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报仇,她更要保护言似卿安全撤退,反正这里动静也不小,冶铜所那边的人肯定也会赶来。
这陈阿宝跟陈垓等人已经暴露,以后自有人处理。
不过在痛苦的陈阿宝看来,这些冒头的村里人就是救星,他眼里生起希望,但很快,他听到轻柔婉约的声音。
“你管自己处置他。”
“不用管别的。”
拂陵也喜欢抓紧时间办正事的人物,说话间不影响干事,加上拂陵对此人恨之入骨,一听言似卿的话,不再迟疑,当即折断其他双腿,嘎嘎噶擦几下,连其另一只手的指骨都全部折断了。
言似卿站在边上冷眼看着。
而陈垓那些人终于快到了,已经在数百米开外,怒喊时.....拂陵已经泄了一些恨意,侧身拔刀,准备料理这些愚昧被撺掇驱使的村里人。
自然不能乱杀,但击溃是不难的,她准备让言似卿去屋里。
“不用。”
言似卿淡淡一句。
拂陵终于察觉到不对,而陈垓也惊骇停下。
山林中人影丛丛。
有人靠近。
是师傅跟了尘那边的追兵?!
还是蒋晦的人来了?
刷刷刷,一个个死士提刀窜出。
没多久,言似卿跟拂陵彻底消失在这村子中,黑袍人那边的追兵却被阻拦在河边,一番厮杀后,对方撤退,再赶到村子,人早就不见了。
倒是陈垓等人都被捆成了粽子扔在那。
“大人,拂陵已经背叛,是她安排的人带走了那言似卿?”
下属疑惑,也心惊拂陵有如此能力。
黑袍人脸色沉闷。
“不是她。”
“那....难道是宴王世子?”
不对,如果是宴王世子蒋晦,以其兵马,不仅会带走言似卿,恐怕也不会只阻拦他们,还会杀绝他们。
那到底是谁?
突然,下属趴伏在地,听了一会地面动静,马上抬头:“兵马来了。”
“这才是蒋晦真要来了,恐怕那边的人也被救走了,但他自己没上当。”
“撤!”
黑袍人拂袖而走。
他们迅速撤退,撤退没多久,一批赤红马就迅猛冲进村庄。
马蹄踏土,缰绳一拉,蒋晦冷眼看着乱糟糟的村子,也看到了南面屋舍的动静。
马匹走过狭窄的田间小道,留下一枚枚马蹄印。
最后,蒋晦停在院子里,冷眼斜瞥陈家叔侄。
后面被救且追来的简无良等人已经查了个大概。
“是案子凶手.....”
若钊:“但夫人不见了,应该被掳走了。”
“殿下....”
没人敢说话了。
蒋晦面无表情,看向那冶铜所。
忽冷冷一笑。
——————
出长安的马车上。
拂陵看向言似卿,才发现这人的表情淡而从容。
而且,自打出那林子,她似乎就很从容。
越来越从容。
她还记得刚刚那伙人出现的时候,言似卿就很平静,“走了,这里他们处置。”
言似卿轻描淡写,转身,袖摆轻荡。
直接利落走人,一点都不带迟疑的。
拂陵沉思了很久,直到马车离开,她才说:“殿下是故意上套,我想到了,但你确实有援手,只是既非宴王府的人,也非别人,是你自己的人。”
“按现在的局面,就算世子查到了古铜村,留在那边的线索只会是我带着你逃走,但被追查,一番乱斗,最后不知是我师傅或者是我的人成功带走了你。”
言似卿:“是啊。”
“知道你们不会杀我,被抓也不妨事,借了尘之手脱身而已,栽在他手里,比我直接脱逃,更容易让蒋晦接受。”
“然后他们斗他们的。”
“我离开长安。”
“只是我没想到你....你让我很意外,好在你我目的一致。”
拂陵现在反应过来,哭笑不得,“倒是我多此一举了,所以刚刚在林子里,或者这一路上,若是我对殿下你有什么别的心思,恐怕周遭就会有人杀我吧。”
言似卿:“是。”
拂陵安静,后反而笑了。
“我怎么反而更高兴。”
“这才是你,言似卿。”
聪明而狡猾,狡猾但不失德。
拂陵本来觉得言似卿早早安排了人马,自然可以自己离开长安,用不着自己,但,蒋晦肯定会追查到底,如果自己留在长安,万一被抓,很难补全前面的逻辑——言似卿似乎并不想让蒋晦知道一切是她设计的,且她已逃走。
最好的结果就是.....
