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by王廿七
王廿七  发于:2023年10月17日

关灯
护眼

怀安暗暗立志,他要洗心革面,他要努力读书!
想着想着,倦意袭来,就抱着沈聿的胳膊打起瞌睡来。

正是贪睡的年纪,沈聿不忍叫醒他,只好压着火气,用空着的那只手盘佛珠。
作为一个慈祥的父亲,他不断提醒自己要多想想孩子的优点,譬如他的睡眠就很好,好到令人羡慕的地步……
等怀安午睡醒了,发现自己裹着柔软的锦被躺在暖阁里的罗汉床上,不知什么时候被抱过来的。老爹就在旁边,撑着床桌看书,他团团的小身体一骨碌爬了起来,坐在床沿醒神,赤着两只小脚晃呀晃。
无论前世还是现在,他在屋里向来穿不住袜子。
沈聿无奈,将藏在榻桌底下的小袜子掏出来。
郝妈妈端来点心和水,见状搁下茶盘:“大爷,让老奴来吧。”
沈聿推说不用,亲手给儿子套好了袜子。
怀安继续晃荡着小脚吃点心,一边偷瞄老爹的神色,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沈聿依旧只是的看书,既不生气,也不急燥。
这种不温不火的态度搞得怀安心神不宁,吃完手里那块点心,擦净小手,自觉的捧起自己的“新绘本”——《千字文》。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他毕竟有着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又已背过很多遍,结合画面串联起来,背的快多了。
沈怀安没觉得怎样,沈聿倒是深受鼓舞,从这天开始,对他读书的事愈发上心起来。
人在付出心血之后看到一丁点微光,都会当成是炽热的太阳。何况沈聿作为亲爹,更不会将这一巨大进步当成熟能生巧的必然,而是想当然的认为:我儿颇具潜质,孺子可教。
幸运的是,沈聿教子,一向不卷儿子,只卷自己。哪怕沈怀安气的他咬牙切齿,也至多是盘着佛珠默念:“行而不得,反求诸己。”①然后换个法子再教。
他自己考进士都不似这般煞费苦心。
怀安学着学着,突然一脸认真的说:“爹,沉香木是用来闻香的,不是盘玩的,盘出包浆就没有香味了,毁了这上好的料子。”
这还是祖母从前讲给他的,他倒记得清楚。
沈聿斜睨着他,眉峰一挑,你在教我做事?
“您盘,您盘。”怀安知道自己又说错了话,捂着嘴继续听老爹讲书。
沈聿毕竟不是私塾先生,也不拘泥什么教授方法,只要能让怀安记住的,就是好方法。譬如其他蒙童需要反复跟读、诵读,进而背诵,怀安却需要有人讲解其中的含义和典故。
而像《神童诗》中“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句子,又似乎不必解释,他也会带上一丝嘲弄的笑。
公务员招考还需要做广告么?
“沈怀安,你那是什么表情?”沈聿问他。
怀安一下子怂了,赶紧赔笑道:“深受鼓舞呀,深受鼓舞!”
转眼春回入夏,后园池塘里荷花渐次开放。沈老爷也已过了百日。家中虽仍不能大肆宴饮,却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死气沉沉了。
京官居乡极为难得,何况是清贵的翰林老爷,亲朋旧友、地方士绅少不得要有所表示,却一直碍于沈老爷新丧,沈宅闭门谢客,无法上门拜访。
如今百日一过,宾客陆续登门时,沈聿也会择要紧的见见。
有时也带着怀安让他见一见人,意图改改他时而狗狗祟祟的习惯。好在怀安在人前并不畏怯,反而非常活泼。
无他,只因这些客人看上去正常的多,多是大腹便便又忠厚慈蔼的老员外,既不是文采斐然的名士,也不是出口成章的神童,与这些人说话,能让他明显感觉到自己是个普通人……而非智障。
后来才得知,这些人中也不乏博闻广识者,只是碍于老爹的身份,刻意藏锋露拙,故做谦卑之态罢了。
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概如是矣。
怀安捶胸顿足、仰天长啸,这日子没法过了!
