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by火星少女
火星少女  发于:2025年11月04日

关灯
护眼

韩玉裳侃侃而谈,她拎起丽娘穿着的裙摆,果然拉开之后就能看到其实是裙裤。
成化年间,流行马尾裙,裙摆十分蓬大,到了弘治年间给禁了。再到嘉靖时,虽然马尾裙已经不太见踪影,但时人还是喜欢略微蓬一点的裙摆,比如她们穿过来的尚宫服。只是这样的裙摆在现代这样人潮众多的景区里却很不合适,因此姐妹俩将它改窄了,还加入了裙裤的元素,直接侧边一个拉链完事。
女子裤装、内衣裤、拉链与纽扣,这三项现代发明被韩玉裳称赞不已。
宋美娜俨然成了韩氏姐妹的粉丝,立刻表扬:“这个好,的确比裙子方便。”
路晓琪:“天气冷了还可以在里面加秋裤和羊毛裤。”
江南地区的冬天那可是真冷,魔法攻击。
韩云裳在旁边点点头,高兴地说:“就是担心冷,我们才觉得这种上袄下裙的样式最适合,可以在里面穿自己的内搭。不像我们以前……”
一时最快差点说漏嘴,自己急刹车然后被口水呛到。
韩玉裳扯了扯嘴角,脸上微笑不变:“不像我们以前,没有羊毛羊绒衫,只能一层一层套。”
比甲、褙子、披风……
宋美娜心里泛起怜惜,原来这两位老师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呀。
也不怪宋美娜一看到这身制服就喜欢——除了裙子改为裙裤之外,韩玉裳韩云裳还运用了现代剪裁手法,将上半身的袄改得更为收腰,下摆又顺应着裙摆微微张开,很是优美。
但是它同时又极具古典美。白色挺括的交驳衣领,衬着浅紫色绣着折枝小葵花的圆领袍,非常精致。凑近看,竟然还是用金线手绣的。下面的裙子是素色的瓷青。
男性工作人员遵循同色系,只是服装款式有些不一样,一律是交领窄袖短衫配长裤加腰带,参考的是明代襦衣的形制。
这是客服的穿着,另外一套是暗朱红配牙白,则是店员们的穿着。
这两组颜色的搭配,明度都不算高,但是却极有韵味。如果让路晓琪来形容的话,像是从那种经历了时光的,微微发黄的古画上截取下来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古典诗意。
美极了。
而且整体很衬清河古镇的风格,会成为镇子里的一抹亮色。
“这是你们绣的吗?”她好奇凑过去看上面精细的刺绣花枝纹样。
韩云裳:“是,是姐姐绣的。”
韩玉裳:“不过这是样衣,等到大批量生产的时候就没有手绣了,只能机绣。”
她原本也预算了要手绣的,但经常打交道的采购部的女孩子听了后就惊叹这得是多大的工程量,而且只是工作制服完全没必要。韩玉裳这才知道原来现在竟然已经有了专门绣花的机器。
这让她不免有些焦虑。
“机绣可以的,这要是全手绣,我都舍不得每人一套了。”路晓琪开玩笑说。
现在手绣卖得多贵呀!
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是冬季的工作服,”韩云裳的性格经过这几个月之后已经逐渐恢复了以往的活泼,“到了明年阳春三月,我和姐姐打算推出春季的工作服,参考宋制,夏秋季节则参考唐制,您看行不行?”
路晓琪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这个可以有!”
这边建筑仿的是唐风,但她并不想原封不动的将它建设为一个唐代古镇。她召唤过来的人有秦有汉有唐有宋有明,她要宣扬的是整个华夏古代,而不仅仅只是拘泥于某一个时期。
所以,建筑依然走唐风,但里面的市集主题走的却是《清明上河图》的路子。如果按照唐朝时的坊市结构,那就太封闭了,根本没得玩。
因此在服饰上,路晓琪也希望每个朝代都能出现一下。
韩氏姐妹的方案被全票通过。
在结束的时候,韩玉裳迟疑了一下,对路晓琪说:“路小姐,这项工作后期其实我们只需要跟进即可,那接下来……”
路晓琪眨了眨眼,这是觉得工作不饱和了主要来要求新工作了呀!
果然是尚宫!
