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美人行礼告退,丝竹管弦之声也停止了?。
琼英依旧坐在软榻上。那一张白?玉雕成的软榻,紧挨着一扇琉璃窗,窗外的高台上覆盖着一层白?雪,远处的青松翠柏环绕着山峰,如此壮丽的人间美景,勾起了?若缘的怅惘之情。
若缘似笑非笑:“我能不?能在你的府上暂住一个月?”
琼英反问道:“那就?奇怪了?,姐姐也有自己的公主府,为何要搬到我这里来?”
若缘撒谎道:“我宠幸了?一个侍卫。我与他做尽了?颠鸾倒凤之事?,有一次是在醉酒之后,我不?记得运功调息,也就?留下了?麻烦。”
琼英半信半疑:“你怀孕了??”
若缘道:“大约已经怀孕一个月了?。”
琼英道:“你请太医看过了?吗?”
若缘面露难色:“我不?敢请太医。宫里的太医都有自己的主子,我肚子里的孩子能不?能活下来,还得看他们主子的意思?。”
琼英故意试探道:“你真要把孩子生下来吗?如今这个世道,全国各地军阀混战,官兵贼兵打得头破血流,闹得一大半百姓不?死不?活,你还想安安稳稳地养胎,对?你来说也太难了?。”
若缘长?叹一口气:“驸马去世之后,我想通了?,人活在世上,难逃一死。我自幼体弱多?病,寿命也不?会太长?,若能留下个女儿,把我的血脉传下去,这一世人生,也不?算白?活了?。”
琼英忽然站起身来。她略微低头,打量着若缘,过了?片刻,她说:“姐姐肚子里的孩子,与我也是血脉相连。既然姐姐主意已定,这一支血脉是该保留下来。”
若缘道:“谢谢妹妹,姐姐不?胜感?激。”
琼英招来侍女,吩咐她们把若缘送去厢房。
若缘走后,琼英站在窗前,观赏着山上雪景。琼英的近臣匆匆赶来,跪在琼英的脚边。
近臣名为汪满,年近三十岁,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才女。她侍奉琼英多?年,琼英对?她十分器重。
汪满道:“殿下何不当面揭穿若缘?”
琼英道:“不过是给她留点颜面罢了?。她被东无杀光全家,哪里还有心思?颠鸾倒凤?她亲口撒谎了?,我也就?由着她胡闹,看她能闹到什么时候。”
汪满道:“若缘怀孕的消息,要是传到东无的耳朵里……”
琼英道:“她这点小伎俩,连我都瞒不?过,岂能瞒得过东无?”
汪满隐晦地说:“瞒是瞒不?过的,只是东无求子心切,也有可能弄假成真。”
琼英听出了?汪满的言外之意。她慢慢地来回踱步:“今日若缘送我的礼物,你派人转送给?华瑶。”
汪满道:“殿下是要改投华瑶?”
