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可能两者都是,所以根本就不在意为柳家传宗接代。
江东阳跟着又问,“那他的工作怎么办?他在农场的工作就挺不错的,要是来这边他还能在农场干活吗?”
“他会调职过来。”程芬昂着脑袋,其实她不是不知道妈在担心什么,想说理解妈,但她心里又挺不是滋味的,只能用特别骄傲的语气遮掩自己的情绪,“他的工作会落在咱们这边,厂子也会给我们安排住宿的地方,我就算是招上门女婿,也不会和你们抢房子。”
“……”何泽兰哑然,脸上有些讪讪。
江东阳挑着眉头,“他居然能调职过来,还能把房子的事给安排了,看来他还是有一些门路的。”
调职也不是太稀罕的事,但想特意调到某个区域,要么是运气好正好有个空档,要么就得走走关系了。
想柳大稻这种既能调子过来还能安排房子,那肯定是后者,而且总的关系还不小。
这下让他更是好奇了,这么一个有门路看着能力也不差的小伙子,居然愿意给程芬当上门女婿,一时之间他不知道是不是该说程芬的魅力太大了。
然而这时候程芬脸上的神色有些奇怪,像是害怕被他们发现似的,起身就往屋里走,“不说了,困死我了我得去补觉。”
当事人跑了,院子里留下的人个个都一头雾水,总觉得这件事肯定有猫腻。
但是他们总不能回屋把人拉出来问个水落石出吧?
和程芬来硬的,她只会更硬,到时候不但问不出什么来反而还得惹上一身腥。
江东阳张了张嘴,说一些什么事被关上的门又被打开,程芬探头说了一句,“大哥,你什么时候回阿爷家把我也给带上,出门这么久我还真想他们了。”
“……行啊。”江东阳乐的笑了两声,看来阿爷阿奶的日子也会很热闹了。
“咳咳。”江湛生清了清喉咙,他提醒着,“你阿奶应该攒了些鸡蛋,记得带点回来。”
回老屋后不薅点什么回来,他心里就不舒坦。
江东阳知道爸这个毛病,不但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还特别赞同,因为他这个毛病比爸还要来得重。
不过现在也不是盘算着薅点什么东西的时候,他小声对着边上的妹子道,“总觉得她瞒了什么最关键的事。”
比如说,明明看上的是许志安,怎么现在却成了柳大稻,还愿意放弃南城的工作来这边当上门女婿。
江小娥对这些并不是太好奇,“你情我愿,他们高兴就好。”
反正最后这两口子也不会一直常驻在小巷这边,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每次程芬闹事倒霉的就是外人。
那既然不牵扯到家里,她喜欢就去做呗。
“这事不着急。”江湛生捧着水杯,他慢悠悠说着,“她才回来让她先歇歇,她也是说了那位柳同志年前才过来,那这期间咱们有的是时间了解清楚。”
他又侧头对着身边人说,“你也别气急,两母女有话好好说,程芬是什么性子你也知道,你一急她也急,吵起来了她就更不会说了。”
江东阳跟着劝,“是啊,何阿姨你别太操心,反正还有一个多月。”
何泽兰叹了声气,“我怕又来一个蒋晨……”
江东阳不好往下说了,他想着程芬还不至于运气这么差,连着碰到两个人渣吧?
他总觉得柳大稻不是那种轻浮的人,不过也说不准,毕竟也没接触过几次。
也是离的太远了,想打听也没办法打听,他不是不能和葛康联系,但是葛康和柳大稻待在一起干了几年的活,怎么说都比他这个才见了几天面的人来的熟悉,联系上了也不见得说实话,倒不如等人来了再说。
聊来聊去也聊不出一个所以然,江东阳见何阿姨还一脸操心的样子,便换了一个话题,“建房的事你们跟程华商量好了吗?”
去了永安大队后,他就去找熊表舅耍了,想着去山里碰碰运气说不准能碰到什么野货。
只可惜他今天运气不好,摔了一跤把裤子摔破了不说,结果还什么都没捞到。
还是熊表舅看他可怜,又给他拿了些干木耳回来。
“商量好了。”聊起这个何泽兰眼里稍微明亮了些,“那孩子就是犟,不过好在他愿意听你爸的话,到时候公社那边要是有了消息,就打算让他花点钱起两间屋子。”
其实独身一人,盖个一间屋也够了。
可老江说了,难得有这么个好机会就得替他以后做打算,他们不知道程华以后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但万一能呢?
