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 by袖侧
袖侧  发于:2023年12月01日

关灯
护眼

严磊爹今年情况恶化,已经不能下地挣工分。农村人愚昧无知,村里赤脚医生治不好,就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了,快要死了,本来就悲观。
乔薇这么一说,老头子嘴唇都抖了。
再悲观,也不想死啊,人最强的本能是求生本能。
严磊娘听说可能会死,眼泪都流出来了:“他二叔,他二叔!”
去省城这种大事,感觉已经超出了自家能做主的能力了,只能向村支书求助,请他来做主。
村支书算了算时间,说:“不管怎么样,不能连口饭都不吃就走。吃了饭,套车送你们去县里坐长途车,汽车跑得快,天黑能到省城。”
“只是到省城之后的事,都要靠你了。”
乔薇说:“那请您把介绍信给我们开好,买票、住招待所都需要。最好您多开两张我收着,以防丢了。介绍信要丢了,可太难了。”
这时候一代身份证还没有出来,介绍信就等于是身份证明。买票、住宿都需要,没有介绍信简直寸步难行。
支书说:“我给你多盖两张空白的,你备着。”
乔薇说:“好。”
她看了一圈说:“那就我带着我爹、我娘还有大哥,湘湘,我们几个吃完午饭就出发。”
严磊爹是病人。
严柱是劳动力。去了省城有什么力气活跑腿活必须得有个壮劳力来干。也保障路上的安全。
严磊娘是沟通员。乔薇和严磊爹是公爹和儿媳妇,跟严柱是大伯子和弟妹,一些事沟通起来肯定不是很方便,中间有个女性当桥梁,会好很多。
严磊的城里媳妇来了没一个小时,就已经把行程、人员全安排了,下午就要走。
嘁哩喀喳,快刀斩乱麻。
不管是有资格屋里坐着的人,还是院子堵着门扒着门框看热闹的人,都目瞪口呆。
没见过谁家儿媳妇回来了,一晚都不住,直接走人的。
这种不给脸的事,按说可以跳起来指着她鼻子破口大骂的。可她说的话谁也驳不了,公爹性命重要,谁也不能说她做的不对。
乔薇微微一笑。
这里既然不曾开门迎我,也就没必要留下。
我来了,我走了。
我做我该做的事。

这个事就这样, 由乔薇和村支书定下来了。
至于严磊爹娘和大哥……都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只有听安排的份。
村支书跟他们说:“下午出发,带两三身衣裳, 叫柱子媳妇多烙些饼,带着路上吃。”
想了想又说:“带上毛巾,手纸带足了。”
因为是八月, 夏季,衣服什么的倒都轻省
支书年轻时候去过省城, 但那都是十年前了。他心里也不是很有谱, 又问乔薇:“你瞧还要带啥?要不要带被褥席子?”
“不用, 住招待所都有。”乔薇说,“差不多了。以前吃的药如果有方子,把方子带上。”
支书一拍大腿:“对对!”
又对那三个人说:“愣着干啥,柱子去收拾东西去。”
“柱子娘, 叫你媳妇们张罗午饭。”
“乔薇, 刚才说的,咱再细说说?”
村支书在一个村里一言九鼎没人敢不听, 他安排了,严磊娘和严柱就慌忙去了。
严磊爹还干坐着,也不知道自己该干啥。左看看右看看,端起碗想喝水,又怕尿尿疼, 忍着不敢喝, 放下了。
乔薇这才说:“现在的这个情况, 是从去年五月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开始……”
这个时候因为信息的闭塞, 其实很多人都是一种混乱的状态,很多人都是知道这里出个事那里出个事, 但对全国到底怎么一个情况是很茫然的。
很多人就是随大溜。省里这样了,市里就跟着走,市里这样了,县里跟着走。
北京上海这样了,全国跟着走。
乔薇已经获得村支书的支持,就不再使用让人云里雾里听着高深却难懂的词汇,用尽量简洁易懂的语言,将她所了解的全国局势客观讲述了出来。
这时候很多人只看到冰山一角。严庄这个小地方的几个村干部却有幸从穿越者那里窥见了全貌。
今年从县城看到的许多困惑不解的东西都从乔薇这里得到了解释。
村支书也是多年的老革命了,当年扛过枪,此时却生出一种洪流扑面抗拒不得的渺小感。
他长长叹了口气。
有人想张嘴说话,乔薇却摆手:“我们不讨论这些。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前进的方向不由我们来决定。反正大家伙记着,咱们就跟着上级走,上级跟着他的上级走,就行了。”
她没有做任何评论,她只是给大家把整个运动的起因、走向和大事件捋了一遍,把时间线串起来,让大家知道原来县城里突然那样是这样的原因。
信息汇总而已。
支书点头:“中。”
乔薇又说:“二叔,趁着大家伙都在,咱俩把那个事交待一下?”
