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历史直播,开幕暴击by苦竹根
苦竹根  发于:2025年03月07日

关灯
护眼

“苻健既然知道苻生的德行,为何还要将国家交给他。”
“当然是因为私心啊,这可是家天下的时代,他不可能越过自己的儿子立侄子为太子。”
“想想司马炎的选择。”
“可惜,苻健如此为苻生考虑,苻生却在登基当天改元,一点都不在意他尸骨未寒的老父亲啊。”
苻健面色涨红,他终于有了一点悔意。
与子嗣比起来,当然是大秦江山更加重要!
他将苻生提溜到面前,倒要看看这个孽子是如何祸害他的心血的。
【苻生登基称帝后,至高无上的皇权让他更加肆无忌惮,以杀人为趣。他在朝堂上摆放着各种刑具,每逢接见大臣,看谁不顺眼立刻杀掉。直言劝谏的大臣,被视为诽谤,奉承讨好的大臣,被视为献媚,都被苻生找理由杀了。】
【他还诛杀了八位顾命大臣,残忍暴虐,荒淫无道,致使内外离心,朝中人人自危。他下诏说:“杀人不过千,怎么能算残暴,我就喜欢严刑峻法,谁能把我这么样?”】
“苻生日夜狂欢,数月不理朝政,大臣反而暗自欣喜,为自己能多活一日而庆幸。”
“他将“不足”、“少”、“缺”、“伤残”等字都打造成了违禁字,谁说就杀谁。”
“在朝的宗室勋贵几乎都成了残疾,惶惶不可终日。”
“苻生的爱好极其变态,他喜欢剥人脸皮,还让被剥了皮的人在朝堂上跳舞,他一边欣赏,一边饮酒作乐。”
“他还喜欢看没有皮的鸡鸭马牛等牲畜跳舞。”
“他猜忌心极重,经常毫无理由的杀人,太医劝他少吃点枣,不然牙都烂完了,他立刻拔刀腰斩了太医。另一个太医开安胎药时说了一句,人参只需要一点点就好,就被苻生挖掉了双眼,只因为苻生认为太医在讽刺他的独眼。”
“有虎狼下山作恶,吃了七百余人,苻生却说,野兽吃饱了就不吃了,他们被野兽吃都是因为他们天生有罪。”
“苻生外出游玩,看到一对兄妹相伴而行,就强迫他们结成夫妻,还要他们立刻交欢,兄妹二人不从就被苻生杀了。”
“浮生与宠妃登楼远望,宠妃指着一个人问那是谁,苻生看到她指的人是尚书仆射贾玄石,此人仪容秀美,是个美男子。苻生有些吃醋,就让人将他的头颅砍下来送给宠妃。”
“贾玄石……”
“苻生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德行,但他却选择肆无忌惮的释放心中的恶念。”
苻生刚想说什么,就被苻健踹了两脚。
苻坚呵斥道:“朕能有今日的基业何其艰难,便是让你这般祸害的吗!”
毛贵等人正想为苻生求情,皇帝杀个人算什么,只要死的不是自己就行……结果还不等他们说话,便看到了下面的评论。
“苻生的亲舅舅强平看不惯他的行为,劝谏了几句,便被他生生打碎了头颅,他的生母也因此忧愤而死。”
“彗星来袭,有人说这是君王失德,劝谏苻生,苻生立刻将皇后与其家人全部斩首,以此挡灾。”
“杀其妻梁氏及太傅毛贵,车骑、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又诛侍中、丞相雷弱儿及其九子、二十七孙。”
苻生的妻子梁氏和她的家人:……
罢了,救不了,不救了,还是早点与苻生划清界限吧。
苻健双眼微眯,这些可都是他留下的辅政大臣,他们真的无辜吗?
