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by将月去
将月去  发于:2025年10月01日

关灯
护眼

萧寻在,林秋然顾虑自然多。再加上没老顾客,和从头来没什么区别。
他道:“那就劳烦林……林夫人帮个忙了,我要在京城留几日谈生意,正好不知去哪家酒楼,你帮我张罗几桌。”
林秋然甚是惊喜,徐远珩这样说只是好听,她何尝不知道这是在帮她。京城这么多酒楼,去哪儿宴客吃饭不是吃,这是变相给金鼎楼揽客。
林秋然诚心实意道:“多谢。”
徐远珩笑了,“你我之间,说这个字就生分了。”
林秋然道:“那也盼着徐公子说到做到,可别在我这儿吃了饭,还非要塞银子。”
徐远珩:“这个放心好了,今日我是来送钱的,自然就不花钱了。”
徐远珩今日带了年礼过来,现在放在车上,还有十三香和五香斋的利润,两人按分成走,这回徐远珩总共拿了四千两银子过来。
林秋然是看着十三香的生意越做越大的,从一开始每月分成四十五两,之后越来越多,打仗那几年生意停滞不前,这两年又有起色,跟雨后春笋似的,到如今每个月有大几百两的利润。
徐远珩把账本和银票推过来,“你看看。”
林秋然轻笑,“徐公子为人我信得过,等回去再慢慢看吧。”
二人签香料文书近四年,当初签订五年为期,林秋然是打算继续和徐远珩合伙。饮水不忘掘井人,不能看香料卖得好了,就自己另起炉灶。
她也和徐远珩说过把香料方子给他,以免她这儿不及时耽误生意,但徐远珩没用。
徐远珩那时说:“我身边盯着这个的不少,另一半放你那里我最安心。”
林秋然没争。
徐远珩不知林秋然想了什么,他点点头,没问她近来过得如何,萧寻封爵,林秋然如今是伯爵夫人,日子自然安好,而且也能看出来,她眼神明亮,脸上无半点难过不耐。
看汤圆时神色也很柔和,很能干,继续开金鼎楼,料理家事。一个人带着一家来京城,也站稳了脚跟。
如今的金鼎楼,比余安的更大气。
徐远珩道:“生意上你不必着急,等时间长了,客人觉得好吃,慢慢积攒回头客,生意就好了。”
林秋然道:“是这个道理,听你这么说,本来是着急的,现在我是安心了。”
徐远珩:“就算不信别的,也该信你的手艺。”
林秋然笑笑,“那我一会儿不得露一手,等吃过饭你再告诉我客人可有忌口偏好。”
既然请客,徐远珩还要谈生意,那就把事情做周全,问好忌口,客人吃了高兴谈生意也能顺利些。不过这菜林秋然肯定不自己做了,她负责定菜单。
徐远珩嗯了一声,林秋然道:“我先去厨房看看,让汤圆进来陪你吧,这孩子,总念叨你。”
徐远珩轻轻点了下头,见林秋然这样,他很高兴,也很欣慰。萧寻为官,能给他们母子庇护,可是有时他心中也会苦闷。
想着从前自己是否太过重利,或许早一点,赶在萧寻回来之前说明,没准儿还有机会。
还有那次林秋然为了孙氏夫妇找上门,他该露面的。
不过现在也不错,能常来往,汤圆对他也很喜欢亲近。而且生意越做越大,他本就走南闯北居无定所,心中有个牵挂也足够了。
林秋然去了后厨,她在家偶尔也下厨,对她来说徐远珩帮她良多,是亲人,下厨做两道拿手菜是应当的。
她做菜的时候汤圆就追着徐远珩玩,徐远珩这次给汤圆带了礼物,他昨天刚从南方回来,带了不少新奇东西。
这会儿带着汤圆拆开看。
汤圆本想回去拆的,因为别人送他东西,当面拆不好。徐远珩却道:“无妨,徐叔叔不是别人。”
汤圆眼睛一亮,高高兴兴地坐在徐远珩怀里看礼物。
有海螺拼成的马车,各种各样好看的石头,当地的泥人、玩意,汤圆见一个就哇一声,拆到最后一个,竟然是文房四宝。
汤圆扭头看向徐远珩,徐叔叔怎么知道他要用这个了。
徐远珩笑着道:“我记着你要到启蒙的年岁了,就买了这个,徐叔叔不能常来,你用这个,看着这些东西,就能想到叔叔了。”
汤圆疑惑问:“为何不能常来?”