沈聿完全猜不透儿子每天丰富的表情变化。当然,他也没空去猜,许听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显怀了,情绪时好时坏,他哄妻子还来不及呢。
端午之前,家人来禀,赵知县的衙内赵盼来了。
沈聿还当是赵知县命儿子代为拜访,有些吃惊。
安江知县赵淳出了名的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从不搞钻营奉承的那一套,以耿直之名闻名朝野,是当今官场上难得的一股清流。这样一个人,竟然也会派儿子来拜访他这个居丧的京官?
细问之下,人家孩子还不到七岁。
沈聿暗哂自己自作多情,叫了怀安过来:“是不是来找你的?”
怀安点头称是。
他与赵盼曾是一个私塾的同窗,关系最要好,怀安刚刚穿越时,还在卧床养病,赵盼就来看过他多次,后来碍于家里有丧事,就没有再上门。
怀安跑到堂屋门口,又折返回来,请示娘亲:“可以带他来后宅玩吗?”
许听澜道:“当然可以,你们从前怎么玩,现在还怎么玩。”
又听见娘亲吩咐天冬准备瓜果和点心,再备下消暑生津的酸梅汤,小孩子跑一路准热坏了。
怀安心里一暖,眉开眼笑的跑了出去。
或许是体内激素水平的缘故,他的行为和心态一直像个小孩子,看什么都新奇,也愿意和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赵盼是他在这一世最投契的同龄朋友,又有三个多月没见面,自然高兴。
赵盼比怀安大一岁,高半头,仍在城南的小私塾里读书,与那些登门拜访的员外们不同,他只身前来,手里还拎着个圆圆的大西瓜。
出于礼数,怀安先带小伙伴去见父母。
赵盼也颇为知书达礼,来到中堂,稳稳当当的朝沈聿夫妇见礼。
沈聿端详着他,小国字脸,浓眉大眼,肤色略黑,只是穿着打扮上……
小孩子不穿长衫很正常,但他穿的实在过于节俭了,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衫,半旧的圆口布鞋。扔到大街上去,谁敢相信这是一县之尊的小衙内?
如果安江县是寸草不生的贫瘠之地,那也说得过去,可安江地处江南水路要道,漕运兴盛,即便这些年受到沿海倭寇的影响,繁华程度大打折扣,也断不至于如此。
只能说明赵知县果然名副其实,廉洁到了极端的程度。
再看赵盼手里的大西瓜,这可不是一般的西瓜。身为上官,能吃上一口赵淳送的西瓜,恐怕是朝野独一份了,这还是沾了他小儿子的光。
许听澜没有丈夫的那些弯弯绕绕,只要是懂礼貌有教养的孩子她都喜欢,遂命丫鬟拿了条湿帕子来给赵盼擦脸擦手,又叫人将西瓜泡进井水里,言语中满是亲近之意,让人如沐春风。
怀安拉着赵盼去西屋玩,许久不见好友,赵盼兴冲冲的拉着他讲县衙里发生的有趣案件。
云苓送来一盘西瓜,不是赵盼送来的那一个,是前一天晚上泡在在井水里的,冰凉清甜,沁人心脾。
两人啃着西瓜,喝着酸梅汤,拿着笤帚苗,赤脚趴在地毯上斗蛐蛐儿。
看着两只蟋蟀在罐子里杀的热火朝天,难分胜负,怀安很大方的说:“我把黑将军送给你,你带着它,这一片几乎没有对手。”
说着,叫郝妈妈找一只新的蛐蛐笼来。
“不了不了。”赵盼急忙摇手道:“要是我爹看见我玩这个不务正业,会打死我的。”
他翻着眼皮幻想了一下,大热天里生生打了个寒战。
怀安只好作罢:“那我帮你养着。”
赵盼笑着点头,又道:“我娘和祖母还说,等你出了服就到县衙玩儿去,让我爹给你炖肉吃。”
赵家上下都很喜欢怀安,连素日绷着脸的赵知县,得闲的时候都会亲自下厨招待他。
“好啊!我最爱吃赵伯伯炖的肉。”
怀安又抱怨起自己整整一百天没吃肉的悲惨经历。
赵盼只是笑笑,其实他在家也很少吃肉。大亓的官员俸禄微薄,赵淳清正廉洁,要靠老母妻子织布补贴家用,并在县衙后宅开辟一块菜地,养鸡种菜,自给自足。
赵知县还是个工作狂,一天可以审结几十份案卷,自上任以来,节俭务实,肃清官吏,重整税法,使治下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却叫上下同僚怨声载道。
怀安很尊敬这样坚持原则的人,可当他看到赵知县的老母妻儿受穷受苦,又会感到迷惘。
等赵淳走了,他小心翼翼的跑去问老爹:“爹,你不会当贪官吧?”
