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阳在一旁打趣着,“堂伯,人都还没嫁进来你就给安排上了,堂嫂还是挺幸运地碰上你们这么好的婆家。”
江堂伯笑了笑,“迟早都会嫁进来的嘛,以前没机会没办法,现在有机会还是让她做一些轻简的活。”
不过他跟着又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小娥,把螺壳碾碎的方法你能不能跟我细说说?”
“当然可以,螺壳和螺肉得分开用,螺壳得碾成粉末,必须是粉末状,不然有可能会划破猪的肠胃……”
江小娥也是将自己了解的一些说了出来,之所以会了解怎么养猪,还是因为上辈子她爸的一些经历。
在某些方面她和她爸还是有些相似的。
同样有一颗躁动的心,总想着闯一闯,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无视心中的闯劲。
她爸第一次创业,就是养猪,很显然以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借着一些人脉走上了机械制造这条路。
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他说起以前的一些往事,怎么发家、怎么闯荡,说起来没完没了,一家三口凑在一块说说笑笑还是挺亲密的。
不过当她接了机械厂的实权并把弟弟晾在一旁后,她爸就不爱跟她说这些了。
对此她表示无所谓,比起被安排的人生她更享受掌控自己的人生,他不愿意说,她倒是乐意在家庭聚会上分享一些自己成功的案例。
“碾成粉末?”江堂伯想了想,他道:“这个倒是不难,老陈家里有个捣药的工具,我可以借来用用。”
江小娥便继续说着,“螺肉倒好处理,直接煮熟了捣碎拌到猪草里面,一定得熟透了再拌,不然猪容易生病。”
“好好好,我记着了!”江堂伯连连点头,确定没有其他步骤后便将这些又重复了一遍,打算等会儿子回来也跟他说一说,以防自己忘记了。
江小娥倒是想起了一件事,“堂伯,大队拉回来的猪骟过吗?”
“你说这个啊……”江堂伯皱了皱眉头,“这法子以前有人说过,但猪崽见了血就特别容易生病,前头隔壁大队的人就试过这个法子,骟了三头猪,两头连三天都没熬过去就死了,搞得我们大队也不敢动刀。”
他顿了顿,问道:“这法子很好吗?”
江小娥点了点头,“骟过的猪性格会变得温顺,还长得更快更肥。”
“这样啊。”江堂伯抿了抿唇,但凡换一个人跟他说起这个事,他一定毫不犹豫拒绝,毕竟大队的猪不属于他自己,真要死了他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但是提起这件事的是小娥,他们江家最有出息的孩子,这让他不得不慎重地考虑一下,“这样,等大队长回来我跟他说一说,既然你说行那咱们就争取骟了。”
“说可以,但还是别争取了。”江小娥乐意帮他们出主意,不过就是几句话的事,但她也不能保证最后能不能顺利地完成,对方不乐意但可不会再劝第二次。
她继续说着,“如果愿意尝试,就找个赤脚大夫来帮着止止血,要不愿意就算了。”
“成,我明白你的意思。”江堂伯哪里不明白,他连连保证着,也是这时候江城几个人扛着木材回来,几人便没有就着先前的话题继续聊着,而是开始忙活着木材处理好。
等处理得差不多了,江伟就道:“晚饭就去我那边吃,你嫂子知道你们来已经在家准备了。”
“那怎么行,人来我家当然是在我家吃饭。”
江东阳两兄妹还没开口,江堂伯就不同意了。
江伟憨笑着,“我已经跟江城说好了,今天去我家,正好让他们看看我和江亮的新家。”
江堂伯瞪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江城连忙道,“我这不是想着明天去隔壁大队割点肉好好招待他们两兄妹嘛。”
“那感情好。”江东阳乐的不行,“回来一趟连着三家都想好好招待我,我回去得长个四五斤了。”
他们对去哪里吃饭都没意见,只要不去老屋就行。
几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将木材处理好,江东阳又去厨房添了些柴和其他燃料,确定火不会熄灭后就带着妹子去了江伟两兄弟家。
他们家确实比原先好了不少。
江小娥记得堂哥结婚的时候,这边几间破屋也就只收拾出一间作为新房,那时候任谁看着都会嘀咕两声,比茅草房还要来得破旧。
不过现在看着倒不破旧了,只是有些稀奇古怪。
修补的地方估计是自己捡来的石块,这里补一下那里补一下,看着一点都不搭。
但是进去后就会发现屋里被收拾得特别整齐,外面寒风阵阵,屋内却感觉不到一点。
看到这些,就会让人觉得他们是很认真地在过日子。
“东阳小娥,你们来啦!”蔡二曼从里屋走了出来,特别热情地欢迎着。
江小娥正想跟她打声招呼,视线却不由自主落在了她的腹部。
蔡二曼右手落在肚子上,微微笑了笑:“看出来了?已经四个月了。”
她挺瘦的,就显得肚子有些大,很难不注意到。
但现在的蔡二曼比起原先要来得更有精神了,最开始的她也瘦,比现在还要来得瘦,黄皮寡瘦看着就精疲力尽的样子,和现在一比,简直判若两人。
江东阳扬了扬眉头,跟着转身一拳头落在江伟的胳膊上,“这么大的喜事怎么没听你提起啊!”
