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宫女为保小命,就不会铤而走险跟太监对食,甚至对他们十分疏远。
小木子想打听点什么,在宫女这边,也只能是年纪很小的,却因为年纪小参与的事也少,打听不到什么来。
换成宫女的话,打听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了。
加上各宫主子贴身伺候的,大多还是宫女和嬷嬷居多,太监反而在外围。
所以打听消息,还是从宫女身上入手,才能知道得更多了。
郭珍珠就道:“小明子还是不大方便,我看新来的玲珑和另外两个年纪更小的,叫立春和立夏的宫女就不错。”
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就不容易让人产生警惕之心,更轻易亲近起来。
想想如果年纪相当的宫女来打听事情,对方一定担心会不会是想对自家主子做什么坏事。
换做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宫女,笑脸盈盈又嘴甜喊姐姐,还只好奇问东问西一点小事,那就要放松得多了,打听消息也要更容易。
之前宜嫔只是用来打发时间,如今听郭珍珠的意思,是想要让底下的宫人组一个消息网。
这样打听消息起来就容易,不会像这次那么被动了。
宜嫔一怔,很快又感慨道:“姐姐这样想很好,我底下那些人,姐姐有看上的,只管让他们加入进去,我会让他们听姐姐的话。”
她又盯着郭珍珠看了一会,抿着唇道:“其实,我感觉姐姐的性子最近变了很多。”
这话让郭珍珠一瞬间身上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难不成宜嫔那么敏锐,看出她换芯子了?
要真是这样,郭珍珠要怎么解释呢?
下一刻,她就听见宜嫔喃喃道:“姐姐当初跟着我进宫,是我多番劝说,其实姐姐无所谓去哪里。姐姐对之前的事耿耿于怀,心里难过,每天只浑浑噩噩,在宫里过得也不大高兴的样子。”
“我一直怀疑是自己错了,不该拉着姐姐一起进宫。好在姐姐有了四格格之后终于慢慢想开了,这会儿性子跟小时候一样,真好!不然我一直对姐姐很愧疚。”
郭珍珠一愣,没料到宜嫔会这么想,搂着她的肩膀柔声安慰道:“妹妹待我一直都很好,我心里是知道的。之前我只陷入自怨自艾,也是妹妹一直努力开导我,让我高兴,这些我始终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这确实是原身的想法,她一直很感激宜嫔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拉了一把,还牢牢站在自己身边支持。
如果原身改嫁别处,可能还会被流言蜚语包围,原本就难过,那以后就只会更难过了。
唯独进宫后,这里等级森严,规矩也多,不会有人在原身面前嚼舌根,提起以前的事来。
换了后宫嫔妃这个身份,认识原身的人就更不敢放肆了。
哪怕以后在宴席上碰见,也绝不会提及以前,叫原身尴尬的话来。
郭珍珠回忆了一下,还记起宜嫔曾经对原身说的话:她觉得皇帝身份尊贵,福泽连绵,加上小时候面对天花都能好好活下来,会是个长寿之人。
所以原身成为寡妇不是她的错,是嫁的那个夫君太短命了。
换个长寿的,不就好了?
