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然没等于娘子说给多少,她得自己争取,“工钱我要八钱银子,定金先给一半,而且我们不管洗碗,碗筷盘子得准备好。”
菜多,光忙就得忙活两日,这两日就做不得别的。去于家庄给了三钱,但只半天,王家的寿宴她要八钱银子不算多。
于氏沉吟片刻,道:“八钱是不是多了些。”
在县城,做这样的席面五钱到一两银子不等,全看师傅手艺、名气。于氏本想给六钱银子,没想到林秋然倒是敢开口。
林秋然道:“老太太六十大寿,是喜庆的事,于娘子肯定也希望寿宴尽善尽美。”
于娘子笑笑,“也罢,我们府里有个厨娘,当日也能帮忙。缺什么拟菜单那日再说,来不及准备的今儿提前告诉我也成。菜的味道最要紧,千万记住的。”
林秋然点点头,“寿宴交给我,娘子放心就是。”
于娘子给了一半定金,做这个是不必签文书的,再怎么说王家也是个官,谁都不会做毁前程的事儿。
从王家出来,孙氏同林秋然道:“秋然,娘还以为成不了呢。”
林秋然:“我也以为,不过后面想,若是不成早该过来说了,不喜欢直接让我走就是。试菜拖得时间越长,反而说明机会越大。”
孙氏赞同地点头,“哎,饿了吧,咱们先吃饭去。”
若孙氏一个人肯定就回家了,但林秋然做了菜,肚子还有孩子,不能饿着。
林秋然也想尝尝这边的菜,知己知彼,日后做菜做席面心里也有数。
小饭馆还不太成,林秋然在街边走走看看,最后找了个看着还不错的二层酒楼。
孙氏还是那个性子,见林秋然要去酒楼,说什么也不进去,“你去,娘买俩包子就成了。”
林秋然好说歹说,“你要买包子,那我也吃包子好了,咱们都吃包子,吃完就回家,也不坐牛车了,我跟你走回去。”
孙氏脸色写着纠结,走回去哪儿行,“哎,走吧走吧。”
林秋然笑了笑,真让孙氏买包子,她在里面吃,她哪儿能吃得下去,“就这一次,也看看别人做的同我做的有什么区别。”
进去之后,二人坐在大堂,林秋然就点了两道菜,一道红烧肉,一道素的蔬菜什锦。
前者八十文一道,后者二十文,米饭两文一碗,林秋然要了两碗。
孙氏在心里直呼抢钱。
先上的是红烧肉,偏甜口,这肯定是早就炖好的,样子好看红润油亮,味道还成,却不及林秋然炖的软烂入味,多吃几块就会觉得腻。
炒青菜很快也上来了,里面什么菜都有,胡萝卜土豆青菜……只不过是一锅炒的,口感不太好。
有的菜过熟,有的口感则偏硬,这样的菜要想好吃,得提前处理,有的得过油,看火候一样一样往里放。
孙氏是不是一个爱泼冷水的人,尤其这菜还是林秋然点的。她指定不能说不好吃,她昧着良心夸,“不愧是大酒楼,味道就是好。”
林秋然摸摸鼻子,这要是别人见了,还得以为孙氏是酒楼请来的托。
她吃过心里也有数了,若是自己摆摊卖,知道该怎么定价。酒楼菜的菜份量不算大,这道菜一斤多点的肉,却能卖八十文。不过若在外面支个小摊,比不上酒楼宽敞明亮,肯定卖不上这么高的价钱。
等吃过饭后,林秋然又去香料铺子买了十几种香料,还去了杂货铺子买了香蕈干儿。她打算自己做十三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些菜就是看调料。这种秘方得自己带着,不能去主人家里现做。她还打算生意稳定了,打一副好用的刀,这刀工也和菜的味道有关系。
香料要价贵,二人吃饭花了一钱银子,买香料花了两钱。
买完这些,林秋然看时间还早,跟着孙氏去打听了打听县城的宅子多少钱。她这才知道,地段差一些的三间房要二三十两银子,好一些的就要四五十两了,总之地方越好、越大的房子越贵。
孙氏心里唏嘘,几十两银子,萧家这么多年都没有攒过这么多,这还是卖了株灵芝、林秋然又挖了金子才有些家底。
银子就那么多,买了宅子就没了,孙氏更愿意林秋然留着钱傍身,若以后他们老两口……林秋然和孩子也能好好过日子。县城宅子虽好,可总归没那么安稳。
孙氏想说几句,但家里的钱林秋然管,她又怕插嘴了林秋然觉得她想反悔。
这般想着二人就走到了牛车旁,她们来得早,只有早上一块儿来的李婶子在这,还得等一会儿别人。
李婶儿住在萧家旁边,家中三个儿子,一个去从军了,剩下两个在家里种地,日子还算不错。
她上下打量了林秋然一遍,最后目光落在林秋然肚子上,“孙姐,这些日子你们咋总往县城跑?”