琼英道:“你一说‘改投’二字,我就?想笑,华瑶算什么东西?低微下贱的贱民之女,我巴结谁也不?会巴结她。”
话虽这么说,礼物还得送出去。
东无和华瑶大战在即,东无的势力?高深莫测,华瑶又是军心所向、民心所系,他们双方的胜败兴亡,难以?预料,琼英必须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近日以?来,华瑶连战连胜。
贼兵的兵力?虽然强盛,智谋却?是远不?如华瑶。
华瑶挑拨各个贼兵阵营之间的关系,鼓动他们自相残杀。贼兵阵营内乱不?断,华瑶趁机突袭,果然大获全胜,俘虏了?上万名贼兵。
凡是启明军所到之地,百姓归顺,官员臣服,启明军团结官民之力?,势如破竹,迅速攻占了?七座城镇。
方圆百里之内,除了?金莲府以?外的地域,几乎全在华瑶的掌控之中。华瑶原本想尽快攻打金莲府,又怕东无趁虚而入,经过一番权衡,她决定稍作休整,观望形势。
华瑶率兵驻扎在浅山镇。此地驻军一万两千人,俘虏也有六千人。
浅山镇位于长?回岭的北方。深秋时节,气候更加寒冷,田野上落满霜雪,道路上凝结一层薄冰,马车的行速比平日里慢了?一倍,粮食运输极不?方便,本地官员也觉得今年冬天一定会闹饥荒。
华瑶命令官员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官员只能听命行事?。
正午时分,华瑶亲自率领一队侍卫,巡视仓库、军营、街道。谢云潇和俞广容一路随行。
启明军入驻浅山镇之后,华瑶派人搭建木棚,设立粥厂,收容无家可归的流民。每日晌午和傍晚,启明军会在粥厂门?口发放粥食和盐菜。
华瑶走到了?粥厂附近。她向前望去,只见数千名饥民聚集在街道上,还没到施粥的时辰,饥民已经把街道围堵得水泄不?通。拥挤的人群之中,妇女和孩童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都是青壮年男子。
年幼的孩童忍耐不?住饥饿,哭着喊道:“娘,饿啊……肚子饿……”
嘈杂的声浪淹没了?幼童的哭喊,冷风从街道上吹过来,掺杂着一股腐臭味。饥民多?半是衣衫褴褛,浑身沾满了?粪土,头发里爬满了?虱子。许多?人的头发都被火烧过,散发着毛肉烧焦的古怪气味。
华瑶皱了?一下眉头。她吩咐一名侍卫:“你去把潘之恒和岑越叫过来。”
潘之恒原是永州南安县管粮主簿,官阶八品,不?过一个芝麻官。南安县被贼兵攻陷之后,潘之恒带着女儿死里逃生。母女二人逃到了?垂塘县,又在垂塘县巧遇一位“神仙姐姐”。神仙姐姐送给?她们钱粮,拯救了?她们的性命,她们本以?为自己绝处逢生,却?又落到了?太监冯保的手中。冯保把她们关押在垂塘县的客栈里,正当她们绝望之际,冯保兵败,启明军转攻垂塘县,又把她们救出来了?。
获救当日,潘之恒的女儿听见华瑶的声音,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女儿偷偷告诉潘之恒:“公主姐姐的声音很好听……公主姐姐不?只会说官话,她还会说永州方言。”
潘之恒略一思?索,顿时明白?了?,女儿心心念念的“神仙姐姐”,正是华瑶本人。
总而言之,华瑶救了?她们母女两次,救命之恩,如何报答?
潘之恒投入华瑶麾下。她在永州为官二十年,深知永州民风民俗。她经历过战乱、兵祸、灾荒、瘟疫,即便她家境贫寒、官阶低微,她仍能保全自己和女儿的性命,此等智谋,也被华瑶赏识。
华瑶破格提拔潘之恒,任命她为检校官,主管粮饷粮税出纳,又派遣了?岑越辅佐她。
岑越年仅二十二岁,出身于名门?世家,精通六艺,学贯古今,颇有一种贵公子的风度。
岑越的兄长?岑清望投靠了?方谨。岑清望战败而死,岑家立刻倒戈,完全转向了?华瑶这一方。岑越也被推进了?华瑶的阵营。
岑越离家之前,父亲再三叮嘱他:“你既已归顺公主,必须全心全意地侍奉,对?公主言听计从。公主要什么,你就?给?什么,把自己的身心志念,全部献给?公主,才能换来家族的昌盛兴隆。”
