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by将月去
将月去  发于:2025年10月01日

关灯
护眼

和孙氏说这些,林秋然也犯愁,她不知道该怎么说,说轻了怕不管用,说重了又怕婆婆多想。
孙氏一直没说话,神色也没变,林秋然又说了几句好话,“我知道您疼汤圆,事事为他考虑。不过雏鸟总会离开爹娘的羽翼,谁都不能照顾他一辈子。”
这个林秋然看得开,她也疼汤圆,但孩子总会长大,小的时候可爱,能亲亲抱抱,大了就不合适了。
一个年岁有一个年岁的可爱之处,幼时像只小鸟,长大了顶天立地。林秋然不会因为汤圆日后长大了不这么黏人而伤怀,她更希望给汤圆铺路,让他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走得越远越好。
至少萧寻幼时没去过的地方,让汤圆去。
林秋然既然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就直言不讳了,“你有时太惯着他了,好多事他都是能自己做的,像吃饭穿衣叠被子,甚至收拾东西都有模有样了,不用大人帮忙。而且出门在外,他自己都很懂事了,不要这要那的,你又何必再提借客栈的厨房给他做些吃的呢。”
生怕他想不起来,生怕不娇惯。
林秋然无奈道:“在外不方便是一回事,而且他也能跟着大人一块吃饭,我们都吃得,他怎么就吃不得了。本来他就挑食,时间久了,他就把这当做理所应当。”
若是女儿,娇惯些也无妨,可汤圆是男孩子,男孩子本来就皮实,他现在小,就有主意,日后懂得只会更多,更有主意。
林秋然:“还有今儿,且不说汤圆没撞人,就算撞人了,您作何替汤圆道歉,就倘若他撞了,该自己道歉,我们不能什么都替他做。”
而且不分青红皂白就说是汤圆的错,这也不好,但这和娇惯孩子没什么关系,林秋然不打算一块儿说。
汤圆还在床上睡着,如今他才四岁,按周岁算还没满三周,以后的日子还长,等七八岁的时候,主意更大,小孩子嘛,听话懂事养成好习惯,这是要紧的。
或许这会儿说惯坏太严重,可防微杜渐,等养成不好的习惯,那也晚了。
林秋然道:“当然我有时候也忍不住惯着他,你若见了也得提醒我才是。”
孙氏听林秋然这么说,第一反应其实是有些委屈,她疼孩子还能疼出错来了。
可转念又想,的确是林秋然管孩子管得多。以前在余安,秋然白日干活,晚上回来还要照顾汤圆,教他这教他那的。
好多时候她和萧大石惯孩子,都是林秋然开口制止。汤圆被说得直哭,那会儿孙氏还打岔,“还是个孩子呢。”
林秋然这种时候也会耐着性子和她讲道理,“娘,我管孩子的时候,你们不该插嘴。否则有你向着他说话,汤圆就觉得有依仗,以后就不拿着大人的话当回事了。”
孙氏听话,心里却不太认同,反而觉得林秋然太过严厉。这么大就送来京城读书,而且还教他算数背诗,多辛苦,哪里用得上。
可现在看,汤圆性子很好,这不是她和萧大石的功劳。
孙氏抿抿唇,林秋然是孩子亲娘,为汤圆做尽打算,不会害汤圆的。
孙氏一想自己做的事,是不对。
孙氏面露难色,“我有时就忍不住,说话做事之前也没想过,那人穿得那般好,怕惹事……你说今儿我是不是还说错了,汤圆都没撞人,我就给人道歉去。”
孙氏这会儿想起来,觉得她有点多嘴了,好在汤圆小,不太懂这些。事都没问清楚呢,就去道歉了。
林秋然深吸一口气,“在外人面前,有些事最好是问清楚,我们做错了我们道歉,我们没错,何必道歉呢。是非对错,不能让汤圆受委屈了。”
孙氏点点头,“是是……”
林秋然握住孙氏的手,这两年孙氏不做活,手细腻了不少,“等买了宅子,您也选个院子,离汤圆近点好,远点也成。”
孙氏点点头,“我这儿还存了些钱呢,先买宅子用。”
孙氏这两年也不怎么花钱,和萧大石吃家里的用家里的,她把五十两全带来了。