孙氏和萧大石几乎日日去,今儿孙氏又带着林秋然来,也不知道去县城干啥,刚才李婶儿在街上碰见,远远看着俩人进了间铺子,只不过离得远,也没看清进啥铺子,孙氏臂弯的篮子又被布蒙着,李婶儿盯了半天,也没看出所以然来。
孙氏道:“就过来瞅瞅,换点东西。”
李婶儿:“换啥东西还用跑县城来,乡里乡亲的,我家也能换啊。”
林秋然伸手摸了摸肚子,开口道:“昨儿有些不舒服,我娘带我过来看看,顺便换点东西。”
说完,她冲李婶儿笑了笑,“婶子来县城买东西吗?”
李婶儿提着一包点心,红纸包的,很是显眼。林秋然知道,出门在外不能说自己多好,会招人嫉恨。
李婶儿拍拍大腿道:“这不是我的儿媳妇也有了身孕,胃口不好吃啥吐啥,完了我儿子还是个心疼媳妇的,非说来县城买些可口的吃的。他那还得干活,哪儿抽得出空,所以就我来了。还是秋然好,我儿媳嘴挑还娇气。”
孙氏皱着眉,她不爱听这话,这就好像说林秋然命不好一样,别人害喜有相公惦念,林秋然没有才不娇气。
有道是不争馒头争口气,孙氏不是爱争的人,可不想林秋然瞎想。她刚想开口,林秋然就拉住她的手,“嫂子哪儿是娇气,是命好有人疼。”
林秋然按着孙氏的手,轻轻拍了拍,别人想显摆就显摆,顺着她的话说自己也不会掉块儿肉。
难不成说自己赚了钱,过些日子打算搬走,真这样说估计恨不得把她吃了。
闷声发大财的道理她懂。
李婶儿笑了笑,“哎呀,啥命好命不好的,都是瞎说,你快坐下,这有孩子还是得当心点儿。”
李婶儿心里得意,照她说萧家也是可怜,就那么一个儿子还没了,老两口带着儿媳,也不知道以后日子可咋过。两个老人一个女人,纯纯拖累,秋收都够呛。
估计去县城也就是挖点东西过去卖,估计都不够坐车的钱。没个男人,操心的事儿可多了,还不如把孩子打了改嫁。
林秋然也是个傻的,这都拎不清。
等人齐了,牛车就晃悠悠回萧家村,等到了,林秋然从袖袋里摸出四文钱给了,跟着孙氏回家。
李婶儿拎着点心,还问林秋然吃不吃,林秋然摇摇头,“给嫂子拿回去吧,我就不吃了。”
太阳已经落山了,孙氏晒得微黑的脸上透着几分难堪,“都是娘对不住你,让你受委屈了。”
今儿咋不买点点心。
林秋然轻声安慰道:“有啥委屈的,你和爹对我好,又不缺吃短喝,难不成前些日子的瓜果鸡肉难道都是大风刮来的。再说咱们家每日都赚钱,说不准过些日子搬到县城去。只是这些事不能和外人说,财不外露嘛,她说两句就说两句,娘你别在乎这个。”
孙氏心里动容,林秋然远比她想得要聪慧通透,县城宅子要买,一定得买!
