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by九月有衣
九月有衣  发于:2025年11月10日

关灯
护眼
天幕现世,左侧为固定排名的帝王声誉榜,右侧为实时变动的民心榜,中间是实名聊天群。
始皇帝嬴政阅遍声誉榜,只找出两个嬴姓,一个在榜首,另一个在尾部。
汉高祖刘邦看着排名相当靠前的刘恒,思考人生。
汉武帝刘彻没找到太子刘据,宣太医令为太子问诊。
汉光武帝刘秀也没找到太子刘彊,眉头紧皱,怀疑未来的自己重蹈武帝覆辙。
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没找到太子,但见到了尚且三岁的李治。
武曌看着李隆基两榜截然相反的排名,难以理解。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声誉排名奇低的一摞赵姓,面沉如水。
明太祖朱元璋正准备立朱允炆为太子,看着天榜排名开始犹豫。
明成祖朱棣看到了朱祁镇的排名,怒不可遏。
秦念看着手机里的聊天群,感慨有钱人真会玩,居然花钱请人扮演皇帝,给她的基础人设还是“嚣张霸道造反上位的皇帝”?
今日话题:汉武帝刘彻。
————————————
平行时空非历史向。
设定天幕为所有人可见,即便是文盲也能“理解”天幕上的文字。
这是一篇在尽量考据的基础上主观度拉满的天幕历史盘点文,并改写历史上的一些意难平。
本文不是纯乐子文,主线也不是秦念与皇帝们斗智斗勇以达成完美伪装。
秦念自我认知为打工人,就像玩剧本杀拿到皇帝剧本不会真把自己当皇帝,她也没把群成员当成真皇帝。
皇帝们不会怀疑秦念的身份,秦念的敬业(有问必答、积极发言)会被视作肆无忌惮、过度自信、十分嚣张。
真皇帝不能撒谎,谎言会停留在输入框,被天幕认定为谎言。
谎言能被本朝百姓看见,但不会示于各朝可见的聊天框。
内容标签: 历史衍生 直播 脑洞 群像
主角:秦念 ┃ 配角:嬴政,刘彻,李世民 ┃ 其它:聊天群;天幕;直播
一句话简介:群里只有她不是真皇帝
立意:学习会有收获。

【秦念:扮演造反推翻嘉庆的皇帝需要注意什么?】
等待甲方回复的时间,秦念再度阅读算得上简陋的“聊天群规则”:
一、扮演造反推翻嘉庆的皇帝,不能被发现异常。
二、积极参与话题讨论,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
三、群内其他成员不会撒谎。
现在正是暑假期间,秦念跟去年一样在网上找兼职。
她天生力气大且记忆力强,加上坚持每日练武,食量异于常人。
当然,爸妈给的生活费也很充足。
不过秦念想要自己多赚点钱买好吃的。
能吃且不胖,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天赋,她当然要好好珍惜,吃更多美食。
这次她收到一份奇怪的线上邀约:在一个聊天群里扮演皇帝。
倒不是奇怪角色扮演本身。
毕竟剧本杀很火,她也和朋友去玩过一次,也只玩了一次。
——由于记性太好,剧本杀对她来说难度太低。
奇怪的是对方给的太多了。
多到秦念第一反应是遭遇诈骗,对方甚至连名字都很敷衍:甲方。
但日结。
且先付款后上班。
就算被解雇也不会追回当日工资。
秦念试探性给出了自己的收款账号——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知道她收款账号的多了去了。
在收到高达2000的巨款后,秦念终于明白:
这个世界的贫富差距就是如此残酷。
每天只需要在群里陪聊几个小时就可以获得一笔巨款,这兼职她有什么理由拒绝?
【甲方:人设.JPG。】
秦念给甲方设置了重点关注,消息一来就有特殊提示。
切回聊天界面后,她看到对方发来几段话。
【人设:
秦念,性格嚣张霸道,造反推翻嘉庆皇帝。
历史声誉榜排名待定。
当前民心榜排名第一。
其余人设请根据聊天群内容自行调整。】
用真名吗?
