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顾南星跟小杨村里正说话的当口,顾北辰对挎着药箱的陶四喜伸出手来:“把药箱子给我。”
陶四喜看了眼他以及他身旁的轮椅,道:“不用,我挎得动呢。”
顾北辰道:“此去小杨村有好几里路,药箱子有点沉,你给我一并放在车上比较好。”
陶四喜看到他伸过来的手没有要缩回去的意思,只得将药箱子递了过去。
顾氏和顾南星又跟在后面叮嘱了几句,目送顾北辰一行离开了院子门。
顾北辰喜欢安静,一路基本无话,除了偶尔小杨村里正跟他询问老父亲病情的时候说几句外,其他时候则是惜字如金。
而偏生小杨村里正又是个嘴巴闲不住的人,只得扭头跟陶四喜这说话。
陶四喜的性格跟顾北辰不一样,她是遇到投机的就喜欢说话,遇到不投机的,也是寡言少语。
但为了里正能够对嘎公嘎婆多照顾点儿,即便不投机,陶四喜还是耐着性子陪里正说了好多话。
等到估摸着关系拉的差不多的时候,陶四喜跟他这道:“里正大伯,我嘎公嘎婆在村子里身边也没个子侄的,有些事儿还得劳烦您多费心了。”
里正笑着道:“你这丫头还算懂事,晓得记挂他们俩老,你放心吧,我是小杨村的里正,在我眼皮子底下可见不得那些欺负孤寡老弱的事儿发生呢!”
“那就好,上回的事儿也幸好有您出来主持公道。”陶四喜又道。
“就是不晓得这段时日大刘两口子有没有……”
“放心,那两口子这段时日安分得很,你不用担心,得空了就多回来看看你嘎公嘎婆,他们怪冷清的……”
陶四喜轻轻点头,听到大刘两口子安分了一些,她也悄悄松了口气。
------------
牛车进了小杨村,路上遇到的村民都纷纷停下来跟里正这打招呼。
看到顾北辰,他们不惊讶,过来给里正家老父亲看病的呗。
但看到陶四喜,他们的反应明显要强烈一些。
因为上回端午节就是茂奎老汉家的这个小外孙女拿刀子对着大刘两口子,把大刘给吓怂了的……
到了通往茂奎老汉家那条巷子的路口,一直没怎么出声的顾北辰突然让小杨村里正停下了牛车。
他侧首对陶四喜道:“你先去看望你嘎公嘎婆吧。”
陶四喜愣了下,“不需要我给你打下手么?”
顾北辰摇摇头,“我自己可以。”
陶四喜心里暗暗欢喜,如此她就可以多一些时候陪嘎公嘎婆了。
“顾二哥,那回头是我过去找你呢?还是你完事了过来找我?”她又问。
顾北辰想了下,“现在还说不准,得看我那边的情况。”
陶四喜点点头,“成,那我先去我嘎婆家了,等会再见。”
她又跟小杨村里正这打了个招呼,转身进了巷子口。
走在前往嘎婆家的路上,遇到了左邻右舍,他们看到陶四喜过来,都主动热情的跟她这打招呼:“四喜来看你嘎公嘎婆啦?”
陶四喜看这些人都觉得面生,也不晓得该咋样打招呼,于是就微笑着轻轻点头,留给别人的印象腼腆而文静,让人很难将眼前的她跟那天拿刀子的她放在一块儿。
“你嘎公嘎婆都在家呢,先前我打从他们家门口过,还听到他们说话了呢,四喜丫头你快些去吧!”一位婶子热情的道。
陶四喜笑了笑。
在她经过那婶子身侧之后,那婶子要朝这边扯着嗓子喊了一声:“茂奎叔,你家小外孙女过来看你们啦!”
陶四喜满头黑线。
心道婶子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热情啊?我原本还想着来个突然袭击,好给嘎公嘎婆一个惊喜呢,哎!
