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衙门平日多是找关系走路子的商人学生们上门,也不一定事事都要找县令,就算想找也没那么大的脸面,县太爷是普通老百姓说见就见的吗。
县衙里还有县丞主簿,底下还设有六房书吏,再往下还有各种杂吏衙役。
这些人大多都是祖传父父传子的差事,世世代代都在这潭州城里住着,比起外来做官的县令,大家还是更习惯找他们办事。
孟半烟早前就已经和县衙里的孟主簿把事情谈妥了,今日过来本是打算直接找户房典吏拿放妻书,却不想帖子递给门房上的衙役,就没了回音。
每天来衙门上求事的人不少,不管大事小情总得给看门的几个辛苦钱。
门房上的人也机灵,摆几张条凳放在门房外面背阴的地方,再弄个大壶弄点茶叶沫,夏天冷茶冬天热水,好叫人等得住。
孟家在潭城县是富户,酒坊的生意又比别的更加能和官吏打交道,再有王春喜这一层关系在,平时她有事来求从来不用等太久。
这天却不知道里头出了什么岔子,帖子递进去就没个消息。眼看着一起坐在条凳上的人一个一个往里面去,孟半烟心中也不免打起鼓来。
她怕是孟家那些族老听着风声要坏自己的事,又掏出个荷包塞给门房上的杂役,央他进去把王春喜给找来。
却不想等了半晌连王春喜也没等到,杂役出来摇着头只说里面忙着没见到王捕快,让她不如先回去,明天再来。
本来没找王春喜之前孟半烟也想先回家算了,现在连小舅舅都见不到,孟半烟就更不敢走了。来回踱步两圈又静下心来继续等,一直等到傍晚太阳都要落山了,才被门房上的杂役请出来。
“姑娘,要不要去王家,小舅爷白天忙晚上总要回家。”
“不,先回家吧。”
如果今天是孟家族老从中作梗,别说在忙,就算是刀架到脖子上了王春喜也一定会想方设法给自己传信儿。
既然不是,那肯定就是被更棘手的事绊住了,连给自己送个信也不方便。既然是这样那自己现在就不该去外公家,一动不如一静,先等等看吧。
枯坐了半日,孟半烟只觉得全身酸疼疲倦得厉害。县衙离家不过两条街的距离也懒得再赁轿子,就带着翠云慢慢往回走。
谁知刚走进巷子口就撞见自家门前停着个轿子,轿子旁还站着个秋禾,一见孟半烟就赶紧迎上来了。
“孟姑娘安。”
秋禾唇角微微上扬眼眸低垂,离孟半烟还有三两步的距离便停下道了个万福,礼仪规矩比孟半烟在知府家中见过的太太小姐们还要周到。
“秋禾姑娘怎么这时候还在外面,轿子里不会是你家公子吧。”
送酒那日之后,过了三天武承安就差人送了谢礼上门。一碗烧刀子换了四匹绸缎两匹烟罗纱,还有各色干货鲜果,摆了个满满登登,看得王春华直咋舌,直说这礼送得太重不敢收。
谢礼送上门的时候孟半烟不在,等她回来看过东西倒是觉得武承安送的东西十分合心意。
武承安是京城来的官家公子,就算只是来养病散心手头也一定有不少好东西。
他要是真挑几个贵重摆件花瓶送过来,才是打人脸。那不是谢礼,那是摆明花钱买自己那一碗酒,是不想跟自己打交道的意思。
布料干活鲜果再多,只要不是贡品也贵不到哪里去。况且四匹布料两匹颜色鲜亮两匹颜色素净,一看就是用心准备的,孟半烟很满意。
本来是想着等家里的事忙得差不多了,再带些东西上门去走动走动,没想到这少爷先出门了。
“还能是哪个呢。这两天公子身子骨见好,就有些坐不住了,总想着只差奴仆上门道谢不像话。”
秋禾边走边同孟半烟解释,还不忘扶一把刚从轿子里出来武承安,“这不刚能下地走动,就过来了。”
两家门对门住着,要孟半烟说就算把两家宅子走个对过儿也就是一抬腿的功夫。偏武承安体弱多病不敢让他劳累半分,竟弄了个轿子把人抬出来。