【秦念:必须要用真名吗?】
【甲方:是的。】
看在巨款的份上,秦念没有拒绝。
就算这是个整蛊游戏,聊天群内容会对外曝光。
只要这份工作既不违法犯罪,也不违反公序良俗。
她不过是个平平无奇拿钱办事的打工人,用不着担心什么。
说服自己之后,秦念再度询问:
【秦念:历史声誉榜、当前民心榜是指什么?】
【甲方:前者综合这名皇帝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与贡献值进行排序;后者为皇帝所在时间的民心。】
秦念继续追问,得知声誉榜上她排名待定,是因为设定上她还“活着”,不能盖棺定论。
“所在时间”指的是其他皇帝不是“死后”入群,而是其登基后的某个时间点。
这些皇帝的民心榜会实时发生变化。
【秦念:这两个榜单具体排名情况是?】
【甲方:你所在的时空无法观看这两个榜单。】
秦念懂了。
这是给她上难度。
日薪两千果然不是那么好赚的。
【秦念:也就是说,设定上其他皇帝所在的时空都能够看到这两个榜单?】
【甲方:是的。】
察觉到这个兼职的挑战性后,秦念打起十二分精神。
【秦念:我的民心排名会因为我的发言下降吗?】
【甲方:你的民众暂时无法看到天幕,民心排名不会因聊天群内容发生变化。】
又一个坑!
秦念眼睛越来越亮。
如果不是她追问民心榜,这甲方显然不打算告诉她“天幕”这个设定。
难道这份工作的试用期,在她和甲方的对话时就已经开始了?
【秦念:天幕设定?是当时所有人都能看到?】
【甲方:是的。】
【秦念:不认字的文盲呢?】
【甲方:所有人都能理解天幕上的文字。】
【秦念:如果是“手机”这种古人不应该理解的词汇呢?】
【甲方:会理解为不认识的机械。】
秦念打开笔记本电脑。
虽然她记性极佳,但像这种设定最好还是记录在电子文档中,方便随时翻阅。
之后秦念又询问了许多问题,得知发言前后矛盾属于“异常”。
“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指的是不能提及与当日话题无关的具体史实。
但不指向专人的概括性史实也可以说。
“群内其他成员不会撒谎”,是指“主观上的没有撒谎”。
可以说三条规则,条条都带坑。
也不是所有问题都会得到答复,比如秦念问“祖龙是始皇帝几年”,甲方的答复就是“请根据聊天内容自行判断”。
不久后,秦念被邀请加入群聊。
【常驻皇帝加入群聊:嬴政、刘邦、刘彻、刘秀、李世民、武曌、赵匡胤、朱元璋、朱棣、秦念。】
全是知名皇帝。
“既然有常驻,那应该会有临时成员?”
秦念第一时间想到这个问题。
【系统置顶: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天生异象!
嬴政快步走出章台宫,文武官员紧随其后。
只见苍穹之上,有榜悬天。
其上之字有如天言,即使原本不认识这些字,也能“理解”其含义。
左侧声誉榜,嬴政二字赫然名列第一。
右侧民心榜,同样标红的“嬴政”二字却名列下游。
始皇怒威之下,大秦官员皆不敢言,连最会揣测帝心的李斯都冷汗涔涔,不敢妄发一语。
先前陛下称始皇帝、除谥法、废分封,欲让后世以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可这天幕之上数百人名,嬴姓竟然只有两人!
双榜之内嬴胡亥均居于尾部。
此间含义,已不言而喻。
“汉武?可是言朕?”
双榜前排均有太多刘姓,以至于刘邦最关注的反而是与“秦皇”并称的“汉武”一词。
略输文采而已,他可以自认!
文武百官:“……”
这一看就是谥号,他们实在不敢附和。
刘邦收敛笑容:“来人,传刘盈、刘恒。”
此时刘恒才七岁,还未封王。
群臣更加静默。
天幕之上,刘恒之名双榜均位列前排,而太子刘盈远不及皇子刘恒。
两位皇子均位列天榜?
刘彻大喜过望。
天幕榜二!
力压高祖皇帝,仅次于始皇帝!
“朕必是平定匈奴!”
此时卫青、霍去病正深入漠北发动“度幕”作战。
战果如何,暂时还无从得知。
如今天幕报喜,他刘彻位列榜二!