到家之后,孙氏把要去主簿家做席面的事儿同萧大石说了。
萧大石今儿去了地里除草,人又黑了一圈儿,他咧嘴笑,牙显得更白了,“那可好,哪天呀?我也跟去帮忙。”
林秋然道:“二十七,不过得提前过去一天准备,还得抽一天把菜单定了,宜早不宜迟,后天我先去一趟。”
这两天林秋然就想想菜单,若是寿宴席面的菜肴主簿家满意,宾主尽欢,那往后有得是生意。怎么也是个官呢,没准儿能够上县丞、县令,还有余安县的有钱人家。
萧大石问:“秋然,那明天还做鱼不?我捞了几条。”
说来也巧,昨天没捞到,萧大石本来不打算去河边的,可是他从地里回来,那会儿正是未时,最热的时候,他热得厉害就想去洗把脸,结果看见河里有鱼。
那会儿地里河边都没人,他赶紧回家拿东西,捞了八条大鲤鱼。
林秋然眼睛一亮,“做!”
昨儿还有一条鲤鱼呢,只不过中午吃了肉,晚上林秋然也不想弄,明儿一块做了卖了去。
马上就天黑了,林秋然让孙氏做的晚饭,自己找了个石臼把香料都磨成粉,按照以前记的配比,做了十三香和菌菇鲜,分别装在了罐子里,然后用布给封好。
日后出门做菜,除了山楂干还得带上这两罐东西,林秋然直接给放在自己出门背的布袋子里了。
孙氏是看着林秋然忙活的,一样样,也弄好半天。说实话,她是有些不解,不知道林秋然做这有啥用,还放在布袋里,这是还要带出门?
出门给别人家做菜都是准备好现成东西,缺啥让人家备就好了,哪儿还用自己买。
这些东西买还花不少钱,照她说,不如买了吃的给林秋然吃了强。
孙氏忍不住问了问这都是啥,“秋然,王家啥都给准备,还用你费心?”
林秋然看她神色,明白孙氏什么意思,她耐心解释道:“娘,都是些香料,做菜放了会更好吃。去别人家倒是能现做,只不过人家也有厨娘,我怕这些被看到学了去,不如我自己先给做好了。”
都是做菜,肯定是谁做出来的味道更好,办席面才更愿意用谁。可菜就那些,烹煮蒸炒的手法大差不差,想要更好吃,就得各方面都注意,刀工、火候、调料。
刀工火候林秋然练了多年,大锅不比小锅方便掌控,暂且是没进益的空间。而刀得有钱了才能打副趁手的刀具,急不得。
所以她想先在调料上下功夫,万事都得有投入,这暂且算她做席面师傅的前期投入,别人若是问,就说是家里的秘方。
孙氏觉得林秋然说得有道理,难怪做菜这样好吃。估计是林家传的,要么是自己琢磨的。
次日林秋然上午把鱼做完,让孙氏和萧大石去卖,自己找了块木炭和包点心的废纸,在屋子里写写画画琢磨菜谱。
凉菜四道,最好是两荤两素,或是一荤三素,绝不能是全素。
素菜好说,拍黄瓜、菠菜果仁……时间来得急话,菠菜果仁里还能放粉丝,酸辣口吃起来很是爽口的。
荤的自然得做卤味,到时候切盘,只要味道足够,连蘸碟就不用,摆盘又好看,前一日卤好,第二天能省不少功夫。
至于卤什么,可以卤猪耳朵,若现在是秋冬,可做猪皮冻,但夏日估计不太成。猪耳朵摆盘可以,就是不知能不能买到那么多,这寻常一个肉摊老板一日也就杀一头,估计得把城内的肉摊都问遍了。
