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药香by巅峰小雨
巅峰小雨  发于:2025年10月23日

关灯
护眼

陶四喜可不会错过这个看热闹的好机会,赶紧跟了上去。
陶旺生一头扎进了东屋,马氏和陶老汉都在,朱氏和陶三霞也坐在一旁。
屋子中间,王桃花穿了一身崭新的红色衣裙,正在屋子里转圈子。
边上,朱氏和陶三霞正争相夸着,陶老汉也是眯着眼连连点头。
瞧见陶旺生突然进来,王桃花还有点不好意思,赶紧躲到了马氏身旁坐着。
马氏抬起头来问陶旺生:“老大来得正好,瞧瞧你外甥女这裙子穿的咋样?她们都说好看,也觉着好看,就跟你姐当年还在娘家做姑娘那阵子一样的好看呢……”
陶旺生目光往外甥女身上扫了一眼,又看了眼内侄女陶三霞,她们两个一个穿红,一个穿蓝,都是这几天裁剪的过夏的裙子。
汉子再扭头看了眼身后的四闺女,她身上穿着粗布衣裳,肩膀和胳膊肘的地方打着补丁。
另外两个闺女也是半件新衣裳都没有!
“爹,娘,我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下,咱大兰的嫁妆该筹备起来了!”陶旺生没有回答马氏的问,而是直接道。
马氏诧了下,目光闪了闪,望向桌边抽着旱烟的陶老汉。
陶老汉不紧不慢的吐出口里的烟圈,眼皮子都不撩的道:“大丫头出嫁还早着呢,不急着筹备,等秋收了……”
“爹,那四两银子的彩礼还在不?”陶旺生又问。
陶老汉这时方才撩起眼皮子看着陶旺生:“老大,你问这话,啥意思?”
开弓没有回头箭,陶旺生硬着头皮道:“我在外面听到一些不好的话,说咱家把大丫头的彩礼钱给挪用了,我不信,自然要过来跟爹娘这问个明白。”
------------

“老大你就扯吧!”床边,马氏已经拉下了脸子喝骂起来。
“你都跑进来质问我和你爹了,还敢说你不信?你要是信,就不该进这个门,开这个口,你真是太让我和你爹寒心了,哪有你这样的儿子!”马氏边骂眼泪就下来了。
而陶老汉这边,也是长吁短叹,一副很失望的样子。
朱氏又开始谴责起陶旺生来,王桃花和陶三霞也都用弱弱却又不满的眼神望着他,这让梗着脖子站在屋子中间的陶旺生突然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陶四喜知道自己得托陶旺生一把了,于是清声道:“爷,奶,这也不能怪我爹,实在是外面那些人传的有鼻子有眼的,我爹也不想去信啊,这不,才冒着被你们责骂的可能,跑进来亲口讨个明白么!”
“爷奶身正不怕影子斜,既然没用,那就把我大姐的彩礼拿出来让我爹瞧清楚,解除了误会,回头到了外面,我们大房也好有底气去堵住那些人的嘴,维护爷奶的好名声嘛!拿出来瞧瞧嘛!”
听到陶四喜的话,陶旺生顿时有种找回主心骨的感觉。
“对,四丫头说的对,我这来都来了,爹娘就拿出来让我瞧一眼,我好安心,回头再有人说闲话,我就打他们的嘴!”陶旺生大声的道。
马氏目光闪了闪,不敢跟陶旺生目光直视。
“娘……”
“那钱在你爹那,别找我!”马氏直接推到了陶老汉身上。
陶老汉愕然抬头,刚好对上陶旺生的目光。
“爹!”
