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就像做绣活,人人都会做,那为何手艺极好的绣娘、打出漂亮首饰的师傅人们争相追逐,以买到他们做的衣服首饰为荣?
在外万万不能说这就是家常菜。
林秋然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她是在余安习惯了。以前给徐远珩做菜还会考虑这些,但后来徐远珩也不会过分挑剔。
在余安,只要好吃量大价钱合适,生意就红火,可京城这样的酒楼饭馆很多,再多一间不多,少一间也不少。林秋然想,在京城这些得有,但不能只有这些。
就像那些世家夫人小姐,如果真的便宜量大,吃一次觉得新鲜,后面也会嫌饭菜不够精致,反而漂亮的饭菜,尤其是她吃得别人吃不得这样的会更喜欢。
其实一开始萧家食肆就有这个问题,装潢简单,后面有所改变,但搬到京城这个问题又明显了。
林秋然虽是谦虚,可这些日子想的也是开个和余安金鼎楼差不多的。
林秋然点点头,“我明白了,只是在老夫人面前,就忍不住实话实说。”
秦夫人眼中带了两分笑意,“无论何时,手艺都是立身之本。你会的,只要别人不会,那就是独一份,做什么都如此。而且说话做事,要留一分藏三分,和谁都一样,万不可太过实诚。”
这是京城世家夫人们的相处之道。
林秋然捏紧手心,点了点头,“多谢老夫人教诲。”
秦夫人按了按眉心,“算不上教诲,说些话罢了。好了,当日我差人去接你过来。”
林秋然本想拒绝,可转念一想觉得这样也不错。毕竟上赶着过来做东西和请她过去做是不一样的。这是给外人看的,尤其老夫人愿意帮忙,她拒绝什么。
林秋然心里不禁感叹,这是遇到贵人了,她慎重地道了多谢。
秦夫人年纪大,精力不济,说了这么一长串话有些累。
林秋然见她疲惫,立刻告辞。
回去的路上,她一直在想秦夫人说的话。
说话做事留一分藏三分……那酒楼菜单万不可把会做的全写上,还得分两种,一楼的还是那些,毕竟要赚钱,二楼雅间的慢慢来,价钱也要提一提。
雅间还和从前那么多,京城人多,肯定有吃不到的……林秋然要的就是有人吃不到。
若后面有人请她做宴会,也不能立马就答应,酒楼可以晚一些开业,但是该准备的一定要准备好。
而且不能太大,除了留一分藏三分,还因为林秋然手里没那么多的钱。
若秦夫人不说这些话,林秋然本打算这次宴会结束,有人请她办宴会她就去,多给酒楼做宣传,但听过秦夫人说这些,林秋然又觉得不着急了。
慢工出细活,她如今也不缺钱过日子,再说铺子还没定下,慢慢等着就是了。
林秋然回到家已经午时了,汤圆都吃完饭了,跟着孙氏在侧门玩。
马房在这边,等马车一进来,汤圆就追着马车跑。林秋然从车内透过帘子往外看,生怕他跌了或是撞车上。
林秋然皱着眉道:“汤圆,站住不许跑了。”
汤圆原地站好,等车停下来才快步往马车这儿走。
汤圆穿得厚实,走过来好像一个大汤圆,“娘,娘你可算回来了。”
林春抱着个陶罐先从车上下来,林秋然在后头,手里拿着刀具。冬衣厚实,上车下车有些麻烦,下车后,林秋然理了理裙摆。
孙氏在一旁笑,“回来了,可成了?”
林秋然点点头,“成了。”
除了办宴会还有意外收获,她把装着刀的布袋子给孙氏,然后把汤圆抱起来掂了掂,“这事儿还多亏了汤圆。”
汤圆哪儿懂这些,抱着林秋然脖子亲了口,他只知道林秋然出去一上午,还是干活去了。
孙氏道:“你还没吃呢吧,给你留了饭。”
林秋然:“嗯,我一会儿去吃,汤圆上午乖不?”
