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口吻笃定,不是客套。
许黟轻叹了一口气,连忙解释:“我亦不是那个意思,只是不想刑兄你过多破费。再则,消食丸不能当饭吃,一口气买太多了,放久药效会减弱。”
邢岳森苦笑:“你还是太小看我家里人。”
富家子弟吃吃喝喝,哪里是普通人家可以媲比的,自然是大鱼大肉,顿顿有油腥。即使家里长辈多次叮嘱,不可贪食,要修身养性也,然而这些人有多少能听得进去的。
他将这缘由告知给许黟,不怕许黟笑话,他偶尔见到此场景,都难免摇头。
说起这,他感激地把近些日子祖父在服用许黟开的药方后,身体病症有所好转的事说与许黟听。
这是连陈大夫都夸口说好的药方,若不是这话,他祖母哪里会同意用一张黄口小儿开的药方。左不过是信服陈大夫,再把这份信服转移到许黟身上。
许黟道:“这药汤需要坚持喝,等刑祖父能下地走动,到时刑兄要是不嫌弃,可以叫我上门亲自诊断。”
上次只听了邢岳森的转述,具体的病症、脉象、脸色等,还得亲自过去才能诊断出更加详细的问题。
邢岳森当即说好,看着许黟寻思地问:“黟哥儿等会可有事忙?”
“无事。”
他今天的任务是把药丸卖出去,现在药丸都被邢岳森买走了。
邢岳森霎时精神气爽,拍着许黟的肩膀说道:“走,我请你吃茶。”
难得有如此巧遇,他要与许黟痛快地畅聊!
邢岳森喊店小二上一壶好茶,再来三碟配茶的点心。
时下喝茶雅致,有点茶法和分茶法,需要茶师细细研磨茶粉,再将一杯茶制作出难度系数极高的艺术品。来茶坊喝茶,多是读书人、达官贵族们,这是他们日常消遣的乐趣,观赏着茶师们精湛的才艺演绎,直到将一杯欣赏度极佳的香茶端来眼前[注1]。
但邢岳森要的是壶茶,他来茶楼是想要与许黟好好畅快聊天的,不需要茶师伺候,便挥了挥手,让店小二快快去准备。
自上次与许黟相遇,邢岳森便十分期盼下次的相会,在他心里,许黟比他的同窗们更加值得去结交。
如此想,他就如此做了。
甚是熟稔地跟许黟聊起分别后经历的事:“那日后不过两天,私塾小考的题目恰好是‘为民论’,我因有你相助,对这道题感慨颇深,下笔如有神地将文章写出来了,还考了个前三的成绩……”
他喟叹,眼中露出怅然,似有对不住许黟的地方,缓缓说:“其实拿着方子回家的时候,家父训了我一顿,说我怎么能如此轻信外人写的药方,要是出了事怎么办。”
许黟挑眉,笑问:“那后来怎么用了方子?”
“还是我机智,我去寻祖母了。”邢岳森眨眨眼,一切皆在不言中。
祖母忧心祖父的病情,听到有这样的药方,立马拿着去找陈大夫……这才有了后面发生的事情。
了解到其中曲折,许黟有些感慨,好在他的药方有用处,不至于让邢岳森在他父亲面前失望,落下一个“急功近利,识人不清”的印象。
“刑兄,辛苦了。”许黟由衷地举起茶杯。
邢岳森俊朗一笑:“我这哪里辛苦,我是收获多多,不仅得到好的药方,还认识你这么一个好友。”
许黟闻言,笑了笑。
好茶配好点心,这茶坊里的玉叶长春不愧是名贵茶,茶汤金黄剔透,喝着甘甜清爽,余甘十足。再配着甜口的绿豆糕、杏仁饼和咸口的鸡丝香酥,几杯茶下肚,许黟有了五六成饱意。
他收回拿点心的手,笑问邢岳森什么时候放旬假。
邢岳森真挚道:“还有三天,那天我无事要忙,想着空出来去找你。”
许黟点头:“那天我不去山里。”
“你说我们约在哪里见好?”邢岳森期待说,“那日甘源寺有桃花会,会有不少读书人去春游采景,还有东郊书林苑,那边景色不错,是个喝茶的好地方。要是你都不喜欢,我们还可以去城隍庙,那日有集市,应当十分热闹。”
他迢迢而谈,突然反应过来,许黟已经“弃文学医”,如今再过多接触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会不会触景伤情?
