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水映衬着两边的亭台楼阁,很有江南水乡的韵味,让他这个久居晋省的人也都觉得别具一格。
这时,有人匆匆从后头赶过来:“叶先生,陈先生,我们老板到了。”
“你们想要见一见向齐师傅他们?”路晓琪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两人,她敏锐地注意到这两人手上的茧子,心中有了计较,这应该是应府木塔修复团队一线的人,大概率也是工匠,“可以冒昧问一下原因吗?”
叶世安没有想到清河古镇的话事人竟然是个这么年轻的女孩子。
他还没说话,陈世豪已经抢先一步了:“之前我们看直播,发现向齐师傅他们做的榫卯和应府木塔上的榫卯有些相似。”
路晓琪有些不解:“这也很正常吧?榫卯的结构本就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
苏隽在一旁提醒她:“他们说的应该是千叶莲心榫和秤杆活昂榫这些失传的榫卯。”
这才值得这些人大老远跑一趟。
叶世安点头,决定坦诚相告:“路老板应该知道应府木塔的事情,它的倾斜程度已经逐年增加,我们一直都想要维修但却下不了决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斗拱十分复杂,其中有一些榫卯结构因为磨损和腐朽以及位置的关系,即便是现代的扫描仪器也难以看到里面的全貌。”
它作为国宝中的国宝,经不起一些闪失,所以决策方根本下不了决心。
路晓琪明白过来:“向师傅他们展示的榫卯正好就是其中之一?”
“对。”
事关国宝,她也没敢拖延,立刻带着他们去见了向齐和向明。在向家村的工匠里,这俩肯定是经验和见识最广也最深的。
叶世安和陈世豪过来原本只是想要碰碰运气,其实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能知道一两个失传的榫卯已经很了不得了,总不可能所有的榫卯他们都知道吧?
他们带了大量的照片过来。看到两个老工匠拿着平板横着竖着研究,陈世豪以为他们也没看出来什么东西,心中颇有些失望,连忙说:“两位师傅,也不需要有太大的压力……”
没想到,向明和向齐放下平板,抬起头来一脸平静地点了点头:
“就这个?我知道啊。”
“你们慢慢看,慢慢想……”陈世豪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出口呢,就被他们打断了,接过平板的手都哆嗦了一下,差点没掉到地上。
他声音高了八度:“知道?!都知道?!”
叶世安也差点没反应过来,一脸震惊地看了过来。
“知道啊。”向齐轻描淡写,“又不是什么很难做的东西。”
他们都做过,而且做过不少。
叶世安追问了一句:“真的都知道吗?”
向齐瞥他一眼,将平板拿了过去,用手指了指:“喏,这个是九曲连环榫,很麻烦,做一个都得好几个月;这个应该是船底浪榫改过来的,原本是用作海船底板,防水抗风;这个嘛……”
“是锁风榫咯。”向明凑了过来,一言断定,“这个结构一看就知道了。”
叶世安和陈世豪面面相觑。
叶世安脑海中灵光一闪,失声追问:“可是《鲁班经》里写的“窗棂锁风榫,三冬不透隙”?”
向明点点头:“的确是。”
他看向叶世安的眼神中透着赞赏,觉得这人还不错,有点见识。
陈世豪:……
路晓琪在一旁看着,嘴角忍不住往上翘,很辛苦才忍住笑。
向齐点评了一句:“将锁风榫运用到斗拱里,听闻以前晋地造塔时尝试过用此构造,只是没有亲眼见过。”
他说的以前自然是明朝之前。
叶世安和陈世豪对望一眼,都有些恍惚。这事儿就这么解决了?
又有些怀疑。
但看这两位师傅言之凿凿,十分确定也十分淡然的样子,必不可能是撒谎。见没见过,会不会,造一个就知道了,撒谎没用。
叶世安只觉得困扰在心头几十年的一个难题忽然就没了,一时之间喜忧参半,说话都有些卡壳艰难:“向师傅,二位,二位可不可以随我去晋省看一看?”
向齐和向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那不行,我们这儿还在赶工呢,可没时间。”
而且,他们也不能出安平县。
路晓琪暗道糟糕。
叶世安没想到他们拒绝得那么干脆,一时没反应过来。性格更急躁的陈世豪脱口而出:“那可是修复国宝!你们……你们怎么能那么无动于衷呢?”
