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被逼考科举—— by映在月光里
映在月光里  发于:2023年12月11日

关灯
护眼


往年一到下半年, 京城就开始热闹了。天气一凉爽,各种节庆,赏花吃酒筵席不断。
今年的京城, 除了瓦子里人多一些, 高门大户好似都彼此约好,除了送粮油米面的进入, 差不多悄无声息。
凛冬时节花草凋零, 街头巷尾经过的百姓, 袖着手缩起脖子,萧瑟而凄清。
程子安下值后,特意没坐车,一路走了回去。
贡院周围的街巷安静,拐角避风处, 蜷缩着无家可归的流民。
这片地段靠近皇城,京城有差役驱赶。
听到脚步声,角落处的人动了下,将自己的头埋得更深了, 生怕被差役发现。
程子安看了几眼,走到街头开着的炊饼摊前, 买了几只杂面烧饼, 走到那人面前,将烧饼递了过去。
闻到烧饼的香气,那人忍不住动了动身子, 缓缓抬起头, 飞快瞄了眼程子安, 一把将烧饼抢了过去, 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程子安安静站在一旁等着, 那人几口啃完两只,估计缓过了阵气,这才重新抬头偷看过来。
黝黑的面孔,与所有穷人一样沧桑满面,胡子花白,看上去已足有五六十岁。
不过他们一般都显老,估计他的实际年纪,在四十岁左右。
程子安温声问道:“你多大年岁了,为何会流落在此?”
那人瑟缩了下,嗫嚅着答道:“小的于二,今年三十五岁,家就在京城外的上山镇,做货郎买卖为生。家中妻儿先后生了病,花光了银子也没能救回来。小的没本事,货郎买卖赚的几个钱,还不起欠下的药钱,吃不起饭,小的就进了京城,想在京城寻一份活计。小的还没能寻到,没了住处,没了饭吃,小的......”
货郎沿街叫卖,口齿伶俐,说到这里,兴许是悲从中来,呜呜哭得伤心至极。
周围四下无人,摊贩听到哭声,走过来看了一眼,就事不关己退了回去。
程子安走回炊饼摊前,将摊子上剩下的炊饼,一并买了。
摊主来了大生意,见程子安气度不凡,赶紧麻利地包着炊饼,恭敬地递过来,主动要抹去两个大钱的零头。
小摊小贩容易,一共十四个烧饼,每个烧饼能赚三四文钱而已。
程子安还是数足了钱,摊主双手接过,连连点头,“贵人真是心善呐,京城这两个月的粮食涨了好几文钱一斤,买卖不好做了,寻不到活计的人多了,贡院附近尚好,如南城那边的破庙,天天都要抢,不然就得露宿街头。先前那个人,他还算幸运,没被差役发现。”
寻常百姓家没余粮余钱,就算是京城一样如此,就好比后世的人失业一样,没了收入,一下就会陷入窘迫的境地。
后世只要勤快,总能找到一口饭吃。
大周却不一样,没有健全的民生保障体系,一有风吹草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倒霉的,永远是底层的百姓。
程子安拿了炊饼到于二面前,再取了约莫一亮碎银,一并给他,道:“这些烧饼,你省着些吃,够你对付上几日。我建议你,还是回家乡去,做你的货郎买卖。欠下的钱,你跟债主求情,允你慢慢偿还。债主也不会逼你,要是逼死了,他一个大钱都拿不到,说不定还会吃上官司。”
于二捧着炊饼,怔怔望着程子安,半晌后,将烧饼往地上一放,咚地磕了一个响头。
再要磕头时,被程子安及时拦住了,“大男人,以后好好活着!撑过了寒冬,总会有希望。”
莫柱子默默跟在程子安身后,这时不解问道:“少爷,要是于二撒谎,少爷岂不是被他骗了?”
程子安道:“我与他萍水相逢,他如何能料到。真会有人给他炊饼,给他银子。滴水成冰的天气,一晚下来,说不定就被冻死街头。他拿命在行骗,一两多点银子,太便宜了啊!”