“我希望他认为我已死在了尘的手里。”
“恩怨闭合,不要再有别的牵扯。”
言似卿轻声细语,眉宇间没有任何不忍,显然她发自内心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
而且她也看向拂陵。
“我帮你找到了凶手,你得帮我背这个锅。”
“如此,我们也算两清,可好?”
拂陵说不出话,最后只剩苦笑。
言似卿,对于蒋晦来说可能是天赐的荣幸,但也是一场劫难。
“殿下,您能做这般布置,那了尘殿下那边?”
拂陵有些不安,她还记得言似卿出长安的时候,用了一枚令牌,直接叫开城门走人。
那令牌是谁给的?是王妃令牌?若是,那长安城门肯定早已传讯给宴王府。
言似卿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温柔又深远。
“人的命运,是一场史诗。”
“但当时无人知,以后就知道了,自有人编写。”
“不让你留下,就是觉得你不必要掺和,那是他们的事。”
皇宫,青凰碑。
黑漆漆的,只有月光见证一切。
了尘在碑下挖了挖,在碑体巨石下面果然挖到了一个盒子。
泥土尘封多年,盒子完好无损,典藏珍贵,上面还有嵌入的黄金玉石,也不知当年邺帝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将它埋下的。
了尘打开了它,里面赫然放着玉玺跟羊皮纸。
了尘眼底狂喜。
但突然。
“我儿,深更半夜不睡觉,来挖地瓜么?”
——————
了尘其实是擅谋狡诈之人, 也总会在做一件事乃至做一个选择之前预备好其他退路,其实这也是许多能办大事且已经实为领袖的“掌权者”必备的能力跟决心。
宴王父子如此,言似卿如此。
他这般常年蛰伏预谋“窃权”者亦如此。
皇宫内院其实可以随便入的,入了, 如何行为, 如何掩盖行为, 得手后又如何安然退走,最好还不被发现,一旦被发现又该如何撤退。
看似小小“挖宝”的偷窃行为,实则要调派以前渗入皇宫,且蛰伏整个长安机构内外的许多心腹。
一张蜘蛛网,你扯断一条线,需要整张网络中所有线支撑的其他力道稳住, 这才能让局面不至于坍塌。
多年布局, 不就为了今夜小小“挖宝”吗?
了尘思虑周全,从抓到手的言似卿“下场”到自己得手后脱身逃逸的“下场”都做了严密部署。
他也想过暴露后的退路。
可真没想到.....
漆黑中, 月色凄冷, 青凰碑孤傲屹立皇朝数百年,它见证了一切, 也见证了了尘回头看去,跟回廊檐小穿着黑底金纹龙袍的威武帝王的身影。
因为漆黑, 并无点灯举火, 因而只能透过白银月色的倾斜看到下面半截龙袍样式跟整体的剪影。
龙首凤字,天日可表。
蒋氏三代一贯如此雷同,只是这位开国帝王最为英武嚣戾。
枭莽,儒武,暴烈而金贵。
三代如上。
但绝对相似五六分, 贵不可言,不可匹敌。
这个不可匹敌指的是——只要对上自家其余两人,他们对外任何人仿佛都能做到不可匹敌的战果。
天家风范吗?
了尘与之对视须臾,也观望到了其身后,附近隐匿的其他暗影。
很奇怪,自诩天家,却在黑暗中融入如此完美。
“父王,这么晚了,睡不着吗?是年纪大了?”
“我是在挖地瓜啊,给您做夜宵可好?”
