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这边也会加大力度,清除朝廷以及京城里的倭国人和叛徒。
并且下令,各地方赶走所有倭国人,以及拆除倭风建筑。
李耀安这边针对倭国人,双管齐下。
另外一边,又为了让奸细叛徒放松警惕,提出了一项十分具有争议的律法。
那就是真的要在大昭律法上,注明妇女儿童的保障权益。
一:自己家里的亲眷,不再任人抵押买卖。
意思就是,就算你是一家之主,就算你是孩子的爹娘,都不能买卖家里的人。
二:家里人被自家人打,不再属于家事,如有实施暴行,按暴行轻重定刑罚,最高可至死刑。
意思就是,就算你是丈夫,是婆婆也不能随意打家里的人。
保障在家庭中,处于弱势的群体。
三:邻里之间,若需要作证,有隐瞒谎报者,皆打三十大板,并罚银三十两。
意思就是,你作为邻里,有人因为不公,而要打官司,你隐瞒谎报,就等着罚银子被打吧。
四:地方衙门,若有不管推脱,皆会被降级处罚。
意思就是,你作为一方管理者,看到不公,不作为,就等着降级吧,还是永远不可能再升官的意思。
五:若有家暴或者一方不作为的情况,地方衙门收到离婚诉讼,应立即准许离婚。
有家暴和不作为这两种情况的,不以双方签和离书为准,防止另一方以此为要挟伤害另一方的利益。
六:若夫妻双方过不下去,以和离书为准。
意思就是,如果发生家暴,或者夫妻双方其中一人啥事儿不干,只知道坐享其成,都可以起诉离婚。
并且,不再是男方一纸休书就可以将女方休弃。
要么签和离书,要么拿出证据诉讼离婚。
七:夫妻和离,女方嫁妆归自己所有,聘礼若是不退回,不分男方赚的家财,女方所赚银两也归自己所有。
若女方嫁妆用于家庭开支,则男方需全部补还。
这七条法律一出来,李耀安就相当于犯了众怒。
毕竟这些条例都涉及了当朝每一个人的利益。
若是穷人不卖孩子妻子,那他们哪里有仆从可以买来用?
就算有自卖,或者罪犯家眷被贬为奴的,要抢下来,也很是麻烦。
还有这些规定,岂不是让那些女子可以和他们来个肩并肩?
以后他李耀安怕不是还会提倡,女子为官吧?
毕竟女学都被搞起来了!
有些较为清廉的清官都觉得李耀安提出来的条例,太过分了。
自古以来,女子一旦嫁入夫家,就应该以丈夫为天,哪能给她们这些自由离婚的权利?
朝堂上吵得不行,这七条律法也就没有通过。
出宫的时候,吏部尚书韩建满脸嘲讽地和李耀安说:“你李耀安怕不应该在户部,而应该去刑部!”
李耀安回以微笑,没有回话。
韩建自觉没趣,就哼了一声,甩袖而去。
李耀安对着他的背影眯了眯眼睛,而后又满脸笑容地回了户部。
户部尚书裴行之晚上回家,和自己老妻聊到李耀安提出的七条律法,语气中还有些不满。
黑暗中,躺在他身边的老妻却亮了眼睛道:“你怎的糊涂了?”
“人李大人提出的七条律法,哪一条不是为了百姓着想?”
“只要好好对自己家人,不要对朝廷隐瞒谎报,地方衙门也不要无所事事,那不就没事儿吗?”
“难道,这七条律法有多让人不能接受?”
“这不同意的人,心里才是有鬼呢!”
“而且,这些律法看起来是只帮助妻子孩子。”
“但有些势弱的男子或者老人,不也可以用这七条律法中的来保障自己吗?”