莫柱子愣住,突然当年自己家的事情。
大姐差点被哄骗卖出去做妾,家中实在太穷了,爹娘束手无策。
最后也是程子安,给他们钱,给大姐二姐自己找到出路,帮着大姐招了上门女婿,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虽不算富裕,在村里算得上足够舒适了。
他们当年只是乡亲 ,比萍水相逢强上一些。
莫柱子跟在程子安身边久了,他虽然笨拙,慢慢想,也能看清楚一些事。
好些读书人张口闭口不忘天下百姓,忧国忧民,却从未见他们做过任何事,哪怕施舍给街头无家可归乞讨的人一碗剩饭。
莫柱子上前,红着眼道:“少爷,多谢你。”
程子安看了莫柱子一眼,莫名其妙地道:“你谢甚?又哭什么哭?”
莫柱子忙抹了把脸,道:“我谢少爷当年帮了我全家。我不是哭,是高兴得哭了。”
程子安斜了他一眼,道:“柱子啊,既然要谢,你不如走快一些,备好热汤饭,我饿死了。”
莫柱子哎一声,赶紧一溜烟往家里跑去。
程子安不紧不慢跟在身后,脸上的神色淡了下去。
京城这几个月的粮食价钱上涨,定与查常平仓的粮食事情脱不了干系。
朝廷对粮食价钱有管控,尤其是京城,肯定不敢大肆上涨。
下面州府的粮食价钱,应当涨得更多。
粮食价钱上涨,既表明粮铺能出售,流通的粮食量少了。
粮食去了何处?
程子安估计八九不离十,拿去填补了常平仓的空缺。
不然的话,被罢官抄家的官员会更多。
还回去就好,还回去了,就休想再拿出来!
翌日进了宫,程子安亲自前去户部,领他的俸禄。
平时官员都是府里的管事亲信等前去领取,程子安第一次因为好奇去过,后来就是老张或者莫柱子前去领取了。
户部管着发放俸禄的胥吏见到程子安前来,惊讶了下,不过倒也客气,核对之后,将银子点数,交给了程子安。
程子安没接,道:“且慢!”
胥吏怔住,道:“不知程侍郎有何疑问?”
程子安道:“好似数目不对啊!”
胥吏拿起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遍,数额同以前一致,道:“程侍郎的算学好,可要再核算过?”
程子安道:“不是你算得有错,而是折算的问题。你看这个粮食,炭敬这算的价钱,怎地变了?”
官员俸禄中包括炭敬,冰敬,粮食,茶酒,布匹等等,不过这些都折算成银两发放。
都是官员,涉及到银两,倒几乎无人敢在里面动手脚。
胥吏道:“这几个月市坊的粮食,布匹价钱上涨,炭便宜了些,总体来说,两两相抵,同上月领到的大致差不离。”
炭是百姓所烧,为了赚钱买粮食,烧炭的人多了,当然会便宜。布匹绢帛以前除了金子,铜钱,被当成货币在使用。
屯布匹跟屯金银,粮食是一样的道理,价钱已涨了许多。
程子安自言自语道:“不对啊,要是这粮食见天涨,领到手的一两银,能买到的粮食越来越少了,实在是吃了大亏。”
胥吏赔笑,立在一旁不敢做声。
程子安没再多说,取了银子离开,回到水部放好之后,前去承元殿。
六部衙门在皇城西边,程子安经过兵部,见到兵部何尚书,脸其臭无比,怒气冲冲从户部方向而来。
水部同户部,隔着吏部与兵部,程子安假装要拐进吏部大门,被何尚书一把抓住了。
何尚书以前领兵打过仗,他手跟铁钳一样,程子安好汉不吃眼前亏,笑道:“不知何尚书抓住我,有何贵干?”
“我见程侍郎跑了,以为程侍郎见我心虚呢!”
何尚书先前在气头上,一时冲动不过脑子直接伸了手,不过他可不蠢,程子安不好惹,他很快就回过神,底气不那么足解释了句。
两人第一次见面,他在施侍郎值房要粮草,一颗粮食都没要到,程子安却顺当拿到了钱。
何尚书眼珠子一转,呵呵笑道:“程侍郎,走走走,难得见到,前去兵部坐着吃杯茶,好好叙叙旧!”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何尚书是秀才,又是兵,天天为了粮草的事情在户部掀桌子,程子安一直绕着他走。
程子安也呵呵,“我着实想不起,能与何尚书叙什么旧。等到我们旧了之后,再叙如何?我还有差使在身呢,着实没空,还请何尚书见谅。”
何尚书只当做没听见,干脆跟在了程子安身后,一幅要赖定了他的架势,道:“程侍郎忙甚?可需要我搭把手帮忙?”
