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by九月有衣
九月有衣  发于:2025年11月10日

关灯
护眼

【秦念:都是汉初三杰,你这么区别对待,该不会是因为张良“貌如妇人好女”吧?】
张良:“……”
这下不仅年轻的张良气得脸涨红,就连养气多年的老年张良都额角青筋直跳!
身为帝王,却公然制造君臣之间的佞幸之谣!
后世秦皇难道就没有人君该有的德行吗?
韩信默然片刻,严肃教导太子:
“此事,你不要学秦皇。”
刘恒连连点头。
【刘邦:此言过矣!朕与子房绝非你所猜测的那般!】
刘邦丝毫不慌。
天幕禁止谎言倒也不是全然是坏事。
他只需解释清楚,这种谣言当场可破。
【秦念:这不是朕的猜测,是拜你与后世许多汉皇都男女不忌所赐,后世很多人怀疑你们跟宠幸的臣子有不正当关系。】
【刘邦:!】
刘邦大惊。
“后世很多人怀疑”?
后世是怎么回事,怎能如此恶意揣测君臣相得?!
【秦念:刘彻,卫青霍去病陪葬茂陵,后世盛传你们是一家三口。】
【刘彻:休得胡言!!!】
仍旧在塞外的卫青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还好有秦皇于天幕提及此事,陛下方能及时驳斥此事。
后世怎么会传成这样……
此时卫青想起了被王太后下令赐死的韩嫣。
卫青:“……”
原来是因为陛下啊。
那没事了。
霍去病兵锋已然逼至北海,天气愈冷,无法继续北进。
秦念说“匈奴之北”未被天幕认定为谎言,难道北海之北还有敌国?
霍去病正叹天寒地冻,只能止步于此。
随即就在天幕看到秦念的造谣。
跟从在霍去病身后的李敢笑出了声。
“一家三口”。
根据“理解”的结果,霍将军显然被后世视为陛下与卫大将军的……子嗣?
霍去病冷笑:“李将军,天寒体冷,不如切磋热身。”
于是李敢被霍去病揍得抬不起头。
但不妨碍躺在地上的李敢继续放声大笑。
霍去病:“……”
他总不能因为被李敢耻笑,就将其射杀。
这里没有鹿。
【秦念:你们应该感谢朕给你们辟谣的机会,说谢谢了吗?男女不忌的汉高祖、汉武帝?以及其他心里应该有点数的汉皇们?】
【刘邦:……】
【刘彻:……】
【刘盈:……】
【刘恒:……】
不能发言但能看到天幕的还有刘询。
而这一连串的省略号,已足以让刘邦倒吸一口冷气。
此时能发言的汉皇总共就只有五人!
倒不必都如此肖似他!
后世其他皇帝倒是知道汉史,此时虽然都因这整整齐齐的“……”忍俊不禁,但还不至于觉得惊奇。
只有嬴政皱起眉头。
大秦亡于……这种王朝?
秦念则是觉得扮演汉皇的打工人们都相当有趣。
【秦念:秀儿,你为何如此格格不入?】
【刘秀:……】
迫害完刘秀,秦念心满意足地转移话题。
【秦念:章邯大破齐魏联军,杀齐王田儋、魏王魏咎。】
见秦念总算放过了先前的话题,刘邦不知第多少次松了口气。
又见六国余孽之氏,嬴政本该如命人如围捕项氏那般捉拿魏齐余孽。
但想到最终的赢家是布衣刘邦,嬴政只是冷眼。
不过就算嬴政不下令,治下有天幕提及之人时,各郡官吏都极为紧张。
也必然会主动抓捕这些人,押送咸阳等候陛下处置。
【刘邦:魏王魏咎是章邯围攻临济城时,为民与章邯约降,自焚而死。】
虽然刘邦很不想继续得罪秦念。
但天幕面向各朝黔首,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只能从天幕中得知历史。
同为王者,刘邦不忍魏咎之死被秦念这般一笔带过。
此外,他也从秦念说韩信未曾屠城时,确定秦念有爱民之心。
他补充此言,或许不会得罪秦念。
也正如他所猜测的那样,秦念并没有被这句话影响,而是继续往下描述。
【秦念:田儋堂弟田荣、魏咎弟弟魏豹逃到东阿,章邯包围东阿城。】
【秦念:项梁携项羽、刘邦支援东阿,章邯败退。】
刘邦再度提心吊胆。
此后项梁派遣他和项羽攻打城阳县,攻下后……屠城。
【秦念:项羽刘邦追击到濮阳县,章邯再败,退入濮阳城。】
刘邦缓了口气。
果然,只要不得罪秦念,他就不会刻意提起这些过错。
屠城在秦末虽然普遍,但黔首必然惧且恨。
当初韩信论述还定三秦之计,就提到项羽坑杀秦卒、屠戮咸阳,关中百姓皆恨项羽以及他所封的三王。
章邯从没有像现在这般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注意到他。
从后世秦皇定论他是顶级武将开始,大秦所有武将都对他生出敌意。
若是连胜还好。
这般连败,结果就是看向他的目光都如刮刀一般。
【朱棣:刘项攻濮阳不下,转而攻城略地至雍丘,刘邦麾下将领曹参斩杀李由。】
因父皇与秦念的争执,朱棣不介意给秦朝添点堵。
李由是李斯的长子,也是始皇帝的帝婿。
朱棣还想借助李由引申至李斯之死,可惜被天幕视为违规。
李斯脸色骤变。
他的长子死在曹参手中?