思及此,郭珍珠真是哭笑不得。
但是宜嫔这想法真没毛病,而且还误打误撞猜对了,皇帝确实挺长寿的,还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郭珍珠想到宜嫔让人到处打听后宫琐碎趣事,嘴上说是打发时间,实际上也是想从中寻到自个觉得有趣的,给亲姐姐说说来解闷。
可以说宜嫔从进宫开始,就全方位把原身牢牢保护住,又护在羽翼之下好好疼惜。
如今郭珍珠成为了她的姐姐,也该努力护着宜嫔。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消息掌握得越多,她们两个才能更安全。
不管出什么事,两人也能第一时间做好准备。
不然就跟僖嫔这样,那嬷嬷的事闹出来后,身边的心腹宫女被带走,变得非常被动,甚至无法解决的棘手。
郭珍珠不想自己有一天,和宜嫔也会陷入这样的窘况当中。
就德嫔这性子,这次似乎是吃大亏了,所以会安静下来,却也只会安静一段时间。
过一阵子,事情解决了,德嫔很可能又再次上蹿下跳。
被动迎击不是郭珍珠的性子,她一直觉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被冒犯的时候就不该有一丝心慈手软。
郭珍珠低头又轻声说道:“回去就让小明子和几个宫女去跟小木子取取经,怎么能旁敲侧击打听消息,又不会叫对方警惕。另外就是,什么该打听的,什么不该打听的,也该让他们知道分寸。”
虽说她想尽快掌握消息,处于主动的局面,但是宫里有些事不能瞎打听,被皇帝知道只怕觉得自己别有用
宜嫔听着连连点头道:“姐姐考虑得周全,回头让小木子给他们说说。小木子是个有分寸的,也知道什么该打听,又该跟谁打听。”
两人一路低声说着话,后头跟着的宫女都离着几步远,听不见她们说的什么。
秋纹和朝雨互相看了一眼,只觉得两位娘娘的感情极好,一路走来说话就没停下过。
忽然秋纹远远看见有人靠近,连忙上前低声提醒道:“娘娘,李伴伴来了。”
郭珍珠诧异地回头,果真看见李伴伴带着两个太监过来,给两人行礼后说道:“顺嫔娘娘,皇上有请。”
没料到竟然是皇帝找她,郭珍珠心里更是惊讶,面上只点点头,看向身边的宜嫔。
宜嫔连忙说道:“姐姐,那我就先回去翊坤宫了。”
她想着皇帝跟郭珍珠谈完事,可能会留人在乾清宫,就没说等着郭珍珠一起用饭的事。
等宜嫔一走,郭珍珠倒是奇怪,路上低声问道:“李伴伴可知道,皇上叫我过去是所为何事?”
她想不出皇帝叫自己去乾清宫做什么,毕竟自己挑新宫女的事已经解决了,皇帝不还把坤宁宫的宫人送过来给自己选了吗?
李德全只答道:“娘娘,皇上的心思不是奴才能猜着的。”
这话让郭珍珠是赞同的,皇帝心犹如海底针,就没人能猜得出来。
她一路疑惑着到了乾清宫,被请去了暖阁。
皇帝坐在茶几前,上头只有茶具和点心,并没有折子。
看来这是他休息时间,抽空叫自己过来见面。
估计没一会儿,皇帝就得继续忙碌,她就能回去跟宜嫔一起用饭了。
郭珍珠的脑子里乱七八糟想着,面上还是沉稳给皇帝行礼。
皇帝指着茶几对面说道:“你过来坐下吧。”
郭珍珠乖乖在茶几对面落座,很快有宫女送了茶水过来,她低头喝了一口。
真是巧了,居然又是大红袍。
不过正跟僖嫔说的那样,永和宫的宫女泡茶功夫确实没到家,那茶水淡而无味,香气都几乎没了。
反观乾清宫这边,大红袍泡得茶香四溢,香气浓郁宜人。
郭珍珠忍不住赞同僖嫔说的,德嫔的宫女还真是糟蹋了这上等的好茶叶。
皇帝看着她喝了一口又一口,示意宫女给郭珍珠倒茶:“在想什么?”
闻言,郭珍珠下意识答道:“想着这茶泡得很好。”
说完她就面露尴尬,这乾清宫的宫女要是不会泡茶,那就真是笑话了。
皇帝却似乎明白郭珍珠的意思,微微一笑道:“永和宫的宫女确实糟蹋了这好茶叶,不过德嫔手里的大红袍这次该是用完了。”
言下之意,郭珍珠如果下一次去永和宫的话,没有机会尝到那么糟糕的大红袍,因为德嫔也没有了。
皇帝想来在短时间内,也不打算给德嫔送大红袍。
郭珍珠抿着唇,心里却比之前要更紧张。
看来皇帝也觉得德嫔糟蹋好茶叶,索性就不给她了。
如果宜嫔在的话,听见皇帝这话,只怕要高兴得蹦起来。
这个妹妹想说的话,郭珍珠都能猜出来。
‘让德嫔嘚瑟,让她糟蹋好茶叶,以后都要没好茶喝了!’
