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齐指了指斗拱的最下方,那儿是连接柱子的地方,前面几个队伍都是按照常规做的,也没有做柱子的部分,但他们的却做了一小截的柱身。
镜头扫过去,可以看到中心的柱身和斗拱相连的部位如同莲花一般绽放,十分精致。
路晓琪咋舌:“这是榫卯啊?我还以为就是个雕花的装饰。”
苏隽努力回想:“我好像曾经见过这种样式……”
将作监里有大匠做过,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他见的次数也不多。
向齐:“这就是千叶莲心榫。”
林教授已经蹲下来研究了,凑近了看才发现更多的细节。
“所以这其实是凿出了,1,2,3,4……”他数了数,惊呼出声,“你们凿出了整整十二片弧形的榫舌!然后将它和外围这个环形的卯槽咬合!”
向齐点点头:“这样会更牢固。”
林教授在研究古建筑前本来就是做建筑设计的,建筑力学造诣很不错,推算了一下后也情不禁猛地点头:“你们看啊,这个榫舌根部微微弯曲,在受压的时候会因为弹性变形分散应力……”
他吧啦吧啦讲了一堆,重点就是这种榫卯结构的确会让斗拱和柱子之间的承接更紧密,也更受力。
直播间的学渣们只需要知道结果,早就讨论起来了:
【这个一看就很难做。】
【看着真的像是莲花绽放,难怪叫这么美的名字。】
【呼叫木匠兄,木匠兄跑哪儿去了?你能做得出来吗?】
“我就是木匠”冒了出来,幽幽说:【当然……不行啊!雕刻成莲花我可以,但是雕刻成莲花形状的榫卯还要严丝合缝……我真的没见过谁能做。】
【嘿嘿嘿,但向师傅他们就能做到。】
直播间里的粉丝们对于向齐等人的含金量又有了新的认识。
叶世安死死盯着屏幕,脑子里一直在搜索着什么,这下终于想起来了,脱口而出:“莲心榫,一木开千叶,可承天象!是它!这就是莲心榫!”
中年男人转过头来,恍然大悟:“啊,是师哥你之前提过的那本书?”
叶世安点点头。
他十几年前在帝都的鬼市上买到了一本古书,讲的都是古代营造的东西,可惜残缺了大半,否则必然和南宋《营造法式》一样能成为古建筑学的镇山之宝。这上面就提到了一种榫卯结构,叫莲心榫,遗憾的是只有寥寥数句,以至于叶世安后来想要尝试复原都没办法。
没想到,居然在这么一个小小的直播里看到了它的身影。
叶世安喃喃道:“这向家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然而,向家人给他的惊喜还不限于此。
向齐正在介绍他们做的另一种有别于其他三支队伍的榫卯:“这个叫做秤杆活昂榫,是一个可以活动的榫卯,你们看这个部分,就像是秤杆的支点,是可以滑移的。”
林教授上手摆弄了一下,很快就明白过来:“这个楔形滑块就像是秤砣,这一排的榫眼就像是秤杆上的刻度?”
他思考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带着惊艳:“你别说,这样的设计好像的确有助于减轻和分散昂尾的压力……”
不行,他得等回去再好好的算一算。
向齐继续点头:“如果到时候有沉降,无需大拆,只需要调整滑块复位就可以了。”
“神奇!”林教授啧啧称赞,他忽然想起来:“这种榫卯,我好像以前从未见过?”
