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酒饮得by慕清明
慕清明  发于:2025年11月14日

关灯
护眼

晏怀微看着赵清存的背影,偷偷摸摸地想,这颜色真好,既不张扬也不阴柔,而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俊丽,简直雅到了骨子里——这颜色确实适合承信郎。
差不多快走到门口的时候,赵清存停下脚步,回身看向晏怀微,道:“原本想用府里的马车送你回去,但眼下情势不大好,担心连累你们。府外已雇下两顶轿子,晏娘子自去便可。”
晏怀微匆忙道了声谢,抬腿便往门口走去。她心里有些慌张,眼看着天黑了她还不回去,张五娘一定又要着急了。
“晏娘子!”赵清存突然拔高声音,在她身后唤道。
晏怀微止步回头,就见赵清存对她复揖一礼:“适才所言,绝非玩笑。珝向晏娘子承诺,他日娘子若有需要之处,珝义不容辞。”
晏怀微本就不是矫情之人,也不想摆那欲拒还迎之态,于是明亮大方地笑道:“好!那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可笑这字字铿锵的“一言为定”,却终究成为岁月里一道抓不住的虚言。
一只俊秀的手扳过晏怀微的肩膀,将已经哭得梨花带雨的女子从回忆里扳了出来。而后这只手为她一点点拭去颊上珠泪,复又移至耳畔,为她理了理鬓发。
这手是赵清存的。
这个男人此刻就睡在晏怀微身旁,可也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让晏怀微更为清晰地感受到“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强烈痛意。
梳理完鬓发,赵清存凑过来,在她脖颈上亲了几下,又将唇缓缓移至她唇畔,想吻她——晏怀微一扭头躲开了。
赵清存却也没生气,也没问她为何要哭,也没拦着她说什么你别哭了之类的废话。也许他明白,她哭一定有她的理由,旁人无法干涉,只须让她自己哭个痛快。
“你想去赏雪吗?”良久,赵清存忽然开口问道。
晏怀微双拳攥紧,几乎用尽全身力气才将眼泪止住,鼻子齉齉地问:“去哪儿赏雪?”
“去西湖。今夜雪下得如此大,雪后西湖一定很美。明日我会在西湖设宴,这是早就定下的。今晚这场雪着实天公作美,我就想着,明日的筵席可以带你一起去……如果你愿意的话。”赵清存温柔言道。
晏怀微拉起被子,将头埋进被中,闷声说:“我不去。”
“真不去?明日是私宴,我邀来三位客人,这三人你也许愿意见一见。”
“哪三个人?”
听得此言,晏怀微又把头从被子里探出来,眼巴巴地看向赵清存。
终究是没按捺住自己这颗该死的好奇心,就这样被赵清存引诱着一步步上钩。
“去了不就知道了。不去别后悔,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赵清存得意洋洋地说。

翌日辰初, 晏怀微被赵清存从睡梦中摇醒。
刚睁眼时意识还不甚清晰,一边伸懒腰一边问倚着床栏坐在她身旁的赵清存:“外面还下雪吗?”
赵清存笑道:“不下了,快起来换衣裳, 咱们现在出去正好。”
晏怀微被他俊丽的笑容晃了眼, 霎时心魂醉迷,愣了一会儿才猛然反应过来——自己伸懒腰的样子,赵清存笑着答话的样子,还有床榻上她躺他倚的样子,所有这些都让他们看起来仿佛一对儿恩爱的老夫老妻。
我呸!晦气!
晏怀微恨不能扇自己两巴掌!