总共十六桌,十六盘猪耳朵就得八只猪,林秋然就怕问了还是不够,实在不行就拼一拼,再卤一些猪肝啥的,一半一半这样摆。
像是现代常见的卤牛肉是没有,这个朝代禁止宰杀耕牛,和牛相关的都做不成。
剩下一道菜,林秋然可以做擂椒皮蛋,好吃省事儿。凉菜暂且定这些,她又琢磨起热菜来,福袋和红烧肉两道,这便还剩九道菜一道汤。
鱼肯定是要有,这次她打算做道松鼠鳜鱼,总是红烧鱼,别人也看不出她的手艺来。明儿问问,若是王家有要求两道鱼,还可以做个清蒸鲈鱼。
其余的菜荤素搭配,荷叶□□宝饭荷叶饭都成,汤到时候再看,有鱼就做鱼汤,有鸡就做鸡汤。
其余做些素菜,林秋然打算明儿就去王家,先定下菜单,需要的东西让王家提前准备出来。
下午,孙氏和萧大石回来了,孙氏今儿又买了肉回来,别的她也不懂,但是知道林秋然辛苦,多吃肉肯定是好的。
林秋然帮着卸了东西,她道:“娘,菜单我已经定好了,明儿等做了鱼,我坐牛车过去。”
今天早上萧大石又捞了些鲫鱼,明儿还能去卖,她先过去王家,等下午跟着孙氏和萧大石一块回来。就不坐牛车了,走一会儿,累了让孙氏萧大石推会儿。
孙氏:“成,王家你一个人去成不,要不娘跟你一块儿去?”
林秋然:“就定个菜单而已,我一个人就行。”
孙氏迟疑着道:“要不明儿就不卖鱼了,你还得去城里呢。”
林秋然摇摇头,“没事儿,我先把明儿用的东西备出来,累不着,你放心好了,我知道顾着身子。”
眼看林秋然要去园子,孙氏拦着道:“你别动了,明儿用啥我准备就行了。”
左右不过是些葱姜蒜、酱调料这些,孙氏去剥蒜了,不过家里不多了,再做得去别人家买了。去也去于婶儿家,孙氏不愿意去李婶儿家里。
等次日,林秋然做好了鲫鱼,便赶着去坐牛车。今儿没见李婶儿,总共四个人,还让林秋然坐里面去,倒是很好说话。
等到了县城,林秋然按照上次的记忆找到王家,敲了敲门说明来意,然后就被小厮带了进去。
只不过这回见她的不是于娘子,而是府里的大娘子,姓赵,看年纪比于娘子大一些,衣着干净,身上也没什么绣样花纹,端庄朴素。
也不爱笑,见了林秋然开门见山地问:“你便是席面师傅吧。”
林秋然点点头,“是,那日和于娘子说好,今日定菜单。”
赵娘子道:“我操持寿宴的事,和我说就是。”
林秋然也不知为何换了人,许是家里事都是长媳管,她只是做饭的,其他的不关她的事,她一边说菜名,一边解释用什么做的,府里要准备多少东西,大概什么口味,她不会写字,不过赵娘子给记下了。
有时赵娘子记得慢,林秋然就等会儿,最后记完,她又对了一遍,“十六道菜四凉十二热,凉菜有凉拌胡瓜、菠菜果仁、双拼卤味、青椒皮蛋,热菜有红烧肉、福袋、荷叶鸡、松鼠桂鱼、蒜香鲫鱼、八宝饭……烧豆泡、肉末豆腐、炒合菜,热汤一道是鲫鱼豆腐汤。大娘子看看,有什么不妥的,也能换别的。”
赵娘子道:“我弟妹力举你,菜单就照你说的做吧,菜品我会尽力准备。”
林秋然微微低头,“嗯,时辰不早了,我便先回了。”
赵娘子说话时神色一直淡淡的,林秋然从正厅出去,于娘子过来送了送她。
于娘子问道:“菜单可定好了?”