陶旺生又巴巴唤了一声。
陶老汉清楚自家儿子的性格,平时木讷老实,不争不抢的老好人。
可这老好人却也是一根筋,认准的事儿八头牛都拽不回来。
“老大啊,这钱……你娘是交给了我保管,可这钱眼下却也不在我手里。”陶老汉故作平静的对陶旺生道。
“啥?”陶旺生一时没听太明白。
“爷,那这钱到底在哪个手里呢?”陶四喜也问,看这老两口心虚的样子,就是在打太极呢。
“是啊,这钱总得有个人攥着吧?”陶旺生随即道,有了陶四喜在边上适时提醒,汉子发现自己的脑子今天格外的好使。
陶老汉一阵阵的心虚。
“这钱,这钱……这钱我借给你大姐了!”老汉道。
“她家里有点事儿,让我挪给她先使使,我就借了,原本打算跟你商量下的,结果搞忘记了!”陶老汉又道。
马氏和朱氏她们回过神来,连连点头。
“成,那我这就去大姐家找姐夫问问!”陶旺生转身就走。
还没到门口就被陶老汉拦住,老汉沉着脸呵斥陶旺生:“老大你今个咋回事啊?咋为了那几两银子较真啊?”
陶旺生双手捏紧了拳头,直直望着陶老汉:“爹,那是我大闺女的彩礼,我必须较真!”
陶老汉一咬牙:“得,我就跟你这实话说了吧,家里这段时日花销有点大,确实挪用了一点彩礼,这不是还有半年大丫头才出嫁嘛,到时候给她补上不就得了嘛!至于你搞成这样?像什么话!”
“到底挪用了多少?还剩下多少?”陶旺生又问,脸色也沉了下来,心也紧紧揪在一块儿。
陶老汉皱眉,“还剩下八百文……”
八百文?
陶旺生一颗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

第169章
看到陶旺生这副样子,陶老汉暗暗心惊,他还从未看到大儿子这副样子过,这眼睛里,好像有火在燃烧。
陶老汉都有些担心他会不会急躁起来打自己这个当爹的?于是,脚下不动声色的往后挪了两步,拉开距离。
而身后的马氏和朱氏她们也都静悄悄的,一个个只敢用目光交流,东屋里的气氛陡然就紧张起来,压抑得朱氏憋了好一阵的一个大屁都不敢放出来。
陶四喜也没出声,她在观察着自家老爹这表情,推测他下一步会咋样。
陶旺生就像一尊泥雕木塑的人似的杵在屋门口,一声不吭,这让陶老汉心里越发的慌。
“老大啊,你别急躁,你放心,等到秋收了,咱家的米粮和棉花入仓,到时候交完租子咱啥都不买,第一桩事就是把大丫头的嫁妆给补上,”陶老汉缓和了语气跟陶旺生这道。
“不仅要补齐,咱还要掏老本出来再给她添置几件像样的嫁妆,保证让她风风光光出嫁!成不?”老汉问。
陶旺生看了陶老汉一眼,垂下眼皮子,闷声吐出一个字:“成!”
然后汉子掉头出了东屋,大步往后院去了。
陶四喜皱了下眉,不会吧?爹这就妥协了?雷声大雨点小啊!
不行,这事儿得趁热打铁,陶四喜一咬牙也追了上去。
待到这父女两个离开,东屋里众人长舒了一口气,朱氏也趁机偷放了那个屁。
“大舅舅发起火来的样子好凶啊,我都怕死了,生怕他要打人!”王桃花惊讶的道。
陶三霞也点头:“我也是头一回瞧见大舅舅这副样子,好怕……”
“你们放心,只要我们这俩老的在,他就掀不起啥风浪!”马氏撇撇嘴,一脸的不屑。
“就是不晓得是哪个烂舌根子的多嘴,把这些话传出去了,让老大发疯,回头我揪出那人非得割了她的舌头!”马氏咬牙切齿的道。
朱氏暗暗闭嘴,感觉舌头一阵疼。
陶老汉却无心谴责,面色凝重的坐了回去,道:“今个是把老大给按下去了,可这么大一个窟窿,回头咋添补?你们几个这段时日也节俭着点儿,别太嘚瑟了,那毕竟是大丫头的彩礼!”