岑越听出了?父亲的言外之意。但他自己无意于此,他从不?恭维华瑶,只把华瑶当作君主侍奉。
华瑶对?岑越也没有任何特殊关照。
十天前,岑越初次面见华瑶,彼时华瑶与他寒暄几句,又与他说经论道。她发现?他确实有几分才学,人品性情也很不?错,她就?把他转调给?潘之恒做副手,时不?时地派人敲打他,督促他没日没夜地干活。
时至今日,岑越的眼眶已有淡淡乌青。
潘之恒和岑越收到华瑶的命令,急忙赶往华瑶所在之处
。他们一前一后地跪地行礼:“参见殿下。”
华瑶道:“起来吧,今日的饥民格外多?了?。”
岑越缓慢地站起身,潘之恒仍然跪地不?起:“请殿下恕罪。”
华瑶低声命令道:“有话直说。”
潘之恒道:“启禀殿下?,镇官统计的饥民人数是七千六百三十二,这?七千多人的姓名、年龄和籍贯已?经登记入册。昨日微臣依照册籍记录,发放信票,前来领取信票的饥民增至一万四千人,信票缺额超过七千,因此亏缺了三万石粮食。”
华瑶看了一眼俞广容。
俞广容立即会意,插话道:“信票缺了七千多张,这?可不是小事,潘大人为何不尽快禀报殿下??殿下?亲临视问,潘大人这?才说出原委,您做官也做得太不谨慎,钱粮相关的事务,都是耽搁不起的。”
俞广容是华瑶身边第一号的红人,潘之恒从来不敢得罪她。平日里她们二人见了面?,彼此之间,客客气气,礼数无不周全。可是官场上的交际,多半有虚无实,此时俞广容说话不留一点情面?,潘之恒的心里也添了一丝焦急。
潘之恒实话实说:“官衙和粮食局正缺人手,核算钱粮、清查账目、发放信票这?一桩桩的事务,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完。俞大人不在粮食局任职,您大概不知道这?里的规矩……”
华瑶打断了她的话:“什么规矩,谁定的规矩?”
华瑶语气低沉,不怒自威。她俯视着潘之恒,目光尽显威严。
潘之恒毕恭毕敬:“微臣失言,请您恕罪。”
潘之恒在永州做官二十年,自有她的真才实学?。她明实理,做实事,立实绩,但她并非进士出身,未曾在京城历练过,她的口才远不如俞广容。
潘之恒一夜未眠,思维也不够敏捷,又被华瑶当面?质问,她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她想为自己辩解,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华瑶又问:“你这?两天在忙什么?”
潘之恒回过神来,如实禀告:“浅山镇居民约有一万四千人,流民约有三千人。官府设立的放票台共有四十处。数天前,衙役在全镇各大街道张贴告示,通知饥民前往各个?辖区的放票台登记入册。全镇共有十个?辖区,每个?辖区分管四处放票台,从昨日起,官府每日发放一次信票,饥民凭借信票,次日可以在粥厂兑换粮食。”
这?些消息,华瑶早就知道了。
潘之恒的思绪有些混乱,话也说得颠三倒四,华瑶听出了潘之恒的焦虑,就没再?打断潘之恒的汇报。
潘之恒继续道:“前日统计的饥民人数是七千,昨日饥民人数飞涨,很多人挤在西街的放票台附近,总是不肯转去?别处。微臣差人打听,这?才查明了形势,原是镇上传出一个?谣言,只有西街的信票有效,别处的信票无效。饥民听信谣言,也不管官府告示上的条文,只想着争抢信票,抢到了才算吃了定心丸。西街的秩序混乱得不成样子,从午时起,到亥时止,微臣才把?信票发完,也把?饥民的人数算清楚了。”
岑越忽然撩起袖袍,跪在潘之恒的身旁。他开口道:“五更天时,潘大人想把?详情禀报殿下?。微臣拦住了潘大人,重新审查了粮食局的钱粮账目,因此又耽搁了大半日,还请殿下?责罚。”
潘之恒是粮食局的检校官,岑越作为潘之恒的副手,也只是个?副官。按照粮食局的规矩,他们二人的职责,正是把?账目审查清楚,经过初审和复审,认定账目上的收支一字无误,才能把?结果报告给华瑶。
岑越提到了“审查账目”,表面?上是在告饶,实际上是在暗示华瑶,他依法处事、依法办事,已?算是尽到了心力?。至于?饥民过多、信票过少?的问题,并不在粮食局的职责范围之内。