程子安甩脱不掉,便干脆直接道:“何尚书寻我有何事,直接说吧。”
何尚书一听,更是不客气了,道:“程贤侄,可能帮我一帮,在户部讨到西北兵的粮草,好让西北兵能在过年时,吃个饱饭?”
哟,先前还叙旧,这时已成贤侄,进展着实太快了些。
程子安挠挠头,显出满脸的为难,想了下,一甩手,叹了口气,道:“都是为了大周,都不容易。我正要去见圣上,正好要说钱的事情,何尚书不如跟我一起前去。”
何尚书二话不说跟了上去,好奇问道:“程侍郎水部又缺钱了?”
程子安摇头,道:“非也,是俸禄的事情。粮食价钱上涨,俸禄的粮食等补贴,粮食的补贴拿到手,在世面上只能买到折合八成左右的粮食,这可亏大了。”
何尚书没去亲自领过俸禄,只是他听到粮食,脑子转得飞快,道:“程侍郎,你难道要让圣上,贴补给你俸禄?”
程子安道:“那是圣上,是天子,我敢要圣上贴补我俸禄,何尚书莫要说笑,害我!”
何尚书干笑一声,道:“是是是,我是武将,粗人,程侍郎休得怪罪。”
程子安不紧不慢地道:“倒是何尚书,可以向圣上要粮草啊!”
何尚书皱眉,道:“我以前要过,圣上推脱给了户部。”
程子安琢磨,那就是西北兵,其实没那么缺粮草。
不过,有何尚书在,倒是一份助力。
程子安同何尚书一起求见,圣上见到他们一起来,惊讶不已道:“你们有何事求见?”
何尚书斜向程子安,等着他说话。
程子安目不斜视上前,道:“回圣上,臣在兵部前同何尚书遇到,说了几句话,正好是因为同一件事求见,便一起前来面见圣上。”
何尚书琢磨着程子安的话,虽觉着不大对劲,不过他还是忍住了没打断。
毕竟是他缠着要跟来,不管过程如何,能要到粮草就行。
程子安道:“臣是粮食不够,何尚书是西北兵粮草不足。臣与何尚书,想一并请求圣上,将西北兵的粮草,折算成银两。或将俸禄中粮食折算成的银子,重新以粮食如数发放。”
何尚书惊讶地看着程子安,圣上也楞在了那里。
作者有话说:

近日朝廷一片混乱, 圣上本就烦躁不已,何尚书也就罢了,程子安居然将他几颗俸禄粮食拿出来说, 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
圣上阴阳怪气, 冷冷地道:“程侍郎,看来朝廷亏待了你, 居然连饭都吃不起了?”
何尚书见圣上发火, 想替程子安说一句话, 不过想到他打胡乱说,自己可没想过要将西北兵的粮草换成银子,一气之下,也干脆闭了嘴。
程子安赶紧赔罪,道:“圣上, 臣吃得很饱,只是臣平时吃得不算多,家中的仆妇,只会做些乡间的家常菜, 吃不上山珍海味。家族简单,没穷亲戚, 族人要拉扯, 在京城住的宅子,也是赁来,有房屋署的贴补, 花不了几个银子。臣是担心, 别的朝臣百官, 他们要是负担重了, 要是靠着俸禄而活, 粮食一涨价,就该入不敷出了。”
何尚书听得瞠目结舌,差点脱口而出,放眼放去,哪有朝臣官员真正靠着俸禄而活?
嘴皮刚一张,何尚书直觉着不对劲,慌忙紧紧闭上了嘴。
程子安这番话,可没那么简单。
官员穿金戴银,住华屋,出入香车宝马,仆从成群,养着谋士师爷。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亲戚族人,恨不得人人都做官。恩荫出仕,结拜结亲,门生等等各种关系,形成一张张巨大的关系网。
官员俸禄虽高,朱雀大街上铺子,随便进去银楼买一套头面,番邦来的精巧玩意儿,天香楼宴请几次下来,俸禄就花得一干二净。
朱雀大街上的铺子,做的全是达官贵人归豪绅的生意。
豪绅起码九成都投靠了达官贵人,富,远在贵之下。
且程子安提到了粮食,何尚书直觉没那么简单。
圣上想得比何尚书要深,没搭理程子安前面那些指桑骂槐,眉头一蹙,敏锐地道:“粮食涨价了?涨了多少?”
程子安道:“京城的粮食,没石涨了约莫一成不到,至于底下州府的粮价,臣就不清楚了。”
一成不到而已,过年过节时,粮油米面的价钱都得涨一涨,哪值得特意提出来?