刚走到嘎婆家屋门口,屋门便吱嘎一声开了,茂奎从里面出来。
花白头发中等个头的老汉,脸膛因为常年的劳作被晒得黝黑,五官却很质朴,此刻看到站在门口的陶四喜,老汉的眼睛都亮了,脸上堆不下的喜悦。
“四丫头,你咋得空过来了啊?你姐呢?没跟你一块儿来?”茂奎老汉一边招呼着陶四喜进屋边问。
陶四喜道:“今日我是跟着顾二哥来里正伯家出诊,顺道来看看嘎公和嘎婆,大姐并没来。”
茂奎老汉懂了,“快,进屋来坐!”
屋子里,进来就嗅到一股狗皮膏药的气味,有些刺鼻。
这段时间一直在跟各种药草打交道,单从这气味,陶四喜就能断定出这膏药是劣质的。
“四丫头来了?快,到嘎婆这来。”
布帘子后面随即传来宋氏惊喜的声音,陶四喜撩开帘子,便见宋氏趴在床上,后背的上衣推到了腰间,裸露在外的干瘦脊背上贴着一张歪歪扭扭的膏药。
“嘎婆,你咋啦?哪里不痛快?”陶四喜赶忙来到床边侧身坐下,并询问起来。
宋氏扭头打量着陶四喜,想看看这些多日不见外孙女是胖了还是瘦了。
听到她的话,宋氏笑着道:“嘎婆没事儿,就是腰有点酸痛,老毛病了没多大个事儿。”
------------
第153章
说话的当口,茂奎老汉端了茶过来给陶四喜,站在一旁道:“你嘎婆的腰啊,还是当初生你娘和你舅舅的时候坐月子落下的毛病,这些年每到这个季节,就会犯痛,痛得厉害的时候连起身都不成,这不,我今个也不敢出去干活了,先陪着她,好歹给她端茶倒水……”
“你当着孩子的面说那些做啥?吓到孩子了!”宋氏不满的瞪了茂奎老汉一眼,不准他再说。
然后又对陶四喜挤出笑容来:“别听你嘎公,他不懂,我哪有他说的那般严重,不过就是有些酸痛,贴上膏药就没事儿了,你莫要担心。”
陶四喜怎能不担心呢?
嘎婆是个闲不住的老太太,倘若当真如她自个说的那样不严重,为啥要趴着?
“嘎婆,我帮你瞧瞧。”陶四喜道。
宋氏正要说不用,陶四喜已放下了手里的茶碗,并撸起了袖子。
宋氏只得随了她。
“嘎婆,这膏药贴是从哪里弄来的啊?”她轻轻揉按着宋氏的后腰边问。
宋氏道:“去年我犯腰痛,你嘎公去小王村找王大夫那里买来的呢。”
陶四喜道:“这膏药对你的症状无用,反倒还会让你腰部的皮肤灼烧发炎,还是不要贴的好。”
宋氏怔了下,有些心疼的道:“没用吗?我确实觉着贴的那块火烧火燎的,我一直都忍着,以为那说药效上来了呢。”
陶四喜道:“嘎婆你信我,我如今跟着顾二哥打下手,这一块多少晓得一些,这膏药是用来消肿化瘀的,而你却并非如此,越贴越坏事。”
宋氏有点慌,呢喃道:“可是去年贴了过了几天腰就不痛了啊……”
“那是你卧床休息慢慢恢复的,跟膏药没关系,我先帮你撕下来,回头我跟顾二哥那里拿其他的膏药给你贴,效果比这个好。”陶四喜又道。
宋氏还在迟疑,有些心疼腰上那十文钱一张的膏药贴,床边的茂奎老汉已开口了:“老婆子,别舍不得那十文钱了,听四丫头的,她懂!”
