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她这个挎包可是什么东西都装过。
书本、各种材料、各种工具,甚至连蜜蜂都往里放过,现在却将原先的东西都掏空,装了满满一袋子的糖果。
很便宜的那种水果糖,但没孩子会不喜欢,一路只听到孩子们欢乐大笑的声音,直到他们绕了一个圈,从巷头骑了进来。
自家门口这会站着不少人,瞧他们骑过来都忍不住大笑。
新媳妇就在隔壁,绕了一圈还是绕回来了。
江东阳可没搭理他们,理了理衣服就上前敲门,特别响亮地喊了一声,“媳妇小采,我来接你们了!”
这要搁在其他时候,那不得好好逗逗新郎官?
可这会,江东阳的话音才刚刚落下,他准备好的东西都没拿出来,院门就“咔嗒”一响,一个小脑袋就从里面探出来,对着他就喊了一声,“爸。”
江东阳一愣,随即回得更响亮了,“欸!”
他看着小杨采那羞答答的样子,立马上前一把将他抱起,直接扛在自己的肩头,对着他乐呵道:“走,乖儿子,陪爸爸去接你妈妈。”
“看着还真跟一家人似的。”程荭有些感慨,同样也有些期待半年后自己的婚事,她没跟家里提不代表什么都没发生。
从上次和周娄母亲见面后,她再也没见到宋女士,但还是上过几次周家的大门,她可以很肯定地说周阿奶对她的印象很不错。
要不然也不会把自己“祖传”的玉镯送给她,要说这个祖传的宝贝是从宋家拿出来的她还信,那么晶莹剔透的玉镯肯定不是周家祖宗传下来的。
不过不重要,不管是从哪里得来的,最少周阿奶很满意她,即使有人不赞同这门婚事,只要周娄坚定以及周阿奶帮忙,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所以在见到大哥今天的样子,她忍不住开始盼着自己结婚的那一天,不是不知道嫁过去了日子肯定没有现在来的轻松,但她已经做足了准备,浑身都是斗志。
嫁入周家仅仅只是开头而已,除了周家媳妇这个身份,她还惦记很多很多。
比如说能有一份工作指标。
“出来了出来了,新娘子出来了!”
“小谢收拾一下还挺好看的嘛,瞧着和东阳差不了几岁。”
“小江小谢祝你们百年好合早生……早早上天气不错啊……”说话这人本想着说几句吉利话再讨些花生瓜子,结果一开口就顺嘴了,整个小巷谁不知道江东阳早就结扎了?
祝他们早生贵子,那不是故意找事儿吗?
不过好在新人们没有在意,欢欢喜喜骑上了自行车,小杨采也跟着跳上了前面的二八杠,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那双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兴奋。
他可是亲自参加了爸爸妈妈的大喜日!
还跟着他们一起骑上了接亲的自行车,这是其他小孩绝对不可能有的经历,尤其是看到周边孩子眼巴巴的神色时,觉得自己威武极了!
他可不知道这群孩子之所以会眼巴巴瞅着,全是因为他骑上的自行车以及兜里装着的糖果,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小杨采特别特别高兴。
前面兜着儿子后面载着媳妇,胸前挂着大红花的江东阳也极为高兴,那张嘴咧开后就没合拢过,绕了一个圈后把人接回自家院子,逢人就哈哈大笑着介绍自己的媳妇儿子,招待他们吃好喝好。
“老江看来还是挺看重这个儿媳妇呀。”
“那可不,又是鱼又是肉可得花不少钱呢,瞧瞧这酒水多清澈,比平日咱们买的黄酒贵多了。”
“老江不是说儿女结婚都给一百块钱吗?那岂不是说娶隔壁的进门花了一百块钱的彩礼?”这人说着说着就倒吸了一口气,“可真贵呀,我家小子年前娶媳妇也才花了五十块钱。”
后面的话她没好意思说,她儿子花五十块钱的彩礼和酒钱娶的还是一个黄花闺女,不像江东阳花一百块钱娶的还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
“那怎么能比?”同桌的一个老太太,“你儿媳妇有房有工作吗?人家小谢那可是一个月拿三十八块钱工资的人,瞧见隔壁的院子没?比小江家还要多一间房,一百块钱的彩礼能娶到小谢那绝对是小江的福气。”