他刚要说什么,就看到许黟笑着说:“去城隍庙吧,我正好去看看有什么东西要买的。”
邢岳森:“我……”
许黟打断他:“去完城隍庙,我还想去见一下刑祖父,不知道刑兄愿意引路否?”
邢岳森感激:“当然愿意,待我回家就跟祖父说。”
两人继续聊了一会天,邢岳森还是按捺不住,把这阵子心有疑惑的几道题拿出来问许黟有什么看法。
许黟哪有什么看法,好在他有原身的记忆,再加上他以前读过不少书,学中医难免接触不少文言文,对于文言文,他算是比较熟悉的。
他平心而论,将他的观点一一道出来。
邢岳森听得醍醐灌耳,脑海里皆是“原来还有这样的解读”、“我为什么没有想到这里?”、“这么点题果然深度不少”等念头,他激昂地喊店小二上纸笔,然后拉着许黟的手,让他把所说的写下来。
许黟:“……”
他现在撤回五六七八个观点还来得及吗。
在许黟书写时,邢岳森起身去到楼下,吩咐了一个跑腿的闲汉带话,交代完了,他带着喜悦的心情回来。
这时,许黟苦哈哈地快要写完了。
他抬头就看到邢岳森笑颜灿烂地拿着墨迹未干的宣纸,捏着未蓄须的下巴,摇晃脑袋地阅读起来。
许黟:“……”
片刻后,邢岳森道:“黟哥儿,我有东西要予你。”
许黟疑惑:“什么?”
邢岳森放下纸张,从袖袋里拿出两张交子,一张交子是五两,两张就是十两。
他把两张交子双手递到许黟的面前,放下。
许黟看了看他,问他:“这是做什么?”
邢岳森说:“这是祖父叮嘱我,一定要拿给你的诊金。”
许黟诧异:“太多了。”
即使邢家在他看来是大户人家,但一出手就是十两银子的诊金,也是不多见的。
邢岳森摇头:“不算多的,当年祖父突发疾病,家中为了医治祖父,细数下来花费不下百贯,都没能将祖父的病医治好。”
他甚至觉得,十两银子已经是很少了。
“黟哥儿不会不收下吧?”他反问。
许黟:“……”他文章都抄了,不拿好像说不过去。
许黟不禁笑了,“行,那这诊金我就收下了。”
“还有别的。”邢岳森接着说,“我已经让人去唤阿目,他会带东西过来。”
许黟不知道阿目是谁,等人来了,他一看穿着打扮,才知道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是邢岳森的书童。
阿目把邢岳森要的东西放下,恭恭敬敬地站在身后,就是悄悄睁大眼睛地好奇偷看许黟。
这人就是少爷说的可以称之为知己的好友吗?看起来好小,跟他差不多的岁数,穿的也是普通的长衫,比他都没好多少哩。
邢岳森拿到锦盒,就快速地将它打开,一边推到许黟面前,一边看着他。
“这是祖父让我带给你的,本打算旬假去找你的时候带上,又觉得择日不如撞日,就让阿目拿过来了。”
锦盒里,放着一块白玉环,上面什么雕刻都没有,光洁润滑,品资不错,要是拿去卖,大概能有十几贯钱。
另一边,则是一本古医籍抄本。
对许黟来说,古医籍比玉环更有吸引力,让他拒绝的话卡在喉间,久久没法吐出来。
邢岳森见状,嘴角带笑,他就知会是这样:“长辈赐不能辞,你我已然是好友,我的祖父便是你的长辈,这是他叮嘱我一定要拿给你的。”
许黟吸了吸气,他今天出门肯定看了黄历,要不然怎么会有比中奖更意外的事发生。
前一日,他制了药丸,穷得身上只有十几个铜钱,一眨眼的功夫,他好像不用为钱操心了。
许黟看着邢岳森,脑海里想着,要不然,他去邢家免费出诊,给他们一家人来场免费的全身检查?
这样……至少不是白拿人家的东西。
不过最后他还是没法将想法化作行动,因为邢岳森根本就不同意,让许黟给那几房的人免费义诊检查身体?也太给他们脸了!
