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一说出口,林远柏自己都觉得行不通,私马可上不了官船。
吴氏自然明白几个孙子在担心什么,这是不放心把马留在村子里,怕没人照顾呢。
遂笑道,“放心吧,饿不着马的,你们爷说了,到时会找族人先替咱家养着的,等过些时候再托了商队把马车捎到京城去。”
昨晚老头子和她说了,家里的马就先让族人帮忙养着,还说已经和高亲家说好了,说是等哪天镇上有去京城的商队时,就让他们帮着把马车带上。老头子还说了家里房子的事,说到时跟族长说一声,让他时常安排人过来看看,可不能让老鼠做了窝。
山上院宅里。
老林头也正和小孙子说着房子的事。
对于祖父想让族长帮着看顾房子的安排,林远秋并不支持,“爷,宅子久不住人容易坏,孙儿的想法是,咱们不如直接安排一房下人在这边住着,这样不但有人时时看护好宅子,咱家这块山也有人打理了。”
在林远秋看来,这边宅子算是他们家的根了,肯定要有人守着,漏雨添瓦,墙裂补缝,这样宅子才不至于荒废了。
还有就是,虽然有祭田领粮的法子管束着族人不要在外惹事,可凡事无绝对,林氏族人好几百,难免会有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自己总不能到了京城后,就对这边啥事都不知了。
所以老宅这边不但要留人,还必须是识字的,这样有个什么事,还能往京城写个信。
其实对于这些事,林远秋可没想的这么深。
说来,这还是在回乡之前,老师听他要把全家人都接到京城后,才再三提醒他要安排好族里的事的。
听老师说,朝中因为宗族子弟犯事而受连累的官员每年都有,品阶高一些的,被圣上降了官职,而品阶低的,就直接被撸成了白身。
秦遇的原话就是:十年寒窗不易,远秋你可千万别大意了。
听了小孙子的分析,觉得实在有理的老林头,忙开口道,“远秋,官场上的事咱家也没人懂,往后这些事大家都听你的。”
一旁,正在忙着装箱的林大柱林二柱也跟着点头,显然也认同老爹的话。
林大柱道,“远秋,大伯见识少,很多事情都不懂,等到了京城后,若有没做好的地方,你尽管骂就是,大伯保证没有二话,哈哈哈哈。”
“对对对,远秋,二伯也一样,要是哪里做不对,你可劲的骂,二伯也保证没有二话,哈哈哈哈哈……”
这几日,林大柱和林二柱心情都很好,话说,兄弟俩活了四十多岁,去的最远的地方就只有府城,所以越是接近去京城的日子,这两人就越是激动。
看到两人搞怪的样子,老林头和林三柱,还有林远秋,三人也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今日父子四人上山,是特地来收拾做好的书签木片的。
做这些木片虽简单,可又是刨又是锯的要费不少时候,既然准备把绣活买卖做到京城去,那么这些制作书签的木片自然就得带过去了。
木片薄薄的,并不占地儿,老林头学着几个儿子的动作,把它们叠放整齐后,就装到了木箱里。
看到自家老爹精神头十足,做起活儿来手脚利索一点不比他们慢,林三柱心下高兴,果然人参是大补之物。
既然把地捐给了族里,接下来自然是办理过户了。
第二日一早,林远秋和林三柱,还有林族长,再算上赶车的林远柏,四人一起乘着马车去了县里。
看到亲家一行人过来,王县丞忙迎上前来,等知道今日亲家是过来办理捐赠族田手续时,王县丞心里是忍不住的惊讶。
至于为何会惊讶,当然是对林家的经济又有了新的认知。
说来,那日儿媳妇的嫁妆送过来时,王县丞以为大头应该就是亲家来县衙过户时,自己看到的那些,也就是一间宅子,一间店铺,还有二十亩水田。
谁知嫁妆抬进门后,王县丞惊讶的发现,嫁妆中不但多了一间府城的店铺和六亩水田,就连压箱银都有两百多两,另外整套的金头面有两副,以及各式布料,这些可都不便宜。
最让王县丞感到意外的是,林修撰居然把圣上恩赐的状元簪花送给妹妹们做了嫁妆,要知道,这可是能当成传家宝的宝贝啊,没想到林修撰就这样给了妹妹。
对了,还有那套印有国子监字样的四书五经,不说这些纸张的难得,就是手抄这样一套书,都得费上好些时候,足可见林修撰对两个妹妹的疼爱。
很快,王县丞又把思绪转回到林家捐给族里的一百多亩水田上,这些水田少说也要八百多两银子,看来先前自己对林家的清贫认知,是想当然了。
还有林家和睦和顺的家风,也让王县丞极为欣赏。
金榜状元郎,翰林院修撰,所以,王家能结上这门亲事,真可是祖宗保佑啊。
依照本朝律法,祭田是无须缴纳税赋的,是以往后这一百二十亩水田的粮食收成,可是实打实的都归林氏族人所有了。
林族长拿着崭新的水田地契,只差两眼流出激动的泪来,林氏众族人往后可是享福了啊。
中午的这顿,王县丞特地邀几人到家里吃饭,并笑道,亲家还可以去看看闺女。
林三柱哪里会推辞,虽春草今年已有十七,可在他这个爹眼里还是小孩子一个呢。
听到爹爹和哥哥过来,春草喜不自胜,很快来到了前院,都是家中亲人,倒没啥好忌讳的。
看到小闺女面色红润,笑容也是直达眼底的,林三柱便知道女儿在婆家过得不错,并没有被欺负的地方。
等吃好了中饭,又坐着喝了几盏茶,一看时辰,已是未时,若再不启程,怕回到小高山村时,天都要黑了,遂几人也没耽搁,与王县丞告辞后,就坐上马车回家了。
很快到了请状元宴的日子。