林秋然给收下了,家里不缺这钱,但怎么说呢,让孙氏自己出点钱,住着也舒服安心。
她道:“好,那我就先收着,要是缺钱用钱你再跟我说。”
林明和林夏中午没有回来,等汤圆醒了,孙氏还给道了个歉,本来林秋然觉得不用,汤圆忘性大,但孙氏坚持。
汤圆听了愣了片刻,“没事啦。”
孙氏忍不住笑。
林明林夏一直到傍晚才回到客栈,二人一回来就和林秋然说看宅子的事了,京城大,这也看了几日了,像林秋然想要的这种占地的几亩十二三亩、又有花园又有院子的,按大小位置,价钱在一千六百两到三四千两不等。
好自然是极好的,毕竟大,里面还多是仿江南园林的建筑。花草树木多,分成数个小院子,好看极了。有一间宅子里面的花草树木都值好些钱,当然这些不算在宅子中,因为不是人人都喜欢,这钱不是人人都认的
当然更大的也有,还有一些被抄家然后又放出来的官员世家府邸,十八九亩大几十亩的,里面有的雅致有的富丽。
当然价钱也更贵。
那些萧家暂且用不到,林秋然也不作考虑。
孙氏没想到会这么大,十几亩地多大她还能不知道吗,家里都能这么大。
几千两银子那可是,以前孙氏只想几千两银子一辈子都花不完,谁知道来京城,买个宅子一下子就花完了。
孙氏不禁想,在余安家里最开始买的宅子才三十七两,五十两,在京城却买不来什么。
钱可真不禁花。
林秋然道:“成,明儿我去看看。”
看着差不多就给定下来,也省得家里一直在客栈住着,等宅子的事定了,就能琢磨落户籍、给汤圆找书院的事了。
林明:“我约了明日上午,总共四处,大娘子都看看。”
林明把这四处都说了,一处里面三个小院子,也是最小最便宜的,九百两。另外三个大一些,价钱也更贵,最贵的一个是三千二百两,里面有湖有水,有亭台楼阁,环境雅致,还有名贵花草。
林秋然打算先看小的,她怕见了大的喜欢,就走不动路了。

第八十八章 安顿
次日, 雪停了,地上厚厚一片,好像给京城盖了层厚被子。汤圆见到这样的场景都惊呆了, “娘, 你看外面好好看!”
林秋然让林明带他去玩会儿, 等吃过早饭, 带着祖孙二人出门看宅子,出门坐的是萧家的青葱顶的马车, 衣着依旧朴素。
牙纪见了林秋然一行人还愣了片刻愣神,又很快恢复如常。他还以为看这样宅子的是有钱人家, 昨儿还是小厮来的, 没想到主人家这般衣着朴素。
不过能看就说明有钱,京城人多,更是鱼龙混杂, 不能光看外表, 有句话叫人不可貌相。干这行的最忌讳的拿鼻子看人,就算不买也能结个善缘的。
牙纪带着一行人几人过去看,昨儿林明二人先后看了八处,最后选了四处, 今日只看这四处就行了。第一间宅子是比较小的, 别看京城地处北方,可是这边卖得贵的屋舍建造多仿江南园林风格。
屋舍不仅是屋舍,宅院也不仅是宅院, 有钱人家什么都顾得到,要有后花园,要有楼阁水榭,要能赏景散心, 大户人家,连丫鬟小厮住的地方都有,还会请专门擅侍弄花草的下人丫鬟小厮侍弄收拾宅院。
当然,没钱的还为生计奔波,城南百姓多,三间屋子的宅子挤着放,而城西城东,每间宅院离得就远了,再往城北,那是王公贵族住的地方,一间间宅院漂亮得要命,一砖一瓦都是银子堆起来的,不过那些地方是有价无市,就算家有几百几千万两,那也没办法买。
那是给世家住的,在京城这种地方,有钱的商人数不尽,世家贵族也数不尽。跟权贵一比,商人可算不了什么。
牙纪虽没那么多钱,可是见过的有钱人多。
他笑笑,对林秋然道:“这位娘子看这处觉得如何?院子四三间,也不少了,前头有待客的地方,还有大厨房,花园也雅致,价钱还合算。”
九百两,应该拿的出来。
林秋然觉得比余安的宅子好,里面四间小院子,用院墙和石拱门隔开,每间院子都是三间屋子,坐北朝南的朝向,有的还有厢房,院子有大有小,另带个小花园。
里面树木多,但现在叶子都掉光了,看不出什么树来。
林秋然问孙氏,“娘,你觉得这间怎么样?”
