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你了!”漱玉接了令牌。
马车到了,昌伯他们就开始往车上搬箱笼。金鸡山的药材很多,漱玉这段日子除了研究薲草,就是挖掘各种其他的药材,没日没夜就是炮制药材,日子过得飞快。箱笼里除了药材就是吃食衣物,因为不知道会不会打起来,万一朝廷向岭南出兵,这一路就不会安稳,薛统就往多处准备。
箱笼虽多,但是他们人也多,不一会就把箱笼都抬上了马车。一辆马车两匹马,眼见着他们都立在马车旁,薛统有些伤感,从怀里拿出一个荷包,里面是一支红色豆蔻的簪子,他递给漱玉:“劳烦女公子替我转交给翠娘,跟她说......算了,不说了,到时候万一,她在宫里,应该能听到消息。”
漱玉知道席公明去了京都,以他的心机谋略,说不定真的的止戈为武,她接过荷包,安慰道:“你也别太担心,说不定打不起来的,不管打不打,你都要保重,我们在京都等你。”
薛统双眼有些泛红,侧身摆了摆手:“趁着天色早,赶紧走吧!”
郭檠和苏瑾骑马,两个人一黑一白倒是相得益彰。漱玉钻进了马车,昌伯驾车,金翅刚刚在院子上空飞了一圈,现在疲惫得挨着漱玉打瞌睡。
窗牖大开,有微风袭来,漱玉一张脸被热得通红,额头的碎发被打湿了,她的胳膊搁在窗牖上,看向立在车旁的薛统:“其他的话我就不说了,还是那一句,活着,一定要活着,活着才能再见。”
郭檠和苏瑾冲他抱拳:“保重!”
薛统点了点头,回礼。
昌伯一声驾,马车缓缓向前。
薛统立在原地,看着马车消失在路口,这才扯过一旁的缰绳飞身上马往金鸡山去。
出了庄子,马车的速度就快了,苏瑾和郭檠一左一右护着马车疾驰而去。
......
夜间的山林,只有鸟虫的鸣叫,马蹄声声回荡在山路上。
连续赶了一个多月的路,一路上除了要甩掉追兵之外,还要警惕别有用心之人,徐天胆大心细,眼见着前方就到了朗州,朗州属于山南东道,山南东道的节度使张全曾经是他的属下,只有进了朗州,他才能完全放心下来。本来他以为进了江南西道安戚就会联络他们的,哪里知道一点动静也没有,没有动静就越发需要警惕,他们露宿野外,尽量不入城池,所以一路上就慢了些许。
此时,眼见着离朗州只有二十里路了,徐天肚子里的酒虫开始蠢蠢欲动,冲一旁疾驰的蒙夜酆说道:“王爷,待会入了朗州就能请大夫给你好好瞧瞧腿了。”
蒙夜酆的腿已经没有知觉了,但是他坚持自己骑马,一手扯着缰绳,一手挥着马鞭,下半身被牢牢地绑在马鞍上,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已经耽误这么久了,他心中有数,但也知道徐天是好意,便勉强地点了点头。
入了朗州,蒙夜酆能看大夫,其他人也能好好休息一番,这一个多月,风餐露宿,谁不贪念一桶热水,一碗热食,大家挥舞马鞭的力道更大了,俱是目光灼灼地盯着前方。
“有埋伏!”一直在前面探路的耗子突然勒紧缰绳,大喊一声。
徐天毕竟是战功累累的安国公,瞬间就吁停了马,一声令下,把蒙夜酆护在了当中。
透过月光,能看到道路前方的绊马绳,幸好耗子发现得及时,否则一定是人仰马翻。
黑暗中,一个一个黑色的身影从树林中窜了出来,俱是夜行衣,徐天粗略数了一下,大概上百人,不算多也不算少,看来今日免不了一场鏖战,他冲耗子打了一个手势,耗子点了点头。
