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开霁by素光同
素光同  发于:2025年01月01日

关灯
护眼

当下正?值五月,岱州、凉州的?天气干燥偏寒,近来又刮起了东北风,从竹城到凉州的?水运更快,预计不到七天便能抵达凉州境内。
如此特殊的?条件下,谢云潇片刻都不愿耽搁。他吩咐道:“立刻查验这一批粮食,明天一早,发往凉州。”
数百名士兵领命告退。他们忙碌了整整一夜,终于把两千石蔬菜收拾好了,转运到了两艘船上。
蔬菜与粟米不同,需要储存在避光的?地?方,四周必须通风通气。承运蔬菜的船舱阴冷无比,隔板上设有通风的?气孔,凉州士兵就把蔬菜分装在油纸里,悬吊在船舱内,舱室的?地?板上摆放着袋装的粟米,排列得整整齐齐。
天还未亮,装载妥当的?两艘商船,便在一艘战船的?保护之下,顺风驶往了凉州。
截至今日,岱州的?事务一切顺利。
谢云潇正?想给华瑶写?信,侍卫传来了战报——秦州叛军约有三万人,他们?分成了三十批,每批一千人,不分昼夜地?突袭竹城附近的?各大城镇,驻守各地?的?启明军仅有四千人,疲于应付叛军的?进攻。
谢云潇整军已久,只等着剿灭叛军。他传令军队备战,又抽空写?了一封信,吩咐侍卫加急派送。今日又是一个晴天,明朗的?晴光中,他率兵出城,直奔战火弥漫的?村庄。
竹城的?守城将?领共有十人,他们?在城墙上站成一排,痴痴地?望着谢云潇远去的?背影,只见他驰骋于最前方,三千名骑兵气宇轩昂,疾风似的?飞奔着,紧跟着他一路行进,踏响一阵战鼓般密集的?马蹄声?,余音壮阔而嘹亮,仿佛贯穿了日月,回荡在茫茫原野上。
此情此景,难免让人感怀,身为守将?之一的?严临开口道:“他们?不是岱州人,却……却……”
站在一旁的?柳平春接话道:“却甘愿出生入死,只为保护岱州的?百姓。”
他转过?身来,面朝着同僚:“各位听说过?吗?启明军的?十四字箴言。”
他一字一顿道:“扫荡天下不平事,何愁天下不太平?”
三天后,岱州的?捷报传到了秦州宛城。
华瑶飞快地?拆开信封,仔细地?读完了这一则喜讯。
如同她预料的?那般,谢云潇一战大胜。
竹城附近的?地?势,早已被华瑶探察得清清楚楚,方圆三百里的?地?貌,全?都详细地?画在牛皮纸上。华瑶和谢云潇反复考虑过?无数遍,甚至推演出了叛军进攻的?方式,以及启明军迎战的?策略。
叛军从秦州逃到岱州,这一路上,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谢云潇率兵进驻岱州之后,叛军更是如临大敌,必然会从远处观望,眼见一群凉州精兵登上战船,奔向东北方,便以为凉州精兵回老家去了,正?是反攻的?大好时机。
叛军对岱州地?势的?了解程度,远不及谢云潇。竹城的?四周遍布哨岗,这些哨岗都是柳平春设立的?,因而听命于谢云潇,由于这一层关系,谢云潇埋伏袭击叛军也不难。
而且,华瑶还把祝怀宁派给了谢云潇做副将?。
虽然祝怀宁缺了两根手指,但他的?武功也是一等一的?好,由他辅助谢云潇,谢云潇简直如虎添翼,把叛军杀
得丢盔弃甲。叛军恨不得从岱州爬回秦州,然而岱州通往秦州的?路上,各处关隘也有重兵把守,叛军真是无路可?逃,残兵败将?只能跪地?投降。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华瑶调度有方。
华瑶高高兴兴地?想着,再过?十天半个月,等到岱州的?局势平定下来,或许她就能和谢云潇见面了。
他们?分开已有一段时间,常言道“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她略感一丝期待,重逢当天,他会对她说什么?又会做什么?
