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
茂奎老汉此时才发现那浓郁的肉香味儿竟然是从自家的这口不起眼的锅里飘出去的。
“这肉,闻着就地道,好,好!”茂奎老汉激动的道,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别光顾着说好了,四丫头让你洗手呢,你没听见啊?还不快些去?”
宋氏手里拿着烫过的筷子往堂屋去,经过茂奎老汉身边时,笑着催促他。
茂奎老汉发现今个老婆子也精神了许多,他连连点头:“好,好,我这就洗手去!”
八仙桌被陶大兰搬到了堂屋中间,上面的茶壶茶碗也都挪去了别处,茂奎老汉找来四把凳子放在桌子的四面。
碗筷摆上,陶四喜和陶大兰姐妹将做好的菜端上桌。
“嘎公,今个的菜很简单,就两个菜,不过份量多,够咱四个人吃了。”陶大兰把手里的一大钵青菜猪肝汤放在桌上,笑着道。
陶四喜也随即把满满当当一大海碗的红烧肉放在茂奎老汉跟前。
茂奎老汉看着面前的菜,尤其是看到陶大兰拿过来的那只小酒坛子,眼睛都亮了,连声道:“这样的硬菜,便是过年的时候也吃不上啊,恐怕今年端午节咱小杨村就数咱家吃的最好了!”
陶大兰和陶四喜姐妹听到这话,对视了一眼,姐妹俩眼底都露出满满的成就感。
宋氏过来了,手里拿着两只空碗。
她把桌上的五花肉和猪肝各往手里的两只空碗里夹了一些,然后端起来转身往帘子后面的床前走去。
陶大兰见状赶紧起身道:“嘎婆,我帮你拿一只碗。”
宋氏便分了一只碗给陶大兰。
而桌上原本还在笑的茂奎老汉此时也不笑了,坐在那里轻叹了口气。
这屋子里的好气氛突然就凝重了下来,以至于陶四喜都愣了下。
诧异的目光追随着嘎婆和大姐,便见她们两个撩起布帘子来到床边,床边靠着一只褪了色的梳妆台。
梳妆台上摆着两块牌位!
是的,供奉逝者的牌位!
难道是……娘和舅舅?
想到这儿,陶四喜也随即起身,往帘子那边走了几步,沉默的望着牌位上的名字……
宋氏和陶大兰两人分别将装了红烧肉和猪肝的碗摆放在那两块灵牌前面,宋氏轻声道:“秀儿,壮儿,今个是端午节,大兰和四喜孝顺,带了好多好东西来看我和你们爹,”
------------
第129章
“我们很乐呵,也过得很好,你们两个在底下莫要记挂我们,姐弟俩……要相互照应……”
宋氏说不下去了,捂着嘴,差点哭出声来。
陶大兰赶紧扶住宋氏的肩膀,无声安抚。
宋氏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下眼泪,又跟面前一双儿女的灵牌柔声道:“这菜是四喜做的,秀儿,你拼了命生下来的四丫头长大了,如今长得可好了,长得也像你,烧菜也烧得好,这红烧肉你尝尝看……”
陶四喜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感觉充斥着。
尤其是看着那个在老陶家都没见过的牌位,以及牌位上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陶四喜突然有种莫名的悲伤。
‘娘’这个字眼所代表的意思,她从前从未去细细体会过,而此刻,她心里好像多了点什么。
是的,她是那个叫做‘秀儿’的女人拼了命去生下来的女儿。
难产的时候,稳婆问保大还是保小,那个叫秀儿的女人毫不犹豫用她的命换了自己的命。
这便是母爱,无需理由,无需解释的母爱。
或许前世的自己在难产而终的那一瞬,便已经明白了当年母亲的选择。
那不是自私,那是无私。
她陶四喜从来就不是一个没娘疼的自卑的野孩子,她有娘疼,她的娘为了疼她,将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
她此生无以回报,只有自信的活下去,更好的走下去,才无愧于娘当初的选择!