赵清存将榻上女子唤醒之后,便自回景明院去盥漱更衣, 临走时交待她一定要在巳时之前赶到王府大门外, 马车就等在那里。
听得房门关上的声音,晏怀微这才慢吞吞从被子里爬出来, 忽忆起赵清存说今天筵席上的三位客人她定然愿意见一见, 于是蹙着眉头想了半天究竟会是哪些人——结果毫无头绪, 遂放弃。
既然赵清存要带她去赏雪赴宴,她也不好把自己弄得太寒碜。
打来热水盥漱过后,晏怀微将前些日子周夫人恩赉她的那套贵重衣裳翻出来, 从头到脚给自己换上,之后对着镜子画眉贴花钿, 最后又认真地梳了个同心髻, 并将一条红丝缯发带系于其上。
做完这一切, 她将狐裘穿好, 想了想, 又从箱子里翻出一条簇新的面纱披在脸上,这便离开了晴光斋。
马车果然就等在王府门外。见她出来,车夫老朱赶忙端来脚踏子, 扶她登车。
赵清存已经在马车里等着她,晏怀微掀起车帘入内,谁知一下子就愣住——她穿着周夫人赏的狐裘,赵清存也穿着一件狐裘,这么一看,他二人更像是一对儿老夫老妻了。
——这也太晦气了吧!
赵清存瞧着倒是心情颇佳,拉着她坐在自己身边。马车这便辚辚辘辘向前行去。
今日的筵席定在西子湖畔的聚景园内。
此园为皇家御园,其地傍依西湖,南起清波门,北至涌金水口,平日里除王孙贵胄之外,闲杂人等不得随意入内。
晏怀微早就听说过这个园子,但她也属于不能随意入内的“闲杂人等”,故而从没来过。只听人说园内遍植翠柳,至春和景明之时,柳枝随风翩跹,仿佛绿浪青涛拍岸,又有黄莺啁啾其间,直似清歌入耳,声声沁人心脾。
然而眼下正是隆冬时节,恰昨夜又是一场漫天漫地的大雪,故而什么柳浪什么啼莺,一概是没有的。
虽不曾闻莺于柳浪,可举目四望,却见雪覆园亭,空疏寂静,恍如步入一片琉璃清净世界,只觉心魂婆娑,这一生的痛苦都被雪色洗净了。
赵清存在前面走,晏怀微跟在后面。走着走着,赵清存却突然停了下来,回头将手伸给缀在身后的女子。
晏怀微有些不明所以。
“路滑,把手给我。”赵清存说。
晏怀微小心翼翼地将手搭在对方手上,刚一触碰,便觉自己一下子就被他攥住,挣不脱,也逃不掉。
赵清存牵起这只柔软却冰凉的手,转身继续向前走去。
二人很快便行至今日设宴的琼芳榭。此榭三面临水,冬风凛冽,临水之地不免寒凉,故而为了今日的筵席,赵清存早早就让人在琼芳榭四周挂起纱幔,以之遮拦湖风。
此时纱幔吹拂,雪色波荡,一切都干净得不真实。
隐约听得琼芳榭中有人说话,却因纱幔阻隔,听不分明。立在榭外的宫人见郡王来了,赶忙打起纱幔,内中诸人看过来,见是泸川郡王偕一娇柔女子款款行至,皆大笑着打趣道:“好个赵郡王,红颜在侧却误了咱们饮酒的时辰,来迟要罚,快快领罚。”
琼芳榭内已有六人,分别是三位文士和三名歌伶。榭中置食案五张,三名文士分坐南北两侧食案,三名歌伶怀抱琵琶凭栏于后,唯独面湖的首席和其下次席是空着的。
赵清存浅笑着连声说来迟认罚,而后便携晏怀微一同落座于次席——首席仍是空置。
落座之后,晏怀微趁着众人与赵清存寒暄之际,觑眼去瞧席间那三位文士:
坐于左席之人瞧年纪似已近不惑,面上颇生皱纹,颌前髯须却修剪得十分整齐。此人许是畏寒,不仅裹了件大袄子,头上还戴了顶遮风挡雨的风帽。
而落座于赵清存对面的那人,猜年纪应三十有余,容颜颇为英武,说话嗓门也大,身穿圆领襕袍,头戴一顶垂脚幞头。
最令人惊奇的则是坐于末席的那名年轻男子,看样子似乎只有二十出头,剑眉星目十分俊朗,头戴东坡巾,巾侧还簪着一枝寒梅,端的是一派风流英姿。
赵清存发现身旁女子在偷觑那些人,便笑着对诸人荐介道:“这位是我府中新来的书会先生,名唤梨枝。她的一手长短句填得清丽脱俗,今日在座之人皆擅此道,所以我便带她来与诸位一见。”