没等孙氏说话,汤圆就说自己乖,林秋然点点他鼻子,“自己说自己,别人信不得,娘,你说。”
孙氏道:“上午还挺听话的。”
这是实话,孙氏不惯着他,他也不说啥。
林秋然:“那晚上我做点新鲜的吃食,嘉奖汤圆好不好,也慰劳娘带着汤圆辛苦。”
身后的林春抱着大罐牛乳,这是临走时锦绣送来的,她说明日这东西就直接送到府上,一罐羊乳一罐牛乳二钱银子,按月结就是,一个月也不贵,六两。
林秋然现在是觉得不贵,不过搁以前,家里也喝不起。
锦绣没跟林秋然说直接送,若是家里缺钱,白送也成,不过看林秋然衣着打的,虽然样式老了些,可以穿的也是绸缎,那大概是不缺钱的,既然不缺钱就不必争这小钱了。
林秋然打算晚上做点麻辣烫吃。
这东西林秋然在外面吃过,就是简单的骨汤麻酱麻辣烫,家里有高汤,麻酱可以调二八酱,辣椒是余安带来的,够味,做出来估计不会难吃。现在有牛乳,放进去增香。
汤圆眼睛一亮,“娘,什么新鲜吃的呀?”
林秋然道:“你不是喜欢涮肉吗,娘做的这个叫烫肉,香辣的汤底,放冻豆腐、粉条、白菜……进去烫熟,还可以弄一些鱼丸肉卷,也蘸麻酱吃。”
骨汤炒辣的锅底,再以牛乳中和辣度,芝麻酱很香的,这些都是京城有的,煮一锅热热乎乎的,家里人坐在一块儿吃也很惬意。
林秋然让林夏出门买东西,芝麻酱花生酱,若这两样没有就买芝麻花生,自己在家磨也成。
冻豆腐家里也没有,这个自家没冻锅,出门买一些得了。青菜若有也买点回来,看看牛羊肉,鲜的好,回来能冻,小半天就能冻硬,外面卖的跟花一样的羊肉卷林秋然自己也能切。
汤圆本就喜欢吃涮肉,听林秋然说这个能做成辣的,真是馋了一下午,恨不得肉卷和冻豆腐自己裹好麻酱然后朝着他嘴里飞过来。
厨房一下午都在忙碌,林春林莺把鱼丸虾滑做了出来,方便林秋然做的时候用。
汤圆爱吃肉,不爱吃菜,二人就按林秋然所说剥了一颗大白菜,选了白菜叶和芯儿,吃着好吃。
林夏出门没买到青菜,但是买到了豆芽,林秋然觉得这个也行,总比不吃要好。
这个时节京城天黑得很早,林秋然天一黑就进小厨房了。
猪油炒香葱姜蒜和香料辣椒,然后倒上澄净静的高汤,再把牛乳加进去,香味瞬间就提了一个档次,香味飘到厨房外面,汤圆在门口忍不住吸吸鼻子,当然若是林秋然准许,他肯定进厨房守着了。
为了方便汤圆吃,林秋然把再汤煮开之后,用漏勺把里面的辣椒香料渣都捞出来,然后汤就变成了橙白色的,干净,看着也有食欲。
先放不爱熟的鱼丸虾丸,然后就是冻豆腐粉条面条这些,最后的差不多熟的时候烫白菜豆芽和肉卷了,因为羊肉卷切得薄,熟得也快,稍微一烫就好,每样菜都把握的火候,争取吃到最好吃的口感。
煮熟之后分碗盛出,淋上两大勺二八酱、一勺蒜泥、少许葱花。林秋然不太喜欢麻的口感,她没放麻油,但是给带到桌上,汤圆和孙氏可以放。
这就做好了,林春给端了出去,说实话这些菜就算用骨汤煮,就不会不好吃,何况还加了别的。
汤圆看着林春出来,想了又想,最后决定等他娘出来一块吃饭去。
今儿就在正院小厨房做的,到屋里的麻辣烫还热热的烫烫的,一人一大碗,孙氏没吃过这个,但闻着挺香,煮了一大碗,里面什么都有,吃着怪方便的。
林秋然道:“快吃吧,若是嫌不够辣,可以再加一小勺辣椒。”
多了也不行,胃里难受。
林秋然尝了尝,东西用得好,做出来很好吃,肉鲜嫩,不是外面麻辣烫吃的那种鸭肉卷,鱼丸虾滑也是自己做的,鱼丸弹牙,虾滑嫩滑有嚼劲。