想到此处,华瑶及时停止。她还没把宛城的?烂摊子收拾干净,怎能胡思乱想?她定了定神,又翻开一本折子,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
华瑶坐在临窗的?一把金螭椅上,面前是一张紫檀木桌,左手边摆放着她从地?宫搜刮来的?几本珍贵古籍,右手边堆叠着一摞折子。
当她抬起左手,衣袖垂落,刚好拂过?一本武学?古籍,凉风透窗吹来,书?页被风乱吹,沙沙作响。
这本书?名为《武学?七道》,封皮是极为贵重的?缂丝,华瑶一眼就相中了书?封,但她这几天太过?忙碌,实在抽不出空去读书?。
当下,她忽然起了兴致,随意地?翻弄书?页,竟然发现书?中别有洞天。
此书?的?前半部?分,详细地?阐述了武学?之奥妙,正?所谓“习武先?习内功,练拳先?练气力”,其中的?诸多道理?,由浅入深、由深入妙,颇有强身健体之效,毫无根基的?年轻人也能借此提升修为。
此书?的?中篇,名为《七道》,将?武功分为上三道、中一道、下三道。
上三道包括清静道、正?元道、太极道,在这之中,又属“清静道”最容易修炼成一代?宗师。
归属于清静道的?习武之人,对名利、财富、权势毫无一丝贪恋,却又常怀怜悯之心?,深知众生疾苦,深感世道多艰,品性往往是宁死不屈、宁折不弯,若有情,情必专,八字批语为:“清静道,出尘之灵仙。”
华瑶不禁暗暗心?想,谢云潇好像就是清静道?他确实超凡脱俗,很有几分仙气,远非寻常人所能比拟。
但是,书?中又写?,“修习清静道之人,世所罕见,千年不遇”,华瑶觉得,这个描述好夸张,哪有那么罕见啊,她偏要硬凑一下。
除了谢云潇,虞州寺庙里的?那个宏悟禅师,八九十岁的?老头子,不也符合“清静道”的?种种迹象吗?淡泊名利、怜悯众生,武功也修炼到了化境,而且,宏悟禅师还是出家人,信奉佛法,推崇佛理?,自然愿意斩断尘缘。
华瑶又往下看,只见书?中写?道:“正?元道,不施虐,不积恶,不畏怯,不淫邪。”
华瑶眼疾手快,不消片刻,便把“正?元道”整整四页的?叙述都看完了。
简而言之,修习正?元道的?人,也明白世事无常、天意难测,他们?或许会在斟酌之后,屈从于现实,妥协于现状,但他们?心?中始终有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若有必要,他们?甘愿为道义而奋力一战。
相较于清静道,正?元道更有几分红尘气,书?中的?八字批语为:“正?元道,入世之侠客。”
这一刹那间,秦三、许敬安、齐风……甚至是燕雨的?面容,都在华瑶的?脑海中快速闪现,但她并不是看了什么书?,就信了什么内容的?人,她满腹狐疑,又往下读了一章。
这一章所述,乃是“太极道”。
太极道黑白调和,正?邪相容,虽然属于上三道,但是,此道之人,往往贪恋钱财权势,或许还会沉迷美?色,处世手段极为圆滑,常被冠以“阴险狡诈”之名……
读到这里,华瑶皱了一下眉头。她隐隐感觉自己被针对了,暗骂道:“什么乱七八糟的?。”
她扫眼一瞧,只见书?中概论,太极道之人,心?怀大义,身负大业,行事不流于俗,治事不寡于众,得失之间,得道之时,八字批语为:“太极道,立业之明君。”
看到“明君”二字,华瑶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又见书?中告诫,归属于太极道的?武者,虽有欲念,却不能犯下嫖倡奸污、滥施酷刑、滥杀无辜、祸害社稷之罪,否则,依照书?中所言,便会“毁道行,乱心?志,损福报,折命途。”