尚未及冠的曹参:“……”
他知道天幕此次话题结束后,他就该收拾行李,等着被“护”至咸阳。
萧何是和刘季一道入关,不同点是刘季为“被捕”,坐的囚车。
而萧何是“被护”,坐的马车。
曹参已经看到了灰暗的未来——
是谁还什么都没做,就已经得罪了大秦的重臣?
后世秦皇说大王没有辜负有功之臣,可也没说臣子建立功绩之前能得其庇护。
不然韩非是怎么死的?
坐在囚车中的刘季眯了眯眼睛。
这朱棣不是个好相与的人。
【刘邦:李由勇将也!镇守荥阳城时,吴广不能攻下;雍丘之战实为项羽过于神勇,故不能敌!】
刘邦立即替李由说话。
顺带把李由兵败之事归功于项羽。
这也是事实。
项羽作战向来身先士卒,曹参能够斩杀李由,那是因为李由率领的秦军已被项羽冲溃。
年轻的刘季与曹参,他刘邦只能帮到这里了。
项羽是谁?
项梁观所有子侄,最终目光落在项籍身上。
若论神勇,项氏一族中由以项籍为最,即便他此时年仅十二岁。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为了纪念阿父项燕,他极有可能为项籍取字为羽。
但项梁没有将这个猜测说出来。
早在他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之上时,他就想要带族人逃离栎阳县。
然而县城已然戒严,任何人不得出入。
项梁知道,县令这是在等候嬴政派遣军队前来镇压县内迁徙而来的六国遗族。
他此前也联系了很多有反秦之意的六国遗民,但都拒绝同他一道武力攻破城门。
比起拼死袭击戒备森严的城门,再面临始皇帝嬴政借助天幕一言可令天下搜捕他们的局面,这些遗民更愿意去相信秦念所说的“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
那似乎是更有希望活下去的路。
项梁只觉森然。
难道早在十日前,秦念在与刘彻交谈时,就已经猜到现在的局面了吗?
【秦念:与此同时项梁攻下了定陶,骄傲自满。而章邯等来援兵,趁着夜色袭击定陶,大败楚军诛杀项梁。】

项梁:“……”
项氏一族的族人原本因县城戒严一事面有忧色,此时听项籍之问,竟都是不知该作何表情。
项梁的堂弟项伯试图为他开脱:“这是因为章邯小人尔!”
“不, 这就是我的过错。”
项梁苦笑着承认。
项籍才十二岁,他又被秦念定论为“不识兵仙”“骄傲自满”“兵败被杀”,他就算逃出此地也不会有人愿意再跟随他。
秦念这是在诛心!
章邯丝毫没有为这场胜利感到喜悦。
他记得自己最终败给项羽,然后降楚。
【秦念:项梁死后,项羽刘邦护送熊心东撤至彭城。章邯以为项梁一死,楚国不足为惧,渡过黄河北上攻赵。】
章邯完全不敢面对同僚们的目光。
后世秦皇早就说过,最终是楚汉之争。
此时显然是刘邦、项羽二人兵力最少的时候,以至于二者需要东撤避战。
结果他居然没有趁胜追击, 而是转而北上攻赵!