宋氏便点了头,“好,那你撕吧。”
很快,陶四喜就把膏药撕下来了,底下的皮肤红了一大片。
陶四喜又端来热水,拧了帕子,为宋氏热敷,并佐以轻柔的按摩手法。
“咱家四丫头还真有几下子啊,我这腰好过多了啊!”宋氏趴在那里,欣慰的笑着。
陶四喜勾唇,脸上一片柔和。
茂奎老汉坐在一旁抽着旱烟,看着床边的这祖孙俩,老汉的眼里也都是欢喜。
宋氏朝茂奎老汉这边道:“老头子,你别光坐在那里傻看着啊,还不赶紧去弄些菜回来,四丫头晌午在这吃饭呢!”
茂奎赶紧把旱烟杆子揣到腰间,站起身来:“好,今个早上我见到村口大毛下了篓子回来,里面好多鱼,我去他家瞅瞅看那鱼卖不卖!”
陶四喜道:“嘎公不用去买鱼,我就想吃嘎婆上回留的野山菌。”
宋氏道:“野山菌给你留着呢,鱼也得要。”
然后又跟茂奎老汉那催促:“快去快去!”
------------
第154章
茂奎老汉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到了门口,身后又传来宋氏的叮嘱声:“买了鱼顺便去趟里正家,请顾大夫过来咱家吃饭啊,里正那也你打个招呼。”
宋氏交待得清楚仔细,显然这几十年的夫妻,都是宋氏做主。
陶四喜笑了笑道:“嘎婆,不用让我嘎公去里正伯家,他们家肯定会留顾二哥吃饭的。”
看得出来,顾北辰精湛的医术已经博得了小杨村里正的尊重。
宋氏对陶四喜道:“顾大夫那么照顾你,人家都到咱小杨村来了,咱咋地也要去请人家过来吃顿饭表达下谢意啊。”
“可是……”
“没啥可是的,你听嘎婆的准没错,礼多人不怪嘛!”
好吧,陶四喜保持沉默,但心里想着顾二哥应该是不太可能会过来吃饭的,里正家盛情邀请,等会看诊结束自然顺理成章在那边吃了呗。
茂奎老汉去买鱼的当口,陶四喜陪着宋氏说贴心话,自然问到了大刘两口子的近况,这是她和陶大兰两个最放心不下的。
说起大刘家,宋氏有些讶异的道:“这大刘两口子可真是怪啊,你们走后的隔天一早,两口子慌慌张张收拾了东西去了他老丈人家。”
“他们跟人说是有事儿要去老丈人家住一阵子,可又有人说大刘半夜撞鬼了,被打得鼻青脸肿吓得不敢在村里住呢得出去躲一阵子。”
“啊?”陶四喜也是满脸诧异,“鬼还能打人?”
宋氏道:“哪个晓得呢,反正说啥的都有,过了两三日他们又回来了,大刘媳妇天天躲在家里不出来,也不从咱家这前门口过了,大刘倒是去下地干活,那脸上的肿还没全消。”
“你嘎公想着大家伙儿都是邻居,犯不着结仇怨,就去跟大刘那里主动找话,可大刘见着你嘎公就跟猫见着老鼠似的躲,压根就不跟你嘎公打照面,也不晓得咋回事!”
陶四喜也不清楚大刘态度的转变到底是因为什么,但这个结果,却是让她很满意,很放心。
“嘎婆,那你回头跟我嘎公那说,让他别去找大刘和解了,大家就这样井水不犯河水的挺好。”她道。
宋氏点头:“嗯,你说的在理,回头我跟你嘎公那说。”
祖孙两个说了一会儿话,茂奎老汉回来了,手里用杨柳枝串着一大串的杂鱼。
有鲫鱼,小乌鱼,泥鳅,还有黄辣丁鱼。
“老婆子啊,你瞧这鱼可好?大毛听说我是买来给小外孙女吃的,还抓了一把虾米送我呢!”
茂奎老汉又把另一只手里的大树叶摊开,里面果真包着还在跳动的小虾,目测大概二三两的样子。
宋氏很是开心,道:“大毛人真不错,回头咱买鱼还去找他。”
说话的当口,宋氏挣扎着要下床,陶四喜赶紧拦住她:“嘎婆你躺着就好,晌午饭我来烧。”
宋氏皱眉:“这说的啥话?你好不容易来趟嘎婆家,咋还要你受累?”