古往今来,武功高手走火入魔,那也是时有发生的?,华瑶一点也不害怕,只因她的?心?智无比坚定,无论这本书?是真是假,她只相信自己必定是立业之明君。

华瑶的心中充满自信,高高兴兴地继续读书。
她刚刚看完“上三道”的介绍,记住了清静道、正元道、太极道的奥义。
“上三道”之?后的第四道,名为?“浮沉道”,属于“中一道”,此道之?人,心志不坚,品性不定,就像沧海中浮浮沉沉的一叶扁舟,随波而来,逐浪而去,八字批语为?:“浮沉道,顺流之?行者。”
归属于浮沉道的习武之?人,若是与“上三道”来往密切,不仅能精进武力,还能修炼心力。
“上三道”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屈不挠,其中尤以“太极道”最为?顽强,太极道的心性坚若磐石,无论经受怎样的风吹雨打,始终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念,因而能够帮助他人专心一志,这?也是太极道追随者众多的原因所在。
华瑶不禁点了点头?,不错,很有道理,她已经把?自己归类为?太极道。
她确实是一个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人。大梁朝的皇帝之?位,除了她高阳华瑶,还有谁能坐?她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代?明君。
华瑶的心情更好了。
她翻过?一页纸,开始研究“下三道”。
“下三道”分为?幽冥道、邪祟道、地狱道。
幽冥道之?人,不明事理、不通情理,缺乏仁智礼义的教化,只会凭着本性去屠戮众生,脑海中一片混混沌沌,全然不知?自己的刀剑之?下,葬送了多少枉死的冤魂,八字批语为?:“幽冥道,混沌之?畜类。”
这?么看来,秦州叛军的众多将领,都可?以算作“幽冥道”。他们到处烧杀抢掠,甚至以折磨老弱妇孺为?乐,就像是野蛮的畜牲,蒙昧而愚蠢。
幽冥道已是作恶多端,邪祟道、地狱道又有哪些恶行?
华瑶定睛一看,只见“邪祟道”的描述更复杂。
邪祟道之?人,豺狼之?心,饿虎之?性,极度贪财好色,只要掌握了一点权势,便能练出一身横征暴敛的本领。他们毫无一丝人性,奴性却是极强的,对上极尽谄媚,对下极尽剥削,明知?自己罪恶滔天,仍要榨取弱势群体的最后一滴血,八字批语为?:“邪祟道,乱世之?恶奴。”
华瑶若有所思。这?本书显然是嫉恶如仇,只从武者的品性上分类,却没提及法令法规的弊端,以及世态人情的炎凉。
就比如,晋明在秦州横征暴敛,他必然会放任一群恶奴盘剥百姓,除了皇帝,无人能制止他作孽,偏偏皇帝并不经常管教他,他一手造就了秦州的乱世之?祸。究竟是他培养了恶奴,还是恶奴诱导了他?这?其中的缘由,不为?外人所知?。
华瑶默默地叹了口气,在这?乱世之?中,笃信“仁善”二字,何其不易?她必须拼尽全力,才?能创造一个不愁温饱、不惧风雨的太平盛世。
华瑶匆匆往下翻,看见了“下三道”的最后一道“地狱道”。
出乎华瑶的意料,地狱道的篇章缺失了七页,残存的语句是:“地狱道,无惧无畏,无情无义,无恩无怨,无理无法……极易走?火入魔……身死之?日,神?灭形消……”
华瑶一下就想到了她的兄长,高阳东无。
地狱道的寥寥数语,格外贴合东无的心性。
残破的纸页上,依稀写出了地狱道的十字批语:“地狱道,尸山血海之?妖魔。”
华瑶有一点惊讶,其余六道的批语都只有八个字,“地狱道”的批语却有十个字,可?见“地狱道”真?的很不一般。