而许黟也非一定要去免费出诊,不管是亲自送上门的诊金,还是以长辈的名义给他送东西,他拿了,顶多是心里别扭一下,不至于良心不安。
次日,他再度去金鹅山采药材,下山路上,他遇到了同来采药下山的人。
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
小孩手中的冻疮好了不少,就是身形看着更加消瘦,枯黄的两颊深深地凹陷着,身后的背篓很重,他需要弓着背才能背得动。
听到动静时像是一头受惊的小鹿,两只眼睛颤呀颤,僵着身子不敢动,发现是人后,才松开一口气,匆匆地下山。
许黟沉着脸走在少年后面,看着他来到山脚下的河岸去喝水,接着继续赶路,没有坐等候在旁的牛车。
许黟坐上牛车,问那车把式:“阿叔可认识那个小孩?”
车把式疑惑:“哪个?”
许黟指了指那小孩的背影。
车把式“哦”了一声,说他也不认识,就是经常看到这孩子过来山里采草药,不过每次都不会搭车,而是走二十几里地去县城。
“看着是个苦命的孩子,这么点大就要去山里采药卖钱,也晓得他家里父母怎么想的。这金鹅山虽然有寺庙有人烟,但后山也危险,经常有山猪出没伤人,过来敬香的香客们,都不去后山的……”
许黟沉默。
他们挖药材的地方,就在后山。
第17章
回县城的沿途风景不错,许黟每次坐在晃晃悠悠的牛车上,都爱看这春深似海,两耳听那鸟语阵阵。
今日,他目光一直落在前方。
牛车速度不快,却快过两条腿走路的人,尤其是那背着重重背篓,脚步一深一浅的少年郎。
不到一刻钟,许黟便看到了那走得吃力的小孩。
小孩担心被路上来回的车辆碰撞到,瘦小的身躯走在草丛边儿,微微低着头,不敢与往来的行人对视。
如此熟悉的感觉,不由地令许黟想起那日在医馆里见到的一面。他的心像是被一股重力给狠狠撞击到了,那刻进骨子里的教养,让他无法选择忽视。
要是今天放在他眼前的是一群衣不遮体,饿得双眼冒光的流民,许黟会选择自保,而出现在眼前的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
他看起来很小,很弱,能看到营养不良带来的诸多毛病。
“呦,是你说的那个小孩。”前头,车把式突然出声。
彼时刚碰面不久,车把式还记得那小孩。
许黟眨眨眼,顺着他的话说道:“回县里还有二十几里地,不如让他上来吧。”
“小孩子也是要算钱的。”车把式嘟囔。
许黟听在耳里,在袖口处掏出一枚铜钱,递过去给到车把式:“帮我喊他上来。”
车把式把钱塞入怀里,喊了句“小郎君心善”,便把牛车停下,叫住那小孩。
小孩呆了呆,还算明亮的双眼怔怔的,不敢动。
车把式没打趣他,只道:“上来哩,我载你一程。”
小孩听到这话,眼底露出惊恐,飞快地摇头摆手,慌慌张张好久,才憋出拒绝的话:“……不、不用。”
车把式扯动嘴角,若不是有人付钱了,他真想立马驾着牛车离开:“怕啥哩,我天天赶这条路,你又不是没见过,难不成还担心我把你给拐了。”
不知道是哪句话触动小孩的神经,小孩慌张的小脸霎时一白,似乎真的害怕车把式想要拐他。
车把式仿佛看不见,催促喊:“快点上车,别耽误车上其他客人。”
许黟:“……”
车上其他两人:“……”
许黟清清嗓子说道:“上来吧,我跟你同路的,等会也要去妙手馆。”
小孩惊诧地昂起脸,这会终于认出来许黟,哪怕不知道这个大哥哥叫什么名字,却是记得那天对着他笑的脸。
这时候,车上其他两个人都在催促着,他们是看到同行的少年拿钱给车把式的,不好不让小孩上来。
过程曲折,好在小孩后面上车了,他挨着许黟旁边的角落坐下,整个人都是紧绷的。那双好似小鹿的眼睛不知道在想着什么,想偷看许黟,又不敢看。
许黟知道这小孩不爱说话,他什么都没问。
结果,车把式嘴上没把门,叭叭叭地就把许黟付了车钱的事吐露给呆呆坐着的小孩听。
小孩震惊,他以为是车把式愿意免费载他一程。
车把式:“牛要吃草,我要吃饭,车轮子要修护,我可不做这种善事。你这孩子,得好好谢旁边的小郎君,要不是他可怜你徒步二十几里地回城,你哪能如此轻松。”
许黟:“……”
过去许久,许黟耳边出现小孩怯懦的声音:“谢、谢小郎君。”
许黟看着他:“不用谢,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一个人去山里采药?”