几乎不给他们任何逃跑的机会,那上百人无声无息就冲了上来,俱是杀招,狠戾无情,不留活路。
蒙夜酆已经抽出了马背上的大刀,突然马背一沉,他本能地就要挥刀。
“王爷,是我!”是耗子的声音,他压低声音说:“国公爷让我趁乱先带您离开。”
二十人对战一百人,就算是胜,也是险胜。
双方不发一眼就交战到一起,徐天带的都是精兵强将,但是他们毕竟奔波了一个来月,已经是人困马乏,此时都是拼着一口气,只要他们把鹤拓王安全护送到京都就是立了大功,不必碌碌无为地窝在岭南了。思及此处,众人手中的刀就挥得越发生猛。
徐天是老将,刀一出鞘就是要收割人命的,他杀得满身是血,一时豪气冲天:“来啊,想刺杀我,他姥姥的,我杀人的时候,你们还在吃奶呢。”
李郯毕竟是文官,面对四面八方逼近的杀招,他见难应付,差点就把斩下马,他刚要庆幸,突然感觉空中传来哨声,几乎是瞬间,他就明白了那是什么,重弩,只有重弩才能发出这种哨声,因为力度强劲,弩箭破空而来引发的哨声,此时,他只能在人群中寻找蒙夜酆的身影,可是人太多,箭太快,不待他交代遗言,已经被一箭射穿了脑袋,狠狠坠马。
此时蒙夜酆似乎有所感应,一回头,就看到李郯直愣愣地从马上坠落,脖子瞬间就断了,他捏着缰绳,奋力地砍出一刀,咬紧牙关,不能泄气!
徐天听到身后一响,心中已经有不好的预感,但是此刻被人围攻,他根本就无法分心,手上的招式就有些急了,一支弩箭袭来时,他快速避让,但是肩膀还是中箭了,他的右臂微微发颤。眼见着身边的人越倒越多,他却想到了当初为什么会投奔萧霆,是因为他听说萧霆仅用一千人就攻下了婺州,但是婺州守军有两万,萧霆因此一战成名,后来更是势如破竹,快速地收拢了南方势力。
萧霆一千人对两万人大胜,而自己二十人却杀不了地方一百人,看来他的确不如萧霆,只是死前不能再回去看看母亲,也不知道徐岚怎么样了,浥青会娶什么样的妻子,会生几儿几女,他平生最怕娇娇女郎,却又喜欢得不行,倘若是他徐天的孙女,就是要天上的月亮,他也要上天替她摘下来。
徐天挥舞着大刀,已经顾不上身上中了多少刀剑,今日的月光真好,他咬紧牙关,突然抽出马鞭朝着马匹扫过去,一圈的马被惊动了,顿时疯跑起来。
“走!”徐天大喊一声,已经率先驾着马往外冲了。
其他人听到命令,立刻不管不顾地往外冲,也就剩不到十个人,十个人却朝不同的方向跑去。
刺客们不得不分散开来去追他们。
耗子趁乱骑马进了树林,只要进了树林就是如鱼得水,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诨名是耗子了,因为能躲。夜很黑也很近,他们能听到打斗的声音,能听到刀剑入体的声音。
耗子扯着缰绳,让马在树林里穿梭,那些人完全没有追上来。蒙夜酆感觉到他的身体有些发颤,不放心地问道:“你还好吗?”
耗子笑了笑:“没事,小问题,想当初我们跟着陛下攻入南诏时......”
耗子本来想吹嘘一下以前的战功,突然想起身前的人就是被灭国的南诏五皇子,便咬住舌尖止住了话头。
蒙夜酆却轻轻笑了:“你们很厉害,把南诏士兵杀得屁滚尿流。”
耗子尴尬地嘿嘿了一声便没说话了。
“我刚刚看到李大人中箭坠马了,他脖子都断了。”蒙夜酆深呼吸一口:“国公爷也会死吗?”