但是另一边,郭珍珠想到的是,她和宜嫔前脚刚从永和宫出来,皇帝后脚就知道永和宫里发生了什么事。
连僖嫔讽刺德嫔的宫女不会泡茶,皇帝也一清二楚。
皇帝在永和宫里究竟有多少眼睛和耳朵,各宫是不是也有?
光是想到在不知情的地方,会有人盯着自己,把说的所有话都告诉皇帝,郭珍珠的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就忍不住起来了。
见郭珍珠沉默下来,并没有接话,皇帝也不意外。
比起咋咋呼呼的宜嫔,这位顺嫔的性子要内敛沉稳得多。
皇帝只随口问道:“新选的那些宫女还能用吧?”
郭珍珠连忙点头答道:“是,多谢皇上,坤宁宫的宫女都十分规矩,很是得用。”
皇帝听着微微颔首道:“能用就行,要是过一段时间感觉不合适,你再从新宫女里选就是了。”
他这不经意的话,郭珍珠却不由深思。
从新宫女里重新选,看来那些宫女都被收拾过了,不合适的估计都打发出宫。
可能有剩下的,也可能皇帝另外重新选一批新宫女进来,再用了新的教养姑姑去教导她们。
想必这一批新宫女会比之前还要严格管教,只怕更要吃大苦头了,也是怪惨的。
郭珍珠只是进来跟皇帝说了一会话,感觉脑子里的CPU都快烧起来了。
皇帝每句话都似乎包含着各种隐晦的消息,郭珍珠自然不能放过,竖着耳朵听清楚每一个字,努力分析。
虽然有点累人,不过真是收获满满。
毕竟这些消息,郭珍珠哪怕把永寿宫的宫人都派出去私下打听,估计要很久之后才能打听到一点蛛丝马迹,甚至是压根打听不来。
皇帝察觉到郭珍珠微微低着头,绷着的一张小脸上全是严肃,十分专注听自己说话。
他眉头微扬,幅度不大,在门口的李德全无意中瞥见,立刻察觉出皇帝这时候的心情变得不错。
明明顺嫔没说几句话,皇帝的心情怎么变好了?
刚才在御书房的时候,因为前线战事毫无突破,朝臣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来,皇帝还对着朝臣大发雷霆。
等皇帝吩咐他去请顺嫔过来,李德全还想着顺嫔要说错一句话,只怕要被皇帝迁怒。
倒是没料到,顺嫔什么都没做,居然让皇帝的心情转好了。
李德全不由竖起耳朵,认真听着里面的动静,想着自己刚才是不是错过什么才没发现。
皇帝看着郭珍珠又开口道:“这次也因为你警醒,才顺藤摸瓜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宫里各处守卫薄弱,幸好时间不长,不然只怕要惹出祸事来。”
幸亏发现得早,必然这些人胆子越发大了,偷偷运进宫里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危险。
“朕赏罚分明,只是你刚晋了份位,打算把三官保提拔为参领。”
郭珍珠听懂了皇帝的意思,她刚晋封为顺嫔,不可能短时间内再晋一步,所以这次的功劳就打算惠及到她的阿玛三官保身上。
这话暗含的意思也很明确,皇帝必定派人查过三官保,发现三官保确实不知情,跟华嬷嬷没有任何别的瓜葛在,才会提拔他。
郭珍珠松口气,三官保没有被牵扯进来是一件好事。
可是皇帝说要提拔三官保的话,又让她提起了心。
毕竟三官保那个性子比宜嫔还要火爆冲动,想到宜嫔说让三官保去套麻袋揍人的说法。
还别说,三官保真能做得出来!