向齐昂起首,傲然一笑:“以往也就是宫里边儿能用得上这样的样式,屋檐重又要往外挑出不少,寻常百姓家里哪里用得上?所以大部分的匠人们都是不会的。”
也就他们这些给皇家打工的,会这门手艺,而且也不是谁都会,大匠们才琢磨这个。
林教授听得一愣一愣的,头点了又点。
他拍了拍斗拱:“等待会儿给它测压试试,看看到底行不行。”
向齐以往在视频里就经常提到他们修过宫殿,当然,他说的是祖上。只是粉丝们半信半疑,觉得这可能是MCN机构给出的人设,只把这个当成一个梗,这会儿他们也在“哈哈哈哈”的刷屏。
【不愧是我们向师傅,就是这么牛!】
【向师傅可跩了,我愿意称之为工匠界的BBKING,逼王之王。】
【人家有这个资格装逼。】
【不是,你们就没想到向师傅祖上可能真的是修紫禁城的吗?】
【我觉得也是。】
屏幕前的人都在嘻嘻哈哈,但现场的其他几支建筑队的工匠们脸色却凝重了不少。他们也纷纷凑过来看,看得尤为仔细。榫卯这东西,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情况。
“看到了吧?”一个老工匠站起身,腿都蹲麻了,站起来的时候还趔趄了一下。他长吁一口气,对身后跟着的年轻工匠们说,“这个就是差距。”
老工匠们只是质疑他们新榫卯结构的受力情况,并不是争一时意气,因此客观很多。
那些年轻的工匠们胀红了脸。
老工匠看着还有这几年才跟着干活的学徒,索性挑开了讲:“来来来,看看别人做的榫卯,形制准确,严丝合缝,即便是几个厘米的弧形榫舌,都依然是这个标准,实在是挑不出毛病。”
而且他们做完这种难度的工艺,还有余力给昂嘴雕个花,轻松得很。
他又带着学徒们回到了他们做的那三个斗拱那儿,逐一的挑毛病:“你看这里,卡太紧了,时间一久,这木头就容易开裂……还有这里,你用的新木头,但是干燥处理不到位,安装后过个一两年就会变形……”
有年轻的工匠被指出毛病后还有些不服气,还惦记着比赛的输赢:“这几个斗拱都是我们做的,您几位都还没出手呢……”
他们还没学到位嘛,当然会做得差一点。
老工匠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指了指向家村那个:“难不成你以为他们那个就全是那几位大师傅自己亲自动手做的?”
肯定也和他们一样,有年轻工匠负责其中一些部分啊。但人家这个就哪儿哪儿都挑不出毛病。
“这技不如人,就得要认!”老工匠语重心长说,“干咱们这行的,最不能自欺欺人,就算是表面上赢了那又怎么样呢?你手上的功夫可不会欺骗你。”
一席话说得年轻人们都低下了头。
宇文恺带着向齐和向明等人走了过来。
他早将这番话听见了,听得连连点头。他之所以不怕这几支建筑队闹僵,给搞了这么一出比拼PK,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都还是纯粹的匠人,并没有恶意挑刺找茬。
“你们做的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宇文恺开口,眼神温和看向那些年轻工匠,还点了几个人的名,“……尤其是你们几个,将电脑新技术和老工艺结合在一起,省了不少的时间,这样就很好。”
那几个年轻人的脸上顿时神采飞扬。
路晓琪在一旁看了暗笑,宇文老师这一段夸得是真有水平。将这些建筑队都交给他,她是一点不担心的。想当初,宇文老师手下巅峰时期恐怕都有数十万民夫,这区区几百人算得了什么?
夸完之后,宇文恺对刘蝉和林教授点点头:“那我们就准备一下,来做承重测试吧。”
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啊。
但是在晋省,屏幕前的两个人却似乎已经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了,在秤杆活昂榫出来之后,他们就陷入到了凝重和一点点呆滞的状态里。
过了半晌,中年男人的声音才恍惚响了起来,如游魂一般:“师兄,我怎么觉得,这榫卯……怎么这么眼熟呢?就好像,就好像……”
他憋了半天也没把自己的猜测给说出来。倒是叶世安,急促地起身,倏地转过头去,声音嘶哑而激动:
“就是这个!咱们的木塔上用的那个榫卯就是这个!”
