事,还以为真是个被幽禁的不受宠皇子,但今日听闻朝中局势,显然并不简单,怕是这些年暗中培养了不少自己的势力与内应,不然怎么能如此清楚局势?
想到这,她又想起干扰朝局的那个暗手。
这个人不会就是寿王吧?
若是他倒是能解释得通,他在还没逼陛下答应留下三百万两的时候,竭力拦着新药方问世皆有了道理,只是越清宁从没想到这个寿王看着温润,人却是个如此狠厉的角色。
能视人命如草芥,眼看着近在眼前的人死居然还这样沉得住气。
这样看,连滕大人都是他这边的人,其隐藏之深实在让人胆寒。
寿王,可能真的会打败太子登上那至高之位。
送走崔护,隔日越清宁想去滕家看一看姐姐,顺便问上一问这药方是怎么回事,谁料到滕家大门紧闭,即便是她也不许进去。
这大概是头一次滕姐姐拒见她,似乎是因为药方的事正陷入自责,她的心向来牵系万民,这次死了这么多人,她心里定然是不好受的。
在这头碰了壁,眨眼之间已经是九月十七,公主府再次来请这一家子前往操办祭礼,但越家刚刚劫后余生,更不要提钟氏被伤狠了心,这次说什么也打不起精神出府门,越清宁只好代为操办。
高大的金扉门口挂上了纸灯,这京城里没一个敢像长公主这样每年大肆操办祭礼的。
越清宁下车毫无准备会遇见那人,半开的朱门对侧,他神态平静的立在门边,两手插在袖里,见她来了摇晃着往旁侧让了一步,脸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着实唬人。
“见过寿王殿下。”
好似不见的这段时间两人中发生了什么蹊跷事,寿王轻轻嗯了一声,也不多说,只拿那双冷淡的眸子上下扫了她两回,收回目光后兀自抬步便走。
越清宁想不到长公主会在这种日子请他过来,或许自那日开始,他便不曾走过。
两人携步而行,越走越慢,本就怕他,此刻别无二人的情形逼得她局促的不像样,甚至连缩在袖中的手心也开始蕴出冷汗。
他久久的不置一词,更加剧这种恐慌,二人并肩良久还是越清宁先忍不下去无言的折磨,搭话道。
“先前听闻是殿下勘破马瘟案,为我弟弟求得公道,清宁多谢殿下!”
停也未停,他依旧往前走着,似是稍稍斜了她一眼,沉吟着念道。
“你弟弟现今如何?”
“清喆无碍,早两日前便回去学堂了。”
正穿过林荫的一条小路往祠堂过去,林间风涌卷起绿浪,在前边的寿王突然停下脚步,将她也拦在了后边。
越清宁不懂他这是要做什么,然他回过身来,十分认真的瞧着她消瘦不少的面颊。
“我本不是个追根究底的人,但这次之后脑海中突然生出了个妄论。”
越清宁仰头望着他,心中亦是有些躁动。
她活得不久,所以也没有看到他最后有没有成功,如此便只能做赌,赌他并非池中之物,赌他能够洞隐见微。
因着将这点希冀交付在他身上,某些时候,对这个同她无关的萧家人也渐显露出些不同于旁人的信任感。
纤细的脖颈直挺挺的朝他支着,撑出面白中带粉的干净娇靥,寿王垂眸瞧她不自觉眯了眯眼。
世间众人都有故事,但无论官做的多大,背景有多雄厚,了解生平便能一眼看尽,然而她身上的谜团始终隔了层雾,他也曾细致的将她过往查清,左不过是个有些才气的深闺女子。
但她所表现出的不寻常,恰如此刻明明怕他,还敢拿那双透亮的眼睛乖乖的依偎于他,像是无论何事都可以帮他去办。
她为什么这样忠诚于他?