上次见面武承安没下床,这次孟半烟才发现这人生得还挺高。比自己高了大半个头去,粗粗一算也是将近六尺的男儿。
只是太瘦了,挺拔的背脊看上去像青竹,瘦得春衫穿在身上都有些打晃,着实有些形销骨立的劲儿。好在脸色不算难看,看得出来是真比之前好了不少。
“问了门房上的人,说孟老板出门了没回。家中只有夫人在家不敢贸贸然上门,今天天气好就干脆在外头等一等,想着等不到就回家,过几日再来的。”
武承安难得出门一趟,不愿就这么回去,干脆等一等。不敢站在外头吹风,更不好让路过的人瞧见自己一个男人守在孟家家门口,孟家一个寡妇一个未成亲的女子,容易遭人闲话。
便坐在轿子里等,没人的时候撩开轿帘往外看看,来了人把帘子放下来,旁人也不知道轿子里坐着的是谁,也没人在意这些。
倒是武承安心中难得有些别样感触,往日自己病得再厉害,出了府门也是正经爷们,从没有什么不敢叫人看见的时候。
现在坐在轿子里避着人,倒真有些像家中那些娇养的姊妹女眷了。怪不得二妹妹每次出门都说没意思,不是带着帷帽就是坐车坐轿,还生怕别人看了去,是没什么意思。
“赶紧进来坐坐吧,幸好碰上了,要不让公子白跑一趟我心里也不舒服。”
孟半烟笑着把人让进门来,又差婆子去东小院跟王春华说一声,这个时辰了总要留人吃顿饭,王春华愿意过来就来,懒得见生人就独自把饭菜摆在东小院也行。
“那天去大公子屋里,瞧见大公子的茶斋实在心痒,可惜我这边地方小没个花园子,要不然我也要把这堵墙给砸了。”
两人在书房坐定,孟半烟不问武承安身体养得如何了更不打算一上来就问你外公好不好,你家长辈怎么放心让你一个人来潭州养病这样不上道又招人烦的话。
挑了个自己真心羡慕又不出错的事当话头儿,就当是闲聊只要别四目相对没话说就行了。
“我第一次见那茶斋也觉得好,听孙管事说这宅子的舆图是外公亲手规划,园子里的一草一木也是从山上慢慢移栽下来。要不是近几年外公年纪大了又要守著书院,怕是我也不能独自占了这么个好地方。”
武承安这么一说,孟半烟也想起来自己还小的时候对门确实也常常有人进出,只不过那时候自己年纪小,对门那家没有年纪相仿的玩伴儿,就不在意那些。
两人一个是潭城县的地头蛇,一个是来了潭城县又基本不怎么出门仿佛没来的病龙,都有意互相交好,一时间聊得很好。
晚上王春华没过来,孟半烟做生意这么些年早没有男女大防这一说,留人吃饭武承安也没推拒,席上还假模假式装作不经意的问起上次的酒。
“武公子还在养身体,那么烈的酒还是少喝为好。”
“我不是酗酒之徒,只是这潭城县里的酒水实在淡了些。我这病是胎里带来的,还能活几年我不知道大夫也说不好,便只好活着的时候尽量不亏待自己了。”
北边的酒比南边的醇厚也更烈,京城更是什么好酒都不缺。武承安虽然身子差但酒量却不错,来了潭城大半年也没喝到过适口的酒,实在是有些馋了。
武承安说起自己的病弱十分坦然,这让孟半烟对他的印象又更好了一点,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一点。
她从小在外公那里见多了讳疾忌医的人,有些明明是自己的病还要怪大夫给看坏了,更有些人病的时候哭哭啼啼求上门,好了就连路过都要绕着医馆大夫走说是嫌晦气,实在是气人得很。
心情好了,干脆让翠云去库房里打了些自酿不卖的米酒来,“那酒太烈,就不给公子尝了。不如试试这个,虽是米酒滋味却好,我向来不卖。”
孟半烟酿的米酒颜色米白质地微稠,打开封坛的泥酒香很快散开,不算浓却悠长,入口更是醇厚浓香不涩口,喝得武承安眼睛一亮:“好酒!”
