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by白茄
白茄  发于:2025年11月22日

关灯
护眼

要不是老师一直拉着他们说养蜂机的事,他们几个早就想问了。
“这个啊。”卢伟志端起一杯蜂蜜水,浅浅抿了一口,说着:“你们要知道老师我可厉害了,上回外省请我去参加交流会,这次首都那边请我去维修一批老式的机器,正好学校要放假了我就应了下来。”
“首都?”
“你要去首都啊!”
“老师,首都就和电视上一样的吗?”
先前卢老师说“回来”,他们就隐隐约约猜到卢老师有可能要出门,多少还是有些担忧的,毕竟老人家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而且正好是这个关卡出门,说不准还有避着卢建国的一家的意思。
这让他们不得不想是不是卢建国把老师一家给逼走了,心里多少有些不平。
可是听到首都两个字,心里这些想法全都消失不见,那可是首都啊!
老师能被邀请到首都维修机器,其中的含量就不用多说了,可不是谁都能去的。
卢伟志微微昂着下巴,“当然是真的,不看看我是谁?”
“行啊,在孩子面前可别这么显摆,别教坏了他们。”黄大荷走过来轻轻拍了拍老头子的肩膀,她笑着说,“等我们过去了拍张照片寄回来,你就知道和电视上是不是一样的了。”
“师母也跟着一块过去吗?”
黄大荷点了点头,“这一去就得好几个月,我和你们老师在一起后就没分开过这么长时间,我要不跟着哪里放心的了。”
卢伟志也跟着说,“我也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待在家,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带她去外面多走走。”
也是因为上一次一同出远门的缘故,他们走出门之前特别紧张害怕,可当他们走出去之后就会发现这真的不算什么大事。
累是累了点,但是心情豁达了许多也长了不少见识。
与其待在家闲的胡思乱想,倒不如趁现在他们还走得动,出个远门看一看这大好河山。
几个年轻人对首都特别地好奇,尤其是在他们不担心后,一个个就不停地问,不知不觉中外面的天色都变得有些黑了。
还是卢伟志先“赶”人,“行了行了,问这么多有什么用?你们就加紧学加紧干,等以后亲自去首都看看,至于现在,都赶紧给我回去。”
天色都要黑了他也不放心这几个小家伙,便想着找附近的年轻人送一送,钱嘉树赶紧拦了下来,“不用这么麻烦,我和罗朗他们结伴,小娥的大哥也在外面等着。”
卢伟志想了想,随后点着头道:“那行,路上注意安全。”
不过没马上让他们离开,而是和老伴进了里屋一趟,等出来的时候两个人手里拎着几个竹筐。
竹筐里都塞得满满的,他道:“这些东西你们都拿回去,别先急着拒绝,都是家里的一些存货,我和你们师母一走就是好几个月,放在家里得放坏了。”
这些竹筐很显然不是刚刚收拾出来的,而是早先老两口就在准备,除了老伙计和自己的徒子徒孙外,他是特意留了五份出来。
本打算让老王给他们带过去,却不想这些小家伙们还知道惦记他,先上了他家的门。
“都拿着。”黄大荷也跟着说,“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一些粮食吃食,确实不能久放,你们拿回去了也得赶紧吃。”
钱嘉树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看老师眼睛都快瞪出来了,他们还是接受了这番好意。
拎着小袋子来却提着满满的篮筐走,搞得他们都有些不好意思。
“小江,你过来我和你说几句话。”卢伟志对着江小娥招了招手,等她过来后就问着,“我听说你毕业后就会去拖拉机厂吧?去了之后好好干,但要是有什么拿不准的事又或者谁欺负你了你就去找老王,肯定能替你做主。”
找老王其实也就是找他,他虽然走了但人脉还是在这里,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学生被欺负。
“好。”江小娥重重点了点头,反过来叮嘱着他,“你也是,在外好好照顾自己和师母,要是遇到有些人琢磨的事就打个电话回来,这里这么多人总有人能给你想个法子。”
卢伟志听的啼笑皆非,“你这丫头还叮嘱我来了,行啊,我要是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就找你。”
“说好了,那我可就等着你的电话。”
“吆,你这丫头口气还挺大的嘛。”卢伟志是真的越来越喜欢江丫头了,不过就算再喜欢他从来没有想过让她嫁进卢家,要是自己的孙子样样都好,他都不用别人提,自己就会赶紧撮合一下。
可要明知道自己孙子并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那他还要撮合,岂不是把自己看着最喜欢的晚辈往火坑里推?
