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让我们走进古人们的衣食住行》
姜叶:“先秦时期,人们衣服里面要么不穿,要么胫衣,所以荆轲刺秦失败后对着秦始皇箕坐,被视为羞辱。”
嬴政:“……”
另一时空,刘邦哈哈大笑,却诚实的并拢双腿。
《第二期:论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文化教育界的重要性》
邓绥:蔡伦!
赵匡胤:毕昇!!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
《第三期:火药,从长生到军事的华丽变身》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一听一个不吱声。
《第四期:两条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
《第五期:医学对平均人寿的提升和影响》
《第六期:从黄河流域到如今的“大公鸡”》
【排雷:作者不是历史专业,可评论帮作者纠正,本文完结前能改就改。
本文是平行世界小说,非历史向文,内容请勿当真。】
内容标签: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剧透
主角视角:姜叶,江雪 配角:秦,汉,唐,宋,明,清,各朝代名人
其它:历史直播,华夏文明,秦皇汉武
一句话简介:为历史人物直播各种中华文明
立意:弘扬华夏文明,增加民族自信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①
诸朝天际,清润柔和的女男混声伴随恢宏飘渺音乐,天幕宛若画轴在半空从中向两边推开。
下方身处户外的人听到声音下意识抬头,惊讶地张大嘴,很快爆发无数嘈杂和喧闹声。
“陛下,神迹,半空突然出现神迹!”
诸朝,宫人们匆忙向帝王禀报,所传内容大同小异。
秦朝,嬴政闻言,看向徐福。
徐福垂眸否认:“陛下,不是臣。”
“既如此,徐仙师随朕出去看看。”
嬴政从徐福身上收回视线,龙眸微眯,心里思忖新出现的神迹和说能为他寻来长生不老药的徐福哪个本事更大。
刚才他们正商讨徐福出海一事,被意外打断。
跟在嬴政身后,徐福心里涌起不祥预感,直到看到半空天幕,他瞳孔骤缩,心直接沉到谷底。
如果说刚一开始,他还以为所谓神迹是“同行”捣鼓出来,那现在他彻底推翻这种可能。
因为半空中的天幕,一看就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哪怕是海上蜃景也不足天上光幕百分之一灵动。
总不可能真是神仙显灵,徐福额上涌现细密汗珠。
很看重徐福的嬴政却没发现徐福此刻异样,他正抬眸看着天上光幕眉头皱起。
因为嬴政发现,光幕面向的是天下人,不独他一人和少数人看到。
想也知道,伴随神迹降临,本就不服大秦的六国贵族会再起波澜。
汉初,姿势慵懒的刘邦看着天幕微微正身。
“华?夏?没有乃公创立的汉。”
萧何、张良闻言对视一眼,想说什么,就见刘邦身体重新放松,“也没始皇老哥的秦,那我就放心了。”
夏朝太远,目前能跟汉朝一比的也就之前的秦朝。
“若天上真是神迹,一定会肯定陛下的汉,和否认暴虐的秦。”张良对刘邦道。
“没错,别说神迹,就是始皇老哥从帝陵里诈尸,乃公也问心无愧,毕竟又不是乃公把偌大秦朝败干净的。”刘邦边说边肯定点头,心态更平。
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立下赫赫战功,刘彻正意气风发。
看着天幕,刘彻于高台挥斥方遒,“比起夏朝,朕的大汉绝对更好!”
唐太宗时期,李世民担忧,“也不知神迹到来对大唐是福是祸?”
此时天幕原话作者还没注解,是以贞观一朝并不知道天幕话语开篇距离他们如此近。
武周女皇时期,武曌眸光微动。
“朕记得‘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出自前朝。”
上官婉儿垂眸,“是,陛下,这句话是前朝孔颖达大人对《春秋左传》的注解。”
而那位孔颖达大人,是贞观一朝,太宗的臣子。
“所以,神迹有可能提到我们,你们怕不怕?”武曌挑眉环视自己周围女官。
太平欲言又止,很想说这话应该问母皇自己,母皇怕不怕,万一神迹否定母皇君临,母皇怎么办?