话毕,他示向对面那位头戴垂脚幞头的文士,对女先生介绍到:“此乃集英殿修撰张孝祥。他所填长短句于阡陌间流布甚广,你该听说过。”
果如他所料,但听女先生惊喜言道:“原来这便是写出‘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的张修撰,绍兴二十四年的状元郎,妾久仰大名。”
赵清存继之示向那位座中年纪最大也最怕冷之人,道:“这位是枢密院编修陆游,陆务观。”
晏怀微又是一惊,这位陆务观于市井间的名头,比之张孝祥亦不遑多让。
最后便是那位斜插梅花的年轻人,赵清存扬声道:“这位是与我十分投缘之人。姓辛名弃疾,字幼安,目下领江阴签判兼右承务郎之职,此番是我特意着人将他请来行在一聚。”
闻得赵清存说与自己十分投缘,辛弃疾也拊掌笑言:“年初于建康初见之时,我还道这是哪家英姿飒爽的少将军,后来才知竟是赵家三郎。”
赵清存听他提及此事,赶忙笑着打了个“不可言、不可言”的手势,辛弃疾立刻明白过来,换个话题将这事糊弄了过去。
眼见人已到齐,筵席这便正式开始。
我朝上至官家下至庶民,无人不喜风雅。“雅”之一事于我朝而言,绝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至于如何雅致,从这筵席之间便可略窥一二。
聚景园的宫人依次入榭摆酒布菜,最先摆上来的并非鸡鸭鱼肉,乃是三盘绣花果子高饤,分别是新橙、鹅梨和红枣。
所谓“高饤”,乃看菜之一种。看菜的意思就是,正式开饭之前先上些清香馋人的果蔬让诸位饱饱眼福。这些果蔬只许人看却不许人吃,倘若有人吃了,那便是土老帽,是不懂风雅的粗俗之辈。
待案上绣花果子高饤摆好,赵清存起身举杯,朗声道:“今日私宴实为庆贺喜事,喜事有四:其一乃岳元帅二十年冤案平反昭雪,其二乃陆务观得赐进士出身,其三贺赋闲两年的张修撰终于复官,其四为辛幼安渡江南来接风洗尘!”
话毕,在座诸人皆笑着举杯,同饮盏中佳酿。
不得不说,赵昚登基之后确实大刀阔斧地做了许多事,而在座这些人亦皆是受益者。
昔年陆游参加锁厅试,因其名次高于秦桧之孙秦埙而为奸相所恨。第二年的礼部考试,秦桧为泄愤,故意将陆游黜落。此后整整八年,这位慷慨激越的才子便只能通过阿谀汤思退、禀书叶义问等方式蹭得一官半职。直至赵昚即位,他才终于得到这等了八年的进士出身。
而张孝祥亦是如此。彼时秦桧诬陷张孝祥之父奸嫂抛尸,令其父锒铛入狱,张孝祥本人亦受牵连。秦桧死后,张孝祥本该平步青云,哪知却又受秦桧党羽汤思退之牵连而再次罢官。直至数月前,赵昚将其召回临安,先给了个集英殿修撰的职位,之后会再另行铨补。
第一巡酒饮罢,果子高饤移至案角,而后摆上雕花蜜煎和砌香咸酸。这些便不再是看菜,而是可以下箸尝鲜之物。
但见宫人于案前将砌香樱桃、荔枝甘露饼、鹅梨饼子、酥胡桃等吃食逐一端上。晏怀微瞧着这些好吃的,忍不住吞了吞口水。(注1)
今日从晨起到现在,她连一口饭都没吃,刚才已经被那些看菜勾得食指大动,这会儿面对着蜜煎和咸酸,腹中空空之感愈发强烈。
赵清存夹起一块荔枝甘露饼放在她面前的青瓷碟内,道:“尝尝。”
晏怀微轻轻咬了一口饼子,只觉好吃得想哭。聚景园真不愧为皇家园林,不但景致奇佳,所供吃食亦如此可口。
赵清存又夹了一瓣梨五花儿给她,她咔嚓咔嚓啃得正高兴,却听那边张孝祥忽然爽朗说道:“今日筵席,在座尽皆骚人雅士,又哪能不填词唱曲,彰显风流本色。某先来一曲旧日所填小令,为诸位助助兴!”