耗子含泪点了点头,拉着缰绳的手紧了紧:“国公爷和兄弟们引开刺客,就是让我护着您离开。王爷,您回京了能替国公爷向陛下求情吗?”
蒙夜酆声音嗡嗡的:“嗯。”
此时天边已经泛白了,朗州城池近在眼前。
第78章 舍得
清晨的城门口总是热闹非凡,挑着鸡鸭鱼肉进城的农户乌泱泱挤满了城门口,城里的马匹、马车也挤在城门口,城门卫十来个人扯着嗓子让大家不要挤,但是鸡叫鹅囔的,根本没有人听他们的话,直到一个城门卫抽出鞭子在墙上用力地摔了一下,喧闹才停止了片刻,只是片刻,片刻之后又开始乱了。
几个城门卫互相看了一眼,干脆退到一边,让他们抢。几个人窝在城墙的角落处,卷了烟丝开始抽。这时远远看到一匹马似乎驮着两个人走了过来,还未走到跟前,那匹黑色的马就轰然倒地。本来抽着烟的城门卫立刻迎了上去。
蒙夜酆的半条腿被压住了,马倒地时他喊了耗子,但是耗子却没有响应,此时他才发觉耗子身后中了两箭,黑色的夜行衣被血迹浸染得湿漉漉的。他有些憎恨自己的迟钝,明明在马背上就发现了他身体发暖:“耗子,耗子!”
耗子个子小小的,此时脸上已经毫无血色,紧闭双眼呼吸急促。蒙夜酆咬紧牙关,一边抱着他的脑袋,一边四处瞧,看到几个城门卫过来了,他立刻大喊:“快点请大夫来,有人受伤了,快点!”
城门卫本来是要上前帮忙的,但是看到两人身着夜行衣,又身中箭伤,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几个人交头接耳之后就有些犹豫,但事关人命,其中一个城门卫还是上前了:“你们是哪里人,怎么受伤的,符牌呢,拿给我查验。”
符牌能证明一个人的身份。蒙夜酆逃难至今,自己的符牌早就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耗子是流放岭南的犯人,哪会有符牌,空气瞬间凝固。
哪城门卫看着两人,眼神微眯,抽出大刀指着他们:“没有符牌,那就是钦犯了!”
蒙夜酆一身夜行衣,多日的奔波,他已经形销骨立了,看着耗子已经烧红的脸颊,看来只能表明身份,让张全来见他了:“我乃......”
“少爷,少爷!”一个人驾着一辆青帏马车停在了他们面前,云雀拿着两张符牌跳下马车就朝城门卫走去:“几位官爷不好意思,我们少爷昨夜出城狩猎了,瞧着这样子,估计是猎物没有猎到,反而把人伤着了。”
守门卫瞧了瞧符牌,又瞧了瞧蒙夜酆和耗子,眉头紧锁:“怎么狩猎还穿夜行衣?”