林秋然又把菜单同于娘子说了一遍,“定了这些,大娘子也同意了。”
于娘子道:“辛苦你一早过来。”
林秋然:“份内之事,等二十六我再过来。当晚怕是不便回去,不知府内可以腾一间空屋子。”
这就是住在村里的坏处,若是住在县城,不算远,当日也能回去。
于娘子:“这事儿好说。”
她是知道林秋然有着身孕,还是个寡妇,大约是月份浅,现在还看不出来什么。家住萧家村,离得远,可得当心些,不能因为准备她婆婆的寿宴,孩子出了什么事。
从王家出来,林秋然去寻孙氏和萧大石,二人鱼快卖完了,等卖完之后在县城吃了些饭,便一块回家。
今儿是二十三,还有三日,这几日就是按部就班地卖鱼,每日萧大石捞的鱼就那么多,不会卖不完,也足够往县城跑一趟。
等到二十六这日,林秋然一早带着孙氏去了县城,没让萧大石跟来。
她是这样打算的,因为王家只准备一间空屋子,萧大石又是男人,多有不便,今儿就她和孙氏过来,明儿萧大石自己再过来。
二人坐牛车过来,差三刻辰时到的王家。
林秋然跟主人家打了个招呼,便去了厨房,厨娘也在,“林娘子,你看用我做啥就直接说。”
林秋然打算先看看菜,她和赵娘子说了,放不住的明儿再买,就像豆腐,明儿要炒的肉……这个季节放一晚上指定会坏的。
但今日要做的,今日就得送,不然明日做来不急。比方说猪耳朵猪肝,卤制就要大半天,她打算下午做这个,差不多晚上能好。做这个时间太长,况且明日还有别的菜,现做指定是来不及的。
林秋然在心里清点,茄子、葱姜蒜、调料、青椒、松花蛋、粉条……都是够数的。
轮到猪肝和猪耳朵,林秋然只见一副,她问厨娘:“大娘,这猪肝和耳朵怎么就一副?”
第十三章 圆满
“哎呀,大娘子说来着,今儿下人去肉摊看,总共就这么些,已经都给买过来了。”
林秋然皱了皱眉,就算拼着摆东西也不够,最多切四盘,真要凑十六盘摆上去,客人见了会笑话的。
菜单林秋然是三日前定的,县城绝不止一家卖猪肉的,何不早些跟肉摊老板说好。。
林秋然深吸一口气,刚想说话,厨娘就道:“大娘子看东西不够,还买了别的,喏,这儿有大肠。大娘子还说了,你是主厨,手艺好,肯定不会少两样菜就做不成桌的。”
这话看似恭维,在夸林秋然厨艺好,可是细听却不对。
林秋然也是听明白了,这根本不是不够,是有意为难。她上次过来是二十三,今儿都过去三天了,如果早去定,肉摊老板指定会留出来,可是根本没定,还拿了一桶大肠过来。
这也是林秋然没害喜的症状,不然闻着味道,饭肯定是做不成了。她是于娘子举荐的人,倘若寿宴做不成,于娘子会被此事连累不说,更甚者,林秋然得罪王家,日后恐怕没办法在余安县立足。
寿宴办不成,谁会找她办席面。
林秋然心道,难怪那日赵娘子对她冷冷淡淡,还说什么弟妹利力荐的人,菜单连改都没改。
林秋然笑了笑道:“无妨,那就劳烦大娘把大肠洗干净,明日宴客,可不能有一点味道。”
厨娘脸上的笑一僵,皱着眉,似乎是有话说,林秋然却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大娘,你可得快一些,明日寿宴,要是因为你耽误了,我可不知道怎么跟大娘子交代。”
林秋然说完,转头和孙氏道:“娘,你把豆子什么的快泡上。”
做八宝饭提前泡一天口感更好。
厨娘去洗大肠去了,林秋然瞄了一眼,也开始忙活。她又不是只会做那一道菜,这不是有大肠吗,她可以做粉肠,也能凉着切盘吃,不过相较于卤猪耳朵,做粉肠肯定更费事儿。毕竟要调馅儿、灌肠、还要蒸,最后才是切片摆盘。
