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李招娣家门口,里面的怒吼声砸东西的声音已经传了出来。
门口也聚集了一些看热闹的人,毕竟大家都没有娱乐活动嘛。
李耀安走过来,村里人直接给让出了一条道。
推开门,就见李招娣拿着一把菜刀横在李金宝的脖子上。
她很是愤怒,双眼通红,脸上还有泪痕。
李招娣吼道:“凭什么!凭什么!我就该为这么个小兔崽子牺牲自己!”
“他一生下来就吃好喝好!不用干活!难道只因为他比我多了二两肉吗?”
“你们指着他传宗接代,对他稍微好一些,我也不会那么生气。”
“可是,你们为什么要把我当牲口使!我难道就不是你们的孩子吗?”
“我虽然是个女孩儿,但我也是人,不是牲口!”
“你们缺人干活就让我干,缺钱用,就卖了我要聘礼!”
“这不是人,这是牲口才会被这么对待!”
“族里要我们读书,要我们赚钱,我们读了,我们也为家里赚钱了,怎么你们还是嫌不够!”
“我不要叫什么招娣,这个名字我听一次,就明确的知道一次,你们是有多不爱我!”
“今天我话就撂在这里,要拿我换钱,我就杀了李金宝!”
“你们不给我活路,我就让你们也没有活路!”李招娣的菜刀眼看就要下去了,李金宝的阿奶、阿娘、阿爹一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
就在这么个关键的时候,李耀安大喝一声:“住手!”
李招娣好险没有收住,刚刚越说越委屈,差点真下手了。
好在李耀安喊了这么一嗓子,看到李耀安来了,李招娣的心才渐渐放了下来。
李金宝的阿奶更是觉得看到了希望,连忙拉着李耀安进院子。“耀安啊,你快帮我劝劝招娣啊。”
“今天这事本是你们家事,既然金宝奶奶让我来劝说,我就劝劝。”
李耀安对李招娣道:“招娣姐,你真的不想嫁出去吗?”
李招娣高声道:“能给那么多钱,娶一个农村丫头,这里面没猫腻,鬼都不信!”
“他们眼里只有李金宝,看了那么多钱,他们肯定不会管我的死活,既然如此,我也只能让他们先死!”
村人纷纷感慨李招娣的狠毒,李招娣却直接忽略别人的指点,狠狠瞪着她娘她爹和她奶。
李金宝他奶,一咽。暗道李招娣太聪明,一点也不服管教。
“那既然这样,这件事就是个死结。”李耀安装作为难地和李金宝他奶说。
李金宝他奶怕她的宝贝孙子有事,就忙问怎么办。
李耀安道:“不如这样,您将招娣姐卖给我,从此她就不是你们的家人了。”
“你们也不用担心官府对她的罚银,也能得一笔钱。”
“只是,我这里的钱不够,您看二十两如何?”李耀安从怀里摸出两张十两银票。
李金宝他奶却觉得太少了,就说:“那田老爷家给一百两,你这才二十两,差那么多,不划算!”
李招娣爹娘也跟着说,不够。
这真是把人当牲口在卖!
“你看我把你们家赶出族,够不够!”老族长杵着拐杖进了院门,李梁带着笑跟在老族长身后。
李金宝他奶一听,脚下一软,差点就倒在地上。
眼见李氏一族要起来了,若是被除族赶出李家村,就算有一百两也没什么用啊。
最后在老族长的监督下,李招娣以二十两银子被卖给了李耀安一家。
李招娣要求她爹写了断亲书,拿到断亲书的时候,她的眼泪静悄悄地掉了下来。
出了家门,李招娣跟在李耀安身后去了老族长那里。
当着老族长的面,李招娣拿出二十两银票给李耀安,李耀安把她刚出炉的卖身契给了她。
自此,李招娣自由了。
她不再怕她爹娘将她随意买卖许婚了,她以后就只属于自己!
“我不要再叫李招娣,李耀安,你给我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看着高远的天空,李耀安道:“李天云如何?”
“如天上的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高高地在天上飘,任意变换形状。”
李招娣很高兴,看着天上的云朵,觉得甚好!
