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想说谁跟你比了。忽然意识到他现在这样真像跟小表弟比谁喝得多:“……幼稚!”
既然不比,小太子就不喝了。他手肘撑着腿,手托着小脸,迎着微风闭目养神。撑一会累了,改趴在茶几上,数着还有几块点心。数清楚了,小太子转向表兄:“累吗?”
霍去病:“这话该我问你。坐在这里一动不动比练剑好玩?”
“不好玩。”小太子摇摇头。
霍去病不由得坐直。
“也不累。”
霍去病的腰塌下去,好奇地问:“据儿,你为何这么讨厌习武?”
“表兄为何这么喜欢耍剑?”
霍去病脑海里瞬间涌出许多理由,戍卫边疆,斩杀匈奴,封候拜将等等。然而小太子不需要。纵然小太子武功盖世,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甬,他也不敢请小太子亲征。
想到这些,小太子好像不需要勤学苦练。
不不不,差点被小机灵鬼绕进去。
一天一炷香算什么苦练。
公孙敬声七八岁大的时候都比他勤奋。
霍去病决定闭嘴。
论胡搅蛮缠,加上二舅也不是小太子的对手。
小太子神游天外,觉着时间过得飞快。霍去病不习惯,半个时辰坐不住了。他起来走两步,见小太子不知何时双目紧阖,“睡着了?”
小太子睁开眼,眼里没有一丝困意。
霍去病:“累不累?起来走走?”
小太子摇摇头,换个姿势继续趴。
霍去病心服口服:“我去问问陛下,陛下要说到秋再学——”
“秋分!”小太子提醒他,“注意用词。”
霍去病下意识问:“有什么不一样吗?”
韩子仁好心告诉他,入秋还有秋老虎。秋分前后不冷不热,是下半年最舒服的时候。
霍去病佩服:“秋分是吧?行!”
刘彻不记得儿子怕热。往年父子俩移到清凉殿,小太子没少领着花花到处跑。
“据儿是不是不舒服?或今日心情不好?”刘彻问。
霍去病神色一言难尽:“陛下,有没有可能他只是不想习武?”
“那也得有原因。”
霍去病随便指个小黄门:“就说陛下想太子殿下。”
刘彻乐了:“这是假传朕口谕。”
“您不是在这儿吗?”霍去病反问。
刘彻抬抬手令小黄门速去。
小黄门见着小太子就告诉他,冠军侯也在宣室。
小太子嘟着小嘴步入殿内,喜笑颜开:“父皇!”
刘彻挡住他:“不许撒娇。朕问你,为何不想习武?”
“热!”小太子回答的铿锵有力。
刘彻心说这算什么理由,“不是嫌累?”
“又累又热。”小太子摇摇头,“父皇,孩儿不怕苦不怕累,怕热!”
霍去病腹诽,说得好像你吃过苦一样。
“清晨不热吧?”刘彻问。
小太子点头:“表兄清晨教我吗?”
“也不是不行。什么时辰?”霍去病起初不想教小孩。刘彻跟霍去病说,他只有一儿子,交给旁人不放心。说得跟托孤似的,霍去病能说什么,只能耐着性子硬着头皮上。
小孩一看就会,霍去病很有成就感,教着教着不知何时希望青出于蓝。偏偏这个时候,小太子耍赖不学。
这还得了!
小太子算一下:“吴琢说完夏日卯时两个左右起来。卯时三刻。”
霍去病微微张口,随即合上嘴,眼睁睁看着天子。
刘彻想笑,儿子故意的吧。
“据儿,卯时三刻你表兄还没起呢。”
小太子吃惊:“表兄这么懒啊?”
霍去病顿时觉着他出气多进气少:“陛下,您儿子您自己教吧。”
刘彻捏住儿子的小脸:“不许调皮。好好跟表兄说话。”
“可是表兄教的我学会了啊。”
刘彻闻言转向霍去病。霍去病承认这一点,随即解释,不勤加练习,哪天遇到危险,他连剑都拿不稳。
刘彻倒是了解儿子,受不了枯燥。
太傅石庆讲他学会的知识,哪怕小孩不想睡也忍不住揉眼睛。这点还是石庆告诉他的。
刘彻沉吟片刻,决定他跟儿子对练。
霍去病:“陛下不用上朝?”