后院,陶四喜想要喊陶旺生,却发现他并未往先前编草鞋的柴房去,而是径直开了后院的门往外面去了。
陶四喜追了上去,发现陶旺生的脸色非常的难看,不由担心的问道:“爹,你这是要上哪去啊?”
陶旺生闷头赶路,吐出三个字:“里正家。”
里正家?
陶四喜愕了下,突然想到了啥。
“爹,你这是想去找里正帮大姐主持公道么?”她又问。
陶旺生的脚步猛地刹住,看着身旁这面黄肌瘦,穿着打满补丁衣裳的四闺女,沉声道:“爹想分家,带着你们姐妹分出去另过!”
仿佛听到了天籁,陶四喜的眼睛顿时明亮起来。
“分家?太好了,爹,我们姐妹就等着你这句话呢!”陶四喜激动的道。
陶旺生有些错愕,他方才一路都在纠结,想分家,可又担心吓坏闺女们,在村里也被人说闲话,指责他不孝。
可没想到四闺女的反应竟这么激动,这让陶旺生突然感觉自己是在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

汉子的底气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汇聚在胸口,让他的腰杆挺得笔直。
他抬手拍了下陶四喜的肩膀:“走,那就陪爹一块儿去里正家!”
陶四喜却拉住了陶旺生,“爹,咱先别急着去找里正说这事儿,先去找我海生堂伯,海生堂伯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咱先把他拉到咱这边,再一块儿去找里正说这件事。”
陶海生是陶老汉过世的大哥的儿子,是陶老汉的侄子,陶旺生他们的堂兄。
在老陶家,除了陶老汉,第二辈人里面陶海生话语权最重。
而陶海生也是一个能分辨是非的人,就拿上回陶旺生一怒之下挖破了洪田村那边水坝来说,大家伙儿都指责陶旺生,连马氏她们都觉得是陶旺生的错。
陶海生却站出来,维护陶旺生,指出根源在于陶春生,陶旺生是为了弟弟出头……
而且陶海生鞍前马后,为了营救陶旺生而奔波,跟王老虎交涉。
陶四喜后来用血水浇灌药田,也是得到了陶海生的大力支持,所以,对这个堂伯,陶四喜感觉很好,有信心把他拉为助力,到时候在分家的时候自然也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很快,陶旺生父女两个就来到了陶海生家。
堂兄弟两个在屋里说话,陶四喜坐在门槛边的一把小马扎上,手里端着一碗茶乖乖的坐着,顺便望风。
耳中源源不断的听着陶旺生在那说,暗暗诧异。
在她的认知里,老爹陶旺生应该说那种口笨舌拙的汉子才对,可是,当他跟陶海生罗列出一条条分家的理由时,却是如此的逻辑分明,字字句句,有情有理。
陶四喜想着,这应该是因为汉子憋闷了许久的不满情绪,今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爆发点,所以有感而发,说出来的字字句句都是泪,才能打动人。
陶四喜有心理准备,可重复的听到老陶家人对大房做的那些事儿,都还忍不住愤怒,更何况没有半点心理准备的陶海生呢?
果真,等到陶旺生说完这一切,汉子的眼泪掉了下来,陶海生也是一脸的愤怒。
“旺生,你是个爷们,哭了丢脸,你闺女还在那坐着呢!”陶海生拍了拍陶旺生的肩膀道。
陶旺生点点头,抹掉脸上的泪,他也不想哭,实在是太憋屈!
陶海生接着道:“从前,我就觉得我叔婶过于骄纵春生,这不好,我也说过两回,可他们听不进去。”
“如今看来,这不仅仅是骄纵的问题,而是一碗水端太偏了,平常过日子那些偏袒我就不说了,可彩礼这事儿,真就过分了啊!”