孙氏左看看又看看,最后迟疑道:“我这也看不出什么来,你拿主意就行了。”
要是孙氏拿主意,肯定选个小的,够住就行,其他的等萧寻回来再说。但林秋然不愿意这样,还是算了。
林秋然又问汤圆,汤圆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娘,我觉得这个挺好的呀。”
汤圆觉得这边好大,比以前家里大得多。若是能住在这样的地方,玩闹的地方也多了,在家玩都玩不够。
林秋然点点头,对牙纪说:“我们再看看别处的。”
牙纪看她的意思,估计是觉得还行,但不是非这处不可。既然要看更大的,手中肯定有钱,但有多少不好说,毕竟这家人看起来不像很有钱的样子。
又去了第二处,但是离第一处有些远,坐马车都要一刻钟。
林秋然这会儿能感觉到京城之大了,若是在余安,去哪儿走着就行,小县城很快就逛完了,可京城一眼根本望不到头,远处的高楼檐角就只是一个影子,根本不知离现在的地方有多远。
而皇宫,根本望不见。京城真大,宅院也多。
第二间比刚才那一处几乎大了一倍,价钱高自然有价钱高的妙处。里面五六间小院子,都带着小厨房,更妙的是还有暖房。
孙氏是头一回见到暖房,她问牙纪,“这是干啥的?”
外面的房瓦竟然亮亮的透光。
牙纪道:“这是暖房,上头的叫是琉璃瓦,里面有不少炭炉,烧上炉子哪怕在冬日用的也如春日一般,里面是地,可以种东西。”
孙氏点点头,“那挺好,能种些菜啥的。”
牙纪笑了笑,却没有嘲笑孙氏没见过世面,而是细心解释道:“种菜倒是也成,不过在这里种菜的还是少数,这上面的琉璃瓦就价值数百两,是前头主人留着弄花弄草供主人家赏玩的,搬走了,这个不好拆,就留下了。”
若是菜,各家各户住这样宅院的都有庄子,在庄子种菜岂不更方便。
林秋然看这暖房不错,孙氏却道:“花啊草啊的有啥用。”
牙纪说道:“老太太,这个确实是有用的,若初到京城想结交友人,可以弄些花草办个宴会。有暖房的人家冬日能办赏花宴,不然只能赏雪了。”
管他节气习性,只要舍得拿钱砸,什么花也能让它开放。
林秋然顺势打听了打听宴会,牙纪精神来了,跟林秋然多说了两句,“京城办宴会多,春夏秋冬,各家夫人姑娘一场接着一场地办。”
官员多,夫人娘子小娘子多,待着做什么,而且也要打点人情往来。
林秋然点点头,她觉得这也是个机会。京城的饭馆酒楼多,就算买铺子了还要装潢,倒是可以借机接宴会席面,给金鼎楼招揽客人。办宴会不能光看呀,肯定要吃些什么喝些什么,不过能办得起宴会的,家里肯定有厨子。
当然现在想这些有些早,还是先把住的地方定下,好好歇上几日,然后再琢磨铺子的事。
林秋然觉得这处不错,而后又看了离得近,跟这处差不多大的那座宅院。不过这里没暖房,林秋然看了一圈就出来了。
牙纪很上道,带着一行人往北走,看最后一座宅院。
一分价钱一分货,最后这处比前两处大三四亩地,多三个小院子,还多一面湖。
牙纪:“别看现在冻着呢,但这是活水,和前两处死水不同。你们看那处化的,就是泉眼。”
林秋然点点头,这里装潢也更雅致,湖边有泰山石,花园还有个假山,不过湖面已经结了冰,就剩冰面上的几只残荷。
湖边坐落的小亭子也很好看,整个七六处小院子,还有祠堂,其中一个院子是给老人住的,里面有个小佛堂,但对萧家来说没什么用,毕竟孙氏不礼佛。
看过别处再看这个,林秋然自然而然觉得这个好。
时间也不早了,看宅子就用了一上午。汤圆有些不耐烦,林秋然就让林明带着在一旁玩雪。
林秋然问了问东家为何卖宅子,她怕惹上事,确认宅子干净,她和牙纪道:“你去谈谈价钱吧,三千二百两,对我们来说有些多。”
这个光税钱就有六十四两,给这边牙行的也是一分利,当然能讲价钱,不过十几两是没跑的。
这钱花了就花了,加起来不少,林秋然有钱是有钱,但没阔绰到张嘴就答应下来,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林秋然挺喜欢这个的,暖房有,还大,七个小院子能选,若住个几十年,在这儿很不错,就算日后萧寻领了赏赐搬到别处去,有这样一个宅子握在手里也挺好的。