了尘飒然一笑,露了阴柔贵相的模样。
他说话,珩帝却不急着回应,毕竟天下至尊从无必须回应阶下之人的礼仪。
天下之礼盖出帝王之心。
他随意就好。
而在这缄默中,隐藏着的黑影有些动了。
宦者点灯,挂盏,一点点光辉压制了月色,从帝王身后以及周旁规整蔓延,最后集中在他之身。
仿佛宫廷核心所有荣耀光辉都如逐日一般集于一身。
帝王之相,龙庭之鼎。
他在那,眉目从容,瞧了尘的眼神古井无波,里面藏着的狰狞黑龙并未出井,只是低低吟,震荡静夜。
“朕年纪大了,确实想要儿孙孝顺。”
“假设是以前,你这般无诏潜入皇宫,朕恐怕会让你以命表孝心。”
了尘笑:“这点儿子是知道,毕竟祈王三位皇兄不管做出多大的灾厄之事,残害百姓,在您看来,若非危及您自身的权威,且威胁到朝廷治世,辱没国家边防,您也不会痛下杀手。”
自古都如此。
少有真为“司法公正”而杀子的帝王,别说杀子,刑不上士大夫都是惯例,何况皇亲国戚。
珩帝:“既知道,为何还握着本该属于朕的盒子,不该跪下献上?”
了尘:“您确定这属于您?”
珩帝:“不属于朕,难道属于你吗?难道你不是朕的儿子,朕还没给的东西,当儿子的也想抢?”
“也不对,你不一定是朕的儿子。”
原本和煦的“父子”对话戛然而止。
不论在场的宫人还是禁军护卫,亦或者是站在不远处执掌神策军的魏听钟,他们都没有任何异常反应。
仿佛什么也没听见。
哪怕内心惊涛骇浪,亦一片死寂。
了尘也很平静,只出了委屈的调调,“父王何出此言,难道我不是您跟那位细作的孩子?”
他自问自答,“好像确实不是,毕竟,我是您强迫谢后生下的孩子,如此实在有违您的尊严体统,传出去要被天下人诟病,就因为这样的不堪身世,所以您会对我绝情如斯,就因为这么一个盒子,就安排这么多人准备伏杀我?”
“不好,我说出了这个秘密,这些在场的人后面不会被灭口吧,毕竟您也不是多仁慈的人。”
这一次,魏听钟还能平静,其他下属多多少少惊慌了。
一来除了极少数人,比如魏听钟这样的人物,他们并不知珩帝的当年事。
二来此事本来就不堪,知情者被灭口是大概率之事。
躁动也只是稍稍一波澜。
珩帝仿佛没听见,但笑了。
笑声轻蔑,神情亦轻蔑。
“非要当我儿子?”
“你常年蛰伏在白马寺,当了和尚,若非过往实证,朕倒以为你从小被送去的应该是戏班子。”
“柔弱不堪,毫无勇气,也只是多了几分上不得台面的谋划之术,就以为自己当世奇才了?”
“屡屡设计言似卿,让朕以为她是邺帝跟谢后的孩子,以此洗清你自身,好当朕的儿子,将来好窃国居上。”
别的还好。
提及邺帝以及“窃国”,一下子就触怒到了尘的敏感,后者虚伪的笑容淡去,露出冷漠阴狠的神态。
“窃国?陛下以军武逐鹿,也是年少得名的封地大都督,没想到也如那些臭书生一样擅用文辞修缮历史——难道您忘了自己是怎么得到这个天下的?若非你安排那无耻的细作女,蛰伏我母后身边,给我父王下毒,导致他英年早逝,你以为当时那些老臣会迅速投靠您?”
“我皇祖父是昏聩无能,导致天下大乱,但我父王母后本该是天下最好的帝后,是你,是你窃国!”
了尘也不装了,冷笑着反戕珩帝。
魏听钟下意识看了下珩帝,发现后者为“帝后”字眼微变了脸色。
他想起很久以前,自己成了太监,在先朝之中如一般小太监做活,那时瞧见过珩帝夫妻跟其他听诏的大都督们一样从封地抵达长安,当时新君初礼,曾为太子夫妻的谢后跟邺帝刚登顶,成为天下之主,对于这些大都督们而言堪称鸿门宴。
他也见过如今的帝王夫妻在无数权贵跟百官之中位列世家之首,集体俯首跪拜帝后夫妻。
跪时为臣,可有不甘?
再起时,上下君臣有别的俩夫妻可有对视?