“大丫头没了彩礼,将来嫁去葛家,且不说葛家看不起咱老陶家,村人们看咱笑话,大丫头自个在婆家也是一辈子抬不起头来的。”
陶旺生愤怒道:“我爹忽悠我,说等秋收了补上,我家田地里那些收成到底有多少,我还不清楚么?拿啥补?这压根就是敷衍我!”
“我爹当时跟我说这话的时候,我的心就凉透了,他们但凡把我当儿子,也不至于这样,我就算再没本事,就算借印子钱,我也要把大丫头的嫁妆给补上,而不是等到秋收,谁晓得秋收收成咋样呢!”
------------

第171章
陶海生点点头:“三两银子的空缺,确实难补,何况这一大家子还得吃喝花销呢,叔这话我也不信的!”
“不过这分家呢,也不是一件小事儿,旺生你先别冲动,容我先去找我叔谈谈!”
陶海生将陶旺生父女俩留在屋里,自己出去了。
一碗茶的功夫后,陶海生就回来了,不同于走之前那不温不火的样子,想做和事佬的陶海生脸上此刻堆满了火气。
“大哥,咋样啊?我爹娘咋说?”陶旺生问。
先前陶海生去问之前,陶旺生就给出了自己的条件,要补就三天内补齐,不接受秋收后补。
这其实就是考验陶老汉的一个态度。
陶海生端起桌上的茶狠狠灌了几口,道:“我看大丫头这嫁妆是没指望了,旺生啊,你还是分家吧!”
“大哥,你这话啥意思啊?我爹娘跟你咋说的?”陶旺生追问道。
陶海生无奈一笑:“我都还没进屋,在屋外就听到了他们在里面说话,那些话说的……哎,旺生啊,分家吧,大哥不拦着你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用不着陶四喜奔走了。
“四丫头,我和你海生大伯去一趟里正家,你这就回家去,跟你继母,还有两个姐姐那里事先通个气儿。”陶旺生把陶四喜叫到一旁,叮嘱道。
陶四喜用力点头,“爹放心吧,我这就回去跟她们说,保准她们听到开心!”
老陶家后院,大平上学去了,陶四喜把范氏,陶大兰,陶二云全都叫到了自己的屋子里,关起门窗跟她们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
范氏惊得捂住了嘴巴,陶大兰和陶二云也都满脸惊诧。
陶大兰道:“太过分了,不声不响就把我的嫁妆给挥霍了,更可气的是还没有半文钱落在咱身上,这这这……分家,必须分,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陶二云惊诧过后,眼底也不由露出几分期待来,“我跟着你们大家,你们在哪我就在哪,吃糠咽菜我都乐意!”
陶四喜笑着道:“二姐放心吧,咱分了家,起初会苦一点,只要咱齐心,往后这日子必定是越过越好的!”
说罢,她又扭头看了眼陶大兰:“还有大姐的嫁妆,也一定能补上!”
陶大兰道:“就算不能补上,我也心甘情愿,总比继续窝在这儿受窝囊气要好!”
范氏道:“不晓得你爹能不能说动里正让他答应咱分家。”
陶四喜明白范氏的顾虑,大魏的规矩,爹娘健在,儿孙主动提出分家不仅在道德上要受到谴责,在律法上也是不准许的。
“继母放心吧,强扭的瓜不甜,海生大伯帮着咱爹一块儿去说,我相信里正伯会通情达理的。”陶四喜道。
“退一万步讲,虽说律法不准许分家,那是因为儿孙分家是要分割田产屋舍,咱若是铁了心要分家,大不了净身出户。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走这一步的!”
陶大兰和陶二云皆点头,是的,吃了秤砣铁了心的分家,是肯定能分出去的。
后院,娘四个正在这里猜测着,小声的讨论和幻想着分家后的活计安排,不知不觉就到了晌午。
前院,马氏出了东屋,没瞅见灶房烟囱冒烟,马氏不高兴了。
正要扯着嗓子喊范氏娘几个去烧饭,这时,院子外面,陶旺生回来了,身后还跟着陶海生以及塘村的里正。
------------

这进门的三个人里面,有两个都是马氏所不想看见的。
一个是先前跑来发疯的陶旺生,还有一个就是老是维护陶旺生的陶海生。
“婶子,我叔在屋里不?”陶海生跟马氏这里问。
马氏的脸色垮下来:“你找他有啥事儿?”