“我这儿正好有个事情……”她沉吟了一下,“现在在排的那一出歌舞剧,几个主演的服饰,导演看了后觉得还有些不对味。我想让你们试试。”
它的主题正好是展现古代灿烂文化。
“舞姬的服饰吗?”韩玉裳沉吟,“我以前虽未亲自做过,但也看过一二,可以试试。”
“其实不是舞衣,”路晓琪解释,“她们扮演的都是贵人,皇后妃嫔什么的,要符合身份。只是面料需要注意不能太厚重,不然跳不起来。到时候你和孙导去沟通一下就知道了。”
韩玉裳点点头:“明白了。”
“我之前还有个想法……”路晓琪没说完,“之后,我想在古镇里开一个古代服饰馆,或者也可以叫做汉服馆吧。”
韩尚宫她们刚到这个世界时,就已经有女员工提出了这个建议。路晓琪这段时间在研究各大景区的商业构成时,越发觉得这个建议是可行的。
一个景区尤其是古典景区养活了多少家汉服摄影店呀?不说帝都杭州苏州西安这种古都,就连清河古镇门口都已经开始有嗅到了商机的商家在开始装修了。
“不过,我想开的不是那种廉价的。我想开一家高端的,从形制款式和手工上都没得挑的汉服馆!”
路晓琪曾经陪好友去日本旅游过。在京都这样的地方,很多人都会预约和服馆去租赁和服,穿着游玩或者是拍照。其实这样的形式和国内的汉服摄影店也没什么不同,
有区别的是,人家的和服尤其是高端和服卖得贼贵!
稍微好一点的和服租赁价格就要上千块,更高端一点的四五千甚至上万。卖价就更不用说了,好的正绢和服摆在商场里,属于奢侈品级别,十万往上的也不少见。
但国内这样的高端汉服往往都是博物馆复原与私人订制,十分小众。
路晓琪觉得自己既然有这样的员工人脉,那不开一家好的汉服馆简直就是浪费资源。就算是不赚钱,单纯做一个服装复原的小博物馆,她也乐意。
“正好,金匠人一家就是做首饰头面的。”她说,“你们可以去找他,一起把这件事做起来。倒不一定在一期就开业,能赶上二期也很好。”
韩玉裳和韩云裳对看一眼,欣喜地应下:“好。”
这正是她们擅长的。
宋美娜在旁边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若是真开了这么一家汉服馆,我肯定光顾。老板,到时候可要给我员工折扣啊!”
她就是那种去了景区一定会约旅拍写真的。如果服装真的精美显档次,即便是贵一点她也会乐意出的。姐姐又不差钱!
宋美娜原本过来上班前还有些担心这儿是个县城,怕没什么意思,又是那种土了吧唧的山寨景区。原本她是想赚一笔就跑路的,但待了一个多月后发现,这个景区还真有点意思。
别的不说,光是在审美这一项上就让她折服了。
宋美娜现在对清河古镇满意极了。
站在门口送几人离开,韩玉裳和韩云裳站在那儿就如同明朝宫廷仕女图里走出来的一般。
“好了,回去吧。”韩玉裳回过头来对妹妹说。
“姐,真要开汉服馆的话那可太好了。”韩云裳兴奋说,“那咱们可以把以前娘娘们的裙子都做出来。”
什么月华裙、翟衣、凤冠霞帔、织金妆花纱蟒裙……这些当时惊艳了都城贵妇圈的裙子,在这个时代也一定能惊艳这些人。
韩玉裳轻轻应了一声。
她心中的野望更大一点。除了汉服馆之外,她其实内心深处还隐隐想要开个织造工坊。这段时间她看过了现在的很多面料,固然有很多新鲜的用现代新技艺织造出来的好东西,但是在传统的高端面料方面却似乎有些止步不前。
如果能开一个织造工坊,那就更好了。
老天保佑,让路小姐后续能多多召唤来一些织女绣娘吧!
第二天,路晓琪就带着苏隽去了杭州。
赵飞燕和小助理都忙着今晚的首演,没空去高铁站接他们,两人叫了一辆车自己溜达着去了剧院。
剧院上面悬挂着的大幅广告已经换成了《踏金莲》的海报,在绽开的莲花上独舞的赵飞燕的剪影,很有氛围感。而且上面有写主创人员的名单。
路晓琪一看就噗嗤笑出了声。
苏隽不解。
她指了指海报上一处:“你看,赵宜主饰演 赵飞燕。”
这可真是自己演自己了。
小助理出来了将两人带到后台去:“赵姐从中午开始就在采访,配合宣传,秦导找了不少的媒体来呢。然后现在已经在化妆了。演出时间是在七点半。对了,赵姐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路晓琪:“是什么?”