应府木塔的维修团队掌握了五十七种榫卯结构是古建圈人尽皆知的事情。
但是,外人不知道的是,应府木塔的榫卯结构其实并不是只有这五十七种,还有十几种因为岁月的痕迹已经腐朽,即便是用现代高科技也扫描透视不了里面的结构。
除非把它们拆下来。
叶世安有把握拆下后能原封不动地复原。
但是上面迟迟下不了这个决定。万一拆下来后有什么闪失,那怎么搞?谁也担不起千年国宝在自己手上损伤的责任。所以这件事便一直拖着,到现在也没个定论。
如今,叶世安看到向家人做的秤杆活昂榫,一下子就把它和木塔上一个腐朽磨损的榫卯结构给对上了。
死死盯着十几分钟,他可以保证就是它。
“我绝不会看错,这种结构太独特了!”他激动站起身,对身边的中年男人说,“快订票,咱们明天一早就飞清河市。”
他要去亲眼看一看。
“行行行,我马上就定。”中年男人忙道,然后又劝他平静下来,“你先坐下来,测试就快要开始了。”
叶世安这才坐了下来,继续看直播。
他要看看,向家人做的这个斗拱,承压能力到底怎么样。
林教授很激动,终于到了他的主场时间了。
他正在介绍场中摆放着的几台机器和仪器:“看到没?这就是实验室里用来测量斗拱和梁柱承重承压能力的设备。这个是液压千斤顶,这个是可以模拟风荷载和地震力的加载系统,这个是杠杆配重块……
“有了这一套仪器,就可以对斗拱进行全方位的测量,包括屋檐的垂直压力,强风和地震的水平推力,还有悬挑的力矩!”
直播间显然也被这个正式的阵仗给惊到了:
【这次居然搞这么大?】
【真,三维立体全方位测验。】
【主播等我一下啊啊啊啊,我去叫我朋友们来看,这热闹不凑,后悔他们一整年。】
这时候,直播间忽然响起了一连串的烟花,这是有人刷了大额礼物的视效。
【哪个土豪给主播刷了十个嘉年华?】
【是大哥来了吗?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们这个小直播间了吗?】
一个嘉年华三千块,十个就是三万块。
清河古镇的直播间虽然粉丝粘性挺好的,但是大多数粉丝都比较理智,不会和美女直播间里的大哥一样豪气,大家最多也就打赏个一百块,嘉年华都比较少见。
刘蝉之前给这些视频号规划的赚钱方式也主要是广告和橱窗带货,对直播的收入并不抱太大期待。却没想到今天忽然冒出了一个出手大方的豪客。
他喜得嘴都咧到了耳朵根:“哎哟,感谢这位ID叫做‘天工巧匠’的朋友。”
这时,我就是木匠在评论区刷了一句,语气很激动:【主播,天工巧匠是彭大师啊!那可是大师级的木匠,国家认证的那种。】
刘蝉其实不太懂,但他知道这是个牛人,更高兴了。说明他们这个直播间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天工巧匠:【多谢主播让我看到了失传已久的榫卯。原来这些传说中的东西还没有消失,这真是太好了。】
中年男人一看到“天工巧匠”这个ID在直播间里刷屏了,气得嗤一声:“倒是被老彭给抢了先。不行,我可不能让他一个人出风头。”
到时候,向齐师傅他们不是就只记得老彭了吗?
他也直接打赏了十个嘉年华,直播间里又放起了烟花。
叶世安也没阻止他,这时候在向家人面前露露脸刷刷好感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他之外,还有其他人也都在刷嘉年华。
“天工巧匠”一看到这几个人的名字,呵呵回了一句:【看来老朋友们今天都聚在这儿了。】
粉丝们显然有些懵:
【怎么回事?】
【打起来!打起来!】
【我捋一下哈,是我理解的那样吗?今天是工匠圈的大团建?意思是很多牛逼的人物都来看直播了?】
我就是个木匠在屏幕前已经激动得直发抖了,他想说,兄弟,就是你理解的那样!这些都是平时他只听过名字但没资格见到的人物。
他立刻又开始担纲起了宣传委员,在自己的群里吆喝了一声,快去看直播。
一会儿功夫,直播间里又收到了几个嘉年华,是几个不差钱的铁粉刷的。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只要有人一带动,气氛烘托上来了,便也会带动其他人。
短时间之内收到这么多嘉年华,直播间的权重一下子就上来了。
视频平台的运营本来就将清河古镇的官号加了特别关注,收到后台监控提醒之后立刻点开直播间看了看。
“这个好!”运营看到他们正在直播的内容之后眼睛一亮。
这种形式的内容,即便是做一档综艺节目也是够资格的。而且,弘扬华夏传统文化,这主题简直就是他们视频平台的一股清流,红得发光。
他本来想要把这个直播间投入更高一层的流量池,但是忽然想起什么,思索了几秒后立刻跑到了运营组老大的办公室。
运营组老大皱起眉:“你想把它放到直播推荐?”