村支书精神一振:“中!”
乔薇从随身的军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
“严磊十四岁就离家了,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外面流血流汗,一天都没忘记过咱们严庄。他人虽然不在严庄,他的根是在严庄的。”
“听您说咱们大队的农具都已经老化破损,但因为大队的生产效益不好,没有能力换新的,公社给出的采购指标都不敢接。他睡觉都睡不踏实。”
“这里是一百块钱,每一分都是严磊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挣出来。他让我把这钱交给二叔,这钱就捐给咱们大队,用于农具购买。”
乔薇欠身上前,把信封双手递给了支书。
支书也是扛过枪的人,听到出生入死,感同身受。男人在外面当兵有多不容易,战场上分分钟没命。村里一些人光知道眼红严磊在外面当干部,不想想人家这干部是靠命博上来的。
当年那个谎报了年龄的介绍信,还给他给盖的章。
支书眼睛湿润了,接过来,保证:“你叫磊子放心。一分钱都不会浪费,一定会用到大队的生产上!”
他接过来,又反手递给另外一个人:“会计,你收着。”
会计当场打开,抽出来十张十元的人民币,确认:“是一百块,回头我就入账。”
严磊爹看着那一百块钱,从儿媳妇的手里流到了村委会的手里,嘴唇忍不住动了动。
可这件事仿佛又根本没有他置喙的余地。
儿子、儿媳、支书,这三个人似乎没有一个人觉得这么大一笔钱,应该问问他这个当爹的意思。
儿子不在,光是支书他都不敢开口了,这个儿媳气派比支书还大,支书在她面前都只有连连点头的份。
严磊爹嘴唇动动,最终也没敢说什么。
门口和院里挤着一堆的看热闹的人大哗。
一百块啊!
多么大一笔钱!
农村和城市很不一样。城镇户口每个人都有单位有工作岗位,所有每个月都有工资拿。
农村没有啊。是要辛苦干一年的农活,到年底才结算。他们到手的钱是根本没法跟城里人比的。
差一点的人家,一家子也未必能有一百块的存款。
这么多的钱,严磊说捐就捐了。
乔薇端起碗喝了口水。
捐钱这个事,倒不是单单为了这次。这其实是严磊早就想做的事了。
中国农村走出来的男人,几乎没有人没这个梦的——衣锦还乡,修路造桥,立碑记名,祠堂供奉。
从农村出来没有去做这些事的男人,肯定是没有能力去做,而不是不想去做。
农村男人的乡土情结之深,是城市人难以想像的。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厨房里。
乔薇的三个妯娌都懵了:“啥?一百块?她说捐就捐了?”
严柱媳妇只觉得心肝肺都在疼。
一百块啊!
“嫂子,她咋能这样!”
“嫂子,你可是大嫂!你得说两句!”
两个弟媳撺掇严柱媳妇。毕竟她是长媳,大嫂。
但严柱媳妇也不是傻子,她刚才去给堂屋送了一回水,她那个二弟妹在那里说着什么她根本听不懂的事,支书、主任他们却都听得聚精会神。
根本没她插嘴的地儿。
她忍住气:“等她给爹看完病,咱们再跟她算账!”
