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院子比钱府的大得多,以前谁能想到在宅院里有山有水有亭子,林明不希望这样的宅子最后荒废了。
他把人安顿好,就又出门了,还有要紧事做,那就是定制家具。
下人忙碌,林秋然躲清闲。
府里很热闹,但正院是最早收拾好的,府内又大,所以外面打扫的声音林秋然听不见,汤圆也听不见,这会儿还在炕上睡着。
孙氏躺不住,大早就出去了,在这边走走转转,这么大的地方,够她转许久的。
林秋然也醒了,但是无事做,她就炕上躺着。炕比床硬,不过铺了几条褥子之后也挺舒服的。赶路劳累,她还没缓过来。
汤圆早晨醒了一次,不过不想起,就把被子围成一圈,假装自己是兔子。
林秋然觉得他有点幼稚,转念一想他还没满三岁,幼稚些好像也无妨。
汤圆在窝里装了会儿兔子,就又睡着了。
他脸颊上带着点粉,林秋然看着不禁笑了笑。
这孩子,现在睡得还挺踏实,不是昨晚闹腾的时候了。
昨天晚上烧了炕,汤圆惊喜炕竟然会变热,他觉得暖和极了,非要睡在炕头。
炕头是最热的地方,林秋然摸着都烫手,就算铺上褥子那也热,林秋然打算把这边直接空出来,但汤圆非要睡,孙氏也劝,“太热了,晚上你受不了。”
汤圆道:“我不怕热!”
林秋然无法,就直接把他的被褥放那边了,“好,你就睡那边,夜里再热都不许喊。”
汤圆如愿钻进被子,美滋滋地想,这么暖和他才不喊热呢,这样的好东西,余安怎么没有。
只不过待了一会儿,就感觉后背着火,就好像在灶膛烧火,哪面躺着,哪面就烫得慌。
汤圆也要面子,咬牙忍了一会儿,可又怕孙氏和林秋然真的睡着了,他在黑夜里动了几下,也没人问他,最后急着问道:“娘,祖母,我有点热。”
林秋然:“说了不许喊热。”
汤圆吸吸鼻子,想把胳膊腿伸出去,林秋然只听动静,就道:“不许晾着,晚上都睡觉,谁给你盖被子?”
汤圆:“,我错了,我以后肯定不这样了。”
林秋然就把他挪到了自己和孙氏之间,靠炕头的那边空了出来,孙氏年纪大,睡在炕头那边,林秋然就睡在了炕尾。
汤圆还好奇,“娘,你是怎么知道炕头热得睡不着?”
林秋然道:“因为我是大人,知道的事情多,你还小,大多数时候听话些,不然今儿我们早就睡着了。不许说话了,睡觉。”
一个晚上,三人睡得都不错,孙氏早早就醒了,悄悄出去也没打扰母子睡觉。
府宅被雪覆盖,这是前几日下的,但这边天气冷,一直都没化。
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宅子又大又漂亮。京城的雪比余安大,余安也下雪,但小许多。孙氏没出门,在宅子转来转去,两个丫鬟就在一旁跟着,也不打扰。
这么好的景色,这么大的宅院,是孙氏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要是他爹和萧寻也在就好了。
孙氏逛完花园,又去自己的院子待了会儿。
这院子不小,有正房有厢房,厢房一间做了厨房,还有几棵年纪大的树,但不知是什么树。她去佛堂转了一圈,只不过有屋子却没佛像。
孙氏回正院,问丫鬟林秋然醒了才进去,林秋然看她精神抖擞,似乎还年轻了两岁,“娘,外面冷不冷?”