“我不累,我喜欢烧。”
“那也不成,嘎婆心里难受,我来烧,我腰已经好多了……”
“嘎婆,你若实在要下床,那你就帮我塞柴火吧,其他的事儿真不要你做!你若是不听我的,那这顿饭我就不在你这吃了!”
------------
看到陶四喜摆出这样坚决的态度来,宋氏愣住了,不知说啥好。
一旁的茂奎老汉却呵呵笑了,“瞧瞧,这小脾气,就跟咱秀儿当初一模一样啊!老婆子啊,你这下又遇到对手咯!”
宋氏看着陶四喜,妥协了。
“好吧,那嘎婆给你塞柴火就是了,不准说不在这里吃这种傻话!”她慈爱的道,并抬手抚着陶四喜的头发。
陶四喜甜甜一笑,赶紧接过茂奎老汉手里的鱼进了灶房拾掇去了……
灶房里很简陋,菜碗橱柜里几乎没啥东西,油壶里的油,盐碗里的盐都快见底了。
烧鱼用油煎味道自然更好,但此刻陶四喜只能选择水煮,好在嘎婆家的辣子多,生姜大蒜也不缺。
用这些料子来去腥,再放入野山菌提味儿,添上俩瓢清水盖上锅盖子就是一通乱炖。
估摸着菜快要好的时候,宋氏问茂奎老汉:“可去请顾大夫和里正了?”
茂奎老汉蹲在灶房门口抽烟,听这话猛地一拍脑袋道:“哎呀瞧我这记性,光顾着买鱼竟把这事儿给忘了,我这就去!”
宋氏气得摇头,不是因为四丫头在,而自己腰也不利索,当真要用手里的烧火棍来敲这老汉的头呢!
陶四喜抿着嘴笑,嘎公和嘎婆这辈子在一块儿,老两口跟两个老小孩似的,有趣。
若是娘和舅舅没有去世,这个家肯定是时时充满欢声笑语的吧?
只可惜,造化弄人。
不过,看到嘎公嘎婆能够顽强的活着,相互依偎,陶四喜又觉得欣慰。
好死不如赖活着,逝者已去,生者还得继续走下去,为了那份心中的牵绊……
门口,突然传来了茂奎老汉惊讶的声音:“里正?顾大夫?你们咋过来了?”
里正道:“茂奎叔,你这风风火火的是要上哪去啊?”
茂奎老汉道:“我正要去你家呢,请顾大夫过来吃饭。”
里正哈哈笑了两声:“茂奎叔,我借顾大夫的东风来你家蹭饭呢,你给不给我吃啊?”
茂奎老汉大声道:“这话说的,我去请顾大夫,自然也要请里正你啊,你们来了正好,省得我跑一趟,快快快,屋里请!”
灶房里,陶四喜和宋氏听到外面的动静也全都出来了,果真见到里正推着顾北辰进了堂屋。
宋氏欣喜,赶紧上去热情的招呼他们,而陶四喜则转身去泡茶,对顾北辰主动来嘎婆家吃饭略有诧异。
难不成里正家没留饭?
这时,身后便响起里正的声音:“晓得顾大夫今个来我家给我家老爷子瞧病,一大早我就称了肉让我家婆娘炖了,可顾大夫却要来茂奎叔你这儿,我没法子只得陪他过来了。”
茂奎老汉连连点头:“顾大夫对我家四丫头照顾有加,今个又到了咱村,老汉我也早就有这个打算请顾大夫过来吃顿便饭。”
顾北辰淡淡一笑,礼貌的道:“是晚辈不请自来,叨扰了嘎公嘎婆。”
茂奎老汉摆摆手:“顾大夫客气了,这是哪里话,你能过来咱家吃饭,我和老婆子高兴还来不及呢!”
------------
第156章
宋氏也从旁附和道:“对对对,方才我们还问四丫头你喜欢吃啥,四丫头说,顾大夫喜欢吃荷包蛋,这不,鸡蛋都准备好了呢!”