午饭竟然还不错。
必须得说农村要是还有什么强过城市的地方,也就是吃上了。比起城市现在的限量配给、计划供应,农村人的吃食是自给自足的。
饭桌上只有乔薇一个女人。
她问了一句:“我娘……”
严磊爹先说了:“你甭管她,她在厨房吃。”
妯娌们也根本看不见,应该都是在厨房吃。
甚至乔磊的两个弟弟也没能混上座位,桌上严磊家只有严磊爹和严柱有座位。
乔薇是主客,其他的以村支书为代表,都是在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桌上,严湘的吃相和礼貌令他们赞叹。
“就没见过这么干净的娃。”
“真讲究。”
中间有个妯娌过来堆着一脸笑还想把严湘带走去厨房吃:“走,跟你哥哥姐姐们一起。”
不用乔薇说话,一桌男人挥手:“去去去,让他在这儿,让他在这儿!”
那个妯娌只能带着僵硬的笑走了。
乔薇摸摸严湘的头。
有支书在安排,这边的事都不用乔薇操心。
吃完饭,车已经备好了,换了头健壮的骡子。
乔薇非常庆幸现在严磊爹还能自如行走。要是不能走了,才真是大麻烦。
她记得以前看过这个时代的电影,不能走动的病人,得村里十几个青壮男人用板子扛在肩头,轮流扛着走几十里地去县里看病。
那还是肯看病的。
还有更多有病不看直接等死的。
严磊爹、严磊娘和严柱都上车了。
严磊娘特别惴惴:“我也要去啊?我必须去啊?”
听说去省城,她是非常忐忑的。她这辈子最远的就是去过一趟县里。
也是给老头子看病,县里开了些药,吃了也不管用,白花了钱。
去省城,想都没想过。
原想着指望严磊能回来带老头子去市里的。
没想到这个儿媳妇回来,一身的气派,支书、主任都被她指使、安排,一张嘴就是省城。
别说她,老头子和大儿子都不敢开口反驳,任由她安排。
支书还要跟着去,乔薇说:“您放心吧,有我和大哥呢。您别来回跑了,太辛苦。二叔的心意我替严磊领了。”
支书嘱咐:“照顾好你爹娘,钱和介绍信要收好。”
又吆喝严柱:“你要勤快点,提东西跑腿都是你,别累着乔薇。”
严柱忙说:“晓得晓得。”
严磊娘抬眼忽然看见大儿媳妇远远隔着长辈们在后面给她使眼色,她知道她什么意思。
中午的时候,几个儿媳就跟她说,让她开口把磊子儿子留下。
严磊娘犹犹豫豫,看了眼严湘。
严湘正好抬头,对她一笑。眼睛弯弯,脸像苹果,白衬衫上干净得连个油星子都没有。
严磊娘心都化了。
这样精致的娃儿,家里几个媳妇怎么照顾得来。这一去省城不知道几天,别等回来了发现磕了碰了,没法跟乔薇交待。
她避开媳妇们的眼色,没吭声。
骡车在众人的围送中出发了。
好多小孩追着跑出去好远,热热闹闹的。
有人感叹:“严老八家真有福气啊,生个病都要去省城看。”
众人津津乐道的是严磊乔薇捐的那一百块钱。
“这下,可以换两个新碾子了吧。”
“太好了!”
“一百块说捐就捐了,真阔气!”
因为那一百块钱带给大家太大的震撼,也是因为乔薇一直被村里的头脸人物围着讲严肃的事情,别人根本近不得前,所以有些被忽视的事是众人散去之后才发现的。
大家都散了,严家的妯娌们才发现,乔薇把她带来的一箱一包,怎么带来的又怎么带走了。
“啥?她啥都没留下?”
三个女人都懵逼了。
什么都没留,怎么带来的,怎么带走了。
烟啊酒啊糖啊点心啊新衣服新鞋子啊这些远方亲人衣锦还乡会带回来的给家里人甚至村里人的各种礼物……一件也没见着。
但是严磊让自己的媳妇替自己回老家,不可能不准备这些东西。
夏天的衣服那么薄,也不至于要用到一个箱子还要一个手提包,一定是带了东西回来的。
可怎么带来的,又怎么带走了。
乔薇连一块糖都没留下。

乔薇只在严庄稍稍落了个脚, 就带着严磊爹娘和严柱直奔县城了。
她来的时候下车的火车站就在县城。但这趟过去是要坐长途车。
好在这时候非年非节的,客运量没那么大,车把式和跟车来的后生直到他们买完了票把他们送上车才回去。
四个大人一个小孩就坐上长途车。
到这时候了严磊爹娘和严柱都还跟做梦似的。
本来是严磊媳妇回来, 该她在家里住下的,怎么就变成了他们跟着她马不停蹄地奔赴省城了?