“我看你啊,还真是老糊涂了。”
听了自家老妻的话,裴行之突然觉得,李耀安这七条律法是应该的。
而这样的对话,也同样出现在了其他家,甚至还有人传了出去。
京城顿时热闹了不少,大家都在讨论这七条律法。
而在这些讨论中,松桃也融入其中,穿梭在京城各个地方。
在距离李耀安被埋伏的一个月后,大范围的清洗开始了。
大理寺、都察院的主事人由李耀安悄悄带人搜查了他们以及他们家眷的产业以及家宅。
在确认两位主事人都不存在可能是奸细叛徒的情况下,再由两位主事人和李耀安一起悄悄调查了他们的心腹。
等他们的心腹调查清楚了,由他们再继续一一调查下去。
一个月内,大理寺的监牢都装满了人。
京城内的风声又紧了起来,大理寺和都察院再怎么小心,也有人察觉出了不对。
但等他们想要将倭国相关的东西运出去的时候,才发现京城的大门已经出不去了。
与此同时,京城的王公大臣们也一一被查。
有些查出不法之事的,也去了监牢。
京城清理得差不多之后,都察院就派人出去清理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清理完毕,再由地方政府去清理当地的商户百姓。
一寸一寸,将倭人赶出大昭的土地。
因为要清理太多的嫌疑人,确认他们的罪行,大理寺实在忙不过来。
大理寺寺卿直接在朝堂上,请求了赵晏,调人支援。
说起调人的时候,眼睛一直看向还在主张自己七条律法的李耀安。
赵晏按了按太阳穴,朝大理寺寺卿点了点头。
也就是在今日,朝廷也终于通过了这七条律法。
韩建回到自己府里,气得摔碎了一个茶杯。
他的表情阴狠,咬牙切齿地挤出:“李耀安!”三个字。
若不是他一早就将倭国送的东西,埋在京郊的山上,他韩建怕不是要被一个小白脸儿拉下去!
结合松桃送回来的消息,李耀安审理起关在大理寺中的人,速度很快。
这些人难就难在,虽然家里有倭国的东西,他们有可能不知情。
李耀安可不想赵晏背上乱杀无辜的罪名,只好自己多用些心思。
但那些明面上暗地里帮着倭人在大昭的土地上,建倭学、品倭食、过倭节的,就直接等着清理完毕后,来个一刀切了。
李耀安忙碌,杨西宁也忙碌,她得在自己管的女学里加课!
告知学生们,倭国人曾经在大昭土地上犯下的罪行,也告知学生们,他们的目的。
家里的主子们都忙,丹青也不偷懒了。
开始想方设法让两人在家的时候,多喝水,多吃东西。
一天夜里,李耀安揉着手腕回到家里。
就看丹青和松桃站在暗处,让他过去。
最近记录卷宗,审案结案,感觉一直在写字。
这手腕的酸疼,手指上的茧子,都让人有些微不适。
李耀安打量了一下四周,见没有其他人,才快速走向丹青和松桃。
“大人,我找到知道线索的人了,但那些人不相信我,说若是你去,他们才信。”松桃低声禀报。
李耀安点点头,说:“你们等我一下,我去换身衣服。”
李耀安回到自己的房间,在书房写了一张纸条,给放在杨西宁的梳妆盒下层。
快速在衣柜里找了一身灰褐色的平民衣服穿上。
在怀里放了一把匕首,将头发上的玉簪换成灰褐色的布条固定住头发。
再换了一双破旧的布鞋,摸了一把花盆里的土,抹在脸上以及手上,这才跟丹青松桃从后门出去。
等走到南门跟着松桃转了七八个小巷子后,才终于见到了有线索的人。
李耀安跟着他们进了一个院子,当着他们的面,用水擦了脸上的土。
李耀安才一抬头,一行人就给他跪下了。
这些人都是五六十岁的人,有男有女。
穿的衣服也有些微补丁,一看就不是很富裕。
“原来真的是李大人在打听,还请大人不要怪罪我们。”一个妇人神情急切地说着,要不是顾虑着面前的人是李耀安,或许很可能扒住李耀安的裤脚。
“怎会,你们这般谨慎,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李耀安连忙搀扶起她,又去搀扶其他人。
几人坐下后,其他人还想开口和李耀安说些其他话,七嘴八舌的。
“你们安静些,李大人是来听线索的,不是来听你们八卦的!”一个老爷子,声音低沉着,喝止了他们。
第一个说话的妇人立马正色道:“李大人,是这样的。”
“您不是在查倭国的东西吗?”