牙纪暗自咬咬后牙,“那林娘子心底,觉得什么价钱比较满意。”
这是挂的价钱,肯定能讲一些。
林秋然笑着道:“若是几百两的宅子,能给去个十几两二十两,我就觉得你有本事了。但这宅子价钱摆在这儿,还少这么多,也不见诚心。”
牙纪点点头,“我去试试,林娘子等我消息就是。”
林秋然道:“若是成了,再帮我留意留意铺面。”
成不了,林秋然就去别的牙行看了看。京城这么大,又不是只有在这儿能买。买卖买卖,她这儿是有些急,但也有住处的。
林秋然招呼还在玩雪的汤圆,“汤圆,我们回去了。”
汤圆抬起来,朝林秋然跑过来,把自己捏的小雪人给林秋然看。
林秋然看着他手里的小狗,又看看他冻得通红的手心,“林明,给他带着。”
虽然带着也没用,这雪人到屋里就化了,但总归能让汤圆多高兴一会儿。
他手有些凉,林秋然就给捂了捂,坐上马车回客栈,汤圆问:“娘,我们要住大宅子了吗。”
林秋然道:“可能住也可能不住,得看人家愿不愿意卖不卖,若是卖了我们就能住,若是不卖那就住不成了。”
汤圆:“我们又不是不给钱,为何不卖?”
林秋然告诉他,“因为不能强买强卖,要比价钱,也许就因为几两十几两,就不愿意让步呢。”
汤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孙氏没搭话,她还是觉得贵,在村里十几亩的地才要多少钱,这么个宅子就要三千多两。能买多少地呢,种上吃喝不愁。
不过话又说回来,种地不赚钱,钱留着不花也没啥用,买就买吧。那么多院子呢,每个院子就像一个小家,孙氏也有些期待,她不是非要跟林秋然汤圆住在一块儿。
宅子已经看完了,就在客栈等消息就行。林秋然算了算,这边宅子贵,铺子恐也不便宜,她带了六千多两银子,买宅子就得花去一半,剩下要找铺子要装潢,也不知够不够。
京城铺子她刚才问了一嘴,没有宅子这么贵,毕竟宅子这么大,铺面小小一个,但也得几百两,上千两的也有。虽然租个一个也行,但是,林秋然还是想添置房产地产。
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虽然在京城饭馆酒楼这么多,被赶出去的几率不大,但是,还是不如自己有一个安心。
现在就等着消息了,没什么事做,林秋然就带着汤圆和孙氏在京城吃吃这个,吃吃那个。
好吃的菜不少,汤圆第一天还执着再吃一顿涮肉,可后面吃了别的就把涮肉给忘了。
林秋然就没提,以后想吃再过去就是,倒是吕郑在老金涮肉等了好几次,上次汤圆和林秋然不用道谢,他也就没登门。
不过找人打听了,林秋然母子是从外地来的,刚到京城,看样子是要久住的。秦夫人还出来看了一次,见到汤圆的瞬间,就失了神。
只不过这孩子家里日子不错,暂且用不着帮忙,吕郑也不好打搅。
再说宅子,牙纪没让林秋然等太久,三日后就过来告诉她有消息了,“东家愿意便宜二百两银子,也凑个整数,林娘子意下如何?”
说实话,能买得起三千两宅子的,也不在乎这二百两,东家那边要卖,便宜二百两也愿意。
是在林秋然心理价位,她点点头,就过去签了文书,然后去衙门过户。给官府六十两税钱,给牙行的,讲价到了二十两,这个宅子总共花了三千零八十两。
宅子是不知是几手的,能立马就住人,只要收拾打扫就行,来京城后在客栈住了好些天,林秋然盼着搬家。
林秋然打算月底搬家,这两日先把别的东西用马车给拉过去,月底早上简单一搬就行了。
搬家搬过这么多次了,林秋然是不在乎搬家了。不过汤圆是第一次搬,前一天晚上根本睡不着觉。
汤圆躺在床上,两条腿跟折扇似的打开合上打开合上,语气也满是欢喜,“娘,明儿就搬家啦!”
林秋然都有点困了,自从上床后,两刻钟了汤圆还不睡。“嗯。”
汤圆:“我以前以为搬家是把家搬过去,还想房子都长地里怎么搬,现在才知道,就是人搬过去就行啦!”
林秋然:“嗯,汤圆你还不睡吗?”