他要真的找了个伴,那肯定也是一直待在永安大队,一间屋子哪里够两个人住?更别说以后还得生儿育女。
就算程华没这个福分,两间屋子也比一间来的方便,到时候一间做睡觉的地方,另外一间收拾出来当厨房和堆放杂物的地方也行。
反正程华手里有钱,而且他现在也能挣钱,就没必要抠抠搜搜,还是让自己过得舒坦一点比较好。
毕竟他以前也确实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天天风雨无阻出门找小活,运气好就得在外卖力气,运气不好就是在外白折腾一天。
现在好了,也算是能安稳地过日子了。
她去了后也是特意留意了一下养蜂的活,怎么都比之前程华干小活来的轻松,永安大队的社员们瞧着也挺淳朴热情,等房子的事落实下来她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挺好的。”江东阳点了点头,他道:“他那边要是差些钱,我这边还能借他一些。”
难得看他这么大方。
不过他这么大方也是看人来的,哪怕是自家兄弟姐妹也不是人人都能从他兜里掏出钱来。
以前的程华肯定不能,但现在不同了,他可是月月拿工资的工人,干个几个月的活怎么都能把钱还上。
这要换做程芬南阳,他一定毫不犹豫拒绝,甚至还会建议他们去找爸何阿姨,或者是小娥。
这个家最富的就是他们了。
也别怪他这么抠,让他掏钱简直比掏心还来得痛!
“够了够了。”何泽兰露出笑意,“王大队长跟我们透露了一些,估计三十多块钱就能搞定了,他还是说大队有个木匠,到时候再花个五六块就能配一套简单的家具。”
也就是说四十块钱左右就能让程华在永安大队拥有一个新家,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崭新生活!
说完,她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小娥,我们还去看了他们那边的蜂箱,里面已经攒了一些蜜,你二哥说按这个速度不用一个月就能满了。”
“这么快?”这还真比江小娥预料的要快,不单单出乎她的意料,也让所有正在关注养蜂基地的人很意外。
建庄公社以及永安大队自然是高兴的不行,而外面一些关注的人也实在是坐不住了,赶不上第一趟,他们都想赶上第二趟!
所以这段时间王主任办公室的电话几乎没停过,好些人联系不上还主动上门拜访,就想谈谈养蜂基二号的事。
面对这么多人的到访,王主任倒没表现出太意外,甚至早就提前做好准备,学校更是给他安排了两个下属,协调工作。
做了这么多准备,倒能应付这么多人的到访。
不过最主要的是,小江那边已经有了后续的安排。
永安大队那边暂时没法扩张,原因也简单,最主要的柚子林还没到花季,其他也没更适合养蜂的场所,熊表舅早先特意布置过,但那会他手里就四五个蜂箱,就算特意布置的养蜂场所也无法容纳一百个往上的蜂箱。
所以在柚子林花季之前,永安大队不适合再次扩张。
而另外的选址,他们已经确定,所以来得公社大队再多,王主任这边也就只是先记录了一下,再询问了一下当地的环境,打算以后再抽人现场去看看。
处理起来倒不麻烦。
直到永安大队那边传来消息,说了一下预计什么时候,大概能出蜜多少,王主任这才翻看电话簿,播出了一串号码……
此时在清河公社,李德福一脸笑嘻嘻走进办公室,边上的人好奇问了一嘴,“怎么这么开心?捡钱了不成?”
“捡钱算什么开心的事?还不是得上交。”李德福乐呵着,他往椅子上一坐,道:“咱们公社人才辈出啊,你知道三洲大队的韩老爷子吧?他前些日子和机械职工学校的几名学生合力制作一台木制脱粒机……”
边上的人瞬间坐直身子,“成功了?”