不过做厨子的自己觉得好那还不算好,林秋然看了看孙氏和汤圆,汤圆也没夸张,只是闷头干饭,他耐得住性子,把肉卷裹了麻酱,然后放到嘴里,然后享受地眯起眼睛,然后又是冻豆腐,吸了汤和麻酱后才吃,他辣地不成,还觉得烫,一边吃一边吸气吹气。
吃完几块才想起来要夸,他言简意赅道:“娘,这个是真好吃。”
“好香呀,为啥还有我一种没吃过的香味,吃了就感觉迷迷糊糊的。”
林秋然道:“里面放了牛乳,放这个进去,做点心做吃食都会好吃一点。明天早晨你喝一碗试试,要是喝不下我再试着做成别的给你吃。”
奶豆腐炸鲜奶,都能吃。
不喜欢的吃的,林秋然不会逼着汤圆吃。毕竟这么多东西呢,能代替的也不少,何必非让他吃不喜欢的。
汤圆点点头,这回也不说话,专心吃饭了。
孙氏也觉得这个味道不错,不过没汤圆那么能吃辣,所以没再放辣椒,就这么吃,不时喝口汤,手脚很快就暖和了。
汤里有股奶香气,汤圆肯定是不记得了,他幼时喝奶,后面就吃饭了,现在肯定不知道是什么。
这是牛乳,人能喝,这煮东西放里面点,闻着香味更浓了。
屋里有炭炉子,吃的东西又是热的,三人很快吃得直冒汗,脸也红扑扑的。冬日吃热汤的东西最舒服不过,孙氏吃完,就懒洋洋在椅子上靠着。
等吃过饭,林秋然带着汤圆在花园转了转,宅子大,走走转转就能消食。
汤圆觉得今天真好,白天玩,晚上吃好吃的,夜里还能在祖母和娘身边一躺,明天还能玩,一想这个就感觉什么烦心事都没有。
当然,他这个年岁确实没有烦心事,吃喝玩乐那就是天大的事了。
有时林秋然都羡慕汤圆,没有烦恼无忧无忧长大,这是她的孩子,她无论如何都要守护这份美好。
大后天林秋然要出门,她嘱咐汤圆在家里要听的话,“不可淘气,乖乖等我回来。”
汤圆说道:“娘,你就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我今天就很乖,你下次问我就好了,我会说实话的。”
林秋然点点头,这两日就安心准备宴会的事,她觉得用豆沙做的花颜色不够,又找了几样东西试着给豆沙给染色,只不过冬日东西实在少,想要染色很麻烦。
最后也只用了胡萝卜榨出来的汁混着橘子皮汁,染了橙色,黑枸杞,染了紫色。
这些东西她让林夏去侯府告诉一声,得提前准备,千万不要那日要用却没有。
大约好事成双,十一上午,牙纪那边也有铺子的消息了。
虽然街头做生意的多,可不是什么生意都能赚钱,铺子不少,关门的也不少,所以想租想买,都能买到的。
林秋然让林明去看,到底要不要买,得等看完再说。
如果不合适,就等些日子再买。
林明看过说铺子不错,就是价钱有点高,得再磨几句。
林秋然点点头,次日她就坐着安阳侯府的马车,去做点心了。豆沙等物都是早就准备好的。
客人还没来,林秋然有条不紊地调色雕花,等点心端上去,她知道,客人快要来了。
林秋然手上动作不停,在厨房也听不见客人说话谈笑。
前院,室内温暖如春,不属于这个时节的月季栀子盛然开放,五颜六色的花儿在虽养在室内,可外面还有未化干的雪,在夏季这是随处可见的花,可到了冬日,便觉得稀奇好看。
有人还凑近闻香味,直到下人端进来一碟碟的点心,妇人瞥见,盛开的牡丹花簇中,小巧精致的点心摆在其中,她忍不住惊叹道:“老夫人,冬日侯府都能培育出牡丹花来了,可这也太奢侈了,就折下摆盘用?”