是不是江东阳的福气暂且不知道。
一定是他特别高兴的事。
这不,客人都还没送走完,他就吆喝着兄弟把自己收拾出来的行李扛到了隔壁,没有一点点作为“上门女婿”的害臊,反而特别得意,还开始显摆起妹子送给他的二十八条腿。
他这一搬走,热闹的气氛就瞬间转移到隔壁,江湛生不知道为什么内心有些惆怅,明明是儿子娶媳妇,他这会却生起了一股嫁女儿的悲伤感。
何泽兰瞧出他脸上的不舍,有些好笑道:“就一堵墙的距离,你还怕平日里见不到人?东阳可是说了,虽然分开住但以后两家一块吃饭,你前几日不是刚买了两把椅子回来吗。”
“这不同。”江湛生摇了摇头,“以后这小子可不会半夜敲我的门了。”
以前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东阳都会来他门前敲门,找他商量对策。
别看那会被叫出来他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其实还挺享受父子之间有商有量的时候。
可以后就不会有了。
何泽兰扬了扬眉头,又是那一番话,“不过就一堵墙,他要是真有事翻墙都得翻过来找你。”
江湛生轻轻笑了笑,并没有接她的话。
还是不同的。
以前东阳想找人商量除了他之外也没有其他人选,可现在不一样了,他身边还有自己的媳妇。
就算要商量事东阳第一时间也只会找小谢。
尤其是小谢这个人也是那种既聪明又谨慎的性子,东阳和她在一块他这个做父亲可以说特别放心,所以以后有什么事东阳完全可以找小谢商量,又怎么可能翻墙来找他这个老父亲?
不过想想,这也是意味着儿子总算成长了吧。
有了自己的小家,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责任,希望他们一家三口能把日子经营得更好吧。
家里突然少了一个人,晚上的时候大伙还有些觉得不习惯,可第二天早上推开门就看到东阳带着小杨采在厨房里一边热着饭菜一边闹着笑着。
见到起来的人,他还像个没事人似的打了声招呼,“锅里热着昨天的剩菜,我还给煮了锅稀粥,程荭,下个月打扫的任务表可别把你嫂子加进去,我和她可是一体,可不能多分一份任务。”
程荭还有些没睡醒,下意识回了一句,“所有打扫吗?”
“那当然,我可没想过分家。”江东阳不打算和家里分开,要是遇到几个拎不清的弟弟妹妹,他早就趁着这个机会跑了,但现在一大家子过得和和美美,他干嘛要分家?
一大家子凑一块,肯定比一个小家来得要好。
但就算不打算分家他也是要争取自己的利益,虽然多了媳妇和儿子,但他们大房可是一个整体,整体就不分你我嘛,自然不能把打扫的任务表分成三份了,“还是按以前的来,但得加一些活,自己屋子自己打扫,但隔壁的院子得一并帮着清理下。”
说完,他又咧嘴道:“你嫂子说了,等程芬回来你们三姐妹要是不乐意凑一块,可以将那半间柴房收拾一下,你们谁想搬过去都行。”
“真的?”程荭眼睛一亮,立马心动了。
哪怕只是半间屋子那也比现在来得强,她们三姐妹挤在一间屋子里,屋子除了床板之外也就只能塞进去一个柜子,小娥想在屋里弄个书桌都难,只能搞个椅子和板凳在外当作书桌。
而她也不太想和程芬住在一块。
自从她们两人闹了那么一番后,她再也没叫程芬一声姐,平日里要么避着要么装看不见,但睡在一张床时总会有碰触到一块的时候,那时候她心里可烦躁了。
要是能搬出去就好了。
不管是她又或者是程芬都行。
她实在是受够了两人住在一间小屋子里。
本想着得结婚后才能摆脱她,没想到大哥结婚后的第一天就给了她这么大一个惊喜,“行啊,等会我就重新弄张表,大嫂家的院子也不难打扫,我直接加上去就是了。”
“嗯,记得写我的名字。”江东阳将锅里的稀粥盛出来一些,嘴上还说着,“你嫂子工作忙,可不能让她在外挣钱还得忙活屋里的活。”
谢绝娣进门时,刚好听到这么一句。
见小姑子望过来的神色,她倒没做小女生害羞的样,而是回了一个笑,跟着走上前道,“工作日也就算了,这不还有休假日吗?”