江伟这会儿只顾得上傻笑。
他这个年纪搁在大队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本以为这辈子都得打光棍,没承想有人愿意跟着他一起过日子不说,他马上还能当父亲了!
这搁在半年前连想都不敢想,而现在他拥有了最想的一切,干再苦再累的活都浑身带劲。
知道的那一天他恨不得告诉整个大队的人,不过媳妇拦住了他,只告诉了大队里最亲近的几人。
江亮在旁边说着,“知道你过年前肯定会回来一趟,我哥和大嫂就打算等你回来了再说。”
倒不是故意瞒着,而是知道他们真要去城里告诉小叔这个消息,过几天东阳肯定会大包小包拎着东西过来。
他们一家欠小叔的太多太多了。
以前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他们就算觉得理亏也只能收下小叔的资助,但现在总算能靠他们自己扛起这个家,就不太想让小叔把钱花在他们身上,毕竟小叔一家那么多口人也得过日子。
第125章
今天这一餐, 江伟几人是真把屋里不少好东西掏出来招待,吃饭时,江东阳发现大伯娘没来, 但他也没开口问。
只是注意到嫂子提前分了一些菜出去,吃饭前江亮拿着出了门。
他估计是拿去老屋那边,但肯定不是给老屋所有人吃,说不准大伯娘也像以前的大伯一样, 躲在哪里偷偷开小灶。
该,都是大伯以身教学,怪不了其他人。
吃过之后两人没多逗留,就回了堂伯家留宿, 期间程芬一直没消息, 但很难不在大队听到她的消息,说是和阿爷阿奶斗智斗勇中, 更是死皮赖脸住在了老屋, 霸占了她原先住的那间屋子。
江东阳连着熏了三天的肉,三天程芬都没见人影。
等他们熏好肉计划着隔天离开, 程芬总算露了面留下一句打算在这边多待几天的话就又走了。
“她搞什么啊?”江东阳有些读不懂她了。
别人都想往城里跑, 偏偏她硬要留在这里。
边上的江小娥没说话, 但她能猜到一些,愿意留在这里, 可以说是想继续折腾老屋那边的两老,也可以说小巷那边有程芬不愿意见到的人。
家里其他人或许没察觉出来, 但她们三姐妹睡在一间屋子里, 很难不察觉到两个亲姐妹之间的尴尬气氛。
一个对另外一个视若无睹,好像当屋里没这个人。
另一个却表现的格外心虚,总会忍不住偷偷打量, 那欲言又止的嘴角抽动了不知道多少次,却每次都没提起勇气开口说出来。
而夹在两人中间的她,也保持着沉默。
反正这事和她没什么关系,当不知道就是了,但唯一让人无奈的是,通铺她也是夹在中间的那个,左右翻身都觉得困难。
她正想着过了年就提出搬到嫂子的院子,先前嫂子就提过,她家有个没人用的柴房可以收拾出来,说是柴房但和普通的屋子没什么区别,稍稍收拾下,总比和其他人挤在一块来得舒坦。
“你这个妹子……”随行的江城脸上有些古怪,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位叫程芬的同志来了大队,大队里是热闹的不行,听说昨天她和江老头不知道怎么闹得,两人齐齐摔进了泥坑里,程芬是踩着老头的背爬上来,爬上来还不说,那不知道从哪里捡了根棍子,见江老头要爬上来就敲闷棍……
据说,有人赶过去时江老头气得都哭了。
这种“笑话”这三天时不时就发生一下,搞得大队的人听到喧闹声就跑出门,生怕跑慢了就没热闹看了。
“没事,随她吧。”
江城皱着眉头,“真没事儿吗?他怎么说也是你家的长辈,这事要是传出去了名声可不好听。”
虽然是继女但那也是自己的阿爷,真要传出去了肯定有人说闲话,连他们大队就有好多人在嘀咕,说什么就算是城里的姑娘,就这种连老人都欺负的脾气他们家可不敢娶进门。
“真没事,她已经定亲了。”江东阳回答着,连程芬自己都不在意,他也用不着多担心什么。
而且她也不是那种特别不着调的人,折腾归折腾也不会闹出什么事,那就由着她吧。
真说起来,程芬做的这些何尝不是他想做的事?只不过装了这些年就是不想把自己的名声搞臭,毕竟他以后会长往嘉田大队跑,闹的太过对他没什么好处。
正好程芬天不怕地不怕,借她的时候来收拾那两个老东西,也省得他们时时惦记他爸的工作。