他收敛了笑容,小声说着:“要是卢佺找你,不管是什么事你都不要看在我的面子上答应他,不喜欢就拒绝,觉得烦就让他离远些,他要是一直纠缠你就让你大哥给他套个麻袋揍一顿。”
他这个“前”孙子性格是不好,但也没坏到罪大恶极的程度,再加上他性子有些欺软怕硬又拉不下脸,吓唬几次也就不会再继续纠缠了。
但他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小江,所以才会叮嘱这些话,不过他也找过朱明亮几个徒弟,私下叮嘱着让他们注意一些,怎么都不能让卢建国去骚扰小江。
“你要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江小娥回着,“我有哥哥有弟弟还有个侄子,他真的敢来,总有人愿意替我收拾他。”
不过她觉得,他应该不会来了。
就算来了她也不怕,无非就是她用言语踩一踩他,又或者说让哥哥们用脚踩一踩他,总能把这个讨人嫌的家伙踩的不敢再露面。
“不需要客气。”卢伟志就爱和她说话,没那么多弯弯道道就特别直率,就可惜他们老卢家没这个福分。
看到院门口等着的一大一小,他便道:“回去吧,等明年老师回来的时候给你带一份大礼,算作你进厂的礼物。”
江小娥点着头,对着他挥了挥手,“那我等着你和师母平安归来!”
分别是有些难受,但也没那么难受。
卢老师被邀请到首都维修机器,这绝对是一件特别荣誉的事,不是所有技术工都有这种待遇,至少整个机械厂就这么一个。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被鼓舞到了,五人的小团体干活变得特别带劲,不过几天的工夫,养蜂机二号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
而江小娥也凑齐了所有配件,打算组装她的电风扇!
初稿真的是一台极为简陋的电风扇。
如果要形容的话,就跟她以前上大学时,舍友挂在头顶的那种不带框架的小型电风扇一个样,只不过她没有找到塑片的材料,扇叶用的是铁片。
铁片转动速度快,很有可能会伤到人,所以在没有安装外罩之前,她设定的是将风速功率调到最小。
反正最初的计划,就是先让它动起来!

第118章
江小娥现在手头上的材料分别为一个小型电机、三片扇叶、支架和固定类的材料, 以及几根导线。
材料配齐,接下来就是动手的活。
罗朗等人知道小娥要开始制作电风扇,一个个是加紧把手里的活干完, 然后要么搬个小板凳过去、要么直接蹲坐在她周边,好奇又认真地打量着。
三片扇叶都是按她的需求剪裁出来,周洲还将剪裁的地方打磨过,摸起来很是平滑, 在某一段也打了一个孔,可以直接用螺母固定住。
这部分都很简单,再加上她心里早就有方案,要真是放开来做, 效率一定特别高。
不过谁让她周边还有四个小伙伴, 一个个脸上都是好奇的神色,“想学”两个大字就这么刻在脸上, 谁都忽视不了。
所以她特意放慢了一下速度, 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步骤,她都会提出来讲解一下, “一定要将扇叶固定在电机轴上, 尤其是无盖式风扇, 最好用两到三种固定方式,确保它的平衡, 也确保它不会因为没固定住松动,导致其他意外……”
不怪她这么谨慎。
上辈子她那个年龄的人, 小时候总会有一种担忧。
担忧头顶的风扇会不会转着转着就脱落, 发生让人惊恐的惨剧……
长大后,有很多替代风扇的解暑用品,渐渐就没太在意。
倒是这个年代, 风扇是唯一能解暑的电器,炎热的夏天肯定会用上,为了用得放心,她自然得在制作的时候多谨慎一些。
除了固定的螺母之外,她还用上了环氧树脂胶,这玩意难得,但用上一些她也不心疼。
将这部分弄好后,下面就是正餐了。
首先需要将电机固定在支架上,再将正负极的导线连接在电池上,稍稍注意一点也不难。
其实在完成这步后,这台瞧着特粗糙的电风扇就能使用了。
但江小娥还是决定给它加了一个档位转换器,用来控制功率调节风速的档位。
“档位调节器?”
