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by星陨落
星陨落  发于:2025年02月11日

关灯
护眼

“都怪天幕,要不是天幕蛊。惑人心,那些刁民也不会那么大胆!”
“陛下……”见帝王们口无遮拦,周围人大惊。
宋、明帝王们反应过来,不敢再说天幕坏话,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皇位安稳,和能够看到天幕有很大关系。
他们不敢去赌。
是以哪怕对天幕憎恨至极,他们也得强忍住。
“咱们经济可不能学习宋元明清,一定要以此为戒。”宋朝前面朝代的执政者们神情凝重。
他们时代虽然还用金银铜货币,经济体系不至于崩塌,可纸币的劣势,依旧让他们心有余悸。
姜叶和江雪不知道宋明清时期的动荡,他们继续直播。
【接下来咱们看一下古代的税。收类型,以及主要纳税群体。
然后再对比一下咱们现代。】
【古代税。收一般是实物,比如粮食、布匹之类,这类产出极大依赖农业,这也是古代扶持农业的原因。
因为农耕社会,农业真的是国家根本。】
“总算听天幕说句好话了,这样才不显得咱们扶持农业像傻子一样。”有帝王忍不住笑道。
历朝历代都以农为本,是因为他们傻吗?不,正是因为他们聪明,才会这么做。
【除了基础实物外,他们还有其他很多税。收。
往大了说,可以分为农业税、商税、关税等几大类。】
【农业税细分可分为田税和丁税。
之前的实物,可以划分为田税,而丁税则是指人口,自己服兵役和劳役这种给朝廷白干活,没工钱,吃不饱、穿不暖等奴役行为。】
诸朝执政者们:“……照天幕这说法,有王朝能幸免吗?”
“哪个王朝没有劳役和兵役!”
虽然他们对百姓们确实是奴役。
可是当姜叶直白说出来,还是让他们感到一种难堪。
那是他们一直以来的遮羞布,被姜叶和江雪等后世人直接扯开。
让他们再也无法自欺欺人,真当自己是什么盛世明君。
【商税是古代朝廷为了限制商人们而推出的税。收,有时候商税比例会非常高,让商人们苦不堪言。
同时过高商税也会降低商人们的积极性,虽然这本来就是朝廷用商税打击商人们的目的,却也侧面影响了经济发展。】
“商税没什么好说的,我们不可能放任百姓们去经商。”
“都去经商,谁来种地?没有粮食,会引发饥。荒,造成更大灾难。”
【然后是关税,关税是对外的一种税。收,是边关和海边做生意,需要交的税。收,这种税。收比起农业税和商税,有更大的局限性。
说起关税,在很多人印象里,明朝因为海禁政策,百姓们连私自出海都不让,就以为明朝没有海关税,事实恰好相反。】③
“百姓不能私自出海,那海边人怎么生存?”
“对啊,他们那边不能种地,居然连赖以生存的捕鱼都不让!”
“可是既然有海禁政策,百姓们不能私自出海,那为什么还会有海关税?”
“税。收这东西,必须得具备一定规模才行。”
小打小闹,可完全够不上国家税。收的规格。
【明朝海关税是怎么回事呢?
那就是明朝不让百姓们免费捕鱼交易,要想捕鱼交易,必须得交钱,那些钱就是海关税。】
“自己冒生。命危险出海捕鱼,上岸后想交易还得给朝廷交钱,这可真是……”
“幸好咱们不在明朝,明朝真是太可怕了。”没有海禁政策的海边渔民们庆幸道。
“你们说,咱们帝王听了天幕的话,会不会跟明朝有样学样?”也有人担忧。
“希望他们别那样做,要不然……”
【在古代,因为航海、物流等不发达的原因,捕鱼并不像咱们现在能挣钱。
就这朝廷还不忘从本就不富裕的渔民身上刮油水,以至于很多渔民苦不堪言,直接成了海盗。
海盗也算明朝一大特色,比起烧杀抢掠的倭寇们,明朝海盗们更多是绕开官。方,选择私下交易的海边百姓。
以至于明朝海禁政策巅峰,明朝海盗们的数量也到达巅峰,后来明朝海禁政策放宽,海盗们的数量也随之减少。】④
“可惜咱们捕鱼不像后世那样挣钱,就这样朝廷还想对咱们敲骨吸髓。”
元明清三个有海禁政策的百姓们苦笑不已。
“对呀,朝廷要是逼迫太甚,咱们可以直接去当海盗!”