宋氏收拾好情绪,被陶大兰扶着坐回了桌边。
茂奎老汉也强撑起欢笑,对宋氏道:“今个俩孩子都过来了,是好日子,你就别再哭了。”
宋氏点点头。
陶四喜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到宋氏面前的碗里,柔声道:“嘎婆,逝者已矣,生者还得接着往前看,你和嘎公定要保重身子,往后,我和大姐会时常过来看望你们的。”
陶大兰听到这话连连点头:“对,虽说娘和舅舅不在了,可你们还有我和四妹啊!”
朱氏再次点头,看着面前这两个外孙女,大的已经十六了,长成了高挑的大姑娘。
小的也十二了,懂事了,朱氏欣慰的笑了。
茂奎老汉见状,心情也轻快了几分,他拿起手边的小酒坛子拔掉上面的木栓,“老婆子,喝一盅?”
朱氏瞪了他一眼,笑骂道:“就嗅不得酒味儿,我才不喝那玩意儿呢,辣喉咙不好喝!”
茂奎老汉又问陶大兰:“大兰喝?”
陶大兰也是赶紧摇头:“我也怕辣,嘎公就饶过我吧,我要吃菜。”
茂奎老汉笑了笑,喝酒最讲究的是对饮,一个人喝,有点美中不足。
“嘎公,我陪你喝。”
一道温婉的声音响起,竟是旁边的小外孙女。
“啊?你?”茂奎老汉讶了下。
宋氏道:“四丫头,你还小,喝酒对你身子不好。”
陶四喜笑了笑,“今个过节,高兴嘛,喝一盅没事儿的。”
茂奎老汉立马来了兴致,道:“对,今个过节,可以喝一点点,来,酒盅呢?嘎公给你倒酒!”
------------
陶四喜双手端着酒盅,起身敬了茂奎老汉一盅。
一口酒入喉,就跟划着了一条火线似的直达五脏六腑,她的脸都红了几分。
“来,吃块肉压压。”宋氏给陶四喜夹了一块肉。
“多谢嘎婆。”陶四喜道。
“咋样?好喝不?”茂奎老汉握着酒坛子笑眯眯问。
陶四喜吐了吐舌头,道:“还是糖水更好喝……”
茂奎老汉敞怀大笑,宋氏和陶大兰也都被陶四喜的表情给逗笑了,饭桌上的气氛格外的好。
饭菜吃到一半,一股屎尿的臭味儿飘进了屋里。
起初还不是很明显,可是后来随着屋外不时传来的响动,那臭味儿便越发的明显。
即便宋氏早就把堂屋门关得紧紧的,可那股臭味儿还是从门窗缝隙里钻进来,让人无法忽略。
“这是谁家在干嘛呀?臭死了!”陶大兰忍不住了,放下了筷子皱着眉头问。
陶四喜的胃口也被搅没了。
茂奎老汉沉下脸来,道:“甭管他,咱吃自个的。”
宋氏望了眼门外,叹了一口气道:“大刘婆娘又在挑粪了,趁着咱家吃饭的时候挑粪,这都不是头一回了……”
“嘎婆,这是啥情况啊?”陶大兰不解的问道。
宋氏道:“咱家前面是大刘家,大刘家那婆娘不好相处,仗着生了三个儿子就觉得自个可以横着走,说话都不过脑,跟村里好多人都吵过架,我也不晓得是啥时候得罪了她,这都两三个月了,见了面也不说话,每回我家吃饭,她就挑粪,放着那边的大路不走偏要走咱家门口过,哎……”
宋氏话音未落,门外便传来妇人指桑骂槐的声音。
“这不存心的嘛,我会会她去!”陶大兰眉头紧皱,起身出了屋子。
宋氏大惊,起身追着陶大兰:“大兰别去,随她折腾,折腾完了就没事了……”
陶大兰是个泼辣性子,早就拉开屋门出去并跟门外的大刘婆娘对上嘴了。
“刘家婶子你这是做啥?没见着我们在吃饭么?你挑着一担粪桶打从我嘎婆家门前过,你故意恶心人的吧?”
