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将兜里的一个信封塞过去,里面钱不是太多,但对于五保户来说也算是一个进项了,她跟着道:“东阳还说了,结婚那天专为你们办一桌,到时候一起去沾沾喜气。”
“这……不用了吧。”
“对啊,咱们去不太好。”
“不了不了,去了招人嫌。”
像这种大喜日子,没人愿意请他们上门,还能为什么?就是觉得他们这群孤寡老人晦气。
冯婆婆笑着,“那可不成,东阳和小谢亲自交代的,说是陈叔你们几个这么大把年纪身体还这么矫健,人活得又通透,还想着和你们畅聊下人生,你们必须去吃一顿,到时候我亲自去请你们。”
这话还真是东阳交代的,也是他想法子找这几位人帮忙搅合,宁愿花点钱让小谢在外少些议论,不得不说,小谢这次选择的没错,至少东阳是个心疼人的。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番话让陈叔几个听得都是笑眯了眼。
“那、那咱们就去一趟?”
“去吧去吧,我都好些年没吃喜酒了。”
“咱们也不能光着手去……”
“呐。”陈叔晃了晃手里的信封,“这就当作喜钱了,咱们几个也会时不时在小巷子里溜达,一定不让他们说东阳和小谢的坏话。”
“他们一个个就是吃得太撑了,别人家的日子,关他们什么事?”一个老婆子问道,“东阳他们打算哪天办酒?”
“这个月月底?”
何泽兰顿时有些着急了,“那没多少天日子了呀,好多东西都还没准备,咱们赶得上吗?”
“也没什么需要准备的。”江东阳靠在椅子上,浑身是散发着幸福的气泡,任谁看着都能看清他现在心情有多好,“我和谢姐商量过了,婚事不打算大办,就在我们两家的院子办三四桌就够了。”
请的都是一些较亲的亲朋好友,既不用花大钱又能热闹一下,他觉得这样挺好的。
关系远的那一些他也不想请,一想到要掏谢姐的兜他就觉得心疼。
他道:“那些事你们也不用担心,食材我来准备,过两天我回大队一趟请堂叔帮忙弄一些青菜,再准备七八条鱼,那时候让熊明他们过来帮我做菜,烟酒就由瘦猴给我想办法,他舅舅有这个路子。”
这些事对于他来说都不是难事。
甚至都不用他操心,直接安排下去总有人来替他帮忙,保管让来的人吃得好喝的好,对得起他们送来的礼钱。
“那就好。”何泽兰安心了些,跟着又问道:“那要不要把房间给你们准备一下?”
“不用,我直接搬去隔壁。”江东阳双手搭在两个弟弟的肩膀上,乐呵着:“哥哥一走屋子就没那么挤了,你们两兄弟就互相折磨去吧。”
一个爱磨牙、一个爱崩屁,他总算能离这两个家伙远点了。
何泽兰一愣,“摆酒当天你就搬过去?”
她一开始就知道东阳要搬到隔壁,虽然有些不太好但家里这个情况确实他搬过去对谁都好一点,不然小谢两母子搬过来还不知道得怎么挤。
但她没想到的是,东阳会这么迫不及待,摆酒的当天就直接搬到隔壁,感觉传出去还挺不好听的。
“对啊,反正迟早要搬也就没必要耽误那么一天。”江东阳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正还挺期待的,甚至很得意地道:“谢姐说了,家里也不用再添什么家具,就换张床就好,你们有没有熟悉的木工?我可得对比一下,选张最舒服的。”
何泽兰瞧他这样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江湛生知道儿子的德性,说着:“按他说的办,反正有什么事你就跟我和你阿姨说,能帮我们都会帮,至于木工的事你还得找别人,我还真不认识会这个手艺活的人。”
农家的人多多少少会些木活,但很显然他儿子没打算买一张普普通通的床,多少还是得找有些底蕴的木工。
“那行吧。”
江小娥扬了扬眉头,她说着:“买床的事就交给我吧,就算我送给你和谢姐的结婚礼。”
江东阳顿时来劲了,“你打算送一张床给我?那可不便宜呀。”
江小娥当然知道不便宜。
但也不觉得贵到她拿不出来的程度。
她手里到现在一共攒了大概一百多块钱,这笔钱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
一个是奖金以及维修费,一个是大哥这边捞鱼以及摆锤的租借费。
前者自然是靠自己的努力挣来的,但后者虽然是她出的主意,但实行下来的人一直都是大哥,于情于理都有必要送上一份大礼。
她说着,“我在生产大队遇到过一个木匠老师傅,他手艺还挺不错的,找个时间咱们过去一趟。”
“好好好!我哪天都有时间。”江东阳笑得牙都呲出来了,凑到妹子跟前小声问着,“你打算花多少钱?”