顾北辰抬起头来,顺着宋氏指着的方向望去,果真瞧见锅台上放着几只鸡蛋。
他的眉心轻轻跳了下,这丫头对他的误解好像有点深啊……
但同时心里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种感觉让他莫名的欢喜。
“嘎婆有心了。”他对宋氏道谢。
陶四喜端着茶过来了,宋氏接过一碗茶捧到了里正面前。
陶四喜则来到顾北辰这儿,把茶放在他手里。
并对他笑了笑道:“顾二哥,你先坐一会儿,我得去灶房了,锅里还炖着鱼呢。”
“你还会烧鱼?”他问。
陶四喜挑眉:“我会烧的东西可多着呢。”
前世为了楚云飞,东西南北的菜系她几乎学了个遍儿……
顾北辰的目光亮了几分,露出几分期待来。
陶四喜记挂着锅里的鱼,没敢在堂屋里多做逗留,赶紧进了灶房。
宋氏也随之回了灶房,堂屋里,茂奎老汉在那招呼里正和顾北辰。
里正是个话痨子,茂奎老汉是东道主,两人又是同一个村子里的,坐到一块儿立马就能聊上。
即便顾北辰寡言少语,但堂屋里的气氛却依旧热闹。
一墙之隔的灶房里此时也很热闹。
里面的大锅焖了杂粮饭,外面的小锅里杂鱼炖野山菌炖得汩汩的响。
宋氏边往灶膛里添柴火边偷偷往堂屋那边瞅,忍不住压低声跟陶四喜这道:“四丫头,我看这顾大夫真不赖,说话行事都有条有理的,待人又有礼貌,斯斯文文像个念书人的样子。”
陶四喜抿嘴一笑,对宋氏道:“顾二哥的爹可是我们塘村唯一的秀才呢,顾二哥认得很多字的,他屋子里除了医书还有很多其他的书,他懂的东西很多,很有学问的。”
宋氏恍然:“怪不得,我就看他跟咱庄户人家的小子们不一样呢……”
顾北辰虽然腿不方便,但他的耳力却比常人要好,刚巧他坐的位置也是靠近灶房这边。
没想偷听,却无意间将灶房里祖孙两个的对话听了个大概。
他端起茶碗喝茶,掩住了微微扬起的唇角。
当灶房里的鱼香味儿源源不断的飘入堂屋里,勾得里正和茂奎老汉都没有心思聊天的时候,宋氏已经在喊茂奎老汉摆桌子了。
茂奎老汉就等着这句话呢,立马起身将桌上的茶碗茶壶收到一边,将桌子拉到屋子中间。
陶四喜拿着烫好的碗筷来了堂屋摆好,茂奎老汉已经招呼着里正和顾北辰落座。
“茂奎叔,这里你年纪最长,你坐首位。”里正道。
茂奎老汉的年纪和辈分都比里正要大,坐首位无可厚非。
但茂奎老汉却使出大力气把里正按到首位上坐了:“你是咱村的里正,又是客,这个位置你坐,我是东道主,我坐倒酒的酒官位置上就好,哈哈哈……”
顾北辰则被安排在里正对面,三个男人一人占据一方。
还留了一方是空着的,陶四喜便把用钵装着的杂鱼炖野山菌从空着的那方端到桌上。
里正跟茂奎老汉道:“让婶子和四丫头都上来坐,这位置还空着呢!”
------------
茂奎老汉便看向宋氏和陶四喜。
宋氏站在灶房门口笑呵呵的望着桌子这边,道:“我等会儿吃,让四丫头坐吧!”
里正道:“这又没有外人,婶子也过来坐下一块儿吃嘛!”
茂奎老汉便对宋氏和陶四喜道:“听里正的,你们两个都坐下来吃。”
陶四喜欣然点头,“锅里还有一个菜,我去装了就来,嘎婆,你先来坐!”