宋朝,赵匡胤望着辽国方向叹气,“华夏啊。”
曾几何时,辽国地盘,也是华夏一部分。
明朝,朱元璋朝天上光幕射箭,光幕如水波晃动几下,又恢复平静。
朱元璋心里可惜,“看来没办法把这个东西毁掉。”
“爹,你这样万一触犯天罚怎么办?”年幼朱棣嘴快道。
怕父亲生气,朱标向前一步,遮挡住朱棣这个弟弟的身形。
“你想多了,世上没有神仙,哪怕真有神仙,没有受过他们恩惠,又有何惧。”朱元璋冷笑。
儿时他多渴望神仙降临救他们一家于水火,可是没有。
现在他已是帝王,就算是真神仙来了,他和大明也不需要!
半空的光幕没感受到他们复杂情绪,随着光幕彻底展开,一女一男身着古装并肩出现,正是本次历史节目的两位主持人:姜叶和江雪。
两人身后背景空旷,一览无余,再加上灯光,极大吸引人注意力。
【哈喽,屏幕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姜叶和江雪两人跟众人热情打招呼。
诸朝众人大惊,“他们在跟我们打招呼,难道他们能看到我们?”
阴谋论观点的人当即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帝王们的身边更不用说,纷纷护驾。
有的帝王直接回了室内,就算留在外面,也是里三层,外三层。
姜叶和江雪毫无所觉。
【近年来伴随古文化复苏,越来越多人对我们华夏文化感兴趣,我二人有幸成为本次历史节目的主持人。】
“古文化?是什么东西?”有人一头雾水。
“华夏文化又是指什么?”有人皱眉思索。
“历史节目,是和历史有关吗。”有人睁大眼睛,这是唯一他们有点听懂的词。
“主持人又是什么?看他们不像寺庙的住持啊。”还有人拿姜叶和江雪和寺庙住持做对比。
“陛下!”各朝臣子一边思考,一边快速赶往各自君王身边。
【《第。一期:让我们走进古人们的衣食住行》。】
伴随姜叶和江雪声音,两人身后背景突然出现一大行字,正是姜叶和江雪说话的内容。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不知打断多少思绪。
“神仙,他们真是神仙!”百姓们越发肯定,已经有人朝着天幕跪下并祈愿。
君王和朝臣们勉强还能稳住,君王们环视,问臣子,“他们嘴里的古人是谁?难道是比他们更年长的上古大神们?”
“还有那些字,难道是神文?我们不认识居然也能看懂!”
一些有长生梦的君王眼睛一亮,看着天幕目光灼灼。
【我们先来说衣服,众所周知,每个人出生时身上都是没有衣服的,我们身上现在的衣服,全部都是后天获取,这一点无论古今人类都是一样的。】
姜叶说的通俗易懂,哪怕是古人理解也没问题,当即就有人点头。
有文化的古人神色复杂,“神仙们的衣服也是从别处获取的吗?”
“还是,他们并不是神仙……”
【衣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远古时期的人们也没有穿衣服的概念。】
【直到距今约五万年到一万年前,也就是旧石器晚期,古人使用树叶、兽皮等自然材料对身体进行遮挡和装饰,这就是原始服饰的萌芽。】②姜叶和江雪道。
正点头的古人顿住,面面相觑,“这是哪里的人啊,居然都不穿衣服。”
对于已经拥有服饰文化的古人们来说,不穿衣服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
“兽皮能当衣服我们知道,可是树叶怎么做衣服?是把树叶变成丝线,还是直接就用树叶?”
“应该是变成丝线吧,树叶怎么当衣服。”恕有衣服概念的人想不出来。
【步入新石器时代后,古人从麻、葛、鸟兽羽毛身上采集材料,制成麻布、褐布等,并且还有相应的纺织工具:陶纺轮、纺锤、纺坠、原始腰机等。③】
伴随姜叶和江雪话落,后方大屏幕出现麻、葛等植物图样,以及它们被采集后,用古老纺织工具加工纺织的画面。
看到这一幕,古人们惊讶地张大嘴巴,“这,这些东西好熟悉啊!”