“前不久还有衙差拿着那些东西让我们看过,当时我们就发现那些东西我见过。”
“吏部尚书韩大人府上,曾运了好些东西到京郊山上。”
“当时我只是看到,他们大晚上从韩府运出了很多东西。”
“大川媳妇儿,则看到他们把东西运出了城。”
“老王婆夫妻两个,又恰好当时在京郊外倒夜香,看到他们去了京郊。”
“京郊采药的老赖头又看见他们把东西埋到了山上。”
“有一日,刚好了老王婆的儿子娶媳妇儿,我说起这件事儿,大家这么一对,就连起来了。”
“我们几个好奇之下,就壮着胆子,一起去挖开看过,都是不大认识的东西。”
“我们怕引起杀身之祸,就只好又给他埋了回去,守口如瓶。”
那个妇人说到这里,起初喝止人的老爷子又接着说:“直到前不久,我们看到衙差拿来的东西,才发现是倭人的东西。”
“我们就算是平民百姓,也想着为大昭尽尽力。”
“可我们实在又不认识什么大官,直到新出了七条律法。”
“我们才想起来,您的脸我们是认识的。”
“您能为百姓们着想,定然不会背叛大昭。”
“这才请了松桃姑娘,请您过来。”
李耀安对他们深深行了一个礼,道:“你们为大昭的心,不会被辜负,等一切尘埃落定,有功之人,都会得到嘉赏。”
李耀安又和他们聊了些家常,才离开。
在回家的半路上,看到了杨西宁。
原来是她看到密信,有些担忧李耀安,这才在李耀安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暗暗等待。
她见李耀安脸色虽然稍显疲惫,身上却没有血腥味儿,这才稍稍放心下来。
当天晚上,李耀安就去大理寺调人,悄悄和大理寺主事带着人去了京郊。
第二天上午,吏部尚书韩建被抄家入狱。
李耀明也因为在南海的政绩回到了京城。
李耀光带着自己的妻子和爹娘,也因为政绩突出,调回了京城。
李耀安和杨西宁生了三个孩子,第一胎是一个男孩儿,第二胎是一对龙凤胎。
老大李云瑞小小年纪就很是沉稳,能陪着李耀安在书房坐一下午。
老二李云端,从小就有些皮实。
老三李云曦,从小看起来就是乖巧的。
这让特意来京城看望孩子们的,王氏和李梁很是高兴。
老两口,对老三李云曦最是喜爱,总觉得有李耀安小时候的样子。
李耀明和崔念念倒是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儿子,李云宣。
李云宣做事情看起来很是有礼有节,喜欢钻研医术,但读书上从未落下。
李耀光和秦仙仙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小家伙都很是能闹腾。
五年的时光,李家在京城也换了个宅子,这宅子是赵晏赐下来的。
李耀明和李耀安一起住,那个宅子太大了,曾经是个伯爵府。
以前李氏一族的族人来京城,都只能挤着住,如今可算是能住开了。
李耀光被赐了个三进的宅子,避免了和李耀明、李耀安一起,不能当家做主的尴尬。
今儿,正是除夕夜。
李氏一族的人,都到了正厅。
李耀光带着家人来了之后,就更是热闹了。
几个小孩子在年龄最大的李云宣的带领下,坐一桌。
年龄小的,由奶妈带着吃一些能吃的东西。
成年人这一桌,都在分享自己近几年的经历。
“可惜,莲华和子言出海了,不然就真的一家团聚了。”王氏笑着笑着,突然抹了一把眼泪。
王子言入了礼部后,没多久,就带领人出海了。
目的是带一些能在大昭种植的优良作物回大昭,还有了解海外的情况。
李莲华觉得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就带了自家的一些货物,跟着一起走了。
两人已经出去两年了,按理应该快回来了。
王氏已经有好几年没见过李莲华了,听说她跟着出了海,还急病了。
要不是后来收到了李莲华的来信还有礼物,王氏可能就病死在那个时候了。
崔念念拿出自己的帕子,上前轻轻擦掉王氏的眼泪:“阿娘,莲华他们也快要回来了。”
“不是早就来信,说是已经起航了吗?”