几人说着话时就来到了马大队长家。
先前马大队长就叮嘱了好几次,说是他们回去前一定得来他家吃上一顿。
江小娥还没进门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她说着,“看来大队长说的不假,婶子做的鸭子真香。”
江东阳连连点头,“我等会得好好请教请教,等以后做给媳妇儿子吃。”
江城闻着香味不住的吞咽口水,他倒是占了便宜,跟着过来蹭一顿。
“你们来了,赶紧进来吧!”马大队长热情的招呼着,进了大院就看到桌面上摆放的菜色,除了灶上炖着的鸭子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菜。
满满当当摆上一桌,比吃年夜饭还要来的丰盛。
江东阳一看,就乐呵着:“大队长瞧你这么高兴,看来是有好消息啊?”
“我就说……”马大队长伸出手指点了点他,眼里的笑意一直没退下去,“江家就你眼睛最尖,一看就看出来了。”
他没马上说,而是先招呼着他们坐下来。
紧跟着又让女儿将屋里的酒水端出来,并没有让家里其他人露面,尤其是他儿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先前江城他爸那番话把他给吓着了,为了避嫌,还是没让儿子上桌接触。
不然人家还以为他对小娥真的有什么想法,要真的因为这个原因弄的两家产生间隔,那他得后悔死。
喊着婆娘将鸭子端上了桌的,便热情地招待起来,“先吃先吃,咱们先趁热吃。”
“婶子也别走啊。”江东阳江大队长的婆娘拦住,“你和妹子一块上桌吃,咱们关系这么亲没必要太见外,这么多菜再来几个人都够吃。”
马大队长听他这么一说笑的更厉害了,“对对对,你把丫头叫来一块吃。”
等所有人都上了桌,这才一起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鸭子里面同样炖的是粉条,但炖的特别入味,粉条中就像是吸满了汤汁,吃起来香得不得了。
江小娥连着吃了几口,发自内心地夸赞着,“婶子,你厨艺可真好,这绝对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炖鸭了。”
春玲听的是眉开眼笑,“喜欢就好,喜欢你就多吃一点。”
江东阳赶紧问着,“婶子,你这鸭子是怎么弄的?味道真的好!”
春玲也没瞒着,不光光说还拉着人去厨房走了一趟,把准备的一些佐料都说了一遍,甚至还给东阳装了一些。
她这些佐料都是从山里摘来的,也不算价值昂贵,所以她舍得给江东阳也乐得收。
等这个话题落下,马大队长这才提起了水库的事,“我那天特意往公社跑了一趟,人家领导没马上答应下来,不过也承诺了等年后就帮忙打听打听,我估摸着要是能打听到这事应该能成。”
怎么说也是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要是没这个心思连打听都不会去打听,既然他们愿意去打听,说明他们也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那挺好的。”
“公社那边的路子广,要打听肯定能打听出一些。”
马大队长连连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小娥啊,这次可真多亏你,不管能不能成我也得好好谢谢你。”
江小娥轻轻笑了笑,“你的谢意我收到了,这顿饭特别的美味。”
“那就好!那就好!”马大队长又跟着招呼,“喜欢吃就多吃一些,等以后你们来再让我婆娘给你们做。”
“对对。”春玲也跟着笑,“要是下回运气好弄到些野物,我再给你们弄一手。”
一餐饭吃的谁都高高兴兴的。
从头到尾马大队长脸上的笑意就没落下过,他没说的太详细,那天公社的领导是抓着他问了两三个小时,跟着又沉默了很久很久才给他一个答案。
后来没明说,但也暗示过了这事要是能成,以后大队评奖中绝对有嘉田大队的位置!