“那不成。”江东阳将手里的碗递过去,让她吹吹别烫着,跟着说:“都说是休假日了,一个月也就两三天,自然得在家好好歇歇,你不歇好了哪里有精力上工?”
家里的活他干定了。
养家的活就拜托媳妇了。
他觉得这种安排挺好的,家里的打扫其实也不是太累,因为他厨艺好,一般分配给他的活就是下厨,毕竟家里人也想吃得更好一点。
下厨对于他来说,反而是件享受的事。
尤其是现在,身边还跟着宝贝儿子,只可惜小杨采不像他那么会做饭,哪怕教了几次还是学不好,但他也能帮着打打下手啊。
等忙活完,他就能像以前一样四处溜达,当街溜子。
唯一不同的是,身边多了一个跟着的小豆丁,还是一个特别乖特别听话的小豆丁。
对了,还有一点不同。
昨晚在洞房花烛夜之前,他们小两口特意聊了聊,聊今后的事,但有一件事让他惊喜到差点跳起来。
媳妇可是说了,以后给他三块钱的零花钱!
不是家用,是他的零花钱!
想买啥就买啥,想吃啥就吃啥,特意给他的零花钱。
当时他激动得都快哭了,结婚真好,既能让他留在城里,媳妇还愿意挣钱养家,甚至特别宠他,一个月给他三块钱的零花钱。
要知道,他老爸都没给他这么多零花钱呢。
他觉得自己真的越来越喜欢谢姐姐了,他们果然是天生一对,这会也特别的殷勤,“你别光喝粥,我给你盛点昨天的剩菜,你要觉得不自在,咱们就端着回家吃。”
说是剩菜,但江东阳也是特意挑选过,汤碗里装着的是昨天酒席的猪脸包肉和两块鱼肚。
谢绝娣享受他的特别待遇,但也自愿融入江家的圈子,“这也是家。”
“对对对,这也是咱家。”江东阳回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然后捻起一块猪脸包肉塞给小杨采,当然了……也撕了一些给自家馋得不住流口水的亲弟弟,大清早他带着小杨采过来时,就看到南阳靠着厨房的门睡着了,叫醒后一问,才知道他半夜起床想尿尿时,闻到厨房里的肉香,实在是舍不得回屋就在门口就着肉香味睡着了。
哪怕夜里被蚊子咬了好多包,他也不舍得回屋。
他就搞不懂了,南阳这小子到底是像谁?
家里人就算馋,也没馋成这幅德行。
过了十几分钟,家里的人都起了床,江湛生先前买的两把椅子算是用上了,一大家子坐在一块吃着聊着,然后总忍不住瞟了江东阳那边几眼。
没办法,这小子实在是太高调了。
“媳妇,多吃点肉。”
“儿子,这块鱼没刺。”
“媳妇,要不要我给你再盛一点?”
“儿子吃不完吗?来来,倒到我碗里,爸再给你夹点肉,咱们光吃肉填肚子。”
桌边,时不时就是一声“媳妇”一声“儿子”,江东阳是一点都不害羞,叫得那叫一个响亮。
不过江湛生瞅着,难怪这两合得来呢。
东阳一点都不害臊,小谢也表现出一副落落大方的样子,丝毫不会因为他的殷勤害羞,两人是真的挺搭,不由庆幸自己不是那种迂腐的人,不然怕得破坏这么好的婚事了。
边上的何泽兰瞧着,也挺羡慕了。
看看右边亲亲密密的小两口,再看看左边只知道埋头干饭的程华,她心里只能叹息一声,不过她也是知道程华的条件,根本没可能找到一个有工作指标的媳妇。
只能道:“这下东阳结了婚,程荭的婚事也快定了,小娥,你也能考虑考虑了,不用太着急,把这事搁在心里就好。”
江湛生点点头,他们没催促的意思,但也确实到了该考虑的年龄。
江东阳见催婚催到自家妹子身上,顿时乐了,跟着就凑了个热闹,“对呀,哥哥跟你说,结婚可太好了。”
江小娥挑眉,“很好?”