沈聿险些一口茶水喷在他脸上。
许听澜更是哭笑不得。
这真是个直击灵魂的问题。翰林院虽然前途无量,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清水衙门,日后如果做了六部堂官,每年的“冰敬炭敬”、各项常例、走礼自不会少,有的不能收,有的又不得不收,这是官场的潜规则。
两人很难向一个孩子解释“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沈聿拿手帕擦了擦嘴角的茶水,神色如常的反问他:“有你娘赚钱养家,爹为什么要当贪官?”
怀安愣了愣,所以老爹和赵知县的区别在于老婆赚得多?这不是纯纯的软饭硬吃嘛!
“哎!”怀安背着小手,一边摇头,一边叹气:“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呀……”
沈聿夫妇惊讶对视,这孩子从哪里学来的词儿?
怀安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撒腿就跑,却因腿太短打了个磕绊,被娘亲一把揪住了耳朵。
“你再说一遍。”许听澜皱着眉问。
怀安疼得龇牙咧嘴,忙赔笑道:“我我我我说……赵伯伯都不让赵盼玩蛐蛐儿,还是我爹好,我爹好!”

沈聿拍拍妻子的后背:“算了算了,过节打孩子不吉利。“
这倒是实话,次日就是端午节,家里大大小小的门上挂起了柳条、艾蒿和葫芦。
怀安的两个出嫁的姑姑回娘家“避毒”,围绕着陈氏说体己话。
怀安则跟着父母兄长,一大早就来到上房请安。陈氏拿出一个小筐,里头是她亲手编好的五色绳,给孙子孙女们挨个儿的系在手腕儿上,还将画有五毒的符卷起来,用簪子插在两个小姑娘的发髻,嘴里还要念着“趋吉避凶,平平安安”。
孩子们去院子里玩儿去了,大人们围坐在上房说话,陈氏怅然道:“以往一进五月,就要给女孩儿们打扮上,漂漂亮亮的,头上插一朵石榴花。”
眼下全家上下还未出服,满目素缟,令人心情沉闷。
怀安这段时间回到了爹娘身边,虽说仍在一个宅子里住着,到底不像从前那样天天在眼前扑腾,加之怀莹怀薇逐渐懂一些事儿了,要教她们礼数规矩,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沈聿看在眼里,命人去找花农买了一片草茉莉、一片海棠并几株玉兰,也不劳园丁,自己带着几个孩子亲自锄地栽种,滚了一身泥巴。
怀安捧着一盆水仙跌跌撞撞的进屋,绊到门槛,盆子里的水撒了一半。欲将花盆搁在条案上,可他还没有条案高,只好先爬上椅子,这一上一下,另一半的水也几乎撒了个干净。
陈氏见状心疼不已,命丫鬟过来帮他。沈聿进门说:“让他自己来。”
两个丫鬟手足无措的愣在原地。
陈氏嗔怪儿子道:“你又作什么怪?家里又不是使不上人了!还有怀铭怀远,大白天的不让他们读书,跑到我院子里头锄地,你是疯了吧!”