江小娥伸出两根手指头。
江东阳笑得脸上都皱巴起来了,“好好好,我这就去告诉谢姐这个好消息!”
二十块钱一张床绝对不便宜。
要知道他老爹一个月也才三十好几,他就知道自家妹子够大方,本想着就坑她十块钱,没想到翻倍了!
等人笑得跑到隔壁,江湛生倒没说教什么,小娥手里有钱大家都知道,那些奖金维修费什么的估计不少,具体多少他没过问,但这孩子时不时就往家里拎些东西他就知道肯定不少。
孩子有出息他高兴还来不及,自然也没想过插手她的事,只是多嘴了一句,“这个数足够了,可别因为他的几句话又往外掏钱。”
东阳这小子挣弟弟妹妹的钱可不手软。
还是得多叮嘱几句才行。
“我知道。”江小娥轻笑着回。
她对自家人本来就大方,但是吧,她可以掏却不代表别人可以主动伸手找她要。
她可以心甘情愿的给,但要是心不甘情不愿,一分钱都别想从她口袋里掏出来。
既然给了承诺,再加上这两天两人都有空,江小娥干脆带着大哥去了一趟三洲大队,找的自然就是韩老爷子。
老爷子的木活是真的好。
之前三洲大队就花钱从他们手中买了两个配件,一个滚筒一个齿轮,铁质配件安装在木质的外壳中,使用起来耗损率大大降低,不像之前全木材料的脱粒机使用几次齿轮就变钝了。
所以韩老爷子这次见小江同志要在他这里订一张全新的木板床,他二话没说就把两人请到了另外一间空屋里,在打开门之前就说着,“说来也是赶巧,大队长的堂亲年前要娶媳妇,在我这里就订了一套家具,你们先看看,要是觉得喜欢今天就能拖回去。”
他一边说着一边掏钥匙将门打开,在推开门之前又说了一句,“要是不喜欢这个样式也没关系,你们只管跟我说喜欢什么样的,一个月之内我一定帮你们弄出来。”
房门推开,里面就堆满了一些家具或木块,还有好些工具堆在边上,显然这就是老爷子专门干活的地方。
江小娥还在观察四周,边上的大哥就拍着大腿道:“喜欢,怎么可能不喜欢!这太喜欢了!”
江小娥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在左侧的一角看到了一张架子床。
也就是四柱床。
很传统的款式,但确实很吸引人的目光。
款式略显简单,也就是床头床板加四根柱子,但是韩老爷子的手很巧,他在四根柱子上雕着镂空纹饰,像是回字纹和云纹的结合,床头板还雕刻着缠枝纹,再配上红木的颜色,难怪大哥一眼就看上了。
别说,她看着都喜欢。
只不过这张床摆不进三姐妹的屋子,除非哪天她找个地方搬出去,再置办这些看着就精巧的家什。
“喜欢吧,喜欢就好。”韩老爷子眼里带笑,他敢将人直接带过来,自然是相信自己做的东西能入他们的眼,“等会大队长来了我跟他说说,不过我相信他肯定乐意让你们,反正他堂亲的婚事也不着急……哟,人来了。”
张大队长赶得匆忙,听到小江同志过来,就急匆匆跑了过来,见到人连喘息的工夫都没,就着急问道:“小江同志,你来是不是因为养蜂机器的事啊?”
江小娥扬眉,轻笑着:“张大队长怎么知道我们在制作养蜂的机器?”