但不论他们因何被杀,苻生的政治手腕都太过直白,连个借口都不会找。
你哪怕给他们安一个私通东晋的罪名呢……
【苻生的倒行逆施摧毁了朝野上下对皇室的信任,羌族首领姚襄领兵作乱,前燕也派兵攻打前秦,所有人都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这时东海王苻坚趁势而起。】
【苻坚是苻健的侄子,他自幼聪明过人,心智早熟,备受祖父苻洪的喜爱,与苻生是两个极端。长大后的他也不同于其他胡人,他喜欢中原文化,学习经史典籍,立志经世济民,统一天下,在朝野名声极好。】
【因此,苻坚成了苻生的眼中钉肉中刺,苻生多次想要将其除掉,但他还没动手事情便败露了。苻坚兄弟立刻行动起来,带着三百亲信侍卫潜入宫门,皇宫的守卫不仅没有阻拦,还积极为他们开路,苻生在睡梦中成了苻坚的阶下囚……】

“苻生对别人残暴,对自己的生命可是很珍惜的,他最后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
“苻生的谥号是厉,杀戮无辜曰厉。”
一切尘埃落定,苻健见苻坚依旧跪在地上请罪,叹了口气,将其扶了起来,“苻生倒行逆施,致使天下鼎沸,你能够拨乱反正,使大秦国祚不失,是有功于国的。”
苻健没有理由怪罪苻坚,若是苻坚不动手,天下早晚被异姓之人夺去,那时他一生的心血都将付之流水,连大秦这个国号都没有了……
至于苻生,早已被带下去关了起来。
在天幕的评价中,苻生的恶劣性格有他这个做父亲的错,因此他还没有想好怎么处置苻生。
哎……连皇宫守卫都背叛了皇帝,苻生这个皇帝当得也太失败了。
刘邦毫不留情的嘲笑道:“国号大秦,年号皇始,有个儿子跟胡亥一样……啧啧啧,乃公真想看看始皇的脸色。”
大秦朝堂上的刘季也有此心,他偷偷摸摸的看向始皇。只见始皇喜怒不形于色,这点小事根本无法让他动容。
【后世也有人怀疑苻生的残暴都是史官渲染的结果,是史官为了讨好僭越上位的苻坚,选择丑化苻生。不论真实的历史与史书记载有何差别,苻生政治智慧不足,用简单粗暴的方法除掉政敌,最终导致身败名裂,都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说:昔秦人不死,验苻生之厚诬。可见他的观点是苻生被诬陷了。”
“现代还有很多人喜欢商纣王隋炀帝呢,有人为苻生翻案也不奇怪。”
“现代人思想开放,支持各种观点的都有,古代的史学家却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他们对秦始皇都刻意批判,不会为了一个暴君玷污自己的名声吧。”
“但苻坚与其他僭越上位的皇帝都不一样,他没有对前朝进行清洗,只杀了暴君苻生,苻健的其他儿子都官居高位,苻生的儿子也没有被波及,还承袭了越公的爵位。整个过程中,苻坚没有杀任何无辜之人。”
“前秦的史书很多都毁于战火,我们也只能猜测了。”
苻健唇角含笑看着苻坚,苻坚一颗心也放到了肚子里,他们叔侄之间没有血仇,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苻苌爽朗一笑,提议道:“坚头(苻坚小名)青史留名,定然做了了不得的事,我等可要记下来,好好向你学习啊。”
苻坚脊背一凉:天幕不会还要讲淝水之战吧!
另一个平行时空已经成为皇帝的苻坚正与王猛等朝臣一起看着天幕。
苻坚:“天幕马上就要讲到我朝了,诸位卿家可要仔细看着。朕不想再用大秦的军队成就谢安的威名了。”
王猛等人:“臣等谨遵皇命!”
苻坚因统一北方而骄傲自满的心态早已消散一空,他们君臣心里都压着一块大石头,那便是淝水之战,那场失败太惨烈了……
【公元357年,苻坚称帝,改元永兴,时年二十岁。很多人对苻坚惟一的印象便是淝水之战,是谢安一举成名的踏脚石,但苻坚曾经创造的功绩远比他的失败更加波澜壮阔!】
【苻坚幼年历经后赵石虎、冉闵等人的混乱统治,各国征伐不断导致中原大地残破不堪,民不聊生。他见多了战乱之下苦苦挣扎的胡汉百姓,自幼便立志“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想要消除各民族间的仇恨,让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不论胡人还是汉人。】
【苻坚后来的一系列政策改革都以此为出发点!】
此言一出,秦汉的帝王们都将目光转向了天幕。
五胡十六国太乱了,他们看的糟心,都在一心二用,商谈本朝之事。
如今却暂停了下来——
刘彻:“胡汉一家,好大的口气!”
曹操:“中原文化博大精深,胡人有什么可借鉴的?”