岑越还说:“今日一早,微臣正要上疏奏闻,不知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全镇上下?一切事务,终是瞒不过殿下?的法眼。”
岑越跪在距离华瑶一丈远的地方。华瑶多看了他一眼,他略微抬起头,目光依旧落在地上,始终不曾与华瑶对视。他穿着一件青灰色长袍,手腕处露出雪白?绸缎的里衣,通身装扮十分整洁,虽无金玉配饰,却是干净朴素,朴素之中又有三分清雅。
岑越是岑家的庶子,他的兄长岑清望则是岑家的嫡子,岑越与岑清望失和已?久,兄弟二人势如水火。岑清望去?世之后,岑家的家主向华瑶投诚,为表诚意,家主派出岑越辅佐华瑶。
华瑶重用的那些文臣,办起事来都是尽心竭力?的,岑越却是个?例外。他似乎把自保放在第一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从不沾惹一点麻烦。
岑家的家主已?经献给华瑶八万两白银、八千石粮食。岑家既有一片诚意,华瑶暂时不能辜负他们。她要收服各大世家,还得把?岑越留在身边,稍微宽待他一些,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再?把他调到更合适的位置上。
当务之急,还是抚民治兵。
思及此,华瑶淡淡地道:“你是粮食局的副官,为饥民请命,也是你的分内之事。食君之禄,自当分君之忧,这?个?道理,你可明白?”
岑越深深地伏拜:“微臣谨记殿下?教诲。”
俞广容也附和道:“西街突发状况,也和信票有关,信票也是你们粮食局放出来的,岑大人,如何能把?自己摘出去?了?饥民无知,不过是听信了谣言,官员无知,那可是俗话说的‘事不关己不劳心’。”
岑越和俞广容没有任何过节。俞广容这?般针对他,他只觉得,俞广容已?是华瑶的鹰犬。他不会埋怨俞广容,只因他的父亲也有一片趋炎附势的心思。不止父亲,北方的世家大族,约有十分之三,已?在暗中投靠华瑶,诸事都要仰仗华瑶的庇护。
在这?人世间,权势就是最大的道理。世家子弟标榜自己不慕虚名、不贪俗利,其实也没几个?人不想攀龙附凤。宦海沉浮,官场升降,只像一场大梦,富贵荣华转头空,功名利禄皆是恩宠。
华瑶的权势如日中天,谁不想做她的鹰犬?
百丈开外之处,成千上万的饥民正在忍受冻饿之苦。岑越眺望着远处的饥民,他心里的各种计较,也像是笑话一般轻飘飘的,微不足道。
岑越也不辩解了。他言简意赅:“请殿下?降罪。”
华瑶罚了他三个?月的俸禄,又看向潘之恒:“饥民的头发为什么都烧焦了?他们的脸上还有血痕。”
潘之恒连忙回答:“饥民的身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虱子,虱子吸食人血,又在人头发里产卵,卵生?虱,虱生?卵,过不了几天,浑身痛痒交加,壮年人也被吸干了。饥民实在没办法,就用柴火焚烧头发,虱子遇着火,便会爆开,噼里啪啦的,炸出血花来,雨点似的落在脸上,就是星星点点的血痕。”
华瑶给了她一个?台阶:“体?恤民情,才是为官之本。你和岑越都起来吧。”
潘之恒和岑越齐声道:“多谢殿下?恩典。”
言罢,潘之恒和岑越站起身来,缓缓地退到了一旁。
华瑶不自觉地握手成拳。她还在想,饥民若是能吃饱穿暖,每日沐浴更衣,便能杜绝病根,虱子也不会泛滥成灾。
可是永州粮食不足,局势也不安定,华瑶在秦州制定的规矩,到了永州反而?施展不开。她派遣官员去?各地查访、随时变通,还要防范东无和方谨的明枪暗箭,调粮赈灾也是十分艰难。
华瑶已?从秦州、岱州调粮两万石,船队尚未抵达永州,华瑶必须谨慎行事,以免敌军乘虚而?入。
华瑶观望着拥挤的人群,又看了一眼天色,辰时未至,街上秩序一片混乱。幼童一声声地哭嚎,气虚体?弱的老人死尸似的倒下?了,蓬头垢面?的男人敞开裤腰,朝着死者放溺,秽臭之气熏晕了数人。
俞广容实在看不下?去?了。她与他们相隔极远,虽然闻不到臭气,却也稍感烦躁,她的鼻孔内“哼”了一声。
华瑶不禁问道:“你有何感想?”