“哎呀,这不都是那些话本子惹的吗?最近市面最流行的是《江湖煞》,里面有那么一句‘风高放火,夜黑杀人’,我家少爷去狩猎,就假装自己是侠客,年轻人总是有些奇怪的想法,还请官爷们通融通融。”
云雀塞了一个荷包过去,守门卫颠了颠,满意地冲另外几个城门卫点了点头。
“行吧,赶紧把人带走,虽然你们有符牌,但是形迹可疑,我不可能放你们入城的。”
“不入城,我们不入城。”云雀赶紧去扶蒙夜酆。
蒙夜酆摇了摇头:“先把耗子扶上车。”
云雀是习武之人,耗子个子小,他直接把耗子抱了起来,大丫已经懂事地掀起了帘子。
安置好了耗子,他又去扶蒙夜酆,这才发现他的下半身被绑在马鞍上,腿被马身压着竟然毫无知觉,解绳子的手顿了顿。
蒙夜酆却淡淡一笑:“这一双腿废了。”
云雀竟然轻轻松松地就把蒙夜酆抱了起来,要知道他可是七尺之身,丰神俊朗,却清瘦得和耗子差不多。
把两人安置在马车上,大丫乖巧地给蒙夜酆递水,然后用帕子擦耗子的嘴唇。
云雀赶车,远离了城池之后把车停在一片树林里,从包袱里拿出一堆药出来,先替耗子把两支箭都拔了出来,然后在伤口上涂药,包扎,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做他们这一行,受伤是常事,熟人生巧:“前面有个县城,我们先去县城寻大夫。”
“你们不是早就走了吗?怎么才到朗州?”蒙夜酆见耗子的呼吸平稳了一下,松了一口气,这才想起来问云雀。
云雀这才看了大丫一眼,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骑马的速度太快,忘记身前有个人了,跨过路障时不小心让大丫摔下了马。”
一听到摔下了马,蒙夜酆赶紧去看大丫。
大丫慌忙摆了摆手:“就是胳膊受伤了,其他的地方还好。”
说起这个,云雀现在都心有余悸,幸好大丫摔在一片草地上,小孩子身体软,只是胳膊断了,他不能骑马了,寻了个地方给她养伤,耽误了好些功夫,现在她的胳膊能动了,他就买了一辆马车上路。
蒙夜酆眉头微皱:“我之前要自曝身份,你为什么截住我的话头?”
“您有所不知,陛下已经下了海文寻找你的下落,您也知道我是干哪里一行的,消息最是灵通。现在有人的确是想找到您得赏银,但是也有人要杀您,黑市上,您的人头值万金。”云雀压低声音:“如今陛下陈兵岭南边境,什么风声都有,暗地里可乱了。暂且不说您暴露了身份之后能不能见到大人物,只要您的身份暴露了,刺杀肯定会接踵而来!”
云雀干了老荣行好些年,这些弯弯绕绕知道得不少。蒙夜酆是在岭南丢的,陛下找不到他说不定一怒之下就要向岭南发兵,对于开战这件事,有的不愿,有的人却是愿意的。所以,有的人想让蒙夜酆活,有的人却想让他死。
听了他的话,蒙夜酆紧皱的眉头缓缓松开,他也考虑到了这些,但是当时耗子情况危急,他又没有其他的依仗,如今才深刻地明白什么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就算他是鹤拓王又如何,离了京都,没有御林军,没有骁骑卫,就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
“您放心,我一定护送您安全入京。”
“先去寻大夫吧。”
“是!”
......
群山峻岭之中,白雾霭霭,山巅之上,净慈寺香火袅袅,来往香客络绎不绝。
一位身穿暗褐色僧衣的和尚从长廊那头走了过来,沿路的香客们纷纷止住脚步,双手合十:“摒尘大师!”
即使只是一件素净的僧衣也让他穿出了绫罗绸缎的富贵,引得不少女郎女娘满脸通红。
摒尘大师是净慈寺的首座,也就是下一任的方丈,他虽然是一个和尚,但是却长得俊美非凡,多少富家千金为了见他一面而忍受登山之苦。
摒尘大师一身僧衣,手持念珠,对香客们一视同仁,一一回礼。他长得很白,如玉一般,脸颊棱角分明,一双眼深邃如海,他不笑时,威严异常,让人不敢亵渎,微微一笑,又如佛光普照。即使是着僧衣,站在一众香客僧侣之中也是鹤立鸡群。
今日轮到摒尘大师在大殿中解疑答惑,不待他落座,桌案前已经围满了女郎女娘,大家俱是春波流荡,脸红心跳地看着他。
摒尘大师应对得当,他的声音很好听,就如佛音一般。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
“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处。”
“利欲炽然,即是火烧,一念清净,烈焰成池。”
......
香客散去,摒尘回到禅房,看到椅子上坐着一位女郎,默白着僧衣立在一旁。
那女子正是之前在京都失踪的医女杜钰绯,而明明已经死了的杜默白却变成了僧人。
看到他进来,那杜钰绯和默白俱是起身,双手合十:“摒尘大师!”