江东阳连连点头,“不信你找个伴试试,找个人好的,有他陪着顺着,你就知道有多好了。”
江小娥问,“那他知道温度跳档器的制作方式吗?”
“……啥?”江东阳听得一脸懵,啥温度啥啥器?他怎么就听不懂呢。
江小娥撇撇嘴,“连温度跳档器的制作方式都不知道,我找他做什么?”
“…………”
江东阳白眼一翻,算了,妹子还是和她那啥器为伴吧。
江东阳的婚后生活确实很美好。
光看他每天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了, 江小娥对此羡慕但不向往,她羡慕的是这位哥哥整天闲得不行,所以在他婚后的第三天特意为他找了一件事做, 省得他天天到处晃悠,看得人眼馋。
“去永安大队?”江东阳看着妹子递过来的几张像板子一样的东西,他好奇道:“这玩意就能养蜂了?”
去永安大队还能为什么?
当然是去找熊表舅了,难不成妹子弄的东西已经见到成效了?
“能扩大蜂群。”江小娥大致介绍了一下人工巢础的作用, 并道:“你让他直接分箱,巢脾和人工巢础机混合使用,这里的巢础大概能分三个蜂箱,你跟他说,他知道该怎么使用。”
将巢础放入蜂箱,就能直接替代。
但最开始得混合使用, 等蜂群在上面筑巢就行了。
人工巢础相当于地基,地基打好就看蜂群自己的劳作, 能不能行也就看过几日。
不过可行的概率很大。
因为他们已经试验过, 将人工巢础分批放入蜂箱后,两天的工夫上面就已经结了很薄一层蜂蜡,为了多个数据, 所以才会在熊表舅那边试验一下。
“那我得赶紧过去。”江东阳拍了拍自己的嘴,小声道:“我前几天才跟熊明说, 让他表舅把蜂箱给处理了。”
不想让其他人知晓,私下处理是最好的办法。
江小娥皱了皱眉头, 随即道:“那就换种方式, 就说我们这边需要一个试验点,请熊表舅去山里找一个蜂巢,‘尝试’养养为我们提供数据……”
江东阳一听就明白了, “我懂了,这件事交给我。”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当天中午他跟媳妇说了一声,就带着小杨采去找熊明,打算一并出发去永安大队,这一次他没想走去,他能走他儿子可走不得。
至于搭乘的车费,自然是熊明掏了。
“啧,有零花钱的还和我计较这个。”掏了钱的熊明嘀咕了一路,“这人啊,有钱了就抠门,我算是见识到了。”
“屁,你……”江东阳刚说了两个字,他又一把捂着小杨采的耳朵,“乖,咱可不能说脏话,都怪他这个叔叔,把爸爸气急了。”
前头的熊明白眼一翻。
坐在车窗边上的小杨采却一脸特别兴奋,“爸爸,我能在山里游泳吗?”
“那可不成,现在天气凉了不能下水。”江东阳替他理了理衣服,说来奇怪,最开始他带着小杨采玩闹,哪怕有当小杨采后爸的心思,但相处起来就跟玩伴似得,大孩子带着小孩子。
可自打小杨采改口叫他爸,那种感觉就彻底变了。
他觉得自己对着小杨采时,都变得格外慈祥,“不过我们可以去采蜜,到时候给你装一些回来兑水喝。”
三块钱的零花钱,自然得花在儿子身上,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浪费,他接着先前没说出来的那话,继续往下说,“你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这次专门为你表舅跑一趟,你还想着让我掏钱?你脸呢!”
“嘿。”熊明拍拍自己的脸颊,特无赖的道:“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我熊明就没脸。”
江东阳无声骂了他一句,跟着继续和乖儿子说悄悄话。
他们三人来到永安大队,这次没有走小路,而是一路从正道走进去,熊明更是花了一颗糖果的代价,请一个小朋友去叫大队长过来。
在大队长过来之前,他们先找到了熊表舅,跟他把情况大致地说了一遍,随后安抚着,“没事,表舅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开口,就让我和东阳说,反正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光明正大养蜂,学校的介绍信东阳都带来了。”
一份介绍信,信里是学校特意说明的情况,因为永安生产大队地势更适合养蜂的场地,所以请当地社员熊永生同志代替试验。
除了这封介绍信之外,还有几张图稿。
图稿上的内容熊表舅很熟悉,就是蜂箱的各种尺寸,在下侧的某处还有一段养蜂的说明书,这些熊表舅太熟悉了,有了这些东西在,就算以后有人质疑他为什么会养蜂,都有解释的理由了。
“熊永生!”