话毕,张孝祥与身后怀抱琵琶的歌伶低语几句,那歌伶颔首,转轴拨弦,但听一曲《卜算子》于弦上泠泠淌出。
张孝祥执箸击碗,扬声唱道:“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注2)
“好一句‘只欠些儿雪’。看这天色,怕不是些儿雪马上就要被安国兄唱来了!”一曲罢了,陆游在旁笑言。
由他带头举杯,众人亦皆把盏敬这冷艳孤光与将至未至之洁雪。
待第二巡酒喝完,宫人便陆续将脯腊送上,且见鱼肉影戏、炙骨头、鹅鲊等物。脯腊皆冷盘,亦只算作餐前开胃之用,当不得主菜。
直至第三巡酒饮罢,正经菜肴这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聚景园宫人们再次鱼贯入榭,将鲜虾脍、蟹酿橙、花炊鹌子、煨牡蛎、肚丝羹、羊舌签等诸般珍馐逐一奉上。
晏怀微一瞧见蟹酿橙,眼睛瞬间被点亮,早把身边这位尊贵郡王忘了个干净,只顾着啖食面前水晶盏内所盛蟹酿橙。三下五除二,一只蟹酿橙就被她吃得一口不剩。
刚吃完却见面前又推过来一只,晏怀微一愣——竟是赵清存将自己那只蟹酿橙给了她。
“我不爱此物,你替我吃了吧。”赵清存道。
既然对方说不喜欢,晏怀微也就没跟他客气,再次捏起小银匙,高高兴兴吃起来。两只蟹酿橙吃下肚中,酸甜鲜香之味令人心满意足。
刚才张孝祥已朗唱一曲《卜算子》,陆游自然也不甘示弱。此刻但见他举箸击节,唱起《诉衷情》。待他唱完,这击鼓传花般的湖畔放歌便轮到辛弃疾了。辛弃疾以掌拍案,唱罢一首《永遇乐》。
酒过三巡之后,琼芳榭外还真如张孝祥所言,簌簌飘起些儿雪。
琼芳榭内已然不知今夕何夕,只知案前支着红泥火炉,炉上热酒正沸,诸人饮歌正酣,帘外细雪正落,如此奇情妙景,着实可遇而不可求。
晏怀微喝了许多酒,这会儿只觉微醺,放下酒盏,抬手揉了揉额角。
赵清存见她这模样,便凑过来问道:“醉了?”
晏怀微摇头,刚要答话,却听琼芳榭的帘幔外响起一阵匆促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一声唱喝:“圣驾至——”
诸人一听赶忙起身拜迎,不一会儿就见帘幔打起,赵昚款步行入榭内。
瞧着琼芳榭内杯盘狼藉之状,赵昚笑道:“也不等朕,你们倒是自己吃上了。”
说完这话,他转身于面湖的首席坐了下来——原本这席位是留给官家的,晏怀微恍然大悟。
“陛下先时明明说了不来。”赵清存答道。
赵昚调侃:“你在这聚景园设宴,吃朕的,喝朕的,却不许朕来,天底下哪有这般道理。”
“再过两日便是会庆节,臣等这是在提先为陛下庆贺。”赵清存立刻给他哥调侃了回去。
会庆节是赵昚的生日,我宋历来的规矩便是将皇帝生辰作为节庆之一,届时臣子百姓俱当为此而欢庆。
赵昚抬手点了点赵清存,那意思是,你别太放肆了。复又转向陆游等人,笑道:“诸卿都坐吧,莫站着了。”
晏怀微随着赵清存又拜又坐,一折腾愈发觉得头晕,这会儿醉醺醺地听得赵昚问询辛弃疾在江阴的景况,又与诸人聊起前些日子张浚之子张栻带着其父的劄子至临安面圣,劄上所言乃北伐一事。
说到北伐,琼芳榭内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中原北望,山河故地,他们盼着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的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很久。
筵席渐至尾声之时,忽听赵清存说诸人都已唱了曲子,唯独女先生未唱。女先生本是此间当行,合该一展才华。
晏怀微正晕乎乎地走神,突然被赵清存点着名儿向诸人荐其才学,只觉且喜且怯。
赵昚颔首,道:“不若就以今日之宴为题,撰新词一首,可否?”