第12章
武承安好久没喝到这么适口的酒,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原本还有些拘束的人放松不少,藉着酒遮脸的劲儿,还连问了孟半烟好几回这酒能不能再卖一些给他。
孟半烟摇摇头还是咬定了这酒是她自酿的,好是好但是还能更好,现在不能卖。要是喜欢可以送两坛过去,不妨事。
两坛酒听着不少,可看看桌上巴掌大的坛子,武承安被吊起的胃口瞬间就泄了大半。
好在武大少不是个骄纵不讲理的,人家的酒还未大成自然不能卖。自己再馋也不好误了孟半烟的事,买不了那就趁这次机会多喝一点解解馋,也是好事。
打定主意要厚脸皮赖一赖孟半烟的酒,武承安三两口喝尽了碗里的酒水,又让一旁伺候的婢子盛满了。
秋禾和翠云看着都想劝,但一个被武承安摆摆手拦下,难得出趟门没人捧着哄着,或是明里暗里想要跟自己父亲或是外祖搭上关系,不愿扫兴。
一个对自己的酒心里有数,反正他再怎么喝自己就拿出来一坛,全喂了他也不至于出人命,便由着他高兴。
如此这般宾主相得,最后的结果自然只有一个,第二碗酒见底武承安就醉得连人都要认不得了。
好在武承安酒品不错,喝醉了不吵也不闹就呆愣愣地坐着,孟半烟说什么他也回答,有些事答不上来就摇摇头抬眼去看孟半烟,老老实实告诉她自己不知道,并不为了所谓的脸面胡诌一气。
武承安眼睛长得好极出色,眸中含着潋滟水光看上去有些无辜,眼尾被酒气熏腾得有些泛红,本就五官精致的人又更好看了些,让人无端就想戏弄一二。
好在武承安身边还有个秋禾,见自家主人这幅模样也不敢再让他多喝多留。同孟半烟道了个万福便出去叫了小厮来,扶武承安起身回家。
孟半烟不强留人,还主动让人去酒窖里又拿了两坛子酒来给秋禾,“酒喝完了我这里还有,下回秋禾姑娘只管派人来拿就好。”
“姑娘不生气我家公子头回上门就喝成这样就好,等公子醒了酒,定还要过来赔礼道歉的。”
“别总说赔礼失礼这些,我与你家公子已经一张桌上喝过酒,这种事算什么失礼。你只跟你家公子说清楚,以后来我这里酒总是管够的,别再喝得这么着急了。”
秋禾是武承安身边的大丫鬟,也是武家的家生子。向来是个稳重妥帖的性子,她看得出武承安今天高兴,也就乐意两家多往来。这潭城县还是太偏了,连个说话投契的人都难找。
送走醉猫儿武承安,孟半烟也累得歪在贵妃榻上不动弹了。看着翠云带着人进进出出准备洗漱的器具东西,孟半烟有些怔愣,好半晌才重新打起精神。
“翠云,嘱咐孟二明天再去衙门走一趟,让他直接找小舅,要是还找不见就去王家找人。”
放妻书的事能等但是不能拖,拖久了生变。最近过得太顺了,突如其来一件没能一鼓作气就办好的事,这让孟半烟心里有些不安。
就在刚刚,她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是明天不能问出个结果,就得带着银子直接去找钱县令。要是还不行,就得厚着脸皮去求刚搭上关系的邻居了。
对这事孟半烟心里倒是没什么负担,人情往来本就是拿来用的。武承安也不知道能在潭城县住多久,要是这个人情还不上,大不了他走的时候自己把酿酒的方子送他一份,也不算是全然利用了。
两碗米酒,武承安喝完第二天一点事情没有,因为直接醉到第三天才醒。要不是期间除了昏睡没有别的不适,恐怕秋禾都要急死了。
武承安从未醉得这么狠睡得这么沉过,偏偏醒来以后又没有宿醉头疼的感觉,这才不禁感叹孟半烟说自己把酿酒一道琢磨通透了的话,竟没半点夸大。
“少爷总算醒了,下回可不能再这么喝了。要不是昨天孟大姑娘差人送醒酒汤来,又让那管事帮忙看了看,奴就又要去请大夫了。”