“今天云宣他们几个都在,您把饭吃了,可得好好陪他们玩一会儿。”
李耀安起身,去隔壁桌,直接把李云曦抱起来,放在王氏的怀里。
李云曦眨巴着大眼睛,望着王氏,可爱至极。
王氏的心顿时化了,抱着李云曦心肝宝贝的亲。
杨西宁见状和李耀安相视一笑。
赵晏当政五十年,于七十来岁驾崩,谥号天明帝。
而李耀安因为生下来时先天不足,后来虽然保养得宜,也于天明四十八年去世,谥号文正,享年六十来岁。
他在世时,一直清廉勤政。
官至宰相,兼任太子太傅。
死后,由太子带领礼部扶棺回乡,万民夹道相送,可谓全国皆挂白。
回乡之后,葬入李氏族地深山。
没有活人牲畜陪葬,只有竹简书籍和一些皇上赏赐之物。
下葬当日,因护卫营阻拦,清江府百姓,和闻声而来的百姓,皆跪于李家村外。
人人皆身着麻衣,满脸泪水。
甚至有些高龄老人,不顾劝阻,大声嚎啕。
其妻,杨西宁在李家村为李耀安守孝三年之后,跟随李莲华出海为大昭寻宝。
赵晏驾崩前夕,杨西宁带着李莲华为大昭寻来的地薯苗等优质作物进宫。
赵晏驾崩之后,太子继位。
杨西宁于新皇登基三年后,故去。
杨西宁生前,一直在京城参与女学,她带出来一批优秀的人才。
她们逐渐进入工部、刑部,渐渐每个部门都有了女性的身影。
而杨西宁也于天明十一年,被授予了正三品都察院左都御史,准许进入朝堂。
在杨西宁死后,与李耀安合葬。
而他们的墓穴也被封死,除非有现代仪器,或者山塌了,否则这座墓穴无人能开。
李耀安生前就吩咐过,等杨西宁死后,就将墓穴封死。
为了保护大昭的书籍知识,记录的人文历史。
一定要等到有了一定的科技发展,才允许这些东西面世。
人渐渐老去,故事渐渐结尾。
李梁和王氏走了,李耀安和杨西宁走了,赵晏和江婉吟走了,李耀明和崔念念走了,李耀光和秦仙仙也走了……
人物渐渐退场,当初的年少已成过往。
你和我的相遇,是缘分,是奇妙,是藏不住的思念。
我们在生命中挣扎,企图留下鲜活的证据。
我们燃烧着热血,为最初的理想而奋斗。
奔腾的黄河水,鲜美的黄河鱼。
路边的野菜,还有高枝上的野果。
乘坐着马车,记录着旅行。
享受着田野,还有春雨的洗礼。
安眠的时候,葬入起点的故乡。
带着文化的传承,等待着上千年后的开启。
我是老李家的老四,爹娘给取了名字,叫李荣。
我家大哥生了个神童,私塾的夫子说,耀祖以后定能考取功名。
爹娘偏疼长房一些,我也就觉得,这是应该的。
我二哥李梁有些命不好,虽然有耀明那个聪明的孩子,但是又生了个体弱的栓子。
为此,阿娘阿爹曾多次想将栓子给丢了,或者弄死。
我有些可怜栓子,但也觉得栓子还是死了好,这样,也许耀明能从望春堂领些银子回家。
我们也好凑钱给耀祖去好一点的书院。
我自个儿只有一个丫头片子,取名槿华。
因为只有她一个,我倒是挺喜欢她的。
六弟李为娶了阿娘娘家侄女儿,小吴氏总爱和大嫂高氏争个高低。
院子里,每天都吵吵闹闹的,我只管每日在田里劳作。
后来家里分家了,赵氏想让我搬出来,我不大愿意。
二哥走了,我就是家里干活最多的了,到时候阿爹阿娘定会正眼看我的。
但是我错了,我们一家就像家里的下人,每个人都可以指使我们干活。
那天,阿娘竟然打算卖掉我唯一的孩子。
虽然槿华是个丫头片子,这也是我唯一的孩子,我怎能不心疼?