“唉哟,这哪里冒出来的丫头片子啊?老娘我挑粪爱啥时候挑啥时候挑,爱走哪走哪,要你管?”
陶大兰身材高挑,但身形却很清瘦。
刘家婆娘膀阔腰圆,挑着一担粪桶稳稳当当站在地上,跟陶大兰对峙,气势上甚至还压了陶大兰一筹。
陶大兰气得咬牙,“那边明明有路你不走,非得挑着粪桶走我嘎婆家门前绕一圈,你这样故意恶心人,还不兴人说了?我不准你打从这边走,你给我回去!”
陶大兰涨红了脸,伸手拦住刘家婆娘的去路。
“老娘今个就要从这过,你个外村来的死丫头片子还能拦我不成?”刘家婆娘一脸的轻蔑,完全不把陶大兰放在眼里。
宋氏慌了,边劝边把陶大兰拽到了一旁。
刘家婆娘看到宋氏退让的样子,越发的得意:“我们刘家可是有三个儿子的,你个死丫头片子再不让开,我待会喊一声我家爷四个一窝峰过来吓不死你们,”
妇人越骂越得意,扫了眼旁边这两间低矮的屋子,扬声道:“跟你们这种绝了户的人家做邻居,真是晦气,我呸!”
------------
“啊!”
刘家婆娘尖叫了一声,下意识抬手去抹脸,扁担从肩上滑落,两只满满当当的粪桶也倒在地上。
她的脚上,衣裳上,全都是,顿时,恶臭铺天盖地般袭来。
刘家婆娘在一摊污秽中跳着脚尖叫着,这才发现始作俑者竟然是一个瘦弱的女孩子。
“你又是哪个赔钱货?敢算计老娘,你个短命鬼……”刘家婆娘破口大骂,像个疯子一样朝陶四喜这边扑了过来,恨不得将她撕成碎片。
下一瞬,陶四喜手里突然多了一把匕首。
她稳稳当当的站在那里,双手紧握着匕首,锋利的刀尖对准扑过来的刘家婆娘。
她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黑漆漆的眼神里戾气翻涌,没有半句言语,却好像有个声音传进刘家婆娘的脑子里,只要她敢扑上去,这丫头手里的匕首就敢刺进她的身体!
在小杨村横着走惯了的刘家婆娘突然就刹住了脚步,站在原地咬牙切齿的看着陶四喜。
“你个无法无天的野丫头,来真格的是不?老娘有三个儿子,你给我等着,看不弄死你!”
刘家婆娘扯着嗓子朝前面的屋子喊:“大刘,老大老二老三快些来啊,老娘要被人给弄死啦!”
刘家婆娘这一喊,可把这两条巷子的村民全给惊动出来了。
宋氏和茂奎老汉见状更加慌了神,尤其是宋氏,各种好话软话跟跟大刘婆娘那说着,就差没给大刘婆娘下跪了。
很快,一个长得跟铁塔似的汉子便带着高、中、矮三个壮小子杀气腾腾赶到。
见到眼前的场面,也都愣住了。
茂奎老汉赶紧上前去跟大刘那里解释这件事,明明大刘是晚辈,茂奎老汉是长辈,可茂奎老汉却在汉子的面前弯腰屈膝,低声下气,汉子却不领情,一把推开茂奎老汉,大步朝前逼向陶四喜。
在大刘看来,不就是一个瘦弱的小女孩么,拿着一把刀子吓唬谁呢?