佐领的官职不大,三官保的权力也小,如今才能相安无事。
要是他平步青云,成为参领,权力大了,那就不一样了。
权力越大,身边巴结讨好的人越多,那么就更难保持本心。
郭珍珠不求三官保升官发财,只求他安分守己。
毕竟他文不成武不就,没什么特别的能耐,在小官职上要处理的事情不多,也就没什么差错。
但是仕途往上走之后,差事变多,就很容易出错。
都说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少东西,那么有多大的能耐就该呆在什么位子上。
于是郭珍珠当机立断道:“皇上,臣妾的阿玛读书一般,武艺也不出众,恐怕无法胜任参领一职,继续当佐领为皇上分忧就挺好的。”
李德全在门外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阿玛要被皇帝提拔,顺嫔竟然毫不犹豫拒绝了?
皇帝也面露诧异,估计没料到郭珍珠会直接拒绝这么好的事。
他只以为郭珍珠是打算推脱一番,不好意思直接答应。
只是皇帝后来发现,郭珍珠是认真在拒绝。
郭珍珠确实是真心拒绝的,她之前听宜嫔提过一次,三官保出外的时候,上峰十分关照他,还邀请三官保同坐一辆马车出行。
这话叫郭珍珠听得头皮都要炸了,不同品级的官员一起同坐马车就不合规矩。
峰跟三官保同坐,只有两个理由。
一是上峰在讨好巴结三官保,是因为三官保有得宠的女儿在宫里。
二是上峰压根没邀请,而是三官保提出想同坐。上峰虽然不乐意,但是也没敢拒绝。
不管以上哪一种情况,都让郭珍珠感觉情况不太妙。
怎么看都觉得三官保不太聪明的样子,就没想过上峰给他挖坑吗?
被御史看见了,在朝堂上弹劾三官保,简直有理有据。
皇帝心情好可能就帮着压下了,心情不好就难说了。
再就是皇帝压了一两次还凑合,次数多了,对三官保的印象就要变得糟糕起来,连带着皇帝对宜嫔和郭珍珠可能也跟着变差。
尤其这事连在后宫的宜嫔都听说过了,那三官保做过相似的事估计不止一件。
光是想想,郭珍珠真是恨不得抓住三官保的衣领狠狠晃一顿,叫他脑子灵光一点!
但是这些话当然不能对皇帝说了,郭珍珠斟酌了一会才开口道:“皇上,臣妾听说阿玛跟上峰同坐一辆马车的事,恐怕还不止一次……臣妾就想着阿玛还是继续当佐领,多历练一番为好。等阿玛长进一点,才好为皇上分忧。”
她想着皇帝不喜欢隐瞒,尤其三官保这事后宫都知道了,皇帝这千里眼顺风耳估计早就听说过,索性就不瞒着了。
皇帝听说后可能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加上是两姐妹的阿玛,对三官保就颇为宽容。
可是皇帝这时候对三官保宽容,不等于会一直宽容下去。
索性郭珍珠就戳破了此事,让皇帝明白她的担心和拒绝的缘由。
皇帝确实明白郭珍珠为何拒绝三官保被提拔的事了,只觉得她比自己想象中更要谨慎,不在意地笑笑道:“好,你既然认为三官保需要再历练一段时日,那朕就暂时不提拔他。只是你想清楚了,错过这次,三官保再被提拔就未必有机会了。”
毕竟一个官职一个坑,上边的人被撤职了,才可能空出位子来。
三官保错过这次,就要等下一次的机会,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郭珍珠巴不得三官保一直老老实实在佐领上呆着,于是点头道:“不管是大是小的官职,不都是为皇上分忧吗?阿玛无论以后有没机会被提拔,只要能继续为皇上办差就足够了。”
皇帝听得嘴角微弯,看得出心情更不错了。
李德全在门外听着,只觉得这位顺嫔不如德嫔会说好话会来事,性子颇为务实,却句句真诚,愣是把皇帝说动了。
他略略垂下眼帘,心里把郭珍珠的地位往上抬了又抬。
毕竟能让皇帝改变主意的朝臣就没几个,郭珍珠一介后宫嫔妃竟然办到了!