但爹娘这样做,也是为了家里着想,想给耀祖多凑钱读书。
好在最后赵氏发疯一样掀了桌子,爹娘没卖掉槿华。
后来我们搬出来了,有了小儿子耀飞。
二哥家的栓子也渐渐好了起来,甚至因为族里有了族学去读书了。
我和赵氏看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自是百般宠爱。
族里越来越好,两个孩子也渐渐长大。
赵氏开始压着槿华,厌恶槿华。
槿华看我们的眼神也越来越冷了,在家里很少能看见她的笑容了。
耀祖成亲了,爹娘跟了去。
爹娘他们都被除族了,我和二哥被老族长过继到了他的名下。
栓子也有了大名,耀安。
二哥家的两个儿子,读书上都比耀祖要厉害多了。
我有时候想,若是阿爹知道耀明他们两个会这么有出息,会不会对二房好一些?
族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槿华也不怎么在家了。
后来直接跟着二哥他们去了京城,逢年过节,一封信都没有给过我们。
赵氏成日里骂槿华不孝,就像以前在老李家的疼爱都是假的一样。
耀飞自从去了族学后,对我们两个就开始渐渐有些疏离了。
每日早上出去时对着我们行礼,回来后也行礼。
但是,以前对我们的笑容,却渐渐不见了。
耀飞读书上,可能随了我,脑子确实不大好使。
读了十多年,也只考了个童生。
后来直接跟着二房的莲华出海做生意了。
有一年冬天,他终于回来了。
他带着一个女子,这女子长得很是清秀。
耀飞带着她回来的时候,拉着她的手,笑得真好看。
在吃饭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她只是一个渔户家的女儿。
赵氏当时就发火了,她大骂耀飞:“咱们一族好歹也算是望族了,你什么样的姑娘娶不到?”
“你爹写封信给耀安,你甚至可以娶个官家小姐!”
“你给我把这个狐媚子赶出去,我们给你选个好媳妇儿!”
我心里其实也赞同赵氏的话,到时候我亲自去找二哥,让二哥给耀安写信。
以耀安的地位,肯定有官家小姐愿意嫁给我们耀飞的。
哪知道耀飞生气了,拉了那姑娘就走,不再回来了。
我和赵氏渐渐都老了,族里有些小辈会过来给我们劈柴挑水。
有一天,我们听到他们说,槿华就在清江府。
她一直没有嫁人,一个人管着清江府李氏一族所有的生意。
族里还明确表示了,要过继一个孤儿在她名下。
我早已记不清槿华的样子,因为她自从跟着二房去了京城,就再也没回来过了。
两年后,赵氏有些疯了。
成天就在李家村四处乱走,喊着耀飞的名字。
也是在那年的冬天,突然她清醒了,她给耀飞和槿华都做一身衣服。
她不知道现在两个孩子的身量,就按族里年轻人的身量大致做的。
在完工以后的当天晚上,她带着眼泪去了。
外面的风雪吹得厉害,这个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了。
赵氏下葬那天,槿华回来了,身边跟着个小孩子。
耀飞也回来了,身边跟着的还是那个渔户的女儿,还有四个孩子。
我想上前和他们说说话,但又有些怕说错话。
槿华在赵氏坟前磕了头,就直接走了,没有来看我。
耀飞给我带了些吃的,留了二百两银子,也走了。
赵氏下葬之后,我一个人去了乱葬岗。
这里有我爹娘的尸骨,当年他们死了之后,我不敢为他们收尸。
今天来这里,也只是突然想来看看。
下午回去的时候,我遇到了二哥二嫂。
他们笑着谈论着他们的孙子孙女,穿着上很是体面,身后还跟了好几个下人。
这是爹娘还有我和赵氏想过的日子,可是这样的日子,终究不属于我们。
我打起精神,想和二哥二嫂打声招呼,但他们却像没有看见我一样,与我擦肩而过。
五年后的一天晚上,我感觉自己快死了。
我将家里收拾干净,拿出赵氏给槿华和耀飞做的衣服,又拿出我所有的积蓄,躺在床上等待死亡。