后逐鹿天下,杀绝旧王。
再回头看那一幕,未尝不是史家绝唱。
珩帝之孤傲枭狠,后来称霸时全然暴露,对邺帝的轻蔑嫉妒乃至痛恨极其复杂。
再看了尘这个目前已可实证为曾经的帝后之子,那种痛恨更添几分。
珩帝也只是稍微波澜,但并未被了尘过分激怒,他甚至笑了。
“你确实不如你的父母。”
“你的母后说过:天下之争,落子无悔,只有成败,没有对错。”
“而你的父王,固然朕再看不上他的柔弱,至少对他也有佩服之处——青凰太子,回头看看,那块石头意味着什么。”
“败而殉国,无怨无悔。”
“真奇怪,朕以为言似卿是青凰的时候,对她并无憎恶厌弃,甚至惋惜她不是朕的后代,倒是轮到你....朕竟觉得你不配当他们的孩子,既不像邺帝,也不像她。”
“朕若不配这个天下,那谁配?你?”
了尘没有回头。
他知道身后是当年中毒垂死的邺帝自杀殉国之地。
也知其为何自杀于此。
“他不是认可你为天下之主。”
“而是成全他作为帝王的尊严,也完成他作为一个父亲跟丈夫的责任。”
“以他之死保护我跟母后。”
“如果陛下真的心安理得,何必非要拿到玉玺?”
“不就是知道自己也不是那么心安理得吗?”
但凡推翻的是昏聩的老皇帝,都称得上乱世明君。
恰恰推翻的是当时很得拥护有新朝开明之象的邺帝,还用的下毒之法。
谢后认可逐鹿之争的手段成败,天下人却有诟病,也总有人利用此事做是非,这么多年,一直有反动之势,而珩帝不得不在乎此事。
就说翻盘明牌之局,没了退路,互相攻讦的点一定极为残忍难听。
了尘嘴巴也毒,还要补上一句,“不过你瞧不上我父王的柔弱仁慈,他也未必看得上您的孤寡无情,起码他对得起自己的妻儿,而陛下你对陪着自己危难而起的妻儿可是薄情得很,我猜如今这一局,包括这盒子,也不过是言似卿跟你此前达成的谋划,以玉玺来诓我暴露。”
“若我不暴露,你也不能确定我到底是不是你跟我母后的儿子吧。”
“这点真情,若是元后跟宴王知道,也不知会如何作想。”
了尘一直都很会拿捏人性弱点,从刚刚就在调动周边下属们的恶念——告诉他们知晓这些机密会被帝王灭口。
现在又在隔空挑拨帝王跟宴王之间沉年的隔阂与恩怨。
可怕的是他说的又都是事实。
让人难以忽视内心的动摇。
不过,这些都只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珩帝知道它起不了多大作用。
了尘会幼稚到以为这样的挑拨就能让这些人有勇气对抗帝王权威?
人人背后都有家庭。
世上有勇气挑战秩序的能有几人呢?
若是有,也已经死了。
那就是在拖延时间。
珩帝:“朕陪着你闲聊这么久,也算有耐心了,所以足够你的那些心腹准备就绪了吗?”
了尘霎时安静。
外面有了动静。
很残酷的动静。
是有些人被杀死的动静。
视线方圆,宫廷内外都有刀剑起,走动中,周厉控制的金吾卫正在快速击杀个别已经暴露的“桩子”。
而周厉的盔甲上也有新鲜血液流淌。
他一个个房间找过去。
一个个杀死。
热血滚烫,喷溅在脸上。
有些,甚至是认识多年的好友,也有金吾卫内的旧部。
刀进刀出,他好像又变成了白马寺案子之前意气风发名声残酷的金吾卫中郎将。
也是帝国双骄。
也是后来的言似卿极不熟悉的一面,但可能也是旁人都习惯了的一面。
她看到的,也只有她能看到。
别人不知。
“周厉,你我相识多年,你何必如此苦苦相逼。”
“我是无辜的,我并非.....”
周厉手起刀落,人头落地,确定名单上最后一人已经伏首,他擦了下刀柄,免得血液太粘稠影响手感。
“收拾好,这些日后都是功绩。”
“陛下自有封赏。”
“宫外那些处理好了没?”
“廖副将带人出去了,还没回信,但那些人已然暴露,按照陛下的指令一一摘除,应当不会出错。”
周厉还是很谨慎的,“差人出去探查结果,其余人跟我....”
周厉这边负责清理,但留意到名单上暴露的这些“桩子”基本都位于北门,料想是了尘布置的人马集中在北门,是为了得手后更容易逃逸?