小孩子抬眼看过来,视线碰到许黟的眼睛时,有些失神,那是一双他从未见过的眼睛,很温柔,不夹带一丝讨厌、恶意。
他急忙低下头,嘴抿得死紧,突然讨厌起自己的名字。
“能告诉我叫什么吗?”许黟温和地再次问道,小孩不说话,却不影响他,作为医生,他学过怎么哄孩子,“要不,我先告诉你我叫什么吧。我叫许黟,不过我还没取字,家住在盐亭县的南街,如今一个人生活,哦对了,我还有一条狗。”
不过今天出门没有带上小黄。
下次一定带上,可以用来哄小孩子。
面对许黟表露出来的善意,牛粪心里动容,他已经十一岁了,能懂不少道理,明白这样的善意不多见。犹豫片刻,他喃喃地小声报出名字:“我叫牛粪,住在皮家弯瓦平村。”
许黟蹙眉:“怎么叫这个名字?”
给自家小孩取名“牛粪”,怎么听都觉得不是因取贱名好养活的意思。更像是……
旁边听到的人嬉笑道:“多着呢,乡下人哪里识的字,能取名字就不错了。”
被叫做牛粪的小孩抿着嘴:“我……我不知道。”
想起家里其他人的名字,牛粪眼圈一下子红了,他知道爹爹阿娘都不喜欢他,只喜欢大哥和弟弟。还总说他只会在家里吃白食,连赚钱都不会,懂的药草那么少,别人一天能挣几十文,他只能挣十几文。
还要把全部的钱上交,要不然不给他稀粥吃。
旁边插嘴的人看到,没好气地责怪:“你这小孩哭什么,我又没说你什么!”
另一个人则打趣:“哎呦,该不会是想要赖上我们吧。”
“我没有。”牛粪惊慌地摇头,抹着眼泪想解释没有这么想,结果眼泪却不知为何,哗啦啦地止不住。
许黟脸色有点冷,凛然地看向那两个故意逗小孩的乘客。
那两人见状讪讪一笑,借口说着玩儿,没想到小孩这么不禁逗,他们可不敢再说了。
经这么打岔,许黟没再继续问。
接下来的途中,一路无言。
等到县城,小孩下车时,手中紧攥着许黟给他的手帕,那是用干净的棉布做的,闻着有股香香的皂角味道。却用来给他擦眼泪,牛粪有点过意不去,不敢去看许黟投过来的视线。
许黟本是要直接回家的,如今碰到这事,自然是要跟着他一块去妙手馆。
打算自留的药材也不留了,统统都卖给妙手馆。
拿到钱后,他转身要离开,衣角被人拽住,回头看是那小孩,小孩想把手帕还给他。
许黟笑了笑,抬手拍拍他的脑袋:“不用,手帕送给你了。”
说完,就挥挥手离开。
小孩怔怔地站在原地,许久没回神。
今天是去木匠铺里拿药箱的日子。
卖药材的钱正好可以拿来还剩下的余款,把钱一交,药箱就是他的了。
再把药箱挂在肩上,一只手扶着药箱把手,许黟这会终于有大夫那股味儿。这时要是有人看到他,肯定会喊他一声“大夫”,而不是小郎君了。
走出木匠铺的门,果不其然,路上与人相遇,总会有人客客气气地喊他大夫。
古代学医属于岐黄之术,在读书人的眼中地位不高,但在百姓们的眼里,大夫在他们生病的时候能救他们的命,在路上遇到大夫,都是很尊敬的。
不尊敬不行啊,要是瞧不起,对方见死不救咋办。
许黟拎着他新到手的药箱,来到南街另一家医馆里买药材,他答应济世堂五日后带消食丸上门,这几日得把消食丸做出来。
趁着春雨歇息,许黟把付完药箱钱后剩余的全部钱都拿来买药材了。
医馆里的学徒看到是年轻的大夫上门来买药,并不稀奇。盐亭县医者多,除了开药馆的,还有游方郎中,这游方郎中想要用药,总不能还跑一趟潼川府,去“熟药所”里进药。
他将许黟想成是那游方郎中,也不算猜错。
就是对于许黟买的药材有些不理解,这些好似都是治疗消化、调理肠胃的药,还一买就买好几斤。
最主要的,从这些药里,他看不出用的是哪个方子:“这位郎中,你这是拿来治病的?”