何尚书浓眉都快拧成了一团,将自己的想法说了,“这个价钱不算离奇,过年过节时,什么都要贵一些。”
程子安垂眸不语,圣上面上一片冰冷,天子脚下,谅他们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涨得太多。
只怕底下的州府,粮食价钱该飞涨了。
粮食一涨价,吃不起饭的,只有穷苦百姓。
寒冬腊月的天气,逼得百姓实在无路可走,他们平时再温顺,只要有心人趁机领头,他们会跟着造反。
当年大周太.祖,便是趁着天下粮荒,乱七之后起兵,夺取了天下。
圣上不怕百姓造反,但他恐有异心的将领跟着起兵。
放眼底下的朝臣们,无论谁做天子,他们只管俯首称臣,便可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政事堂几个宰相,圣上对王相颇为倚重,他忠诚可靠,可惜他有时行事,失之优柔寡断。
明相与郑相两人在处理朝政上,行事有手腕,章程。两人是老狐狸,城府极深,在忠君上,圣上从不怀疑他们。
只这个“君”字,圣上就要多考量了一些。
圣上思索良久,道:“何尚书,你一直在操心西北兵的粮草,怎地又改成了要银两?”
何尚书还想问句为何呢,暗自恼怒不已,绞尽脑汁在想答案,程子安站出来解救了他。
程子安道:“圣上,何尚书是考量到,西北兵的粮草,由靠近西北的几个州府筹备,皆从几个地方的常平仓征调过去。几个州府今年皆报了灾,加之路不好走,仅仅运送的花销,就可以到三倍的粮草,着实太贵了。还不如给西北兵银子,让他们自己去买。
各州府的赋税银两,全要送到京城,统一铸成官银,存在朝廷户部的库房。
运送赋税银子,路上的花销且不提,其中因为铸银造成的损耗,又是一大部分,按照比例,摊派给各州府负担。
各州府负担不了,自然而然转嫁到了百姓头上。
中枢朝廷统一调拨这点,里面弊端众多。不过大周的弊端多如牛毛,程子安还暂时管不了那么多。
统一铸成官银这点,程子安认为纯属多余。
大周的银子皆从银矿而来,银矿被朝廷严格把控在手中。开采出来的银子,成色都相差无几。
朝廷统一铸造官银,一是为了防止贪污,库银防盗,一旦丢失,官银上有标记,方便追踪查询。
银子软,用硬一些的器物,就可以损掉标记。再不济,用剪银的剪子剪碎即可。
防贪污就更可笑了,贪污了的官员,受大周律保护,刑不上大夫,顶多被罢官贬谪,又不会掉脑袋。
程子安越想越郁闷,打起精神解释道:“圣上,今年西北边各州府的税银,好似还未送到京城。不如折返回去,算给西北兵的粮草,他们能省事,户部也能省去漕运的开支。”
要是敢抢税银,乃是灭族砍头的死罪。虽是如此,押解税银,比送粮食需要更多的人手,开支巨大。
圣上顿时眼前一亮,户部成日叫穷,账目惨不忍睹。
这一来一回,节余的钱,哪怕将税银就此拨付给西北兵,账目上还有节余。
何尚书一算也是,可是,他又开始不解了。
既然如此,户部那些官员,他们为何没想到这点?
以他们算账的本事,肯定能想到啊!
何尚书一时没能想通,圣上与程子安都心里门清。
要是省事高效了,会有人因此没了差使,或者缺了贪腐的机会。
圣上压住喉咙里翻上来的腥甜,哑声道:“西北兵拿到了银子,粮食从何处去买?要是有人贪腐该如何办?”
程子安看向了何尚书,面带微笑。
何尚书直觉不妙,他刚要开口,程子安已经抢先道:“臣以为,何尚书一直在关心西北兵的粮草事宜,此事交由他最为妥当。何尚书亲自前去监督,定当不会出差错。”
程子安当然不敢妄想,何尚书前去西北,就能百分百杜绝贪腐之事。但有他在,拨付的银子,实际八成拿去买粮草,整笔账算下来,无论如何都是赚。
何尚书心中念头一转,干脆将此事应了,追问道:“那粮食呢?”
程子安笑眯眯道:“各地常平仓有啊,查库查到常平仓,里面不是没问题么?常平仓经常陈粮换新粮,陈粮该换了。何尚书,你要快一些,别等已换掉陈粮食,你就赶不及了!”