徐远珩道:“我要做生意,不会总在一处。”
汤圆眼前一亮,“那我也该给徐叔叔一样东西,当作念想,因为我也不总在徐叔叔身边。”
徐远珩笑了笑,这话倒也没错,他放轻声音问:“那汤圆要给徐叔叔什么?”
汤圆道:“我这今日出来,没有来得及准备,徐叔叔何日离京,我可否慢慢准备,等徐叔叔离京前再把东西送给你。”
徐远珩:“我等汤圆过了生辰再走。”
汤圆眼睛又亮了,“那可好!徐叔叔今年也要给我过生吗。”
小孩子生辰不会操办,但徐远珩年年都来。
徐远珩:“嗯。”
吃午饭前,二人就一块儿说话一块儿玩闹。孙氏看这场景发自内心地高兴,她觉得徐远珩对汤圆没话说,别说一块儿玩,就是认个干爹都不过分。
外出惦记,回来送礼物。萧寻不在的时候,也都是徐公子哄着汤圆,生辰也记挂着。
这事秋然肯定不好提,毕竟徐远珩是男子,提也该她提,最好是萧寻提,也显着萧寻大度,有肚量。
孙氏打算找个机会和萧寻说说。
等吃过饭,孙氏拉着徐远珩的手嘱咐,“以后来京城,就来这儿吃,不忙就去府上吃,可别自己凑合。”
孙氏出了一趟门,是知道出门不易。路上风餐露宿,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徐远珩看着有些瘦了。
别看赚那么多钱,但是辛苦。
徐远珩笑着点头,“伯母放心,一定不和您客气。”
汤圆依依不舍,林秋然和他道:“你徐叔叔还有事,不能光陪着你。娘也有事,你先和祖母回家。”
汤圆不是胡闹的性子,乖乖回家,回到家后翻箱倒柜,选送给徐远珩的礼物,可一直到萧寻下职,也没想好送什么。
这真是犯难。
萧寻问他找什么呢。
汤圆:“我想选个礼物送与徐叔叔,这样徐叔叔出远门,就能想到我了。”

稚子之心一片赤诚, 汤圆想了一下午也没想好送徐远珩什么。
自己常用的都是旧物,送出过去不太好,毕竟谁送人礼物送旧东西。可是不常用的, 又想不到和自己有什么关联。送没有关联的东西, 徐叔叔怎能看见东西就想到他呢。
汤圆还知道有一句话叫礼轻情意重, 可徐叔叔每次都送他那般贵重的礼物, 他若是送个小泥人小风车,虽然方便携带, 但那就太不合适了。
他得送个贵重有新意,还上得了台面的东西, 然后要好好包装, 诚心诚意送过去。
汤圆想不到要送什么,林秋然又不在家,只好求助于萧寻, “爹, 你要不要帮我参谋参谋,出出主意。”
萧寻知道自己陪汤圆的时间短,他不在的时候徐远珩常来家中,照顾汤圆颇多, 汤圆和徐远珩亲近也正常, 可即便知道这些,他心里也忍不住泛酸。
汤圆对徐远珩很是亲近,或许他不在的时候, 徐远珩在某些时刻,就是汤圆的父亲。
萧寻不禁想,是否有人曾嘲笑汤圆是没爹的孩子,是徐远珩站了出来, 说他就是汤圆的爹。
萧寻心中五味杂成,愣神之际,汤圆疑惑地喊了他一声,“爹?”