第67章 开席
当天李天云在李金宝家的东西都没有收拾,还借了王氏的衣服,将自己身上的衣服一并扔给了李金宝他奶。
赤裸着在这个家庭降生,她也赤裸着离开这个家庭。
村里对于这件事情的讨论,具有两面性。
一方认为李天云做得对,但更多的人觉得李天云不守妇道,天生叛逆。
李天云在村口环视了自己长大的地方,空着手,去了县城。
去过自己想要的自由的生活。
回到家里,李莲华坐在桌子旁,手撑着下巴道:“招娣姐,啊不,是天云姐真是勇敢。”
“她怎么能那么果断呢?”
李耀安坐到李莲华旁边道:“莲华,在这个世道女子本来就不易。”
“你被爹娘宠着长大,虽然一直都在外面和人打交道做生意。但总归以后,你也会有自己的生活。”
“今天我拉着你去看李天云的这场反抗,就是想你学着一点她。”
“别人的看法和目光其实不大重要,你只需要考虑清楚孰轻孰重就好。”
李莲华撇了撇嘴道:“你上次咋不跟阿奶他们凶,每次都让着他们!”
李耀安无奈一笑道:“你也知道,我想改换咱家的门庭,只能选择科举入仕。”
“但偏偏读书人的名声,太重要了。”
“阿奶他们天生就压着咱们一头,对他们,我只能绕着远来处理了。”
“比起以后的仕途,现在忍着一点他们,也并不是那么困难。”
“但我的弱点,他们同样也有,所以也不用分太多心神在他们身上。”
李莲华啊的一声“李耀祖!”
李耀安点点头,说回李天云身上:“你看着李天云,今天的决断,她日后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她的婚姻不会再掌握在她爹娘阿奶手中,她的钱财以后也可以自己赚来自己花。”
“虽然她用完了这些年的积蓄,但她有了重新开始的资本。”
“所以,要懂得反抗。这个世界上,除了真心待你好的,没有人值得你损耗自身的利益。”
李莲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王氏和李梁在外面听了好一会儿了,这时王氏进来说:“你不要教坏莲华,她都快到要相看的年龄了,你这样说,以后她和夫家不齐心该怎么办?”
“女人啊,就是该以照顾家里,相夫教子为先。”
李耀安反驳道:“那阿娘,您觉得四婶幸福吗?”
“您每天去练红裳的时候,开心吗?”
王氏一噎,轻轻敲了李耀安的头一下:“你小子!”
李梁笑着揽住王氏道:“我觉得耀安教的没错,你也不要逼着莲华学做那些家务了,咱莲华以后结婚了若是幸福还好,若是以后不幸福,我拼着我这条命,也要把莲华带回家!”
“咱家的闺女,生下来,可不是给人做丫鬟的。”李莲华听了,感动得扑到王氏和李梁身边。
村里这次李天云闹的这一场,终究还是在每个人心里留下了印记。
有过得不幸福的李氏一族的出嫁女,央求到了李梁和老族长这边,要求族里帮忙。
这些天,肉眼可见的,族里忙了起来。
有真的受了委屈的李氏出嫁女,有的接回了族里,有的给撑了腰。若是有胡搅蛮缠的,也驳斥了。
这样一通忙碌下来,李氏一族在周围十里八村的口口相传下,婚恋市场更好了。
有些县城的人还会专门来打听李氏一族家的男儿或者女子,乐得老族长这些天逢人就笑,一张笑脸就没有放下过。
李耀安和李耀光考取秀才功名的庆功宴,这几天也筹备好了,直接在祠堂开席。
王氏将县城的练红裳交给李天云打理,这些天就专门忙着宴席的事情。
从买食材到菜单人员的管理上,都是她来。
这一次宴席的举办,还邀请了县城里一些熟人。
比如王大夫一家,还有一些生意往来的富商。
王氏一大早去祠堂巡视了一圈,见都有条不紊的,才回了家收拾自己。
她今天可不能再随意穿着了,今天作为秀才的娘,她可不能掉价儿。
她穿了一身较为郑重的蓝色衣服,头上簪了两支简朴的发簪。耳朵上,戴了同衣服一个颜色的耳坠子,再画了一点淡淡的妆。
王氏本身就长得较为好看,虽然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娘了,这么一番收拾下来,也让人眼前一亮。
李莲华穿了粉色白色相间的衣裙,头上也戴了银发簪,耳朵上更是戴了漂亮精致的粉色花朵状耳坠。整个人如出水的芙蓉一般,清新纯粹。
当李耀安换了王氏专门给他准备的青色衣袍出来的时候,王氏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是自家儿子。
小小的少年,温润苍劲,宛若修竹。
已经出具风华,不像是自农家而出,反倒像是世家子弟。王氏只觉得云清书院没有白去,是真的划算值得啊。
王氏开心地拉着李耀安和李莲华出门,后面的李梁赶紧穿好刚换的鞋子跟上。
爆竹声中,恭贺不断,祠堂里的烟火缭绕。
今日,李氏一族好不热闹!