叶世安连忙喝道:“世豪,闭嘴!”
是国宝没错,但也不能因为人家暂时去不了就道德绑架!
陈世豪自知失言,连忙赔礼道歉:“对不起,两位师傅。主要是应府木塔现在情况的确不怎么好,我有些着急了。”
原本因为他的话而眉头紧锁的向齐向明脸色也舒缓起来:“无妨,可以理解。”
但是他们的确没办法去晋省。就算是自由度提高了,他们肯定也是要以清河古镇为先,这里不单单是他们工作的地方,更是他们的家。
叶世安也很理解,他也不可能当着路晓琪的面说你们这儿的事情又没那么重要,别干了。
“你们看看这样行不行?”路晓琪忽然出声,“叶主任,向师傅他们既然知道榫卯的结构,有时间的话是不是可以远程指点?”
她看向向明向齐,征询他们的意见。
向明向齐沉吟一二,最终向齐颔首:“可以,你们有不懂的榫卯,我们可以做一个出来,也让你们看一下到底和木塔上的有没有区别。”
向明欲言又止,但最终并没有说话。
叶世安和陈世豪大喜:“那就麻烦两位师傅了。”
“事先说好,”向齐神色淡淡,“我们这一两年最紧要的事情还是修缮清河古镇,只能闲暇的时候做一下,不保证时间。”
叶世安立刻说:“没问题!只要两位师傅愿意做,我们已经很感谢了。”
路晓琪打算让陈盈盈和他们去谈一下顾问费用,总不能让两位师傅白做。
双方对于协商结果都很满意。叶世安和陈世豪当即就留在了清河楼的施工现场不走了,看着向齐和向明干活,时不时还搭把手。路晓琪看他们入迷的神色,也没提远来是客让他们休息的话,随他们去了。
他们两人在古建修复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其他建筑队的工匠有认识他们的,看了之后都觉得惊异不已。这两位大佬居然对向齐向明那么客气,甚至还带着一丝丝恭谨。
向齐与向明在工匠们心中的地位又被默默地上调了一级。
另一边,路晓琪和苏隽回了办公室。
苏隽问她:“你很希望向师傅他们能够帮忙去修应府木塔?”
“是。”路晓琪点点头,“当然也要看他们的想法。只不过,如果能帮得上忙,我会希望他们帮忙。你不知道应府木塔在国内古建里的地位,它是现存的最高大也最古老的辽代木塔,绝对的国宝。如果倒了,真是可惜。”
苏隽抬了抬眼,淡淡说:“辽代啊……”
路晓琪被呛到,一个猝不及防,猛烈咳嗽起来。
苏隽抿了抿唇,想帮她拍拍背但又顾忌地收回了手,悠悠说:“等以后有机会了,我一定要去看看这座木塔。”
路晓琪听他话里坦然平静,脸上神情温和,不像是在阴阳怪气,有些惊讶,挑起了眉。
苏隽失笑:“不必这样看着我,以后也不用在这方面小心翼翼,既然已成历史,便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他是真的想去看一看这座见证了他所在时代历史的木塔。
路晓琪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没再说什么。
待到下工之后,叶世安和陈世豪终于依依不舍离开了清河古镇,去了市里的酒店。他们打算明天就把酒店给退了,住到安平县来,恨不得离清河古镇零距离。
向齐和向明一起回四号区。
“你不是有事情想要问我?”向齐斜睨了向明一眼。
向明笑起来:“你果然了解我……我就是想问,你这是打算将这些技艺都传出去了?”
不是每个御用工匠都能掌握这么多榫卯的,其中有好几种是他们向家的绝技。以往,即使只是普通弟子都可能学不到,只有向家的后辈才能学,可以说是家传手艺。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玩意儿你也清楚,即便是我教了也不是是个人就能做出来的。”向齐停顿一下,又叹了口气,语重心长转过来对向明说,“师弟,时代变了。”
如今的时代,工匠凋零,处处都在被现代的材料和技艺所取代。
每每看到这些,向齐都觉得触目惊心。
“如果还抱着以往的想法,那或许到最后什么都剩不下。是了,那时候咱们这些掌握了手艺的人或许会更吃香,但是,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整体行业都衰败了,个人再怎么出色也没意思。
“况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他这番话说得向明一愣。
向明忽然想起来路晓琪为他们向家村人请的老师。这里的人对于知识的传授是那么的无私,他的孙子和孙女也马上要去上学了,而在他们那时候,这是少数人的特权。
和现在遇到的问题何其相似!