孙氏道:“走起来就不冷了,秋然,等搬过去了你也给我弄个佛像。”
汤圆只听见前面,“娘,我要出去。”
昨日汤圆泼了水,应该已经冻得很结实了,
林秋然让丫鬟跟着,然后和孙氏道:“成,我改日让人请尊来。”
林秋然把这事交代给林明,这简单,找个寺庙请尊佛像来,日日上香供奉,求个心安。
孙氏打算以后常常拜佛,家中有今日,肯定也有佛祖保佑的缘故,有钱的得上香火才是。
孙氏点点头,“也不急,等搬过去请来就是,不然放在那边,哪日忘了就是对佛祖不敬。”
林秋然嗯了一声,这也有理。
她起得晚,起来收拾一会儿便也到中午了,因为没人水土不服,在家都是自家人,也不用入乡随俗,所以中午吃饭还是以常吃的菜为主。
林春做了红烧肉、白切肉、酸辣土豆丝……因为刚到京城,来的路上除了方便吃的酱、少许调料其他的都没带,这些日子要一边找铺子,一边酿米酒做做生意要用的腌菜蘸料。
牙纪那边一直没消息,林秋然急了两日,就不急了。就像她劝孙氏的话,她们不是把余安的金鼎楼关了才来京城的,再说还有香料生意,每月都有钱赚。哪怕在京城什么都不干,也能维持生计,铺子慢慢找就是了。
当然,余安离得远,寄钱不方便,还是做生意赚些银子好。有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肯定是能赚钱好。
这般又过了两日,初六下午林秋然终于带着汤圆出门了,这是她搬家后第一次出门,以前家里小人还多,总是要干活,林秋然不常在在家里待着,现在有大宅子,大院子,里里外外都新奇。
在家里更自在,西边的屋子林秋然也喜欢,就是没家具,等打些好的家具,住着肯定更舒心。
若非汤圆,林秋然今日也不出去,盖因她上月月底答应了汤圆,第二天还去吃铜锅涮肉。
这事汤圆很快忘了,林秋然就没提。但在家几日,今日中午林秋然做了焖羊肉,余安的肉好吃,但不及老金涮肉鲜嫩,汤圆就又想了起来。
虽然是许久之前答应的事,但说话算话,这么大的孩子,教他最忌讳言而无信,不然他以后就能有样学样。
况且只是去吃热个锅子,对于林秋然来说只是小事。
晚上天上又飘了雪花,孙氏嫌冷,不乐意出门,家里有丫鬟伺候,饭菜都是现成的,林秋然也没劝,就带着汤圆出来了。
马车到了涮肉店门口,林秋然和汤圆下车。
夜里景色也好,京城的夜晚灯火如昼,上次的雪还没化干净,新雪又覆上了,不过很热闹,哪怕是晚上又下着雪,出来的人也多。
进去有位子,两个人林秋然就没点那么多,只要了一斤冻肉,再加一些白菜粉条冻豆腐,这回没要杂面,只要了半斤面条。
汤圆很喜欢吃冻豆腐,豆腐冻过之后满着孔洞,然后用煮过肉的汤煮,特别入味,还有肉香,再裹上满满的麻酱,吃起来可香了。
汤圆不用人喂,自己拿着长筷子慢慢吃,想要什么和林秋然说,林秋然煮好给他夹过去。当然只是吃这个这样,因为铜锅高,又开着,汤圆自己来容易烫到。
母子吃到一半,林秋然听旁边有人说话,“这是那日的小公子是吧。”
是个男人在说话,在京城人生地不熟,林秋然就没以为是和她说,直到那人说了第二遍,她眼前还落下一片阴影,林秋然才抬起头,来人面熟,是那日出门遇见的老人。
汤圆也抬起头,“老爷爷,今日下雪,你怎么出来了,可得当心点。”
汤圆嘴边沾着芝麻酱,林秋然咳了一声,他立刻拿帕子把嘴擦干净。
吕郑道:“我出来的时候还没下雪呢,刚下的,打算一会儿就回去了啦,可真巧呀。”
汤圆点点头,“嗯,你慢一点,我娘说过,同一个地方不能摔倒两次。”
吕郑不由大笑,这孩子说话真有意思。
林秋然冲着吕郑笑笑,“也是巧了,在这儿碰见,老人家饭可吃完了?”