这事他们都知道,也一直在等结果,真要成功了,那绝对是一件大喜事啊,木制脱粒机,成本就大大降低了,他们也不是不能考虑请人做几台。
机械职工那边捐赠的脱粒机实在是太抢手,抢肯定抢不赢,那就花点钱吧,他们都算好的了,有些地方就是想花钱都花不了呢。
“成功了!”李德福笑的灿烂,“等会我就去三洲大队一趟,亲自去看看。”
“好好,你赶紧去。”边上的人一脸羡慕着,李德福管着三洲大队的事宜,三洲大队做出成绩他也跟着享福,不然为什么会笑得这么高兴?
他感叹着,“要是益宁大队也能出点成绩就好了。”
“谁不想呢。”边上的女同志附议着,“我还特意去联系了机械学校的王主任,想着能不能合作养蜂的事,不过我听说他们拒绝了好多家,估计是没希望了。”
“别说,我之前也打过主意。”李德福说着,他甚至想得更早,最开始机械学校请人在外收野蜂巢,他特意请人去周边弄了一个送过去。
只可惜王主任后来回了一些礼,却没有养蜂的下文了。
“也不知道永安大队这次的蜜能收割多少……”
李德福道:“肯定不少,不然哪有那么多闻着味去的人?”
他叹了声气,这种好事看来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他拍了拍腿站起来,“我去趟三洲大队,你们帮忙跟科长打声招呼。”
周边的人应了一声,李德福就走了出去,出门没几秒就听到电话铃声,不过他没停下来,反正办公室有人会接。
他一路往下走一路想着,要不要再去一趟机械学校?成不成也得去试试吧,不成无非就是白跑一趟,要是成了,他能跟着攒功,但改变的却是整个大队的生活条件,瞧瞧永安大队,不过刚刚成立就解决了几个人的工作问题,任谁都能看出以后一定能带动整个大队的发展。
不然又怎么可能那么多人上赶着去?
李德福咬咬牙,去吧。
就当是为三洲大队的社员们,跑一趟也是应该的!
就在他作出决定时,就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跟着就是一声大喊,“李德福李德福!赶紧着赶紧……”
李德福回过头,看着同事一脸惊喜着急的样,他不解道:“赶紧干嘛?”
“赶紧去机械职工学校,王、王主任找你……找你聊三洲大队建立养蜂基地的事!”
李德福听得整个人都懵了,懵了好久好久,这才不可置信的反手指着自己:“我?!”
第121章
“就是你, 别愣着了赶紧动起来。”同事拉着他往前跑,脸上也是尤为的兴奋,虽然不属于他管辖的大队, 但怎么说也是清远公社的项目,长久下来对他们肯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道:“这个点还能赶上大巴,你赶紧去机械学校把这件事定下来。”
“好好好!”李德福这会也反应过来了, 下楼梯的步伐快了很多。
同事在送他离开之前,还说了一句,“听说建庄公社的赵干事因为这事都往上提了提,德福啊, 你可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说不准你明年也能混个科长当当!”
李德福听得心里尤为地激动,跑起来更带劲了。
他搞不懂这种好事怎么就轮到了自己, 但既然落到他身上, 那不管怎么样都得抓住了!
至于为什么选择三洲生产大队。
江小娥只能说三洲大队的张大队长以及韩老爷子能抓得住机会。
之前因为榫卯结构的交集时,她就有提醒过“蜜源”的场地需求, 那个时候养蜂机还没见影, 她也没想到不过是一句提醒, 张大队长这几个月却因为她的一句话一直在忙活着。
高村从韩老爷子那回来后,就有说过三洲大队的变化。
张大队长和大队的社员将西侧一处面向湖泊的矮坡移植了不少当季的果树和野花, 在等永安大队那边的结果之前,江小娥等人就特意去了一趟, 没通知当地的人也没和当地的人来往, 就让高村带着他们在那边考察了一下。
地方不大,但要弄个四五十个蜂箱也没问题。
这样正好,要得太多熊表舅那边的蜂群反而没法一下子分那么多出来, 从卵期到羽化出房需要二十多天,熊表舅那边的百来个蜂箱暂时还没装满,倒也能分四个蜂箱过来,再看看能不能在周边寻找一些野蜂巢。
按他们计算的速度,大概半年的工夫两边的蜂箱都能以满房状态,便能继续扩展。
主要前期扩展需要时间,现在准备好,明年开春正是产蜜的好季节。
而现在养蜂基地一号那边看到成效,愿意提前准备的地方就多了很多,只不过再多也得看江小娥这边是怎么选址。
李德福是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还没去争取就选上了,等他来到王主任这边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张大队长做了什么,当下就道:“就知道他是为民的好干部,别看老张这个人话不多,但他办事牢靠,要是有什么事,那一定是跑前跑后帮着张罗!”