周厉并不知帝王跟言似卿的计划,也不知言似卿跟了尘在城外的博弈以及落败审讯,他今晚行为完全是出自帝王密令,他们这些武将只会照做,别的内情不是现在的他们可以盲目窥探的。
其实他内心隐隐觉得哪里不对,知道这些人物背后一定发生了什么,不然了尘不会突然如此冒险。
言似卿出事了?
他内心焦虑,却不能渎职,只想着早点完成此事,尘埃落定,他再去看宫外的动荡虚实。
可再急切,他也谨慎,因为早就认知到了尘是极狡猾的性子,如果做好了放弃当前“皇子”身份以逃逸出城的准备,既万一暴露,北门这些武将官员就会率人反水,甚至造反逼宫。
提前洞察,暗暗处死,是最节省有效的行为。
帝王并不愿在宫廷乃至长安内外大动干戈,毁坏当前大好局面,又让北逾等国再起野心。
但在了尘那边,他全部投注于北门是不稳当的,至少要在南门那边再安插一个两个的暗桩,以出意外之时能够备选脱逃。
可在之前的洞察中,南门无人牵扯。
周厉准备去南门看看,但他一到南门就觉得不对劲了。
守卫有点门生。
他眯起眼,问了对方的姓名,说是调班换的人。
对方很镇定。
周厉唇瓣微抿,“是吗?今日竟会换班?本将很意外。”
“大人执掌金吾卫,对我禁军守将调班不太熟悉也是常事。”
如果太清楚,等于越权,那才可怕。
对方这话一说,周厉本该就这么算了,但!
周厉的心腹副将已经从周厉的暗示看出点门道,悄然吩咐下属查探。
“大人!”
啪嗒一声,原来是宫门侧室的耳房紧闭小门被金吾卫小将打开了。
一具尸体啪嗒一下卧倒下来。
周厉当即拔剑,但目光往内庭扫去。
不妙,南门如果早就被拿下,那对方可有放出什么人出宫?
这还算是小事,就怕对方不是放人出去,而是放人进去!
“一队去内庭!!二队随我杀!三队放警哨!”
——————
了尘这边,帝王都袒露“掌握大局”的从容了,他一人如阶下囚,光是锁定他的弓箭手就不知多少,心腹下属又都暴露了。
等于他一败涂地。
他慌不慌?
了尘露出诡谲的笑容,这笑容对于魏听钟跟珩帝而言都是一种先兆。
“出手!”魏听钟看到了珩帝的手势后,立即下令,但意外也就此而来。
弓箭手那边反遭袭击....
动乱钟,园林内外有另一批兵将杀入。
且随着一声厉喝。
“宴王府非陛下亲令突然调动兵马,意有反动,按兵部新制,宣威军等护卫军离岗进宫护驾!”
宣威将军齐无悔,也就是沈藏玉带兵杀入,只给一个名头,接着二话不说下令攻杀。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按理说沈藏玉并未宣威军主将,在上面也还有其他将军握有兵权,如有帝王危机不可亲令的大动作,按规矩得上面几位同意,联合出兵,否则跟造反无疑。
可恰恰.....现在沈藏玉就是调动了大军。
原因就在于兵酒贿赂——长期饮酒,慢性而毒,上面那几位大将现在都中毒了,直接栽了,沈藏玉跟了尘长期布局,如今才收获成功。
了尘之前跟黑袍人聊的事,也就是沈藏玉孤注一掷的搏杀。
他要担起最后的反击。
若是成了,飞龙在天不在话下。
若是不成,也不过是死。
不过在这件事成功之前,他们还利用了一件事,改了兵部新制。
“护驾!”
两边混乱,调动宣威军悄然从南门入的沈藏玉显然更占兵力优势,竟比神策跟一部分禁军都厉害——人数占有,而且他们是从外围抄尾杀至此地的。
了尘习武,抬手就击杀了一位袭来的禁军,反手拔尖格挡魏听钟的剑击。
内力震荡,袖摆飞扬。
隔空对喊了面无表情的珩帝。
“我也不是白认你当父王的。”
“等你死了,我手握玉玺,也自是新君。”
“也自有人拥护我。”
“蒋家这姓,我也不是不能戴着。”
“也多谢父王你为了利用我牵制蒋嵘而改兵制,利于我今日之举。”
“杀!”