吕郑听得出这是赶客呢,他厚着脸皮道:“不急不急,这位娘子,我和令郎实在合眼缘,也有缘分,都遇见两次了。我就住在安阳侯府,不用担心我是坏人。”
安阳侯府,看起来不像府上下人,这个年纪,是老侯爷?
林秋然轻轻点了下头,吕郑笑了笑道:“你们要是需要帮忙,就来安阳侯府找我,我年纪大,也没什么事做。”
吕郑已告老,爵位也给了儿子,现下就一个心愿。哪怕这孩子不是敏之的后代,那也是个寄托。
林秋然点了点头,“好,老人家慢走。”
吕郑吃得差不多了,本来这几日他也不为了吃饭,怕雪大了不好回,就走了。
林秋然往门口望了几眼,等了一会儿,招呼小二结账,“刚刚那个,是安阳侯府的……”
“啊,是安阳侯府的老侯爷,娘子认识?”
林秋然摇了摇头,只是说过几句话,算不得认识。
等吃完林秋然带着汤圆回去,今儿的事她没和孙氏提起,不过能看得出,这老侯爷不是骗人的。
能来问两次,应该也是诚心想帮忙,并不是说虚话。
林秋然不太了解京城这些世家权贵的关系,次日她让林夏出去打听了打听,的确是安阳侯府的老侯爷。
对方想要还人情,那能做小事也能做大事。
林秋然是想过,请这老人家帮忙,看看能不能送汤圆去读书,只不过只是扶了一下,就让人做这些事,未免太过麻烦人家。
所以林秋然想问问,侯府需不需要人做菜。
给她个机会,也能让宴会办得漂漂亮亮的,再有能给金鼎楼宣传一二。她其实也捏不准,因为在余安是先支了摊子才开铺子的,后面装潢两次也有老客人,来京城,什么都没有。
林秋然拿定主意,写了张帖子让林夏送去。
她也不知道世家大族之间怎么来往,虽老人家说让去府上找,但不能直接找过去,在门外等着。
林秋然写明了来意,如果是侯府需要人,她可以帮着筹备宴会,若是不用那也无妨。
虽然老人家承诺帮忙,但她觉得这个是两厢情愿的事,若是人帮不上这个忙,不能逼着帮,她再想别的办法就是。
帖子送到了安阳侯府,吕郑迫不及待地打开。
“夫人,你快过来看,那孩子他娘写的帖子,你快来瞧。”
秦夫人赶紧过来看,对于侯府来说,什么忙都帮得上,哪怕想要个住处金银财宝都给得起。
秦夫人没和林秋然说过话,不过听吕郑说,孩子养得很好,孩子好都是大人言传身教,秦夫人赶紧看看帖子上写了什么。
看完,她疑惑道:“就这么点事儿?”