江小娥点点头,跟他们解释着,“控制旋转按钮或者其他调节方式,来改变电阻值,这样就能提高或者降低功率。”
她算不上一个当老师的好料子,便道:“你们有时间可以去拖拉机厂的图书室,那边有你们需要的书籍。”
这个小玩意比先前的步骤还要来得繁琐。
固定电阻,分别连接不同的开关档位,还得考虑电机匹配以及散热,她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将这个扭转的控制开关完成。
分为了三档,低档、中档、高档。
“走,我们去试试。”江小娥拎着这台粗制的台式电风扇,就朝边上的小棚里走去,先前这边需要用到电制工具,所以在搭建棚子的时候,王主任就特意拉了一根电线过来。
插进插头,转动调节档位的按钮,几乎瞬间,三片扇叶就在他们眼前转动起来,转动的速度不快,但面前几人能感觉到一阵冷风吹过,罗朗被吹得打了个冷颤,惊喜道:“真行!”
“这风还能大一点吗?”
“可以吧。”
“别凑太近。”江小娥试了下另外两个档位,她道:“试试就行,等我在外面按一个木制的罩子,到时候就不怕被弄伤了。”
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被弄伤,扇叶虽然是安装在电机的旋转头上,但固定的时候还是留有些许的活动空间,并不是直接被焊死。
谁要手贱去拨动扇叶,扇叶遇阻能停下来,电机的旋转头仍会不停转动,这就是接连处留下活动空间的原因。
在制作过程中,她可是故意这么设置的。
因为没办法,她也是手贱中的一员。
去拨动扇叶,扇叶打在手上会很疼,但一般都不会受伤,所以就爱反反复复去拨动,直至疼得龇牙咧嘴才放弃。
那会的扇叶还是软塑,现在用的是铁片,估计更疼了。
她打算回去后就让大哥帮着去伐木场那边问问,那边会木活的人多,看能不能弄一个木制的罩子,罩子条缝不用太紧密,只要小孩的手指伸不进去就行。
“这风真舒服啊。”方大牛探着脑袋正面迎着风,吹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都不愿意挪开,“要是夏天能用上就好了。”
“小娥,你这一下最少省了三十多块钱!”
江小娥轻轻笑了笑。
罗朗没听懂,“什么意思?”
钱嘉树伸手拍了拍风扇的架子,他道:“我阿爷去年就买了一台电风扇,票是拿粮食换的,换来电风扇票去供销社排了两周的队,花了三十三块才买到一台。”
他记得特别清楚。
一台华生台式电风扇,花了整整三十三块钱。
就因为他堂哥夏天热得睡不着,阿爷便招来家里所有人,每房凑一凑,凑齐三十三块就买了一台回来,一直放在堂哥的屋子里,除了他谁都没用上。
他爸妈也跟着凑了八块钱,让别人的儿子夜里吹着清风睡得舒畅,根本就没想过他们夜里热得能不能睡得着。
“三十三块钱?!”罗朗惊呼起来,他没想过电风扇会这么贵,相当他妈妈一个半月的工资了。
要他来选,他宁愿省下三十三块钱,热就热一点,饿肚子他都能忍得住,热一点又算什么。
不过江小娥给他们提了一个主意,“拖拉机厂的图书室也有关于电机方面的资料书,好好学学,你们也能省下这三十三块钱。”
“我们也能做?”
江小娥反问,“为什么不能?刚刚制作过程你们觉得难吗?”