这时,屋外传来王三能的声音,他接到消息后就立马赶了过来,在看到屋里的几个人后,他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先前他在公社那边得到了一个消息,说是他们永安生产大队很有可能会和职业机械学校进行养蜂的合作。
消息从哪里传来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自打知道后那是睡也睡不着、吃也吃不好,就怕中途出现什么变故,进嘴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好在,他等来了!
王三能一进门,就道:“这两位是你外甥吧?哎哟,这娃娃长得可真结实,走走,去我那里,我让你们婶子抓了只鸭,一边吃一边说说话。”
“不用不用……”
“可别,哪里能吃你们家的鸭子。”
“就在这……哎哎哎,老王你别抓着我啊。”
最后,王三能拉不动大人他一把将娃娃抱起就往外跑,还不忘放话道:“老熊知道我家在哪,你们赶紧过来哈。”
江东阳是目瞪口呆,还没回过神就追了出去,这大队的大队长要不要这么虎啊,哪里这么拐人的!
好在小杨采知道是在开玩笑,一路抱着笑个不停,被抱到王三能家后,先是塞了一把糖果又是两枚水煮蛋,还冲了满满一杯红糖水,待遇好的不得了。
不过他抓着却没吃,直到江东阳气喘吁吁赶过来,对着他点了点头后,这才笑眯着眼剥着鸡蛋壳,知道大人们有话要说,便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那里。
炖好的鸭子一端上桌,总不能真就这么坐着聊,该吃还是得吃。
得了人家的好,江东阳也没遮遮掩掩,直接将妹子让他办的事一一说了出来,并道:“暂时只是一个试验点,具体能不能也得以后再说,但是我妹子说了永安大队的环境确实适合养蜂,尤其是你们山上那片柚子林,来年开花季绝对是大型养蜂群采蜜的好地点。”
说到这,拿着筷子夹了两筷子鸭肉。
一块搁在自己碗里,一块放进乖儿子的碗里,紧跟着又说:“所以她就想着让熊表舅帮帮忙,她知道表舅这人干活细心又吃得了苦,就托他帮帮忙,要不是我们两家关系好也不会拜托他了,不然又得自己干活挣工分还得多白干一个活,要是交情不够深熊表舅干嘛帮忙?”
还真是白干。
哪怕是以学校的身份来安排着这件事,但一点好处都没。
又怎么可能有好处?
江小娥他们几个忙活到现在,除了挣了点维修费之外也就只是各处来的奖金,根本不可能给他们月月发工资。
所以像这种外包出去的活,那也相当是白干。
不过就算是白干,也是求之不得的。
熊表舅听江东阳这么一说,恨不得赶紧说自己十分愿意,他又不是真的傻,哪里不知道这件事办好之后的获利?
可还没说出来一旁的熊明桌下却踩了他一脚,摆明着不让表舅说话。
以后获利是以后的事,他好兄弟现在是在为表舅争取现在的便利。
果然王三能立马表示着,“这可是关乎于咱们大队的大事,不管最后能不能成,老熊也是在为大队做努力,你放心好了,咱们大队肯定不会亏待他。”
不但不能亏待,还得多多提供帮助。
他其实不是不知道老熊私底下在养蜂,这种类似的事大队里没少发生。
老熊在养蜂,老王在狩猎,老周都快把后面荷塘的鱼捞光了……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办法,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不想些其他法子总不能看着家里的老小饿肚子吧?
也正是因为知道,他更明白小江同志为什么非要找熊永生,绝对不是因为“表舅”这个交情在,不然自家又不是没亲舅舅干嘛找一个表舅?
还不是因为老熊是养蜂人,哪怕他不愿意承认这也是个事实,人家之所以会找过来也是因为老熊有养蜂的经验。
说到底这件事要是真能成,他们永安大队还得好好谢谢老熊,不过看他遮遮掩掩的样子,显然也是不想说出来惹麻烦,王三能理解也愿意配合,人家小江同志会专门为老熊打这么一场配合,肯定也是因为欠了老熊一个人情。
那他们大队占了老熊这么大一个便宜,他这个大队长自然也得配合一下不是?