陶海生道:“自然是有要事了,我们把里正都请来了,叫我叔出来一下吧!”
马氏的脸色更难看。
东屋里,陶老汉听到动静赶紧出来了。
瞧见里正也来了,老汉笑容满面的迎上前来,热情的招呼里正进屋。
饭堂里,里正刚坐下来,就跟陶老汉这开门见山道:“老陶叔,我今个过来,是受了你家老大旺生的托付……”
“他托付啥?讨彩礼吗?门都没有!”
不待里正把话说完,一旁泡茶的马氏就耐不住喝了声。
里正的话顿住,脸色也不大好了。
陶老汉瞪了眼马氏:“男人说话,妇道人家莫掺和,该干嘛干嘛去!”
马氏不服,狠狠瞪了眼陶旺生。
陶旺生深吸了口气,抬起头来跟陶老汉和马氏道:“爹,娘,我请里正大哥,还有海生大哥过来,不是为了找你们讨嫁妆的。”
马氏松了口气。
陶老汉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警惕的盯住陶旺生:“那你想干啥?”
陶旺生咬出几个字:“分家,我要分家!”
“啥?分家?”陶老汉起身太快,连带着身下的凳子都翻倒在地。
他跳起来指着陶旺生的鼻子一顿吼:“你个混账东西,你爹我还没死呢,你这就闹着要分夺家产?分家是吧?你先杀了我,我死了你想咋咋地!”
马氏也气得跺脚,把手里抓了茶叶还没来得及倒热水的茶碗朝陶旺生这边砸过来:“你个天打五雷轰的东西,这是嫌我们俩老的命长嘛!”
陶旺生堪堪躲过那只茶碗,额头上冷汗淋淋,他往后退了两步,铁青着脸道:“爹,娘,我主意已定,我们大房即便是一文钱不要,也得分出去另过,你们要是不成全,我就死在你们前面,让你们白发人送黑发人!”
陶老汉傻眼了,马氏也傻眼了,包括听到动静赶来饭堂的范氏娘几个,也全都傻眼了。
三天后,一个消息如同惊雷般在塘村的上空炸响。
塘村数一数二的大孝子陶旺生,竟然带着大房另立门户,分家单过了!
“天哪,这陶老大是吃错了药还是哪路邪神俯身?竟然做出这样不孝的事情来,陶老汉老两口还不得活活气死啊!”
“咋能不气呢?听说那陶老汉都病倒了,这都三天,粒米不进,就喝几口水吊着一条命哦!”
“嗨,你们不清楚内幕,这老汉纯粹是自找的,不是他们老两口做得太过分,偏心二房偏到把陶大兰的彩礼用了个精光,还理直气壮的忽悠大房,不然也不至于把老实人逼上梁山!”