这就跟妇人们吵架那样,拿着一把剪刀也就是做做样子,只要他一巴掌下去,立马就怂了。
“老子叫你放下刀子!”大刘走了几步,发现这个小女孩并没有如他预料的那样往后退。
她站在那里,冷静从容,眼神比手里的匕首要还冷。
大刘脚下有些迟疑了,犯起了嘀咕。
看到大刘脚步迟缓,大刘婆娘气急败坏的喊道:“大刘你磨蹭个啥呀?还不快些夺了她的刀?丑八怪,癞蛤蟆,满脸的包还跑出来吓人……”
越往前大刘就越发的感受到浓浓的萧杀之气袭来,他的心莫名的慌了,而身后婆娘又在一声接一声的催,那么多人围观,汉子突然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住手!”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爆喝。
众人扭头,便见小杨村的里正站在那儿,眉头紧皱。
他手里推着一副木板车,木板车上坐着一个穿白衣的年轻后生,车上还绑着一副轮椅。
白衣后生也正朝这边望来。
------------
第132章
看到里正这副架势,大家伙儿猜到里正家今个好像来客人了,看这样子应该是送客人离开刚好经过这。
“你们在做啥?臭烘烘闹哄哄的,像啥样?”里正没好气的朝大刘这喝问。
不待大刘出声,大刘婆娘便噼里啪啦添油加醋的说了方才的事儿。
末了指着陶四喜这边大声道:“……里正大人,这丫头是外村来的,身上带着刀子,这是要杀人呢,往后可不能再让她来咱村了……”
里正听完,狐疑的看了陶四喜一眼。
此时陶四喜也已收起了匕首,站在那里,剑拔弩张的气势消散不见,清冷寡淡,淡定从容,却有着不可冒犯的凛然。
陶四喜正准备为自己辩解两句,只见里正身边的顾北辰突然出了声。
隔着一段距离,陶四喜听不清顾北辰跟里正具体说了什么。
里正听完,点了点头,转身往这边走来。
他对围观的村民们大声道:“这丫头是顾大夫身边的药徒,跟着顾大夫救死扶伤的,不是啥杀人放火的恶人。”
茂奎老汉和宋氏松了一口气。
“这是我小外孙女,那是我大外孙女,今个端午节特地赶来看望我们的。”茂奎老汉赶紧跟里正,以及众人解释。
众人纷纷点头,甚至还有人夸赞陶四喜姐妹孝顺。
大刘婆娘听到这些话不爽了,撒起泼来:“这两个丫头片子凶死了,一个骂人一个要杀人,这路又不是茂奎老汉家的,她们竟拦着我不让我过,还推了我的担子,里正大人你可不能偏袒她们啊!”
里正不悦的看了眼大刘婆娘,没好气的问道:“大家伙儿都长着眼睛,那边都是路,你横着走都成,偏生要挑着粪桶从人家门口走,还掐在这饭点,咋,你家的粪香啊?”
众人一阵哄笑。
大刘媳妇涨红了脸,跺了跺脚骂大刘:“大刘,你咋焉巴了,我这都被欺负成啥样了你也不说句话呀!”
大刘抬起头来,吭哧着还没出声,就被里正的一记厉眼给唬住了。
“我说大刘,你好歹也是三个小子的爹,堂堂一个糙汉子,咋成日里被个妇人牵着鼻子走?”里正问。
大刘:“我……”
“茂奎老汉好歹也是你堂叔,他家的情况你又不是不清楚?且不说你帮衬着点儿,好歹你也别欺负人两孤老啊?谁都有老的时候,你说是不?”里正放缓了语气,语重心长的教导大刘。
大刘心里不服,却不敢跟里正这硬杠,涨红着脸僵在原地,不做声。
里正摆手,“这事儿就这么着了,带着你媳妇回去,往后安分过日子!”