以前上朝时间很早,逢大朝刘彻半夜三更就得起。五年前刘彻就把大朝时间改了,初一十五各一次,冬日卯时,夏日提前半个时辰。平时廷议辰时开始,巳时结束。一个时辰商讨不出结果,择日再议。
不用三天两头半夜起来,百官自然高兴。廷议时间变短,百官起初也欣喜。约莫一年,百官发现很多事情廷议只是走个过场。陛下令择日再议,其实就是不必再议。
如今廷议形同虚设。
可惜没人敢为此进谏。
君不见如今百官之首的丞相都成了烫手的山芋。
登上丞相之位的那一刻不是告慰先祖,而是担心连累族人。
刘彻:“大朝结束据儿才起,朕陪他练剑正好松快松快。”
“父皇怎么不问问我的意见啊?”
刘彻挑眉:“你想抗旨?”
小太子气得瞪他,又吓唬人。
霍去病笑了:“陛下,臣等秋分再教据儿别的?据儿说秋分时节不冷不热好学剑法。”
“他这么跟你说的?”刘彻瞥一眼儿子,“糊弄你不懂节气呢。秋分跟立冬只隔两个节气。通常立冬前后下雪。即便没有雨雪也会变冷。算起来他最多在室外学一个月。一年学一个月?”揪住儿子的小耳朵,“愈发叫朕另眼相看了啊。”
霍去病惊得张口结舌:“他——据儿还知道节气?”
“张顺子种小麦蔬果前敢不请示?向他请示的时候不解释?”刘彻横一眼儿子,得亏石庆教的慢。要是他能学多少石庆教多少,不出两年他得满朝官员无敌手。
霍去病试探着问:“立秋呢?”
小太子急急道:“秋老虎——”
刘彻打断他:“闭嘴!处暑前后就差不多了。午时左右热,巳时左右凉爽。”
霍去病心说处暑又是什么时候啊。
算了,回头找个老农问问吧。
“臣先行告退?”
刘彻微微颔首,随即看着儿子,无奈地叹了口气。
“父皇不生气了,我以后听话。”小太子给他揉揉额角。
刘彻拉下他的双手:“坐下!”
小太子乖乖坐好。
刘彻见他又这么乖巧,忍不住扶额:“看在去病一心为你着想这一点,辛苦一炷香很难吗?”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啊?”小太子歪着头问老父亲。
刘彻呼吸急促,就不该叫他五岁上学。
“石庆教你的?”
小太子摇头:“我认识字。父皇送我好多好多书。父皇忘了吗?”
“父皇希望你多习武少看书。你能听吗?”
小太子摇头:“看书累,不热。”
刘彻无话可说,令春望送他回去。
春望回来,见天子依然长吁短叹,顿时无语又想笑:“陛下,您想想隆虑公主的儿子,想想公孙公子,再想想——”
“停!你能说个懂事的吗?”
春望试着问:“平阳侯?”
曹襄是不惹事,可刘彻宁愿儿子上房揭瓦下河摸鱼,宫里被他折腾的鸡飞狗跳大鹅叫,也不希望儿子跟他一样体弱多病。
刘彻怀疑大外甥没有外面传的那么弱。他多出来走动,前十天一炷香,然后慢慢往上加,不出半年就能调养的跟常人无异。毕竟他才二十出头,只是小病不断而已。
平阳公主显然不这样认为。
刘彻提过一次,平阳公主笑着说他不懂养孩子。打那以后刘彻再也没说过。
在国家大事上刘彻说一不二,在家事上他从不过多纠结。哪怕他的三个女儿,卫子夫要说他不懂,刘彻也不会多问。他对刘据上心,只因儿子是太子,又只有一子。
春望:“陛下,改日去太学看看?”
“太学怎么了?”
春望:“太学开了蒙学以后陛下还没去过。太学生是国之栋梁啊。”
“不说?”春望敢故弄玄虚的事,定然不是大事要是。刘彻令黄门找匠人给他做一把木剑。
翌日清晨,刘彻拽着有气无力的小太子到太子宫外练剑。
小太子眼见赖不过去,只能接过他的桃木剑。
不想以后跟韩子仁踢球的时候被抓去练剑,小太子很认真,仗着人小好躲,频频叫老父亲失手。
一炷香燃尽,皇帝不顾身份往地上坐,额上脸上的汗比小太子还多。小太子顶着红扑扑的小脸给老父亲擦汗:“父皇昨晚没睡好吗?”
刘彻难道要说他上次这么累还是去年秋猎爬山的时候吗。
“父皇亥时三刻才睡。”
大骗子父皇!