所以一桌子的人除了那个娃娃之外其他人心里都门清的很,但就是谁也不说谁也没点名,反正就顺着明面上的话往下聊着。
王三能更是承诺一定会配合老熊养蜂,也十分期待小江同志研究的机器能够顺利。
要真是顺利研究出来,他们永安生产大队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试验点。
忍不住闷了一口黄酒,他真是太期待了。
而此时的养蜂小队正在做什么呢?
其实江小娥心里已经有了法子。
而且还不止一个法子。
在不用电机的情况下,想要制作出温度跳档器感觉很难。
这玩意用很简单的话来理解,就是达到某个温度后,档位会自动复位,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温度感应器,但大部分的温度感应器都需要用到电。
如果以供电的方式来做这个设备,还真不难。
她脑子里甚至有几种方案可一一实践,达成最终的方案。
但如果在不供电的情况下,将这个养蜂的一体机制作成纯手动的机器,她也有一套可以尝试的方案。
这也是多亏了蜂蜡给她的灵感。
她可以采用石蜡热胀驱动器,石蜡和蜂蜡一样,在某个熔点受热后膨胀推动活塞,冷却时收缩回来,原理和她需要制作的温度跳档器很一致。
方法有了但他们还是没能继续向前推进进度。
因为材料的缺失。
现在这种情况不比原先,什么材料都能从废旧仓库里找,找到了他们用工具重新加工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的配件。
但现在不同。
石蜡热胀驱动器,首先就得有石蜡,而这和蜂蜡还不同,他们没法就地取材,所以只能去拜托另外一个人。
“石蜡、金属管、活塞、弹簧……”王主任看着他们递过来的单子,一个个念下去眉头就皱了起来,“这就是你们要申请的材料?这也太杂了。”
材料看着不是太费钱的样子,就是一个个都挨不上边,不是去一个地方就能申请到的。
不过他也没拒绝,将单子放在桌面,甚至还道:“也别一样样申请了显得麻烦,你们重新列个单子,有什么需要的材料先往上填,我这边尽量给你们申请到。”
江小娥挑了挑眉头,很显然没想到王主任这么大方,他绝对是话中有话,意思是不管他们这次会不会用到某个材料,只要他们想就能直接填在单子上,尽可能的帮他们申请到。
大方的她都有些意外了。
“你这什么眼神?”王主任被她瞧的不乐意了,好像他有多抠门似的。
她回的直白,“就没想到您这么支持我们。”
“我可不敢不支持啊。”王主任确定房门外没人,他才小声的道:“你知道桥南中专的事吗?”
江小娥摇了摇头,这段时间忙的都没怎么了解外面的事了,但她知道这是他们省城的中专之一,只不过教的专业和职业机械学校不同罢了。
“桥南中专明年就得停止招生了。”王主任叹气,因为一些局势的影响,他们学校虽然没停课但好多班级都是自学自读,原先安慰自己或许过段时间就好了,谁能想到反而更严重了,“一开始是学期缩短,从四年改成两到三年,现在好了,部分中专停止招生,到时候师生还不知道怎么安排……”
哪怕这件事没有轮到他们学校,王主任心里就着急呀,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但有一点他肯定。
不单单是他这么觉得,连上面的领导也是这么认为,不然就算他愿意支持小江他们,那他也没有这个权利。
现在能承诺就是因为上面的领导给了他这个权利。
如果他们学校真弄出极大的成就,那也就能拖一年算一年,说不准就跨过这个坎了呢?
不至于像桥南中专,一旦停止招生,学校的在读学生还不知道该怎么分配,而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们怕是只能回家蹲着了。
现在好不容易抓住这个机会,不过就是给予一些物资上的支持,上面的领导怎么可能拒绝?
江小娥听他这么一说,并不觉得意外。
中专停止招生甚至不是从今年开始,早在六六年就实行这个政策,但她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他们省城。
王主任这么一说她还真有些紧迫感了。
停止招生并不会马上解散学校,但也不是没有将师生分配到其他学校的例子,这么一来,很多事都得重新规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