李梁在门外迎着来恭贺的人,族里的小伙子,人来人去安排着入座。
族里的姑娘们,则迎着来的妇人女眷,不让别人受到冷落。
这时,李梁亲自迎着王大夫一家来了主桌。
作为救过李耀安的人,王大夫对于他们一家而言,自然是上宾。
王大夫这次带了一个大约十六的少年过来,说是王大夫的亲孙子。
王大夫的儿子带着媳妇和孙子一直都在京城开医馆,王子言这次回来,是为了考进云清书院。
将就让王大夫看着给王子言找一个媳妇,毕竟京城里的姑娘,不是他们看不上就是别人看不上他们家。
一气之下,王子言的父亲,就让王子言他娘不管了,交给老爷子管。
唯一的要求就是门当户对,王子言能喜欢的。
王子言他爹娘仔细想了,都觉得自己的眼光不咋样,觉得还是老爷子靠谱,就真的不管了。
结果,还没等王大夫给王子言安排相看,王子言自己就看上了李莲华。
因为李耀明偶尔会寄一些药方或者药材给王大夫,都是寄回家里。
李莲华就会将李耀明给王大夫的东西,给他送过去。
这一来二去,王子言就认识了李莲华。
这次王大夫本不想带王子言过来,可架不住王子言苦求。
王大夫是觉得自家这个孙子是没戏的,王子言生性上有些腼腆。
家里除了有些积蓄,他本身也只有童生的功名。
可李家不一样,李氏一族有了族产,族里一个进士,已经在朝为官。
三个秀才一个童生,以后的发展那也是肉眼可见的好。
更别提,李梁那是下一任族长,他家的耀明耀安一个是辽远大师的徒弟,在京城都挂上名号了。
另一个眼看前途也是光明灿烂的,那作为他们家唯一的姑娘。
李莲华不说嫁一个做官的,那嫁一个举人或者家里豪富的那也是完全能行的。
若是这次他来上门提亲,先不说有仗着以前给李家方便的嫌疑。以后耀明得知了,可会觉得自家就是一个挟恩图报的?
但他又忍不住想试试,莲华那丫头实在优秀,若是能做他们家的孙媳。
自家一定能得到李家的扶持不说,对以后的下一代也是极好的。
当然他们家也不是想着空手套白狼的,若是能娶莲华,自家这个孙子要是敢纳小,敢对莲华不好,自己就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不会让孙子好过。
到时候就把重孙子接到身边,让孙媳自己忙自己喜欢的,把孙子踹回京城。
王大夫越想越觉得可行,王子言悄悄看了一眼,李莲华经常提起的李耀安。
心里没来由一阵恐慌,总觉得自己会被收拾。
明明李耀安比自己小,他就是没来由的害怕。
宴席开始,李耀安坐在了王子言旁边。
因风寒才好,他的杯子里只倒了白开水。
在老族长还有李梁发言过后,李耀安和李耀光才起身挨个敬酒。
看着在老人大人们中交谈自如的李耀安,王子言很是佩服,他多跟别人说些话,都没什么勇气的。
一双眼睛,有些亮晶晶地看着李耀安。
李莲华在女眷桌子那边,看得想打人,这呆子!
中午的宴席热闹结束,宴席安排人员接待没有一丝差错。
老族长越发欣慰了,李梁两口子,着实没让人失望。
族里那些成日闹腾的,今天也乖乖的。
等把来客都送走,老吴氏立马到老族长身边问:“那些贺礼呢?我是耀安他奶,都给我!”