可经历了这大半天的光景,乔薇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经翻天覆地了。
连支书都听她的话。
她侃侃而谈的时候, 村里的头脸人物都听得聚精会神。
虽然严磊爹和严柱不太懂那些大事,可她讲述的时候口齿非常清晰, 时间线顺畅, 大事件明确, 连他们都能听个半懂。
什么人能知道这么多的国家大事啊。
公爹和大伯子不由自主地对乔薇敬畏了起来。
严湘这时候已经到了午睡的点了,在乔薇的怀里睡着了。
严磊娘轻轻地赞叹:“瞧这娃,多好带。”
不吵不闹不乱跑,大人说的话就听。
儿媳们说带着严湘给老头子看病添乱, 让把严湘留在严庄。严磊娘现在不后悔没听儿媳们的。
儿啊, 还是跟着亲娘好。
长途车开了几个小时,天黑时到了省城。
四个大人带着严湘下了车, 三个从来没见过大城市的人四处张望。
“瞧,那边有个楼!有三层高!”
“这路上的路灯就一直亮着啊?这多费电啊。”
“那么多自行车啊。”
乔薇没那么多感慨,她下了车就跟车站的窗口买了一张省城地图,又打听了最好的医院和附近的招待所。
三个严家人感慨还没发完,乔薇已经知道要去哪了:“走, 还得坐一趟公共汽车。”
最好的医院是第一人民医院, 看病最好是住在医院附近的招待所。
长途车站的人常被询问这些信息, 全都知道。而且乔薇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问, 工作人员也不敢轻视她。
但是上了公交车,严家父子因为初到大城市看什么都新奇, 忍不住说了两句话,售票员就投来了一瞥,用目光表示:“乡下人。”
这个时候特别看不起乡下人的就是公共汽车售票员。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能接触到更多来自各地的人,所以接触到农村人的概率比别人更高的缘故。
这是社会常态,乔薇也没办法。
但售票员在车里查票的时候,从严磊娘身边挤过去,忽然抽了抽鼻子:“什么味?”
她皱眉打量了严磊娘几眼,嫌弃地挤过去了。
严磊娘头垂得很低,像鹌鹑一样缩起来。
乔薇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她悄悄靠近,轻轻抽了抽鼻子。
真的有味。
这个味,她在长途上上闻了一路了。她还以为是长途车上的气味。
可现在看,好像是……严磊娘身上的味道?
严磊娘抬头看了她一眼,瑟缩了一下,仿佛对她的靠近感到局促不安。
在公交车上就路过了第一人民医院。
严柱咋舌:“这么大的医院啊。”
跟县里的政府、火车站一样气派哩。
很快他们下了车,乔薇打听到的招待所是离医院最近的一家,走路几分钟就能到医院。
介绍信这种东西就是在买票和住宿的时候用的。
招待所的接待窗口看了一眼他们四个大人,两男两女一个小孩,以为是两对夫妻,没精打采地说:“夫妻住宿得拿结婚证。”
乔薇弯腰胳膊撑在窗台上:“只有一对夫妻,我们分开住,两个男的一间,两个女的一间。”
她又问:“有没有热水?能不能洗澡?”
接待员看了眼表:“那快点,八点半就停热水。”
乔薇点点头:“今天不洗,明天再洗。”
“洗澡要买洗澡票。”
“好,谢谢。”
“为人民服务。”
接待员没精打采的,最后还不忘加这么一句。
看得出来省城这边的运动发展得比博城县要深不少。
乔薇拿着钥匙,领着大家找房间,安排住宿。
房间其实特别简单,两张床,两个床头柜,一张书桌,一个脸盆架,两个脸盆,两双塑料拖鞋,和澡堂子里那种一样。
但严家人都没见过,稀罕得很。
乔薇过去看了下被褥。
干燥而且干净。这点乔薇还挺满意的。
“娘,这间给爹和柱子住。”乔薇说,“你跟我住。”
严磊娘犹豫了一下。
但两男两女,乔薇和严柱不是夫妻,如果不这么住,是不是就得另开一间房?