哪像卤味儿,放锅里卤着就能去干别的事了。
孙氏看这样子是出了事儿,忙问林秋然是怎么回事。
林秋然简单解释了一番。
孙氏着急道:“秋然,不然问问于娘子,我看她好说话,说不准还能把猪耳朵给买来。”
大肠向来是炒着吃的,况且下水哪儿好往寿宴上摆。不管怎么做,摆上一盘大肠多不好看。
林秋然摇摇头,“没事,我可以做别的。”
就算猪肝猪耳朵给买回来了,没准儿又缺别的了。赵娘子这么做弄,是肯定她做不好,厨娘亦是。
厨娘现在去洗大肠了,那么一桶,不花功夫洗不干净,就不会盯着她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倒不如好好做,再和于娘子诉苦,没准儿能多拿工钱。
时间紧,林秋然交代孙氏洗菜切菜,就像葱蒜这些配菜,因为桌多,就得备好些。
洗好切好的盖上竹罩子放在阴凉处就行,有的她一会儿就要用。
林秋然紧着做粉肠,先剥了两头蒜,剥好,她就开始剁馅儿。粉肠中,她觉得蒜香口的最好吃,所以蒜末要细,得有蒜味儿却看不见蒜瓣。
蒜是林秋然磨的,粉肠不比肉肠,肉少粉多,粉用的还是红薯生粉,吃起来才会弹牙,其中林秋然还加了鸡蛋清,还有自己带来的菌菇粉增香提鲜。
因为灌的肠多,怕蒸好了味道不行,她先试了试馅儿,舀一小块儿上锅蒸熟,尝着味道差不多了就可以灌肠了。
期间王家厨娘还问林秋然大肠洗得行不,林秋然仔细看了一遍,“大娘,这些肥油都得剪掉,一定要剪得干干净净,不然寿宴成不了,咱们都没法和大娘子交代。对了,给我找个两指宽的竹筒,漏斗也来一个。猪肝没有不好寻,这个总好找吧。”
厨娘觉得林秋然这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什么没法交代,好像真能做成一样。只不过她就是一下人,若真是因为她寿宴办不成,大娘子那儿没事,她一同准备寿宴的肯定会受责罚的。
等林秋然把馅儿调好,那一桶大肠厨娘也都给洗干净了,连林秋然要的竹筒、漏斗也都找来了。
这儿没有灌肠的机器,有这两样会方便多。林秋然把肠口套进竹筒上,用绳子系紧,一层层往上撸,等撸到头才从漏斗往里面灌馅儿。
等灌了差不多就用绳子打个结儿,再灌下一节。
做这个最费事,把肠灌好之后,都已经过正午了,林秋然揉了揉腰,深吸口气用竹签往肠上扎了些孔,这才放进锅里蒸。
期间厨娘还进来看了看,问林秋然锅里做的是啥,林秋然叹着气道:“我这可是犯了难,大肠也不知道怎么做。对了,大娘要是闲着把这菜给洗了,洗干净用水泡上。”
厨娘左右看看,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想想大肠也就炒着吃,大约是卤了想切盘,可大肠怎么摆盘,恐怕这道菜都没人碰。
中午林秋然孙氏是简单吃了些后又开始忙活,等下午,菜都已洗好,该准备的调料、菜品也都备齐了。
于娘子过来了一趟,林秋然是她举荐的人,她总得过来看看,如果忙不过来,这会儿还能请别人来帮忙。
只不过于娘子一进厨房,就被整整齐齐的菜码惊到了,茄子、辣椒、胡瓜……都已经洗好,炉子烧着火,上面挂着肠,像是在熏肠。
肠的颜色已经熏得发暗,于娘子心里不解,腊肠不是这个时候做的,不过林秋然是厨子,她也就没多问,“都差不多了吧。”
林秋然道:“差不多了,有些大菜明儿再做,新鲜的才好吃。对了菜单改了一道,大娘子说今儿街上猪肝耳朵不够,我便没有做卤味拼盘,而是灌了一些粉肠。”
于娘子不敢信自己的耳朵,“猪肝和耳朵不够?”