萧寻回过神来,笑着和汤圆道:“先去库房看看,不成爹再帮你想别的办法。”
萧寻觉得自己这样想有些小人之心,汤圆对徐远珩亲近,这何尝不是因为徐远珩对汤圆好,他该感激才是。不然这三年来,汤圆身边没有这样的长辈,有徐远珩在,他该知足感恩。
君子论迹不论心,他也当如是。
最后汤圆在库房选中了一块玉石,然后让萧寻找工匠雕成一只小狗。上面弄个环,汤圆就是属狗的,希望徐远珩看见这个吊坠就能想起他来。
玉石是皇上赏的,贵重,也有汤圆自己的心意,做出来肯定是上得了台面的礼物。
今日已晚,等明日萧寻下职先找工匠,汤圆还嘱咐,“爹,你可千万别忘了呀,请师傅的钱我出。”
萧寻点了下头,“放心,不会忘的。”
他言而有信,不帮是不帮,既然答应就不会让汤圆失望,不会出现临近期限,东西没做好的情况。
他说完,看了眼月洞门,林秋然还没回来。
林秋然还在金鼎楼,中午吃过饭,先让小厮把孙氏和汤圆送回伯府,她下午在二楼跟据客人忌口又改了改菜单。
几桌都是炖菜炒菜,也是余安金鼎楼常吃的,不过各地食材不同,有些地方处理方法也不同。
这些商人走南闯北,认识的人也多,若是今日吃得满意,日后自会常来的。
还有些菜没上,林秋然去了厨房。这儿的厨房比余安的大,也是按照原来的布局改的,她进来后,把各个地方都看了。
“这桌客人不喜辣,麻辣兔丁换成宫保鸡丁,别上错了。”
林秋然看了一圈,林春林莺做事让人放心,她的徒弟也是一板一眼的性子,不过新来的帮工刀工不好,今儿人少,切得还急,土豆丝有的粗有的细。
林秋然道:“这盘土豆丝重新切。”
大小粗细不均匀,后面炒的时候厨子就没法把握火候,时间短了粗的没熟,时间尝了细的口感变差。
这道菜已经很简单了,越是简单的菜,越能体现厨子厨艺。京城酒楼多,要以简、新奇取胜。
帮工脸有些红,忙把这盘放到一边去。
林秋然道:“可以慢不能急,若下次再这样,切坏的算在工钱里。”
林秋然看完这个,又去看包蒸饺的林春,馅料对的,饺子大小形状也对。她点了点头,“做得不错。”
蒸饺没问题,她又去看炖的汤,打开盖子,林秋然闻了闻,“可是没放白胡椒粉?”
徒弟一愣,“师傅,我是忘了。”
林秋然顺手给放上,又把盖子盖上,“你们几人,也有几月不给客人做菜,难免生疏,我不会日日在这儿盯着,若怕错,多想几遍,可以劳烦别人帮着看看。若是做错了,自己能想起来,就让跑堂换。客人吃着不好吃,也别嘴硬,把菜给换了。”
几人点点头,“夫人放心。”
林秋然点点头,今儿楼上两桌,这几日徐远珩都会在二楼宴客。
她瞧着中午生意不太好,就几桌客人,不过晚上看着比中午好些。
楼下有十二桌,远远瞧着客人神色,对吃食是满意的。
朱掌柜挨桌赠酒水,“前三日来都有酒水赠,还打折省钱,我们铺子二楼接席面,有不同的菜色,迎合各地口味,还可以根据客人喜好定菜。”
这话朱掌柜每桌都说一遍,不厌其烦。
刚开始做生意嘛,肯定得多费心些,朱掌柜是京城人,对这边做生意也了解两分。京城有钱的人多,走商多,权势多,若是做得好,肯定能赚钱的。
他是年前定好来这儿干活的,不过他也觉得京城这么多铺子,开酒楼卖吃食,很容易赔钱。
前几日没开业,也忙了两天,他日日过来,吃过林春姑娘她们做的菜,的确是好吃,很多菜京城也没有,还占了新奇。
慢慢来,只要不搞幺蛾子,生意肯定越来越好的。
今儿是不忙,林秋然在这盯了一会儿,见没什么事就回去了。
临走前她叮嘱朱掌柜,“二楼的记我账上就行。”
记林秋然账上是方便盘账,不然直接不给钱,月初账没法算。朱掌柜点了点头,“夫人放心,包在我身上。”
林秋然临走前还带了点蒸饺,冬日做的就是萝卜和豆角干馅儿的,肉是炖熟的块肉,他们中午吃过了,带回去给萧寻尝尝。
她从后门走的,门口除了府上的马车,林秋然还看见萧寻,他站在门口,看着汤圆在地上蹲着玩儿。
林秋然走快了两步,“你们怎么来了?”