小助理嘿嘿一笑:“还是等赵姐告诉您吧,我说可不行,反正绝对是好消息。”
他们一路走过,发现剧院的演出厅门口已经摆满了花篮,应该都是祝贺首演成功的。这里面有一半是送给秦韶华的,一半是送给赵飞燕的。路晓琪和宋五嫂还有宇文恺等人也都送了,她还发现了有好多是粉丝们送的。
“赵姐都说了不要破费,但粉丝们都坚持要送。”小助理骄傲地说,“现在赵姐的铁粉还是蛮多的。”
赵飞燕的营业不算多,但每发一个都是有效视频,充分展现了她的美貌与舞蹈功底。
如今她最火的一个视频是前些时候带着团里的几个小姑娘跳了一段平台里最火的大家都在跳的街舞舞蹈,十几秒的视频,点赞数破了两百万。让路晓琪不由得感慨,果然蹭流量和话题就是最管用的。
化妆室里,正坐在镜子前的赵飞燕看着露出了笑意:“小路,好久不见。”
舞台妆比现实中的妆容可要浓多了,路晓琪现在看她就宛如看到了汉朝那个颠倒众生的绝世妖妃。
她把赵飞燕好一顿赞美。
赵飞燕轻轻哼了一声,嗔道:“我还以为那位公孙姑娘到了之后,你就把我这个旧人给忘了呢。”
她可是知道的,那位后世被大诗人李白与杜甫都称赞过的舞姬公孙大娘也来到了古镇。诗仙和诗圣齐齐赞颂,她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她眼神幽怨,眼波流转之处,化妆师都要快要忍不住按住胸口那颗狂跳的心。
不行,被蛊惑了。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女人?
这哪个男人能够抵抗得住这样的美貌?
化妆师扫了一眼,正好看到后方神色淡然的苏隽。
好吧,还是有的。
路晓琪一脸惊诧,义正词严:“怎么会呢!你永远都是我心里的第一,谁都没你跳得好!”
赵飞燕莞尔一笑,一张芙蓉脸将化妆师迷得五迷三道,唰唰唰赶紧收了个尾,将化妆室让给了她和她的朋友们说话。这就是当女主角的好处了,化妆室都可以单独占一间。
苏隽也出去了,让她们俩好好说话。
“到底是有什么好事要告诉我?”路晓琪立刻问。
赵飞燕抬起下巴,嘴唇勾起:“我们可能会在国家电视台的春晚上出一个节目,这算不算是好消息?”
路晓琪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这……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这其实是王迎教授推荐的。”赵飞燕说,“秦导是他的关门弟子嘛,而且他也很看好这出剧。顺利的话我们下周就会去帝都。”
路晓琪回归理智:“那你们有时间巡演吗?”
“应该没太大问题,一个礼拜飞一次帝都。”赵飞燕想起自己曾经见过的飞机,脸色有些发白。
路晓琪:“累是累了点儿,但是真的是个很好的机会。”
她正色看着赵飞燕:“春晚虽然这几年不太行了,但是它的普及度不是其他节目可以比的。你如果想要让自己皇后的形象让每个人都记得,那就一定要去!”
这几年她也不看春晚了,但也会放在那儿当个背景音,然后边看边和网友们一起吐槽。
赵飞燕凝眉:“明白了。”
看来她去面试的时候要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才行。她不由得庆幸,正好导演组要她跳的正是当时面试时她跳的那段,赵飞燕初登后位。
否则,就算是机会再好也白瞎。
路晓琪笑起来:“这就是老天爷也帮你呀。”
说不定原本觉得最难实现愿望的赵飞燕,却反而是第二个实现的呢?
赵飞燕拉着她的手,语气里带着些愧疚:“只是古镇年底开业,我可能赶不回去了。而且春晚结束后,可能明年有两个月我也要跟着秦导去巡演。”
她算了算,自己回古镇可能要明年四月了。
这样的话,就帮不上路晓琪什么忙了。别人都在为古镇努力,只有她一个人在外头忙自己的事情。赵飞燕心里颇有些不好受,也很内疚。
路晓琪倒是能理解。
如果能上春晚,甚至能和前几年的舞蹈节目一样火出圈,那秦导肯定是要趁热打铁再将巡演多排几个月的。而且人家推你上春晚,但你火了后就不续约,那就有过河拆桥的嫌疑,以后圈子里也别混了。
“没事儿。”她安慰赵飞燕,“清河古镇又不是开几个月就不开了,以后还有得是事情呢。反正我空着古镇歌舞团的首席位置等你。”
而且,她倒是想和秦韶华说一说,不知道她愿不愿意到时候把舞剧带到清河古镇去演几场?