既是官家发话,晏怀微不能不写。可她却忽觉心内忐忑不安,今日席上众人聊浩气、聊北伐,可她从前所作多是女儿思情,从未写过家国大事,也不知自己能否写好,倘若不小心唐突了官家,那可就罪过大了。
正为难着不知该如何是好,却听赵清存附耳说道:“别怕,有我在。”
这句“有我在”,让晏怀微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绍兴二十年的那个春天——彼时春心惊动,似着魔一般。
于是她稳下心神,略略思索之后与乐伶交谈几句,乐伶纤指于琵琶弦上一拨,竟是一曲《渔家傲》!
和着曲调,晏怀微即兴唱道:
“湖畔飙风逐宇内,琼台歌彻群英会。苍雪淋头人不悔。千般味,漫听昔日疏狂醉。”
“何欲哀哀东逝水,当攀奇险风拂袂。梁甫伤心长泣泪。家山北,英豪一赴才无愧。”
伴着她当席即兴而出的歌句,所有人都抬眸望向远方——远方是什么,是无穷的风和无尽的希望;是家山北,英豪一赴才无愧。
真是好极了!
此刻飞絮已换作鹅毛,又大又密,翩翩然旋舞人间,落于断桥,覆于孤山,缠绵于湖波微漾。琼芳榭像一枚芥子,芥子中坐着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这是绍兴三十二年的冬天,亦是绍兴年号的最后一个冬天。年节之后便要改元,波澜跌宕的绍兴时代将从此归入史卷,沉寂于青史茫茫。
新的年光将要铺展开来,无论赵昚还是赵清存,亦无论张孝祥还是晏怀微,都不知自己会面对怎样的未来。
他们还不知道,胜和败如股掌翻覆,而生与死,却已近在咫尺。
-----------------------

除夕的爆竹一响, 隆兴元年正式到来。
对于今年这个年节,晏怀微唯一的感受便是——王侯将相家里过个年也太累了!
从前无论是在晏家还是在齐家,晏怀微都不曾经历过如此要命的年节。从除夕至初三, 整整四天时间里, 阖府上下所有人都忙得脚不点地,七慌八乱地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除夕之夜,雪月姊妹和教乐所打发来的乐伶要一起给崇国夫人和泸川郡王献唱。晏怀微整个白日都跟乐伶们一起排演,到了晚上献乐时,赵清存那个混账王八蛋又非要让她即兴一首,她只得忙手忙脚填了个《喜迁莺》。
元正当日, 朝廷于大庆殿举行大朝会, 其时大小官员皆身着朝服,依品秩为官家上贺。这一日不仅百官要入宫庆贺, 就连诰命夫人们也要身着命妇礼服入宫拜谒。
周夫人喜欢晏怀微温柔细心, 便于元正拜谒时将她唤至身边伺候。
天还没亮就开始梳洗打扮, 至东方初初泛起鱼肚白,命妇车驾便离府向皇宫大内行去。马车行至待漏院,周夫人下车去往福宁殿向官家恭贺新禧, 晏怀微等人则在和宁门外侍立。
大朝会的拜谒顺序皆有定数,不可乱次分毫, 譬如先由王公宰执立班进酒, 而后外国使臣入朝献贺, 待轮到妃子命妇们拜贺的时候, 差不多已经到了庆典尾声。
直等到日头偏西, 众人皆又累又饿简直快要昏过去的时候,命妇们终于离开大内,登车归家。
回家之后也还是不能歇下, 王侯府邸又要关起门来于家中各自庆贺。府里备下的年节吃食倒是十分丰盛,只可惜晏怀微已经饿过劲儿,眼下只想倒头睡去,一点吃喝兴致也无。