他当了大队长这么多年,每年都是眼巴巴看着别的大队领奖,嘉田大队办公的办公间连一张奖状都没,不像隔壁,每回去拜访都会被拉着去他们的办公间走一趟,一进门就能看到贴在墙上的“先进大队”奖状,瞧着就羡慕的不得了。
他希望自己在任的某一天,办公间的墙上也能贴这么一张奖状!
最后的最后,马大队长一个人把自己给灌醉了,他喝了黄酒,其他人是以茶代酒,喝醉的马大队长都不折腾,就是嘴里一直念叨着“奖状”“先进大队”的字样,搞得春玲有些哭笑不得,连忙叫来女儿将男人扶进了屋,等她再出来的时候江东阳几人已经告辞离开了。
这顿饭一吃,他们便打算隔天就回城里。
回去的前一天晚上,江老太还特意找上门,一开始以为她是来找麻烦的,结果没想到她是想把麻烦给推出去。
“你赶紧把程芬给我带回去,这就是个疯婆娘!老娘要是跟她再多待几天,他迟早会被她给气死!我不管,你们明天一定得把这个疯婆娘带走!”
江东阳死死咬着牙,生怕自己笑出了声。
他算是明白了,想要治得住这一贯爱撒泼的老太太,还得疯一点才行。
他摊了摊手,特别无奈的道:“阿奶,她不愿意回我总不能把她绑回去吧?”
江老太死死瞪着眼珠子,“你不管谁管?她又不是我江家的人,凭什么让她住在我家?”
江东阳特别不仗义的道,“那你得去跟我爸说,谁让他娶了程芬的妈。”
“……你把你爸叫回来!”
江东阳答得爽快,“行,我明天回去了就跟他说。”
说归说,但他肯定爸这个时间点不会回来,懒得听老婆子继续叨叨,他便继续往下说,“阿奶,我听说这段时间你和阿爷挣了不少工分,爸和大伯都是你们的儿子,大伯能吃你们挣来的东西,我爸是不是也能……阿奶?阿奶!你跑什么啊!”
果然一朝她伸手,她吓得转身就跑。
有时候他还真的挺庆幸,庆幸他爸虽然是阿爷阿奶的儿子,但好在不会像他们那样只偏宠一个儿女。
虽然他有三分之一的概率能成为被偏爱的那一个,但他也丝毫都不羡慕。
他爸当阿爷阿奶的儿子虽然很惨但他大伯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整个人几乎都被宠废掉了。
别看以前的日子好过,但他之后的日子绝对不好过,现在还能靠阿爷阿奶挣工分吃饱肚子,可一旦阿爷阿奶干不动活了,媳妇和儿子又都和他断了关系,那时候他就只能靠自己。
一个被养废了这么多年的废物,想养活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这都不管他的事,等第二天两兄妹就带着熏好的猪肉回到城里。
家里人对于程芬要留在大队的事很不理解,但人都留下来了,他们也没法多说什么,最主要的是,反正就算闹腾,最后吃亏的人也不会是程芬,那就由着她吧,闹得也不是正常人。
回到小巷的江小娥也没事做,天天这里逛逛那里溜溜,实在觉得闲就拿出事先从拖拉机厂借来的书籍翻看着,就这么一直到过年。
过年前两天,程华也回来了。
模样还是那个模样,就看着比原先来得更活泼了些,不再是沉默寡言,在饭桌上还会主动说起养蜂的经过。
这次回来,他还给家里所有人都带了礼物。
年前发了工资,他就留了自己够用的部分,其他全花了。
在程华心里,给最重要的人花钱一点都不心疼。
而家里所有人对于他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包括自己的嫂子和侄子,一个人都没落下,每个人都有一份礼。
除此之外,他还多备了一份,是两小罐蜂蜜,何泽兰问他是给谁留着的,他指了指院子外,“给小莫、莫哥,我得、谢谢他。”
他十几岁就知道外面能找到小活。
但一个孩子又是结巴,就算他找到地方也没人愿意要他。
哪怕他有力气也愿意下死力干活,也没人愿意招他。