孟山岳是小作坊起的家,前些年忙的时候家中奴仆能帮忙的都不能闲着手。现在家里连赶车的老吴也对酿酒一事头头是道。别的不说,醉酒的人醉得是轻是重,好与不好还是还是有数的。
“不喝了不喝了,还不是孟老板手太严,多要一坛子酒也要不来,下回不这么由着性子来了,放心。”
武承安这些年生病的时候比好的时候多得多,这会儿不过多躺一天,双脚趿拉着软底布鞋里站起身时连眩晕踩棉花的感觉都没有,就知道自己没什么事。
来潭州,对于武承安来说起码有一半并不是情愿。外祖没让他住在书院里,虽说有大部分原因是书院的吃穿用度不如潭城县里好,但他心里也清楚,还有一小半是因为武家这些年庶子庶女太多,外公心疼母亲,对姓武的都有怨气。
昨天,不对是前天和孟半烟边吃边聊,是他大半年来吃得最舒心的一顿饭,这会儿再提起孟半烟心情还是很不错。
“可说呢,孟老板一个女人能在潭城县站稳脚跟怎么会是个小气人。昨天您还睡着,孟老板又差人送了不少东西来。坛子腌的辣椒和鲊鱼鲊肉都是我们见都没见过的。”
“孟老板专门嘱咐了,潭城县从这时候起一直往夏天走都多雨湿气重,要不是实在不能吃辣的,都要适当在菜里放些辣椒,提味祛湿。”
秋禾带着两个小丫鬟伺候好武承安洗漱,又拿过玉簪给他挑选好挽好发髻,才扶着他出了房门慢慢往小厨房去。
“还有那个鲊鱼鲊肉,用自家酿酒时专门留出来的酒曲米做的,整个潭城县就她家的味道好。人家专门说了,酒不敢给您多拿,鱼、肉管够。”
“哪能总拿人家东西,她一个女子天天在外面做生意,不容易。等会儿去库房里看看还有什么东西合适,明天你亲自送过去。”
在厨房看过了孟半烟差人送来的辣椒和鲊鱼,武承安心情又好了一点儿。
他这会儿就是个没见识的,孟半烟差人送来的这些吃的,他都觉得有趣新奇。越发觉得这个邻居哪里都好,只恨之前心情郁结不愿与人往来,白耽误了时间。
只是很快他就有趣不起来了,秋禾见他精神头不错,方才伺候他起床时没说的话,想想还是觉得不能瞒着。
“公子,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说吧。”
鲊鱼是用酒曲腌制的,腌好之后颜色暗红里透着鲜亮,闻上去除了酒香还有些说不上来的味道,让武承安又忍不住凑近了去看。南边腌制的手法着实是好,看着就开胃,便打定了主意今天中午就吃这个。
“孟老板家里出事了。”武承安喊孟半烟老板,秋禾就也跟着把称呼改过来。
“听门房上的说,昨天一大早孟家马夫就出了门,上午没什么动静还往咱们这儿送了东西,下午就突然吵嚷起来。”
“刚开始我以为是孟家来客人了,可听着动静不对才让人出去看看。到了隔壁门房上的人看着有些慌张,但一问又说家里都好,没什么大事,我就只好让他们先回来。直到今天早晨才听说昨儿的事。”
武承安出京除了身边伺候的人也带了二十个壮年家丁,秋禾怕有人上孟家闹事,就干脆差了两个机灵的过去看看。没事最好,要是有事起码能帮忙护住孟家母女两个安全。
“啧,到底什么事你别啰嗦,人家家里都出事了我还在这儿琢磨吃什么,忒不像话。”
武承安见秋禾还犹犹豫豫也急了,转身就要差人准备轿子过去看看。还是秋禾手快一把拉住了人,“三郎快别去了,孟家那个死了好些年的老爷又活了。”
“什么?谁活了?死人怎么还能活了!”
武承安住得近,张家关系近,收到消息的时候都不算迟。
张家的管家甚至因为跑得太着急,几句话说得呼哧带喘结结巴巴,好在不妨碍张杨听明白话里的意思。
“你是不是听错了,还是人错了?孟海平都死了八年了,城里谁不知道,不可能回来,他还能从土里爬出来不成!”