秦夫人笑而不语,有人凝神看去,打趣说道:“你这啥眼神,再好好看看呢。”
妇人再一看,才看出是这是做出来的花。
可是有花瓣的质感,甚至连花蕊都有,闻着也有香气。
秦夫人道:“你们也尝尝,为合今儿赏花宴的名头,我特意请人做的这些。”
豆□□秋然有做改良,加了牛乳,味道不错。
有人尝了一口,秦夫人娘家的外甥女细细品尝,味道不错,最要紧的是模样好看,这拿出去,可太有面子了,她道:“姨母何时请了这样心灵手巧的人,也跟我说说。”
秦夫人道:“这倒是难为我了,做这些的林娘子是喜欢这些,我也是跟她有些交情又投其所好,才把人请来替我张罗宴会的。”
秦夫人话音落下, 在座的有几人眼中来了兴致。
问话的陆夫人却愣了愣,她母亲几年前就过世了,再加上秦氏女儿走得早, 所以她跟安阳侯府数年来一直走得很近, 这是亲姨母, 她嘴甜会说话, 秦氏对她也有所照顾。
陆夫人没想到秦氏会这样说,怎么也是亲戚, 她这样问还不是为了显现自己和侯府关系不错,她夫君没什么本事, 得依靠侯府, 可秦氏却这样说,一点都不见亲昵。
陆夫人今年三十多岁,这会儿脸上挂不住, 心里也不太舒服, 其他人却很快反应过来,秦夫人话里有玄机在。
做这些吃食的是位姓林的娘子,喜欢这些,所以不能以权势相逼, 还得投其所好, 空口白话是请不过来的。
小恩小惠万万不成,再有这是秦夫人请来的人,不是侯府的下人, 故而要细心对待。麻烦是麻烦了点,可若人人都能请来,谁能看得出自家和别的府邸不同。
这倒是符合在座夫人对这种手艺人的认知,京城就有家首饰铺子, 做出来的东西好是极好,但是想进去买里面大师傅做的东西,不仅要先买一些乱七八糟没用的玩意,还要等,少则半月,多则半年,一不高兴人家还不卖了。
还不能请人定制,人有自己的见解,做成什么样就买什么样。也不能仿制,因为传出去丢人。
但幸好是物超所值,所以很多世家夫人都吃这套,还以能买到这家的东西为荣。
当然,也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开个小铺子,手艺不到家就这么干,去一趟还话里话外暗示送东西带东西,偏偏做出来的东西也就那样,这谁受得了。
秦夫人此言可不是拒绝,而是告诉众人该怎么做,没有人继续追问,只道:“也是应该的,喜欢这些又不在乎银钱,总得投其所好才能请人做事。”
恭维了一两句就不再说这个,都打算宴会结束再私下问秦夫人。
这东西若宴客请人用,实在有面子,可千万不能错过了,有人端详着手里的点心,这林娘子的手可是真巧,竟然能做到以假乱真。
好看,有的花瓣叶子光泽莹润,这还能吃,不过是吃食不能久存,有些可惜。
很快侯府丫鬟又端上了别的,这回盘子里摆的是雕好的玫瑰花,看起来也与真花无异,可经过刚才的事,没人再说这是真花了。
有人仔细端详观察,发现和刚才的不一样,这是萝卜做的。花瓣薄的透亮,有颜色衔接之处,正是用萝卜本身的颜色红白做的过度,连萝卜皮都巧妙利用做成了向下弯的卷边。切过之后的萝卜沁出了水珠,好似晨起花瓣上的露珠,这心思,也太巧妙了。
这可比自家厨子做出来的好多了,自家做的萝卜花,也是花,但绝对没这个精致。
如今再看侯府,觉得这儿处处都含着底蕴,当然,说底蕴就离不开钱。
冬日不常见的花,还有请来的师傅做出来的这些东西,物以稀为贵,哪样都得花钱,这有客人又尝了点心,先吃蒸点,再吃甜点。
满口称赞。
虾饺入口是鲜味儿,皮弹肉嫩,两口就吃完一个,一个碟子不过才两个。还有双皮奶姜撞奶,从前没吃过,这尝起来也不错。
小碟子端着,方便吃又精致。
秦夫人笑眯眯的,儿媳云氏侍奉在左右,她不清楚今日宴会是谁准备的,都是婆婆的意思。
得空云氏和客人说几句话,客人偷偷问:“这是从哪儿请的人?”