第九十章 侯府做菜
秦夫人觉得不可思议, 吕郑都自报家门了,那边肯定知道他是安阳侯府的人,再稍微打听打听就知道吕郑是老侯爷, 都知道了怎么才让办这么点事儿。
说实话, 秦夫人都想过, 这家人衣着朴素, 吕郑说他们还有外地口音,也让下人打听过, 一家人的确是从外地来的,才刚到京城不久。
如果是秦夫人, 就算不好意思狮子大开口, 也要把这人情用到刀刃上。比方说打点关系,再比方说,能用得到吕郑人脉、帮着引荐什么的。
可帖子上只问侯府办不办宴会, 林娘子说自己擅长做菜, 毛遂自荐要过来。这哪里是求他们帮忙,反而还要帮府里做事。
秦夫人心中不解,“侯爷……”
吕郑把帖子拿远点,看完又拿了回来, 他叹了口气说道:“ 那孩子母亲不止一次说过, 只是小事不用谢,想来大事不会开口,就说个小的, 也让咱们心安。”
再者说了,既然知道这是侯府,肯定不会不理会。对那家人来说,侯府是大树更是猛虎, 关系要维系,又不能做一锤子的买卖。
吕郑是什么都愿意做,可在林秋然眼中,他就是个突然出现、非要报恩、看起来有点怪的老人,估计也怕提别的要求不好,想小心谨慎些行事一点坏处都没有,相反还很聪明。
吕郑喜欢那个孩子,却没有不知分寸地打听林秋然的夫婿在何处,就像他所想,哪怕那孩子不是敏之的后代,他也喜欢。
爱屋及乌,他看林秋然是觉得不错,当然比不上汤圆。
林秋然这样做,自然比一开始就在帖子上写让吕郑帮忙买宅子好得多。知理懂事懂分寸,吕郑点点头,道:“她既然有此要求,你照办就是。”
或许不是简简单单的办宴会呢,林秋然想借此达成什么目的也未可知。不管怎么样,这对秦夫人来说不算啥难事。
秦夫人点点头,又看了看帖子,“家住在城东禄阳街,那边宅院不便宜,也不知是买的还是租的。”
秦夫人希望他们日子过好一点,至少不缺银钱。她写了回帖,告诉林秋然三日后侯府办赏花宴,需要提前三日过来准备宴会茶水点心菜单,如约过来就是。
秦夫人没提让林秋然把汤圆带着,若是提了未免显得太过唐突。日后若走得近,总能见到的。她觉得这样也好,若林秋然有本事,他们也能更安心。
有生之年不知能不能见到敏之的孩子,这事又没告诉其他人,最好还是孩子他娘有本事。
秦夫人担心汤圆过得不好,看着那孩子又不禁想起外孙来,想着外孙受苦就心痛难耐。
可说实话,虽然萧家家境比不上京城这些世家权贵,可自林秋然知道有这孩子后,汤圆就什么都不缺。
林秋然刚来这儿的时候,萧大石日日捞鱼,还能往外卖,而后很快就搬到县城了,方便做生意,之后就吃喝不愁了。
生意很好,家里很快就有了铺子,又攒了钱,赶在林秋然生产之前,家中已经搬到了更大的宅子了。
汤圆生下来就不用跟人挤着,出生不久,家里就买下了隔壁茶楼,把食肆做大做强,还没到周岁,家里有了酒楼。
孙氏常说汤圆命好,出生就有奶娘照顾,余安乱的时候又被徐远珩接走,安安稳稳长大。是有生病的时候,但有林秋然日夜守着,都是平安无事度过。
现在到了启蒙读书的年岁,已经搬到了京城来,宅院更大,他有自己的院子,能弄个舒服,玩的东西也更多。
而且汤圆虽不知道,但是林秋然知道萧寻升官了。萧家不再是商户,汤圆有一个做官的爹,日后能科考。如今还算不上前途无量,但是至少汤圆能去读书,有读书的机会。
在孙氏眼中,这就是含着金汤匙长大了。想想萧寻小时候有啥,还有于婶儿的孩子,有啥?
并且,宅院大,玩的地方多,听林秋然说要给汤圆院子里弄个秋千,这两天选地方去了。选完之后要滑冰堆雪人,这些他依旧觉得好新奇。
林秋然则心情忐忑地等着安阳侯府的回帖,她不知侯府会不会答应这事。若是不答应,还得想别的办法。
怎么才能让人了解金鼎楼的口味呢,总不能还支个摊子。金鼎楼是酒楼,开在京城,菜价肯定和在余安时不一样,支个摊子,没什么用。
就这样等了半个多时辰,门房的小厮就进来通禀,说安阳侯府的小厮送帖子来了。
林秋然迫不及待地拿来帖子打开看,帖中言明侯府三日后要办赏花宴,明日她就得去商定菜单。
这帖子和林秋然写的不一样,她就是选的纸,写好放进信封里,而侯府的帖子纸质不一样,上面有细碎的花瓣。
林秋然把这个记下,再看帖子,这已经不是帖子,而是一把梯子了。
三日后的宴会,提前三日过去,中间留两整日准备东西,这倒比以前做席面费事,不过也情有可原,毕竟这是办宴会,侯府家大业大,总不能跟县城里办酒席那般简单随意。
林秋然把帖子收好,和孙氏说了一声,明日要出门。
孙氏问:“你做啥去?”