老族长横了老吴氏一眼道:“耀安和耀光都说了,这些贺礼归族里。族学有人表现好,这些东西会拿来奖励给表现好的。”
旁边的族人一听,这样的话,自家孩子可有可能得到这些好东西,连忙呵斥老吴氏。
有些婶子还高声说老吴氏不要脸,眼见一番争吵快要升级了。
老族长站起来喝道:“你们吵吵闹闹成何体统!以后咱李氏一族可容不得那些个爱挑拨是非的!”
“除了收拾洗碗的,都散了吧!”
众人乖乖听话,有些婶子觉得老吴氏实在可恶,就假装借过,推了老吴氏一把。
见别人人多,自家这边讨不着好,暗骂了李耀安一句:“小兔崽子!”
老吴氏就被高氏和小吴氏拉走了。
晚上,三堂会审,今天王子言和李莲华之间有眉眼官司,李梁和王氏都察觉了,更别提坐在王子言旁边的李耀安。
李莲华支支吾吾说了王子言的情况,王氏和李梁都不知该怎么说。
他们原本想着,再过几年,耀安考了举人,那莲华嫁一个官后代或者富商才好。
这样莲华衣食无忧,耀安也能得些助力。
可没想到莲华和王大夫家的孙子先互相喜欢上了。
李耀安道:“莲华若你是真心喜欢王子言的,我觉得你可以嫁。”
“但是有几个条件,若是王大夫家答应了,我们就成全你们。”
王氏一听,差点想打李耀安了。
这父母还没有答应的,作为弟弟竟然敢先开口。
王氏刚想说话,被李梁拦了下来。
第二天的一大早,王大夫带着王子言,租了个马车,来到了李耀安家。
一进门,王子言就先在院子里跪下了。
一张脸羞得通红,支支吾吾说着一定要娶李莲华之类的话。
看得王大夫多少有点恨铁不成钢。
李梁将王大夫迎进堂屋,李耀安将王子言拉起来,示意李莲华关了院门。
门外有些婶子,正在外面张望呢。
“你觉得莲华会嫁王大夫家的孙子不?”一个婶子垫着脚张望
另一个婶子道:“怎么可能,眼看耀安就要起了,咱们族里也开始兴盛了。”
“那李莲华就是嫁个官老爷也使得,咋会看上一个大夫的儿子!”
众说纷纭。
堂屋里,王子言和李莲华站在一起,有些忐忑。
毕竟昨天晚上李耀安说了是有条件的,也不知道王家会不会答应。
前面寒暄过后,李耀安就提出了自家的条件:“第一,莲华嫁给王子言后,王子言不得纳妾,不得有外室。就算他以后做官了,也不行!”
“第二,若是莲华以后子嗣上有碍,你们王家若是觉得子嗣重要,就要写放妻书,让莲华归家!”
“第三,不得强行让莲华待在家里,莲华喜欢做生意,不得干涉她以后继续做生意!”
“要是这三点你们王家应了,并写下承诺书,我们李家这边也会对王子言提供扶持。”
王大夫细细想了一下,就点了头。
李耀安却看向王子言,王子言见李耀安盯着自己,就知道是想要自己的表态。
成日里腼腆得都不敢大声说话的人,此刻却红着脸,对天发誓:“以后我王子言只有李莲华一人,若是违背,天打雷劈!”
李耀安板着的脸,换成了笑脸。
后面王家请了媒人正式提亲,约定等李莲华年满十八再出嫁。
自此王子言就常常出现在李家和李耀安旁边,跟着李耀安学习,人也越来越大胆了。
十日后,李耀安回了云清书院,又开始了规律的学习。
让李耀安坐下,周夫子的书童给两人沏了茶,就退下了。
“耀安啊,你的学识足以去考取举人了。可惜你的年龄在这里,若是去了京城殿试的时候,难免不会被压下去。”
“世俗之人大多庸俗,肯定也不会给你什么好差事。”
“你的书本知识既然已经学好,那么就去府衙看看。”
“永熙府的知府杨奎是我好友,我向他推荐了你,你去他身边看看知府到底怎么处理公事的。”
周夫子帮着李耀安分析,他想看看身为农家子弟的李耀安,若是去了京城,能否让那些权贵开开眼。
李耀安连忙站起身,躬身行礼道:“可衙门闲杂人等是不能进入的,更遑论跟在知府身边知晓一府公事?”