许黟看着他:“是啊,用来治病的。”
学徒嘴角一抽,看来是问不到什么了。待那人一走,他就跑去诊堂里告诉里面的大夫,说刚才有个奇怪的游方郎中来买药,买的都是治疗积食的,可问那人却什么都不说。
结果不但没讨到好,还被大夫训了一顿,骂他学医这么久,还记不住什么是医德医风。
学徒满脸委屈,他不就是觉得奇怪嘛……
“我回来了。”
许黟推开木门,守家半天的小黄欢快扑过来,与初见对比,现在的小黄大了一圈,摸着皮毛光滑,长大不少。
小黄变化的不止体型,还有眼睛,琥珀一般的眼睛愈发的橙亮,倒映着许黟俯身的影子。
他拆开还带着温热的油纸包:“等急了吧,给你带的烧肉,慢点吃……看着我干嘛,我不吃你的。”
逗了一会小黄,他进到屋里,把药材放到清出来的桌面上,转身去到灶房,烧火煮水。
来到这里后,他喝的都是煮开后的水,连小黄喝水的碗,装的水都是煮开的。
煮好的水装到陶罐里,许黟准备来做晚饭。
大米、黍米一起淘洗,用陶罐煮米饭,煮到八分熟,就可以将洗好切好的腊肉片搁在上头焖,焖出腊肉的香味,便能调味了。
淋上两圈酱油,再磕一个鸡蛋卧在中间,看着蛋清逐渐变得洁白凝实,许黟丢了一把蔬菜到上面,用热水化开一小勺粗盐,浇到焖熟的蔬菜上。
不多时,这腊肉烧饭就做好了,许黟把火盖灭,端着陶罐出来。
这腊肉烧饭,是许黟唯二能拿得出手的手艺了,与其他菜肴对比,步骤简单容易操作,还不会做得非常难吃,就是不能经常吃。
天色渐黑,许黟点上油灯。
用陶罐烧的饭,锅底有一层焦黄的锅贴,趁热吃时,脆硬带着嚼劲,味道比煮软的米饭还好吃。
就是有点费牙齿。
吃完饭,许黟没有急着休息,买回来的药材有点多,他回屋把需要泡水的药材先给泡上,需要炮制的也不例外。
很快,屋里飘着浓重的醋酸味儿。
许黟微微皱着眉头,想着用手帕做成临时口罩,一摸袖口摸了个空。
啧,没摸到。
许黟眨了眨眼,想起他白天将手帕送给小孩了。
没有手帕,许黟只好暂时忍着,将醋倒完后,立即把陶盖给扣上。
屋中有计时的漏壶,许家的漏壶是木制的,壶底凿有一个细小的孔,孔的下方放一个盛水的工具,等水都滴完,十二个时辰便过去了。而使用漏壶的人,便是利用孔口流水使得壶里水位变化,算出对应的时间[注1]。
许黟观察了一会儿,看到时间差不多,就把泡在醋里的药材捞出来沥干。
做好这些,时候不早了。
许黟端着水来到房间,关上门正要脱衣服洗漱,忽而听到一阵如同幽灵般的呻吟。
许黟解扣子的手一顿:“……”
他仔细去听,发现这声音从隔壁墙传过来的,再思忖地想了想,许黟就知道这声音是谁发出来的。
是与他一墙之隔的陈账房家呀。
听这若有若无地痛哼声,看样子陈账房的病还没好,不知道陈大夫如何诊断的,开的是什么药方。他白天挺早出门,晚上回来得又晚,没有闻到隔壁熬药的味道。
他不知。隔壁的陈账房,此刻十分埋怨陈娘子。
本以为他被娘子训了一顿,再去许小子那里开张药方吃,他这病就好了,不用继续这般折腾人。
哪想到,陈娘子去了一趟,空着手回来告诉他,说那许小子没同意。
陈账房当即变了脸色:“你说难听话了?不是你说那小子比孙大夫厉害,要去叫他来的吗?怎么没叫动人过来?”
说罢就怨起来,“那小子心高气傲,肯定不愿意过来给我看病,我就说不让他看,你偏偏要去请,现在被人赶回来了吧,你这妇人,就会丢我的脸!”