萧寻刚要开口,汤圆就飞快地站了起来,“爹要来的,说娘今儿外出忙,我们没事儿,就来接娘回去。娘,你今日可累?”
他还瞥见林夏手中提着的食盒,“娘,怎么还有吃食呀!”
林秋然笑了笑,“这是你中午吃过的萝卜丝和豇豆干馅儿的蒸饺,你爹没吃,带回去给你爹尝尝。”
萧寻饭量大,哪怕吃过晚饭,再吃两个饺子也能吃得下。
不成还能明儿热着吃呢。
汤圆眼睛咕噜噜一转,“娘你这就不公平了,你不是说过除了吃饭的时候,其余时辰不能吃饭的吗,怎么爹行到我就不行了。”
林秋然义正言辞道:“你忘了,你爹如今喝药,你喝药的时候,每日不也吃好多次饭。”
哄孩子,林秋然还是能哄的。才多大,怎么说都是她在理。
不让汤圆做这做那,只是想他养成好的习惯,等他长大了,林秋然也不会事事都管着了。
萧寻笑了笑,不再让汤圆追问,“走吧,回家。”
林秋然点点头,跟着父子二人上了马车。她今日是有些累的,不过也高兴。
“徐公子带了客人过来,没准儿这些人就是金鼎楼的回头客。”
原本她是发愁的,现在不愁了,还觉得在京城开酒楼有赚头,街上人来人往,可太多人了。
萧寻顿了顿,问道:“那可用我带人过来吃饭?”
林秋然道:“你就算了,有人情能用还是用到正地方上,生意我慢慢来就是,我也相信自己的手艺。”
汤圆插话道:“对呀,娘做的菜可好吃了,我可喜欢了,林春姐姐她们跟娘学的,做的也很好吃。”
林秋然揉揉汤圆的脑袋,对萧寻道:“我还看见老侯爷了,他过来吃了顿饭,就一个人来的,说味道不错。”
她听秦氏念叨过,老侯爷身体不太好,吃喝不忌口。看着点了红烧肉姜母鸭,吃得不少,她叮嘱朱掌柜了,若下次来,不能让老侯爷吃太过油腻的东西。
萧寻:“这样就挺好。”
林秋然觉得也是,现在挺好,今添还拿了十三香的利润,家里不缺钱,这钱她自己放着。四千多两,可以想想再投点什么生意。
或是买宅子铺子,也不能光盯着酒楼。不然钱放着就是放着,也没什么用。
林秋然心里轻快,马车车轴慢悠悠转着,一家人也到家了。
往后两日,徐远珩都带客人过来。一楼生意也越来越好了,第一天中午做了零星几桌,这第三天就差不多能坐一半,时常有行人在门口驻足观望。
新开的铺子,也不知价钱味道如何,心里好奇这家酒楼好不好吃,只能在外看里面客人多不多,有的人胆子大,拦住一个刚出来的,“哎,老哥,这家味道如何?好不好吃,卖啥菜的。”
老大哥打了个饱嗝,摸着肚子道:“味道不错,可以尝尝炒土豆丝,便宜,味道也好。红烧肉也一绝,别的菜我没试,等下次过来再尝。”
“对了,米酒也好喝,明儿就不赠了,但不贵。”
男人点点头,这就进了酒楼。
陈大哥看人进去笑了笑,他是个好吃的,京城的酒楼饭馆大的小的他都吃过。有的能一连去几次,有的去过一次就不会再去了。
这家铺子不错,反正他点的两道菜好吃,一道红烧肉,一道土豆丝,他连吃了三碗饭。
这边还有酒酿馒头蒸饺啥的,不过他就一个人过来的,也没点,等下次来了试试。
菜单那么多菜呢,这几天都不用想去哪儿吃饭了。
林秋然每日都来金鼎楼,每日都能听到朱掌柜道喜的话。