他苦笑一声,对着向齐拜了一拜:“师兄,多谢你点醒我。”
向明很少喊向齐师兄,因为两个人拜师学艺的时间就差了五分钟不到,他觉得不服。但现在这声师兄却是叫得心悦诚服——师兄就是师兄,格局就是比自己大。
第二日,叶世安和陈世豪早早就来到了清河古镇,甚至还赶上了食堂早餐,比那些匆匆来打卡的员工还要积极。
又在清河楼待了一上午和宇文恺相谈甚欢后,叶世安找到路晓琪。
听了他的来意,路晓琪扬起了眉,忍不住重复了一遍他的话:“您想带着你们团队来古镇帮忙?”
“可不是免费帮忙。”叶世安笑眯眯说,“不过可以给您一个友情价。我们团队的实力,路老板应该清楚的。”
听了他报的价格,路晓琪深吸了一口气,这可真的是友情价,约等于不要钱了。
“欢迎至极!”她立刻一口应下,看着叶世安的眼神都热切了几分,“叶主任,你想要安排多少人来都行!我们清河古镇绝对欢迎。”
她现在对古建圈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应府木塔的维修团队其实算是有编制的,除了维护一些国家重点文物之外,从来不在外面接活,也代表了国家级的水平。
这可真是天下掉馅饼,不答应的是傻子。
另一边,叶世安也很满意。
将手下的工匠调一些过来,可以跟在这几个大师傅跟前学点东西,而且还能让清河古镇早日完工,简直一箭双雕。他是发现了,这个清河古镇卧虎藏龙,也不知道从哪儿找来这么一群神仙。今日他聊的那个和古代建筑大师同名的老爷子,也厉害得很,他差点就要以为真是历史上的宇文恺穿越过来了。
叶世安觉得这事儿得怪他老婆,平时听书就爱听个穿越什么的,害他现在也想象力那么丰富。
又要来一支实力雄厚的古建建筑团队,宇文恺对这件事自然也是举手欢迎。按年底开业算的话,其实工期还是很紧张的,这还要多亏了系统包揽了一部分很重要的活。
戏院的特殊改造卡也可以用下去了。
宇文恺这几日让人把戏院旁边一圈房子都给扒了,挖掘机的速度唰唰的,然后又在周边做上了一圈简易围墙,打算用这个方法“偷面积”,蒙混过关。
路晓琪站在这小戏园子前,点击了使用改造卡。
【请玩家选择其中一项:剧院、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
她果断选择了剧院。
【请玩家圈定改造建筑。】
系统空间里那座清河古镇的沙盘模型浮到了她的面前。
关键的时刻到了。
路晓琪认真辨别了一会儿,终于在古镇中找到了戏园子对应的位置。她惊喜地看到这个沙盘模型真的将包括围墙在内的那一圈空地都算成了戏园子所属空间。
偷面积成功!
随着她的选择落下,那张特殊卡散发着光芒,很快消失在了系统空间里。
与此同时,就如同建造VR全息体验馆那次一样,在路晓琪的眼前,蓝色的帷幕从四周升起,将这个即将被改造的建筑完全包围起来。
宇文恺:“明日我便让人守在这儿,不经许可不可进入。”
路晓琪点点头,欣喜极了:“三个月后就能看到效果了。”
“小友放心,系统出品,必属精品。”宇文恺呵呵笑,“如今这镇子上的水可干净多了,看着都喜人。”
镇子里的河道现在已经清澈到了看了后想下去游泳的地步。而且维护还没有结束,路晓琪无比期待最后的效果,说不定这水都能单独成为古镇吸引人的一个点。
最近可能水逆结束,路晓琪觉得自己运气超好。
她还沉浸在各项改造都顺利进行的愉悦之中,第二天,刘蝉又给她带来了好消息。
“咱们那次的直播,在外网的点击率居然爆了!”