孙氏没搭话,要是以前,她可能说,孩子不想睡非逼他睡干啥,但现在,孙氏想,这么大的孩子,晚上不睡觉一个劲儿说话干啥。
汤圆睁大眼睛看看林秋然,又看看孙氏,“可是明儿搬家哎,以后都不住客栈了,我不舍得睡呀。”
林秋然忍不住笑了笑,“你现在不睡以后就没精神,快睡吧。”
本来林秋然是打算分院子,但现在是冬日,汤圆还小,还是个孩子,现在就自己睡还是小了点,等到满三周岁再说,也正好暖和了。
而且丫鬟太少,带来的就林夏几人,林春林莺是要做菜的,分到几个院子不够用。
林秋然就不放心了,因为冬日要生炉子用炭火,哪怕有人守夜,留汤圆自己睡也不安全。
汤圆嘿嘿一笑,刚闭上眼一会儿,又睁开眼睛,他往被窝里钻了钻,“对了娘,我看有的屋子里是平面的床,怎么那么大呀!”
孙氏也没见过,竖起耳朵听。
林秋然以前看见过,她道:“那是北方人常用的炕,烧上炉子,炕就会很暖和。”
能搬家和这也有关的,新宅子院子多屋子多,可是没床。打床需要时间,就先在炕上睡几日,有了再睡床。
汤圆不禁想,那么大的床,可太舒服了。这会儿他是真的睡不着了,“娘,那炕是靠着炉子那边暖和吗,我能不能睡那边?而且比床高,我滚下来怎么办?还有还有……”
汤圆是自己睡一床被子,他的被子小,现在不老实,从被子里一会儿去孙氏那边,一会儿来林秋然这边。
林秋然大多数时间都是很喜欢汤圆,可也有被烦得不成的时候。
她道:“暖和,太热也不成,你要是不睡就起来站着,别烦我们。”
孙氏默不作声,这小子,晚上不睡觉干啥。
汤圆这回安静了,“娘,我睡啦,你记得梦里想我。”
林秋然把汤圆按床上,“快睡吧。”
次日,冬天的京城冷得骇人。
一早,天还没亮呢,林明跟客栈伙计说退房。伙计检查一遍,痛快把押金退了,林秋然带着孙氏汤圆坐上马车,其余人随车走着,慢慢朝新家驶去。
这回搬家有些匆忙,家里家具都没置办呢,门口虽然宽敞开阔,可是没有牌匾,林秋然也没打算安。
冷风呼啸,一群人赶紧进了屋。
林明这两日就买了些必须用的东西,柴火炭火、米面粮食、锅碗瓢盆、肉菜吃食。
有些从余安带了,有些没有,其他的安顿下来慢慢置办。
林秋然选了个院子,汤圆看看,也给自己选了一个。孙氏选了那个带佛堂的,那个院子安静,离哪里都近,等开春她也搬过来。
现在天冷,东西也不齐全,就一块儿住。
林秋然拿着锅在厨房简单开了个火,做了点吃食吃过就算搬家了。
宅子大,她把林夏几人的住处也给安排了。
林春林莺日后要去铺子干活,所以不安排守夜的活,守夜就芸娘柳娘林夏三人轮流来,白日照顾汤圆。
林秋然选的院子最大,正屋三间,东边是炕,西边是放床的屋子,中间可以待客用,还有间小小的耳房,丫鬟可以在里面守夜。
几个丫鬟住在靠后的院子里,白日干活,晚上除了守夜的人就回去睡,三人一间屋子,日后再买其他丫鬟也是如此。
现在林春林莺就在厨房干活,林明就管跑腿采买,林秋然还有个徒弟,这个不算下人,但也不能什么活都不干。
白日练厨艺,中午管帮忙,和林明住在前院,日后家里再进小厮,也住在那边,依旧三人一间屋子。
这样住,还空着三座院子呢。
林秋然觉得宽敞极了,不似从前那般,一看家里都是人。孙氏进来就觉得好了,还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了自己院子。
她看院门还有三字,问林秋然写的是啥,汤圆凑上来道:“祖母,写的是寿安堂,长寿安定的地方,您住就是积福气。”
孙氏乐呵呵地点点头,“好,好,秋然,给你爹写封信吧,告诉这好消息。”
林秋然点点头,牙纪说铺子在找着,得几日,她林秋然算了算,若顺利地找到铺子,装潢就按一个月算,期间请到伙计,年前金鼎楼应该能开业。
京城这么多饭馆酒楼,希望有金鼎楼的一席之地。

第八十九章 筹谋
汤圆也想给自己的院子起名字, 但是他还没读过书,想的就是大黄大黑小狗兔子这些,“老虎院?娘, 这个成吗?”