远的不说,近的如纺织工具,她们家就有。
还有他们身上的麻布、褐布,也和天幕上的一样。
“他们,和我们好像啊。”有百姓感叹。
“有没有可能,他们就是我们?我们就是神迹嘴里的‘古人’。”有人大胆猜测。
“这也太荒谬了吧,我们怎么可能拥有神仙后人。”其他人下意识摇头。
虽然他们也觉得自己形象符合,可是神迹展现的手段让他们不敢妄想。
当然,这是对没文化的人而言,对于有文化的人来说,从麻、葛出现瞬间,就眉心猛跳。
比起底层百姓,他们对自己的猜测更有信心。
“你们意思是,他们所说‘古人’是指我们。”嬴政语调平静,只握剑力道微不可见加重。
“是,陛下,他们所说的纺织工具,我们至今还能追寻到踪迹,他们,并不是神仙。”
嬴政臣子们躬身,不敢看帝王,毕竟他们都知道他们陛下对长生的追求。
“徐仙师怎么看?”嬴政问徐福。
徐福嘴唇嗫喏低头,“臣,和诸位大人看法一致。”
“徐仙师也不觉得他们是神仙,朕还以为会是别的答案呢。”嬴政淡淡看了徐福一眼。
能弄出神迹的人都还不是神仙,那徐福真有为他弄来长生不老药的本事吗?
【随着时间推进,除了麻、葛,人们的衣服原材料又有了新的来源,那就是更柔。软的蚕丝。】
【传说黄帝之妻嫘祖教导人种桑、养蚕、抽丝,被后世称之为蚕祖。】
【嫘祖距今我们约有五千年的时光,我们华夏也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等到商周时期,丝绸有了更高的工艺水平,春秋战国时,丝绸的花色和品种也丰富起来,等到汉朝,更是开启‘丝绸之路’。】④
“汉朝?”前面的商周、春秋战国,已经让嬴政确定后世之人的猜想。
本以为商周、春秋战国后会是他的秦朝,没想到直接跳到汉朝。
已知商周、春秋战国排在秦朝前面,那汉朝极有可能是秦朝后面的朝代。
他的大秦亡了?!!嬴政心神巨震。
虽然心里清楚大秦千秋万代的可能性不大,可是直接略过秦朝,他大秦就这么没存在感?
这比得知大秦亡了更让嬴政难以接受。
“陛下!”王翦、李斯、蒙毅等人担忧地看着嬴政,心里同样不好受。
毕竟他们同样为秦国付出良多,又是秦朝重臣,改朝换代,他们下场能好。
“看来,朕终究没能长生不老。”回过神,嬴政终于接受现实。
他对自己有信心,只要他还在一天,大秦就不可能亡,大秦既亡,就说明他已驾崩。
“陛下,是臣办事不力。”徐福声泪俱下地向嬴政请罪,心里却清楚提前认错,总比过后被点出来认错好。
虽然后世人不一定提起他,但他不能赌。
“看来徐仙师暂时不用出海了。”嬴政看着突然没了仙气的徐福,对徐福出海一事没了信心。
不过还不知道徐福真正计划的嬴政,在徐福主动认错后并没过多追究。
汉初,刘邦猛地精神,“汉朝的丝绸之路,算了,一定不在乃公时期。”
想通后刘邦身上又没了劲。
吕后时期,吕雉问宫人,“天幕所言都记下来了吗?”