大刘一家狼狈而回,看热闹的村民们也都散了。
茂奎老汉和宋氏赶紧过来跟里正这道谢,而陶四喜在跟里正道过谢之后则抬步往顾北辰那边走去。
方才幸亏有小杨村里正主持公道,才镇住了大刘夫妇。
而里正之所以站在她这边,肯定跟顾北辰离不开关系。
“顾二哥,今个端午节你没在家过节咋在这呢?”她柔声问道,声音里有些诧异。
但脸色却很平和,仿佛先前的不快,并未在她心底留下阴影。
------------
第133章
顾北辰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淡淡一笑道:“小杨村里正的爹病了,不方便行走,里正便去了塘村接我过来为他爹诊断。”
陶四喜又问:“那病人现在咋样了?开药了么?”
顾北辰道:“是旧疾,已开了药了,应无大碍。”
陶四喜点点头,正要跟他道谢,多谢他方才的解围,身后传来脚步声。
里正和茂奎老汉他们都过来了。
陶四喜便将顾北辰介绍给茂奎老汉和宋氏。
之前饭桌上,老两口问到猪肉和猪肝的由来时,陶大兰快嘴将陶四喜学医的事儿告诉了二老。
此刻看到顾北辰就在眼前,二老又是感激又是欣喜,茂奎老汉热情的邀请顾北辰进屋去喝茶,吃饭。
顾北辰礼貌的对二老道过谢,道:“先前在里正大伯家吃过了,现在赶着回家去,等下回有机会再过来拜访嘎公嘎婆。”
他跟陶四喜同辈,自然也要随着她喊嘎公嘎婆的。
陶大兰道:“下回来也好,今个那屋子前面全都是粪水,臭死了。”
就这样,小杨村里正送顾北辰走了,而这边的祖孙四人也返回了屋子。
收拾污秽这事儿就不提了。
等到一切妥当日头已偏西,两姐妹该回去了。
宋氏很是不舍,不仅把陶大兰带过来的鸡蛋要她带回去,还另外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些她平日里攒下的干货,比如风干的野酸枣啊,野山菌啊啥的,要她们俩带着。
陶大兰道:“嘎婆,这鸡蛋是我奶给你们吃的,你们必须收下。”
“至于这些干货,你和我嘎公留着慢慢吃,我们带回老陶家去,那也是孝敬了他们的嘴,我们姐妹也吃不了几口的。”
宋氏道:“你们好不容易过来一趟,咋能空着手回去呢?带上吧,大家伙儿一块儿吃就一块儿吃呗,横竖这些干货也不要钱,是我和你嘎公去山里采的……”
陶大兰坚决不要,脖子都梗起来了。
宋氏没辙,只得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旁边的陶四喜。
陶四喜温和一笑,道:“嘎婆,你就听我大姐的吧,这些干货你留着,下回我和大姐啥时候想吃了就过来,到时候你烧给我们吃反倒更好。”
下回还会过来?
宋氏的眼睛顿时亮了。
“既然是这话,那我就……给你们收着?”她问。
陶四喜点头,又看了眼鸡蛋:“至于这几只鸡蛋,我们带来带去的也不方便,磕磕碰碰的碎了更不好,嘎婆你收下,早上煮两只跟我嘎公一块儿吃,千万莫再让嘎公饿着肚子去下田干活,身体扛不住的!”
宋氏点头,眼底都是欣慰。
旁边的茂奎老汉听到小外孙女这番关照的话,也是满脸动容。
陶大兰亲热的挽着宋氏的手臂走在前头,后面陶四喜则跟茂奎老汉并肩同行。
陶老汉问陶四喜:“相由心生,我看顾北辰那后生不赖,温温和和的,还有股子正气,你跟着他打下手我也放心。”
陶四喜轻轻点头:“顾二哥人不赖,医术也很好,小医馆开了才小半个月,前来问诊的村民倒不少,还给我分红呢,不过这事儿我是瞒着老陶家的。”
跟嘎公这里,陶四喜不想隐瞒,只想跟他们二老分享。
------------
第134章
茂奎老汉欣慰点头:“女孩子家攒点私房钱也是应当的,你现在还小,将来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不用啥都往你爷奶手里交,你娘不在了,你该多疼惜点自个,今个就算了,往后再来看望我和你嘎婆,空手来就好,千万别再买那么多东西破费了!”