张大队长一听就有些失望了,看来不是为了这事来的,但他还是客客气气解释着,“怎么会不知道?公社那边都传遍了,但因为你们学校主任事先交代过,在你们忙碌时别轻易打扰,这才没直接找上门。”
建庄公社那边越显摆, 他们越知道那台多功能的脱粒机有多好。
就是特别好,才念着盼着,想着就算不能弄一台回来, 总能把原有的机器改一改,所以一个个特别积极的联系职业机械学校,请王主任帮忙牵牵线。
王主任倒是同意了,也派了人过来改良。
但有人就发现, 来的学生并不是原先那五人,好奇的打听一下发现他们在制作养蜂机,制作理念是能扩大养蜂群,将产蜜量大大提升上去。
提升产蜜量?!
这代表什么还用说吗?
如果说脱粒机是为群众们提供便利,那养蜂机可是能给公社或者生产大队带来创收,所以谁不心动?
他们想去学校了解一下, 也想赶在其他公社前面,如果小江他们五人真的弄出养蜂机, 和脱粒机一样数量都不会太多, 哪怕后面会轮到,但排在前面肯定是更赚。
只可惜,王主任没让他们和小江同志联系上。
借口也简单, 不想他们打扰到小江等人的研究,有校方拦着, 他们确实不好凑上前,这也是张大队长在知道小江来大队后, 急匆匆赶来的原因。
三洲生产大队没什么强于其他大队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更明白如果大队能多一个创收的路子,那社员们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就是可惜, 小江同志不是为了养蜂机来的,不过当他知道两兄妹来这里的原因后,他毫不犹疑就道:“当然没问题,你哥哥紧着要那就让给你哥哥,老韩手脚快,他过年肯定能赶得上。”
这点小事,他自然得帮。
他道:“说来你们眼光是真不错,这批木料是我堂亲攒了许久,专门给孩子结婚打家具用的,老韩技术你也知道,全程没有用到一根螺钉,用到他们儿女结婚都没问题,到时候在刷一层红漆还能接着用十几年。”
“那是。”韩老爷子在这点上特别自信。
江东阳顺势一通乱夸,是真的特别满意这张床,到时候搬回去,再哄几个狗友凑钱给他买张床套床垫,那就更美滋滋了。
不过他更好奇价钱,来之前他不是没去打听过,床有便宜也有不便宜的,便宜点的,就弄两块板子拼一拼,也能睡人。
老屋那边就是这样,稍稍一个翻身,床板就咯吱咯吱响,动作稍微大一点,就把自己从床板上摔下去。
他可没打算拿这种便宜货应付,但也没想坑妹子太多,面前这张床看似没怎么花成本,自己攒得木材又是自己人找的工匠,其实这种好木材好手艺人才更费钱,“东西好是好,就是不知道什么价钱?”
韩老爷子想了想,“你给十二块钱就好,花些钱再买些好木材,我抽点时间赶一赶,十二块钱差不多了。”
江东阳有些惊讶。
不是惊讶价钱比他想象中低了不少,而是惊讶妹子在外的面子真大,能让一个交情不深的人给这么大的便利。
他指了指另外一侧,“你们看看,那边是我闲时弄出来的家什,要是有需要,也可以搬些回去,都是山上随便砍得木材,就费些手工而已,你们随便给点就行。”
江东阳没回应,而是侧头看着自家妹子。
江小娥对着他点点头,“成啊,凑够二十块钱,大哥你自己去挑。”
“真行?”江东阳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惊喜。
韩老爷子爽朗的笑了几声,他将人带着往那边走,“走走,我带你选选,最好就挑一个色,这样搭配起来更好看,你瞧瞧这一套……”
等人一走,江小娥主动对张大队长道,“我刚刚进大队,发现边上有条小溪?”
“有啊。”张队长指着某个方向示意了一下,“趁着他们选家什,不如我带你过去看看?”
他不知道养蜂需要什么条件,但万一他们大队符合呢?
而且小江同志愿意接受他们的示好,就代表他们三洲大队特别有希望,而这一切都多亏老韩,不管这事成不成他都得让大队记得他的好。
不过这事先不急,张大队长趁着往小溪走的路上,他可以说是将大队的情况一五一十全都讲述了一遍,跟着就问起了养蜂机的事,“小江同志,你们制作养蜂机是打算搞个养蜂场吗?”