摒尘先在一旁的铜盆里净手之后,这才在榻上坐下看向杜钰绯:“今日召你来,是因为席公明已经入京了。果然是我错看他了,太过心软之人难成大事。”
杜钰绯规矩地立着:“是!”
“既然如此,你就安排净土宗的人把消息散出去吧,果然指望不上其他人。”
默白给摒尘上了一杯清茶,然后安静地束手而立。
“是。”
“且去吧。”摒尘端了茶。
杜钰绯眼神一暗,她长得小家碧玉,不算惊艳,也是美人坯子,此刻,她的视线朝默白扫去,委屈又难过。听说摒尘大事召见自己,她可是欢喜了好些日子,精心挑选了衣裳和首饰,没想到就这么两句话就被打发了。
摒尘见她没有动,眉间一皱:“默白送送施主!”
“是。”默白已经一脑门的汗了,得了命令,几乎是把杜钰绯扯出了禅房:“你做什么?”
杜钰绯气得跺脚,却还是压低声音:“你不是说他会还俗的吗?这僧衣穿久了,就越发清心寡欲了,那我还怎么嫁他?”
默白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把杜钰绯拉到院子里去,冷声斥责道:“你别一厢情愿了,大业未成,他是绝对不会还俗的,你好好去做他安排的事情,不要想东想西的。”
“可是......”杜钰绯有些担心:“席公明去了京都,这仗说不定就打不起来,到时候我们能怎么办,万一朝廷发现了。”
“这不是给你安排了事情吗?消息放出去,南诏就先乱了。”
杜钰绯却难过地瘪了瘪嘴:“南诏才安稳几年啊,又要让南诏乱,他怎么舍得。”
“有什么舍不得的,有得必有施,你这些年佛经都白读了。行了,赶紧去忙吧。”
“知道了。”杜钰绯不情不愿地离开了。
默白这才重新返回禅房:“钰绯他不懂事,总有妄念。”
摒尘正在闭目打坐,只轻轻吐出两个字:“无妨!”
第79章 乱了
清明之后,淅淅沥沥地下了半个月的雨,下得整个京都都湿漉漉的。入了四月,天终于晴了,气温一日高过一日,冬装还未清洗就不得不把夏装翻出来,搅得各家娘子人仰马翻、怨声载道。
男人们才不会管什么冬装夏装,只要有衣裳穿就成,毕竟他们还要赶到宫门口去看热闹。陛下曾经的军师,席公明先生正跪在宫门口,人都跪得吐血了,听说已经跪了七日了,前几日下雨也一直跪着,可是因为他没有把鹤拓王找回来,陛下一直不肯召见。
宫门口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并不敢高声语,只能低头窃窃私语。
“席先生也太可怜了,听说昨日吐血了,是不是?”
“吐了吐了,我昨日也来瞧了,昨日下着雨,他连伞都不打。”
“要我说鹤拓王一个异姓王如何能与席先生相提并论,陛下为何如此看重席先生?”
其中一个眼底发青的男子笑得意味深长:“听说那鹤拓王长得俊美非凡,陛下已经三十好几了,宫中贵人那么多,竟然无一诞下子嗣......”
毕竟是在宫门口,有些话点到即止,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莫不是陛下这是好男风,鹤拓王已经是陛下的入幕之宾了?这下,流言蜚语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京都。
这时,宫门缓缓打开,掌事公公言福走了出来,他长得圆圆的,就像年画上的福娃,走到席公明跟前,一脸无奈地蹲下身子:“席大人,陛下的旨意是找不到鹤拓王让你提头来见。”
从岭南到京都,席公明几乎是没日没夜地赶路,这才在四月前到了京都,又连续跪了七日,他的身子已经单薄得一阵风就能吹倒。面容消瘦,双眼凹陷,嘴唇皲裂,见到言福,他脸上有了一丝笑意,七日了,萧霆终于愿意让宫门开了。
他从怀里抽出那幅用油纸小心包裹了几层的画轴出来,恭敬地递给言福:“劳烦公公把这幅画转交给陛下,就说,陛下送给臣的生辰礼,臣收到了。”
言福接过画轴,上面还带着席公明的体温,他叹了一口气:“先生还有什么话让我带给陛下吗?”