想着,寿王有些怀疑意味的意图试探试探。
“这天底下的灾祸谁也算不到,汲汲营营抵不过一朝变动。之前,是我做的不妥,马瘟案之后才叫我想明白一事。”
他细细的在齿间咀嚼良久,吐字时却快速又利落。“清宁,婚事若是你不愿意也是可以的。”
崔护乃边关守将,一旦和他成亲必要经历长久的夫妻分别,更何况这人本就不是她属意的良人,京都的闺秀更不可能随他走到那万里之外的边关过活。
护国公府的名头虽好,但京中的权贵再喜欢这名也要掂量掂量自家女儿日后的生活,崔护于她们而言当真是下下策。
此言卑鄙至极,他从未由心要放她一马,只是想透过伪装,观一观她心性。
越清宁显然也被他表现出的真挚哄到,只不过她两眉紧锁偏了偏头,好似一瞬间想清楚了后果,望着他乖顺的应下。
“多谢殿下替清宁忧虑,少主很好,我是愿意的。”
二者相顾无言,静默了好半晌,越清宁垂着脑袋等了一会儿,见他不说话也就忍不住抬眼观他面色。
只见这向来游刃有余的寿王殿下,离她如此之近却遥遥的望着她,像是隔着层纱似的看不透她人。
她心底里咯噔咯噔的直跳,心想莫不是哪里说错了什么话。
然而两人之间还未分明,绕过长廊的丫鬟过来通报,说长公主殿下正在等着越家姑娘过去。
如此,二者便就要在这里分开,越清宁告辞先行离去,却在一段路后还是朝后瞥了一眼。
环侍的人群中央,他的眼睛如同鹰隼,直直的透过众人盯在了她的脸上。
像是还未得解的执念逐渐生了根。
到了长公主的暖阁里,那份被注视的悸动还未从心底消除,她很久不曾有过这样的胆战心惊,她有些看不懂,分明也不是恶意,但他那眼神隐隐藏着几分恨。
他为什么总是这样瞧她呢?
越清宁将帘子落下来进入满室药香的内阁,长公主正倚在床边,手里逗弄着一只文鸟,看上去倒不像是尚在病中的模样。
这病已经装了半月有余,却还不见好转,这子侄俩的心思谁也猜不明白,瞧不清楚。
正见她进来,长公主命人将鸟儿送了下去,拍拍被子叫她上前。
“清喆好不好?你娘亲可担心的吃不下饭了?”
越清宁不敢隐瞒据实告知,自疫病这事终了,母亲强撑着越府许久,一时松懈下来百病缠身,现今头痛的连起床都不能,济元堂的汤药一日三送,几乎日日不停。
长公主闻言哀叹一声,攥着她的手捂着掌心,急得眉头也要皱在一处。
越清宁忙道:“母亲的头风是旧疾,殿下无需为此担忧,待这段时间过去,自然就会好转。”
如此再劝也打消不了长公主心中的忧虑,她分明是为了越家安稳,没想到阴差阳错的半点也没给阿宁帮上忙。
这孩子脾性至纯,恐怕一时要钻牛角尖的。
想到这她再次叹了声,拍了拍清宁手背。
“这次是我不好,你母亲那里我自会去开解,你在这里便不用操心这些事,只安安稳稳陪我过好这个忌辰便得了。”
说着话,轻巧的掀开被子这就要起身下地,越清宁被她吓了一跳,连忙将人扶住。
谁料这位病中的长公主殿下,勾起唇角拍了拍她的胳膊,一捋袍子,精神焕发的站在地上,连一丝摇晃也没有,平稳的缓步迈出了房门。
越清宁心底的疑惑藤蔓一般缠绕在一起,但终归是跟着人走了出去。
一前一后,一老一少就这么行过庭院,走入了那方燃着香烟的祠堂。
室内的光线被窄小的门框方住,剩下的那点亮光,显然不足以照亮宽阔幽深的室内,而在最中间,还残留着佛像印记的轮廓下,一只小小的木牌立在正当间,与这满室的琳琅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长公主自走进来,再也没回过头,顺手抽了三支香,向着摆放牌位的灵台跪下。
越清宁也随她跪下,心中因曾听闻他的过往,也生出无限哀思。
仿佛这人生长在记挂他的亲缘血肉里,只要念起他,关于他的故事便不算终结。
长公主领她跪着,垂眸低触下,空气里暗暗流淌着的无尽思念,也于静默中感染着她,她忍不住垂头向这位舅公诚心许愿,想他多多去长公主梦中宽慰一二。
然她的心思藏在心中默念,旁侧的长公主却于袅袅香烟中念出了声。
“晢哥,你要护佑我得偿所愿,你放心!”