连着碰了几次壁后,他听到同巷的莫川在外找了一份短工,便厚着脸皮跟在他身后,想着去他干活的地方问问,看能不能也能找到一份活。
结果差点被人轰出来。
还是小莫哥认出了他,帮着他说话,最后还留下来做了半个的活。
半天拿了五分钱,那是他头一次挣钱,激动地不得了。
在之后,他就一直厚着脸皮跟着小莫哥,十次出门运气好总有一次能找到活,久而久之,他们两便成了一起在外寻活的搭子了,可以说这些年他和小莫哥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还要长。
这次他去永安大队干活,最初还有些不太习惯,因为以前每次遇到事都是小莫哥帮着出头,他只用跟在后头等着就是了。
在程华心里,小莫哥就相当于是他哥哥,这次回家给家人带了礼,自然也不能少了小莫哥,“我养、养蜂的、蜜,请他吃。”
何泽兰听后就是一笑,“那你赶紧去,他前些天还问起你了。”
东阳在外一大堆的朋友,但程华也就莫川一个朋友,莫川这个孩子是小巷看着长大的,人不是那种老实本分的性子,要不然也不能找到那么多小活的机会,也是一个特别机灵的小子。
平日里接触也特别照顾程华,她这个当妈的自然愿意儿子和这样的人来往,两瓶蜂蜜接近两块钱了,但她也觉得该送。
也不知道是不是程华炸了送礼的窝,接下来的两天连着几波人跑到小巷来送礼。
首先,是四个小伙伴。
全都是和家人一块大包小包的来,连钱嘉树也是带着姐夫姐姐来拜访,送得礼都快堆满了屋子的一角。
紧跟着就是接触过得几个公社,同样也是大包小包的来,没坐多久就离开了。
江小娥不是不习惯这类的接待,但次数一多也挺累得慌。
这次才将上一波的人送走,小杨采就冲了进来,“小姑姑,有人来找你了!”
江小娥长吁了一口气,起身就去接待。
不过看到来的人还是扬了扬眉头。
来的人笑了笑,“怎么,没想到我会来?”
江小娥将人迎进院子,喊着大哥帮忙倒杯水,跟着才道:“我还打算年后和周洲他们去拜访你。”
王主任听着大笑两声,“那我可等着了,定了日子没?我可得好好招待你们。”
“哟,王主任你怎么来了?”江东阳将杯子递过去,和王主任打过几次交道,他也挺熟悉了。
之所以会奇怪,也是因为王主任的身份年纪摆在这里,要拜访也是小娥他们去拜访。
“该来。”王主任说着,来之前他就和老伴说了,不来这一趟他亏心,明年升职是为了什么他心里清楚的很。
不过这类似的话说了不知道多少遍,再说就有些烦了,他便道:“我儿子从外面带了些海货,特意带来让你们尝尝。”
一些海产干货,本地还真难买到。
有一些江东阳都没见过,咋咋呼呼看得特惊奇,江小娥让他将袋子拿进屋里,跟着就和王主任在院子里聊了起来。
聊了卢老师在首都安顿下来的事,也聊了学校里的一些事,还聊了年后的一些安排以及各个大队和他的交涉。
聊了半个小时,王主任才提起最重要的一个事,“蓉城你知道吧?我有个老伙计前几年调了过去,他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养蜂基地的事,想着请你们过去……”
“这太远了。”江小娥直接摇头,她没有一颗四处闯荡的心,去周边省城还行,再去更远的地方她是不乐意,路途遥远再加上当地人生地不熟,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
她道:“你也知道养蜂基地的需求,一通折腾下来得一个月往上,我暂时没有远行的计划。”
“不不,不是让你们在那边成立养蜂基地。”王主任解释着,“他希望你们能去当地做一个关于养蜂的演讲,如果方便的话,在和他们当地的养蜂人讲解一些养蜂的注意事项。”
“演讲?”