【苻坚接手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开国皇帝苻健在位只有短短五年,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律法制度。在苻生的残暴统治下,朝野上下一片混乱,各民族仇杀四起。天灾人祸此起彼伏,各地豪强群魔乱舞,关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苻坚从吏治入手,整顿吏治,革除暴政,厉行法治,招抚流民,惩处不法豪强,为冤死之人平反,强化中央集权!】
“苻坚对豪强进行大规模的检查,有劣迹被处死的有二十多家,就算是皇亲国戚也不能宽恕。”
“苻坚从谏如流,知错能改,在皇帝的带头作用下,前秦朝堂上下政治清明,风气清正。”
“苻坚命令诸王公推荐人才,结果他们推荐的都是各地的豪强商贾,谁有钱就推谁。苻坚立刻下令严查,凡是德不配位的王公都被降爵。商贾豪强遭到了新一轮打压,没有官职爵位的人不能乘坐马车,不能穿金戴银。”
“还是重农抑商那一套,苻坚有点保守了。”
“但重农抑商是秦汉以来的国策,苻坚重视汉学,自然那也会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苻坚需要的是更加完善的经济制度,抑制官商勾结,而不是一杆子将所有人打死。”
王猛若有所思:……
【苻坚继位初期在平定内乱后,便偃旗息鼓,连续数年休养生息,致力于恢复百姓民生。提倡节俭,鼓励农耕,减免赋税,劝课农桑,兴修水利,重视屯田。】
“苻坚是以汉文帝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他也做到了。”
“大灾之年,皇帝带头吃粗茶淡饭,在后宫提倡节俭,宫妃不能穿金戴银,衣裙不能拖到地面。”
“苻坚还仿效曹魏实行屯田制。”
“苻坚开凿水渠不征劳役,而是用王侯豪族家中的家丁奴隶。”
“苻坚每次外出巡游,都要减免他所到之地的赋税。”
“对于新征服的他国领土更是减免赋税,安抚人心,淝水之战战死的几十万士兵家属再也不需要缴纳赋税。”
“苻坚把发展农业作为基本国策,前秦的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
刘恒:“好眼熟的政策。”
刘秀:“这真是胡人皇帝?”中原文化算是被他学到家了。
【苻坚大力提倡儒学,兴办教育,以汉族统治者自居,推行圣君贤相的治国之道。在苻坚的大力支持下,长安再次成为北方的文化中心,为后来的北魏拓跋宏汉化改革打下基础。】
“苻坚所有政策都在致力于融入汉族文化圈,让胡人舍弃野蛮的风俗,学习中原文化。”
“当时有个宋夫人,幼年时学过礼乐,八十岁高龄了依旧口齿清晰思维敏捷。在苻坚的支持下,她开了一个讲堂,给生员们讲课,被苻坚尊称为宣文君,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苻坚每逢朔旦都带着百官听人讲经史礼乐。”
“前秦王室大多喜欢汉文化,苻坚的弟弟儿子们都精通史学经学。”
“长此以往,以苻坚为首的新一代氐族贵族们登上政治舞台后,会主动担负起变夷为夏的历史使命!”
“这样看来,苻坚的改革比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还要效果显著,孝文帝的太子都跟他唱反调。”
【苻坚废除了胡汉分治之策,一改往日胡人政权的暴烈,以“黎元应抚,夷狄应和”为基本国策,平等的对待各个民族,欲将天下各族融为一家。】
“胡汉分治就是一个偷懒的政策,前后两赵没有办法解决民族矛盾,就人为地将两个民族分开,更加剧了双方的隔阂。”
“前赵刘曜攻破洛阳,屠杀三万人。后赵石虎穷奢极欲,致使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冉闵鼓动民族仇杀,屠戮无辜胡汉百姓,导致诸夏纷乱,无复农者。这些政策让胡汉矛盾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苻坚还在部分地区解散胡人部落,以官僚制度代替部落制度,让游牧民族变成半农半牧的民族。后来的北魏拓跋珪继承了这项制度,为北魏汉化奠定了基础。”
“苻坚在位时,周边的异族重新开始向中原王朝进贡,最多的一次有六十二个国家朝贡。有利的推动了汉文化的传播。”
“苻坚还将俘虏的东晋将士放了回去,有效缓和了南北胡汉之间的隔阂。”
【苻坚重视人才,唯才是举,提拔了一批精明廉洁的汉族士人,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王猛。】
“苻坚的用人之道与曹操的招贤令如出一辙:不论身份,唯才是举!”