周夫子皱眉压了些声音:“迂腐!你已考中秀才,本就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
“如今有这么个机会在面前,还如此多顾虑!”
李耀安连忙笑着赔罪道:“周夫子息怒,这不是怕这样会对您的好友产生不好的影响吗?”
周夫子放缓了表情:“你过去,也不过是做个临时的文书,倒也不用担心会被人记下,给杨兄添麻烦。”
李耀安一听,觉得提前去衙门看看这个朝廷如何运作的,倒是很好的打算。
连忙应了周夫子,并谢过周夫子如此为他打算。
周夫子见李耀安答应了,就起身拿起李耀安的画准备回书房,走了几步才想起来告诉李耀安出发的时间:“你三天后出发吧,我这里寄信过去,你到的时候,杨兄应该就看了信了。”
“去的时候,带上你绘画的工具,去了给杨兄家人画些画,你这个优点,还是拿得出手的。”
李耀安再次躬身答应并谢过周夫子。
回到宿舍,李耀安告诉了两个小伙伴,自己即将启程去永熙府。
“唉,就剩咱俩了!”王朝已经是个十四的少年了,白白胖胖的,看起来很是讨喜。
他嘴里包着蜜饯,说话的声音有些含糊不清。
李耀光却是听懂了的,斜了他一眼道:“你先把嘴里的东西吃完了再说话,这么大个人了,还这么幼稚!”
王朝不理李耀光,知道这人就是嘴巴刻薄些。
李耀光倒是关心李耀安:“你一个人去?到时候住哪?药丸子要收拾些,你一个人去真是让人不放心。就你这身体,还是多准备些药丸子吧!”
李耀安的身体,已经算是常人的身体了。但还是不能跟李耀光比,他那是从小到大不知生病为何物的人。
李耀安回李耀光道:“药丸子,我哥给我寄来的那些,我给你们留一份,其他的都带走。”
“住的话,应该是住府衙。若是杨知府那边没有安排,我就去租房子或者住客栈。”
“这些年我卖画,还是存了一些,想来应该是够的。”
李耀光听他有自己的安排,就放心了些。
毕竟去府衙观看政事,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三天后,在李耀光和王朝不舍的目光下。
李耀安坐上了去往永熙府的马车。
一路上,李耀安掀了车帘看外面的景色。
这是他第一次出清江府,以后还会去更远的地方。
如今的大昭国,尚属于较为和平的时间。
当今英明,朝廷也没有什么荒唐事。
只有那年不平常的徭役,翻起了些浪花。
而罪魁祸首大皇子,也才在近期被放出来。
这是皇权当道的时代,不能指望什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在那场徭役中丧生的百姓,就只换了大皇子被软禁几年。
大皇子在自己府里,照样吃香喝辣!
若是再赶上一个糊涂护短些的皇帝,那大皇子估计也就是被训斥几句罢了。
再次感叹,在古代人命真是不值钱。
为了让自己小命值钱些,为了以后能让天下人的小命值钱些,李耀安只能向上走。
两天的摇晃,李耀安终于到了永熙府。
幸亏有他哥给的清心丸,闻着清心丸的味道,才不至于被颠吐。
李耀安在永熙的城门口,下了马车,给了车夫二百文钱。
从自己怀里拿了路引,进了城门。
李耀安跟着别人走,很快就找到了永熙府的集市,又四处看了看那些旌旗,找到了一家叫做福安的客栈入住。
第70章 永熙知府杨奎
“客官您是住店还是吃饭?小店近期可推出了好些美味的吃食,客官你进来尝尝?”店小二热情地引着李耀安进去。
一进去,就见福安客栈的大堂里几乎坐满了人。
饭菜的香味更是引得李耀安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店小二得意一笑,给李耀安安排了位置坐下。
嘴里念叨了一串菜名,李耀安也饿了,这两天在马车里尽吃干粮,嘴里没味儿。
李耀安要了一个招牌菜,再叫了一道清淡的汤菜,和米饭。
把包袱扒拉到身前,怕有小偷。
喝了一杯店小二倒的热茶,李耀安眯了眯眼,这茶不是茶沫子泡的,还挺好喝。
跟着自家哥哥来吃饭的杨西宁,看着对面那好看的少年眯眼的样子,轻轻笑了一下。
她哥杨西定,不解地看向杨西宁。
好好吃着饭,这是咋了?