“对。”王主任其实也觉得太远了,光火车就得七八天,但凡换个人他一定毫不犹豫就拒绝,可偏偏开口的是自己的老伙计,“主要在路上耽误的时间长,在当地估计就逗留两三天的样子,全程费用他们出,还愿意给你们一笔出行费。”
江小娥没问多少钱,只说:“那我也没时间,拖拉机厂正月十八成立,开工的第一件事就是制作一台东方红—28系列的拖拉机,骆工答应过,他可以让我上手试一试,这个机会我不愿意错过。”
骆工还说了一个条件,说是经过考核才会让她上手。
但她觉得这不是问题,拖拉机厂的第一台拖拉机,她怎么都得亲自参与。
“真的?”王主任惊到了,“你刚进厂子就能参与制……不对,你正月还没进厂办手续吧?”
都还不属于拖拉机厂的工人就能让她直接上手,这意味什么还用多说吗?
他赶紧道:“这么好的事可不能错过,这样,老伙计那边我替你回了。”
老伙计再重要也没小江重要,小江要是真能参与,那他以后都能在外显摆,说是他们学校的学生能造拖拉机了。
拖拉机呢!
那可是拖拉机!
“倒也不必要这么着急推掉。”江小娥说着,“如果仅仅只是演讲和养蜂的一些注意事项,你可以问问钱嘉树和熊表舅有没有兴趣。”
她不愿意,不代表其他人不愿意。
钱嘉树四人跟着一路走来,在没有她的协助些也能制作出养蜂机,由他们来讲解也行,至于养蜂经验,他们这些人中其实还没熊表舅有经验。
“他们……”王主任不是觉得他们不行,谁也不能质疑做出这么多机器的人,他只是觉得这些小年轻有些镇不住场子,他苦笑道:“我很担心他们站在台上会慌到说不出话。”
这真不是他小瞧了,这种事也不是没发生过。
想想也是,一个学生面对几十个领导以及报社的人,下面乌泱泱站着一群人,别说小年轻了,就是他这种没什么经验的人都怵得慌。
但他不担心小江,小江在养蜂基地成立那天的发言,沉着镇静,一点都不慌不忙,当时就有领导私底下夸赞过,说是小同志特别稳重。
“那是他们没经验。”江小娥自己也不是从一开始就那么从容不迫,最初的自己面对那么多人也是特别慌,等下台时手心都是汗,连腿都是软的。
她道:“没经验就让他们多尝试几次,当尝试的次数足够多时,最终的结果会趋向于一个稳定值。”
这一点,不单单适合她,也适合所有人。
王主任的担忧在理, 毕竟大老远跑出去给别人演讲,到时候请来的肯定不是一两个公社的领导,而是聚集当地不少大人物,那时候要是现场胆怯闹了笑话, 先不说自己会不会在老伙计面前丢脸,怕是周洲几人都得自卑好长一段时间。
可这个担忧并不是不能解决,“年后地里和工厂都没什么活,学校方面可以组织几场演讲, 让他们上去试试, 什么时候你觉得他们不怯场了再什么时候把人送到蓉城。”
王主任听得眼睛发亮,觉得这件事真的可行。
一旦他这边透露出消息, 他敢肯定有很多地方会感兴趣, 想想也是,老伙计在蓉城都能听到消息, 还特意送个人情上门, 何尝不是很看重这件事?
外地都这么在意, 当地自然不会错过了。
不过他却问道:“我听你这话,你不打算去?蓉城远了些也就算了, 当地的演讲也没兴趣?你可得考虑一下,这事要是能办起来, 对你的名望有很大帮助。”
江小娥哪会不知道。
先不说其他好处, 首先就是为自己造势了。
哪怕最后参与的演讲次数不多,可落在自身的荣誉又是增加了几次,对以后在厂子里的发展一定大有帮助。
这个年头, 想要铆足劲往上冲,首先就是个人能力再来就是人脉,但如果竞争对手都是有能力又有人脉的人,那看的就是自身的荣誉。
先前获得的奖章以及多次登报。
这才再来几场重要形式的演讲,就算最后没能达到王主任心里满意的程度,没法去蓉城,那在当地她不信还有其他人身上的荣誉能比得过她的四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