什么拿了玉玺就逃逸再蛰伏造反。
一开始了尘就没这打算。
他既布局造了这皇子名头,就设了好几条路线——最好的结果自然是珩帝跟宴王父子相杀,灭了他这英王最大的敌手后,他就是未来太子,未来新君,假设这绝佳的妙计不能成,甚至可能身份也暴露了,那也没事,老皇帝一死,他这英王自然能上位,刚好这时宴王父子也因为他抓走言似卿而离开长安,这是他费心制造的天时地利。
只要成功,拿下皇城,又有英王身份跟玉玺,再顺着从前珩帝对宴王父子的戒备跟敌意栽赃其谋反。
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
而抓言似卿,只为玉玺跟引宴王父子出长安。
这两个目的达成即可,别的都是次要的了。
风险自然也有,可这谋夺天下的事哪有不冒险的,当年珩帝不也如此冒险吗?
至于其他知道他身份内情的人、在场这些人,其实就算不会被珩帝杀人灭口,也会被他杀人灭口。
了尘心智坚毅,提剑杀来。
魏听钟等人被节节逼退,很快只剩下魏听钟护着珩帝入最近的小殿,关门死守。
珩帝威严如旧,站在空旷的殿内,侧目看了一眼供奉的神位。
“陛下,后面可有小门退走?这里不安全。”
“刚刚金吾卫已有警哨,应该是周厉察觉不对劲了,以他能耐,肯定会通知其他大军前来护驾....”
“陛下?”
魏听钟始终忠心,在如此为难之际,折断肩膀的半截箭矢,冷静安排,要把珩帝送出,毕竟这里扛不住多久就会被破门而入。
正说着,门破了。
沈藏玉跟了尘杀了进来。
快要尘埃落定了。
了尘跟沈藏玉都不敢拖延时间,要快刀斩乱麻直接杀死珩帝跟魏听钟这些人,拿下整个皇宫。
了尘一抬手,身后涌进来的兵将正要完成最后的“从龙之功”。
当年珩帝跟他的追随者怎么拿下的江山。
他们这一代一样可以。
如此局势,何人不惧?
珩帝眯起眼,却见只有浑身浴血靴子满是血水的魏听钟一人,他把他挡在身后,以最无男儿的资质而挡在最前面。
剑锋指了尘。
也没其余漂亮废话,只有死战到底的决心,也让下属把珩帝带到小门那边,做最后的退撤。
因为魏听钟身先士卒,原本因为敌我差距而略有怯意的下属纷纷英勇起来,用自己的身体把珩帝稳稳保护着。
滴水不漏。
珩帝愣了下,看了一眼魏听钟的后背,有点深沉,身体没动——但后面的神位雕塑动了。
偌大的宏伟雕塑,撑住了整个殿座的高梁,俯视他们,然后从佛像拈花的手掌跟身体打开诸多暗枢口子。
弩箭咻咻射来。
刚猛密集,群体如瀑布射向了尘等人。
了尘等人完全不设防,也万万没想到这里还有如此绝杀机关。
沈藏玉被射中肩膀,筋脉断,剑都快握不住了,后退,换剑格挡,却因为自身终究非正经的武者大将而缺失武功,何况在这样的乱射中,其他人自身难保——到这关头,他跟了尘都没有肯以死保护他们的心腹。
一败涂地。
他中了箭矢,但了尘有武功,还能格挡一二,退到门槛那儿,最前面一波的被射杀差不多了,但外面还有人.....
“都进来!”
了尘命令身后人进来,但佛像后面的小门咯噔一下。
门打开。
露出里面的兵勇跟禁军大将。
外面也被金吾卫大将带兵包抄,勒令几句,这些起兵的宣威兵勇就被吓住了。
缴械投降的不在少数。
尘埃落定。
沈藏玉被一脚踹翻踩踏地面,而了尘脖子上也被金吾卫大将抵住了长刀。
他不动,舌头抵着舌根,不甘,但冷静。
只盯着珩帝。
“她把玉玺的位置也提前告知了你?所以你在这事先做了安排,甚至改造了这佛像。”
“手笔如此之大,就为了尽可能挖出我埋伏的暗桩,乃至于把沈藏玉这些背主之人跟朝中投靠我的官员也都引出来一网打尽?”
这么安排,牺牲了不少人,但成果很大。
可以肃清大量不忠于珩帝的叛徒。
可了尘依旧觉得哪里不对劲。
“你的目标不是我吧。”
他幽幽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