罗朗几人回想一下,确实,换作他们来做也能弄出来,对比一下,反而养蜂机的制作过程更繁琐些。
唯一让他们不能现在就上手的,就是没有电机。
但显然,电机就算再难制作,也不是完全做不出来。
江小娥道:“你们先前也拆过电机并重新组装过,第一次不追究完美和创新,你们先去翻阅一些这类的书籍,再看看能不能找到制作电机的材料,对比起其他,材料反而更难得。”
别看就一个巴掌大小的东西,里面的结构特别地复杂,想要配齐对于他们来说还挺困难的。
但也仅仅只是困难,并不是说完全做不到,实在不行他们也可以去回收一些坏了的电机,从里面拆下一些可用的配件。
不过这都不着急,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多看相关的书籍,有条件的话跟着朱工出出现场,看能不能遇到一些关于电子方面的维修。
风扇弄好后,江小娥晚上回去的时候就直接带回了家,最先发现的不是家里的人,而是冯婆婆。
冯婆婆知道这段日子小江就喜欢绕着边上的小道走,所以没事的时候就卡在小江放学的点待在边上,这丫头主意大,她有事没事就想找小江聊聊。
这次也是来通个信,她女婿就是拖拉机厂的建筑工人,当初小江想去拖拉机厂还是来找她打听的消息,正好这次她也得了一个消息,便想着给小江卖个人情。
等听到小巷传来脚步声,她转身望过去,刚要开口说些什么,等看到小江手里拿着的东西后,眼睛都瞪大了,“这是……电风扇?”
可不就是一台电风扇么。
虽然和供销社摆着的那些看着有些不同,但再不同她也认得三片扇叶啊,电风扇算得上是大件,她都想不起要说些什么了,先是问道:“小江你花多少钱买的?怎么这个季节买电风扇?”
“不是买的。”江小娥随意说着,“自己随手做得。”
冯婆婆眼睛瞪得更大了,“自己做得?你还会做这个啊!”
这比买来的更让她惊讶,电风扇算大件,但价格也没贵到寻常人家买不起的地步,就连她家,咬咬牙也不是不能弄一台回来。
但花钱买和自己动手做区别可就大了。
自己动动手就能省几十块钱,一般人谁有这个能耐?
原先就觉得小江有能耐,但现在她觉得自己想得太少了,电风扇这种大件都能弄出来,以后小江岂不是能做电视机……
不对,小江一直想进拖拉机厂。
难不成以后她还能做拖拉机?!
冯婆婆被自己脑补的惊到了,江小娥这会却点了点头,直接道:“你要能弄来一个能用的电机,我也能帮着把其他材料配好,给你做一个,不过这事别往外传,小巷这边和我关系好的没几个,但你绝对算是其中一个了。”
冯婆婆一听,哪里还有心思脑补,嘴巴都快笑得合不拢了,她不知道电机是什么,但她不知道总有其他人知道,小江这么一说不得给她省了好多钱?就算最后得给小江一些回礼,那也很值得。
她一副亲切的样,“可不是么,老婆子我在小巷也是和你关系最好,那婆婆就当真啦,等我找到那什么电、电机就来找你。”
她可不管自己是不是“其中”,反正就认准她们两关系好,便说着,“我这边也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要不是看在咱们两交情好的份上,我可不会往外说。”
“什么消息?”江小娥有些好奇,小巷这边要说消息最灵通的,肯定就是冯婆婆了,最能唠嗑也最八卦,在哪都能聊得来。
“我女婿不是在工地干活吗?”冯婆婆小声道:“他听说拖拉机厂过年就会开工,到时候会在当地招一批工人,你这些日子多看些书,争取考进去。”
江小娥能进厂的事跟家里透露过,但还没往外传。
按她爸的意思,就是事情还没定下来,万一闹开节外生枝就不好了,还是等进厂后再说,过犹不及的道理都懂,有时候该低调还是低调点。
不过知道的其实也不少,小巷这边暂时没人知道,但说不准哪天就传开了,“这事啊,我知道。”
“你知道?”
江小娥点了点头,没太详细说,“前段时间和拖拉机厂打过交道,听他们提起过,婆婆你家要是有合适的人也能准备起来,正月十五开工,估计也是那前后招工。”
“正月十五?”冯婆婆没想到她连日期都知道了,便笑道:“我还想着给你卖个好,没想到反而你消息更广,不管怎么说,婆婆这次领你的情。”
她家确实有人想去试试,不然这个消息早就被她传出去了,之所以没传出去,就是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不然竞争压力一定很大。
冯婆婆看着小江手里拿着的电风扇,心里想着小江肯定能考进去,就是不知道自家亲戚有没有这个机会。
两人没多聊,就各自回家了。
江小娥拿着一台电风扇回来,家里是又惊又喜,哪怕这个天气没必要用上,吃饭的时候都插上电,开上最小档让它在那吹着。
在大伙聊着时,江小娥就将外罩的事跟大哥说了说,“一个罩子估计不太贵,两块左右应该能弄到吧?”