他怎么配得上“顶级将才”这种评价?
【赵匡胤:惜哉, 倘若此时攻楚, 后事或有巨变。】
赵匡胤绝对不会效仿朱元璋。
他都能想象话题轮到朱元璋时,秦念说话能有多难听。
于是果断向秦念靠拢。
【秦念:没什么好可惜的。胡亥这种蠢货,多活一天都是对整个华夏的伤害。】
【赵匡胤:……此言甚是。】
【李世民:秦皇大义!】
朱元璋对秦念的厌恶褪去不少。
秦念居然真的认为只要对华夏有利,就应该改朝换代, 甚至包括秦朝。
虽然总是讥讽其他王朝的皇帝, 可他对秦朝的皇帝骂得也很难听。
胡亥脸色苍白。
他不明白未来的秦皇为什么如此厌恶他。
嬴政眉头紧皱。
他此前已经知道胡亥愚蠢, 将赋税徭役加到天下皆反的地步。
如今看来,胡亥所为可能还不止于此。
【秦念:见章邯北进,熊心召集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朱元璋:你很赞成此事?】
朱元璋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追问。
但就是忍不住想问。
【秦念:史上最著名且效果显著的政治宣言之一,朕当然会称赞。】
【朱元璋:即便入定的是大秦的关中?】
秦念停了下。
她跟朱元璋吵了一架, 目前不确定朱元璋的扮演者是怎么想的。
这是单纯的询问, 还是扮演者在根据朱元璋的人设给她挖坑?
她作为始皇后人, 似乎是不应该支持这种事情。
但她之前就给自己立好了人设。
秦念没有犹豫多久。
【秦念:即便入定的是大秦的关中。】
朱元璋终于发现,他所面对的不是正常的帝王。
这是个真正的疯子。
嬴政自是不喜秦念此言。
但秦念是他极为赞赏、于数千年后复秦的后人。
他不可能出言斥责。
【刘邦:吾想起当时秦兵强,其他将领都不愿意先入关,只有吾与项羽欲往之。】
【刘恒:楚汉之争。】
【刘邦:说得好,就是楚汉之争。吾先入关,故而天下亦归汉!】
确定秦念不介意入关者王一事,刘邦可就忍不住要自吹自擂了。
更高兴的是刘恒知道他在想什么!
【秦念:“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刘邦,这又是你编的吧?】
【刘邦:……没编多少。】
各个汉朝的太史令们都面无表情。
【秦念:如果项羽是怨恨秦军杀项梁,他应该去找章邯报仇,去什么关中?入关就是想称王,你改他入关的理由干什么?】
【刘邦:这样显得只有朕是真想王天下,而项羽是独夫。】
已经决定不再改史,刘邦承认得相当痛快。
【刘邦:但项羽确实是独夫。他喜屠城,所过之处无不残灭。众将领都认为让他去关中,无法得到秦人的认可,故而将他调去救援被章邯王离攻打的赵国。】
【秦念:说的也是,如果当初是项羽先入关,可能就没朕了。】
秦念给自己加人设。
既然是始皇后人,那她这个人设的祖宗必然得是趁着刘邦入关秋毫无犯的机会逃离咸阳。
其实看刘邦说项羽喜屠城,她就很想翻白眼。
说得好像汉高祖就不喜欢屠城了一样。
除了和项羽一同屠戮的城阳县,汉高祖入关途中攻下颍阳后也是屠城。
但这符合刘邦的人设:不把事实甩他脸上,他绝对不会主动承认。
秦念也没有主动说他屠城的事。
一则汉高祖没有删除屠城的史实,二则有天幕与民心两个设定。
她是来解决意难平的,不是来故意让刘邦的民心往下跌的。
她给自己立的人设是以华夏利益为重,那就不能刻意去扯后腿。
只有被人“激怒”,她才会“反击”。
嬴政脸色变得相当难看。
项羽欲屠戮大秦宗室?
若真是如此,那他就先屠完楚国余孽!
【刘邦:竟有这般巧合!】
刘邦很想问秦念的祖先是谁,如今隐于何处。
能有秦念这样的后人,其先祖或许也非泛泛之辈。
应当为大汉效力啊!