林秋然道:“我去侯府商定菜单,顺便给金鼎楼宣传一二。”
林秋然觉得不简单,这是赏花宴,宴会期间要有茶水点心,若留人吃饭肯定要备饭,若不留宴会上还是多以好看好吃的点心为主,这要看主人家的意思。
林秋然并不擅长做点心,但是她的刀工好,而且捏形状毫不费力,肯定能帮得上忙。
除去点心,林秋然还能做别的,她擅长蒸点呀,做出来的东西样子也是精致好看的,就看侯府要不要这些。
孙氏点点头,这好像又回到当初给王家做席面的时候了,她下意识道:“我跟着你去,帮忙去……等等,要去侯府?”
林秋然笑着点点头,“是,你若在家待够了,跟着过去也成,不去那日我就带林春她们去。”
林秋然是觉得人不能一直闲着,一闲着就容易闲出毛病来。这个不想看,那个不想做,还容易胡思乱想。
就像汤圆,他若闲着的时候,心里不定想什么鬼主意呢。娃儿静悄悄,肯定在作妖,汤圆懂事听话,也不例外。
孙氏要觉得没意思,想去干些活,也是成的。当然,不想去也无妨,毕竟是侯府,林秋然还记得那次去蒋家,孙氏就吓得不轻。
孙氏一听是侯府,本来想去可又有些怕。
她道:“这回还是不去了吧,我怕说错话再给你添乱。你也小心点,做不成就回来,也不是非做不可。”
孙氏知道林秋然出去是赚钱的,但侯府那么大的地方,里面住的是侯爷,规矩肯定多,她觉得有点害怕。
林秋然说道:“没事儿,这家是那日在路上汤圆帮过的那家,我会小心的,娘你别担心,在家盯好汤圆。”
林秋然打算年后送他去读书,所以这些日子该玩儿就玩儿,只要不太过分,都不拘着他。
她明日不在家,不知何时回来,孙氏疼孩子,林秋然看这些日子是好了很多,就怕她不在家时又故态复萌,汤圆一撒娇,孙氏就没原则了。
孙氏学汤圆的样子保证道:“你放心,我肯定给他看好了。”
看着汤圆的事就交给她了。
次日林秋然天一亮就出门了,她带着林春出来的,离得有点远,坐马车过去也要了一刻钟多。
到了之后先给门房递了帖子,没用等,林秋然就被带了进去。
林秋然脚迈过门槛,眼角余光扫视这安阳侯府。
萧家现在就已经很好了,可看了侯府之后便觉得宅外有宅。
路上的雪扫了,扫的雪也没有堆在两侧,而是被带走,显得很干净。
雪未化,两侧的观赏树木上头堆着厚厚的雪,像是盖了一层白帽子,是很不错的景致,宅院也大,却并不显得空旷,一草一木的都很讲究。
路边遇见丫鬟小厮俱都低着头,很有规矩。
林秋然觉得,这些都可以学来,甚至过两日还能看侯府是怎么办宴会的,也能学接人待物的本事。来了京城,她和汤圆一样,觉得事事新奇,能见世面,能学东西。若在余安,就觉得什么都好,像井底之蛙。
是啊,汤圆要读书识字,她也要学些本事。
林秋然也不知道丫鬟给她带到哪去,通过条条小路,几段游廊,穿了月亮门圆圆拱门,终于到了一个院子里。
院子门口有俩婆子守着,里面是三间屋舍,旁边也有厢房。门口挂着厚厚的帘子,也有丫鬟守着。
丫鬟把林秋然带到门口,道:“林娘子且等一会儿,我进去通禀。”
林秋然点点头,没让她等太久,很快丫鬟就出来请她进去。
进去之后是暖香暖香的气味,香味是混着花香与果香,闻着很令人舒心。林秋然眼角余光瞥见一盆栀子花,冬日的花的确令人心情愉悦。
林秋然没有乱看,秦夫人也没上下打量,朝林秋然招招手,“你就是林娘子吧。”