或许是因为?,“地狱道”的零星残页,勾起?了华瑶的好奇心,她飞快地翻阅整本书,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她就看完了全部内容。
《武学七道》的后半部分,正是一本武功秘籍。此书的功法极为?神?妙,先把?武者分为?七道,然后详细地叙述“上三道”与“中一道”应该如何提升内功、精修外法,每一道都有独特的诀窍。
华瑶的悟性极高、灵性极强,经过?她的一番审视,她不仅确认了秘诀行之?有效,还当场试用了一回。
“太极道”的功法,果然与她十分契合。
她依照书中所写的秘诀,运转内息一周天,只觉浑身气力充沛,血脉循环畅通,筋骨更加强健,双手双脚蕴含着劲力,从头?到脚都是暖洋洋的,烦躁的情绪一扫而空,她的心神?归入一片纤尘不染的净土。
此时此刻,华瑶再去揣摩自己的剑法,就仿佛换成了另一人的视角,能从各个方?向审视她的薄弱之处。
窗外青竹摇影,流风微动,华瑶正在闭目调息,竟然依稀窥见院中景致,原是因为?她的感官比平日里更敏锐,就连直觉都变得更强烈了。
华瑶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她睁开双眼,灵台一片清明。
既然秘诀如此有效,华瑶也放下了顾虑。她过?目不忘,很快就把?《武学七道》的后半部分背了下来。
此书说明了“上三道”与“中一道”的练气运力之?诀窍,也指出了这?四道所对应的弱点,华瑶身边的武将几乎都属于这?四道,为?了保护他们,华瑶便把?描述弱点的那几页全撕了,扔进香炉里烧掉。
此书的意图,大概是惩恶扬善,丝毫不提“下三道”如何修炼,还记载了对付“下三道”的策略,确实拓宽了华瑶的思路。只可?惜,地狱道的相?关章节又缺失了,徒留几张破旧的、泛黄的残页。
华瑶偏不信邪。
她拆开书封,里里外外地检查一遍,仍未找到任何关于地狱道的蛛丝马迹,但她发现了书封内侧的一处私章印记,朱雀展翅的形状,红喙金羽,历久弥新,她对此十分熟悉——这?是兴平帝麾下第一大将的私章。
兴平帝是华瑶的曾祖母。
曾祖母麾下第一大将,乃是一位身高八尺的魁梧女人。她身披金丝甲,手持银环刀,民间?称其为?“金甲将军”。
华瑶很小的时候,偶然听闻金甲将军的事迹,心底涌起?一股崇敬之?情,太后就送了她一副金甲将军的画作。
说实话,那幅画不太好看,名为?“麻雀啄食”,却把?麻雀画成一坨黑,笔锋粗糙而浑厚,展现出狂野的风格,华瑶根本看不懂。
金甲将军的私章,倒是给华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个私章印记,就是整幅画上,唯一让她觉得好看的东西。
现如今,再看这?本《武学七道》,难道是金甲将军的著作吗?这?也是说得通的。金甲将军的武功出神?入化,远超当世一切武学宗师,而且她的平生之?志也确实是惩恶扬善,她还自创了一条格言:“吾乃凡人,无奈凡人,为?人为?仁,难舍难分。”
正是因为?兴平帝、金甲将军……以及众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才?能开创出流传千古的“兴平之?治”。
华瑶的心中荡起?一阵慷慨之?情。她合上书页,脚步轻快地走?出书房,恰好遇到了前来报信的白其姝。
白其姝含笑道:“殿下的心情很好啊。”
华瑶牵住她的左手:“确实还可?以,我正想和?你说,我找到了一本秘籍,书中有几条口诀,都是练气运力的法门?,我已经试过?了,成效显著,你要不要也试一试?”