杨西宁不回他哥,反而给他哥夹菜,让他快些吃。
杨西定也没有再想了,就真的吃饭去了。
李耀安自是没有注意这边,他美美的吃了饭,要了一间中等房,让店小二提了水。
好好洗了澡,洗了头发,这才开始整理这两天在赶路时见到的。
整理完了,还画了一幅永熙府的城门。
天色已经黑了,鉴于中午那顿吃得有些好,晚上再吃好的不利于消化。
李耀安要了两个馒头、一碗粥就着客栈送的咸菜吃了这一顿。
第二天早上,拿着自己画的画,还有拜帖。
仔细检查了自己的穿着,问了店小二知府住宅的位置,就出门了。
来到知府住宅门口,李耀安将拜帖给了守门的下人。
下人没有看着李耀安的年龄,就表现出看不起的样子。
笑着接了拜帖,让李耀安稍候。
等了差不多两刻钟,下人回来,说是刚好今天杨知府休沐,让李耀安进去。
“公子运气真好,今天杨知府没有外出,您一递拜帖,杨知府就吩咐了小的领您进府。”李耀安从袖子里掏了一个小荷包递给这个守门的小人,里面装了一两银子。
那下人收了荷包,笑得更开心了。
还跟李耀安说了些杨知府的忌讳。
比如杨知府讨厌阳奉阴违的、不干实事的,有些时候脾气还有些急。
做事若是拖拖拉拉,就擎等着被赏板子了。
听得李耀安觉得杨知府就是个嫉恶如仇的包青天。
等见到人的时候,李耀安才真觉得自己的一两银子花得值当。
进去后,就见一个有些黑壮的中年男子坐在大堂里。
你不说他是文臣,别人都不敢相信这杨知府是个文臣。
感觉他随时能举起身边的人,来一个飞甩。
“咋看起来这么弱鸡,不亏是周崇义那家伙推荐的人。和他一样白白嫩嫩的,就不像个能干事的!”
听了杨知府这么说自己,李耀安只觉得一头的黑线。
李耀安恭敬的行礼道:“杨知府放心,小子虽看起来体弱,还是能吃苦的。”
杨知府摸着胡子道:“也对,你们云清书院的台阶,既然迈过了,就不可能是什么病秧子。”
“你明天直接到衙门户房去,拿着行礼,有人给你安排住宿。”
曾经的病秧子李耀安,恭敬答是。
也不见杨知府有考自己学问的样子,就呈上了自己画的画给杨知府。
杨知府也不看,挥手让李耀安退下了。
等李耀安刚走出房门,就听里面传来了豪爽的笑声,边笑还边说:“看吧,西宁。你三叔的风范咋样,周崇义推荐的人,肯定被老夫唬住了!”
带着李耀安出去的下人和李耀安都沉默不语,一头黑线。
下人见李耀安看他,他给了李耀安一个尴尬的笑。
自家大人这德行,是真不像文官的。
第二天一大早,李耀安一到衙门户房,连行礼都没有放下,就让李耀安重新登记抄写永熙府的户籍。
衙门吏员那急匆匆的动作,安排了李耀安就跑的样子,真是如风一样。
李耀安任命地开始处理户籍,忙了几天户籍的事情。
李耀安终于知道了,原来杨知府身边的吏员基本都是军营里出来的。
只有少数是考取了秀才功名招进来的,这些人被杨知府用得叫苦不迭。
看到李耀安进来,也不管他才十二岁,听了是个秀才,就急匆匆喊他处理户籍之类的文职。
就这样十来天下来,李耀安的吃饭速度都提高了。
好不容易,在处理完户籍的时候,杨知府终于想起了李耀安。
就让李耀安去见他,向他汇报一下,这几天户籍的处理。
“你说说永熙府户籍情况。”杨知府自己站在太阳底下,蹲着马步。
李耀安也只能站在旁边回复:“今年永熙府有36万户人家,比之去年增加了1560户。”
“其中商户有1080户,其余480户是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