在这群臣称颂之时,刘彻怡然自得地寻找着太子刘据的名字,然而越往下脸色越难看。
要是比胡亥的声誉还低……
刘据之名不在胡亥之下。
他就不在榜上。
刘彻急忙令人召来太子,又紧急召来太医令。
在他看来,刘据没能登基,只有早夭这一种可能。
刘秀没找到太子刘彊,甚至也没能找到其他的子嗣。
他眉头紧皱,怀疑未来的自己重蹈武帝覆辙。
“恭贺陛下,民心归矣!”
现在是建武十二年。
刘秀登基十二年,终于平定天下,但民心还未全归。
天榜初现之时,刘秀的民心仅在天榜中游。
可当黔首看到声誉榜上刘秀的排名,民心就开始不断攀升,如今已直入前百!
刘秀眉头略微舒展。
陌生的刘姓很多,其中声誉民心不乏位在前列者。
或许不是重蹈武帝之过,而是防惠帝之事。
李世民没有为位列双榜第三而欣喜。
一目十行之下,他没有找到太子李承乾,反而见到了现在才三岁的李治。
太子天性聪敏,他绝无可能无故易储!
想到自己是怎么夺取皇位的,李世民更是焦急。
“宣太子入殿!”
身处后宫的长孙皇后立即前往幼子所在之处。
她同样心焦。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何会是幼子登基!
幼子声誉榜民心榜均靠前,甚至能与汉朝文景两帝争辉,这该如何是好?
武曌屏退张昌宗兄弟。
天榜之上,武姓帝王唯她一人。
武曌并没有因此感到失望。
在狄仁杰的劝说下,她已将李哲接回京城。
群臣皆请求她立李哲为太子,连皇嗣武轮都自请逊位于李哲,可见民心所向的还是李唐。
天幕上那么多她未曾见过姓名的李姓帝王,也说明她终将还政。
看天榜刘庄之名,天幕应是以登基后的姓名为准。
天幕只认“李显”,不认“李哲”。
只是李显的声誉与民心排名……怎会如此之低?
低到几乎位处昏君之列!
还有李隆基是怎么回事,他是李旦之子,又怎会登基为帝?
在民心榜位列第二,甚至高于太宗皇帝。
声誉值却是昏君中居下首?
赵匡胤面沉如水。
他没能在榜上找到弟弟赵光义,也没能找到自己的子嗣。
这个问题不大,赵姓皇帝很多,可能是如汉明帝刘庄一般改了名字。
也不是因为他被天幕评价为“稍逊风骚”。
能与唐太宗齐名这是荣幸。
更不是因为仅在中上游的民心。
“群成员”列表上的帝王,民心榜上除了秦念李世民这样升无可升的,名次都在上升。
包括始皇帝嬴政。
唐玄宗李隆基民心榜位列第二,这民心或许指的是开元盛世之时。
真正的问题在于赵姓帝王于天榜的排名普遍较低。
甚至有人比胡亥杨广还低!
别说前九只有他一人,双榜前百加起来都找不出几个姓赵的!
大宋后世帝王,怎会平庸甚至昏庸至此?
朱元璋正准备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既是因为朱允炆是嫡长孙,也是因为他纯孝。
可天榜一出,朱元璋就知道此事必须从长计议。
朱棣与朱允炆同在天榜之上。
是允炆和他的父亲朱标一样早逝,还是朱棣行篡位之举?
但看到朱棣在声誉榜上的排名远高于朱允炆时,朱元璋已是有意改变原先的想法。
朱棣已正式迁都北京,正在大祀南郊,却见天幕悬空。
“陛下!这是吉兆!”
民心榜上的名次正在快速上升,足见大明百姓见朱棣名列前九时,皆认为朱棣才是正统天子。
朱棣笑容满面。
毕竟不止他排名前九,与父亲同处“群成员”之列,太子朱高炽的排名也不算低。
孙辈朱瞻基亦在天榜前列。
显然都属于明君。
但继续往下看,排名只会越来越低,等见到跟徽钦二宗排名相仿的朱祁镇时,朱棣的面色已经转变为铁青。
高瞻祁见佑。
到他的曾孙辈,就要出这么一个废物?!