他们平台八大流量入口,直播推荐就是其中之一,也是直播最好的流量池。
运营组老大沉吟:“这种类型的直播,上限就摆在那里,咱们的用户你知道的……”
“他们就爱看美女跳舞。”运营点点头:“我知道的,老大,不过我是想着咱们平台前几天不是还被主管部门罚过嘛……”
运营组老大身形一顿。几天前,主管部门给他们平台下了一纸罚单,认为平台里面的擦边内容过多,尤其是直播,没有起到平台的监管作用,要求他们好好整改。这几天平台的高层们正在为此而头疼呢。
“所以这就是很好的一个时机啊,”运营笑了笑,胸有成竹,“这个直播间内容健康,主题又很高大上,宣扬中华传统古建筑的牛逼,正好扭转一下平台形象。”
运营组老大看了两分钟直播间,一锤定音:“行,那就直接放到首页的直播推荐,我给你开权限。”
运营高兴地应了一句:“好嘞。”
清河古镇这边一切都准备妥当,结果刘蝉发现直播间卡了。
“怎么回事?”他心里有些急,可不要关键时候掉链子啊,“网络问题吗?”
结果,小助理倒腾了一下后,一脸懵地告诉他:“刘哥,不是,不是网络问题,是因为流量变大了!咱们上首页了!”
果然,直播间的评论全是:
【首页打卡。】
【从首页推荐过来的,谁能告诉我这是在干嘛?】
【清河古镇?什么地方?】
在一旁一边看现场一边开着直播间的路晓琪也有些意外,很惊喜:“居然上首页了!”
以前几次直播都没上过首页。
她看着右上角的直播间观看人次从原本的十几万直线上升,最终停留在七十多万,并且还在继续缓慢的向上升。路晓琪脸上的笑容灿烂到旁边的苏隽都忽视不了。
沪城江畔的某座大厦里。
陆风送刚和自己签订了合同的客户离开,志得意满回到了公司。这次他替公司签下了千万合同,这一季度的提成都可以拿到六位数。
耗费了脑细胞的他躺在公司休息室,只想拿出手机来刷一刷无脑短视频。
一点开手机,刷了两个便刷到了清河古镇的直播推送。
主播的脸怼在屏幕上,正在喊:“大家久等了,激动人心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斗拱到底能承受多大的重量?看看古人的智慧到底有多牛逼!”
这是啥?
一看ID,清河古镇。奇怪,他没看过类似的视频和直播啊。
陆风皱起了眉,心中犯起了嘀咕。他刚想把屏幕划过去,却正好看到镜头一转,不远处一台液压机的活塞杆正在缓缓往下压,而千斤顶的下方放着一个用木头造的层层叠叠的东西。
他的手指立刻停在了半空,咦,好像有点意思。
大多数男生都对各种机械、工具感兴趣,尤其陆风他大学学的是金融,对此更有一种远观甚美的感受。他忽然就想看看那携带着千钧重力的液压机到底能不能把那个木头玩意儿给压碎。
直播弹幕在问:
【这个液压机多重啊?】
【楼上文盲,鉴定完毕。液压机测试是力学单位,不是重量单位,要用千牛。】
【就你上过大学。】
【说人话,一千牛大概是相当于多重的东西压上来啊?谁能救救孩子?】
【看上去有点堪忧,不会一下子就散架了吧?】
主播在幕后挑着问题回答:“现在液压机施加的力是一千牛。林教授,一千牛大概相当于多重?”
陆风在心中默默说:“大约102公斤的重量。”
果然,他听到手机里另一个声音说:“一千牛换算过来的话,大概相当于102公斤的承重。”
主播:“那你觉得一千牛肯定没什么问题?”