“禀太后,都记下来了。”宫人们道。
“丝绸之路,也不知是大汉第几代帝王开启的。”吕雉能感受到后世二人对丝绸之路的推崇。
汉武帝时期,刘彻心神一动,刚准备仔细听,就听姜叶道:“丝绸之路我们暂且略过,后面细讲,先说回古人衣服本身。”
刘彻:“……”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②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小可爱的捉虫,么么哒~】
作者同类型完结文: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可能雷点:有嬴政和吕雉cp。】
《诸天聊天群从西游开始》【可能雷点:有武松和潘金莲cp。】
作者预收文求收藏:
《国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和本文算同类型,主神、无限、历史直播、国运流。】
《诸朝直播带货指南》【位面直播、给诸朝古人和星际未来互相带货。】
《穿书女配和女主联手爆红》【娱乐圈文,女主和女二友谊长存。】
“衣服有什么好说的。”见姜叶和江雪两个跳过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刘彻忍不住嘀咕。
就算他们现在知道古人曾用树叶、兽皮蔽。体又如何,相信朝中最崇尚周礼的大儒也不会去复古这个。
【同样都是衣服原材料,大家知不知道麻和丝的不同?】
姜叶看向镜头,跟屏幕外的观众们互动。
“麻和丝的不同?麻布粗糙结实,丝绸顺滑娇贵,就像我的糙手只能织麻布,柔。嫩无老茧的手才能织丝绸。”一个经年绣娘抚摸着自己的手怅然若失。
就算同为绣娘,织麻布和丝绸的手也不同,丝绸娇贵,手太过粗糙,会让丝绸勾丝。
“蚕丝织成的丝绸价格很贵,哪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穿的起的,别说咱们买不起丝绸,就是真买得起,那也得放在家里供着,哪敢穿出去,更别说下地干活。”身着布衣的百姓们摇头唏嘘。
“同样是衣服,丝绸比麻布穿着舒适多了。”有实力穿丝绸的贵族们感叹。
就像布衣百姓对丝绸想象匮乏,贵族们对布衣也敬而远之。
“丝绸是好东西,可惜我们有买丝绸的钱,却没穿丝绸的资格。”诸朝许多商人神色黯然。
正呢喃自语的诸朝众人没发现他们的话变成文字出现在神迹天幕上。
直到身旁人提醒,他们才惊觉此事。
“陛下快看,那句是臣刚才说的话,居然出现在天幕上!”贞观年间,长孙无忌看着天幕出现自己的话,惊讶不已。
他自然是感慨丝绸比麻布舒适的贵族之一。
李世民震惊,“为什么辅机的话会出现在天幕上?难道天幕那边真能看到那些字?”
他感到不可思议,对于天幕,他们一开始以为神迹,后来发现是后人之人,虽然不知后世是怎么做到的,可他们真要能跟后世对话,那跟神迹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天幕真能看到我们现在说的话,那我们是不是能借此联系后世?”想到这种可能,李世民激动起来。
“陛下,能上天幕的那些话都是和那个女郎问的问题有关。”魏征仔细观察后摇头。
李世民稍微冷静,发现还真是。
天幕上的字都和麻布和丝绸的不同有关,并没其他相关内容。
“无碍,有一就有二,前提是天幕真能看到我们这边的字。”李世民深呼吸。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一”。
直播间评论滚动飞快,其互动结果让姜叶满意,【我看到大家的评论了,大家对麻布和丝绸的不同回答的很好。】
姜叶面对镜头微笑,不知道对面的观众们掀起惊涛骇浪。
“爱卿,他们真能看到我们这边的话吗?”刘彻看向自己左膀右臂:卫青、霍去病。
“陛下,臣不敢妄言。”卫青抿唇,毕竟这事事关重大,他们手中信息目前还少。
“臣倒觉得他们能看到我们的话,毕竟他们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岂不更神异。”霍去病看着天幕,语气肯定。
“若是真能联系到天幕,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这一刻,诸朝不少帝王心头沉重地达成这个共识。
毕竟高高在上接触不到的天幕,和能够沟通的天幕,那完全是两码事。
前者他们可以把天幕当泥菩萨供起来,不用担心出太大意外,可是后者,说不定会朝野动荡,谁让能看到天幕的是全天下人,而不是寥寥几个。
“陛下……”武周时期,上官婉儿欲言又止。
若天幕真能沟通,那本就不服武周统治的朝臣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急什么,你们觉得是天幕距离他们近,还是朕距离他们近?”武曌轻嗤,并不紧张。
除非天幕能从天上下来亲自救他们,要不然谁敢蹦跶她就把谁按下去。
【把大家的话简单总结一下,发现麻和丝绸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价格、舒适度还有穿戴资格几个方面。】姜叶把弹幕内容做一个简单归纳。
至于弹幕偶尔出现的历史名人名字,姜叶和江雪没放在心上,毕竟他们这是历史节目,历史人物ID很常见。
【首先是价格,麻和丝的获取源头价格就有了差距,不同于麻的原材料是植物,可以大片种植,相比起来,丝的来源依赖蚕,而蚕需要人精心呵护,这样一来人工成本就上去。】
【更别说蚕成长期间还需要吃桑叶,又进一步的增加成本。】
说着,姜叶身后背景变幻,画面分成两半,一半是苎麻等原材料的种植,一边是蚕的喂养过程。
【麻和丝初始纤维都非常细,只是植物更好种植,能以量取胜,获取难度不高,价格自然降下来,而蚕的养殖成本加上产量小,价格自然上去。】
“乖乖,这蚕照顾的精细,难怪那么贵。”古人咋舌,以前他们知道丝绸贵,却不知为什么贵。
他们没留意身旁女人们抬起的头和越发灼。热的目光,那是蚕的养殖过程及注意事项。
就算古代女人人手纺织术,也不是人人都会养蚕的,可是现在,养蚕的详细过程就在她们眼前。
丝绸由蚕丝织成,价格高昂,可是蚕的种。子却不值钱。
若是她们也会养蚕,加上本就有的纺织术,以后是不是也能织出丝绸?