俞广容恭顺地回答:“污秽下?贱之人,也就是泥猪疥狗,盼着他们通晓人性,那是绝无可能的。他们只知道幸灾乐祸,却不知道仁义道德,要说他们自私自利,倒也算不上,只是太过愚蠢罢了。依臣之见,不如把?他们都杀了吧?粥厂门口,这?些人坏了规矩,犯了死罪。”
其实华瑶也动了杀心。她仔细打量着饥民,又察觉出蹊跷。她正要把?谢云潇招来,谢云潇已?经走到她的身侧:“殿下?。”
华瑶极轻声地问道:“你的目力?和耳力?最好,那人群里混进了多少?高?手,你看出来了吗?”
谢云潇道:“至少?三十人武功极高?。”
华瑶道:“他们是男是女?”
谢云潇道:“都是壮年男子。”
华瑶认定道:“镇上的谣言也是他们传出来的。”
谢云潇低声道:“殿下?放心,我去?杀了他们。”
华瑶立刻拒绝道:“等?
等?,静观其变。”
镇上混进了一群行踪诡异的奸细,那奸细的主人恐怕是东无。既然如此,谢云潇不可轻易出战。
近几日以来,东无的人马在京城毫无动静。华瑶的暗探回报,东无已?经率兵进入永州地界。
华瑶最担心的事情,终归还是发生?了。东无离开了京城。他决定亲自领兵作战,剿灭启明军,诛杀华瑶和谢云潇。
或许,此时此刻,东无就在不远处坐镇。东无的眼线遍布四方,华瑶和谢云潇的一举一动,全在他的注视之下?。
第193章 欲传书不如鸿雁 华瑶信口胡言的本领是……
华瑶和谢云潇谈话的时候,远处传来撕心裂肺的哭闹声。
华瑶放眼?望去,纷乱拥挤的人群里,幼童正在嚎哭,临近的壮年?男子目光凶恶,嘴角流涎,恨恨地盯着幼童,像是要把幼童生吞活剥。
华瑶思索片刻,招来潘之恒,吩咐道:“你们粮食局的信票,必须立刻改良。全镇共有四十处放票台,二?十座粥厂,每一座粥厂对应两处放票台,每一张信票只能在指定的粥厂施用,明?白了吗?”
潘之恒道:“微臣明?白,放票台的信票,也?得是有限的。票放完了,门就该关了。”
华瑶道:“不错。”
潘之恒道:“微臣领命。”
华瑶的声音压低了些:“饥民也?分男女老少?,男女有别,不可混淆,同一处放票台,信票应该分为三种,女人、儿童、男人各不相同。明?日起,从辰时到巳时,粥厂赈济女人以及十四岁以下儿童,从午时到申时,专门赈济男人。”
潘之恒迟疑道:“饥民若是打闹起来,官府又该如何化?解?”
华瑶反问道:“饥民,打闹?”