路晓琪相信,带有特殊效果的戏院应该会让秦韶华满意的。
李月开开心心地赶到了剧院,演出还有一个小时就开始了。
她先找到了群里面送的花篮,然后拍下来发到了群里:【看,咱们送的花篮。】
徐月是赵飞燕粉丝群里的一员,算得上是铁粉。今天是首演,粉丝群里组织了活动,不仅送了花篮,而且很多人都会来现场观看演出。
除了粉丝之外,舞剧本来也有固定的受众,舞蹈爱好者、小舞蹈生们的家人等等,因此票也卖得不错,除了边角位置之外基本都售罄了。她们粉丝要不是抢得早,也买不到什么好位置。
徐月和群里的姐妹们汇合了,大家迅速认亲,因为有同样喜欢的人而很快的熟络了起来。
“马上就要见到宜主了,太开心了。”
“上次见过她的姐妹说,比视频里还漂亮,好想看啊。对了,舞蹈结束后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她合影呀?”
“应该可以,上次有姐妹上去要合影,她也没拒绝,而且很温柔。”
一群女孩子叽叽喳喳。
在赵飞燕的粉丝里,反倒女孩子占了大多数。
徐月发现她们这群粉丝里居然有一个才十四岁的未成年小女孩。
那小女孩儿一看就是富二代,和陌生网友们面基有点害羞,腼腆地说:“我以前就是学舞的,觉得赵宜主姐姐跳得很好。”
所以这次特意来杭州看演出,家里人担心,便让姐姐和姐姐男朋友一起来陪她过来。姐姐有点傲气,准姐夫还挺帅的,斯文地戴了个眼镜。
徐月听小女孩儿姐姐叫他姚远。
姚远对舞剧没什么兴趣,但是女朋友妹妹要来,他也只能陪着。他和女朋友已经订婚了,但是还没结婚,换句话说就是目前还在考察期,所以不能松懈。
陪着这一群女孩子们进到了剧院,坐下来后灯很快就暗了下来。
随着音乐响起,舞剧拉开了序幕。
即便他不爱看这些,也不得不承认现场看歌舞的感觉是通过电视看所不能比拟的,更震撼更引入入胜。尤其是那位女主角,舞姿婀娜,身段优美,看着看着竟然也看了进去。
已经演到了高潮的地方,女主角赵飞燕在金莲上翩翩起舞,场内掌声雷动。
姚远原本心情激荡,觉得这次还真是来对了,刚想转身对女朋友说,以后可以多看看这样的节目。但转身的时候一个瞥眼,就看到前侧右边一点的位置上,似乎有一个很熟悉的很久未见的身影。
是……路晓琪?