可惜他知道此问必然为天幕所阻。
【秦念:你西出略关时兵力不到一万,一路上倒是兵力不断增加。】
【刘邦:有因民心所向来投者,也有被吾吞并的军队。】
【刘邦:第一个主动来投的人才是陈留县的郦食其,虽是儒生,却是狂生。】
此时刘邦已经转换思路。
在之前帮年轻的自己、张良、曹参进言后,他就意识到与其坐视秦念将他的重臣一个个举荐给始皇帝,不如他自己来。
这样不仅能为始皇帝时期的自己积攒人脉,还能让现在的重臣对汉室更加忠诚。
已经五十岁的高阳郦食其惊讶不已。
以他的智慧,当然看得出汉皇刘邦是在刻意举荐他!
他现在只是看管里门的小吏。
竟是要一步登天,入秦王之眼?
【秦念:郦食其……朕想起你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他劝你分封六国。】
秦念记得《史记》对郦食其的自荐有两种记载。
一说沛公有个骑士是郦食其的故人之子,郦食其拜托骑士举荐自己。
骑士建议郦食其不要自称儒生,因为沛公不喜欢儒生,儒生要是戴着帽子来见他,沛公就会摘下他们的帽子,往里面撒尿。
但郦食其坚持以儒生的身份去见沛公,凭借攻取陈留之计获得重用。
第二种说法则是郦食其主动求见,沛公听使者说他穿得像个儒生,就让使者去回绝他。
郦食其就拿着剑呵斥使者,说他不是儒生,自称高阳酒徒,吓得使者再去找沛公,说郦食其是个壮士,于是刘邦召见了他。
【刘邦:儒生嘛,总是想着恢复周制,吾当时也差点信了他的蠢话!】
【秦念:确实是儒生的逻辑:想不出办法了怎么办?一定是不够崇古,跟着古“圣贤”的制度走就一定不会错。】
【秦念:也不想想周制要是真那么好,周朝怎么三百多年就彻底失权,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不把周天子当回事。】
【刘邦:是极是极!】
郦食其垮下脸。
若是以前的他,还真有可能劝说刘邦分封六国。
但在知道古圣王的故事全是假的,史书不可尽信之后,他也知道崇古不可为。
若是因此不能得到重用,他也只能认了。
【秦念:要不是张良以八难劝住你,那可就真有乐子看了——八国混战?还是被项羽逐个击破?】
【刘邦:哈哈哈哈吾之子房!吾现在还记得那时正在吃饭,子房持筷子为吾筹划。】
【秦念:然后你饭都吃不下了,赶紧去销毁用于分封六国的印信。】
【刘邦:哪里吃得下啊,竖儒险些误了吾的大事!】
看着上首大声呼喝的陛下,张良微怔,笑意愈深。
峥嵘岁月。
【秦念:所以你为什么不先问张良,再决定要不要去刻印信呢?】
【刘邦:咳,此言可休,可休!】
【刘邦:郦食其虽有儒生之弊,但也有大才!】
身为君上,他总不能事事都倚仗张良。
刘邦想是这么想的,说是肯定不能这么说的。
赶紧转移话题。
他已经发现秦念除非是存心报复,否则并不会追着某些事不放。
【秦念:比如?】
秦念不否认郦食其有才,但觉得郦食其的才能祖龙大概率用不上。
郦食其最擅长游说,刘邦时期他可以游说各国。
但祖龙时期,难道他还能游说匈奴百越臣服?
【刘邦:兵不血刃助朕拿下陈留县!】
秦念确定了。
刘邦的剧本里,关于郦食其部分采纳的是第二种说法。
因为第一种写的是刘邦带兵跟在郦食其后面袭攻陈留县,肯定算不上兵不血刃。
第二种……
郦食其血刃的不是兵。
【秦念:你说的是郦食其以好友的身份去游说陈留县令反秦,遭到拒绝后,他就半夜悄悄把人家的头砍下来挂在城门上,迫使陈留投降?】
陈留县令目瞪口呆。
好你个郦食其!
陈留县令当即就骑上马,要去找郦食其算账!