张杨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冲昏了头,急得来来回回在屋里驴拉磨一样转圈,嘴里也不停嘀咕着像是在安自己的心,好像只要能说服了自己这事就是假的。
“爹,别转了。咱们自己在家里空琢磨有什么用,赶紧派人先去王家问问。咱们是跟王家结亲,这事他们得管。”
张杨想娶王春华不是一天两天了,好不容易把婚事说定又骤起波澜,他多少有些焦躁不安。
反而是张莺儿更冷静,这不止是自己一家的事情,死了八年的人又活了,且不说这事是真是假。就算是真,都八年了为什么现在回来,又为什么要回来。
什么样天大的事能阻止一个当家男人抛家舍业八年不归,又是什么事能让八年没回来的人突然回来了,这里头必有内情。
“爹,这事且轮不到咱们着急。孟半烟是什么人,一个女人,能当着家守着买卖,过年过节能和钱县令同桌吃饭的女人。她爹回来,孟家到底谁说了算?当了这么多年的家,我不信孟半烟能老老实实再把当家的权交出去。”
张家只有父女两人相依为命,向来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张莺儿此刻这么说张杨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把话听进去慢慢冷静下来。
坐下思虑片刻,便让管家准备一份不轻不重的礼,亲自带人去了王家。
外面对孟海平死而复生这件事议论纷纷,处于暴风眼中心的孟家却安静得有些吓人。
事情从昨天下午开始就不对了,孟半烟派去衙门送礼的孟二迟迟没回来,刚开始孟半烟还能自己安慰自己,说不定是衙门没进得去,又转道去王家了。
可潭城县拢共就这么大,王家医馆和宅子都离自家不远,什么天大的事也该回来了。
孟半烟等不回孟二便不再傻等,唤人把阿柒找来又重新备了份礼,这次她不打算再去衙门,而是直接带着人就往孟主簿家里去。
孟主簿跟孟海平算得上远房的堂兄弟,只是这个关系已经远得出了五服,孟主簿祖父还在世时就已经跟孟家分了宗,算不上是正经亲戚。
也正因如此,当年孟山岳幼年被族老们为难的时候跟孟主簿一家没有关系,孟主簿甚至都还没出生。
等到孟山岳多年以后在县城立足,两家的往来是全靠孟山岳拿银子砸出来的。银子铺路什么都好说,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又重新论起来。
但也只有孟山岳一家子有这个待遇,孟氏族老进城找衙门办事,孟主簿向来都是避得就避,生怕沾染半点就脱不得身。
衙门里的人大多觉得孟主簿这人办事做人都太势利,只有孟半烟觉得如此这般倒是正好。
人活在世上谁不要吃喝,不谈银钱谈什么?孟主簿再势利也是个拿了钱就办事的人,总好过那些嘴上血浓于水,转过头就恨不得把人吃拆入腹的同族强百倍。
孟半烟带着银票和几坛子好酒到了孟主簿家,门房上的小小子都是认识的,今日见孟半烟来却不敢把人领进去,只把人请到门房里等着。
这两天碰壁碰得多孟半烟都习惯了,等就等吧,现在不等也没有别的办法。好在没多会儿谢夫人便急匆匆出来,今天早上丈夫出门前已经特地嘱咐过,要是孟半烟来家里找该怎么办。
“婶娘怎么出来了,该是我进去请安的。”
“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眼下咱们就不说那些客套话。”
谢夫人嘴上亲近却没打算把孟半烟往家里带,只拉着她的手站在门房里说话,“你叔父说你求的事顶多再有一天就该有结果了。别着急别再到处去求,不如安心在家等着。”
孟半烟带过去的东西谢娘子没有往外推,得了一堆废话回了家的孟半烟却无法安心。只是再不安心也不好显露在脸上,回家以后还要装作一副无事发生的样子陪王春华吃饭。
王春华不蠢,从昨天起就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紧张。但孟半烟不多说她也就不多问。女儿在外面够忙够累的了,本来就烦心的事自己多问一遍她就要多想一遍,问了又帮不上不如不问,就算是给她省点心了。
但这事显然不是孟半烟不说就行了的,吃过中午饭把王春华送回东小院,孟半烟回到自己房里屁股还没坐热,孟二就回来了。
孟二是家中用了好些年的老人,平时多跟着孟半烟出门,也兼顾递帖子跑腿的杂活,是个机灵能干的人。
今天却连一句整话都说不清楚,进了屋先跪下磕头,还是孟半烟气急了才抬头结结巴巴道出一句:“姑娘,老爷回来了。”
孟半烟压根没意识到孟二说的是谁,还一本正经的问是哪个老爷,自家如今已经没哪个亲戚能让孟二称呼老爷的了。
“姑娘,是咱们家里的老爷啊,您父亲啊!”孟二也觉得这话荒唐,可人是他亲眼见到的,就在县城衙门里,和钱县令对坐着谈笑风生,还问自己家里可好。