她刚才可听到了,住宿费一晚上可就要2毛5呢。
终究舍不得钱,没有提出异议,跟着乔薇走了。
服务员送来了热水。一个住客一瓶热水,两个人住就有两暖壶热水。
又告诉了他们水房在哪里。
乔薇拿开水烫了屋里的杯子,晾上凉白开。取出毛巾牙刷牙膏:“娘,咱们去洗漱吧。”
严磊娘人生第一次来到省城,处处怕露怯,到哪都紧跟着乔薇,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乔薇又去喊了那边父子俩,一起去洗漱。
那俩人别别扭扭的,也跟着洗漱了。
回到屋里,乔薇问:“爹和大哥刚才是怎么了?要是哪不合适不好意思跟我说,让他们跟您说,您再告诉我。”
“没事,没事。”严磊娘忙说,“哪哪都好。还有热水。”
她心想,老头子大儿子啥时候晚上还洗过脸刷过牙?这不是开天辟地第一遭吗,可不得别扭。
可儿媳妇强势,如今大家都怕她,两个男人也不敢说“俺们晚上不洗脸刷牙,早上也不一定刷”,只能跟着像模像样地洗漱了。
但她瞧着连严湘这小娃儿都规规矩矩地洗漱,可知道乔薇他们这些城里人日常的规矩就是这样的。倒也不是故意在他们面前讲究。
就都听她的吧。
第二天早上起来,乔薇带着他们在招待所餐厅吃了早餐。
热腾腾的,好吃是好吃,但都要花钱,还要给粮票。
严柱眼尖,瞧见了乔薇掏的粮票,悄悄告诉爹娘:“都是全国粮票呢。”
各省的粮票不能通用,能通用的只有全国粮票。出差的人需要,出差前会去换足够的。
在这个时代,因为难得,全国粮票几乎可以算是硬通货了,换啥都好使。
但一个外出办事的人,想凑这么多全国粮票,就很难。
严磊是生怕她不够,换了尽可能多的。
吃完早饭便往医院去,严磊娘还很担心:“咱的东西都搁那儿了?”
乔薇失笑:“您别怕,我锁门了。”
到了医院她要挂外科,分诊护士问:“什么情况?”
乔薇说:“应该是肾结石。”
应该两个字去掉,乔薇从一开始就知道是肾结石。
因为这本应该是严磊在今年上半年就带着林夕夕回家探亲,然后带着父亲去看病诊断出来的。
上帝视角就是很方便。
医生当然不能只听她一面之词,该检查的检查,该化验的化验,最后诊断就是肾结石,有化脓感染,暂不能确定是不是有并发症。
乔薇问:“要怎么治?”
“要手术才行。”
“好,那请安排手术。”
“那得下个月。”
乔薇眉头皱起:“为什么?”
医生说:“这个月全是学习任务,都在开会没有时间手术。”
乔薇说:“您也看到了,我家老人这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拖一天都多遭一天的痛苦。”
医生有点不耐烦:“那我也没办法啊。你有本事跟院长说去。这女同志你让一下好吧,后面还有人要看呢。”
后面的人也嚷嚷:“同志你看完没有啊,我们还得看病呢。”
这个医生根本不是能做决定的人,跟他纠缠也是没有意义的。
乔薇先退出来,站在走廊上。
她脸色不好,严家人也不敢说话。
乔薇一直很强势,如果她都没办法,他们三个土包子就更没办法了。
严磊爹和严柱都给严磊娘使眼色。严磊娘跟乔薇一起住了一晚上,熟悉了很多。乔薇对她很亲切,她便没那么怕了,试着问:“乔、乔薇,你看这怎么办?”