林秋然行了一礼,“见过老夫人。”
秦夫人笑着说道:“过来坐吧,我跟你说说宴会的事儿。”
林秋然在秦夫人对面坐下,这是罗汉床,中间一张小几,上面摆着点心果盘。
林秋然道:“夫人,我擅做蒸点,也擅雕花,夫人可以跟我说说需要做什么。”
秦夫人本就想让人过来,走个过场,林秋然想做什么做就是,但看林秋然认真的样子,她这会儿倒是真来了兴致,她道:“以往办赏花宴,就是备些茶水糕点,你说擅做蒸点,是什么样的?”
雕花,给萝卜雕花吗,那侯府厨子也会的。
林秋然笑了笑,说道:“夫人,吃食点心重在一个吃字,哪怕我说得天花乱坠,你没尝过,那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
秦夫人觉得这话有理,本来她是打算什么都不问,直接让林秋然过来帮忙的,定菜单,就定下给她看看,府里有厨子厨娘,什么都不缺。
但现在看那样做未免太过草率,她道:“你做来试试吧,院子有小厨房。锦绣,你带林娘子过去。林娘子,若缺什么你就和锦绣说,让她给你备。”
林秋然点点头,“老夫人可有忌口?”
秦夫人道:“忌口倒是没有,不过我偏爱辣的,不过今儿做点心,也用不上。”
林秋然心下了然,这就去了小厨房。
虽名字叫小厨房,可里面东西一应俱全,大锅铁锅、蒸锅烤炉。林秋然还看见了徐远珩卖的十三香和菌菇鲜,小瓶子摆在架子上很显眼。
林秋然有些意外,还有点得意,这是她做的东西,比她先一步到京城来。侯府都有,就证明东西不错。
小厨房还有两个厨娘,林秋然让她们做去了皮的绿豆馅儿,要干细腻少水,暂且不用调味。
她不善做这个,不过别的能自己来。
厨房的肉菜都有,还有活虾海鲜,林秋然打量厨房的时候瞥见桶里有牛乳羊乳。
她忍不住打听,“锦绣姑娘,这牛乳羊乳从哪来的?”
汤圆断奶有一年多了,但这是好东西,可以给汤圆留意着。广式的糖水林秋然会做一些,是当初学蒸点一块儿学的,有些席面要配着甜品来。
不过奶茶什么的没试过,因为外面卖得多。
这儿的奶闻着腥味有些重,那也可以做姜撞奶什么的。
锦绣道:“这是庄子送来的。”
锦绣是秦夫人身边的人,对这些事清楚几分,她知道林秋然有个孩子,便道:“若林娘子也需要这个,以后每日送来可以顺道送去贵府,也不费事儿。”
这个林秋然是真的需要,她忙道谢,“那多谢了,钱按日给按月给都成。”
每日都送,那汤圆每日都能喝奶。
锦绣笑了笑,“嗯,林娘子再看看还缺什么,告诉我就是。”
林秋然点点头,“好。”
她看了看手里的东西,让林春把刀拿出来,她在厨房忙活,打算做一些广式蒸点,像虾饺、奶黄包、叉烧包这种小巧方便吃的,宴会这样的地方,肯定要小口小口吃。
最好味道别太重,不过想来有茶水漱口。
林秋然还就着牛乳做了双皮奶、姜撞奶和杏仁羊乳。
等这些好了,林秋然让小厨房的厨娘准备的豆沙也好了,她用牛乳和白糖调味,红豆沙做花瓣,绿豆沙做叶子。
林秋然对比印象中的花,就用刀挂取适量豆沙,在刀上雕刻花瓣的纹理,然后一层层花瓣嵌在盘子上,叶子也是这样做的,而花蕊用桂花粉点缀,简直栩栩如生。
味道就是普通的豆沙味道,吃着还可以,若说多好吃,肯定没有。
两个厨娘啧啧称奇,依然是看呆了。林秋然转头对二人道:“可有做好的点心?”