次日大年初二,官家至灵隐寺行香,赵清存要伴驾,依旧不得片刻安闲。而原以为能稍微歇口气的晏怀微,至晨起用罢朝食之后才知晓,原来王府女眷们须得在年初二这天去慧光庵行香,上至周夫人下至小福小翠,无一人能推脱。
到了初三这日,往年差不多能歇下来略喘口气,可今年因遇喜事一桩,故而晴光斋诸人和景明院的女使们依旧忙得四脚朝天。
这喜事便是——应知月终于答应嫁与胡诌为妻。
胡诌向泸川郡王赵清存讨了钧旨,大婚定于年初五。依我朝礼俗,娘家人应提前两日至夫家为新婚夫妇挂帐铺房。
应知月和姐姐因父母早亡,家里穷得活不下去,这才去歌楼卖艺唱曲儿。应家尚有一位大伯,但却早就与她们姊妹断了往来。雪月二女眼下既已入府,故而这挂帐铺房一事,自然便落在了姐姐应知雪和晏怀微的头上。
其实新郎官胡诌也算是半个府里人。
直至男方下婚书的时候晏怀微才知道,原来胡诌并不叫胡诌,他有一个很端正的名字——邹纯义。
据应知月所言,便是在秦桧大兴文字狱陷害忠良的那段时日,邹纯义凛然撰写小报,痛斥奸相所为。这事惹得秦桧大怒,命人于闾巷阡陌四处访查,终于在某天夜里将邹纯义擒拿入狱。
那次下狱,邹纯义遭受了严刑拷打。秦桧党羽逼他供出背后向他提供消息之人,可邹纯义着实是条汉子,咬紧牙关就是不肯将赵清存供出来。
后来由赵昚出面,与赵清存谋划着做了个局,期间多方打点,甚至买通狱卒制造了一场假死,这才将邹纯义从狱中救出。
获救之后,邹纯义不敢再以本名处事,反正人人都说市井小报是胡诌八道的东西,他就干脆改名“胡诌”。哪怕如今秦桧已死,其党羽亦已倒台,胡诌却仍顶着这个颇为荒诞的名字行走世间。
自赵昚登基之后,胡诌不再做密探,于是便去了赵清存的别业,为郡王打理庄园田产。王府都管姓郑,人将其唤作“郑老都管”,胡诌在别业管事,众人也便唤他一声“胡都管”。
赵清存的别业在钱塘门外,正好夹在保俶塔与西子湖之间,是个山明水秀的宝地,名唤“寻诗园”。此园虽好,但郡王本人却鲜少至此。故而园中房舍、花木、人仆等皆由胡诌统管,应知月嫁过去之后会和胡诌一起住在园子里。
今日得恩王应允,去往寻诗园为新娘子挂帐铺房的共有四人——晏怀微、应知雪以及妙儿、珠儿。
这四人之中只有晏怀微是真正嫁过人的,知道这挂帐铺房之事究竟该怎么挂怎么铺,其他人便都听从她的吩咐,从清晨一直忙碌至半下午,终于将婚房里里外外皆布置妥帖。
妙儿和珠儿皆是少女心性,能到郡王别业这样好的地方耍一趟实在高兴,婚房铺好了她们却皆舍不得走。
胡诌瞧天色尚早,便说领着众人去园子里逛逛。这园子又大又美,比之昔年咸安郡王韩世忠的梅岗园亦毫不逊色。
其他几人皆高高兴兴跟着胡诌去逛园子,唯独晏怀微借口身子太累拒绝了。她独自坐在花厅,手里捂着胡诌特意留给她的汤婆子,望着眼前新雪初霁的美景陷入沉思。
旁人不知道,其实今天于她而言是个很特殊的日子——便是在去年今日,她于极度绝望之中独自走出城门,跳了钱塘江。
而跳江这事,则要从去年稍早些时候说起。
那时候,江对岸的北虏皇帝完颜亮突然撕毁绍兴和议,倾举国之兵力,从海路、陆路四个方向对我宋发起侵攻,打算一举将大宋灭亡。