诸朝海边渔民们眼睛发亮,找到解决办法。
“海禁政策居然把良民逼成海盗。”
本来想学明朝海禁政策,增加国库税。收的其他朝代执政者们看到海禁政策结果,心里迟疑,并遗憾放弃。
“原来这就是海盗真。相?!”元明清内陆的百姓们神情恍惚。
之前他们听说过海边海盗数量众多,行事猖獗,心里害怕和唾弃,但没想到海盗真。相,如此不堪。
可不是不堪,如果不是海禁政策,海边海盗数量还不那么多呢。
诚然,不是所有海盗都是好的,但是海盗数量和朝廷海禁政策成正比,已经说明很多问题。
“没有海关税,国库该怎么办?!”明朝帝王们举棋不定。
取消海禁政策,海盗数量变少,可海关税也会变少。
可不取消海禁政策,海盗数量增多,朝廷脸面十分不好看。
百姓们要是不知道海边海盗们的真。相,他们身为帝王自然能大义凌然的剿灭海贼。
可在百姓们知道海盗真。相的情况下,他们要是还敢这么做,百姓们一定会更不满。
“行了,不是说海外有好东西吗。
既然外面有好东西,就不惦记自家的三核桃俩枣了!”朱棣最先作出决定。
因为他有郑和,本身也支持出海,性格也很果断。
【除了以上这些税。收外,古代还有许多税。收,其中很多奇葩的。
比如周朝的喝水捐,意思指喝水也要交税。】
“喝水也要交税,这也太离谱了吧!”
没听过喝水捐的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惊讶过后,就是愤怒。
【汉朝单身税,这种主要针对单身女性,看到没有,不光是咱们现在的女性不想结婚,古代的女先祖们同样也是。
也许哪天咱们也会出离谱的单身税,但跟结婚生子,操心孩子教育、医疗等大头比起来,单身税真不算什么,我们已经做好准备。】
“等等,天幕两个主持人不是一对吗?为什么他们还说自己是单身?”
“是咱们感觉错了?还是他们两个不想对对方负责?”
听到姜叶的话,诸朝古人们的关注点有点歪。
但也有人道:“就算两情相悦,也未必成婚生子,女子这么想我们不惊讶,倒是男方居然也接受?”
“没有名分,这不就是无媒苟合吗?”更多的人则是不赞同。
但是等看到后面,诸朝古人们的看法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因为那些离谱的捐、税明目。
落地捐,孩子一出生就交税;结婚捐,成婚需要交税;棺材捐,人死用棺材也交税;猪牛羊鸡鸭等动物捐,只要喂养,就得交税;赤脚捐和穿鞋捐,人穿不穿鞋都得交税……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很多。⑤
诸朝古人们从最初的震惊到最后的麻木,“世上还有想象不到的税。收吗?”
“这么多税。收,人真的还能活下去吗?”
本来他们对后世彼此有情也不成婚生子的行为很有意见。
可是看到那些苛捐杂税,突然就能理解了,因为人能顾上自己,就算不错了。
【这些种种组成的苛捐杂税,是古代百姓们身上难以言喻的大山,他们有官。方有私人,最后受迫害的都是百姓。
比如出现的“捐”,是自愿的意思,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官。方税。收,可百姓们就算明知,他们敢不自愿捐钱吗?】
听姜叶这么说,诸朝无数百姓们心酸落泪。
“我们不是不愿意交税,而是那些税。收实在是太多了!”