沈聿耐心的往水仙盆子里加入清水,口中振振有词:“纸上得来终觉浅,我叫他们体会一下稼穑艰辛。”
说完就被陈氏骂出了堂屋:带着你儿子侄子去别处种地,别霍霍我的院子!
沈聿锲而不舍,次日照旧带着孩子们扛着小花锄赶来,在院子里翻腾,陈氏也懒得再骂他。
未过几日,陈氏窗前郁郁葱葱的焕发生机。冬天保温的高丽纸一并撕下,换上透风儿的冷布,阳光透过树荫和窗棂洒进室内,照在陈氏当年陪嫁的千工床上,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打理好母亲的院子,沈聿继续跟儿子死磕。
带着怀安上午背书,下午练字,内容倒也不多,但求稳扎稳打。每月初一、十五可以玩一整天,因为早前的私塾也是这两天休沐,赵盼有时会来找怀安玩儿。
这样充实而不失悠闲的过了几个月,竟生出些辞官隐逸的情绪来,种桑养蚕,捕鱼插秧,浇花带娃,这是何等的天伦之乐?可惜他毕竟不是贪图安逸的人,处江湖之远,仍心在庙堂。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许听澜临近产期,身子越来越重,腿脚肿胀,行走坐立颇为不便,沈聿主动担起带娃重任,严令两个儿子不许烦扰母亲安胎。
李环又使人将今日的邸报和同僚的书信送到后宅,沈聿反复看了三遍,面色愈发凝重。
怀安午休起来无聊,趴在罗汉床上玩九连环,解不开,正想求助沈聿,抬头见老爹枯坐沉思,满面焦虑,不禁为他担心起来。
他静静上前,一只小手撑着沈聿的膝头,另一只伸向额头,展平他紧锁的眉心:“爹爹别总这样皱着,会长皱纹。”
沈聿心头一软,对他说:“生老病死是常情,人岂有不长皱纹的?”
“能晚一天就晚一天嘛。”沈怀安道。
沈聿看了他一眼,怅然苦笑,挥毫写下一句:“稚子不谙桑榆晚,尤攀膝头唤展颜。①”
沈怀安看着那力透纸背的字,静默良久,轻声问:“爹爹是在忧心国事?”
沈聿微怔,这才带了点笑意:“怀安怎么知道?”
怀安道:“爹才刚过而立,‘桑榆晚’定然不是指自己呀。”
沈聿将他抱在腿上,夸赞道:“吾儿果真是可堪雕琢的璞玉。”
怀安被夸的心花怒放,敛笑又问:“爹爹在忧心什么?”
“忧心什么啊……”沈聿心中暗哂,一个娃娃懂什么国事?
可他心中的忧虑压抑太久,似有倾诉之意:“因为前任吏部尚书陆信在主持朝考的时候犯了忌讳,被弹劾下狱,上个月突然死在了狱中。”
“犯了什么忌讳?”怀安反问。
“考题中提到汉武帝、唐宪宗的过错,被人拿出来大做文章,说他有隐喻皇帝之嫌。”沈聿道。
怀安小心的问:“他真的隐喻了皇帝吗?”
沈聿正要解释,忽然吃惊的低头看他:“你听得懂?”