那位林教授笑了起来:“102公斤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事实上,按照我们之前的数据,国内到目前为止测出的单朵斗拱的极限承载力大约在145千牛左右,也就是可以承重十五吨左右。”
陆风在心里换算了一下……等等,作为建筑承重来说,十五吨好像也没多重啊!这教授为什么能一脸骄傲的样子。
直播间里有人和他一样发出类似的疑问:
【不是,15吨也没多重吧?现在的住宅楼板,每平方米都要求最低承重200公斤了。100平方米就20吨了。这还只是单层,而且室内难道只能建一百平?建塔吗?】
【听你这么一说,好像是啊。咋回事?】
【所以说还是现代的钢筋水泥好啊,更牢固,很多东西被淘汰掉不是没有原因的。你见过哪个现代建筑用这玩意儿?都过时了的东西!】
直播间里原本的粉丝都是古建爱好者,对这样的粉丝当然没法忍。
很快就有人来反驳他了:
【不是吧不是吧,你这么聪明都不知道现在测试的是单朵斗拱的承重吗?】
【傻叉,一座古建筑有很多斗拱,比如紫禁城的太和殿,就有170攒斗拱,而应府木塔,足足有有480朵斗拱!它的斗拱层可以承受将近六千吨的重量,相当于把埃菲尔铁塔的塔尖压在一堆木头上!】
明不明白这里面的意义啊?
应府木塔下方的小院子里,中年男人骂骂咧咧放下手机,骂完人之后才感觉舒坦了不少。
现在这般没文化的小年轻,祖宗的东西都不好好留着,动不动就是“这是早被淘汰的东西”,“这早就过时了”,真是没眼看!
气死他了!
第56章 超了!超了!创纪录了!……
眼看评论区很快要发展成一场大战, 刘蝉立刻开始控场,示意小助理禁言了那几个出言诋毁跳得欢的,然后将镜头转移到了转到了斗拱上。
它身上贴着一些东西, 刘蝉当然知道那是什么, 但直播间里的粉丝们不知道, 他得替他们问出来:
“林教授,那上面贴着的像是感应器一样的东西是什么?”
“那的确就是传感器, ”林教授解释, “这个是收纳和放大声音的, 如果木头内部发生纤维断裂,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传感器听到。”
刘蝉继续问:“那这个保护罩呢?”
林教授:“当然是为了防止木料爆裂的时候向四周迸开……小许, 现在开始极限测试, 每三十秒上调十千牛。到了一百二的时候,两个单位依次往上加。”
操作机械的研究生小许立刻点头:“收到!”
在他的操控下,液压机的千斤顶往下压的重量和力度越来越大, 从一开始的两千牛到十千牛再到二十千牛……斗拱好像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直播间安静了下来,到了120千牛的时候,终于听到了被放大的一声“咔嚓”的声音。
做这个斗拱的工匠们有些失望地垂下了肩膀。
他们知道,这是木材上的木纹开始断裂。
到了122千牛的时候, 斗拱上的昂嘴开始弯折;到了126千牛的时候,整个斗拱被千斤顶压到断裂,向下坍缩。细小的木屑向四周飞溅出去,但被透明的亚克力罩子给拦住了。
路晓琪一直很紧张地看着,直到这时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很不错了,居然可以承受13吨的压力。”
她真觉得这个结果很不错了,毕竟这只是木头,并不是钢铁。
接下来, 测试另外两个斗拱,这两个的数据都要比第一个的好一些。第二个在液压机加码到130千牛的时候才开始崩裂,而第三个也差不多。
要知道,那些从几千年时光里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的斗拱承压也就这个水平,说明她花钱请来的这几支建筑队真的是有两把刷子的。
接下来就是向师傅他们所做的斗拱了。
【紧张。】
【紧张+1。】
【放心吧,向师傅他们这个肯定是最厉害的,没看之前那位林教授都说他们的榫卯结构更有利于承重嘛。】
以上是粉丝们担心的发言,当然也有纯粹想要看热闹的甚至有点不怀好意的乐子人和一些总是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秀儿:
【要是之前吹得那么厉害,但却是里面最挫的那就好笑了。】
【难说,一看这个花里胡哨的,中看不中用。】
【期待粉丝们打脸的那一刻,我会全程录屏。】
路晓琪已经顾不上看直播间了,全程聚精会神看着现场。在场的人也都是抱着一样的心思,安静了不少,看着向家人把那个斗拱搬去了液压机下,固定好。
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向大柱搬着斗拱的时候不小心绊到了地上一根插着机械的线,差点往前一踉跄将斗拱摔在地上,是旁边另外一支队伍的几个工匠赶紧冲上来扶住了他。
“小心!”