何尚书愣住,顿时瞪大了眼,瞠目结舌盯着程子安,再猛地转头看向圣上。
圣上脸色不大好,他也死死盯着程子安。
联系程子安前后话里的意思,一切都不言而喻。
常平仓有粮食!
粮食从何而来,当然是因为朝廷大张旗鼓查库而来!
常平仓有了粮食,大粮商库房的粮食就少了,所以粮食价钱会上涨!
历年来常平仓损失的粮食去了何处,当然变成了官员库房里的银子!
一旦查库的官员离开,常平仓会再次空掉。
趁着常平仓库房有粮食,才是拨付欠缺的军饷,以及赈灾的最好时机!
要如何杜绝后续官员的伸手,程子安以为,这件事他说了不算,看圣上要整治的决心了。
圣上当即道:“何尚书,领朕手谕,着令你去西北,筹措粮草事宜!”
何尚书躬身领命,“臣遵旨!”
圣上再盯着程子安,他低着头,坚决避开自己的视线,不由得提高了声音:“程侍郎,你向来跑得快,差你去各州府做钦差,巡视民生民意,若百姓吃不起粮食,令你无需回禀,直接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程子安不干了,他就是跑细了腿,也搞不定这么多州府。
“圣上,臣只有一双腿,着实跑不过来。臣以为,恰好何尚书在,不若让他举荐几个各地兵营的将军出来,由将军前去督查,责令州府开仓放粮。”
各地的军政分离,互相看不顺眼。
兵营也有一大堆问题,但让他们去做这件事,他们肯定很乐意。
武将粗鲁直接动手的好处,就在此处能体现了。现在需要的是快刀斩乱麻,在巡查常平仓之事结束之前,将粮食真正用在百姓头上。
圣上听罢,这倒也是,便道:“程侍郎说得有理,就照着这般吧。何尚书,你回去拟定些名录上来。”
何尚书也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当即笑呵呵应了。
两人一并告退,走出承庆殿,何尚书一把拉住要跑的程子安,道:“程侍郎,你这般急去何处?走走走,去兵部,我还要请你吃茶呢。”
程子安道:“快下值了,我冷得很,何尚书,你领了差使,还是赶紧去忙,我就不打扰了。”
何尚书眼珠一转,呵呵笑道:“程侍郎,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你的功劳,我可不敢冒领。走走走,吃茶去,吃茶去!”
程子安挣脱不得,被何尚书拽到了兵部。
兵部尚书虽没有兵权,但他毕竟与兵营有关,从不敢与谁来往过密,引起圣上猜忌。
何尚书从领兵的将领,升到兵部尚书之后,远比当将军的时候要圆滑。
他一出京城,肯定有无数眼线盯着,要是以后被嫉恨,此事的主使,程子安总得替他挡一二。
程子安哪能看不出何尚书心里那点小九九,进到何尚书的值房后,道:“何尚书,我跟你进来了,茶改天吃,改天吃。”
何尚书取了自己珍藏的茶叶,道:“我还是真心实意,想请你吃杯茶。唉,粮草军饷不易要啊,眼下虽尚未到手,还是多靠程侍郎。这杯茶,就算是我替西北的兵丁请程侍郎,程侍郎担得起。”
程子安去翻何尚书的茶叶,凑在鼻子边闻了闻,自然而然拿在了手中,道:“何尚书,你此去,要是常平仓空了,莫要大张旗鼓到处买粮。直接带兵去大粮商府上买。别真动手,别抢,就派兵守着。顺便,何尚书将西北的粮食价钱,也平一平。可别太低,谷丰伤农,谷贱亦伤农。”
大张旗鼓买粮,会引起粮食恐慌,粮价上涨。
要是常平仓没有粮食,粮食定都在大粮商的库房里,真要照着规矩章法来,以他们的狡猾,何尚书一颗粮食都买不到。
何尚书愣住,哈哈大笑道:“此举甚妙,妙!”
程子安笑道:“茶就不吃了,有这罐茶叶就足够。我在京城,等着何尚书的好消息。”
何尚书看着程子安手上的茶叶,心疼地道:“我就只这么点,自己都舍不得吃,你给我留一半啊.....”
程子安拿着茶叶,头也不回飞快溜了。
天气不知何时变了,脸上落下湿润,他抬起头,细碎的雪花飘飞。
下雪了。
京城又当是一片雪白,肮脏都被深埋,好一个太平安稳。
只是,这次定当不会了。
只要他在的一日,定会拨开这些掩饰,还天地一个真相!