路晓琪一脸茫然:“……外网?”
他们有做外网吗?
她记得当时和刘蝉定下自媒体的宣传策略时,因为清河古镇主要顾客就是国内,加上那时候人手也不够,所以暂时就没考虑外网啊。
问了之后路晓琪才知道,原来是有一些专门从国内视频平台搬运内容去外网YTB的博主,将当时直播的精华片段剪辑成为了一个视频搬运了过去。
标题就叫《东方建筑的魔术时刻》
然后,这个视频竟然就火了,有着两百多万的观看量,虽然比不上那些大网红的频道,但是在那位博主的频道里算是一骑绝尘。
刘蝉:“作为搬运博主,他这个量已经很不错了。初步算一下,最起码可以给他带来五千美元以上的收入。”
他痛心疾首:“咱们就应该早点规划一下外网账号。”
路晓琪也有些心疼,好像自己的钱被别人分走了一样:“现在还不迟,把外网的账号都给我注册起来。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忽悠来一点外国游客。”
“行。”刘蝉想起来,连忙问,“那这个视频要不要让他下架?”
这种搬运没有经过原创作者的同意,本质上是侵权了。
“留着吧。”路晓琪有气无力摆摆手,沉浸在痛失一笔钱的失落之中,“人家好歹也帮咱们宣传了一下,去私信他让他以后记得来拿授权,然后要带上咱们的账号。这个人以后可以长期合作。”
完全不允许搬运的话,其实损失的也是自己的流量。而且这位UP主还自己配了英文解说,甚至还制造了一小段动画用来演示榫卯的原理,不是无脑搬运,做得挺用心的。
路晓琪振作了起来,点开视频的评论区,然后心情一下子就down了下来。
在外网,经过国外这么年的偏见宣传,华夏的形象根深蒂固,不管是什么主题的视频里,都会有一大群蠢货在展现他们本就稀少的智商,让人看了很不爽。
“找点人把这些评论给刷下去,能举报就全举报了。”她恨恨地说。
刘蝉领命而去。
路晓琪面无表情一直刷着,深深觉得一定不能放弃外网的宣传阵地,这不单单是为了赚钱,即便是不赚钱倒贴,再难也都要上。
漂亮国。
本杰明是一位在硅谷大厂工作的软件工程师,也就是IT男。但他的爱好和他的职业没什么关系——休息的时候他最爱的是在家里的车库中加工各种木头制品。
做手工能平复他因为工作压力而变得烦躁的心情。
他一直觉得自己当初应该读工科专业。
不过,他的手艺平平,做出来的东西只能自娱自乐。为了提高一下自己的技术,本杰明在youtube上关注了一大堆做木工的大神,跟着他们学习。
这一日是周六,本杰明照例来到车库。
他最近打算做一把椅子,不过做了快半个月了连一半的进度都没到。
正在聚精会神刨木花的时候,忽然看到自己的好友贾斯汀给自己发了一条信息,里面还有一个YTB链接:【快看,这绝对是你的菜。】
本杰明还以为是什么美女视频,但没想到一点开却是一群东方人正聚在一座东方建筑里似乎在干着什么事情。
天啦,这可真是一座漂亮的建筑。
作为木□□好者,本杰明对于东方建筑有一种天然的喜爱。他也眼尖地看到了场中放着的一个木制物件。
它是如此的有魅力,用笔直的木头构建而成,层叠、连接,有着秩序感十足的空间美感。
“真是太美了!”他忍不住喃喃自语。
他不得不承认,虽然北美大陆上木屋众多,但是这些东方人才是真正驾驭木头的高手。
这时,UP主激情的讲解响了起来:“不用一颗铁钉,也不用一滴胶,看看东方的魔术师们如何运用神奇的榫卯技术让纯木制的斗拱承受起三头成年大象,十几吨的体重!”
本杰明惊讶地睁大眼睛。
不用一颗钉子和一滴胶吗?十几吨的重量?这感觉很匪夷所思,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他的确在镜头里看到了液压机的存在。
来真的?