“他以身作则,便是宗室子弟没有才能也不会得到重用。”
“在东晋九品中正制下无法出头的寒门子弟,纷纷北上投奔前秦。”
“苻坚知人善任,他任命的人才都能恰到好处,也是这些人才在苻坚死后保住了前秦的余烬。”
“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跟曹操一样,苻坚用人只看才能,忽略了潜在的威胁,比如慕容垂、姚苌、姚兴等人都是被苻坚消灭的国家的宗室子弟,他们虽有才能却一心复国,根本不会为前秦卖命,苻坚却对他们委以重任,就连明确不愿为他效力的人他都不忍心诛杀,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第223章 五胡乱华
曹操突然想起了司马懿,立刻打了个寒颤,他忙摆手表示,“不不不,孤与他不同,孤这么多疑,才不会重用亡国之臣呢!”
郭嘉打趣道:“若是刘备孙权投降了呢?”
曹操无奈掩面,这个诱惑太大了,他真的无法拒绝,只能为自己打补丁:“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应该不会行小人之事。”
慕容垂与姚兴等人哪个不是一时英豪!
前秦朝堂上已经炸开了锅,忠心于苻坚的文臣武将将慕容垂等人团团包围,只等他们的陛下一声令下,就要将他们一举成擒。
苻坚面露纠结之色,他悄悄向王猛征求意见,王猛微微点头,苻坚咬咬牙道:“来人,先将他们押下去,等天幕结束后,再行处罚。”
王猛无奈的叹了口气,他早就看到了这样的结果,多次劝谏陛下,可惜,陛下并不当一回事。
苻坚总是天真的觉得只要他付出真心,就能收获对方的忠心。
另一个平行时空,苻健百思不得其解,问苻坚道:“你忘了你祖父当年之事了吗?”
苻洪就死于被降将投毒,没想到苻坚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苻坚:我觉得我的运气和眼光比祖父好……
【王猛出身寒门,在战乱的影响下,家里一贫如洗。为了糊口,他很小的年纪就开始以贩卖畚箕为业。】
【但他人穷志不短,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王猛手不释卷,刻苦学习,成为博学多才,胸怀大志的一代英才。他立志用自己的一身才学辅助明君统一天下,早日结束战乱!】
“王猛来自青州,就在他出生的两年前,青州被石勒攻破,三万降卒被屠杀。”
“王猛出生时,后赵已经席卷中原,与东晋对峙于淮河。”
“他生长的年代正好是后赵石虎到冉闵统治时期,汉人的生活环境极其艰难!”
“王猛这样寒门出生的汉人在当时是没有出头之地的,东晋看出身,胡人看血统,王猛哪个都沾不上……”
王猛:这些年被埋没的人才何其多,某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诸葛亮赞了一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刘备:“天幕如此渲染,想来他找到了明主。”
诸葛亮叹道:“北方的百姓太苦了,中原大地急需一位豪杰振臂一呼,统一天下!”
【王猛出仕时恰逢桓温北伐,当时北方大地战乱频繁,后赵一年之中帝位三易,称王称帝者比比皆是,政局混乱不堪。很快北方分裂为前秦、前燕,整体局势对东晋极为有利。】
【桓温大军一路打下洛阳,北方大地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他们希望桓温能够带领东晋大军克复中原,统一天下!】
【汉人出身的王猛自然也会对桓温有所期待,他带着满腔的希望来到桓温的大营,扪虱而谈,一番交谈下桓温惊为天人。但王猛却敏锐地看到了东晋朝廷的弊端,看到了桓温隐藏在北伐背后的勃勃野心——这不是他想要的主公!】
“桓温打下洛阳后,本该一鼓作气继续进攻,他却驻军灞上观望局势。王猛看出桓温既想建立丰功伟业,为自己更进一步积攒威望,又不想消耗自己的力量为东晋做嫁衣的心态。”
“养寇自重!”
“王猛不想跟着桓温帮他谋朝篡位。”
【后来,王猛经人介绍认识了苻坚,苻坚正处于被苻生忌惮提防的境地,急需破局之法。两人一见如故,苻坚将王猛留在自己身边,继位后拜为中书侍郎,参掌机要,王猛终于等来了属于他的明主!】
“苻坚将王猛比作他的诸葛亮。”
“苻坚对王猛的器重进一步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
苻坚:“景略(王猛字)不仅是朕的诸葛亮,也是姜子牙,管仲,子产……古之贤人都比不过卿!”