席公明摇了摇头:“没有了,劳烦公公了。”
言福带着画轴离开了,宫门在他身后重新关上了。
此时已经下了早朝,萧霆刚刚用了早食,正在兴庆宫批改奏折,可是耳朵却一直关注着外面,听到脚步声,他手中的朱笔一滞,在折子上落下一团红渍。
进了兴庆宫,言福脚步放轻放缓:“陛下,席先生让奴带了一幅画进来,说您送给他的生辰礼,他收到了。”
萧霆依旧低垂着头,声音显得漫不经心,可是心中却已经翻江倒海了,拿着朱笔的手微微发颤:“拿过来吧。”
言福招了两个小黄门过来,仔细地拆了画外面的油脂,然后检查画没有问题之后才送到萧霆面前。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但是当真正看到这幅画时,他竟然本能地身子后仰。这幅画不是已经葬身火海了吗?怎么又出现了?这幅画是他当时准备送给席公明当生辰礼的,却葬身战火,而见过这幅画的人只有他和漱玉娘子,他感觉自己的脸颊在乱颤,所有的血液瞬间涌入头顶:“去,让席公明来见朕。”
“是。”言福见他的脸色不好,赶紧出了兴庆宫,招了黄门过来交代:“席大人估计走不得路了,你们用轿辇把人抬进来,不可耽误。”
“是是是。”小黄门赶紧应下,脚步匆匆地离去。
果然有了言福的叮嘱,小黄门根本不敢磨蹭,只一刻钟就把人送到了兴庆宫。
席公明的确走不了路了,被扶着跪在了大殿之中,他一身单衣,跪在那里摇摇欲坠,却抬头看着龙椅上萧霆,行了跪拜大礼:“臣席公明拜见主公!”
自从南诏一别,他们已经五个年头未见了,席公明须发皆白,满脸憔悴,他算起来应该不到五十岁,却老得如八十岁的老叟一般,他没有喊自己陛下,一声主公,恍若隔世,萧霆用手指点了点桌案上的画:“朕看了,这幅画是新画,你从何处得来的?”
“从一位小友处得来,曾经在行军路上,这位小友得遇漱玉娘子,娘子给小友看过这幅画,这是小友临摹的。”席公明解释道,看到这幅画时,他就知道,只要拿出这幅画,萧霆肯定会见他,只要他愿意见自己,一切就有转圜的余地。
萧霆微微点头,心中竟然划过一丝失望,明知道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却总是生出妄念。按下桌案上的那幅画不说,他看向席公明:“鹤拓王呢,你不会没有收到朕的旨意吧。”
席公明咳了一声,脸涨得通红,用力地把剩下的咳嗽和鲜血吞咽下去,这才回复道:“陛下下旨,找不到鹤拓王就让臣提头来见,但是臣认为,头砍下来之后,臣就无法提头来见,所以请陛下允许臣带头来见,听凭陛下处置。”
萧霆被他的话噎住了,半晌才说:“蒙夜酆呢?别告诉朕你不知道他在哪?”
席公明一脸苦笑:“徐天和李郯把他从牢里救走了,左懋派人去追也没有追上,臣猜想,估摸着他们已经快到京都了。”
萧霆紧绷的身子才放松了一些,既然徐天和李郯救了蒙夜酆,肯定会安全护送他入京,毕竟徐家的人和李家的女眷都在京都,他们只能戴罪立功。
“报!”突然传来急报,这是八百里加急,能畅通无阻地入宫。
萧霆不禁站起了身,脸色发白。
言福赶紧迎了上去。
只见那传令兵已经力竭,几乎是从马背上滚了下来,看到言福,举起手上公文大喊:“南诏反了!”