他的瞳孔紧缩,顿时心跳如擂。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演出里,姚远都有些心不在焉。他有些焦虑前面那人真的会是路晓琪,害怕她和自己女朋友撞上。要知道,当时追女友的时候他说的可是自己单身。
音乐逐渐进入到了恢弘又哀婉的篇章。
赵飞燕成功地成为了皇后,进入到了自己的人生巅峰阶段,但也与过往的天真、隐秘的爱恋一刀两断。她全身心投入的演出赢得了观众席上一波又一波的掌声。
谢幕的时候整个剧场内更是掌声雷动。
路晓琪不知道其他舞剧是不是也这样,但是仅从今天来看的话,这场首演应该还蛮成功的。除了赵飞燕之外,舞美、灯光和音乐还有其他的主演群演都发挥得非常好。
是一场很精彩的演出。
他们早和赵飞燕秦韶华约好去后台等,趁着现在离场的人还比较少便赶紧站起来准备过去。
姚远本来一直在关注前排这两人的动静,他的小动作被女友发现了。
“你干嘛呢?东张西望的。”女友有些不悦。
“没什么,就是好像看到了个熟人。”姚远笑了笑,温言解释。
他现在这个女朋友,长得漂亮家境也好,就是脾气骄纵了点。
被她这么一打岔,姚远再看过去的时候,就看到两人消失在了通往后台的帷幕后。他只看到走在后面的苏隽挺拔修长的身影。
苏隽侧身一只手掀开帷幕,让路晓琪通过,一回头,露出侧脸俊逸的骨相,眼神漫不经心地扫过观众席,矜贵疏离。但正好走在前面的路晓琪说了什么,他低下头来听,脸上露出了笑容,如同春风化雨一般,疏离全无。
姚远看到这一幕,的心里莫名安定了下来。
他松了一口气。
路晓琪身边哪有这么优越的男人?而且这里是杭州,估计是自己看错了……
路晓琪可不知道自己的前男友在剧院里遇到了自己,而且还在心里忐忑许久。
她在后台等着秦韶华和赵飞燕回来。
首演圆满结束,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开始,秦韶华很高兴,要请大家吃庆功宴。路晓琪与苏隽作为投资方的代表,自然也参加了。
庆功宴上,秦韶华小声透露了春晚的安排:“大概率是有戏的,之前我已经寄过录像去给他们看了。而且总导演我也很熟悉。”
路晓琪顺便提出明年可不可以邀请《踏金莲》去清河古镇演出。
当时她的投资解了歌舞团的燃眉之急,秦韶华自然无法拒绝,她只是担心古镇的戏院条件行不行,毕竟《踏金莲》是需要布置大型舞美装置的。如果不行的话,那舞剧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也破坏了口碑。
路晓琪拍胸脯保证:“你放心,我们的戏院正在修葺,等到时候你可以亲自去看看。”
秦韶华立刻答应了下来。
结果,她话才刚放出来,在杭州待了两天后回到清河古镇,路晓琪就被秦韶华推荐过来的歌舞剧导演找上门来:
“路小姐,戏院什么时候可以开放啊?我们得要实地排练个一段时间才行啊!”

第61章 门口集聚了好多人
孙导是秦韶华的同班同学, 在业界也是蛮有名气的。正巧他有个半年的空档期,秦韶华便将他推荐了过来。
他原本是不想来的,但却不过秦韶华的面子, 毕竟后者帮过他好几次。
不过在来了清河古镇后, 孙导忽然觉得此行似乎也不虚——学古典舞出身的, 大多都对传统文化有那么一些了解,孙导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认认真真地体会考察了半个月, 发现这个地方并不是什么山寨景区, 人家正儿八经地投下了大笔的金钱在搞文化复兴, 复原历史。从现在这些工匠上就能看出来。
而且, 在路晓琪给他找来了一波舞蹈演员之后, 孙导更是觉得此处底蕴深厚。
这些演员到底都是从哪儿找来的啊?尤其是那位叫公孙瑾的姑娘, 简直太可以了!不输给秦韶华之前找的那位赵宜主。有了她们,孙导都觉得直接拉出去成立一个专业舞团了,就是人少了点儿。
路晓琪含糊其辞说是从一个倒闭了的歌舞团给找来的, 孙导也只能感叹华夏地大物博,人才济济。
总之,有钱有人,他便愉快的在清河古镇待了下来, 帮忙编排节目。
因为时间紧张,这档舞蹈演出并没有讲究故事性和多大的艺术性,而是呈现华夏的灿烂历史,更像是把不同朝代的舞蹈和音乐、戏曲给串联在了一起,时间在四十分钟左右,主打一个热闹、喜庆、花团锦簇。
孙导为此还发动了自己的人脉,替清河古镇招来了不少的舞蹈演员以及戏曲演员,很多都是科班毕业甚至在剧团里待过的, 素质比去其他景区的要高很多。
他这么尽心尽力的,路晓琪自然也不能慢待。
听到他问的时候,路晓琪连忙安抚:“您别急,那个戏院我已经让他们加快进度了,十月初!我保证一到十一就能交付使用,而且绝对环保无异味,立刻就能用。”
孙导将信将疑:“真的?”
“比珍珠还真!”路晓琪看着他,举起手,“我发誓!”