就算养蚕量比不得专门养蚕的人家,可只要能织出一匹丝绸,按照丝绸价格,也能极大改善自己家的情况。
这是对自己和家人有利的事情,她们记的越发用心。
好在天幕上的字她们都能看懂,要不然连门槛都进不去,她们不知得多绝望。
男人们回神,看到女人们“偷懒”,当即眉头一皱准备发火,可是在知道女人们的想法后,纷纷转怒为喜,“这个好,等到时候咱们再种几颗桑树,争取早日织出丝绸。”
行动力强的人当即去寻蚕籽和种桑树。
当然也有“聪明人”冷笑,“你们都种桑养蚕,以后丝绸价格只怕会和麻布一样低。”
麻布不就是,多了不稀罕,丝绸是“物以稀为贵”。
【话说,古代如果遍地养蚕缫丝,丝绸价格会不会降下来?】江雪看到这条弹幕,转头问姜叶。
这话让不少对养蚕种桑感兴趣的古人们心提起来,有人忍不住拍大。腿,“等蚕丝多了,价格一定会降,就像麻布一样!”
丝绸贵的他们买不起,且不是生活必需品,先前他们并不在意,可自家以后也可能织出丝绸,他们心态马上不一样,由衷希望丝绸越贵越好。
【蚕丝如果真多了,价格肯定会降,可是再降也降不到哪去,因为养殖成本和人工精力摆在那,就算是我们现在也不是人人穿的起丝绸。】姜叶摇头,工业化的现代都做不到的事,古代更不用说。
就算古代丝绸真多了,也不可能造成泛滥。
这让正担心的诸朝古代百姓们松了一口气,“丝绸价格不会低的跟麻布就好。”
只要丝绸价格比麻布高,至于多付的精力他们并不在意,比起付出精力,他们更担心没钱赚。
“人人穿的起丝绸,后世人真是好大口气。”明朝朱元璋冷哼。
“爹,他们说的是‘后世也不是人人穿的起丝绸’,您别断章取义啊。”朱标有些无奈。
“俺知道,俺就是气不过,天上的女郎和郎君细皮嫩肉,一看就没吃过苦,他们知道人人穿的起丝绸意味着什么吗?他们就像晋朝晋惠帝‘何不食肉糜’一样!”朱元璋忍不住站起走动,宛若一头暴躁雄狮,他只觉得胸。口有一团火,不发泄出来不舒坦。
不像九成多帝王都是富贵窝里出生长大,许多不知民间疾苦,真正从底层百姓上来的朱元璋可太清楚底层百姓过的日子。
吃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谁会考虑衣服的华贵,尤其还是娇贵丝绸,难道后世人都不干活了?
相比这个离谱可能,朱元璋更觉得姜叶和江雪是后世的贵族阶层。
姜叶和江雪没隔空感受到朱元璋的怒火,他们继续说下去,【丝绸价格比麻布高,除却养殖和人工成本,它的舒适度算是最大原因。】
【麻布质感粗糙,尤其是新做出来的麻衣,会磨损人的皮肤,给人的感觉并不舒适,而丝绸不同,丝绸质地光滑,穿在身上很舒适,不用担心皮肤磨损和疼痛。】
【对于古代普通百姓们来说,丝绸价高且娇贵,不是他们能负担起的,所以古代普通百姓们穿的基本都是布衣,后来‘布衣’还成了普通百姓的专指名词。】
对于这点,诸朝百姓们反应并不大,毕竟他们没有穿过丝绸,没体会过丝绸的舒适,也没法对比。
倒是麻衣他们很有发言权,“新麻衣的确有些不舒服,可是只要多穿一段时间,习惯了就好。”
“确实,习惯了丝绸的顺滑,再去穿麻衣,感觉特别刺挠。”习惯穿丝绸的贵族们忍不住感叹,切实对比过后,他们对丝绸只会更追捧。
对于民间开始的种桑养蚕,非常乐见其成。
【说完麻和丝的舒适度,我们最后来说这两种衣服的穿戴资格,可以说丝绸从现世,就是专属贵族们的奢侈品。】
【丝绸奢侈在价格,不是普通百姓负担起的,后来人们还给丝绸加上身份限制,如古代许多朝代‘重农抑商’,规定商人们不能穿丝绸。】
【就这样,有资格穿丝绸的百姓买不起丝绸,有钱买丝绸的商人没资格穿丝绸,丝绸就这样成了贵族们的专属。】
【如果说‘布衣’专指普通百姓,那‘丝绸’就是贵族的象征。】
【同样是衣服,却被人为划分出不同意义。】
这话让不少帝王微怔,“不这样怎么更好治理百姓?”