“呀?还有这样的事儿?怪不得前阵子老见到老陶家二房去镇上买买买呢,当真是挪用了彩礼啊?啧啧,太不地道了……”
“……”
关于老陶家分家这件事,外面众说纷纭,持各种态度的都有。
但对于老陶家大房来说,甭管别人说啥,都不重要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解决一家六口吃饭穿衣的问题。
------------

第173章
塘村后面,挨着竹林子边上有一块地势较低的空地儿,空地上孤零零矗立着三间低矮的茅草屋子。
这三间茅草屋子,是老陶家的旧房子,这趟分家,陶老汉大手一挥分给了大房。
“这房子可真是破旧啊,我都担心来场暴风雨会不会把这屋子给冲走。”陶大兰望着面前低矮的茅草屋子,跟身旁的陶二云和陶四喜她们道。
陶二云道:“爹前两日找了海生大伯还有几个工匠一块儿把这屋子给修缮了下呢,照理不会被冲走的。”
陶四喜打量着四下,笑着道:“两位姐姐把心放到肚子里吧,风雨是刮不走的,不过,这里地势低矮,赶上梅雨季节这里积水,屋子里潮湿是肯定的。”
“不过,咱能如愿以偿的分出来,已经很不错了,其他的慢慢来。”
陶大兰连连点头:“四妹说的对,就算是让咱住猪圈和柴房,我也乐意,只要不跟咱奶和二婶她们一口锅里吃饭,我就舒心。”
陶二云微笑着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
姐们仨手里拎着衣裳和几样必备的生活用品站在屋子前面说话的当口,身后,陶旺生和范氏也过来了。
陶旺生肩上扛着几把农具,腋下还夹着一捆稻草,范氏手里端着盆桶。
大房全部家当,五口人一趟就全搬过来了,当之无愧的净身出户啊!
“你们咋不进屋呢?”陶旺生瞧见她们三个,问道。
陶大兰笑着道:“等爹和继母一块儿进新屋呢!爹,咱这会子进新屋,要不要弄点啥仪式啊?”
陶旺生怔了下。
庄户人家乔迁新居,都要放炮仗啥的,又或者宴请亲朋。
“大姐甭急,等咱将来换了更大更敞亮的新宅子,到时候热热闹闹的操办一番。”陶四喜跟陶大兰那笑着道。
陶大兰点头:“那必须的!”
这边,陶旺生望着面前的三间低矮茅草屋子,颇为感慨。
“还别说,看到这老屋,我心里头啊还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呢!”汉子道。
“那会子我跟大平差不多大,一家人就住在这屋子里,夏夜热得睡不着觉,我就去屋后的水沟里洗脸洗脚。”
“乖乖,那沟里的水可都是从河里淌下来的,清凉清凉的,可比月牙塘里的水舒服多啦!”
陶大兰道:“是啊,我方才从那水沟边过来,那水又清澈又凉爽,我还洗了把脸呢!”
陶旺生点头,看着闺女们这一张张激动的小脸,汉子心里也很高兴。
“走,咱进屋吧,拾掇拾掇让你们娘烧晌午饭吃。”陶旺生吩咐道。
一家人欢欢喜喜开了门,进了屋子。
三间屋子,中间是堂屋,格局有点像小杨村的嘎婆家。
堂屋前面摆了张很有年头的八仙桌,边上放着几条长高凳,架了一块木板,板子后面搭了锅台。
东屋是陶旺生两口子住,搭着两张铺子,小的那张铺子留给大平用。
西屋则搭了通铺,是三个闺女的闺房。
墙角摆着洗脸架,还有洗脚的木桶。
“奶是故意的,咱屋里那两只洗澡的大木盆一只都不让咱拿,就给了这洗脸的小盆和木桶,这天越发的热了,没有大盆咱姐妹仨可咋洗澡啊?又不能像男人们那样撩开了膀子一头扎到池塘里去。”陶大兰一边摆放盆桶,边谴责马氏。
------------

陶二云心情很好,忍不住打趣道:“大姐,你要是乐意,也可以撩开膀子去池塘啊。”
陶大兰嗔了一眼陶二云:“你这丫头出息了哈,竟连你姐都敢调侃?看我不挠你痒!”
陶大兰扑上来,陶二云躲,姐妹两个在铺了干草的铺子上嬉闹起来。
陶四喜正在抖她们带过来的那两床破破烂烂的棉絮,看到两个姐姐打闹,也忍不住弯起了唇角。
这趟分家,陶老汉几乎是以死相阻,陶家大房几乎是蜕掉一层皮才终于分家。
老陶家水田旱地菜园子凑在一块儿将近十五六亩,后院猪圈里养着三头猪,鸡鸭统共二十只,粮仓里的大米三四十斤,今年新磨的麦子粉百来斤,往年余下的麦子粉三十四斤,马氏床底下的柜子里攒了鸡蛋上百只。
这么多东西,独独分了二亩山脚下的旱地给陶旺生,此外便是二十斤往年的粗糙麦子粉,半斤菜籽油。
至于银钱啥的,一个子都没有!