“朱瞻基!你生的好儿子!”
大祀南郊,皇子皇孙自然都在此处。
“陛下,臣、臣……尚无子嗣。”
朱瞻基现年二十四岁,在他这个年龄还没有孩子,其实已经算是子嗣艰难。
这朱祁镇不一定是他的儿子!
【今日话题:汉武帝刘彻。】
【相关皇帝加入群聊:刘启、刘弗陵、刘询。】
刘启是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
这三位应该就是临时嘉宾?
秦念打起十二分精神。
刘启惊奇地看着刚立的太子。
任谁册立太子不久,就看到天生异象,太子之名赫然出现在天幕榜二,仅次于秦始皇,都会认为太子为天意所钟。
谥号为武,又与秦皇齐名。
必是北定匈奴!
只是这“略输文采”……
“彻儿,文事一途亦不可荒废。”
年仅七岁的刘彻认真点头:“唯!”
阿母教过他,对于阿父之言,能以“唯”对答的皆以“唯”应答。
看到天榜之名,王娡大喜,但脸上却不露分毫。
彻儿的太子之位将无人可以撼动!
但现今皆在窦太后宫中,王娡依旧小心谨慎。
她为因疾而盲的窦太后转述天幕异象。
“不必了,此为异象,吾看得到。”
刘弗陵看着自己双榜皆靠前,暗自松了口气。
上官桀、桑弘羊等大臣因谋反伏诛,朝中再无人可与霍光抗衡。
刘弗陵不是不知道这于社稷有危,但他幼年登基,又无母族可以仰仗。
先帝给他留下四名辅政大臣,车骑将军金日磾早年病逝,上官桀桑弘羊二人狼子野心,去年就诬告霍光作乱。
他识破谗言,却没有追究这二人的过错,就是为了留他们制衡霍光。
可上官桀竟然勾结鄂邑长公主,欲要废帝迎立燕王,刘弗陵无法再留他性命。
桑弘羊也牵连其中,遭到诛杀。
霍光无人节制必然权倾朝野。
但刘弗陵才十五岁,他没有办法,只能信任霍光。
如今他天榜有名,且列于前排。
有“刘秀”这样他所未见却名列前十的刘姓皇帝,更是未见霍姓帝王。
足见霍大将军忠于汉室。
刘询心急如焚。
顾不上天榜上相当靠前的声誉,以及更高的民心排名。
他忧心于皇后许平君临产时患疾。
“天榜……若真有天意,朕祈求皇后平安!”
女医淳于衍脸色发白。
她受大将军霍光的妻子显所求,要给皇后投毒,以助其女霍成君成为皇后。
淳于衍恐惧之处,在于天榜之上有太子刘奭之名。
太子未易,她欲毒杀皇后之事是否败露?
越想越是心惊,淳于衍慌忙将附子收好,不敢于此时行投毒之事。
此时天幕中央突生变化。
【聊天群发言权限已发放。】
系统再度发言的同时,群成员上方出现聊天群规则:
一、常驻组与嘉宾组可获得发言权限。
二、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
三、此群严禁谎言。
秦念发现这个规则跟甲方给的不一样。
显然,这不是她需要遵守的规则。
毕竟她的人设就是假的。
“两种规则应该是互相印证。”
即使她之前没有追问出“发言不能前后矛盾”,也能从“严禁谎言”反推出这一点。
群成员列表也出现了三个分组:
常驻组10人;嘉宾组3人;观众组0人。
观众组?
这个组现在没人,秦念暂时无法判断这个分组的用意。
而群里已经有人发言,正是今日的话题人物。
【刘彻:朕的据儿何在?】

汉武帝刘彻和卫子夫的长子,七岁就被立为太子。
但在巫蛊之祸中,刘据遭人构陷。而刘彻在甘泉宫养病,不回复皇后和太子的请安。
刘据不知道汉武帝的死活,怕重演扶苏被胡亥矫诏赐死之事,就决定起兵最终兵败逃亡。
后来卫子夫自杀,刘据也在遭到围捕时上吊自尽。
秦念打字准备回复,很快又全部删除。
她现在无法确定“刘彻”在问什么。
现在的刘彻是处于立太子前、立太子后、还是巫蛊之祸期间?