华瑶只说了四个?字,潘之恒和俞广容已经领悟华瑶的深意。
俞广容附和道:“真?要是饿得难受了,就连一丝气力也?没有,怎么还能打闹起来?敢于闹事的人,是不是饥民都难说,此等不守规矩的东西,活在世上?也?是枉然。官兵把闹事的杀干净了,粥厂门口也?就清静了。”
华瑶默认了俞广容的说法,潘之恒心里也?像是明?镜似的。
潘之恒鞠躬行礼,正要告退,华瑶唤来侍从,吩咐他们为潘之恒和岑越披上?棉衣。那棉衣的外层是青灰素缎,内层是雪白新棉,穿在身上?,并不厚重,既轻便,又暖和,不仅可以挡风遮雨,还可以御寒保身。
华瑶特意叮嘱道:“秋末冬初,天冷风寒,你也?应该多保重,粮食局的重大艰巨之事,本宫都托付给你了。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潘之恒和岑越跪地谢恩,异口同声道:“微臣跪谢殿下隆恩。”
华瑶道:“起来吧,事不宜迟,迟则生变。”
潘之恒和岑越领命告退。他们同坐一辆马车,匆匆忙忙赶往粥厂。街道上?寒气森冷,车轮碾过碎雪残冰,发出嘎吱嘎吱的轻响。
马车里放着一只镂花铜炉,炉膛内炭火甚旺。岑越把铜炉递给潘之恒,潘之恒说了一句多谢,便把铜炉收下了。
潘之恒经历了两三个?月的颠沛流离,她的身体颇有几分孱弱。华瑶派出名医为她调理元神,她也?服用了补气养血的丹药,病情虽有好转,病根却是尚未祛除,又因她一夜未眠,此时真?是疲惫不堪。她闭目养神,始终不发一言。
岑越也?没开口说话。他看着潘之恒,她累得精疲力竭,他也?感到十分疲惫,但他万万不能休息。他必须把差事办好,他和潘之恒不能再有任何失误。正当恍惚之时,他记起了已故的兄长?岑清望。纵然他与岑清望早已反目成仇,兄弟之间的名分尚在。
兄长?死状凄惨,岑越也?有一丝惆怅,到底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兄长?效忠方谨,正如岑越效忠华瑶,各方势力相倾、权力相轧,免不了流血牺牲。
岑越端坐在座位上?,拢着棉衣的衣袖。袖口缝着青棉线,绣着兰草竹叶,针脚细密整齐,左右各有四枚袖扣,此中深意,不言自明?。兰竹以清幽著称,暗喻君子之道,至于八枚袖扣,特指君子八德,也?即“忠信诚明?,礼义廉耻”。
华瑶赏赐他一件棉衣,又罚了他三个?月的俸禄,原是功过相抵的意思,他却察觉出一丝端倪。他必须坚守忠信诚明?、礼义廉耻,才能等来她的恩宠提拔。
她的帝王之术已是炉火纯青。她挑选贤臣良将?辅佐自己,又操纵着众人的心性?。凡是她重用的人,必须尊她为首、奉她为主,管理一切事务,皆要顺从她的意愿。她或许会容忍臣民一时僭越,却不会原谅臣民的任何欺瞒,她执掌生杀之权,又奉行仁德之政,终将?威重天下,权倾朝野。
次日清晨,粥厂按时开放。
全镇二?十座粥厂的门口排起了队伍,条理分明?,秩序井然,相比于昨日的乱象,今日的情景大有改善。
西街的队伍最?长?,人数也?不过两三百,排队的都是妇女儿童。不到一个?时辰,每人都领了一碗粥。粳米熬出来的米粥,还有养胃除烦、止渴利溲的功效,配上?一小块腌菜,倒也?能把肚子填饱。
街上?的哭闹声渐渐停止,人群渐渐散开,侍卫也?赶去报信了。华瑶收到消息,稍微松了一口气。
华瑶坐在军帐里,正忙着审查军务。她身边仅有谢云潇一人。谢云潇为她添茶倒水,她百忙之中抽空回答道:“我不渴。”
谢云潇道:“方才你端起杯子,见是空杯,又把杯子放下了。”
华瑶道:“你还不明?白吗?我要你喂我喝水。”