陈娘子听得火大,冲他喊道:“我败你脸了?陈二旺你听听自个说的可是良心话,要不是我忙前忙后的伺候你,你以为你还有这力气来骂我。”
陈账房缩了缩肩膀,又怂又不服气:“那你说我现在怎么办,哎呦——我,我还不想死嘞。”
“死不了!”陈娘子瞪他,往时风情万种的桃花眼,这会只有咬牙切齿,“我去给你请陈大夫。”
“……”陈账房沉默。
他努了努嘴,小声嘀咕:“陈大夫出的诊金那么贵……”
陈娘子捂着胸口喘气,气得骂道:“钱重要还是命重要,你选一个!反正你要是死了,我就带着嫁妆改嫁离你们陈家远远的。”
陈账房吓得不敢再顶嘴。
至那天过后,喝陈大夫开的药方已经有两天,陈账房觉得自己肚子好受一些,却迟迟不见好。
不免又疑神疑鬼,怀疑陈大夫的实力不行,要不然,他喝了两天药怎么还不好。
他眼神忧郁地看着坐在煤油灯下缝衣服的陈娘子,心里埋怨的想,当时要不是他娘子没有请来许小子给他看病,他这会还用继续这么受罪?
“怎么还不睡?”陈娘子被他灼灼的目光看得有些烦,放下手里的活儿问他。
陈账房扯扯嘴角:“难受,睡不着。”
陈娘子盯着他脸色看,较之前的脸色比,陈二旺这两天气色好一些了。当时陈大夫就说拖得有些久,应该早点请他过来的。
她不紧不慢地说:“还要喝一旬药汤。”
陈账房不乐意了,再继续躺下去,主家就该把他辞退了,哪里还留着他:“不得行,我都躺快十天了,再不回茶楼里,那里可还有我的位置!”
陈娘子一时无语:“……”
她该不该告诉陈二旺,早在三天前,茶楼的小二就跑腿过来一趟,转告了主家的话,让陈二旺以后不用过去了,一道捎来的还有两贯体恤钱。
知道这个消息瞒不住,陈娘子不再瞒着,把茶楼小二带来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他听。
陈二旺听完,脸色都白了。
他抬起颤抖着的手指头,眼睛瞪得欲裂:“你……你这妇人,怎么不把人拦着,还不告诉我这事,你是不是想要害我,我好不容易得的这账房位置,都被你给毁了。”
说着说着,他涕泗纵横,神色悲切而愤懑,好似面前不是他家娘子,而是血海深仇的恶人。
陈娘子被他这意外的反应惊呆住,睁大了眼,有些不敢置信。
可又看这哭得像丑□□的陈二旺,她就知道,对方是真的恨上她了,不是她一时错觉。
“你竟然怪我?”陈娘子咬着牙,不甘示弱地喊道,“你凭什么指责我,那茶楼的小二说得明明白白,不过是来传话的罢了,你以为拦着他,你就能回茶楼当你那账房的?我告诉你陈二旺,你要是个顶天立地的郎君,就该病好了提着礼去主家,求得恩典让你继续当账房,而不是在这里怪罪我。”
说到后面,她语气渐渐冷下来,看他这模样,说再多又有什么用。
当初爹爹是瞎了眼,给她定这么一门操心劳碌的亲事。说到底是她命不好,才搭上这么一个没本事还怪罪女娘的郎君。
隔壁的争吵声,一阵阵地传来。
夜露深重,却也挡不住那难听的哭声。不一会儿,外头好像有人支开了窗户打探,而后,隔壁的哭声熄下来了。
想来,陈账房也知道哭得这么难听也是丢人的。
许黟迷迷糊糊地想着,翻了个身,毫无负担地继续睡。
当年他能在家里人来人往的药材仓库里趴着睡觉,这点吵闹,影响不到他。
翌日,旭阳升起,巷子口响起打鼓声。
许黟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练五禽戏和忽雷太极拳。
这具身体还没有形成条件反射,一套五禽戏完毕,这才刚刚热身。
接着,他又呼呼地出拳,拳劲不再软绵,弓腰抬腿、虎扑、双臂展翅……灵活有力地一套练完,后背已经布满汗水。
许黟拿着毛巾擦拭额头,接着又继续苦练忽雷太极拳。
练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想要把以前的功夫捡起来,他需要每天都要晨起,空腹锻炼半个时辰。
早些年,许黟是没有想过要练拳学功夫的,原是许爸请了两个师父教家里的大哥,他觉得有意思跟着一块学。
这么一学就是十几年,读中学的时候还拿过省区青少年武术比赛第一名。
他之所以急着把这忽雷太极拳给捡起来,还是因为身在古代,以他的尿性,以后肯定会四处云游,没有一点武功傍身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