锅里是一碗韭菜炒虾米,虾米是卖鱼的大毛送的,刚好嘎婆家有韭菜,正好凑一碗。
“今个就三个菜,里正,顾大夫,你们莫嫌弃,凑合着吃。”
茂奎老汉招呼他们道。
里正指着桌子上那满满当当一钵杂鱼炖野山菌,瞪大了眼睛道:“有这一道菜就足够啦!”
茂奎老汉拿出一只小酒坛子,给里正倒酒:“这是四丫头她爷上回捎给我的烧酒,来,倒上。”
茂奎老汉给里正倒完又过来要给顾北辰面前的碗里倒酒。
刚好陶四喜洗完手回了桌子,见状赶紧抢在前面道:“嘎公,你和里正伯喝就行了,顾二哥就让他吃菜吧!”
顾北辰身子不好,应该是不能喝酒的,这段时日跟他相处,在顾家她从未看到半滴酒的。
所以她抢先为他挡开,免得他为难。
茂奎老汉愣了下,随即道:“这男人们吃饭,咋能不喝点小酒呢?不然不尽兴啊!”
在茂奎老汉看来,做客,吃菜,喝酒,这是连在一块儿的。
缺了其中任何一样,对于客人来说都不完美不尽兴,对于主人家来说都觉得招待不周。
老汉直接就要来拿顾北辰面前的空碗给他倒酒,结果被自己外孙女抢先把碗给拿走了。
茂奎老汉瞪起了眼睛,这丫头……
陶四喜嘻嘻一笑,拿着碗就是不放。
顾北辰看着她挡在自己身前,这副护犊子的样子,眼底流淌过一抹暖意。
他修长的手指接过陶四喜的空碗,对她温声道:“小酌一点没事的,难得今日高兴。”
说罢,他双手端着空碗送到了茂奎老汉跟前。
陶四喜怔了下,顾二哥这是要……喝酒?
这边,茂奎老汉激动了,连声道:“对嘛,难得今个高兴,一点都不喝不尽兴,来,顾大夫,老汉给你倒上……”
宋氏微笑着看着,提醒茂奎老汉:“顾大夫一看就跟你们这些老酒坛子不一样,你给他倒一点意思下就行了。”
茂奎老汉点头:“我心里有数。”
宋氏坐在茂奎老汉身边,陶四喜一个人单独坐一方,刚好跟顾北辰挨着,在茂奎老汉的招呼下大家伙儿抬起筷子吃菜。
里正端起酒碗举到顾北辰跟前:“顾大夫,这第一口酒我敬你,多谢你给我家老汉瞧病,这人上了年纪事儿就是多,今个这不好明个那里不舒坦,往后少不得还要劳累你过来。”
顾北辰也端起酒碗,淡淡一笑:“医者本分,应当的。”
里正跟顾北辰喝完了,茂奎老汉也跟顾北辰这敬酒。
“顾大夫啊……”
“嘎公,您唤晚辈名字便好。”顾北辰道。
茂奎老汉愣了下,随即笑呵呵点头:“北辰啊,多谢你这段时日对我家四丫头的照顾,四丫头跟我们这里可没少念叨你好,我和她嘎婆都很感激你呢!”
------------
听到这话,顾北辰不由侧首看了陶四喜一眼。
却见陶四喜脸有些红,埋着头,正往嘴里大口大口扒拉饭团。
这丫头是害羞了么?
只是她掩饰害羞的举动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呢?
他可真怕她噎着!
他收回视线,跟茂奎老汉那里客套了两句,随即喝了酒。
这边,陶四喜生吞了两口饭团下去才总算把那根卡在喉咙里的鱼刺给撞下去。
哎妈呀,这鲫鱼虽然味美,可刺儿是真多,一不留神就会被卡到,卡得她面红耳赤的。
这边,顾北辰礼尚往来又回敬了里正和茂奎老汉的酒。
看着他这有模有样的样子,一点都不因为是酒桌新人而显得笨拙,一系列动作做下来行云流水,让陶四喜忍不住侧目,怀疑自己先前那么急的为他挡酒,好像有点自作多情啊!