以往开食肆酒楼都是头三天生意好,因为打折有赠品,客人愿意来,后头生意就慢慢平缓了,赶上刮风下雨,生意最差,京城不一样。
天冷街上人也多。
第一天中午六桌晚上八桌,二楼除了徐远珩一行人就没有其他客人,第二天第三天中午十几桌,等到后面几天,中午也就空个四五桌,晚上有时一楼能坐满,二楼也接了几桌,都是熟面孔,其中有徐远珩之前带过来的客人。
生意是肉眼可见地好了。
朱掌柜笑着道:“我就说,酒楼饭菜好吃,时间长了肯定有客人愿意来的。”
朱掌柜原想等个一两个月,谁知这么快,不过想想徐公子一连几日都带着人来酒楼吃饭,觉得好吃,随口一提,别人兴许就过来了,那肯定比不带人来强。
路人看一楼人多,哪怕没吃过,也会进来试试的。
这几日生意好起来了,每日流水能有四五十两。利润占四成,若是照这么下去,一个月利润能四五百两。
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在京城酒楼占据一席之地。
林秋然没只顾着高兴,让朱掌柜留意客人点的菜,哪道多哪道少,包括米饭的软硬,也注意着。
朱掌柜觉得,林秋然做事认真,这不赚钱谁能赚钱。
这般想着,门口又有人停下了,来的是个娘子,仰头看着金鼎楼的牌匾。朱掌柜理了理自己的衣裳,往前迎了两步,争取客人一想进来,他就迎接好。
蒋思捷起初没看见招牌,只觉得这家酒楼客人多,刚想进去,仰头一看写着金鼎楼三字。
字她认不全,但这招牌她见过。
她不由自主走进去,就有人迎了出来,“这位娘子一个人吗,若是一个人可以去楼上雅间。”
这话很熟悉,蒋思捷轻轻点了下头,“嗯。”
进来之后蒋思捷彻底确定,她没认错,这不是同名同姓的铺子,是余安那个。想想也是,萧寻平安回来,林秋然也进京了,铺子肯定要搬过来的。

第一百一十四章 蒋思捷(文案剧情)
蒋思捷到二楼雅间坐下后, 开始打量铺子装潢,和余安的有些像,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太一样。
感觉更好看更大气了。
蒋思捷心中生出了几分敬佩, 这过去几年, 林秋然都将铺子开到京城来了。可自己依旧懒散爱玩, 都还没认全这个朝代的字。
偶尔她觉得这好像一场梦, 莫名来到书中的世界,身边都是不认识的人。原本她想走原书的剧情, 提前救下男主爹娘。可是,到了余安发现男主的妻儿还在, 不管是因为什么改变了剧情, 林秋然是不是穿越的,她都是萧寻的妻子,蒋思捷受过高等教育, 自己做不出插足的事。
所以看过她们一家平安, 蒋思捷就回京城了。前两年又回余安,是家中送她南下避难,她才能顺便看看林秋然一家。
后来难情严重,余安城门紧闭, 灾民众多, 她被拦在了余安城,后来被胥州蒋家接了回去,待了两个多月才回京城。
朝中动荡, 蒋思捷偶尔让丫鬟打听萧寻的事,却不敢太过明目张胆,怕家中爹娘误会自己心仪此人。
事情发展得已经和原书不一样,原书里, 萧寻死里逃生终于回了萧家村,等待他的却是两座孤坟。可是这个世界,林秋然没有打掉孩子,孙氏和萧大石也活得好好的,就少了书中那段萧寻因为爹娘不在了,自暴自弃的痛苦时光了。