“听他们意思,后世衣服难道没了阶级之分?”刘彻眼眸微怔,作为统治阶级的君王,他想象不出衣服没有阶级之分的模样。
要是什么人都能随便穿衣,朝廷还不乱套?
【比起古人,我们后世穿衣自由很多,就像我们虽然不是帝王,但穿龙袍一点事没有。】
【就算小众奇装异服,也只受道德谴责,而不违法犯罪。】
诸朝古人们听的麻木,你们那是自由很多吗?你们那是没一点限制吧,穿龙袍都没事。
帝王们头皮发麻,古代衣服身份巅峰,贵族中的贵族,莫过于龙袍,可是现在他们听到什么,后世人不是皇帝也能穿龙袍?
后世的皇帝呢?怎么不管管!!
“父皇,两个后世人嘴里的龙袍应该是像戏曲伶人所穿的龙袍,并非真的龙袍。”
看朱元璋神色不悦,朱标想了一下道。
没听两个后世人都说了,他们并非帝王,既然这样,就算穿龙袍,也不会有相应的帝王权利。
而龙袍没有相应权利,最多就是一件奢侈衣服,用不着忌惮。
“最好如此,后世皇帝怎么当的,对底下人如此纵容,龙袍也是能随便穿的!”后世两人对龙袍的轻慢让朱元璋不喜,觉得姜叶和江雪是在以下犯上。
别说控制欲极强和掌实权的朱元璋,就是手里没实权的傀儡皇帝们,见姜叶和江雪对龙袍不敬心里也阵阵不舒服。
没实权的他们,龙袍算的上最后一层遮羞布,好似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才是天下之主,而不是那些乱臣贼子。
一时间,不少傀儡帝王对姜叶和江雪心生厌恶,“可恶的后世人,既然出现,不想着救我们,反而对我们皇权诋毁。”
有实权的帝王龙袍就是一个象征,不像他们龙袍已经是最后尊严。
这让那些乱臣贼子看见,只会对他们更不客气。
刚开始大多数人注意力都放在龙袍上,只有少数人把目光放在姜叶身上。
武周时期,武曌难得正色看着姜叶的坦然和自信。
刚才是姜叶和江雪两人一同调侃,江雪也就算了,要知道姜叶可是女子。
“陛下,难道后世女郎也能随便穿龙袍?”上官婉儿诧异,说出武周参政女官们的心声。
她们本以为自己冒天下大不韪追随武皇已经足够出格,却不想后世女郎比她们更夸张。
“不,应该说后世女郎也能执政,要不然非官身的女郎绝不会如此自信。”武曌心有触动,作为女皇,她太明白上行下效。
后世上面要是没有女子执政,普通女郎绝不可能如此坦然自信。
难道自她之后,还出现过别的女皇?
这让武曌侧目,她本以为自己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没想到她道不孤。
宋朝,刘娥掌权时期,听到后世女郎也可以穿龙袍,刘娥垂眸看向已经准备好的龙袍,“自秦始皇建皇帝制至今,诸朝唯一正统的女皇只有武皇,而我,是否能成为第二?”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让刘娥有做些什么的冲动。
“他们真是太不知尊卑了!还有那个女郎,总不可能也能穿龙袍吧?”中宋及后面的明清注意到姜叶的男人数量不少,比不得前面朝代男人们自信,朝代越往后的男人越见不得女人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