系统说是三个月,那绝对不会三个月零一天。
孙导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他又问起秦韶华的舞剧反响怎么样,因为忙着排舞,他连首演都没有去,只是送了花篮。
“很不错!”路晓琪高兴地说。
不仅现场反馈好,她后来看了一下网上的评价和REPO,也都是在夸赞。
【秦导十年磨一剑的作品,的确值得一观,毫不讳言的说,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值得的演出现场。】
【赞同,舞美出色,演员出色。原本听说是秦导找了个网红来跳女主我还有些担心的,但看了后只想给她鼓掌。实在是太棒了!完全不输于几位首席的水平。】
【最后在金莲上跳舞那段太赞了。我甚至心里在想,如果她是真的赵飞燕就好了,完全可以跳出传说中掌中舞的样子。而且她前期楚楚可怜,后期当上皇后后却威仪十足,气质真的非常贴合。】
【如果说秦导的才华创造出了这出舞剧,但不得不说女主角的演出成就了这出舞剧。】
舞剧爱好者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粉丝们则充满了热情的将自己当天拍摄的一些高光镜头发到了网上,同样也吸引了很多路人们的注意,数据很不多。
反正在她离开杭州的时候,听说下一站的票也都卖完了。
路晓琪还叮嘱了刘蝉,让他在网上造势,将诸如【女主角真的很帖皇后的形象】【赵宜主就是我心目中的皇后】的言论放上去。
反正,她要让赵飞燕和“皇后”这个形象无限地拉近。最好是一提起皇后,就想到赵飞燕的形象。
孙导又和她聊了几句后就离开了。路晓琪索性去戏院的位置看了看。
蓝色帷幕里是一千五百平方的面积,绝对占据了二号区主街的C位。它旁边的楼也全都在修缮与装修,届时围绕着戏院会有文创店、小吃店等等。
别人看不出来端倪,她在系统里能看到进度条:
“目前改造进度:95%。”
很快便能够面世了。
比戏楼更早完工的是古镇水体的修复,早在八月初就已经完工。如今古镇的河道水质已经十分清澈,工人散了工之后都喜欢三三两两地坐在河边纳凉吹风。
水体修复后,路晓琪又利用古镇的基础维护功能,开始修复古镇的路面,同样是四十五天的工期,已经快要结束。如今的古镇路面,已经没有了石板碎裂和青苔湿滑的问题,就连木质栈道也都焕然一新。
接下来,她会陆续对古镇的绿化环境和房屋破损进行修复。算了算时间,应该能赶上开业,让古镇以一个完美的形象面对第一批的游客。
在城南科技园桥洞下有一个小摊子,专门做烫粉,没有招牌,但是也开了一两年了,有自己的固定客户群。老板用卤牛肉的老汤做汤底,里面放了牛肉、牛肚、牛杂还煨了萝卜。
有人要粉的时候就抓起一把粉放在漏勺里,往滚烫的汤里烫个十来秒,再提起来倒在已经加了调料的碗里。加上两勺汤,几块萝卜,再烫点青菜进去。有想要吃豪华一点的还可以加一份卤牛肉或者是牛肚。
一到饭点,尤其是秋冬天的晚上吃上这样的一碗烫粉,简直是人间一大乐事。
小周坐在位置上,呼啦啦的将自己眼前的这碗烫粉给吃完了。
汤头鲜美,而且米粉是本地特色,顺滑又有点弹性,牛肚软烂又带有一点点的嚼劲。尤其是老板熬的辣椒酱,太香了,放一勺简直把人香迷糊了,又不是很辣。像他这样吃不了太辣的人也都能吃。
小周想了想,又要了一碗:“老板,再给我来一份小碗的,多放点萝卜。”
摊主是一对老夫妻,闻言乐呵呵应下来:“好嘞。”
小周又吃完了一碗,吃完后他也没走,看了看时间,愣是磨蹭到老板招待完了最后一位客户等待收摊的时候才走了过去。
老夫妻中的老爷子一愣:“小伙子,你还有什么事吗?”
小周嘿嘿一笑,递过去一张名片:“冯老爷子,认识一下,我是清河古镇招商部的业务员……”
是的,小周这次过来的任务就是考察尧市名单的那十几家小吃摊。他们前几天的时候把该打的电话都打了,这些实在找不到摊主联系方式的就只能肉身前来了,顺便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是不是真的好吃。
他在吃了第一次之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冯老爷子给邀请到清河古镇去开店!
真的很好吃!
老夫妻俩听了小周的话,忍不住直摆手:“不去咧,不去咧,清河市离这里太远了。我们夫妻俩年纪也大了,折腾不起了。周经理,您去找其他人吧。”
小周劝了又劝,老俩口还是没有动心,他也只能铩羽而归。
老俩口收拾好了摊子回家。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