就是不在乎底层百姓们处境的帝王们看到那些奇葩捐、税也目瞪口呆。
他们这些置身事外的人都为之震惊,当事百姓们就更不用说了。
【苛捐杂税,让百姓们民不聊生,同时也让王朝步入倒计时。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的“苛政猛于虎”,是历朝历代百姓们苦难的最真实写照。】
姜叶语气里难掩惆怅。
“我们还有未来吗?”原本还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一些人感到难以言喻的绝望。
“不知道,苛捐杂税是持续数千年的苦难,哪可能终结。”
数千年的时光,跟人类寿命。之间的巨大差距,足够让人绝望。
“千年以后,苛政依旧啊。”孔子忍不住感叹。
后世和他所处的时代,好像有很大变化,又好像没有变化。
【然后我们来看古代主要的纳税群体,咱们华夏古代是农耕文明,以农为本。
纳税大户们,都是芸芸百姓。
从个体看,商税和关税都比农业税高,但百姓们数量众多,更别说既能种粮食,还能出力气,种种原因,导致古代农业税一直是国库税。收和权贵们私库收入的大头。】
“之前想经商的高考学子说过商税,难道后世商税超过农业税了?”
“那后世经济得发达到什么程度!”
【然后就是咱们现代的税。收,税。收也是几大类型,但跟古代税。收最不一样的是农业税。
农业税,这个从农耕社会之初就出现的税。收,伴随着我们结束农耕社会,步入工业社会后,也随之终结。
至今我们已经取消农业税多年,现在人们种地不需要再交税,也不需要再服劳役,我们劳动会获得报酬。
目前只留兵役,但跟古代兵役不一样,咱们现在的兵役是荣耀的象征,很多人想当兵都排不上号。】⑥
“后世没有农业税了?这怎么可能!”
听说后世没有农业税,诸朝古人们别提多茫然和震惊。
农业税这个从古至今并且未来会延续下去的税。收,诸朝百姓们从没升起过摆脱它的奢望。
只是希望它能少点,能让他们喘口气,活下去就行。
就是最敢做梦的古人,也没想过农业税能有取消的一天。
“假的吧,这事怎么可能是真的呢!”震惊后,别提多少人不敢置信。
“后世没必要骗咱们,后世农业税真的没有了。”也有人冷静道。
“没有农业税,后世国库税。收靠什么?粮食怎么够?!”
“你们忘了,后世有很多高产粮食。”
“就算这样,后世也没必要取消农业税吧,毕竟谁会嫌粮食多呢。”
“可咱们是百姓,没有农业税,对咱们来说是好事吧。”
“是啊,咱们是百姓,此时我们应该高兴的笑才对,可为什么反而想哭?”
伴随着疑惑,是百姓们眼中落下的眼泪。
如果他们的眼泪能聚集,可以形成大洪水。
“后世国库怎么回事?”诸朝执政者们震惊。
“取消农业税,这真的可以做到吗?”
如果百姓们的情绪复杂难言,执政者们就是单纯的震惊。
因为他们想象不出来国家不收农业税的样子。
“后世种地不需要交税,也没有了劳役,只要咱们努力,也一定能过上那样的日子!”诸朝起义的百姓们精神振奋道。
他们口号都不敢喊的梦想,后世居然做到了,这让他们对自己的选择,变得更有信心。
“不是还有兵役吗?”