不但让皇帝改了主意不说,还叫他丝毫没有一点怒意,反倒心情不错,实在是极为难得!
李德全看出郭珍珠是真心不想让三官保被提拔,可是有她刚才说的话,皇帝暂时放下了,却对三官保的印象只会更好。
毕竟有郭珍珠这样的女儿在,三官保的品性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想必过阵子,三官保依旧有机会被皇帝提拔!
郭珍珠却跟李德全想的不一样,只觉得皇帝开始就压根没打算提拔三官保,不然怎么她拒绝了,皇帝答应得那么爽快呢!
毕竟出去买东西,砍价之后,卖家答应得越快,就说明价格只会更低,那就要买贵了!
所以说,皇帝其实是在试探她吧?
郭珍珠想着皇帝试探完了,她琢磨了一下自己回答得还行,是不是皇帝就要放她回去了?
但是皇帝没开口,郭珍珠也不敢说她想回去了,于是暖阁内一时又安静了下来。
郭珍珠感慨这样沉默着也不行,准备提个话题开始尬聊,就见外头有个太监急急来报:“皇上,八百里加急军报到了!”
听见这话,郭珍珠感觉犹如天籁。
谢天谢地,她正发愁找个不太尬的话题,还没找到,这借口就从天上掉下来,终于有借口开溜了!
“那臣妾就不打扰皇上处理政事,这就告退了。”
皇帝轻轻点了下头,郭珍珠立刻识趣地起身行礼,麻溜离开了。
她走得脚步轻快,高高兴兴溜了。
皇帝看着郭珍珠离开的背影,却觉得把人叫过来,都没聊上几句,甚至都不能留下用饭,就让她匆忙离开,实在可惜。
毕竟跟郭珍珠聊天,还是让皇帝心情颇为不错。
李德全已经接过军报呈上,是用锦盒装着,外边还有封条。
他先检查了封条还完整无损,这才放在皇帝跟前。
皇帝拆开封条,打开锦盒,取出里面的军报展开一看,顿时眉开眼笑道:“好,总算有进展了。”
李德全退后两步没看军报,却看得出前线总算来了好消息。
可知这些日子前线胶着,始终无法突破,让皇帝焦躁又烦躁。
朝臣商议来商议去,没能提出更好的法子,也让皇帝更加生气。
如今总算来了好消息,李德全心下偷偷松口气,面上堆着笑道:“恭喜皇上。”
皇帝把军报放回锦盒,抬眼看了他一下道:“朕记得私库里有一箱江南织造送来的云蝶锦,你给顺嫔送过去。”
闻言,李德全立刻应下,心里对郭珍珠的地位又抬高了一点。
这云蝶锦又轻又薄,最适合夏天。
只是锦缎太薄了,织起来极难,满打满算去年才得了两箱给宫里送了。
皇帝先是把其中一箱送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裁剪衣裳。
另外一箱则是一直放在私库,没料到这会儿皇帝忽然想起来,竟然一整箱送给顺嫔。
李德全目送皇帝去御书房,另外叫大臣来商议战事,交代敲打其他人好生伺候,他这才亲自去了私库,命两个太监搬着那箱云蝶锦去永寿宫。
郭珍珠走得慢,她前脚刚到翊坤宫,后脚林嬷嬷就匆忙过来禀报道:“主子,李伴伴到永寿宫来了,说是带了皇上给的赏赐。”
她大为诧异,自己什么都没干,只拒绝了让三官保被提拔,皇帝怎么还送赏赐来了?