“兄弟,没事吧?”
向大柱虚惊一场,连忙道谢,结果反倒收获了几声鼓劲:
“兄弟,加油!”
“就看你们的了。”
他有些莫名,大家不是正在比拼吗?怎么忽然就给他们鼓上劲了?
那几个工匠们也是一时没忍住脱口而出,但话说出口却都觉得心里轻松了不少——事到如今,已经不仅仅只是关乎他们的荣誉与尊严了,而是在测试斗拱这种传统建筑形式的极限,是关乎华夏传统建筑的尊严!
所以,他们由衷地希望向家人的斗拱能够坚持得更久一点。
不仅仅是他们,包括直播间的很多人,尤其是古建爱好者们,和建筑行业相关的,都在为他们鼓劲儿。
“加油!”清河大学建筑系的宿舍里忽然传来了一声。
这样的场景还出现在很多地方。
“将液压机调整到10KN的载荷。”林教授吩咐研究生小许,“稳当后就按照之前的频率,每三十秒加10。”
“明白。”
大型液压机的千斤顶犹如重石一般向下压,每三十秒增加千斤的重压。机械无声,千斤顶下的斗拱也沉默,它们正在进行着无声的较量。
只有小许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到大家的耳朵里。
“……八十千牛……一百千牛……一百一……一百二……”
当他喊道一百二的时候,场上更安静了,要知道第一个斗拱就是在120KN的时候发生的木纤维断裂。
好在,就如同之前的加力一样,无事发生。
斗拱依然安安静静地待在千斤顶下,和它对抗着,什么声音都没有。
向大力和向大柱这样的年轻工匠们终究没有向齐向明这样的定力,捏紧了拳,一脸紧张。
很快,小许便喊:“一百二十二。”
依然无事发生。
重量随即便加码到了124、126、128。
在喊出128的时候,小许都有些激动,接下来的重量更是让他声音提高了几度:“130千牛!”
在场的几个斗拱目前为止最好的数据就是130。
但,依然安静。
贴在斗拱上的传感器没有捕捉到任何细微的声音。
等了十几秒,小许将载荷又往上调:“132!”
直播间里刷屏的评论似乎都少了很多。
【靠!搞得我都很激动,大气都不敢出!】
【我也是!紧张死了。】
【134了!还是没有声音,这是不是说向齐师傅他们赢了?】
【赢了!我就说了他们就是最牛的!】
可这个是测试极限,赢了也依旧要继续。
小许依然还在按照老师的吩咐,不停往上调整着幅度:“138……140!”
不同于刚才因为紧张而出现的暂时停顿,直播间的评论又开始刷屏了:
【好紧张,我腿都软了,谁来扶哀家一把?】
【刚刚林教授是不是说过之前国内测试过的极限承重是多少来着?】
【145!马上就要达到了!】
【拜托拜托!上帝佛祖老君……一定要让我们超过这个极限啊。】
路晓琪也忍不住在心里祈祷,拜托了。
苏隽紧紧盯着场中,脸上是一贯的温润如玉,云淡风轻,只有看到他垂放在两侧的手上爆出来的青筋才知道他有多紧张。
每个人都在紧张。
“144!”小许的身影都沙哑了。
无事发生。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146!”
依然平静。
【超了!超了!创纪录了!】
【我就说了吧,这个榫卯看上去就是最牢固的!】
直播间里又有不少的人开始刷起了嘉年华,烟花的特效在屏幕上炸开,然而大家都无暇理会,甚至开骂:
【别刷了,看不清屏幕了!】
【要刷等待会儿结果出来了再刷!】
场内的人根本没人看直播,大家都在等待,等待小许的出声,等待那一声细微的声音响起。然而,小许一直加码到了156,那个精美的斗拱都依然沉默。
千斤顶继续向下。
“158!”小许的声音破音了。
其他几支建筑队的工匠们捏紧了拳头,眼中都露出了兴奋之色。向家村人一开始挺淡定的,到了现在这个关头也忍不住激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