“顾二哥,吃菜,压压酒。”陶四喜招呼道。
不仅给他夹了一只荷包蛋,还给他拖了一条黄辣丁鱼放到他的碗里。
“多谢。”他看了她一眼,抬起筷子斯文而优雅的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里正回去牵牛车过来好方便送顾北辰回塘村,茂奎老汉也跟着一块儿去了。
家里,陶四喜记挂着宋氏的腰痛,跟顾北辰这提了这事儿。
顾北辰道:“请嘎婆过来,我且先为她把脉。”
陶四喜赶紧去灶房把正准备刷锅洗碗的宋氏给拉了过来。
“嘎婆没事儿,用不着劳烦人家顾大夫……”
“嘎婆,这刚好赶上了,你就听我的过来让他给你瞧一下嘛,我也好放心……”
强行的将宋氏拉到顾北辰面前坐了下来。
顾北辰对宋氏温和一笑,道:“嘎婆莫要紧张,把右手放上来便可。”
宋氏依言把手放了上去。
她这一辈子就没把过几回脉,身上有啥小病小痛的都是忍着,忍不下去就让茂奎老汉去帮她买点药来应付下。
这会子一本正经的把脉,老妇人拘谨得很。
陶四喜站在她身后,双手扶着她的肩,给予她安抚,祖孙俩的视线都追着顾北辰。
顾北辰把完了左手又把右手,完事了,又检查了宋氏的眼皮,舌苔,再询问了一些近来几日饮食起居方面的事情……
末了,他从药箱子里取出几张膏药,还有一包药放在桌上。
“外敷,内服……”他详细的说了使用方法,以及服药期间的禁忌。
“持续服用七天,到时候我再过来给嘎婆您复诊。”他又道。
“好好好,多谢顾大夫。”宋氏叠声道谢,然后起身匆匆去帘子后面。
陶四喜也跟了过去,如她猜测的那般,嘎婆正在找钱来付诊金呢。
“嘎婆,这个你不用操心了,我来处理。”陶四喜按住宋氏的手。
宋氏愣了下,压低声道:“嘎婆瞧病,哪能要你给钱?再说你也没钱啊!”
陶四喜勾唇:“嘎婆,我有私房钱的,你就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孝敬你吧,不然我以后就不来小杨村看你了啊!”
又来这招……宋氏没辙了。
趁着宋氏出去招呼顾北辰的当口,陶四喜悄悄将一只小荷包塞到了枕头底下。
荷包里钱不多,也就五十文钱,却是她私房钱的一半。
留给嘎公嘎婆让他们买点油盐酱醋还是可以的。
余下的私房钱她得自个攒着,啥时候分家了另起炉灶,花销的地方太多太多。
做好了这些,很快,里正他们就赶着牛车过来了,顾北辰坐上了牛车,陶四喜跟在牛车旁,跟茂奎老汉和宋氏挥手告别,离开了小杨村。
------------
前面远远的看到了一片竹林,经过竹林,便是塘村了。
顾北辰让小杨村里正在此处将车停下,“前面路不多了,我自己回去便可。”他道。
里正抬头望了一眼,道:“顾大夫,还是让我将你送到家门口吧……”
顾北辰轻轻摇头,朝竹林那边看了一眼,又道:“我还有点事儿。”
里正便不多说了,依言将顾北辰放下来,然后又将药箱子递给陶四喜:“那你们两个慢慢走,我就先回去了。”
陶四喜笑着点点头。
待到小杨村里正离开后,她来到顾北辰身旁,“顾二哥,你有啥事儿啊?”
顾北辰道:“没事儿,就是想自己回去。”
陶四喜怔了下,见他一直望着竹林的方向,心道顾二哥肯定是以前在家里闷太久了,所以想要出来透透气,看看风景舒缓心情。
她于是问道:“那片竹子很好看,要不,我们去那边瞅瞅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