“这钱我出。”江东阳拍着胸脯自己担下,然后觍着脸道:“等入了夏让我们也用用呗,晚上你拎回屋子,白天就搁在院子里,谁都能吹到。”
“行啊。”江小娥爽快答应,反正白天她也不在家,自己不用给家里人用用很合理,她也不是那种小气的人。
紧跟着又将对卢婆婆说得那番话又说了说,不过后面加了几句,“如果你要,我就把一些配件画出来,用铁太贵,可以用木材试一试,价钱贵不到哪里去。”
江东阳听得眼睛都亮了,不过这肯定不是两块钱就能办好的事,再心动都没马上应下来,而是侧过头看着边上的媳妇。
谢绝娣看着他眼巴巴的样子就好笑,她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那就麻烦小妹了,这些年夏天一年比一年难熬,这样,让你大哥订上两台的材料,我那边放一台,这边院子也放一台,省得搬来搬去麻烦。”
她这么说,那自己是愿意掏这个钱。
倒没觉得有什么不舍,嫁给东阳的日子过得舒坦,婆家也没盯着她的口袋,那稍稍回报一些也是应该的。
“这钱我来……”
“爸,你就歇着吧。”江东阳一听就知道爸要说什么,他这会仰着下巴特得意,“这是我和你儿媳来买,买到材料妹子做,你和何阿姨就等着夏天有风吹。”
江湛生看他一脸显摆的脸色就觉得腻歪。
不过心里还是挺舒畅的。
江东阳没在搭理他,而是又侧过头问着,“妹子,电风扇好做吗?”
“不难。”
江东阳一听就明白了,妹子的“不难”就是简单,“那……”
“别想。”江小娥也打断了他,说着,“就家里两台,对外谁都别说。”
她可没兴趣一直替人制作电风扇,就算制作起来对她来说很轻松,也不想一直重复制作,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去看看书。
“行吧。”江东阳知道电风扇的大概价钱,正想着要不要接着生点小钱,不过妹子拒绝了他也没遗憾,反正他家有了一台,这可是他家第一个大件!
等到了手,他一定得好好显摆显摆!
电风扇的事聊得差不多,这会又聊着明天去永安大队的事。
何泽兰早早就清好了要带给程华的物件,一些过冬的衣物和用具,再加上他那份的粮食,又清了一些干货。
“何阿姨,你别准备得那么杂,就给他割两块腊肉。”江东阳建议着。
程华干活很愿意卖力气。
但他做饭也就比小杨采强那么一点点,他做菜特别怕没熟,宁愿多焖几分钟也不愿意早点收火,所以他做得菜都熟过头,做什么都像一个味。
吃起来还软趴趴,估计就没牙的老头老太爱吃。
他早就受够了程华的厨艺,“让他连着粮食一块蒸熟,反正腊肉蒸多久也不会蒸得稀烂,同时蒸粮食还带着肉香味,什么作料不放都好吃。”
那些腊肉都是他去年熏出来的,特意去请教了一番,弄些作料腌制一下再拿到堂叔家用柴火熏制,一年熏上一些,能吃一个年头。
说到这,他倒是想起了,“今年咱家要熏肉吗?”