郦食其摸了摸上好的头颅。
叹了口气。
如今只能期盼汉皇说服秦皇。
他若能得大王重用,或能逃过此劫。
【刘邦:……但拿下陈留后,正如郦食其所言,吾的军队便从不到万人招至数万。】
【秦念:那可不?用的陈留的兵器,吃的陈留的粮食,足足逗留了三个多月。】
刘邦笑得前俯后仰。
这后世秦皇不挤兑人时,倒是颇为有趣!
【秦念:吃秦粮用秦兵招秦人承秦之政法,难怪后世传言虚假的秦二世胡亥,真实的秦二世刘邦。】
【刘邦:???】

【嬴政:休得胡言。】
嬴政本该为刘邦窃大秦的天下而怒, 可被秦念这么一打岔,怒意刚起就荡然无存。
后世究竟是怎么回事?
都如秦念这般视社稷为儿戏?
【秦念:好的。】
【刘彻:嘁。】
【秦念:?】
【刘彻:……】
秦念冷哼一声。
刘小猪的人设真的好欠。
【秦念:郦食其还有哪些大才?】
秦念当然知道史书上的相关记载,但这是她兼职的聊天群。
刘邦的扮演者是她的同事, 她肯定要打配合。
【刘邦:他与陆贾都有辩才,擅长游说。】
刘邦没有继续说郦食其的功绩。
他意识到秦念不看重郦食其,正是因为郦食其擅长的是游说。
始皇帝不是很需要这样的人才。
但人才总归有能用武之地,区别是秦念愿不愿意帮郦食其说话。
连韩信都能被秦念保下来,没理由郦食其就空有才能无处施展。
【刘邦:六年前郦食其说服齐国归降,以三寸之舌下七十余座城池。】
【刘邦:可惜有将领擅自袭击齐国,齐王田广要求郦食其去阻止这个将领进攻,他却誓死不从,被齐王烹杀。吾每思及此事, 都甚是痛心。】
【秦念:……】
秦念直接发一串省略号过去, 是因为她看出刘邦在干嘛了。
挟韩信以迫秦皇?
刘邦, 这么做合适吗?
这俩分明都是你的部下!
韩信:“……”
刘恒欲言又止。
他记得秦皇说过,义父攻取齐国。
刘彻说义父自请封假齐王。
刘恒也知道,义父由齐王被阿父改封为楚王。
所以……
这个致使郦食其被烹杀的将领——
是义父?!
猜到“这个将领”是谁并不困难。
秦时的郦食其也猜到这是谁害死了自己。
他却是大喜。
好事啊!
一则待身为县令的好友“来访”,他可以哭诉自己甚悔, 且自己也没有好下场, 烹杀可比斩首死得惨。
二则韩信必然受到大王重用, 有齐国之事,韩信不能不提携于他。
【秦念:你没下令让这个将领停止攻齐,朕有理由怀疑你就是想让他趁机攻齐。】
【刘邦:朕绝无此意!】
刘邦再度感谢天幕的禁止谎言。
就是韩信为了功绩擅作主张!
秦念也知道是韩信自作主张。
准确点说,韩信原本都打算撤兵了,又是蒯彻撺掇他继续攻齐。
理由一是汉高祖没有下令停止攻齐。
理由二是“将军将数万众, 岁馀乃下赵五十馀, 为将数岁, 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这就是争功导致的惨案。
但许而击之本就是兵家常用的手段。
一个投降的齐国和一个被灭的齐国,汉高祖肯定更喜欢后者,所以事后也没有追究。
就连郦食其本人也不觉得韩信错了,才会宁死不去劝韩信退兵。
【刘邦:“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以此言回答齐王后,郦生慷慨赴死,何其高义!】
透过文字,秦念仿佛能看到“汉高祖”装作痛心——当然肯定也真有痛心的部分,但更多应是得意洋洋的模样。
倒不必扮演得如此还原。
【秦念:郦食其去游说魏豹并未功成,却探明了魏营的军情,助韩信平定魏国。可见其有着极强的观察能力,也有足够的胆魄。】
【秦念:若是愿意深入南越,未尝不能立下不世之功。】
【刘邦:南越过于艰苦。】
【刘邦:西域也应很艰苦。郦生年老,不能如此奔波啊。】
郦食其目光灼灼地望着天幕。
艰苦吗?
他看得出这是汉皇在为他谋划,但他虽然年过五十,却仍有持剑之能!