林秋然为难地点了点头,“只有一副,大娘子说实在不够,我就怕老太太喜欢卤味,没有失望。”
于娘子看外面天都要黑了,她道:“这你咋不提前跟我说,这会儿再买是不是来不及了?”
林秋然无奈一笑,“大娘子也说,左右不过是一道菜,我是厨子,总不能因为少一样菜席面就做不成了。我就是和于娘子说一声,别明日菜单和菜对不上。”
于娘子眉头皱着,“秋然,若明日缺什么直接同我说。”
她实在想不通,这两样怎么会没有,又不是多金贵的东西,还是下水,往日也没什么人吃。于氏后知后觉地想,林秋然是她找来的人,怕不是赵氏故意为难,才送来大肠。
林秋然还有孕在身,真是……
她当真不知说什么好了,于娘子心里愧疚,一再叮嘱让林秋然缺什么同她说,然后带着林秋然去了给她们准备的屋子。屋子不大,一张床一个桌子,“你们二人好好休息。”
林秋然点点头,天已经黑了,她也累了一日。
次日二人一大早就起来,大约是于娘子交代了什么,今儿什么菜都不缺。孙氏杀鱼收拾鱼,林秋然趁着空闲先做了红烧肉、八宝饭荷叶鸡。
一做就是十六份,等把这三个弄上,只差两刻就辰时,萧大石也来帮忙了。
林秋然歇了会儿,喝了几口水,又吃了萧大石从家里带的鸡蛋。早饭她是在王家吃的,王家管饭,不过吃得也简单。
接下来炸豆泡、炸鱼,该过油炸的菜也全部过油,油从最开始的大半锅到下去四指。
厨娘就在一旁切菜,林秋然让她切成啥样,她就切成啥样,因为今儿早上赵娘子嘱咐了不可添乱。
昨日林秋然做不好,还能把人换了,今儿却来不及,赵氏亦不想耽搁寿宴。
辰时三刻,还剩一些没炸完,林秋然让孙氏接手,自己去做四道凉菜。等孙氏炸完,林秋然又教她给凉菜摆盘,因为料汁她都是调好的,一道菜放几勺都有数。
菜做好就端出去,只是府里丫鬟没那么多,就连于娘子她们都来帮忙了。
一桌一道,摆盘上菜,每样都是林秋然先清点好才让上菜。
米饭是孙氏蒸的,和在于家庄不同,王家用的是大米,依旧是木桶蒸饭,人多饭也多,她和萧大石一块儿,蒸也容易。
现在只剩热菜,林秋然歇了一会儿,又开始炒菜,一道一道炒好,炒好一道就立刻装盘送上去。有些菜事先炸过,用时就短。
厨娘一直盯着,她琢磨不明白,明明林秋然看着身量纤细,可是拿个大铲子炒一大锅菜,真就给做熟了。
话说席面师傅多是男子,没想到林秋然一个女子还有这般力气。
荷叶鸡、八宝饭、红烧肉……后有各种素菜,总共十五道,最后上的一道便是鲫鱼豆腐汤。
用瓷盆装的,汤汁奶白,豆腐嫩白,葱花翠绿,端上桌赏心悦目。
王家老太太姓李,今年六十,今日是她寿宴,前来拜寿的都是晚辈,她头上戴着抹额,脸上有皱纹,但笑着的时候很和善。
“大家吃好喝好,一定要吃得尽兴。尝尝这红烧肉,味道好着呢。”李氏今儿高兴,这寿宴的菜合她口味,客人吃得也高兴,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