宜嫔催促道:“姐姐赶紧回去吧,别叫李伴伴久等了。”
郭珍珠点点头,拉着宜嫔道:“我原本还想跟你说说话,不如等会来我那边一起用饭?”
听了这话,宜嫔笑着点头道:“那敢情好,等会我就过去。”
见她应承,郭珍珠这才匆匆回去永寿宫。
李德全被小明子请进去用茶,李德全却没动,站在永寿宫殿前等着。
郭珍珠过来的时候都惊着了,瞥了一眼小明子,见他皱眉轻轻摇头,就知道小明子请李德全进去过,却被拒绝了。
她可不敢让皇帝跟前伺候的大红人在外边一直站着,笑着招呼道:“叫李伴伴久等了,何不进去坐下喝杯茶,站在外头得累了,叫我好生愧疚。”
要是郭珍珠直接回永寿宫,就不必让李德全久等了。
李德全笑着摆手道:“顺嫔娘娘哪里的话,娘娘还没回来,奴才擅自进去实在不合礼数。”
“这是皇上赏赐给娘娘的一箱云蝶锦,正是适合夏天的时候裁剪衣裳。”
他说完就让太监打开箱子,里面各色的锦缎一看就是上等的,看着非常轻薄,上面竟然还有繁复的刺绣。
这么薄的料子要做刺绣是极难的,只能一次绣好,但凡错了,拆开后布料就会留下痕迹,也就废了。
尤其这刺绣极好,李德全小心翼翼让人把布料展开,能看见上面花团锦绣,以及一小片在花中飞翔的蝴蝶。
蝴蝶翅膀的纹路都绣得栩栩如生,正展翅飞翔,神态各异,翅膀上的花纹都没一样的,就连蝴蝶头上的触须都能隐约可见。
想必这云蝶锦是费了大功夫才做出来,加上这漂亮的刺绣,估计数量极少。
皇帝倒是大手笔,不是送一匹两匹,而是直接送了一箱给她。
郭珍珠对这锦缎十分喜欢,眼底都透着欣赏和赞许:“多谢皇上的赏赐,这锦缎看着就极为难得,我都舍不得裁剪做衣裳了。”
李德全笑眯眯道:“娘娘好眼光,这云蝶锦是江南制造处费了一年的功夫才得了两箱,一箱被皇上送去慈宁宫,剩下的一箱都在这里了。”
“皇上会送来,也是想着这锦缎轻薄,娘娘夏天穿着也能凉快点。娘娘要只压在箱底看着不做衣裳,皇上没能看见,只怕要可惜的。”
郭珍珠眨眨眼,明白李德全的意思。
这锦缎就是皇帝送给她做衣服的,虽然难得却不至于以后都没了。
要她都收藏起来不做衣服穿在身上,皇帝看不见,还以为郭珍珠不喜欢这礼物,反倒不美。
郭珍珠忍不住侧目,李德全这人在皇帝身边久了,性子越发四平八稳,叫人挑不出错来。
当然了,他那嘴巴见人说好话,却是一点消息都不会透露,尤其是关于皇帝的。
如今李德全倒是难得,主动跟郭珍珠多说了两句,听着就像是掏心掏肺的建议,透着一股子亲近。
乖乖,李德全今天这是转性了,变得这么好说话的?
不过这份情,郭珍珠还是颇为受用,示意林嬷嬷给李德全送了一个大荷包:“多谢李伴伴,我记下了,回头就请绣娘用这云蝶锦做两身衣裳。好叫皇上知道,我十分喜欢。”
李德全顺势接下荷包,笑着应和,就行礼离开了。
等他走远了,林嬷嬷才敢小声开口道:“主子,李伴伴今天怎的这般好说话了?刚才主子去乾清宫,是发生什么好事了吗?”