先夸了再说。
不过这次的事也确实多亏了老张,要不然哪里轮得到他们大队。
心里想着等回去后一定得上报,来年好好奖章一下。
两人说了一堆场面话,最后还是王主任先说了正题,“江小娥同志你应该认识吧?”
“当然认识!”李德福连连点头,比着大拇指夸着,“咱们这地的青年小将,这次养蜂基地的事还是多亏了她带头。”
“你知道那我就不解释了。”王主任哪会不知道他们认识小江,不过问还是得问,问过之后他便道:“小江他们去三洲大队考察过,虽然张大队长清出一片地为养蜂的蜜源,但还是小了些,所以初步计划是五十个蜂箱,他们会从永安大队搬运五个蜂箱过来,你们也可以自行在周边找一找,如果有野蜂巢就让专业的养蜂工帮着移箱,多一点发展就会更快一点嘛……”
他原先也不懂得养蜂,这会聊起来却说得头头道道,但真让他现场去养,不一定真的会。
现阶段,除了蜜之外,更重要的是扩展的过程。
卵期到羽化出房可不是光等着,稍微没伺候好,就是一大片一大片地死,为此养蜂地那边的五个人还弄了一个值班表,确保每个小时都有人盯着那些刚出生的“孩子们”。
所以他其实也是在提点李德福。
好在,大家都是聪明人,李德福一下就明白了,他道:“那就得麻烦小江同志了,三洲大队没人会养蜂,不知道能不能让小江同志寻几个会养蜂的人过来?你放心,人来了我们一定好好安顿,就和永安大队一样,会给他们清出一间屋子。”
都盯着永安大队的养蜂基地,那边是什么流程不单单他知道,其他打听的人也清楚,不过就是安插几个工人过来,其实这都不算什么事。
养蜂基地未来能带动的可是公社的经济,对比几个人的工作安排,孰轻孰重难道还用说?
他道:“对了,还有蜂箱,三洲大队虽然也有木工,但靠韩老爷子一个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好,不然还是麻烦小江同志帮忙做好了送过来,建庄公社出的什么价,我们清河公社一分都不会少。”
王主任轻轻笑了笑,没怎么推脱就点头应了下来,“那行,那就让小江前期辛苦一些,你也知道,前面安排复杂了点,如果没有熟手怕是弄不过来,不过以后就好了,等你们的人上手熟悉后,什么事都能自己处理。”
“对对对,前期还是得麻烦小江同志他们。”李德福脸上的笑压都压不下来,王主任这话相当于跟他表示,以后养蜂基地发展起来他们这边绝对不会再插手,到时候就是他们清河公社和三洲大队的事了。
简单一点,就是彻底放权。
以后不管是工人的安排还是管理,学校和小江同志都不会插手,当然了,分成还是得照样给,这是必须的。
对于这点,李德福是挺高兴的,其实哪怕王主任说明了以后还是要掌权,公社大概率还是会同意,还是那句话,他们清河公社不同意,总有愿意同意的地方。
现在递过来的机会还不抓住,以后总有后悔的时候。
更别说,人家还没有掌权的意思,无非就是前期参与的多一些,但王主任说的也没错,如果前期他们不参与进来,他们这边对养蜂的事一窍不通,就算把养蜂机搬运到三洲大队,他们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由他们来安排熟手,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便利。
两人接着说了一些细节,跟着又商定好下次见面确定合同的事,最后李德福欢欢喜喜离开,打算直接去三洲大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张大队长他们。
不过眼瞅着就要过年,他们商定的日子是年后,他琢磨着要不要让三洲大队那边继续移植一些果树花草去矮坡……
李德福一走,王主任这边收拾了一下,跟同事说了说就去了郊外的养蜂地。
第二台养蜂机已经完工,试验没问题后就用一块粗布盖上了,这台机器完工后,五人小组也就彻底清闲下来,不过他们也不是没事做,学校懒得跑,但是跑拖拉机厂还是跑得挺勤。
那边的书籍比学校的图书馆还要来得多,好一些他们连见都没见过,这些日子他们专攻电机类的书籍,就跟跳入了专业领域的海洋一样,疯狂吸收着。
王主任来的时候,就看到他们一个个捧着书本看得头都不抬,比在学校都要认真。
想到这个,他又想起了一件事,敲了敲木板墙,等几个人看过来后他道:“后天记得来学校,放假前会发一次奖章,你们人人都有份可不能缺席。”
“三好奖章吗?”