昨晚他睡前出来尿尿,父皇寝宫就熄灯了。
刘彻宫殿高大,小太子在太子宫院里可以清楚地看见他寝宫窗棂。
“父皇好辛苦啊。”小太子的手帕给他,自己随手一抹。
刘彻给儿子擦擦手。
小太子故意问:“父皇,明日还练吗?”
刘彻沉痛道:“练!”
翌日清晨,刘彻浑身酸疼,尤其手臂,重得抬不起来。宦官伺候更衣,刘彻禁不住“嘶”一声,宦官吓得一动不敢动。刘彻无力地说:“与你无关。”
“陛下昨夜落枕了?”
刘彻巴不得落枕。
虽然陪儿子练剑跟打猎一样累,可上山打猎的话,找猎物、瞄准、等禁卫找到被射中的猎物的时候都可以歇息。儿子难得愿意练剑,刘彻不敢歇,以至于结束的时候他身体累心也累,气喘吁吁差点晕倒。这跟他膳后消食也不同,他活动筋骨的时候会动动腿动动手臂,但他觉着身上热了就会停。哪像昨日汗流浃背还得坚持。
“小孩子精力好啊。”刘彻忽然想到他这么累儿子不可能不累。
小太子不累。
盖因小太子每日清晨踢球早把筋骨舒展开了。
刘彻信心满满地见到儿子就问:“据儿,今日还练吗?”
小太子抱着两把木剑迎上来。
刘彻顿时感到乌云罩顶,挤出一丝笑夸小太子可算懂事了。
小太子左躲右闪,刘彻皱眉:“据儿,你是练剑呢还是跟朕捉迷藏?”
“不可以躲闪吗?”小太子一脸好奇地问,“可是表兄说,不会反击也要会躲闪。打不过就跑。”
刘彻能说霍去病教错了吗。
必须不能!
“不能只有父皇刺你,你也要想法设法刺父皇。不然等你累得跑不动,还是会被父皇一剑击倒。”
韩子仁等奴婢心说,不见得啊。
小太子点头受教,暗暗腹诽,你手臂快有我腿长,我迎面刺上去和故意往剑上撞有何不同。
正面打不过就打侧面。
小泥鳅往左边闪,刘彻以为儿子身体习惯会往右闪,果然又刺空了。小太子朝他右腰刺一下,迅速后退:“父皇,您受伤了。”
刘彻顺势坐下:“父皇不行了。”
小太子扔下桃木剑跑过去:“父皇真受伤了?父皇,我错了,我不该使那么大劲。”
刘彻心虚羞愧:“父皇逗你呢。”
“还练吗?”小太子满眼希冀,等着他说今日到此为止。
刘彻撑着地面起来:“当然。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好比打匈奴,既然决定跟匈奴作战,那就要打的他无力还手。”
小太子心说,一样吗。
打匈奴不是您想打就打,还得有将军,有粮草啊。
小太子怀疑老父亲累糊涂了。
“父皇的脸好红啊。”
用你提醒?刘彻心想。脸上发热,汗如雨下,他何时这般狼狈过。
“你的脸也红。”
小太子点头:“我是父皇的儿子,像父皇。”
刘彻心里十分受用,扯了扯嘴角,想起什么又板起脸:“不要以为说几句好听的,今日就可提前结束。继续!”
小太子心想,你不累再加一炷香也行。反正他有躲闪小技巧,比追着球跑轻松多了。
此时凉风习习,也比巳时三刻石庆的课结束后练剑舒服。
刘彻这次没等一炷香燃尽,还剩一指宽,刘彻胡扯:“先这样,别中暑了。”不待儿子开口,刘彻叫枇杷等人准备热水,令韩子仁和吴琢伺候儿子沐浴梳洗,他回寝宫洗漱。
洗漱后,刘彻该处理奏章了,可他脑袋空空。
春望不合时宜地提醒:“陛下,半个时辰后有朝议。”
刘彻强打起精神问:“今日商讨何事?”
“各地藩王不知怎么知道您有粒大饱满的良种,愿意二比一同陛下换良种。您说此事您不可一意孤行。您不记得了?”
刘彻想起来了,前几日决定的事。
天下难得迎来和平,刘彻指望百姓安居乐业,好好交税服徭役,给他攒出兵匈奴的粮草,自然不能跟所有藩王为敌。所以他不想换也得换。
儿子辛苦种出的良种,二比一太便宜他们。
刘彻身为帝王不好坐地起价,决定用廷议拖延时间。
此事公卿定然反对。倘若他不下禁令,不日廷议结果就会传到藩国,届时他的叔伯兄弟不舍得加价也不行。除非人在长江南,不需要小麦良种。然而多数藩王在江北,以小麦为主。
“朕记得据儿上四休二?”