前秦群臣:啧…好酸!
王猛:我便是诸葛亮转世,也架不住主公不听话啊…
【当时的前秦朝野混乱,京师附近也有豪强横行,不服管教。王猛上任后,重申法纪,惩恶扬善,将其中闹得最凶的官员抓起来,当街鞭打致死。王猛坚持乱世当用重典的法治观念,便是当朝国舅也被王猛先斩后奏,只因他仗势欺人,横行不法,鱼肉乡里,欺压百姓……】
“王猛擅杀大臣,先斩后奏,若不是苻坚全力保护,他早就被群臣吃了。”
“乱世用重典,如果没有严苛的律法,前秦会变成第二个后赵……”
【因为他的执法不阿,铁面无私,精明强干。在三十六岁那年,王猛连升五级,直做到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等,权倾内外!】
【这也让前秦的老贵族们心有戚戚,恨得咬牙切齿,他们豁出命去跟着苻洪、苻健打天下。如今正要享受胜利的果实,却被王猛连根斩断。因此在王猛步步高升之时,他与老贵族的矛盾也愈发激烈。】
【姑臧侯樊世仗着自己的功劳最先跳了出来,他讥讽王猛没有功劳却想摘桃子,比他们还要先一步位列中枢。为了与王猛争权,樊世不论对错将王猛的提议一概否决,王猛为其解释其中厉害关系,反倒迎来了对方的拳打脚踢。】
“苻坚听说樊世与王猛势不两立,就要下手为自己的心腹除去隐患,他设了个圈套,樊世果然一头撞了进来,当着皇帝的面殴打王猛,被苻坚抓住把柄,直接处死!”
“凡是老贵族对王猛的诋毁,苻坚一概不听,更甚者直接将其治罪,就是这么任性。”
“他甚至为了王猛当堂鞭打老臣。”
“苻坚与王猛的君臣之情堪称千古佳话,他们名为君臣,情同兄弟。”
“苻坚对王猛才是真爱啊!”
樊世怒目圆瞪,他居然就这样死了!他的贵族身份,他南征北战的功劳居然比不过一个鼓唇弄舌的汉人!
呵呵,他不知道王猛在何处,便将矛头对准了苻坚。他对着苻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陛下,东海王(苻坚)行事太过狂悖,让朝中老臣心寒啊!”
樊世将所有老贵族与自己绑在一起,想要借此增加自己的筹码,但他不明白君王的心思。
符健和符苌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
怎么着,皇帝想用什么人还要经过你们的同意?
你居然还想联合所有老贵族威胁皇帝,这大秦是符氏的还是你们这些老贵族的!
樊世,卒!
【在王猛的铁腕之下,前秦朝野上下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令行禁止。经此一事,苻坚不由的感慨:“吾今始知天下之有法也,天子之为尊也。”我今天才知道天下是有法的,天子是尊贵的!】
“中原王朝的律法对胡人政权是降维打击!”
“王猛完善了举荐赏罚制度和官吏考核标准,将东晋的九品中正制打击的体无完肤。”
“大力推崇汉文化,将中原文化的种子传承了下去。”
【在苻坚、王猛、邓羌等人的努力下,前秦成为五胡十六国最有生命力的王朝。十多年的治理成效显著,前秦经济得到提升,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家给人足,安定清平!】
“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
【公元370年,苻坚开始了自己的统一大业,此时的前秦四面皆敌,北边有拓跋氏的代国,西边有张氏的前凉,杨氏的仇池国,东边是建都邺城的前燕慕容氏,南边是自诩正统的东晋司马氏。苻坚与王猛君臣同心,为了“混一六合,以济苍生”的理想而奋斗!】
【在王猛的辅佐下,前秦陆续消灭了前燕、前仇池国、前凉、代国,取东晋梁、益二州,并命吕光远征西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的局面。】
“王猛不只是能臣也是名将,他可以自己带兵作战,堪称文武双全。”
“在开始统一之前王猛就率大军占领东晋的荆州北部,平定前秦的内部叛乱,为实现统一准备了稳定的内部环境。”
“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晋军一路打到了河南北部,与邺城一河之隔,慕容暐肝胆俱裂,立刻向前秦求救,割让虎牢之地,以求前秦出兵。王猛献计先出兵打败晋军,然后再图谋燕国。绝对不能让桓温占领中原,不然北方人心定然会向着桓温。”
“燕秦联军大败晋军,杀敌四万人,桓温狼狈班师。战后燕国却撕毁条约,不肯割让土地,这正好给了前秦出兵的理由。”
“王猛亲率六万大军,面对五倍于己的前燕军队,丝毫不惧,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数城,专擅朝政的慕容评被吓得魂飞魄散。”
“慕容评见王猛劳师远征,认为他粮草不济,只要自己拖延下去定能拖垮秦军,谁知两军尚未遭遇,王猛就派兵烧了燕军的粮草。”
“决战之前,王猛阵前誓师,众将士十分踊跃,破釜弃粮,锐不可当!”