总不能在这里住到下个月吧,每天都是钱。
乔薇没办法,深深地叹了口气。
看她都叹气,严磊娘正要说“要不然咱先回去,下个月再来”,乔薇忽然从军挎包里掏出一坨绿色的东西,然后把挎包摘下来递给严柱:“大哥,帮我拿一下。”
严柱听话地接住,两手举着带子,像个衣服架子似的。
乔薇把手上的东西哗啦抖开,一翻手臂披上了肩头——原来竟是一件绿军装。
乔薇把胳膊套进袖子里,那袖子上还别着红袖章。
乔薇系好扣子,从军挎包里掏出一顶军帽子戴在头上,又掏出一根武装带,往腰上一扎一勒,系住。
严家三个人目瞪口呆。可知道为什么今天乔薇那个军挎包这么鼓囊囊了。
一眨眼功夫,乔薇已经穿戴整齐。
这是最后的手段,她预备了,本是期望用不到的,但终究还是得用。
她把军挎包又斜挎在身上,把严湘推到严磊娘身边:“好好跟爷爷奶奶待着,哪也别乱跑。”
她又对公婆和大伯子说:“你们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去就回。”
一身绿军装,头戴军帽,腰扎武装带,臂上有袖章的乔薇转身朝走廊另一端走去。
走廊里的人看到她这身装扮,都下意识地给她让了路。
严家三个人面面相觑。
“弟妹这身……好像……”严柱小声说。
好像和街上那些口口派是一个打扮啊。他们在县城和省城都看到了。
“她、她干啥去了?”严磊娘忐忑不安。
严磊爹小声说:“不管干啥,咱听她的。”
过一会儿,乔薇就回来了。
她说:“咱们先回招待所。”
严磊娘问:“那看病的事咋办?”
乔薇说:“我来就山山不见,那就让山来就我。”
可惜,严家三个人没有一个能听懂的。
乔薇这身装扮回到招待所,把招待所的接待员都给吓了一跳。
一如乔薇所料,回到招待所不到两个小时,山就来就乔薇了。
门被敲响,乔薇一身戎装去开了门。
门外一个中年男人带着好几个人,一看到乔薇这身打扮就知道没找错人。
“同志,我是第一医院的院长,我姓张。”张院长慇勤地伸出手握住乔薇的手,“同志,都是我们工作不到位。是我们的错。你的批评我们收到了,一定改正。”
“同志,那个稿子……还、还没发吧?”张院长颤颤地问。
他在外面开会呢,院里的电话都追过去了,要让他快点回来。
回来才知道,有个女革命同志,直闯了院长办公室,把一篇稿子拍在了桌子上。
“告诉你们院长,我住在隔壁招待所16号房间。”
“今天见不到他,明天这篇稿子就见报。”
张院长被紧急赶喊回来,拿着那篇稿子读了一遍,汗都下来了。
这是一篇抨击医疗系统和医院领导层的文章。医院名称那里是空的,以张院长的政治素养,不难看出来这是一篇提前准备好的稿子,想搞哪个医院,就填上医院名称就行。
就很倒霉,落到他头上了。
如今的形势就是这样。越是能斗倒有级别的人物,越是功劳大。
这篇稿子文笔太厉害,遣词用句犀利,深谙中央精神。这跟外面贴的那些简陋的大X报不一样,这一看就知道执笔人是体制内的人。一旦送去报社,不管送去哪家,都会被抢着登出来。
这年月,笔是刀,能杀人。
院长汗都下来了,连声问办公室的人得罪了什么人。
乔薇倒是留下了信息。秘书说:“她家病人是肾结石,需要手术。她说她在招待所等着,今天等不到,明天就见报。”
院长带着人就来了。
他握着乔薇的手,热泪盈眶:“咱们不见报。手术不是吗,马上就安排!”
隔壁15号房的严磊爹和严柱早听到声音开门探头探脑了。
很快乔薇走出来。
“爹,大哥,带上东西跟我走。”她神情平和,“现在咱们可以办住院了。”

严磊爹和严柱现在是一声都不敢吭了。
大医院看病难、在省城被看作是乡下人被看不起, 这些都在预料中。
但省城大医院的院长亲自来接,完完全全超出了认知。
来之前支书说啥来着,说省城医院的院长级别比县委书记还高哩。
省医院的院长握着严磊爹的手, 亲切得不得了:“老同志,你放心,让最好的专家给你动手术。老同志今年贵庚啊?”
一问, 严磊爹比院长年轻两岁。
“啊,哈哈, 哈哈。”院长只能干笑, “农民兄弟辛苦了, 国家的粮食安全都靠你们了。”
他在说啥,严磊爹和严柱也听不懂,反正跟着走就是了。
给安排了单人病房,还有一张床给陪床用的。今天做各种检查, 明天安排手术。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