春望:“第五日太子殿下学骑射。骑射可以慢慢学,陛下不希望殿下辛苦,允许他五天学一次。”
“今天是第几天?”
春望想笑:“第三天。”
刘彻禁不住嘀咕:“竟然还得陪他练一次。”
“奴婢叫人把冠军侯以前住的房子打扫一番,陛下留冠军侯在宫里住几日?”春望试探地问。
刘彻已经决定明年春派霍去病出兵匈奴,而卫青也该为他挑好兵卒了,霍去病当务之急是跟手下兵将磨合,到战场上才能听他号令。
“算了。朕的儿子,又不是去病的儿子。”刘彻叹气,“儿女都是债。太后说得很有道理啊。”
春望找出扇子为他扇风。
凉风过来,刘彻精神大振,趁机处理一些奏章。
不出他所料,三公一听说藩王想换良种强烈反对。
公孙弘年迈多病,气得咳嗽震天响,刘彻担心他倒下去,令众臣坐下。
公孙弘固执地站着进言:“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堪堪坐下的大农令禁不住起身附和:“陛下,据臣所知还有很多关中平民没有换到良种。”
刘彻抬抬手令二人先坐,问大夫们此事怎么看。
个别几个中大夫认为这是朝廷施恩的机会。
公孙弘看得一清二楚,他对陛下忠心耿耿,就算他明日病死,藩王也不敢动他儿孙。如今藩王被主父偃的损招拆的七零八落不足为惧,公孙弘也不怕他们合起来打到长安。
纵然全天下藩王沆瀣一气,也不够冠军侯一人剁的。
何况大汉还有大将军镇守长安!
公孙弘心里不满直接开骂:“那就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几个士大夫噎住,却不敢反驳,盖因公孙弘气量狭窄,偏偏他又是百官之首,想收拾他们甚至不需要亲自动手,府里养的门客就能叫他们滚出长安。
刘彻心说,朕出兵匈奴的时候也没见你说匈奴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其实公孙弘也不反对同匈奴作战,他认为可以打,但不能一直打,应当趁着胜利跟匈奴和谈,用诗书礼乐教化匈奴。
刘彻不知道打仗劳民伤财吗?他也清楚。能叫匈奴听话的唯一办法是先打服他们。不然今年接受和谈条件,明年会变本加厉侵扰边关。
公孙弘对外不行,对内很精明。所以刘彻也就在心里嘀咕一番。刘彻不好当众表态,面上只能谁都不支持,让众人再议议。
一些官员认为陛下不附和公孙弘就是认同他们的说辞,将将偃旗息鼓的几个士大夫开始引经据典。
议到巳时左右,刘彻令众人退下,三日后再议。
众臣鱼贯而出大殿,交头接耳。“陛下这次不会又是走个过场吧?”有人轻声问丞相。
公孙贺摇头:“我看不像。陛下别是想起以前兄友弟恭的那些日子心软了。”
公孙弘闻言嗤之以鼻,陛下只会对小太子心软。
“老夫担心陛下认为藩王不足为惧,不介意施恩啊。”公孙弘摇头叹息,“封国不用防御匈奴,一心休养生息,给他们机会就有可能危及京师。”
走在后面的几位官员相视一眼,认为他人老糊涂杞人忧天。
这几人回到各府衙就查找古籍决定下次朝议说服反对者。
刘彻却没心思管这些,迷迷瞪瞪处理完奏章,刘彻交给郎官就回寝室补眠。
翌日,刘彻带着沉重的心情到太子宫。小太子满面笑容,大声喊:“父皇!”递给他一把剑。
刘彻纳了闷了,儿子怎么天天跟个小太阳似的,活力十足。
“据儿昨日睡得很好?”
小太子点头:“吴琢说孩儿昨晚亥时就睡着啦。孩儿睡了四个半时辰,又睡一盏茶的回笼觉。父皇睡回笼觉了吗?”
刘彻睡饱了醒来就睡不着了:“朕昨晚睡得也早。据儿,开始吗?”
韩子仁试探地提醒:“陛下,太医建议练之前先走几圈,身上走热了不易受伤。”
刘彻转向他:“太医?”