江小娥摇摇头,“我们只管制作。”
她没这个精力去插手养蜂场的事,更没想过直接被套住。
他们的计划里,是在制作后找一个试行点,剩下的就归专业的人安排,这么大一个地方,总有聪明的人才知道怎么铺广。
实在是没有,养蜂机也不是毫无用处,他们可以选择外地的养蜂场推销。
“这样啊。”张大队长还是做出些努力,他指着前方的场景道:“你看看咱们大队是不是适合养蜂?那边的山,溪水都是从山上流下来的,虽然没法保证上面的花草果树多,但没条件我们也是能创造条件嘛,小江同志要是支持我们大队,我们一定会听从你们的安排行事,绝对不会拖后腿。”
听完他的话,江小娥只问了一个问题,“张大队长,你知道永安生产大队吗?”
“永安?”张大队长点点头,他这边离永安大队不近,但还真听过那个地方,“早些年时咱们大队的人还有去那边找果子充饥,说是有一大片橘子还是柚子林吧?”
他突然顿了顿,“是因为那片果子林?”
江小娥看着周边的场景,她点了点头,直接说道:“养蜂机出来的首批,会在永安大队设定一个试验场,经过试验后,如果能达到设定的效果,到时候大队长可以来学校申请。”
她笑了笑,“你也说了,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嘛,种上一批果树花草,既能收获果子也能养一批蜜蜂,而且种上一批能长时间获利,也不算亏。”
张大队长皱着眉头,心里有些遗憾却又有些冲劲。
他们大队比不上永安大队的先天条件,但占不了第一他们可以尝试占第二呀。
别看小江同志什么都没跟他承诺,但现在说得这些何尝不是透露了一点,他们要是抓住这个机会,也不是没能跟上这趟风。
和江小娥说得那样,在养蜂机初见雏形时,他们就有过这个想法。
永安大队绝对是最好的现场试验的地点,没有之一。
在其他人看来,那一片柚子林很鸡肋,占地广口感差,一年又一年只能看着果子烂在地里,卖又卖不出去送又不能送,每年都得心疼好几回。
但用作养蜂那绝对是再适合不过的地方。
那么一大片的柚子林能养很多很多蜜蜂,绝对不像熊表舅那样小打小闹。
只不过今年暂时用不上。
因为已经过了开花的季节,那片柚子林只有正在成熟的果子没有柚子花。
但也并不代表永安生产大队不合适。
别忘记熊表舅可是有一块秘密基地,因为养蜂多年的缘故,他已经在生产大队周边布置了好多块特别适合养蜂的场所。
这些地方就特别适合实践。
在他们确定巢础的材料后,她就让大哥给熊明带了个信,希望熊表舅记录一下他那两个蜂箱每个月的产蜜量,到时候正好做个对比。
至于其他的还没有安排好。
一切都只是她暂时的想法,具体还得先把巢础机做出来,进度已经过了大半,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结果了。
等他们转了一圈回去时,江东阳已经凑好了二十块钱的家什,除了那张床之外,凑了一个矮柜、一张饭桌以及四把椅子,可以说都是按最最最低的价钱给他。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家妹子居然替他凑齐了二十八条腿,果然没白疼妹子,谁家妹子能像她一样,给自家哥哥备齐二十八条腿!
甚至人家大队长还专门找来板车,送他们去公社搭车回去。
一路上兴奋的劲没处使,叽里咕噜了好一会,直到两人将家什安置到车顶后,江东阳才道:“这价钱比市里的二手家什还要便宜,不要紧吧?”