孟半烟悬了一天的心这才彻底死了,她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得出话来。
父亲刚死的头一两年自己也曾幻想过他没死,毕竟死不见尸。说不定是摔下山崖被猎户农户救了呢,毕竟话本子里都是这么写的。后来时间长了,才断了这个念想。
但昨天没能拿到母亲的放妻书时,孟半烟就莫名又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有些事也许是冥冥注定,再荒唐也成了真的。
这事仔细说起来都像是假的,孟海平死了八年再回来,不管是穿着打扮还是样貌气质都与当年大不相同。
就连进城时用的路引也不是孟海平的名字,一时间竟没有一个人认出来,这人是当年在潭城县里有名的孟官人。
在客栈安顿下来之后,孟海平没回家。嘴上对随从说的是还是要先去拜见本地官员为好,但其实说白了他心里也怕。这么多年没回家,他害怕物是人非。
孟海平先去的知府衙门,他如今的身份是新昌侯府三房独女招的赘婿,出门在外用的帖子也是侯府的,拜帖送进去很快就有人出来迎接。
潭州知府简从文是个媚上欺下的东西,外任的官员都想进京,只看谁的门路广谁舍得花银子罢了。新昌侯府在京城虽然算不上顶好的人家可毕竟是侯府,简从文就是想巴结也轻易巴结不上。
他是新调任来的知府,不认识孟海平跟孟山岳也没有什么交情,对孟半烟一个女人整天抛头露面也不大看得上。现在见孟海平回来,也不管他这八年在外面是怎么混的就先把心偏到他那边去了。
先是派人去县衙走了一趟,让人不许再接孟半烟的帖子,她要求什么是也一概不许。家中男人都回来了,万一孟半烟办的事孟海平不乐意怎么办,孟海平活了孟家就合该听他的。
县衙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能先听从安排,孟半烟昨天才会被拦在门外。她在门外枯等的时候王春喜已经被带到府衙见孟海平,不知他问了什么,也不知道王春喜说了什么,总之王春喜昨天没能回家。
今天孟二去衙门,也是同样被扣下见了孟海平。“姑娘,老爷说离家这么多年近乡情怯,也怕吓着你和夫人,让我先回来跟你同个气儿,等明日再回来。”
孟二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道雷劈在孟半烟头顶,让她惶恐且愤怒。
她不是半大不懂事的孩子了,要是还是孩子,大概只会痛哭流涕,或是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爹爹没死还回来了,这简直是做梦都梦不到的好事。
可孟半烟长大了,她掐了掐自己因为紧张而有些发麻的指尖,又深深吸了几口气,才勉强把小腹的隐隐作痛强压下去。
孟半烟打小有个毛病一紧张就肚子疼,为这个孟海平还笑话过闺女好几次,但笑话完了又会轻抚着她的额头安抚她,告诉她不用害怕,天大的事都有爹爹撑腰。
如今物非人也非,让孟半烟疼的人就是孟海平,她又还能找谁去撑腰呢。
“人你见过了,给我个准话,你觉得那人真的是父亲吗。”
“老爷右手后背上有个疤,还是没和夫人成亲之前留下的,小人不会认错。”
孟二这会子脑子也糊涂嘴里也发苦,明明眼看着就有消停日子过了,怎么又闹出这档子事来。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哪怕是亲父女,这里头隔着八年时间,是好是坏谁又说得清楚。
再说现在家里所有产业生意都归大姑娘说了算,老爷回来以后家里这么多人这么多事,到底听谁的?
孟半烟一听这话心又凉了些,有些泄气地往窗户外看,正好看见家中管事和婆子凑在一起,站在院中也在偷偷抬头看自己,本来泄了气又立马提起来了。
“郑妈妈,你来。”孟半烟顺手就指了站在廊外偷看自己的婆子,“你去厨房和各处吩咐,从现在起除了每日采买的人,无闲杂事情不许出门。出去被我知道的,一律算作逃奴。”
“孟大,你去门房上看着,有什么人来家里不许私自放进来,必须先来回我。包括当官的也包括和我爹长得相似之人,要是头脑一昏把人放进来,就别怪我打板子发卖。”
孟半烟对家里众人向来宽宥,但众人都不敢对她的话有质疑。当年孟海平去世,才十二岁的孟半烟能当着孟氏族老的面,一边啜泣一边命人把跟族中勾结的管事打死。吓得家里奴仆连做了好几天噩梦,再不敢起趁着孟半烟年幼拿捏主家的心。
“翠云,你去把阿柒找来,让她多带几个机灵的小子过来。家里有屋子有铺盖,让她放心来便是。”
“是,我这就去。”
吩咐完手头的事,孟半烟又怔愣了快一刻钟,才起身往王春华的东小院去。有些事自己能做主的她大多不和王春华说,但这件事不一样,自己瞒不住也不能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