怀安伸出小手比划道:“能听懂……一点点。”
沈聿虽然错愕,但也只是一瞬。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沈聿也发现了怀安身上的长处,他虽然记性不好,但悟性极强,大人们说话几乎都能听懂,还时不时的蹦出一些“金句”令人捧腹。搞得夫妻二人在他面前说话时都要掂量掂量。
“爹爹,说呀!”怀安生怕老爹又说一半,迭声催促。
沈聿揉了揉儿子的脑袋,继续道:“哪有什么隐喻,党同伐异的老把戏而已。”
怀安唏嘘,官场真是波诡云谲,祸福旦夕。
他催促老爹接着讲。
沈聿道:“陆信一死,朝中势力骤然失去平衡,如今朝政全由首辅吴浚父子把持,他们借着京察的由头,展开了一场大清洗,剪除了很多不肯依附他们的官员。”
沈聿不知道怀安能听懂几句,他只知道,从来信的字里行间中便能看出,京城正笼罩在一种莫大的恐惧之中。
这种完全不加遮掩铲除异己的行为实在令人绝望,京中同僚人人自危,刚正不阿者被打压驱逐,更多人则是慌忙站队,以求自保。
他有不少好友、同科,不是被吏部抓去谈话,就是被都察院拘起来审问。而他却遥隔数百里,丁忧在家,龟缩一隅,什么也做不了。
他给他的坐师、当朝次辅郑迁写信,恳请老师代他转呈奏疏,为那些正直无辜的同僚说话,得到的却是郑阁老劈头盖脸的一顿责骂,怎能不烦闷?
怀安心中却另有想法,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无忧无虑的长到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窥探国家的政治环境,没想到竟是如此的不堪。
他对这个陌生的朝代没有丝毫感情,因此他想,如果国势真的到了“桑榆晚”的地步,朝政落入奸党手中,亡国的巨变在所难免,他们应该做些别的筹划才是。比如举家乘船出海,逃往遥远的大洋彼岸……
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至少父亲这场丁忧来的很是时候,成功避开了一场朝政激变。
他双手合十,心中默念:祖父对不起,希望您老人家在天之灵能够安息,虽然您活着的时候不太招人待见,但是您走的还是挺及时的。
沈聿见他行为古怪,拍拍他的脑袋:“想什么呢?”
“我在想办法。”怀安鼓着小脸一本正经。
沈聿哑然失笑,有意逗他:“那你可要好好想想,你若是爹爹,该怎么办?”
“前年,祥叔在主院安了个秋千,姐姐说怀安力气太小,不能荡,怀安偏不信,把它荡的很高,正得意之时,手抓不牢,一下子飞了出去,磕破了脑袋。”怀安摸着自己的脑袋道。
沈聿撩开他额前碎发,才看到发际处有道淡淡的疤痕,蹙眉道:“以后可不许了。”
怀安点点头,正色道:“那日爹爹教我,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②,怀安记得呢。所以,爹也不要去螳臂当车,做力不能及的事。”
沈聿复杂的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桌上的书信,这小家伙的口吻,竟与郑阁老在信中的言语如出一辙。
沈聿转忧为乐:“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我自己想出来的。”怀安得意道。
沈聿搂着儿子大笑:“吾儿日后必成大器!”
他还在暗自庆幸,这半年来教导儿子多是顺应天性,才保留下稚子这难能可贵的“灵气”,殊不知,他正为这个庞大的帝国忧心如焚时,他的好大儿都想到划船跑路了。
“爹,亡国很可怕,对吧?”沈怀安惶惶不安的问。
“很可怕。”沈聿正色道:“但是有爹在,不会让你和哥哥经历那一天。”
此时的怀安虽明白父亲有宏远的志向,却也实在不觉得一个翰林官能有扶大厦之将倾的本事。即便他是个历史渣,也知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②的道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气数和国运面前,以个人力量,为一个王朝续命,几乎是痴人说梦。
还是划船跑路更稳妥啊,老爹!
爷俩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闲话,云苓头一次冒冒失失的闯进来:“大奶奶要生了!”