华瑶只是随口一说,并非存心调戏谢云潇。她信口胡言的本领是天生的,与谢云潇相处时,她向来肆意任性?,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谢云潇深知她的脾气。他将水杯递到她的唇边,她捧住他的手?,慢慢地饮水。她心里还想着,当今世道局势,犹如烈火浓烟,凉水浇不灭,战火烧不尽。她猜不透东无的战术军略,东无的暗探却是早已遍布州府。
华瑶喝完水,神思恍惚,不自觉地叹了一声。她自己还没察觉,谢云潇低着头?,在她唇上?轻轻地吻了一下,清冽如冬雪般的一个?吻,犹带着浅淡的香气。
华瑶怔了一怔。她回过神来,飞快地亲了一口他的侧脸,又坐得端端正正。她抛开一切杂念,唯有“明?君”二?字扎根心头?,坚如金石,不可动摇。她继续翻查折子,迅速写出批语,偶尔又侧过头?去,偷看一眼谢云潇。
谢云潇的目光始终不曾落到她的身上?。他并不知道她的军机密事。他打开桌上?的木匣,取出京城寄来的家?书?,厚厚三封,寄信人是他的祖父、舅父和舅母。
近日京城大雪封路,书?信往来不易,谢家?的家?书?原本应该是三天前送达,却因为天气恶劣,拖延到了今日早晨。
谢云潇拆开封套,逐字逐句,默读家?书?。在此之前,他似有所感,隐约猜到了谢家?的意思。信中所言,果?然如此,他的祖父、舅父和舅母不愿离开京城。时值寒冬冷月,京城已现乱象,百姓逃亡,官员离职,京城郊外遍地饥荒,无人照应百姓的饥寒困苦。祖父上?书?进谏,恳求朝廷开仓赈民,朝廷迟迟没有答复,太后也?宣布罢朝了。
第194章 爱憎怨 世间只此一对
华瑶看完了奏本,谢云潇也读完了家书。他?把信纸放在桌上,白纸黑字,词句分明。不?过谢家的家书是用密语写成?的,旁人无?法窥破玄机,华瑶也不?知道信中所言何事。
华瑶忍不?住问:“信上写了什么?”
谢云潇道:“近日京城天?寒地冻,道路上积雪结冰,船不?能行,马不?能进?,水陆运输几乎断绝,至少二十万人挨饿受冻。祖父上书进?谏,请求朝廷放赈救灾,朝廷至今仍未答复。”
华瑶道:“你祖父是内阁重臣,他?也见?不?到太后吗?”
谢云潇道:“信上只说,太后罢朝,政务荒废,沧州北境四?十三城相继沦陷,沧州军心涣散,已?有衰败之势。”
华瑶思索片刻,轻
声道:“沧州军情紧急,流民受尽饥寒之苦,朝廷应该安抚民心、鼓动士气,尽力维持北方局势稳定,这么简单的道理,太后不?会?不?明白。朝政大?权都在她手里,她为什么无?动于衷?”
华瑶皱了一下眉头。她苦苦思索,实在想不?通,心里也有些烦闷,胸口沉甸甸的,像是烧起了一团怒火,又?勾起了她的杀气。
她凶狠道:“等我杀了东无?,我进?京上朝,亲自治理军政。”
谢云潇牵住她的手腕:“卿卿。”
华瑶道:“怎么了?”
谢云潇道:“行缓则安,事缓则圆,你也不?必太过心急,像这样的疑难大?事,总要从长计议。”
华瑶随口道:“你总是对我说,不?必心急,不?必忧虑,我的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了。行缓则安,事缓则圆,原是为人处世之道,却不?是行军应敌之法。两军交战,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华瑶这句话还?没说完,谢云潇竟然把她抱起来了。她坐在他?的腿上,他?左手紧贴着她的腰腹,右手轻搭着她的脉搏,原是为了探查她的丹田内息,助她调息运气。恍惚之间,似有一股真气游遍她的经络,由入转出?,由浅渐深,驱邪养正,刚柔并济。起初她杂念繁多,思潮纷乱,内息在周身运转两圈之后,她凝神静心,郁气也消散了一大?半。她做了一个深呼吸,心中空荡荡的,再没有一丝忧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