她们的周围是一片茂密竹林,夕阳乱筛竹影,石子路侧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淙淙地流动着,水面上波光流连,映照着她们二人的倒影。
白其姝忽然上前一步,与华瑶的距离近在咫尺。她说话的嗓音很轻,比流水声更浅:“适合您的修炼口诀,不一定适合我。我启蒙太晚了,调息运气的方?法还是我自创的,后来就练了一身杂七杂八的功夫……我行走?江湖,既要用剑,也要用毒,单靠武功是不能确保万无一失的。”
华瑶原先就察觉到了,白其姝的武功很独特,她的剑法诡异又灵活,乃是华瑶生平见所未见。
华瑶真?没想到,白其姝的习武之?路竟然如此艰难。
说来奇怪,白其姝出身于大富大贵之?家,天资聪颖,根骨绝佳,自幼就应该有名师辅导。往前推个二十年,也就是白其姝小时候,白家的家主雷厉风行,治家经商的手段又很高超,白其姝作为?家主的孙女,诞生之?初便能显现习武的根骨,家主对她必定十分器重。她又怎会沦落到自创内功的地步?
调息运气的方?法,乃是习武的根基所在,直接决定了内功的深浅,而且要从年幼时练起?,稳扎稳打,才?能一点一点地提升起?来。
白其姝的内功并不出众,原是因为?她小时候过?得太苦吗?
白其姝的身世真?是一个未解之?谜。
华瑶目不转睛地盯着白其姝,白其姝这?才?察觉自己说错了话。
华瑶并未追问,还说:“你为?我出生入死,我自然明白你的苦心。我曾经说过?,你是我最亲近的人,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为?你撑腰的。”
白其姝的手腕还被华瑶握着,她的掌心微微地出汗了,这?一时之?间?,她竟然无话可?讲。过?了片刻,她才?说:“等到时机成熟,我会对您坦白的。”
心跳声咚咚地响起?来,过?往的遭遇让她极度愤怒,可?是华瑶的安慰又让她平静,她笑着转移话题:“请您把?练武的口诀传授给我吧。”
华瑶很大方?地分享了“正元道”、“太极道”、“浮沉道”的口诀,奇怪的是,这?三种口诀,竟然没有一个适用于白其姝。
华瑶暗自惊讶,白其姝倒是一副早有预料的表情。
华瑶不禁怀疑起?《武学七道》的适用范围,想来也是,如果《武学七道》的作者真?是金甲将军,那这?本书大概创作于一百年前,显然,金甲将军落后于时代?了。武功秘籍也应该与时俱进。
华瑶不再多虑。她牵着白其姝,在竹林小道上不慌不忙地走?着,竹林的尽头?是一道洒金朱红垂花门?,秦三腰悬长刀,正站在门?边。
秦三也才?刚到不久。大概半个时辰之?前,她接到了华瑶的命令,便从校场赶了过?来。
临近园林之?时,秦三隐约听见华瑶和?白其姝正在谈论武功秘诀。
秦三的武功已入化境,在武学上也是颇有自信的,她顺口一问:“您方?才?说的口诀,很难吗?您要是遇到了什么难处,跟我说说吧,我也很想替您分忧。”
华瑶与白其姝对视一眼,又转头?去看秦三。
华瑶依旧很大方?、很坦荡地把?“正元道”的口诀传授给了秦三。
这?口诀简便易行,还有无穷奥妙,秦三初试之?下,四肢百骸的真?气运转舒畅,心境也平和?了许多,此时若是打坐入定,必然大有收获。
秦三感慨道:“您的口诀,真?是厉害极了,特别适合潜心静修,伤后疗愈的效果也很好……”她抱拳行礼:“多谢殿下指教。”
华瑶点了一下头?。她忽然想起?来,六天前的那个夜晚,她在屋顶上竭尽全力砍杀刺客,濒临气衰力竭之?境,休养了好几天也没痊愈。今天下午,她在书房依照口诀调息运气,所有症状都在不知?不觉间?减轻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机缘吗?