郭珍珠比她还迷茫,摇头道:“也没说什么,可能今天皇上的心情特别好?”
林嬷嬷见她不解,只问道:“主子,这箱子锦缎要送进库房里收着吗?”
郭珍珠倒是摆摆手道:“不着急,等会妹妹要过来一起用饭,你让小明子去御膳房走一趟,把翊坤宫那边的膳食一并送到永寿宫来。等妹妹过来,也叫她一起看看这布料。”
“妹妹最是怕热,如今怀孕后就越发怕了。这料子轻薄透气,夏天穿着确实凉快。那么一箱子布料,我就一个身子,根本穿不完。和妹妹一人一半,正好做几身衣裳。”
宜嫔的声音却从门口传来,带着笑意道:“姐姐给我留了什么好东西,要一人一半了?”
郭珍珠听见后,笑着招呼她进来,在身边坐下,指着面前的箱子道:“刚李伴伴带着皇上的赏赐来了,说是江南制造处送来的云蝶锦,最为轻薄,夏天穿着十分凉快。”
“我就想着那么一箱子锦缎,我一个人哪里能用完。妹妹夏天又怕热,正好咱们一人一半做衣裳。”
嗯,这样一来,就能凑上姐妹装了!
宜嫔低头看着箱子里的云蝶锦,不由惊讶道:“姐姐,这锦缎真漂亮,想必皇上那边也没多少,居然给姐姐送了一箱子来。姐姐觉得太多穿不完,留着给四格格做衣裳就挺好的。”
“毕竟是皇上的赏赐,见着姐姐穿上会高兴,冷不丁见妹妹身上也有,要是觉得姐姐随意把皇上的赏赐送给妹妹,那该如何是好?”
郭珍珠心想,皇帝不至于那么小气吧!
这话她当然不能对宜嫔说出来,但是皇帝送的赏赐到郭珍珠手上,只要自己不拿出去卖,自个用不完,给亲妹妹用有什么问题?
郭珍珠拉着宜嫔的手笑着道:“四格格年纪还小,要是用也用不了多少布料。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一个样,这衣服做好只怕就穿不下,倒是浪费了。”
“再就是,我如果送给不相干的人穿着,皇上会不高兴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我送给心爱的亲妹妹,皇上见了只会觉得咱们姐妹感情好而已,妹妹就不必顾虑那么多了,难道是不喜欢这锦缎了?”
宜嫔无奈一笑道:“姐姐说的什么话,这么漂亮的锦缎,谁见了能不喜欢?尤其姐姐心里惦记着我,哪怕姐姐这会儿给我送个麻袋,我也喜欢的。”
郭珍珠听着就笑了起来:“妹妹这么说,我下回真给你送麻袋,你不穿我就不依了啊!”
两人说笑着,郭珍珠又道:“我让小明子去御膳房取吃食,妹妹等会就留在这里用饭,我可是一肚子的话要跟妹妹说的。”
宜嫔点点头道:“我也正好奇着,姐姐去乾清宫也没多久,怎么就得了皇上这么一箱子好锦缎了?”
她也是一肚子疑问和好奇,就等着郭珍珠解惑了。
这会儿小明子提了食盒回来,后边还跟着两个御膳房的小太监帮忙,不然两个宫的膳食,小明子一个人就一双手可拿不过来。
饭菜摆了一桌,宜嫔都没什么心思在上边,胡乱吃了几口就频频看着郭珍珠。
郭珍珠好笑道:“妹妹好好吃饭,时辰还早,咱们多得是时间能慢慢说。”
宜嫔听了,这才乖乖重新拾起筷子吃了起来。
御膳房送来一道焖猪蹄,猪蹄闷了很久,十分入味,还特意切开取骨,只留下猪蹄肉,还切成小块,吃着特别方便。
另外一道莲藕鸭也不错,鸭肉里带着莲藕的清香,莲藕沾了鸭肉的肉香,还十分解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