“后世的兵役和咱们的兵役可不一样,咱们的兵役那是自残都想逃掉的,后世的兵役是抢破脑袋都想当上的存在。”
“也是,后世有那么强大的武器,危险性比咱们战场小太多了。”
“不是的,后世当兵也会面对死亡,可他们不会退缩。”
“那还不是人家对兵好在先,咱们朝廷要是这样对咱们,咱们也可以做到。”
“所以说到底,还是朝廷问题。”
对比后世,诸朝古人们对自家朝廷口吐芬芳。
【除了农业税,还有就是咱们的阶梯税率。
阶梯税率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隋文帝时期。
它的大致意思是什么呢,那就是有钱的多交税,没钱的少交税和不交税。
就像古代那些承担沉重赋税的百姓们,放到咱们现在,基本不用交税。】⑦
“阶梯税率?!”帝王们睁大眼睛,姜叶的话很好理解。
可就是因为理解了,他们才震惊。
“咱们在后世都是不需要交税的群体,真的假的?”诸朝古人们茫然,只觉得天上掉馅饼都没这么大的。
后世农业税的取消已经让他们足够惊喜,可不交税,已经不是惊喜能够形容的了。
【这也是咱们现在跟古代税。收不同的地方。
古代的税。收靠百姓们的数量,咱们现在的税。收靠有钱人们的质量。
不同的税。收方式,导致古代百姓们备受苛捐杂税压迫,咱们现在的百姓,身上担子比古代百姓轻许多。】
“何止轻许多,是轻太多好不好。”
“没有农业税和其他苛捐杂税,感觉人生都亮堂了。”
“如果咱们也有实行阶梯税率就好了。”
“别做梦了,咱们条件可没法和后世比。”
“可天幕不是说隋朝有过阶梯税率雏形吗?”想减税的百姓们心里不甘。
“所以隋朝二世而亡,后面朝代政策都不敢直接照抄,生怕步隋朝后尘。”
隋文帝:“……”
听天幕提起隋朝的阶梯税率雏形“输籍法”他还很高兴,但看到别人又提起隋朝二世而亡,他瞬间心梗。
“取消农业税和阶梯税率的确是好事,但咱们目前做不到。”
“但咱们可以努力做到,毕竟未来的路那么清晰,咱们努力就可以达到。”
“说的没错,先前不知道未来咱们都能努力,现在更不用说!”
诸朝百姓们振奋,眼睛前所未有的明亮。
“好了,不知道未来那些百姓都能起义闹腾,现在更不用说了。”诸朝帝王们十分头疼。
之前百姓们起义大都是因为走投无路,但从现在开始,他们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这对百姓们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但对当朝统治者们来说就不那么美妙了
一些敏锐的帝王仿佛看到百姓们形成的滚滚洪流,他们则站在洪流前方。
他们可以顺着洪流方向支撑一段时间,也可以站在原地或者逆行,以更快的速度被洪流吞噬。
“最终都是一样结局。”他们看到。
区别只在于时间,结果不变。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②……⑦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小可爱的捉虫,么么哒~】
作者同类型完结文: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可能雷点:有嬴政和吕雉cp。】
《诸天聊天群从西游开始》【可能雷点:有武松和潘金莲cp。】
作者预收文求收藏:
《国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和本文算同类型,主神、无限、历史直播、国运流。】
《诸朝直播带货指南》【位面直播、给诸朝古人和星际未来互相带货。】
《穿书女配和女主联手爆红》【娱乐圈文,女主和女二友谊长存。】

第七十六章
【跟金银铜等材质的货币比起来, 纸币缺点确实很多,但同时纸币也有金银铜等材质货币不具备的优点。
那就是轻便,还有安全。】
大致说完古代税。收情况和主要纳税群体,
姜叶又把话题绕回到货币材质上面。
“跟金银铜比起来,纸币确实很轻, 但太轻让人没一点安全感。”
纸币的缺点让诸朝古人们心有余悸, 以至于听到优点,他们也没多心动。
“纸纸币轻便可以理解, 可是安全在哪方面?要知道纸币造假比金银铜货币容易多了。”
“而且隐藏方面, 金银铜体积也比纸币小, 纸币还不能保存更长时间。”
“那是因为咱们没多少钱,才会觉得金银铜比纸币小,对于有钱的权贵们来说, 纸币可比金银铜方便。”
“不过纸币没有金银铜有价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权贵们肯定选金银铜, 而不是纸币吧。”
“这倒也是,除非是那种纸币非常平稳, 且能顺利兑换的时期, 纸币才有价值,像动荡时期和不能兑换的明朝, 纸币就算轻便、安全,也没多少人喜欢。”
【首先是轻便, 小数额来说,自然是金银铜体积更小, 而这三种货币, 同样数额下, 金的体积最小。
随着体积加大,它们的重量也会变重,就像拇指大小的金子,换成铜钱,将是很大一堆。
大数额的金银铜就更不用说了,同等数量的金银铜需要用箱子装,而纸币只需要一沓。】
姜叶放出对比视频,小数额还好,还看不出金银铜和纸币的差距。
可等到大数额,双方差距会十分明显。
一箱子的金银铜,人力根本没法抱动,可换成等价纸币,孩子们的力气都没问题。
“纸币确实轻便,也有优点,要是防伪手段和兑换安稳就好了。”
这是普通百姓们。
而贵族们,也同样关心纸币兑换平稳,“要是能兑换平稳,用纸币也不是不行。”
毕竟他们跟没钱的百姓们不一样,他们是真的有钱。
【然后就是安全,像金银铜这些货币,体积小的时候还好,数量多的时候,难免显眼。
以铜钱为例,古代铜钱数量多了,需要穿起来,就问这么大一串铜钱,怎么隐藏?