“殿下许久不练剑,奴婢担心殿下伤到哪里却不以为意,请太医给殿下仔细查过。”
刘彻不吝夸赞:“你用心了。”冲儿子伸手,“走两圈。”
小太子把桃木剑给韩子仁:“父皇,你的也给韩韩。”
刘彻拉着儿子绕太子宫和宣室转两圈,身上隐隐冒汗。刘彻顿时觉着今日不用练了。可小太子不这样认为,回到太子宫门外,小太子跑去拿剑:“父皇,开始吧。练好了我还得跟韩韩踢球呢。”
刘彻眼前发黑,儿子属什么的?怎么还有精力踢球。
难道真是外甥像舅随了卫青。
刘彻微微叹一口气,改日一定得问问卫青,他七八岁大的时候在其父家中吃不饱穿不暖,瘦的跟乞儿一样,是不是还有力气放牧。
真见着卫青那日刘彻反而问不出口。
卫青兄弟姊妹多,他母亲卫媼照顾不了那么多孩子,而她的孩子当中只有卫青的父亲还活着,她就把卫青送给他亲生父亲。卫青后母把他当奴隶,卫青实在活不下去又回来找母亲。
卫媼见他几年过去个头没长,身体越发瘦了,再把孩子送回去只有死路一条,只能留下他。
可是日日陪儿子练剑,刘彻别说去后宫,他都没心思去椒房殿跟卫子夫盖着被子纯聊天。
六月的第一个休沐日太学放假,刘彻也给儿子放假,令卫青把他外甥接走,特许他住在长平侯府,不必跟朝臣一样上五休一。
刘彻可以日日去后宫,心情极好。卫青妻儿天天能见到卫青很是满意。冠军侯看到表弟五天一个样很满意,小太子早上有人玩也很满意,此举堪称皆大欢喜。除了长平侯本人。
卫青认为教小太子练剑是教他如何握剑,纠正他的招数。事实却是他想法设法刺到小太子。虽不如他行军打仗累,可也不轻松。
行军打仗隔天还能歇歇,教小太子不行。他只要说不,小太子就敢趁机要求休到处暑。
终于熬到立秋,卫青一刻也不耽搁,立即送他回去,理由是该复习上半年学的文字。
卫青的大将军府离宣室不远,当值期间他和底下小吏都住在大将军府。卫青担心陛下日理万机顾不上儿子又找他陪练,找个正当理由前往郊外军营。
军中训练的时候卫青前往演武场查看,胆子大的兵将向卫青讨教,公孙敖担心其居心叵测,胡扯他也想跟大将军切磋切磋。
公孙敖躲闪的伎俩远不如小太子。
卫青被外甥“虐”了整个三伏天的手感还在,等两人比划一盏茶左右,公孙敖的训练服没有一块好的。
公孙敖惊得合不拢嘴。卫青同样感到不可思议,他的剑术何时这么好了。
霍去病不由得想起太子表弟。为了验证他的猜测,霍去病自请入宫住几日,美名其曰教小太子新的剑术——他跟“淮南八公”之一的雷被学来的。
起初霍去病并没有教小太子新的,而是跟他舅一样试图刺到小太子。小孩被舅舅“逼”练一个暑假,小身体越发灵活,左躲右闪,霍去病腰间背上红一块青一块,小不点没有任何损伤。
一炷香时间到,霍去病坐在地上,指着对面令他坐下:“据儿,你为何不使表兄教你的剑术,而是总想着怎么躲闪啊?”
“我使了啊。”小太子不明白表兄为何这样问。
霍去病:“何时使的?”
吴琢递来两块浸湿的手帕:“冠军侯,殿下刺您的时候。”
霍去病呼吸停顿片刻,权当自己刚才什么也没说。
“据儿,不敢正面应敌也不行。真遇到敌人,敌人只会认为你怕了。”
小太子拧着小眉头:“敌人轻视我不好吗?”
霍去病张了张口,半晌憋出两个字,“很好!”
小太子眨了眨眼睛,那还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不知真相的人看到他陪小表弟练剑一准以为太子表弟耍猴呢。
本以为他比小表弟大十二岁,收拾他很轻松。却忘了他人小好躲闪,身体轻轻一偏就能躲过他的剑。身体蹲下去,他就得往地上戳,否则很难碰到小不点。小不点近身,他更不好用剑,恨不得把手臂砍掉一半。
舅舅天天这样陪练,没有一丝长进才怪!