短短六天之?间
?,华瑶的武功提升了一截。
华瑶压下心头?的喜悦,领着秦三和?白其姝赶赴军营。
酉时三刻,天已将近黄昏。
宛城衙门?的议事厅内,琉璃宫灯高高地悬挂在半空,四面八方?烛火交织,明亮如昼,十几位宛城官员正坐在灯下,交头?接耳地低声说着话,他们的脸上表情各异,心里却都在盼望华瑶尽快出现。
宛城总兵官崔纬,竟然高居上位。他的背后站着二十位武功高手,他自身的武功也是非同凡响。他的双掌各握着四枚铜球,这?铜球极为?沉重,他却能用一根手指轻易地挑起?铜球,稳稳地停留在指端。
众多文官还在窃窃私语,崔纬发话道:“在座的各位,莫急,公主快来了。”
崔纬与华瑶僵持多日,华瑶略占上风。崔纬按兵不动,只等华瑶大举进攻,然而就在两天前,华瑶要与他和?谈,他怀疑其中有诈,和?谈的地点被他定在了宛城衙门?。
衙门?里都是崔纬的人,崔纬仍不放心。他听说,宛城的青楼女子暗中帮助华瑶,华瑶又是个有恩必报的蠢货,今天他便特意抓来几位青楼女子作陪,其中包括宛城花魁,花千树。
花千树穿着一条红绸裙,外罩一件绯色纱衣,正跪坐在崔纬的脚边,半低着头?,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神?情,好似一片即将凋零的红叶。
她对华瑶的帮助最大,崔纬本想杀了她,但她也算是制敌的筹码,崔纬就把?她留了下来。
“抬头?,”崔纬不屑地道,“别哭丧着脸。”
花千树眼含热泪:“大人,您和?公主的争端,贱妾一无所知?……贱妾生在娼门?,本是极卑极贱的人,怎敢违抗您的命令?”
崔纬正要赏她一耳光,窗外飞来十支暗器,直冲崔纬的面门?,崔纬脚下纵跳,裤腿还是被暗器刺破了。
议事厅的大门?忽然敞开,众人还没看清来者是谁,数十道刀光剑影一霎晃过?,所有文官当场暴毙,连一声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死尸遍地,血肉横飞,浓烈的血腥气迎面扑来,崔纬的心里愤恨至极。他的计划竟然被全盘打乱了。

自从华瑶入驻宛城,城中百姓对她极为顺从。
华瑶在宛城的各个区域开仓放粮,又与宛城的商户合作,招募壮年男女,施行“以工代赈”的策略。她的军队每日巡逻全?城,地痞流氓都不敢造次,宛城的秩序渐渐恢复了。
华瑶还收服了许多武功高手。这些高手都在宛城居住多年,原本就与宛城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投靠华瑶之后,又拉拢了不少士兵,宛城的军权几乎完全?倒向了华瑶。
宛城的城墙之上,竖起了启明军的军旗。
崔纬身?为宛城总兵官,手里握着两万精兵,这两万精兵之中,也不乏华瑶的支持者。
说到底,宛城士兵终究是秦州人,哪怕他们拥护崔纬,还是会受到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华瑶无?疑是救世主。华瑶赈灾济贫、救助老弱病残,她是仁义与秩序的化身?,她给了人们活下去的希望。
崔纬憎恨她,也忌惮她,不敢与她硬碰硬。
过去的几天里,崔纬经常派人煽动饥民闹事?,华瑶的军队总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各种动乱往往是不了了之。
崔纬怀疑自己身?边有奸细。为了防止奸细作乱,他召集了自己最信任的十几位文官,准备与华瑶来一场“文斗”。
崔纬的计策,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拖”字。
只要再?拖二十天,等到六皇子司度来到宛城,华瑶就只剩一条死路。她的名声、她的威望,都会毁于一旦,人人都会唾弃她这个乱臣贼子。
崔纬万万没料到,华瑶竟然率领一众高手直接杀了过来。她根本不想与他议和,先前她做出?的一切试探都是假象。
华瑶的仁义之名早已传遍了秦州各地,但她本人并不在乎“仁义”二字。她毫不犹豫地毁掉了今日这一场谈判,也不怕双方再?度陷入争斗。
崔纬大骂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华瑶比他更?凶狠:“你早该死了!贱货!!”