不隐藏的话,很容易引来旁人觊觎,以及危险。】
视频里出现一个古装小人,铜板数量少的时候,他可以揣袖子里,再多的话会用荷包,其实到这一步,已经会遭遇盗窃这类危险。
像那种铜钱数量多,遮都遮不住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诸朝古人们看到这一幕,十分感同身受。
因为他们使用。的钱大都是铜钱,心里能够和视频里的古装小人共鸣。
【光是日常就会遇到偷盗等情况,如果是那种远途旅行,在没有轻便纸币的情况下,就需要带上金银铜。
而这种情况,说实话,遇到打劫的几率会很大。】
“是非常大!并且纸币出现前,但凡是远途的人,身上一定有钱,这会让那些打劫的人很好判断。”
“反倒是纸币出现后,能够一定程度的迷惑山贼们。”
诸朝古人们脸色煞白。
只劫财的山贼还算好的,一般会劫色和劫命,可以说一旦倒霉遇到,生还几率不大。
【然后是银行,古代银行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银行距离宋朝纸币有时间差距。
在纸币出现,银行们不管是内部还是运输,都是金银铜,也就是咱们现在的现金。
数量庞大的金额,绝对会增加危险。】①
“银行,原来是钱庄啊。”
“确实,咱们一般人不会有那么多钱,可是钱庄不一样,钱来钱往,那就是歹人们眼中的大肥羊。”
“在城里还好,一旦出现在城外,那么多钱一定会被人盯上。”
“虽然钱庄运钱的时候一定会有人保护,但每次都提心吊胆,也让人受不了。”
外行人们都知道情况不妙,开钱庄的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确实,金银铜太过显眼,相比之下,纸币会好很多。”
“毕竟纸币比金银铜更好隐藏,比如用纸张遮掩混合。”
不过讨论这些的人,大都是唐朝之后,有钱庄的时代。
唐朝之前,人们虽然不知道钱庄,但其时代也有相似的店铺或者行当。
【银行的发展,和纸币也有一定关系,纸币因为轻便、安全等原因,降低了金银铜等货币的风险。
且随着纸币发展,双方联系越来越密切,直至今日,两者已经密不可分。】
“银行和纸币吗……”
“两者怎么个密不可分法?”很多人疑惑。
“想听一下银行的起源。”
不同时空的人,齐心协力问道。
他们的话上天幕,变成评论,被姜叶和江雪看到。
【银行起源吗,其实在唐朝之前,就有钱庄的雏形,那就是典当行。
典当行顾名思义,就是典当东西,跟后世以钱为本的钱庄功能有些区别。】
“原来钱庄是典当行啊。”
典当行,哪怕春秋战国的人们也不陌生,因为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典当的观念和实际例子。②
【从最初的典当行,到钱庄,再到咱们现在的银行,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我们目前银行的主要功能有存款、取款、贷款几方面。】
“赶紧记下来!”随着姜叶介绍银行,诸朝官。方人员们奋笔疾书。
“存钱和取钱,后世钱庄和银行,很值得人信任吗?”
如果不是值得信任,谁会把钱交给别人。
“还有贷款,那是什么?”
也有人注意到陌生的贷款一词。
【存款的话,就是往银行里面存钱。
如果只是为了安全,人们大可以藏严实点,为什么还要选择银行?】
“对啊,为什么要把钱存银行,自己留在身上不好吗?”