要的话,也差不多得准备了。
江湛生想了想,“去年还剩下不少……”
“去年熏得还能剩下不少,那是多亏了我和妹子弄得鱼。”江东阳说着,不仅仅是他们捞得鱼,还有他们两兄妹今年荷包鼓了一些,一个月总会带着家里一块加餐,也就不像以前,一馋肉就盯着厨房的屋梁,恨不得把上面挂着的腊肉都吃了。
他道:“腊肉放久了味就没那么好,家里剩下的那些也多不到哪里去,就干脆给程华带过去,咱们再买些肉回来重新熏。”
江湛生还在考虑,江小娥就先搭话,“帮我熏十来斤,我用来送人。”
“行。”
程荭也跟着说,“大哥,能帮我熏两三斤吗?我想拿去送给周娄阿奶。”
“没问题。”江东阳答得爽快,并道:“我的厨艺你们放心,保准送出去谁都说好吃。”
江湛生和泽兰小声商量了几句,最后咬咬牙道:“那就熏十五斤五花,等周一我去换些肉票,下周你回大队熏肉。”
“行啊大气,不愧是加了工资的大组长。”江东阳大笑着,爸和何阿姨这次是真大方,以往熏个七八斤,熏好拿回来还不舍得吃,就怕年头吃得太快年尾没得吃,每次吃也都是一人割一两小块。
“啧,你小子把嘴闭上。”江湛生没好气,听不得他的调侃。
没错,现在的江湛生已经是纺织厂的车间大组长了,从下下个月开始就能拿满三十九块五角的工资,要不是涨工资了,他们两夫妻还舍不得这么大方。
家里几个孩子都有了着落,但他们是没收一分钱的家用,一些日常开销全都是他们两口子来担着,其实算起来压力没以前大了,但明年程荭就得出嫁,她那份嫁妆得准备着,小娥也得进厂,属于她那份的也打算提前给。
所以,这大半年用钱会稍微紧张些。
但再怎么样,都比以前来得轻松了,儿女们一个个都有了工作或自己的小家庭,他们肩膀上的担子也轻了好多。
熏肉的事就这么商量好了,第二天江湛生两口子就去了永安大队,江东阳也跟着一块过去,反正车钱不用他出,他正好跟着去凑凑热闹。
江小娥没跟着凑热闹,好不容易迎来的休息日,她打算给自己放一天假。
他们都走了一两个小时,她才睡饱睁开了眼,没立马起身而是在床上赖了一会,一直到完全清醒才起身去梳洗。
“小姑姑。”小杨采见到她起床,喊了她一身后就跑去厨房,没一会端了一碗稠粥还有一小碟的咸菜放在桌面,连筷子都替她准备好了。
江小娥轻轻拍拍他的脑袋,“谢谢小杨采。”
小杨采笑眯了眼,他坐在一旁双手捧着下巴看着她吃,“小姑姑够不够?不够锅里还有。”
“够了。”江小娥问着,“你要不要也吃点?”
小杨采听得舔了舔唇,小脸蛋上带着些不好意思,“那、那我就再吃一点?”
江小娥看得好笑,起身去将锅里的一些盛出来,然后问道:“吃咸菜还是放点红糖拌一拌?”
“糖!”
小孩子逃不了糖的诱惑,放些红糖拌在稠粥里,简直是仙品!
江小娥却爱就着咸菜吃,一大一小吃得特满足,吃过刷了碗,两人就牵着手走街串巷去了。
好些日子没听街坊的八卦,难得今天清闲,正好去逛逛。
不过才走到小巷的一半,她就发现自己才是街坊嘴里的谈资,就她那些事,足够街坊聊到明年去。
身为八卦的中心人物,江小娥并不觉得陌生,反而还能笑着和他们聊上几句,所谓的谈资有好有坏,反正搁在她身上的不是丑事,那有什么不能一起聊聊的?
唯一不喜欢的就是聊着聊着,总能遇到一两个来催婚的人。
这种话题真的是到哪里都逃不开……
“小娥!”冯婆婆这会挤开人群,对着里面的人喊着,“快快,你姐回来了。”
江小娥挑眉,“四姐?”
冯婆婆摇头,带着一脸急相,“是你三姐程芬!”

在冯婆婆说出来之前江小娥就猜出来了。
要是程荭回来, 她才不会这么急匆匆来报信,能让她这么着急眼里又带着八卦欲望的只有去农场改造的程芬了。
这下,他们家又得成为八卦的中心点了。
果然, 这边的人还没见到人,一个个就特别兴奋地讨论起来。
“程芬?她不是得明年才回来吗?”
“之前骗程芬的那个骗子是不是判刑了?听说除了程芬之外还骗了不少姑娘,这样的男人就该阉了去当太监。”
“啧,程芬也是眼光太差了点……”说话的这个婶子其实想说得更难听一点, 难得这么有意思的事不得跟人尽兴唠嗑?
但是吧,不顾及程芬也得顾及一下她的姊妹。
江东阳那个狗东西,当初为了不让小巷说他和谢绝娣结婚的事,硬是拉了一群老头老太和他们对骂, 骂得他们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法出门唠嗑, 只敢躲在家里。
赖婆子更惨,说了几句难听的话, 江东阳召集一群人站在她院子外骂, 骂得赖婆子一家都不敢出门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