第12章
父子两人皆是一惊,一前一后的跑去东屋,屋内空无人影,云苓追过来道:“人在产房。”
他们辗转去了产房外。
稳婆是提前备好的,早些日子就住在这院儿里了,在郝妈妈的指挥下,丫鬟仆妇们有条不紊的进进出出。
“大爷!”郝妈妈拦下脚步匆匆的父子:“产房不洁,不能进去。”
两三个仆妇挡了过来,这节骨眼上,他们不好耽误人家做事,只好退了两步在后头等。
这样的场景,沈怀安在电视剧里见多了,产妇在房内痛苦嚎叫,稳婆束手无策的喊:“八卦披红!保大还是保小?”
沈怀安不是畏惧生孩子,而是惧怕这个时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只有热水和火消毒,那是真的过鬼门关啊。血栓,大出血,难产……随便一个意外就能要了产妇的命!
呸呸呸!
他双手攥着衣裳,急得满屋子转。
沈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眼下被怀安弄的竟也紧张起来,手心沁满了汗。
但产房里并没有太大的声响,只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稳婆、仆妇们的交谈声,云苓甚至端了些粥点进去,给大奶奶吃,以补充体力。
“爹,我娘为什么不出声啊?”怀安声音发抖。电视剧里的生产,不都是哭喊呼痛的吗?
沈聿也没亲自生过,妻子生头两胎时都在外地考试没能回来,不知该怎么答他,一低头,只见怀安已是脸色惨白。
沈怀铭匆匆来到内宅,见到父亲和弟弟杵在那儿成了桩子,以为出了什么事,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沈怀铭也开始两腿发软。
丫鬟传话说:“太太来了!”
陈氏带着季氏赶来,见院中高中矮三个爷们儿并排站着发愣,气就不打一处来。
“你们去一旁坐着等,别在这儿杵着碍眼!”陈氏骂了他们一句,转身进了产房。
从午后等到傍晚,产房里终于响起低低切切的痛呼,稳婆不断提醒她怎样用力,为了节省体力,那呼声渐渐被克制下去。
怀安站一会儿蹲一会儿,又去隔着壁板听一会儿,鼻尖冒着细密的汗,在堂屋里头兜兜转转。
他脑子里一团乱麻,一会儿是电视剧里的恐怖画面,一会儿是母亲对他的种种关爱……
所幸许听澜有过两次经验,胎位又好,天色擦黑时,一声婴儿啼哭响彻整个东院。
季氏扎着襻膊从产房出来,笑吟吟道:“生了生了,母女平安!”
父子三个如释重负。
产房里脚步声纷乱,看屋内光影,大抵是稳婆倒抓着婴儿的双腿拍打足底,口中念念有词:“哭呀哭呀,再多哭几声,哭声越大越太平!”
一阵呜咽声骤起:“娘啊……娘……”
这孩子,怎么生下来就会喊娘呢?
沈聿和怀铭寻声回头看,怀安正靠在墙边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古代人生娃,太特么吓人了!
稳婆抱着孩子出来向沈聿贺喜:“恭喜大爷,是个漂亮的姐儿!”
陈氏脸上带着笑,吩咐仆妇丫鬟小心清洗,再抱来给大爷看。
四下贺喜声不断,沈聿也顾不得管怀安了,目光不错开的看着婴儿的方向,眼底尽是儿女双全的慈爱,只有怀安将脑袋靠在壁板上流泪。
沈聿啼笑皆非:“你前日还跟我说要妹妹不要弟弟,这下满意了,又哭什么?”
怀安终于怒了,他凶巴巴的质问老爹:“我娘在里头遭罪,你还在笑!”
沈聿一愣。
时人只道多子多福,新生了孩子,不笑难不成哭吗?