“所以可以得知,人们把钱存银行,最大原因并不是什么安全。”
“如果我是开钱庄的,我有什么办法能让百姓们过来存钱?”有人忍不住换位思考。
有的人想到办法,也有人想不出办法。
【答案是:利息。
存的钱越多,时间越长,利息也就越多,这种办法相当于钱生钱,这才是人们愿意存款的原因。】
“果然是许之以利。”之前想到办法的人,不出所料道。
“居然是给利息,好直白、简单。”
“可不得不说,这种办法很有效。”
是的,别说那些聪明人,诸朝百姓们听到把钱存银行里会有利息,别提多心动。
“钱存银行真的会有利息吗?”
“要是这样,难怪有人愿意存钱了。”
换做他们,他们同样愿意。
【然后是取款,只能存不能取就是耍流氓,比如明朝纸币不回收,明朝要是开钱庄,百姓们能血本无归。
只有切实兑换承诺,才能为银行积攒信誉,打下口碑,可以说取款对银行这个体系来说,十分重要。
他们要是敢不兑现取款承诺,那么整个银行体系也就无法运转,更别说做大做强。】
明朝官。方:“……”
不同于沉默的明朝官。方,明朝百姓们则庆幸和抵触。
“得亏朝廷没强制让咱们把钱存皇家钱庄,要不然就朝廷那德性,完全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③
“所以从一开始,朕的大明宝钞就行不通。”朱元璋眸光黯淡。
他已经彻底明白大明宝钞问题所在,可是已经晚了。
明朝因为前期所作所为,已经让百姓们失去信任。
“确实,要是无法取款,绝不会有人再信任钱庄。”
关于这点,是诸朝古人们的共识。
“等等,既然存钱承诺给利息,取钱的时候也不使绊子,那银行该如何挣钱?”
“银行不可能一点不赚,还往里面倒贴钱。”有人觉得不对劲。
按照天幕说法,百姓们存钱和取钱完成以后,是能获利的。
那么相应的,钱庄就会有所损失。
问题来了,钱庄是那种损己利人的慈悲存在吗?
开玩笑呢,就是不懂经济的普通人,也不觉得钱庄等地方,会一点不求回报。
【最后是贷款,贷款就是银行借钱给别人,然后收取利息的行为。
贷款也是古代钱庄盈利的手段之一,不同于咱们现在银行贷款流程大都正规,古代银行贷款很容易出现高利贷情况。
高利贷是十分暴力和血。腥的手段,咱们现在沾上高利贷,都可能出事,在古代更不用说,很多时候都会伴随命案、人。口。买。卖等罪恶发生。
大家注意远离高利贷这种危险行为。】④
“高利贷,原来如此,钱庄就是靠这个挣钱的,他们给出去的钱,必然会从别的地方拿回去,并且连血带肉。”
知道钱庄挣钱手段的人们神色凝重。
“钱庄居然那么可怕吗?亏前面看存钱和取款还以为他们是好的呢。”
诸朝原本对钱庄心生好感的百姓们傻眼,受到猝不及防的冲击。
就好像一个对你温和微笑的人,在获得你的信任之后,猛然露。出狰狞獠牙。
之前百姓们对存钱和取钱有多心动,在知道高利贷后,就有多心惊。
“天幕,也不是每家钱庄都会放高利贷的!”唐朝之后,有钱庄主人欲哭无泪。
“但不可否认,确实有钱庄这么做。”
并且放高利贷的钱庄数量还不少。
以至于连“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种话说出来都让人羞愧脸红。
【比起古代的典当行,钱庄业务范围更广,然后有私人和公家钱庄之分。
咱们现在的银行也有公私之分,不同的是咱们现在银行不管公私,彼此之间数据可以互通,但古代,钱庄之间的数据并不互通。】
“数据互通,这是什么意思?”
“总不可能是能在其他钱庄用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不同钱庄的存款凭证怎么通用,这怎么可能做的到!”
诸朝开钱庄的人们十分激动。
他们身为内行人,都想象不出存款数据互通的样子,外行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钱庄只认自家钱庄的存款凭证,绝不可能认别人家的!”
【不过咱们现在银行数据能够互通,是凭借科技发展,不管是取款、转钱,都可以在不同银行操作。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