时间点不同,刘彻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同。
无法确定,只能静观其变。
【刘弗陵:……阿父?】
刘弗陵大惊失色。
他只是下意识出声,怎么天幕上就出现了他的答复?!
【刘彻:你是何人?】
刘弗陵毕竟才十五岁,突然被阿父反问“你是何人”,当时心态就有点稳不住。
事实上,武帝这四字问句一出,刘弗陵的民心排名就开始止升反降。
先帝不认识天子?
天子得位不正?
【刘秀:孝武皇帝,他是孝昭皇帝,史书记载他是你立的第二个太子。】
刘秀非常谨慎地使用“史书记载”这个说辞。
史书毕竟是人所记载,那就可以被修改。
汉武帝是真不认识汉昭帝?
还是处于刘弗陵尚未出生之时?
【刘彻:朕为何要改立他为太子?】
【刘彻:朕就没有名为刘弗陵的儿子!】
刘彻现在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刘据,次子刘闳。
刘弗陵是谁?
为什么会顶替他的据儿?
刘彻脑中闪过无数阴谋论。
【刘弗陵:阿父,你怎么能不认儿臣?是儿臣哪里做错了?】
刘弗陵一着急,甚至没有以“朕”自称。
史书能改,他的记忆不会被改变。
刘彻驾崩时,刘弗陵已经八岁!
【秦念:刘彻,你现在是什么年号?第几年?】
看完三人的对话,秦念就知道刘彻处于“废太子前”、且刘弗陵尚未出生的时间点。
刘弗陵这么着急,他的“设定”应该是以为刘彻已经死了,事实上他们处于不同的时间线。
既然刘弗陵不知道刘彻“多少岁”,那她秦念问这个问题应该不突兀,不会表现出“异常”。
直接以“刘彻”相称,是为了符合人设。
秦念是谁?
朱元璋脸色相当难看。
一则他试图询问朱棣他是如何登基,天幕却提示“违反规则二”。
二则他不认识秦念。
这就意味着此人必是大明之后的帝王。
大明,亦未能万世。
秦念民心榜第一,高于唐太宗李世民。
如此可怕的排名,足见其功绩。
只是不知为何,此人竟然不在声誉榜上。
【刘彻:元狩四年。】
刘彻迅速恢复冷静。
秦念之问一出,他就隐约猜到了“刘弗陵”是怎么回事。
【刘弗陵:阿父,儿臣是你还未出世的第六子!】
这话特别奇怪。
但知道“元狩四年”是哪一年的人,都能理解此言。
即便是不了解年号的汉人,也懂得“还未出世”的含义。
刘弗陵的民心开始回升。
【刘彻:那朕的据儿呢?】
原来是还没有出生的第六子。
刘彻年近三十才有长子刘据,对太子的感情极为深厚。
相比于这个毫无印象的“刘弗陵”,刘彻自然更关注长子。
当然,刘彻还是对此感到喜悦。
第六子。
原来他不是子嗣艰难,而是时机未到。
刘弗陵没有答话。
他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毕竟子不议父,他总不能当着全天下百姓说阿父的过错。
刘询欲言又止。
他是过继给昭帝才继承皇位,不能直言戾太子是他的大父。
虽然对武帝有所怨恨,但武帝只是“你是何人”就引发昭帝民心受损。
刘询不敢在天意面前表现得“不孝”,就只能保持沉默。
其余皇帝也在看到民心榜的波动时变得极为谨慎,轻易不敢发言。
聊天群无人答话,秦念就知道她必须得发言了。
“积极参与话题讨论”,显然就是让她带节奏,别让聊天群冷场。
但她刚打出解释性的文字,又迅速全部删除。
“性格嚣张霸道”。
如果她只是对刘据被废进行解释,显然不符合“嚣张霸道”这个基础人设。
嚣张,指喧哗、放肆、跋扈。
霸道,指做事专横。
秦念又打出一行字,以嘲讽的口吻回答刘彻的问题。
然后再度删除。
“还是不对。”
这时秦念才发现2000的日薪真不是白给的。
除了基础人设,还有极为关键的“其余人设请根据聊天群内容自行调整”。
她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关系着自己人设的塑造。
现在群里所有人都没有回话,连刘弗陵、刘询这两个汉武帝的“直系后代”都保持沉默。
他们为什么不回答?