南诏反了!轰!整个京都都震惊了!
得到消息的朝臣纷纷入宫,仅仅半个时辰就聚满了兴庆宫。
那封传令兵送来的公文被百官传阅,大殿之上议论纷纷。大齐才堪堪安定不到五年,南诏乱了,其他地方也会蠢蠢欲动。这公文是受皇命入南诏的钦差所书。
“南诏皆传鹤拓王与陛下乃表亲,大夫人乃陛下安插于南诏的细作,真实身份是陛下的姑母。传闻四起,南诏震荡,南诏子民深感被欺辱,各处纷纷起兵,臣所处府邸已被包围,臣有辱使命,拜叩陛下!”
这封文书字迹凌乱,上面还有已经发黑的血渍,虽然只寥寥数语,却已经能让朝臣们看到南诏的动乱。
朝臣们不禁都朝萧霆望去,原来南诏国的大夫人是陛下的姑母,蒙夜酆是陛下的表弟,所以当初蒙夜酆才会开门投降,奉上南诏。妙啊,妙啊,陛下还真是高瞻远瞩,竟然能提前十几年地安插一步棋,佩服佩服!
“报!”又是八百里加急:“剑南道请求援兵!”
南诏与剑南道接壤,现在剑南道请求援兵,那就是说南诏已经攻入剑南道了。
想当初萧霆为了攻入南诏差点丧命,现在南诏反了,剑南道根本无力阻拦,如果不把南诏摁下去,人心就要乱了。剑南道、黔中道那些人都不是南诏的对手,否则也不用萧霆亲自领兵去灭南诏,而唯一战胜过南诏的那些士兵已经被他发配岭南了,如今朝廷与岭南剑拔弩张,此刻若请岭南出兵......
南诏之乱不能拖,越久越危险,应该快速地摁压下去,才能不搅乱大齐,所有人的目光不禁朝大殿中的那个身影瞧去,那个一开始就跪在那里的身影,席公明,岭南的掌控者。
席公明跪坐在大殿之中闭目养神。
萧霆眼神阴沉地盯着席公明,半晌,咬牙切齿地说:“席公明,消息是不是你放出去的?就是为了让南诏乱起来,岭南好浑水摸鱼,是不是?”
席公明缓缓睁开眼睛看向他,脸上的表情似哭似笑:“陛下,臣如何舍得?”
萧霆心中一颤,随即坐直身体:“那你说,怎么办?”
“等!”
朝堂哗然,等?等什么?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派兵镇压南诏的叛乱,难不成还等着那群贼子直闯京都吗?如今的南诏可是带着国仇家恨,俗话说哀兵必胜,更何况南诏兵一向强盛,这才刚刚开始,剑南道就已经开始求援了。
“陛下!现在只能着镇国将军回来了,万一南诏挥兵北上。”
“镇国将军回来,北方怎么办?万一北方那些鞑靼趁乱出兵呢,到时候我们就是两面夹击。”
“那怎么办?除了镇国将军,谁能奈何得了南诏?”
“陛下,陛下,派兵啊,派兵啊。”
萧霆坐在龙椅上,看着痛哭流涕的朝臣,他是大齐的皇帝,可是当要用兵之时,那些节度使真的就会全力以赴吗?剑南道真的打不过南诏吗?不是的,只是他们不想为了大齐把自己的家业打没罢了,他们有私心,只想保住自己的地盘,才不会管南诏会让大齐乱,乱了最好,节度使们又可以当土皇帝了。
现在就算他下旨让黔中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一同出兵,他们依旧打不过南诏。因为当初他承诺不杀降兵降将,尽量保持他们的封地,当不了皇帝就当节度使,地盘还是他们的,但是要向朝廷称臣,看来,他还是太仁慈了,对待这些节度使,就该杀,杀得他们胆寒,杀得他们哭爹喊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