“哇,我居然能得奖了!”
“王主任,咱们学校后天就放假了吗?”
王主任点了点头,其实早在半个月前学校就没什么学生来了,天气越来越冷,除了极少课程有老师在之外,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学生自习。
那在学校自习和在家自习没什么区别,不出门还不用受冻。
要不是他那边上门的人多,守门的大爷都能偷个懒回去补补觉。
他跟着道:“我已经和清河公社的干事联系好了,五十个蜂箱再送去两个工人,约定年后就把这事办了,对了小江,他想请你这边制作五十个蜂箱送过去,价钱和原先一个样。”
“行。”江小娥点头,对这件事并不觉得意外。
职场上,人精多的是,除了那些靠家里底蕴的人,但凡能坐到重要位置上的人多少都有些能耐。
她道:“人选我这边也会提前安排好,两个名额我这边出,一个名额从当地选。”
“对,我就是这么跟他说的。”王主任没插手人选的念头,只是道:“建庄公社的赵干事也联系我了,说是年前会割一次蜜,问我去不去呢。”
“一起去呗。”江小娥也会去,第一次割蜜,这对于养蜂基地的意义很大,值得亲自跑一趟,“到时候把学校的照相机带上,上报就不必了,但可以拍下留念。”
“这个好,我们一起拍个照。”
“那我得回去换身新衣服。”
“到时候说不准还得进山,别把新衣服刮坏了,我们可以带着走,照片时再换过来。”
这个年纪的人,哪有不爱俏。
几人都开始商量着要穿什么衣服了。
王主任乐呵呵看着,随即小声对着小江道:“这次学校可是大出血,你们除了奖状之外,还有一笔不小的奖金还有票。”
先前小江说是要将属于他们的分红捐给学校,用作奖励或对贫民生的资助,不过养蜂基地那边还没有利润,所以这次的钱都是学校几个领导捐的。
连他都出了十块钱。
对此王主任不但没心疼,甚至挺高兴。
这钱可不是随便的人就能捐,捐的都是领导层,他能得到这个机会,就说明他明年往上冲一冲的事基本落实下来了。
江小娥有些好奇,“什么票?”
“可不是自行车票。”王主任怕她高估了学校,赶紧解释了一句,“都是一些寻常的票据。”
“那能给我多弄点肉票吗?”
“这没问题。”王主任立马答应下来,“你想要多少?”
“全换作肉票。”江小娥说着,“正好我打算熏点腊肉,缺肉票呢。”
家里打算熏腊肉,结果抱着这个念头的人不少,再加上他们家弄得有些迟,爸和何阿姨找了工友硬是没凑到多少肉票。
家里熏十五斤,她要十斤,程荭也要熏三斤。
再加上大哥自己也想弄一些,怎么也得二十斤肉。
钱倒是能拿得出,就是肉票不好弄,尤其是这个时候,不少人家也是想着趁着过年前熏上一些。
本来这件事包在大哥身上了,他门路多,多找找总能找得到。
但现在有这个机会,自然换一些好。
反正肉票这种东西,不嫌多只会嫌少。
“最多给你弄个十张。”王主任说着,“不过你还要的话,我这边也能给你凑一凑。”
“十张够了。”江小娥哪好意思让他凑,别搞得王主任一家过年都吃不上肉,十张一共十斤,也差不多了。
王主任没在这里多逗留,等人一走,江小娥就对小伙伴道:“这次两个名额,罗朗的情况你们也清楚,他就提前占一个,还剩一个钱嘉树方大牛你们谁先要?”