她剑下一阵狂风疾扫,破空之声异常响亮,剑风所到之处,桌椅爆裂,瓷瓶炸碎,死尸的尸块满地乱滚,血腥气汹涌地扩散开来。
崔纬这才察觉,华瑶的武功大有精进。
华瑶挥剑出?招,劲力极为刚猛,每一剑都是一道惊雷,倏地炸开一声巨响,打出?了惊天动地的阵仗。
议事?厅的房梁也被华瑶砍断了,琉璃宫灯摔落在地,砸得?粉碎,灯烛东倒西歪,烛火点燃了纱帐,火苗旺盛地跳动着,烧得?烟尘滚滚、火光烈烈,崔纬的视野一片模糊。
崔纬率领他的亲信,破窗而逃,屋外?竟然也有埋伏。他挥刀劈向敌人,耳边传来惊叫声,他回头一瞧,好几个亲信都被秦三斩于刀下。
秦三朝他吼道:“衙门已经被启明军包围了,你还不投降?!”
崔纬怒火勃发,高喊道:“传命!传命!传我两万大军,死战到底!!”
十丈开外?之处,华瑶正在观战。她站在玉石砌成的台阶上,高声道:“除你之外?的宛城高官,全?都归顺我了。你的两万大军,也把你抛弃了,他们不想陪你送死,你在宛城杀人放火,谁愿意为你卖命?”
崔纬身?边的高手死伤惨重,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华瑶派出?的这一批侍卫之中,竟有不少人是他的旧部。
他心中大惊,脑海里闪现无?数个念头,最终,他大喝道:“众人听?令,停战!”
他的亲信放弃了一切抵抗,而他双手捧刀,重重地跪了下去,面?朝着华瑶所处的方位,他恭顺道:“卑职对天发誓,殿下就是卑职的主子,卑职一定?效忠殿下!”
话音未落,他的亲信也都跪下了。
华瑶反问道:“晋明器重你,你背叛了晋明,宛城百姓供养你,你屠戮百姓,你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我凭什?么相信你?!”
“殿下!”崔纬猛地一抬头,额角的青筋暴凸, “卑职侍奉晋明十年,晋明的气魄比您差得?太远,我们做奴才的,都想找到您这样的好主子!!”
华瑶还没答应他,他发疯似的磕头,边磕边说:“奴才崔纬,叩见公?主殿下!”
他还真是能屈能伸啊。
华瑶大概猜到了,晋明为什?么会宠信他。
晋明跟前的奴才,绝不能有一丁点自尊,崔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侍奉晋明十年,自尊都被消磨殆尽了,只要能活下去,他什?么都肯做。而且,他清楚地知道权力的好处,他对权力的渴求也到了几近疯狂的地步。
崔纬还说:“您接纳了虞州土匪,也接纳了宛城士兵,您的胸怀何其宽广!崔纬率领两万精兵,向您投诚!”
华瑶冷冷地嘲讽道:“你在军中的威信比我想象中更低。你抽调两千精兵守卫衙门,结果你也看?到了,我刚来不久,两千精兵都撤退了,甚至没人给你报信,我要你有何用?”
崔纬又磕了一个头:“卑职能帮您对付文官。宛城的文官团体,最是势利,害得?卑职得?罪了公?主,还请公主恕罪。”
从他的三言两语之中,华瑶推断出?了线索。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