原书女主也没了存在的意义,不过好像这样更好。
蒋思捷是不知后面萧寻经历了什么,反正对比原书,再结合自己打听到的,萧寻少走了许多弯路。
她父亲弹劾赵庭岳,也并非因为她在父亲面前说了什么。蒋思捷哪里懂得那么多,只能说赵庭岳被众人弹劾是情势所逼,皇上若不想赵庭岳死,哪怕他犯下滔天过错,也能安然无事。
皇上想赵庭岳死的时候,哪怕他一点过错都没有,也能安上罪名。何况赵庭岳本就不是清清白白,他居功甚伟,近年又打了几场败仗,这时不弹劾他,那还等到何时。
赵庭岳打败仗,又恰好萧寻站了出来,还了沈家清白。而且,书里萧寻没有见到他外祖父外祖母,等他阴差阳错了解自己身世,安阳侯府的老侯爷已经病逝了。
如今他因立功早了大半年上朝,肯定能见到,相比于原书,少了许多遗憾,这何尝不是命中注定。
不过蒋思捷也有烦恼,萧寻立功声名渐渐显露,不少朝中大臣很是欣赏他,这一年多来西北频频传回捷报,每次都有萧寻的名字。
他年轻有为,品性相貌都不错,就连蒋思捷父亲都觉得萧寻极好,在蒋思捷还未嫁人时,还起过让萧寻做乘龙快婿的心思。
那时蒋思捷默了默,无奈道:“父亲,这人在老家早已娶妻。”
蒋尚书不太在意地说道:“那又如何?男子三妻四妾本就寻常。况且,从前在乡下娶的妻子,以后来不来京城都未可知。”
男人可能都会这么想,糟糠之妻可以弃,可林秋然不是那样的人,萧寻也不是。
蒋思捷看过书的,萧寻人品贵重,怎么可能做出抛妻弃子的事来,若是逼急了,还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子。
蒋思捷认真和蒋尚书道:“如果如今他为了权势抛妻弃子,那日后也能为了权势抛弃我,这样的人怎可托付终生。”
蒋思捷欣赏喜欢萧寻,但对他的喜欢是属于读者对纸片人的喜欢。他正直果敢,知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若是真舍弃林秋然,攀扶权贵,蒋思捷能一瞬间祛魅。
那样的人不值得她喜欢。
她也很喜欢林秋然,能干大方,不管她是不是穿越而来,蒋思捷都敬佩她。
如果她不是穿越来的,刚成亲和萧寻没什么夫妻情分,得知夫君死了,却还愿意留下孩子照顾孙氏和萧大石两个老人,自己做生意赚钱养家,一般人很难做到。
如果林秋然是穿越来的,面对这种情况,要给一个陌生人生孩子,怀胎数月受尽生产之苦,假如是蒋思捷,她自己是做不到的。
相比之下,她就算不走原书的剧情也很幸福了,爹娘宠爱,在难情严重时送她南下避难,为她打算,给她选了一个品性样貌家世都不错的夫婿,日后吃喝不愁。
得益于二老的眼光不错,成亲后夫妻关系还算和睦,婆家也善待她,往后的日子自己慢慢过呗,她不可能总在蒋尚书和她娘的羽翼之下。
蒋思捷笑了笑,她刚点了几道菜,这会儿得慢慢等上菜。
等菜上好,蒋思捷尝了尝。
吃过她眼前一亮,这家酒楼味道好,跟她从前在余安吃的一样。蒋思捷是好吃之人,本来还想着京城已经没什么好吃的,几家不错的铺子也都吃腻了,府上人做菜她也不太满意,日子难熬得很。