陈氏再宠爱孙子,也见不得他这样直截了当的指责父亲,低声呵斥:“安哥儿,不许这样顶撞父亲。”
“怀安一片孝心,心疼母亲。”沈聿囫囵一把他的脑袋。
陈氏笑骂:“你就惯着吧,惯出个目无君父的混账来,到那时别反来怪我娇纵他。”
原来大半年前的仇还记在心里呢。
沈聿忙去哄母亲,除了怀安在哭,满堂都是一片笑语盈萱。
直到许听澜和孩子一同被挪回了卧房,歇了二三个时辰,深夜里怀安才得以见到母亲。产程相对顺利,又睡了一觉,她的脸色反比吓得面无血色的怀安要好些。
沈怀安跪坐在踏板上,将脑袋靠在柔软的被子上,眼底噙着两包泪,煞是可怜。他是真的心疼娘亲,可这全家人,似乎都觉得女人产子是天经地义的事。
思想有壁,没法交流!
沈聿更觉得好笑了,可他越笑,怀安就越生气,回屋后黑着一张小脸洗漱完,蒙着被子睡了,给老爹一个愤怒的背影自己体会。
次日清晨再去东屋,妹妹吃完了奶,正在奶娘怀里拍嗝,祖母陈氏守在小床边上,爷仨围着许听澜说话。
沈聿朝妻子告状道:“你还真没白疼他一场,嫌我笑了几声,气得一夜没跟我说话。”
怀安的小脸气的像个河豚,恶人先告状!
许听澜听了这话,哑然失笑,拍拍怀安的后背,轻声劝道:“家里新添了妹妹,母女平安,是大喜事,你爹不笑,难道都跟你一样哭吗?你想想大伙围在产房外哭,那是什么场景?”
怀安抬起头,一家人还没出服,身上穿着麻白的素服,想想那个场景,确实也怪瘆人的,当即又是一阵恼羞成怒,将脑袋埋进被子里。
他听见爹娘和大哥一起笑了起来。
许听澜摩挲着儿子的后背打趣道:“知道怀安心疼娘亲,怀安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爹爹又不是,这叫亲疏有别。”
怀安支棱起小脑袋,展颜一笑。
这下轮到沈聿笑不出来了,后背凉飕飕的……
随即在心里盘算着买些什么礼物保命,戴郁春的香粉还是梦祥斋的首饰呢?还是都买罢!
“老大,来给女儿取个名字。”陈氏招呼着。
于是陈氏和沈聿调换了个位置。
沈聿拿一支拨浪鼓逗弄着襁褓里小人儿,心底一片柔软,道:“我行其野,芃芃其麦①,取个’芃”字,母亲觉得怎样?”
“怀芃。”陈氏念道:“好名字。”
沈怀安还没学到《诗经》,不认识这个字,单听字音,觉得“沈怀蓬”怎么都不像女娃的名字,甚至也不像个男娃。
他得过去看看,真是个妹妹吗?不是骗他的吧……
只见那婴儿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儿,眼睛只有两条缝,一条紧闭,一条微微张开,一时也看不出男女,更看不出像爹还是像娘。
以爹娘这样的人间绝色,生出的女儿不该如此啊。他不禁担心起来,长成这样,又配上“沈怀蓬”这名字,以后会不会被亏待呀?
“爹爹,是天蓬元帅的蓬吗?”怀安急于确认。
屋内众人静了片刻,又爆发出一阵笑声。

第13章
怀安被笑愣了,知道自己一定又犯了文盲的错。虽然但是……文盲怎么了,谁生下来不是文盲?
关爱文盲,人人有责!
看着小儿子气鼓鼓的包子脸,沈聿朝大儿子道:“怀铭,教给弟弟。”
沈怀铭用食指蘸着茶水在小几上写下一个“芃”字。
沈怀安恍然大悟:“原来这字念‘芃’。”
怀铭又耐心讲道:“白居易也有诗曰:万心春熙熙,百谷青芃芃,人变愁为喜,岁易俭为丰。”
沈怀安道:“我明白了,繁茂兴旺,是沈兴旺的意思。”
满室欢笑,沈聿啼笑皆非,狠狠的揉了揉小儿子的脑袋:“真是越来越皮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