由于跟赵破奴,甚至舅舅切磋的时候完全不同,霍去病还得控制身体习惯,否则一定会戳空。劲大了他还有可能摔倒。翌日,霍去病决定教小孩他新学到的剑术。
第二天,霍去病叫小太子用新学的剑法同他切磋。
前半炷香小太子出招不利索,虽然躲过了霍去病的剑,也没能戳中他。等到一炷香燃尽,小太子终于找到好机会,朝他腰上捅一下,霍去病疼的差点没站稳。
霍去病没穿铠甲,初秋的天只比三伏天凉爽一点点,他依然身着薄纱。霍去病怀疑小太子要是公孙敬声那么大,这一剑一定能叫他破皮。二十岁的年龄一定可以叫他见血。
“表兄,我学的如何?”小太子好奇地问。
霍去病怀疑他故意炫耀,可惜他没有证据,小太子看起来真真好奇,甚至想要夸赞。
“据儿聪慧,一学就会。”霍去病言不由衷。
小太子:“明日还用今日学的招数吗?”
霍去病想想:“我明日有事,问问陛下有没有空。”
儿子是自己的,刘彻也不好一直推给别人。
翌日天空露出鱼白,刘彻起来活动筋骨,打算跟儿子大战一场。
刘彻这几个月很是懈怠,小太子却不再两个月前的小太子。刘彻再一次累得瘫在地上,擦着汗说:“再过两年父皇就不是据儿的对手了。”
太子宫奴婢们不约而同地腹诽,还用过两年吗。
小太子可是个大孝子:“父皇让孩儿呢。父皇想跟孩儿打,一只手就把孩儿提起来了。”
刘彻老怀欣慰:“据儿也累了吧?父皇给你擦擦汗。”
“父皇,孩儿想明早摘棉花,可以停一天吗?”
刘彻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小太子拉着他起来去院里。
棉花早开了,小太子在长平侯府不能亲自摘。刚回来那几日棉树上只有棉桃,今早才有裂开的迹象。中午炎热,棉叶晒焦,摘的话棉叶会落到棉花上。只能等一夜的露水把棉叶打湿再摘。
刘彻看到棉桃快把棉枝压弯了,“这么多?”
张顺子解释,种的时候往地里撒了一层草木灰,没了虫子,中间又追两次肥。
用樱桃的话说,太子殿下恨不得把棉树和棉花地榨干。
反正明年可以种到博望苑,地榨干也无妨。
刘彻:“依你看如果交给农夫来种,一亩地可得多少斤这种白花?”
“一石左右。”
农夫不可能像张顺子一样仔细,一点点捡虫卵。农家不如博望苑的牲口多,犁地的时候上一次肥已经是顶好了。
刘彻闻言皱眉:“才一石?”
一石还少啊?小太子很想提醒不知足的老父亲,有些地方的小麦亩产才一石左右。
“父皇,一石蚕丝多吗?”
小太子此言一出,皇帝顿时无语了。
何止多,简直太多了。
刘彻笑着摸摸儿子的小脑袋:“就你机灵。”
小太子仰起头,脸上尽是疑惑,他又做什么了啊。
“装吧你。”刘彻捏捏儿子的小脸,令张顺子好好种,以后博望苑的庄稼瓜果都归他管。
张顺子低头谢恩。
小太子提醒老父亲,顺子是他的人。
刘彻轻嗤一声,转身回宣室。
一盏茶左右,春望带人过来给小太子送来千金。
小太子抓一块八两重的金币扔给张顺子。
张顺子惊得忘记谢恩。
小太子去沐浴洗漱,张顺子才回过神,万分感慨:“种地也能得重赏。”
八两金看似不多,跟大将军去年辛苦几个月得两千两黄金比起来着实不少。
太子宫粗使婆子羡慕:“其实我以前也种过田。”
张顺子:“等我去博望苑,这片地由你照顾。”
粗使婆子不敢应,但她的双眼禁不住朝小太子浴室方向看去。
张顺子以前收上来的棉花晒干了,可以把棉花和棉籽分离了。小太子令吴琢去做公孙敬声打听到的脱粒工具,以及把棉花弹软的工具。
等小太子开始上课,宫中木匠也把他要的工具做好了。
比起东越、南越人用的工具,宫中能工巧匠做的更好。小太子是不懂这些工具,但他前世活得久见得多,亲自使过,认为不顺手,令木匠调整。等到秋分日,棉树可以砍掉的时候,新的工具送来,一个人就能轻轻松松把花籽分离。弹棉花的时候也只需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