有些遗憾,我临死前也没有再看到槿华和耀飞,还有那几个孩子……
第187章 天道番外
我是这一方小世界的天道,如果你不知道我,大概知道辽远大师,辽远大师是我的化身。
我正在遭受其他世界意志的侵袭,变得很是虚弱。
我推演出,我世界中最大的一个国家即将陷入战火。
战火会导致生民涂炭,并且我没有了生机的供给,会加速我的消亡。
但是,能够拯救一切的天命之子,是靠我的力量去孕育的。
而我目前,没有了那个力量。
我很快就想到了办法,去一个发展稍微快一点的世界,偷取那边的意志体。
我寻找了很久,才找到了一个乘虚而入的机会。
为了不被那个世界的意志发现,我只敢偷取那边即将消散的意志体。
按照人类的说法,就是收集将死之人的灵魂。
有一天,我偷取到了一个叫王席的意志体。
他的命运有些可怜,没有亲缘,死于疾病。
意志强盛,又满腹知识。
我认为他将是我恢复生机的关键。
大昭国的天和帝,是个明君,但他的几个儿子都会成为战乱的关键。
我没有办法亲自出手,拔掉这些即将威胁世界生机的刺头。
我在天和帝的几个儿子中,看了又看。
有一个只知道吃的胖小子,进入了我的视线。
他每日最关心的就是吃食,但也不会仗着自己的身份,随意拿御膳房准备的食物。
他会笑着问,哪些是自己可以吃的,他和那些宫人相处得很是愉快。
可惜的是,这小子如果一直这么吃下去,一定会命短。
我将视线移开,在大昭清江府的李家村看到了些文气还有祖宗厚德攒下的气运。
李家村李氏一族,家族里大多和睦,当时的族长看起来也是个有智慧的人。
我看到了一个男子,叫李泽。
他身上有淡淡的文气,但是他的慧根不足,怕是走不远。
我又看向一个叫李耀祖的小孩儿,他身上的文气也不错,可惜为人上有些不大好。
那个叫李耀明的,文气也好,可惜被长辈压着,很难出头。
那个叫李耀光的孩子,虽然文气就比李泽多一些,但挺有趣的。
看他爱爬树下水,我给了他一些福泽,希望他能一直有趣。
这些我看过的孩子,如果想要把王席的意志放进去,那对我世界产生的意志就不公平了。
我看了许久,终于选定了一个出生后过几年就会死去的生命,作为王席的容器。
我将这个弱小的意志收回,将王席的意志放了进去。
我再次推演,发现了一条轨迹。
如果,没有王席的灵魂。
老李家二房微弱的气运还有李耀明身上的文气都会消散,他们不舍得放弃后面的这个孩子。
李耀明将深深陷入挣钱给弟弟吃药,为弟弟采药,摔下山崖而死的结局。
身上的文气,会白白飘散到李耀祖身上。
而李梁夫妻两个,也会被债务困住,甚至被李耀祖牵连,被卷入皇位争夺之中。
李莲华那个小姑娘,也会为了家里好过些,将自己卖给达官贵人为小妾,死于四四方方的后宅之中。
这一切的凄凉,也仅仅是世界陷入战乱之后的冰山一角。
为了让王席的意志活下去,我的化身辽远大师。
出现在清江府,给与王席意志活下去的能量。
为了让已经成为李耀安的王席,摆脱穷困的生活。
我施于他钱财,给他财运。
比如,他捡河蚌,我给塞珍珠。
他去山上,我给他药草。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我看中的小胖子赵晏没有死在天和帝最后的考验中。
而且还是托了我随手施下福泽的那个小子的福。
赵晏成为了新一任的帝王,李耀安还有当初看好的几个小子,也在让世界变得美好。
甚至,还有好几个姑娘,也渐渐闪闪发光。
我的世界,再次给我输送着生机。
李耀安死之后,我将他的意志收入了琉璃佛珠之中,想等着哪一天我的力量足够的时候,给他送回原来的世界。
他的命运轮回,应该在他本来的世界进行。
我偷取了他的意志,给自己解决问题,也不能一直让他无法轮回,带着几世的记忆,进入下一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