陶四喜温婉一笑,“嗯,我心里有数。”
再长的送别路,总归有尽头。
陶大兰停了下来,依依不舍的拉着宋氏的手,又看着茂奎老汉,很是不放心的叮嘱他们道:“嘎公,嘎婆,你们平日里在村子里莫要再跟大刘那家人打交道,也莫跟他们起冲突了,就当他们是疯狗,莫要理会!”
茂奎老汉和宋氏都笑了,“大兰你放心好了,大刘一家是啥样的人我们清楚,这都做了一辈子的邻居了,我们不招惹他们的。”
陶四喜也开了口:“有些人,咱不招惹他们,他们自己送上门讨嫌。”
“嘎公,嘎婆,下回若是大刘两口子再找你们麻烦,你们别跟他们起冲突,那两口子虎得很,你们来塘村找我和大姐,我们叫上咱爹一块儿过来帮你们撑腰!”
陶大兰连连点头:“对对,四妹说的对,我们喊上爹和二叔他们,哼,仗着自家有三个儿子就了不起,咱家也有人,不怕!”
茂奎老汉和宋氏对视了一眼,老两口眼底都是感动。
“好,好,我们不怕,咱家有你们撑腰。”宋氏连声道。
陶大兰和陶四喜又叮嘱了他们几句,眼看着日头都已下山了,过一阵就要天黑,两姐妹不得不挥手告别。
直到姐妹二人彻底走不见了,茂奎老汉和宋氏方才转身回村。
回塘村的路上,陶大兰先是把大刘两口子给狠狠谴责了一番,接着便逮住陶四喜一顿夸。
“四妹,还是厉害,大刘那么糙的汉子都被你给唬住了,你晓得吗?当时我看到大刘往你那边去,我都替你捏了一把冷汗呢!”陶大兰道。
陶四喜轻轻挑眉:“他是纸老虎,也就欺负弱小罢了,其实怂得很。”
陶大兰点头:“对,怂包一个,小杨村里正指着他鼻子一顿训,他连个屁都不敢放,也就在老人孩子跟前凶!”
“话说,你那把匕首哪来的呀?你咋还随身带着刀子呢?”她又问。
陶四喜不想跟大姐说太多,便推到了顾北辰身上去了:“医馆切药用的,忘了放回去。”
陶大兰心思简单,陶四喜说啥她信啥,便没再追问。
姐妹俩约好今日在小杨村发生的事儿,回去后半字都不提。
小杨村,刘家。
白日里在茂奎老汉家门口闹了一出,被全村人看了笑话,还挨了里正的训,两口子心里都憋着火气,夜里躺到床上还在恼怒这事儿。
大刘婆娘用胳膊肘撞了撞身旁的大刘:“后面那俩老东西真是长能耐了哈?还搬了救兵,两个死丫头片子给他们撑腰呢,害老娘我今个出了个大洋相,这口恶气不出,我心里不痛快,大刘你别睡了,快些帮我想个法子啊!”
------------
大刘黑着一张脸,没好气的道:“出个啥呀?里正都发话了让咱安分过日子。”
“里正?”大刘婆娘扯了扯嘴角,往地上啐了一口,“他说啥就是啥?他是你亲爹老子?我看你是被今个那拿刀的小丫头片子给吓破胆了吧?”
一语道破心思,大刘涨红了脸梗着脖子道:“你说话当心着点儿,我一个大老爷们会被个丫头片子吓到?笑话!”
“不过,还别说,那丫头片子跟她娘长得还真是像,当初秀儿妹子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哎哟,疼,疼,你轻点儿……”
大刘婆娘揪着大刘的耳朵狞笑:“咋?别以为老娘不清楚,当初那个秀儿是你们小杨村的村花,勾得你心痒痒了是吧?”