作者有话说:

京城只下了几场小雪, 西北早已经白雪皑皑。
太阳高悬,晒在人身上却没一丝热气。马吐着白气,在雪地里缓慢前行。
裹得只露出眼睛的差役, 坐在马背上, 不耐烦冲着镖局的镖师喊:“还有多久到驿馆?”
镖师赔笑道:“丁差爷别急,约莫一个时辰左右就到了。”
丁差爷淬了口, 骂道“秦二, 先前你小子就说还有一个时辰左右, 老子听你这句话,已经听了好几次,老子信你就见鬼了!”
秦二暗叫了声晦气,他们镖局的买卖不好,每年都靠帮着押送税银赚些钱。
押送税银的钱不好拿, 府衙一拖再拖,还要克扣,除掉孝敬,能拿到手一半就阿弥陀佛了。
不过, 他们镖局也不会亏。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们的要价高, 损失了一半, 镖局照样有得赚。
钱难赚,最难的,还是这群差役。
税银要是丢失, 他们镖局上下都得掉脑袋, 要时刻打起精神, 观察着一路的形势, 还要分出功夫, 将这群吆五喝六的差役伺候好。
秦二不做声,小声对身边的同伴道:“走快些,定要在太阳落山前赶到,别管他们叫苦连天了。”
同伴一瞬不瞬盯着前面,紧张地道:“有马来了!”
秦二抬头看去,白茫茫的路头,几匹马疾驰而来。他顿时一惊,手摸到腰间的刀,喊道:“护好镖!”
镖师趟子手们,迅速摆好了阵势,将镖车严严实实围在了中间。
差役们也打起了精神,丁差爷扬声道:“无论来者何人,速速避开!”
前来之人却没人搭理他们,几匹马,眨眼间就到了他们面前。
丁差爷还没遇到过这般的情形,吓得直哆嗦,尖声喊道:“你们要作甚,秦二,护镖!”
秦二抽出刀就要上前,骑在马上为首的中年汉子,扯开大氅露出里面的朝服,扬了扬手上的符令:“本官乃兵部尚书是也!”
兵部何尚书,他怎地会来这里?
众人面面相觑,丁差爷心道就是宰相来,也不敢拦着税银,他犹豫着上前,拱手见礼道:“不知何尚书来此,请恕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了。只小的肩负重任在身,押送的是朝廷要物,要抓紧功夫赶路,还请何尚书让开道。”
何尚书笑道:“你们押送的,可是税银?”
丁差爷哪敢如实相告,脸色变幻不停,道:“何尚书......”
话音未落,何尚书手一扬,将先前拿着的符令抛了过来。
丁差爷手忙脚乱接住,符令乃是精铁铸成,上面刻着“兵”字与龙纹。只有一半,握在手上却沉甸甸。
待看清楚之后,丁差爷手一软,差点将符令掉在了地上。
他虽只是小吏,对此块符令倒也知晓一二。能刻龙纹的,定是圣上调兵的兵符!
何尚书道:“如今你可信了?喏,这里还有圣旨。”
一听到圣旨,丁差爷腿一软,赶紧躬身道:“是是是,小的眼拙,不识何尚书,还请何尚书恕罪。”
何尚书拿出圣上的旨意念了,道:“你们的税银,由我接手了!这批税银,圣上已经交给了西北兵做粮草!”
无论假传圣旨,还是劫税银都是死罪,丁差爷一下傻了眼,不知如何办才好,结结巴巴道:“这这这......”
何尚书皱眉不悦道:“这这这作甚!你随我回府衙,我同你们武知府说!”
丁差爷也没了别的法子,只能随着何尚书回了西洲府。
武知府得到消息,他亦没遇到这样的情形,整个人都懵懂着,出城前去迎接。
今年真是不太平,朝廷查常平仓的来过一次,好不容易对付了过去,“劫”税银的又来了!
无论究竟如何,武知府只能先行按耐住,迎出了城二里地。
谁知道,他在半晌午就出了城,等到天都快黑了,连人影都没见着。
路旁的茶棚里,武知府握着茶碗,碗里的热茶冒着热气,他的后背却发凉。
要是税银真被骗走......
外面一阵混乱的马蹄声,武知府放下茶碗,陡地起身奔了出去。
何尚书与西北兵的杨将军,一起骑马到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