云氏她笑着道:“是我婆母的朋友,过来帮忙。”
其实云氏也不知打哪儿请的,但这是婆婆的意思,她照做就是了。
赏花宴办得很是圆满,客人临走,秦夫人还一人送了盆月季花,虽然各家各户都有暖棚,可是能不能种出来、种出来什么样……家家户户都不相同。
有的是光长叶子不长花,有的花开出来不好看,像安阳侯府摆出来的花,也得精心侍弄。
得这么个东西,还是很珍贵新奇的。
原本打算宴席结束,就来问问秦夫人的,这回也不问了。
今日是秦夫人设宴,请林娘子也是秦夫人搭的人情,这会儿若追问,未免太过唐突,以后再登门问就是。
说实话,若秦夫人在众人最感兴趣的时候把林娘子请出来,倒也不是不成,见了这人,还得看容貌看衣着,若都平平无奇,大抵也觉得她做的点心一般。
还是有点神秘感好,日后谁能请到,各凭本事。
人都走了,秦夫人说问丫鬟,林娘子呢?“
锦绣道:“点心做完后,奴婢就给请到松鹤堂了。”
松鹤堂是秦氏住的院子,林秋然做完饭就被锦绣带到了这儿来。
这眼看快正午了,前面宴席估计该结束了,秦夫人还没叫她。林秋然心里有些忐忑,却不单单因为没叫自己,这只占小部分,她更怕自己做的吃食侯府客人不喜欢,最后让秦夫人失了面子。
她虽然为了自己的事而来,可毕竟是秦夫人办宴会。林秋然就怕这是因秦夫人想还人情,特意因为她办了赏花宴,最后她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那就不好了。
林秋然希望两全其美,不想侯府白搭人情,自己没抓住。
林秋然心里有些忐忑,却不好直接问院子里的丫鬟。这又等了一会儿,外面终于传来动静。
林秋然深吸一口气,目光追随着秦夫人进来,然后行了一礼,“见过老夫人。”
秦氏眼中有笑意,她道:“今日辛苦你了,锦绣,你去库房,把那套猫眼头面给拿来。”
林秋然愣了愣,不确定秦夫人是不是要给自己,她就没说话。
秦夫人解了大氅,然后去罗汉床坐下,她笑着看向林秋然,林秋然看着二十岁出头,很是年轻,可衣着打扮却简单雅致,“你先坐下吧。”
林秋然点了点头,依言坐到秦夫人对面,秦夫人道:你怎么不问我为何没叫你过去前院。”
林秋然道:“老夫人这么做,肯定有老夫人的用意。况且,只一场宴会没准儿不够,做事不能只看眼前的蝇头小利,目光该放长远一些。”
如果林秋然做的东西有用,早晚都会有用,问与不问都那样,若这回没用就不管了,那才是白费心血。
她看秦夫人进来时眼中带笑,想来宴会办得不错。自己的事,林秋然还没急到没等人坐下喝口茶水,就唐突着去问的。
秦夫人点了点头,她没和汤圆相处过,但是见过林秋然两次,这孩子是越看越喜欢。
她六十多岁,林秋然二十岁出头的样子,于她而言林秋然可不是孩子吗。
说这几句话的功夫,锦绣也端着盒子来了。
秦夫人示意林秋然看看,“瞧瞧喜欢不。”
林秋然立刻道:“老夫人,这万万使不得……”
秦夫人说道:“今日你忙活半日,就收下吧。刚刚有人问,我说你是和我志趣相投的朋友,又投其所好才把你请来的。不过,我也不知你喜欢究竟什么,就选套首饰送你。长者赐不可辞,收下吧。”
林秋然没想到秦夫人会为她做到这个地步,二人非亲非故,前后也不过见了两次。若是她,对见了两次的人,就像吕郑……如今林秋然都没完全放下心,还担心他别有所图。
林秋然看向秦夫人,秦夫人眼中有化不开的笑意,很是慈爱,她道:“多谢老夫人。”
秦夫人道:“你手艺不错,客人们都很喜欢。”
林秋然:“客人喜欢就好。”
刚才秦夫人说,她同来客说她与自己有交情,再加上投其所好,才请自己来侯府做吃食。日后再有人想请自己,绝不能轻易就把她请去。
林秋然也不能什么都答应。
连这些都为她考虑到了,汤圆那么大的孩子,就扶了一下,哪里用得着这样。
秦夫人似乎看出林秋然的担心,她道:“起先老侯爷一直记挂这件事,我就顺水推舟帮个小忙,可今儿是你实打实地帮了我的忙,别人家可没有这些东西。”
这也是实话,若林秋然做得不好,不会有人问的。甚至于比安阳侯府家世更高的,想要宴请摆这些东西,也得经过秦氏。有这个在,就能搭上线。若非林秋然真的做得好,秦氏心里过意不去她过来两次,不会为她搭路又送礼物。
林秋然笑了笑,说道:“老夫人喜欢就好。”
秦夫人喜欢花草,也喜欢林秋然做的那些,她道:“你手艺好,喜欢的人会越来越多的……听你说过你是从胥州过来,初到京城,说话行事都要小心谨慎,想做什么徐徐图之,不要操之过急……”
秦氏嘱咐了好些话,林秋然都一一记在心里。她想着秦夫人今日操持宴会劳累,这会儿又跟自己说话,精神不高,便提出告辞。
秦夫人说道:“不着急,我也是许久没见过这么投缘的人了,你就陪我说会话好了。”
林秋然道:“我和您说话也觉得投缘,有时都忘了您是长辈。”
秦夫人笑笑,“听侯爷说,你有个孩子,多大了?”