“没有的事儿,你别瞎说。”大刘捂着耳朵求饶,这婆娘力气太大,耳朵快被拧下来了。
大刘婆娘又道:“那个秀儿我没见过不晓得长个啥骚样儿,不过今个这丫头片子我倒是见了,丑得要死,一脸的包,疙疙瘩瘩,还那么凶……啊!”
大刘婆娘后面的还没说完,突然闷哼一声倒在床上。
“你咋啦?”大刘惊问,伸手去推了婆娘一把,婆娘不省人事。
大刘慌了,正要下床点灯,一阵风过,床前多了一个黑影。
“鬼……”
后面的字还没喊出喉,脖子就被人扼住了,那人力气极大一把将大刘从床上拖下来抵在墙上,照着大刘的肚子一拳头捅下去。
大刘痛得弯下腰,五脏六腑都快碎了。
那人不给大刘喘息的机会,将他像小鸡崽子似的拎起来抵在墙上,面具后那双冰冷的眼睛里涌动着嗜血的凶残。
“知道错哪了么?”他问。
大刘喘着气,拼命摇头。
“砰!”
又是一拳头砸在大刘的脸上,半边脸颊都木了,眼睛前面全都是小星星在跳。
“知道错哪了么?”他又问。
大刘浑身颤抖,望着来人眼底的那一丝戏谑,仿佛自己是他爪下的玩物。
“我真的不知道啊……”大刘的声音带着哭腔。
又是一巴掌拍在大刘的脸上。
“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大刘连声道。
“错哪了?”那人再问。
大刘眼珠儿骨碌碌转了一圈:“你说我错哪,我就错哪……”
那人皱眉:“回答太敷衍,看来还是不知道,接着想!”
巴掌又抡起,大刘吓得赶紧求饶:“别打别打,这回我真的想起来了……”
那人的手掌悬在半空,盯着大刘。
大刘吞了口口水,被打到变形的脸挤出讨好的笑:“你说我错哪,我就错哪。”
这个回答,够滴水不漏了吧?
那人扯着嘴角冷笑了声,突然一把捏住大刘的下巴将他的脸抬起。
“看在你还有点自知之明的份上,就让小爷来告诉你,你最大的错处,在你的眼睛。”
大刘眨了眨眼,表示不解。
那人手里突然多出一把刀子来,在大刘的眼眶边比划着:“那么机灵的小丫头,你们竟然说人家丑?白瞎了你们这对招子,还不如挖了干净!”
小丫头?
大刘猛地一惊,茂奎老汉家的小外孙女?
匕首冰冷的尖端划破大刘眼角的皮肤,刺痛袭来,一股尿骚味儿从大刘的身下传出来,下一瞬,一股钝痛落在的肩上,人也眼皮子一番晕死过去。
------------
姐妹两个回到家,正准备径直去灶房烧饭,却发现灶房的烟囱里飘出袅袅炊烟。
“不对呀,今个咱出门前奶可是叮嘱了,叫我们早些回来烧夜饭,这是哪个在烧啊?”陶大兰一脸诧异的问道。
陶四喜也有些不解,范氏的娘家路远,她带着大平回范家一般都要住一宿,明日再回来。
家里就剩下二姐陶二云,而这个时候,二姐肯定是在后院鸡窝和猪圈那里忙活。
“要么是二姐,要么是二婶,反正不会是我奶和继母。”陶四喜道。
陶大兰道:“可我却听灶房里面有人说话的声响,走,看看去。”
灶房帘子一掀,姐妹俩看到站在锅台边烧菜的陶二云。
“哟,大兰和四喜回来啦?听说你们今个去小杨村做客啦?你们嘎婆嘎公身子骨还健朗不?”
灶膛口探出一颗妇人的脑袋来,脸上堆满了亲切的笑容。
“姑姑?”陶大兰讶了下,“姑姑你咋在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