林秋然:“……你还没来住呢, 等你启蒙之后再起。”
一日忙碌不停, 把各自带来的东西摆摆, 看看缺什么东西,好让林明林夏出去采买。
宅子大, 从老家带回来只占了小角落。汤圆又把喜欢的小狗小鸟拿了出来,住客栈的时候他也抱着, 到了家也是抱着。
新家新奇, 汤圆把小狗小鸟安顿好,就自己出门了,他想在湖里溜冰, 但是被林秋然严厉禁止了, “想溜冰舀些水撒地上,等着冻结实,还得在没人过的地方。”
京城冬日来得早,可是满打满算也才入冬一个月。湖中泉眼那边还没冻上, 有的冰层很薄, 万一这个时节掉冰窟窿里,能不能爬上来都是个事。儿
林秋然让丫鬟好好看着他,汤圆再三保证自己不会去湖里溜冰, 林秋然才放他出去。
孙氏看着蹦蹦跳跳的孙儿,不由道:“家里大,玩的地方是多了。”
林秋然:“我想着在他院子里打个秋千,然后在花园旁边找个空地方做演武场, 日后萧寻回来了,还能教他功夫。”
孙氏点点头,“挺好。”
一日很快就过去了,次日一早,林明带回来几个人,分在各处伺候。人是早几日就让牙纪留意的,今日给送了过去。
门房是要紧的地方,得常有人看守才行。轮值的小厮有两人,还有两个善于侍弄花草的,就给安排在了暖房。
孙氏觉得暖房种花草可惜,倒不如种些菜,冬日还能吃。花有啥用,看能看饱?
林秋然可不想漂亮的暖房全是菜,她告诉孙氏,“日后有钱了在寿安堂给您盖一个小棚子,您想种菜就种菜。”
林秋然不会逼着孙氏种花,那是孙氏的院子。
如今还未分开住,但林秋然也挺知足的。
既然她来管家,那宅子弄成什么样就听她的,孙氏也有自己的院子,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在自己的院子弄,她也不管的。
林秋然就算不喜欢也不会置喙,反正关上院门她看不见。
还新来了几个丫鬟,其中两个在孙氏身边做事,林秋然把二人的卖身契也给孙氏了,这二人以后听她使唤。
林秋然寻常不会交代二人做事,大事小事上二人都是听孙氏的。
林秋然这边也多了两个,平时就看着汤圆。而柳娘云娘,还继续做自己擅长的绣活。
萧家也有绣房了,不过就她们两个人。
林秋然拨了银子给二人买布料针线,还有从余安带过来的料子,暂且定了丫鬟小厮每人每季两身衣裳,春秋算一季。
林秋然几人的,旧衣都是好料子,还能穿,看需要再让做就是。
林明成了府里管事,安顿好这些人,让护卫守在门外。护卫是雇来的,会功夫的小厮不好找,但雇人能雇得到。这很有必要,宅子大人也多,护卫得定期巡视看护。
丫鬟这边就林夏管着,等金鼎楼开了,家里依然如此。
林明跑前跑后,把一个院子一个院子安顿好,然后下人们就各司其职做自己的事。林明几人甚至没用林秋然提醒,就变得有分寸,有规矩了。
以前还在一块儿吃饭,现在祖孙三人吃,他们抓空闲时间吃。
大厨房也重新安排了人,毕竟以后金鼎楼要做生意,林春几个不能总在厨房。等她们一走厨房就缺了人,这是万万不成的。
林明找了两个年纪大的厨娘,二人擅做京城菜,短短一日,家里就多了好些人。
林明看着越来越有序的宅院,心里莫名高兴。从前在钱家做下人,后来又到了萧家。如今萧家家境已隐隐超过钱家了,他是做下人,可林秋然待他不错,林明自然希望府里日子越过越好,他能一世安稳,不要再辗转被卖。
换句话说,这么大的院子,哪怕不是自己的,他也在这儿住着。
林秋然高兴了,他的日子便也好过。
刚搬来只买了人,林明打算把这些人安顿好,然后让人把府里府外好好打扫,尤其是花园。虽是冬日,可花园却有些四季常青的树,还有几株梅花,好好收拾还是值得一观的。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