“欠了你的人我一定要叫他尽数偿还!!”
犹如棵树,外面掩饰的干干净净,可地下深埋着的根系,纠错交缠着死死扣在一起,这一声里像是将整棵树浑然拔起,显在外面的那些不见天日的恨意淅淅沥沥的带着泥土,就这么被明晃晃的翻了上来。
叫初次观之的旁人一脸错愕,心慌不已。
而越清宁偏是那个初次触及隐秘的旁人,她乍的张开眼,心惊的朝外头看了看。
四下无人,长公主那声里带着的憎恶破开静谧,好似要将前尘往事翻出来似的执拗,惊得她也手足无措。
然而当事之人,好似并不在意被她听了去,说完心里话,向着牌位三叩三拜,恭敬的将香烛插进炉里。
谁欠了舅公?欠了什么?
越清宁直觉这其中的秘密非同一般,因此也无法率先开口。
但长公主好似早明白她的忧心,淡淡道:“清宁不想知道是谁害了你舅公吗?”
越清宁下唇慌张的抖了抖,她想,但又不想。
正在这时,门外却突然传来一声通传。
“陛下驾到!”
越清宁腾的起身,心中又慌又怕,这是她这两辈子以来第一次见皇帝。
正胡乱思索着,却见长公主闻声,连起身都不曾,仍是端端的跪在原地,仰头闭眼静思。
如此大胆,无畏皇权。越清宁心惊胆战不知道如何是好,然而门外那位天子已然亲临,她慌忙的退到门边上,缩成个无人在意的小小一团,低低喊了声:“请陛下安。”
进来的那抹明黄身影瞧都不曾瞧她,掠过面前跪作撒豆的下人走到他那位姐姐身后。
门边立刻有人将清宁拽了出来,掩蔽房门,留这两位金尊玉贵的皇家人自行说话。
越清宁退到外边,才感觉到自己膝下的疼痛,怕是刚才太过着急不小心磕到了双膝,她叹了声,从前只道自己厌恶皇家人,没想到真的见到天子,她的恐惧远远大于厌恶。
天下所有的供养皆为那一人,她忍不住幻想,若是执权之人并非善类,天下岂不是供他一人戏耍。
正兀自思量着,门外突然有人唤她。
越清宁抬眸瞧过去,没想到那人正是她两世今生最大的仇人——萧衍。
“久未见姑娘,身上可好些?”
甩着玉坠子的手一刻不停,显得整个人也浮躁不堪,越清宁知他没耐心,低着头悄声敷衍了两句。
“大好了!多谢殿下记挂。”
闻言,面前之人抿住嘴静默的立在距她五步之外的距离,越清宁再未抬眼,却能看见他绛紫的袍子下边绢绣貔貅的靴子。
离得太近了,前世那些恩怨仿若在此刻突然翻涌着从肚子冲上喉头,她多看他一眼怕是就要宣泄出去。
马蹄下碎骨裂心的疼痛,至今仍有余韵,她时常在梦中惊醒,梦到自己被萧衍看穿,被那三个穷凶极恶的歹徒绑到那所破败的观音庙,无论这梦重复多少次,每一次的结局都是她死于非命。
而近在眼前的萧衍,两辈子都活得好好的,撼动他的地位难比登天。
自己不过是深闺里的柔弱女子,连手刃仇人都难上加难,如此,这恨便要藏得再深些。
越清宁躬下腰去,强迫自己将一丝一毫的情绪全部收进肚子里,她咬着唇,目光寒凉的结成了冰。
胜负还未可知,她还没死事情便不算完!
许是心声太过惊撼,不远处的太子忽而回身向她乜了一眼,眸色凉如寒月,似是不满她此时在这里。
一个废物萧恒,一个病秧子越氏,最近不知是怎的,自遇见他们之后便没有一天说得上开心,本也没有上赶着来惹他的胆子,只是静谧的往身边一杵便要扰人烦忧。
“听说你母亲病了?”
越清宁在侧忙躬身回禀,“是,前段日子操劳过甚,一时松懈便下不得床了。”
本就不是真心想问,听她答复也听得神游天外,好在此时寿王进来,将她的位置挤开,允她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