这回金鼎楼在京城开了分店,菜单上这么多菜,好一阵子都有东西可吃了。
等她出门赴宴,还能告诉相熟之人,这家酒楼的菜好吃。以后也能带夫君过来,尝尝这家的手艺。
这也不全是给铺子招揽生意,她自己也喜欢的。
蒋思捷吃完饭没急着走,在铺子歇了一会儿,这会儿铺子人少,也没人来催她离开。
她是想着和林秋然说几句话的,可思来想去又觉得不妥,也没什么必要。二人就见过几次,交情不深,都有自己日子过,不打扰比较好。
但蒋思捷心里还是有点好奇,所以等铺子快打烊的时候,她就去马车中等着了。
蒋思捷心里期盼能遇见,若遇不到,以后有机会再说。京城大是大,可有时候也小,总能遇见的。
夜色深沉,空中偶尔吹过几阵冷风,蒋思捷手里捧着鎏金手炉,把车帘掀开了一小道缝。
巷子里很静,不知何时驶过来一辆马车,停在了酒楼后门门口。
车上下来一大一小两人,关系亲近,应该是父子俩,脸型鼻子很像。
小孩在院子门口玩了一会儿,男人就在旁边看着。蒋思捷估摸着就是萧寻,的确还原了纸片人,宽肩瘦腰,尖下巴,眼睛狭长,挺立的鼻子,脸也白,长得怪好看的。
有点建模脸,和书里描绘的一样,这还是蒋思捷第一次看萧寻。她脑子里把林秋然和萧寻放一块儿,嗯,两人也相配。
看了一会儿,门口走出来一人,正是林秋然。
她穿得简单,大约是忙生意,穿了窄袖衣裳。她头发挽起,首饰简单典雅。
男人冲林秋然笑了一下,林秋然和他说了句话,不过蒋思捷离得远,没听清说了什么。
很快林秋然上了马车,男人忙捞起孩子,抱着朝着马车追去。这一家三口很是和睦,很好很好,大冬天看得蒋思捷身体暖暖的。
等马车驶走,蒋思捷也让车夫回府了。
车上,萧寻问:“今日生意不错?”
林秋然道:“嗯,有起色了,估计今儿打烊也晚。”
林秋然没等打烊才离开,不过这几日回府也是晚的。她忙也不觉得累,脸上高兴,萧寻自然能看出来,想想为何高兴,就能猜出今日金鼎楼生意好来。
林秋然道:“京城人比余安多多了,估计再过一阵子,该客如云来了。”
这是来京城的好处,地方大,若酒楼生意好,在京城别的地方可以开几个分店。
不像余安,一个就差不多了,再多没那么多的客人。林秋然是这样打算的,家里有钱,她反正要打理家产,投生意能做,开铺子也可以做。
汤圆不懂这些,反正林秋然高兴,他就高兴啦。
半响,他想到一件事儿,“娘,你忙完回来我和爹来接你,那等我上学读书了,也是忙完回来,你和爹会去接我吗?”
汤圆马上要去书院了,他虽兴奋,可长这么大毕竟头一次离开林秋然,早出晚归,没说害怕,但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
林秋然笑了笑,“前十日去接吧,往后也该适应了,就让小厮去接。”
汤圆点了点头,“行!”
萧寻不能保证日日有空,可若有空他肯定也会去的。
汤圆又往林秋然怀里钻,他还不算大,这样撒娇也很可爱的。
时间过得也快,在汤圆掰着手算上学日子时,先到来的是他的生辰。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