一叠叠点心就被端到了屋里去,双皮奶和姜撞奶上有红豆,杏仁儿羊乳上是桂花蜜。
秦夫人不似吕郑,她不重口腹之欲,还对吕郑这般好吃一口嗤之以鼻,多大个人了,嘴都管不住,还时常要人叮嘱,怪丢人的。
林秋然还在厨房,有菜没做完她就没过来。
秦氏看着碟子里的菜,不由问道:“都是林娘子做的?”
锦绣道:“盘子里的点心的这个是从府外买的,但盘子是林娘子准备的。”
秦氏端详着,眸子里带了两份欣赏,她道:“这是牡丹花,若不是知道这个时节没花,我都信以为真了。这个怪好看的,摆出去也有面子。”
林秋然今日过来只能做简单点,如果是春夏,有能食用的植物色素,肯定能做得更好看。
秦夫人觉得这就挺好,摆出来赏心悦目,“花可能吃?”
锦绣说道“林娘子说是能吃,是豆沙做的,不过多是为了装点样子用。夫人要想尝,可以试试这个。”
秦氏夹起一只虾饺,放进口中咬了一半,她动作慢了下来,还瞧了瞧里面是什么东西。
肉馅和虾仁。
身在侯府,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秦氏就没缺过,家里的外面的都吃过,乍然吃这个,新奇又好吃。
秦氏觉得普普通通的人,不会做这些,再想林秋然提出要来侯府做宴席,她就想明白了。
秦氏道:“锦绣,你请林娘子过来。”
林秋然这边做的菌菇碎蒸饺也端上来了,也是小巧精致,一盘摆了两个,旁边一朵萝卜花,好看得紧。
秦氏又尝了这个,最后忍着没多吃,她不由问道:“林娘子厨艺这般好,是打算来京城开间酒楼?”
第九十一章 办宴
秦氏快七十岁, 见的人多,见的事更多。吕郑说要报恩,林秋然也没提别的, 只说要来侯府帮着办宴会, 手艺又好, 不难猜出她的目的。
林秋然也没瞒着, 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老夫人, 我们一家人是从胥州来的,从前在老家就经营着一间酒楼, 如今搬来京城, 想重新拾起这门手艺。只不过京城比我想象中的要大,酒楼饭馆也数不胜数,如果直接开间酒楼, 怕没什么人去, 所以才想的这个法子,唐突之处还请见谅。”
再者说了,若非又遇见吕郑,林秋然也不会想到来侯府做菜。都有所求, 假如林秋然手艺不成, 侯府也可以不用的。
秦夫人点了点头,这孩子足够坦诚,她道:“这倒也不错, 你的手艺很好,我吃了这么多年的饭菜,还未曾吃过这样新奇好吃的东西。”
林秋然赶忙道:“您谬赞了,我这不过是些家常手艺。”
秦夫人笑了笑, 摆摆手道:“这话就不对了,若只是家常手艺,照你所说,你想在京城开间酒楼,可京城酒楼这么多,客人何必非来你开的酒楼吃呢。我办赏花宴,请的都是世家明门的夫人娘子,你说饭菜简单,哪怕只是谦虚,别人也会觉得这东西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