“是便宜一点,但也没到亏本甩卖的程度。”江小娥心里也有个底价,如果是那种自己贴钱来讨好,她早就找借口推脱了,而现在这种她更偏向另外一种行为,“你来我往,才能长久。”
在不涉及底线的同时,他给她便宜、她给他便利。
而此时在三洲生产大队,张大队长和韩老爷子来到溪边的某处空地上,这边因为某些缘故一直空着没用,原先是打算等大队的社员们开枝散叶后,谁要建屋就分谁家地基。
虽然远了一些又临着小溪,但架不住地方大,不用显得太用劲。
不过张大队长现在改变主意了,他不打算将这里当做建屋的地基分出去,而是道:“老韩,我给你一个任务,你找几个小子将山脚那一片的果子树都移栽过来,一些花草也行,以后你来管着这片果子林,我会和老周他们商量,按十个工分算给你。”
韩老爷子笑眯了眼,一口答应下来,“行啊。”
别看他便宜出了一些家什,但怎么都不会吃亏,瞧瞧,大队这不就补偿他了,原先干得累死累活,最后也就挣个四五个工分,现在分了一个任务,虽然前期移栽会辛苦一点,但后面就相当于养老任务了,就算那个时候拿不到十个工分,也不会有现在累。
他道:“这样,等我先将山脚那些树啊花啊记录一下,再去学校问问小江同志哪种适合,确定了再移栽,怕不合适白折腾了。”
“好好好。”张大队长连连点头,“你这个法子好。”
两天后,在众人多期待的制作小组又开始行动起来。
在人聚齐后,江小娥再一次开了一个小会,提出制作任务并分配工作,“之前就确定过了,这一次采用的是手摇轮转动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制作出一个转轮和手柄,来控制压花模具的转动……”
方式很简单。
和手拉式脱粒机的方法大同小异。
这对于几个人来说并不困难,唯一困难的是,这种配件不是他们靠手就能弄出来的,“钱嘉树你和吕国源两人去机械厂,协助他们制作出我们定下的配件。”
像他们这种情况,是没法去机械厂下单配件的。
倒不是不符合手续,因为他们向来都是以学校的名义,这样可以向各个厂子下单子,但行不通的是他们所需的量太少了。
一个配套的手摇轮,大大小小只需要四个配件组成。
他们以防万一,先订购了三个手摇轮。
一共也就十二个小配件。
三千人的中型机械厂谁乐意接这种十几个小配件的单子?
哪怕有机器在,也得先做个模板出来,这么一点单子去打个版还不够浪费人力的,但有吕国源两人的帮忙以及卢老师的面子在,“如果可以的话,看能不能将他们打的版样要回来。”
“行,我等会就去找吕哥他们。”钱嘉树早就挎着包,打算开完小会就动身。
“罗朗你让高村记录一些蜂箱1—7号的数据,在蜂房没满之前先别刮。”江小娥桌前就有一张数据表,先前几个公社送来的蜂巢都被他们转移到蜂箱内,只可惜,这段时间因为各种情况死了一批。
这并没有出乎他们的意料。
熊表舅先前就说过,转移过程难免会破坏到巢脾,尤其是几个不同的蜂巢混在一块,在缺少巢脾时就会出现一种特殊情况——干群架。
他们能做出一些防范,但真没法劝它们不干架。
有个别家伙“膀大腰圆”,干起架来尤为凶猛,一只只彪悍的不得了。
“周洲,我们继续先前的任务。”江小娥合拢桌面的本子,她和周洲等人来到郊外临时搭建的木房,将原先制作的半成品拿起再上手。
在手摇轮的配件弄好之前,他们需要将前面组合起来。
运作方式很简单,一个字就是“压”。
用手动摇轮的方式,推进处理后的蜂蜡向前,在两根压花模具的压力下,压制出人工巢础,还得令其瞬间定型,温度太高没法塑性,温度太低在压制后很容易改变其形状。
在制作压花模具时,钱嘉树就按照巢脾中的巢房一比一还原六边形的尺寸,确保制作出来的人工巢础和巢脾一致,这样能让蜂群更快的适应。
一旦温度太低改变每一个六边形的尺寸,他们无法确定蜂群是不是能适应,这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数据来给他们答案,而这些事也是养蜂人的事了,养蜂人提供数据,他们再通过数据进行改进。
不过这都是后续的事。
就现在,他们一行人又开始忙碌起来。
同样,江东阳也特别忙碌。
大大方方将买来的二十八条腿搬进谢姐家,他完全不怕周边异样的眼光,甚至还挺享受的。
不是没人说些难听的话。
但那又怎么样?
说得再多他都不会少块肉,但他马上就能搬进大屋子里,以后还有人养着他,这种实际得来的好处,他又怎么会因为几句闲话不高兴?
来打听的人,态度好的,他乐呵呵回,任谁都能看出他的高兴。
要是态度不好,又说些特别难听的话,他江东阳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人,直接带着几个狗友堵在人家门口,谁家不知道谁家事,对方说他,他不也能说对方?