金兵来势汹汹,不过数月便以破竹之势攻下淮西,十月底攻陷扬州,眼看着就要渡江打来。
长江乃天堑,亦是朝廷的最后一道防线。倘若天堑被攻破,后果将不堪设想。
彼时整个临安人心惶惶,位于城西的百官宅内每天都有官宦人家打点行囊,将家中女眷和值钱的器物皆送出城去。听闻就连官家都已经做好了再次南逃海上的准备。
直到临近新年的时候,市井间忽然又有传言,说朝廷的军马在采石矶让那气势汹汹的完颜亮吃了个败仗,而官家也放弃了他“浮海避敌”的想法,打算御驾亲征。
可就算御驾亲征又能如何,那些黄头奴凶恶残暴,临安百姓们依旧整日惴惴不安。
晏裕是朝廷官员,所知之事自然比市井传言要多得多。他原本打算将晏怀微和张五娘也送回老家去,但数日前枢密院隐约传出消息,说完颜亮已死于手下士兵哗变,金军的海上攻势也在密州为李宝所破。他想,没了完颜亮,金虏应已不足为惧。
晏怀微那时候已经拿着齐耀祖扔给她的休书,在娘家住了一年多。原本二人各过各的,也算相安无事。谁知宋金战事一起,那齐耀祖不知犯什么病,又像块狗皮膏药一样缠上了她,几次三番来到晏家,非要将她接走。
这不,大年初二这天,齐耀祖再次到来,说是依礼来向岳父岳母拜年,其实打得仍是带走晏怀微的主意。
“老泰山,老泰水,小婿实在是可怜啊——”
才刚进家门,齐耀祖就开始对着二老哭天抢地:“娘子瞧不上小婿,可小婿对娘子着实一片真心!老泰山英明,求老泰山可怜可怜小婿吧……”
晏裕语带思量地对齐耀祖说:“怀微这丫头,都是被她阿娘给宠坏了。那封休书……”
“那休书乃小婿酒后乱写,实在是猪油蒙了心。小婿以为,此事定然做不得数。老泰山且放心,休书之事再无旁人知晓,小婿不会让老泰山颜面受损。”齐耀祖谄笑着说。
他这人巧言令色,惯会演戏,再加上又特别会投晏裕之所好,每每便将老泰山哄得找不着北。
二人见礼让座之后,齐耀祖忽然问道:“听说老泰山打算过继一个儿子?”
晏家没有儿子,这是晏裕的心头隐痛。许多年前他就想从晏氏宗亲里过继一个,可惜一直没物色到合适人选。
“唉,”晏裕沉沉地叹了口气,“老夫膝下无子,实在对不起我晏家列祖列宗。过继之事早有想法,奈何整个宗族皆人丁单薄,至今尚未拍板定案。”
齐耀祖立刻满脸堆笑,道:“不瞒老泰山说,我齐家倒是颇为兴旺。齐家祖籍温州乐清,家中弟子各个活络。老泰山若是不嫌弃,小婿这便帮您物色着,若是有那伶俐出众的就带来给您瞧瞧,您看如何?”
听得此言,把个晏裕欢喜得一迭声说好。
想到令他头疼多年的过继之事终于要有着落,晏裕对他这女婿简直满意得不行。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他对女婿愈满意,自然便对与女婿不睦的女儿愈发不满起来。
“大郎留下用饭,待会儿我让怀微给你敬酒赔不是。”
在晏裕看来,什么夫妻不睦、同床异梦,这些根本就算不得事!小儿女们年纪轻轻难免矫情,一天到晚你哀我怨也是正常,生个孩子自然就好了,生个孩子就没那么多矫情事儿了——孩子能将女人牢牢拴死,倘若一个拴不死,那就再生一个。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