如果这是指出汉武帝的过错,作为后代的汉朝皇帝不能答话。
其他朝代的皇帝怎么也都不作答?
秦念看向电脑屏幕上的文档,注意到甲方堪称隐晦的提示:
只有她看不到的“天幕”。
“你的民众无法看到天幕,民心排名不会因聊天群内容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其他皇帝的民众看得到天幕,民心榜会因为他们的发言实时变化。
逻辑上来说:
民众看到汉武帝质问“你是何人”时,刘弗陵的民心肯定会往下跌。
如果是这个设定,加上目前群成员里所有的皇帝都是“聪明人”,也就当然不会有人贸然回话。
“好险,如果我直接对‘汉武帝’开嘲讽,民心榜榜首的位置却一动不动,那我的人设里就得加上‘我朝百姓都厌恶汉武帝’。”
“之后如果我表现出对武帝功绩的赞扬,民心也不动,这就是很明显的异常,违反规则一。”
话是这么说,秦念却没有畏手畏脚,反而相当兴奋:
有意思!
【秦念:刘弗陵不敢回答,你猜能是什么原因?】
刘彻将这个问题抛给了他的大臣们。
当他不是在向天幕发问时,他所说的话不会出现在天幕之上。
群臣静默。
正如这个后世皇帝“秦念”所言,刘弗陵不敢作答,就不可能是因为太子早夭才更易太子。
见众臣不敢言,刘彻只能冷眼看向天幕。
【刘彻:刘弗陵,回答朕。】
被“年轻”的阿父指名道姓,刘弗陵只得苦笑。
他试着为阿父粉饰,但所言只停留于“聊天群”的下方,天幕提示“违反规则三”。
被天幕视为谎言。
因为他对天意撒谎,他的民心榜排名再度下跌。
今日不是朝会,即便天幕一出他就命人召霍光前来,也不会来得这么快。
他无人可以商议。
不回答,民心就一直在降。
十五岁的刘弗陵只能靠自己。
【刘弗陵:阿父患病,胡巫欺君说是巫蛊所致。奸臣江充与大兄有仇隙,于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大兄不能自明,被迫起兵。后兵败逃匿,遭受围捕时自经。】
卫子夫在看到太子更易时就觉察不对。
此刻看到据儿被迫自经,极其悲痛之下泪流满面。
但很快,卫子夫就拭去泪水。
天意正在助她,她何必大悲!
长门宫。
陈阿娇大笑不止。
她因巫蛊被废,卫子夫的儿子却因巫蛊被杀!
狼居胥山。
祭天封礼刚结束,就有天幕现世。
霍去病因陛下能与秦皇争锋而喜,也因不见太子之名而深感疑惑。
如今看到刘弗陵所言,怒不可遏。
“我必杀江充!”
十岁的刘据已经赶到了未央宫。
刘彻看到据儿脸上的恐慌,更是愤怒。
身为天子,为胡巫与臣下所欺!
此外——刘据为何起兵?
为何敢起兵?
为何能起兵?
此刻他当然想到了太子最大的依仗。
但刘彻没有表露分毫,而是连忙前行数步,亲自安抚太子:“据儿,朕必不会再受奸臣所欺!”
【刘启:彻儿!你怎会轻信巫蛊之言,朕是这么教你的?】
七岁的刘彻一时间不知道阿父是在指责天幕上的“刘彻”,还是在教导他。
刘启看着尚且年幼的太子,深感责任之重。
他绝不能放任太子“略输文采”,定是读书太少,才会作出这等错事!
刘邦没有出言。
太子起兵?
究竟是江充构陷太子,还是“汉武帝”刻意为之?
【刘彻:……】
刘彻不明白他什么都没说,怎么天幕会以他的名义道出六个点。
但眼见民心榜名次开始下跌,刘彻只得解释。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