可即便如此,爹,继母,还有姐姐弟弟们都非常的开心。
陶四喜也觉得非常的开心,穷不可怕,她有信心带着家人发家致富。
这里的笑声传到堂屋里,正在擦拭桌椅的陶旺生和范氏两口子对视了一眼,也忍不住笑了。
但想到那二十斤麦子粉和半斤菜籽油,两口子又犯难了。
“这二十斤麦子粉你先变着法儿的撑一阵,等这两天把山脚下那二亩旱地整出来,我就去镇上找活干,这一季咱没了稻田的收成,我就做工赚活水钱来买米买粮,养活你们!”陶旺生跟范氏这小声商量道。
范氏温顺点头,“家里你莫要担心,这会子山里野菜多,我可以带着闺女们去山里挖野菜的。”
陶旺生道:“这段时日,要多辛苦你一些了。”
范氏笑了笑,“咱是一家人,不说这些话,那我烧饭了,今个晌午咱就喝点面糊糊汤凑合下吧,下昼我去挖野菜。”
陶旺生点点头,继续擦拭桌椅。
不一会儿,外面便传来脚步声。
“旺生,大平娘,你们在屋里不?”
是陶海生的声音。
“大哥,我们在呢,快进来坐!”陶旺生赶紧把陶海生招呼进了屋子。
范氏和西屋里的姐妹仨个听到动静也都出来了,纷纷跟陶海生这打招呼。
陶海生看了眼众人,笑着道:“晓得你们今个搬新家,你嫂子打发我给你们带些东西过来。”
他随即把带来的东西一股脑儿放在桌上。
油盐酱醋,一把韭菜,一把辣椒,两根黄瓜,另外还有五六斤小米。
“大哥,你家里日子也紧吧,半个月前就开始喝粥了,咋还给我送小米呢?你快些拿回去吧,我们有麦子粉。”陶旺生赶紧道。
陶海生瞪起眼:“我家再咋地紧吧,五斤小米还是匀得出来的,何况再过一段时日早稻就要熟了,到时候粮满仓啊!”
“倒是你们,我叔这可真是让你们净身出户啊,哎,这当时火气上头,如今当真分出来,怕是要吃苦头了!”
陶旺生咧嘴一笑,“大哥莫担心,我有的是力气,回头我就去镇上找活干,赚点活水钱先把这一阵撑过去再说!”
------------

第175章
陶海生道:“镇上的活计也不大好找啊,通常都是招长工的,像你这种趁着农闲时候去做短工,不止不好找,工钱也压得低。”
陶旺生咧嘴:“没事儿,只要不让我白做就成,两个子儿不嫌多,一个子儿也不嫌少。”
陶海生点点头,“嗯,能吃苦头就成,我看顾家那大小子靠着打柴去镇上卖,都能挣个三瓜两枣呢!”
陶海生口中的夸的顾家大小子自然是指顾南星。
陶旺生笑着道:“顾家两个小子都不赖,一个靠体力一个靠脑力。”
陶海生响起一事儿,又问陶旺生:“我叔分给你们的那二亩山地,还空着吧?你们打算整点啥来种种?”
问到这个,陶旺生琢磨了下,道:“那二亩旱地往年都是用来种红薯的,今年开春的时候原本也是打算种红薯的,不是闹了好长时日的干旱么,一家人的精力全都搁到稻田那块去了,那两亩旱地就给耽误了,我寻思着还是种上红薯吧,应该还来得及,无非就是红薯个头小一点,有总比没有好。”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