本杰明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而且,“榫卯”这个有些拗口的词语他好像听过,记忆超群的本杰明一边认真观看视频一边在脑海中苦苦地搜索有关“榫卯”的过往记忆。
但是,看着看着,他就顾不得回想了。
当他看到那几个没有用钉子和胶水的木制物件在液压机的重压下岿然不动的时候,忍不住把眼睛瞪得圆圆,当他看到向家人做的斗拱最终承受了将近十七吨的重压时,他似乎身临其境,从椅子上一跃而起,朝着天空激动挥了一拳。
“这是奇迹!”
这是人力与智慧所能达到的奇迹。这些来自东方的匠人真的做到了!
他对着好友贾斯汀滔滔不绝,将各种溢美之词都奉献给了这些工匠,也感谢贾斯汀给自己发来那么精彩的视频。
贾斯汀:“我一看就知道你会喜欢。伙计,你有没有看到后面的那段动画演示,能够想出这样的法子,这些华夏人真的是太聪明了。”
本杰明点头:“那个莲花一样的东西,不仅要做出来而且还要嵌出去,实在是很厉害,匪夷所思!”
他完全想象不到自己要是能做到这样,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个男人。
本杰明一边和贾斯汀聊天,一边点开评论区,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同好。
【很厉害,我在十年前曾经去过一次华夏,深深被那些精美的古建筑给吸引住了。能有这样的东西存在于世界上,那真是整个人类的荣耀。】
【一个很出色的视频。华夏的工匠手艺们非常棒。】
【华夏有五千年历史,他们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保持得很好。反观我们呢?很多东西都已经失传了。】
【我也是个木匠,说实话,榫卯太难了,我到现在为止都做不出来一个简单的榫卯。这些匠人们拥有非常灵巧的双手,绝对的大师级。】
夸奖和表扬的很多,但同时也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带着恶意的评论:
【知道为什么这些工匠技艺那么高超吗?因为华夏就是血汗工厂,他们被关在工厂里每天不停地工作,如果你也这样,那你也能有这么好的手艺。】
【去过华夏,太落后了,又脏又穷。这辈子再也不会去这个地方。】
【世界上最美的木质古建筑在日本。京都真是我去过的最美好的城市。】
【榫卯不是日本的吗?】
【我们大韩民国的景福宫才是最美的。榫卯就是我们申遗的大木匠艺术!掌柜们,就是一群抄袭犯,无耻的小偷!】
本杰明对这样的情况早就见怪不怪,YTB是全球性的视频大平台,网友们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同的观点实在是太正常了。而且,每次和华夏相关的视频下面都会演变成这样。
对于华夏,本杰明没什么好感也没什么恶感。
他接受过的教育告诉他,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和互联网发展很是强劲。但是他所接触过的很多新闻又让他觉得华夏是个很专制的,人们没有自由的国家。
一想起来,总是灰蒙蒙的天。
当然,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本杰明其实也不是很在乎。
毕竟,那是一个遥远的万里之外的国度,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倒是评论里提到日本的那一条让他忽然想起来自己到底是在什么时候看过榫卯的介绍。他翻了翻自己的社媒平台,果然发现了当时的很多浏览记录,是有关日本细木作工艺的,和榫卯非常的像。
他和贾斯汀甚至因此而争辩了起来。
“我觉得这就是日本的。”本杰明认为,“现代的日本建筑师也有很多运用榫卯工艺来建造房屋。”
“哥们,你应该去学学历史。”贾斯汀大笑,“榫卯当然应该是华夏人发明的。而且如果你对东亚的历史了解,就应该知道日本当时受到了华夏很大的影响,他们甚至还派了很多留学生去学习。”
本杰明败下阵来。
“随便了,”他耸耸肩,又取笑贾斯汀,“你可真是华夏迷,贾斯汀。”
贾斯汀:“我只是觉得研究一个古老的文明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我正打算明年去华夏看一看。”
本杰明有些讶异:“为什么不去日本?”