还能带着几个狗友一块说,说得对方一家不敢冒头。
其他事他就不计较了。
说谢姐可不行,他一个街溜子不在意但万一谢姐听得入了耳怎么办?他还想好好过一辈子呢。
这不,今天他们又蹲在赖婆子屋前臭骂。
骂得她儿子翻后墙躲了出去,江东阳不是没发现但也没追,而是在外大喊着,“你就是缺口德遭报应了,有儿子跟没儿子似得,等你七老八十干不动活,就等着去讨饭吧。”
“可千万顾着些身子,不然瘫了没人伺候,只能烂在屋里了。”
“叫你乱说,死老太婆就等着过苦日子吧。”
坐在台阶上的熊明套根烟,点燃吸了一口就给身边人递过去,江东阳摆摆手,“戒了。”
熊明挑眉:“戒了?”
江东阳得意一笑,“家里有人管着,你一个单身汉不懂。”
熊明真想白他一眼,“以前你家难道没人管?你爸劝你多少回了,怎么不见你戒?”
江东阳“啧啧”两声,“都说你这个单身汉不懂了吧,啥都别问,等哪天你要娶媳妇就知道了。”
熊明把白眼送出去了,总觉得这位谈婚论嫁后就有些贱兮兮的,懒得听他显摆那些话,直接将点燃的烟递给瘦猴几人。
一人吸上几口,一点点烟把都舍不得丢掉。
几人分享完一根后,就开始用语言攻击屋里装死的老太婆。
整个小巷,要说嘴巴最贱的那绝对是赖婆子了,以前靠这张嘴把那些老实人欺负的说不出话来,要不就拉着自己混混的儿子吓唬人。
今天算是碰上硬茬,向来为自己撑腰的儿子早就吓跑了,她一个人缩在屋里是一声都不敢吭,一旁的街坊瞧见没一个人上前劝,甚至没人给街道处报信,巴不得赖婆子多遭点罪,最好吓得她改改性子,省得以后被气到的就是自己。
瘦猴一个个骂得特有劲,熊明趁机歇口气,他轻声道:“我听说你妹子那有些动静了?”
江东阳没回答,“你听谁说得?”
“王三能呗。”熊明说着。
永安大队的大队长,看着老老实实的憨厚样,其实精得很,不然哪里能坐上大队长的位置?
他小声说着,“表舅以为他瞒得很好,其实早就被这家伙盯上了,只不过我表舅就是小打小闹,王三能出于一些原因当没看到,自打知道你家妹子在弄什么养蜂机,连着几次上表舅家套话来了。”
江东阳听着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算是亲身感受过妹子有多抢手,本身这个世上就不缺聪明人,既然有一个人能想得到养蜂机多有用,自然有第二、第三个人想得到。
他只是问:“你表舅那没事吧?”
“能有什么事?”熊明让他放宽心,“王三能巴不得我表舅知道的多一点,这几天捧得我表舅心里特别无措,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就自带粮食躲来我家了,就想着来问问你,他要不要说点什么?”
“说什么?”江东阳反问他,“说他偷偷养蜂十几年,还不知道在外倒买倒卖多少次,这是想着主动把把柄交到人手里,一辈子受桎梏?”
那太傻了。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都不能说。
熊明跟他说,是因为他们从光屁股就认识,完全可以信任对方。
再往难听一点说,就是因为他们两从小都认识,一些旁人不知道的事双方都知晓,真要有一方背叛自己,也不是不能反过来拿捏他。
当然了,江东阳觉得他们两兄弟走不到这一步。
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尤其是在生产大队。
哪怕王三能这个大队长心里门清,承不承认都没用,但能保证熊表舅承认后,王三能一定能替他保密?
王三能,大队的书记会计能吗?
他们能保证不会跟床边人透露一句?而他们的床边人保证不会跟儿女唠嗑几句?一旦如实说出去,总有传遍整个生产大队的可能性,或许有人会感激熊表舅为大队带来了创收,但谁也不能保证没人眼红。
说不准哪天就被人举报,一窝端了。
“那你的意思……”熊明微微蹙眉,“其实这次机会挺好的,如果表舅能把握住,他以后也不用偷偷摸摸往山里跑,每次他一个人进山,表舅妈就担心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