“王猛号令严明,官兵无人敢犯百姓,法简政宽,燕民无不欢庆,奔走相告。”
“前秦军队的纪律在整个封建王朝都是数得着的,从苻健建国到苻崇亡国,没有一次屠城的记录。”
“如果前秦能够一统天下,对当时的百姓来说就太幸运了,不论是胡人还是汉人都能得到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公元375年,王猛积劳成疾,尽管苻坚想了各种办法为王猛祈福禳灾,依旧没有挽回他的生命。】
苻坚惊立而起,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王猛面前,紧紧的抓着他的手臂,惊呼道:“景略,我们君臣的理想尚未实现,统一天下的伟业尚未达成,你怎能离我而去!”
王猛算了算,他活了五十一岁,在这个年代不算短命,惟一的遗憾便是没有看到天下一统。
“王猛临死前唯一牵挂的只有他们君臣的理想,留给苻坚的遗言是创业容易守业难: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终。”
“王猛到死都在反对苻坚进攻东晋,他认为东晋作为汉人政权的正统性依旧存在,天下汉人心向东晋,这不是燕国凉国那样的割据政权,不能急着图谋。当务之急是除去鲜卑羌人的割据势力,解决秦国内部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稳定人心。”
“苻坚三次临棺祭奠恸哭,对太子苻宏说:老天爷是不想让我统一天下呀,不然怎么这么快就夺去了我的景略啊。”
“苻坚对王猛的感情绝不仅仅是君臣之情,王猛死后他悲伤过度,才三十多岁就鬓髪皆白了。”
王猛感动于他选择的主君终不相负,却又为理想的破灭而难过。
王猛与苻坚执手恳切道:“陛下,臣百年之后依旧会守护着大秦,守护着陛下,只希望陛下能够振作起来,实现统一伟业,方不负你我君臣一场!”
苻坚忙保证道:“景略,你放心,天幕都将未来的局势点破了,朕必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王猛死后,苻坚恪守王猛的遗言,重视文教,关注民生,灭了北方的前凉、代国,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北方的统一。苻坚与王猛的君臣组合如同刘备与诸葛亮一般成为一时美谈,王猛也被称为诸葛亮第二!】
“王猛也被追谥为武侯。”
“如果王猛能够多十年二十年的寿命,可能前秦真的能一统天下,百姓就能少受上百年的苦难。”
“……”诸葛亮感叹道:“臣不如王猛,王猛能够辅佐君主统一北方,臣却始终困于蜀地,不得寸进,惭愧惭愧!”
刘备道:“先生不可妄自菲薄,苻坚面临的敌人是那些昏君和不懂治理天下的蛮夷贵族,我们的对手可是曹操!”
【至此,前秦的版图东起朝鲜,西抵葱岭,南并川蜀,北逾阴山,疆域成为五胡之最,前秦国势达到顶峰!】
“吕光击溃西域三十六国,将西域纳入前秦版图,这是自东汉之后,西域再次回到中原王朝的治下。”
“东夷和西域六十二国,还有西南夷都向前秦朝贡,这可是自汉末乱世之后再未出现的盛景!”
前秦朝堂一片欢欣鼓舞,他们这样的异族政权居然也能得到后世的认可,可见他们所作所为都是值得的!
苻坚正要发表一番激励人心的壮言,便听到了天幕后面的话——
【统一北方的苻坚骄傲自负,志得意满,他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灭亡东晋,实现混一六合之志。公元383年,苻坚亲率大军南征,却折戟于淝水之畔,统一天下的梦想终成泡影……】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