林秋然听秦氏这么问,心里不免警醒了两分,她道:“今年四岁了。”
秦氏又问:“孩子他爹呢,怎么未曾听你提过。”
林秋然脑中电光火石闪过了一些东西,却没能抓住,她看秦夫人神色未变,看起来就是简简单单一问,她道:“孩子他爹从军打仗去了,一直都没回来。”
秦氏心里一紧,行军打仗?这岂不是又走了沈家的老路。如今西北战事吃紧,人可还活着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像的,若是知道人不在了,秦氏日后怎么面对女儿?
她立刻道:“走了几年,可有音信?”
林秋然觉得秦夫人太过关心她的家世,可又像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她道:“已经一年多了,中间寄过一次信,后来就没消息了。”
哪怕知道秦夫人人不错,林秋然也没敢提她的夫君是萧寻,更不敢多问。
秦氏脸色有些泛白,双目无神地喃喃,“保家卫国也是好的。”
林秋然:“虽然孩子他爹不在家,汤圆也总会问,可是天底下总得有保家卫国的人,不然我们的日子也不安稳。若是老夫人知道何时大军班师回朝,劳烦跟我说一声。”
秦氏手抓着罗汉床的扶手,“好、好……我这有些乏了,你先回吧。”
林秋然告了辞,让林春带着东西。
首饰盒子古朴大方,但林秋然一直想事情,也没细看。
回去的路上,她不禁想,秦夫人对她很好,可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就是这般对她好才觉得奇怪。
她见过老侯爷两次,两次都是因为汤圆。老侯爷这个年岁,肯定儿孙满堂,当初她就觉得只因为扶人老侯爷要还就有些奇怪,后来又遇见……难道是冲着汤圆来的?
只因为投缘,可街上那么多孩子,也没都因为投缘帮呀。自己的孩子,林秋然当然觉得好,却没好到让外人也觉得孩子可爱的地步。
林秋然庆幸当初没让侯府帮汤圆找书院读书,她自己做了事,拿侯府的东西也安心。
回到萧家,孙氏和汤圆一直等着。
今儿林秋然回来得晚,汤圆一直问,“祖母,我娘怎么还不回来?”
孙氏也担心,“等会儿吧,一会儿就该回来了。”
又过了一会儿,汤圆又问:“祖母,娘怎么还不回来?”
孙氏应付过去,等了一会儿这孩子又问,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回来就不罢休的样子,她算是明白为啥秋然有时嫌这孩子烦了。
话也太多了。
孙氏本来就着急,汤圆还一直问,“祖母也不知道,你娘让在家等着,你不能出去。再等会儿,一会儿就回来了。”
汤圆嗷了一声,就在他等不及又要问的时候,门外响起了车轱辘压地声。
孙氏拽着汤圆没让他出去,很快,林莺下车推门,马车进来了。
林秋然掀开帘子,孙氏道:“今儿咋这么晚。”
林秋然道:“客人多,就多忙了会儿。”
看菜量,有十几个客人,再吃饭说话,肯定时间长。
林春先抱着东西下了车,接着林秋然也扶着林莺下来了,汤圆扑了上来,“娘,你今天出去好久啊,我好想你。”
他还忍不住暗戳戳告状,“我一问祖母你何时回来,祖母就不耐烦。”
林秋然说道:“指定是你问的次数太多,给你祖母问烦了。”
孙氏叹了口气,林秋然知道就行,汤圆小,跟他讲不了道理。
孙氏:“可还顺利?”
林秋然说道:“还挺顺利的,就是跟安阳侯府的老夫人说了会儿话,这才耽误了。”
那些话听着就像家常话。
孙氏道:“还没吃饭吧?先回屋吃饭去。”
林秋然点了点头,在侯府的时候,锦绣是让她吃一些,不过这是在别人府上,她又是去做事儿的,所以没动。
厨房给她留了饭,有糖醋排骨还有鸽子汤,醋溜白菜和贝柱蒸蛋是林秋然回来后现做的。
汤圆中午吃饭的时候林秋然不在,闹闹腾腾也没吃多,这会儿也想吃,“娘,我也想吃排骨。”
林秋然道:“中午没有吗,现在想吃。既然中午不好好吃,等晚上再吃吧。”
孙氏觉得林秋然这点好,大多数时间不惯着孩子。她不在家时,汤圆不好好吃饭,也不怪她。
这样一两次,汤圆就知道该好好吃饭,哪怕林秋然不在家。孙氏如今明白这样做的好处,她也不会在林秋然吃的时候心疼说汤圆没吃饱,给他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