他得承认,自己对日本还是更有好感。干净、优雅、国民素质高,景色和文化也都很独特。
贾斯汀无所谓:“也会去,到时候正好把东亚都转一圈。”
他邀请本杰明一起去,本杰明有些心动,但还是有点顾虑:“我考虑一下,到时候回复你。”
在清河古镇的外网账号上线时,路晓琪也迎来了难得的休闲时光。
她和宋五嫂约好了去市里面的饭店试吃,今天一天就吃吃逛逛,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
刚下楼就遇到了何桂花。
何桂花看到两人高兴极了,打了个招呼后凑过来,小声说:“知道吧?之前坑你们的那对小夫妻,那店都快要倒闭了!”
第58章 包含营养液9k的加更……
路晓琪和宋五嫂这段时间都在清河古镇待着, 小区里都很少回了,自然不知道这边的动向。
如果不是何桂花提,路晓琪其实都已经忘记这件事情了。
两人闻言都有些吃惊:“出什么事了?”
这才一个月呢。当时这俩小夫妻不是急着把店面要回去就是为了好让自己做生意嘛, 怎么坚持了一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
“这事儿, 我还真知道。”何桂花笑了起来, 语气里都带着点看好戏的幸灾乐祸。
她是宋嫂鱼馆的忠实老粉丝,对这对不讲契约精神的小夫妻早就看不下去了, 还在周围科普了一番他们的作为。街坊邻居们大多都光顾过鱼馆, 知道鱼馆提前关门是因为他们不讲信用, 谁还会去呢?
“而且吧, 他们也是有点飘。看宋嫂子的鱼卖得那么好……”
原来, 是小夫妻二人想当然的觉得宋五嫂既然能拿着这样一个成本低的小馆子来卖那么贵的鱼, 他们算了算利润,眼馋到要死,便也觉得自己可以。即便只赚一半那也很好了嘛。
于是, 他们也开始主要做鱼馆,之前叫宋嫂鱼馆,他们不敢原封不动就照搬,就改了一个字, 叫做“宋嫂鱼羹馆”。而且他们很有心机的第二天就把宋嫂鱼馆不再营业的招贴给撕掉了,甚至门头也仿造着之前鱼馆那样蒙了起来,意图混淆视听。
路晓倒是知道这事儿;“群里是不是还因为这个艾特过我?”
那段时间她正好在杭州和成都,知道之后也没怎么管。主要是宋嫂鱼羹是历史名菜,他用在餐馆名字上也没什么问题,再有就是她觉得凭这对小夫妻的手艺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来。
宋五嫂的眉头紧紧皱起:“那不是会有很多客人以为鱼馆还在继续开着?”
虽然她们早就在各个渠道发布了停业通知,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刷新网络消息的。
何桂花:“可不是!一开始那两天就有很多人上当了,让他们赚了一波, 但是味道不对啊!人又不是没长嘴,这菜是不是好吃,一筷子就能吃出来。”
所以,那家店很快便门庭冷落,更多的人在网上发现他们只是伪冒的,就更生气了,避雷贴一搜一大片。
那两个小夫妻愣是熬了半个月,熬不下去这才又急呼呼地转卖之前的快餐。但是这种快餐竞争大,那边三四家都是做这个生意的,前半个月他们将受众往外赶,现在又想求着他们回来,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更何况还有一群“黑”不断在各大点评网站给他们低评分。
“现在啊就是他们已经支撑不下去了,我今天早上去看已经挂了求转让的告示了。可能是想要换个地方再开吧。”何桂花高兴地说。
大家都很高兴。
真以为谁都能拿一个小快餐店的铺子来卖单价五十以上的菜呢?
“他们也真是可以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宋五嫂摇摇头,“也不知道他们当时拿的钱能不能抵得过这两个月的铺租。”
路晓琪则是好奇问:“那路口新开的那家吃鱼的餐厅怎么样?”
她可是记得,当时疑似就是这家餐厅和夫妻俩串通,将宋嫂鱼馆给赶走的。
“那家还过得去吧,开业的时候人还挺多的,不过现在冷清很多了。”何桂花看着宋五嫂,十分感慨,“咱们群里很多人还去吃过呢,就觉得还是不如宋嫂子你做的好吃。”
反正她吃过一次后,下一次遥遥无期了。
不像当时去宋嫂鱼馆,如果不是难抢到位置,简直每个礼拜都想要去吃一吃。
何桂花说完这个话题,又热切地看着路晓琪:“小路,中药香囊有得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