罗朗要一个名额,正好让他爸顶替周洲堂哥的位置,这样他爸妈就能一起待在永安大队,也不用一年到头见不着面。
而周洲堂哥在永安大队干了这些日子的活,不说特别熟悉但该会的也都会一些,正好由他去三洲大队领队。
还剩一个名额,就看这次钱嘉树方大牛谁要,她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没轮上的就等下次,你们等会自己商量,商量好后就告诉我。”
“行。”
“好嘞。”
江小娥又道:“蜂箱的事你们有没有另外的建议?如果没有,我就继续让大哥那边安排了。”
“没有。”
“东阳大哥有经验,他来正好。”
“弄好后需要车,可以继续联系我爸。”
“行,我跟他说。”江小娥点了点头,这件事交给大哥其实最轻松,过一手,他们这边什么事都不用做就有钱收,大哥那边还得忙活一下,所以也该他挣一些钱。
当天晚上知道消息的江东阳兴奋的不得了,上回一百个蜂箱他拿了钱就给媳妇买了件大衣,这次五十个蜂箱正好再给她弄双皮鞋。
当下饭都顾不上吃,拿着两个馍馍就出了门。
不过他也没饿着,叫上熊明去了季二叔家,季二叔硬是拉着他们吃一顿饭,要知道那一百个蜂箱,季二叔也没少赚。
因为这件事,江东阳并没有马上回大队熏肉,哪怕有熊明盯着也得将事情先安排妥当,不然他走了都不放心。
也正是这么一耽误,江小娥这边也正式迎来了放假,比家里的四姐、南阳慢了有一个多月,最后一天的上学日子,她回来时挎包里多了一张“三好”的奖状,被江湛生黏了米浆,贴在了报纸的边上。
除此之外,还有二十块钱的奖金以及十张肉票。
家底又丰了一些,江小娥大手一挥,让全家吃了一顿烤鸡。
特意找的人帮忙烤的,味道香得不得了,南阳甚至将骨头都嚼碎吞了,入了嘴的就没吐出来的。
有这十张肉票,再加上家里凑的一些,凑齐二十斤后江东阳就去屠宰场找关系,定了一条后腿肉,打算隔天直接扛着去大队。
“蜂箱那边该叮嘱的都叮嘱了,也有熊明帮忙盯着,我只等交货的日子过去一趟就行。”江东阳将安排说了说,跟着问:“你这几天没事,要不要回大队待几天?”
江小娥这几天确实没事。
学校放假,第二天养蜂机也制作完成,他们手头上没有赶急的任务,那她就算再有劲,也得给自己放一个年假。
不但没干活,连拖拉机厂的图书室都没去了,这两天纯摆烂。
估计大哥也是难得看她这么清闲,所以才会这么一问,生怕她待在家里发霉,江小娥想了想,“行啊,那就去待几天。”
“我也去。”墙边站着的程芬也开了口,她早前就说了要去嘉田大队,一直等到现在,早已经迫不及待了。
不过当听到江小娥要跟着一块时,她就更不想待在家里,江小娥一走,她……就得和程荭待在一间屋,这个家,她最怕的就是面对程荭了。
回家这段时间,她和程荭没有说一句话,程荭是不愿意搭理她,而她是心虚……小时候那件事,是她这辈子做得最亏心的事,哪怕当年还是后悔了并将程荭带回了家,但也没法否认当初她是真动了坏心想将程荭丢在外面……
本身就不敢面对,更别说程荭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她更加不敢单独面对程荭了,甚至连眼神的交集都会让她无比恐慌心虚,更别说让她们两人待在一间屋子里。
“想去就去。”江东阳不清楚她心里想的什么,只是乐着,“不过堂伯家里估计住不下,到时候只能让你住阿爷家了。”
“住就住,我又不是没住过。”程芬巴不得住在死老头家,她起身往厨房走,打算将那把钝了的菜刀带上。
江东阳见状乐得更厉害了,开始期待着老屋那边的反应。
可其实,老屋这边的日子并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