不世之功,他愿往之!
【秦念:次则可持王令暗巡各郡,获知各地官吏履职情况及民情。】
【嬴政:善。】
郦食其恭敬地向天幕作揖。
既谢两位秦皇,亦谢他原应效忠的汉帝。
南下、西去、暗巡。
这是两条荆丛路与一条坦途。
郦食其更向往前两者。
郦食其事了,秦念那可就要揭刘邦的短了。
拿韩信威胁她,她肯定得反击。
【秦念:在你占领轘辕险道之后,赵国别将司马卬准备渡河入关,你就攻打平阴切断黄河渡口——这是应该对同盟做的缺德事吗?】
刘邦大笑。
秦念没说他因张良熟悉韩地,助他占领轘辕险道之前,他曾屠戮颖阳。
说明秦念果然是他所想的那种君王。
郦食其一事只是小事,故秦念也只以小事相讥。
【刘邦:是不应该,但换作是你,你难道就不会这么做吗?】
【秦念:呵。】
嬴政很不高兴。
他不可能在看后世讨论如何入关时无动于衷。
秦念对他相当恭敬,却对胡亥极为憎恶。
显然秦念的先祖不是胡亥,而是其他公子。
胡亥究竟做了什么?
【刘邦:行至轘辕山时,子房前来与吾会和,方能略定此间险地。】
【秦念:因为他辅佐韩王成一事无成。】
两个张良都皱起眉头。
他们都想到了秦念此前所言“不能谋其国”。
【刘邦:因司马卬之故,吾欲尽快入关,想要绕过宛城,还是子房劝吾不要冒进,否则定有前后皆为秦军之危。】
刘邦已经掌握和秦念交流的技巧。
那就是非必要不起争执,遇到不好回答的话题可以略过不提。
张良看了眼陛下,明白其所想。
陛下这是希望“自己”入秦,如同举荐郦食其那般举荐他。
但他不认为年轻的自己会接受这般好意。
张良脸色很难看。
这汉皇实在是多管闲事,他欲何往与这个素未谋面的刘邦有何关联?
韩国亡于暴秦,他家五代相韩。
他岂能投秦!
【秦念:宛城约降之后,见你没有屠宛城,于是西进的路上各城都积极降汉,再无阻拦。】
【刘邦:秦皇所言极是。】
刘邦知道秦皇这是在点他不该屠城。
【刘邦:兵临武关之时,章邯降楚。赵高派使者来见吾,欲与吾于关中分地称王,吾不信这等小人!】
刘邦这话说了三次。
前两次都因提及胡亥被赵高所杀被天幕阻止。
秦念看出刘邦这话有点别扭。
如果是要骂赵高,肯定得把赵高杀胡亥的事说出来,不应该只骂小人。
都不用问甲方,秦念也猜得到这事与胡亥关联度等级更高。
看来扮演刘邦的打工人比刘彻谨慎得多。
【秦念:赵高,又蠢又毒。】
赵高与刘邦约定关中称王?
又蠢又毒?
嬴政冷冷看着中车府令赵高。
此刻赵高恐惧至极,连忙跪地认罪求饶。
他和章邯不同,章邯虽然败后降楚,但后世皇帝没有定论章邯为小人!
嬴政命廷尉将赵高收押。
待知晓赵高做了什么,才能决定应以何刑进行处置。
赵高不是无能之人,嬴政才会安排他教导胡亥决狱之事。
赵高犯下重罪,蒙毅依律判处他死刑后,嬴政不仅将他赦免还官复原职。
最终却是胡亥将大秦基业毁于二世。
而赵高,居然在刘邦还在武关之外时,派使者前去乞降!
【刘邦:夺取武关亦是子房之计,以郦食其、陆贾携财宝劝降武关守将。】
【秦念:然后趁机袭取武关——那位擅自攻打齐国的将领是跟你们学的?】
【刘邦:哈哈哈哈!】
韩信:“……”
刘恒强忍笑意。
义父应少有这般神情。
韩信不认为许而击之有错。
若只是依兵法行事,他必然无愧于心。
偏偏他自己比谁都清楚,他确实不服郦食其轻易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
那就有愧于心了。
【刘邦:待行至峣关,赵高已为秦王子婴所杀。】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