与以往只有族人参加不同,这次的酒席整个小高山的村民都来了。
近八十桌的酒席,家里肯定摆不下,所以还是跟前几次一样,所有席面都摆到了林氏祠堂里。
林远秋坐在最上首,同桌的有林族长,几个族老,周夫子,王夫子,还有林有志。
两年没见,林远秋发现王夫子的头发已成了花白,就连胡须也白了一半了。
时光如流水,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看到王夫子,林远秋不知不觉想起小时候在族学念书的日子,那时自己就小小的一只,用他爹的话说,那就是站直了还没有桌腿高。
还有周夫子,林远秋可是清楚记得在私塾的那会儿,周夫子时常会给大家讲帖经题。也是在那时,自己才摸索出了答帖经的好方法。
林远秋觉得,这一路走来,自己虽付出不少的努力和刻苦,可夫子们对他的学习成长,有着添砖加瓦的作用。
吴氏觉得今日的金氏好像格外的热情,不但主动走过来与她打招呼,还特地挪了凳子过来,然后就是各种的聊天。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虽吴氏心里对大嫂反感,可人家笑嘻嘻的,自己没必要做个乌眼鸡。
反正过几日自己一家就要前往京城,下回见面还不知啥时候呢。
另一边的林金财,此时也和金氏一样的做法,坐在老林头的边上,一副兄弟情深的样子,原本林金财还想和远秋侄孙说上几句的,可几个族老都在那桌,他还是不过去凑热闹了。
想到侄孙若去京城的话,作为爹的三柱,届时肯定会跟着一起去。所以,林金财觉得,有些话跟林三柱说,效果也是一样的。
想到这里,林金财很快摆出一副贴心大伯的模样,“三柱侄儿啊,你跟远秋尽管放心去京城就好,你爹跟你娘,还有家里,大伯都会帮你照料好的。”
体现自己友爱兄弟的话,林金财自然没有压低嗓音藏着说。
所以这会儿坐在不远处的林大柱和林二柱,还有林远枫和林远松,以及老林头,都有些奇怪,难道大伯(大哥)不知晓他们也要一起去京城的吗?
林三柱突然很想看看大伯目瞪口呆的样子,便直接道,“多谢大伯的好意,只是不用大伯费心了,再过几日,我们全家都要搬去京城了。”
搬去京城?
还是全家?
林金财以为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急道,“三柱,刚才你说啥?”
林三柱笑得满面春风,再次说道,“大伯,侄儿刚才是说,再有十来日,我们二房就要举家搬去京城享福了……”
自己没听错,是真的要全家搬去京城,林金财只觉双耳嗡嗡作响,其他话都不太听的清楚了。
“公子,刚刚有好些送礼的人上门来,等把东西放下后,就都离开了。”平安凑到自家公子耳边,轻声把方才的事说了。
林远秋纳闷,这次请宴,自家可是说了都不收礼的,所以这些人会是谁呢。
林远秋起身,准备回家看看去。
平安快步跟着,主仆两人很快回到了村西头。
待林远秋看到满桌的布匹绸缎时,心里隐隐有了猜想,等看到每只装礼金的袋封里都是十两银子后,林远秋就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没错,今日这帮送礼的人,绝对就是先前给他送贺礼的那些镇上富户。
只是这次他们送礼过来时,没留下礼单,没有写上姓名,所以想把这些东西还给人家,根本就做不到。
状元请宴结束后,老林头就让家里人可以开始收拾行李了,“听老三说,京城大宅子里啥都有,所以咱们只带上衣裳就行。”
口上说着只带上衣裳,可真收拾起起来,可有的忙。
这日,林三柱和林远秋去了一趟县城,等再回来时,多了一房下人出来。
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妻,男的叫方河,还带着两个儿子。
这一家人,是王县丞帮着从官牙中寻摸出来的,上次去县城时,林三柱就拜托他帮着留意了,讲明要识得一些字的。
而方河,原先是给主家公子童的,所以是认识字的。
老张头先领着方河去了一趟族长家,告诉族长,往后方河一家就住在村子里了。
之后的几日,林大柱带着方河熟悉了周边的环境,还有自家的山,以及山上的柿子树。
并告知他,等柿子熟了,他可以跟村民一起,摘下来送到镇上去卖。
等一家人把行李收拾好,已是五日之后,而去往府城的马车也已经雇好了。
第154章 举家进京(二)
春秀送来不少晕船的药,还有保胎药也备了两份,三嫂和四嫂都怀着孕呢,虽月份都不大,可京城路途遥远,以防万一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次过来时,春秀特地带了换洗衣裳过来,准备在娘家多住上几日。
显然,与春秀有着同样想法的可不止一个。这不,才过了半个多时辰,春梅也提着两个包袱回了娘家,待周氏看到女儿包袱里居然也是换洗衣裳时,不禁红着眼眶抹起眼泪来。
春梅心中也是不舍,可嘴上却笑道,“娘,您哭啥,您跟爹还有爷奶他们都去京城享福了,要哭鼻子的不该是女儿吗。”
见娘亲破涕为笑后,春梅便转开了话题,“娘,您看女儿带什么回来了。”
春梅边说边把另一只包袱打了开来。
周氏一看,包袱里居然全是肉干,看着好像还是牛肉的样子。她忙捡起一块放到嘴里,嗯,比猪肉多了嚼劲,应该是牛肉干没跑了。
“前几日夫君去泾柳镇,回来时正巧碰到有牛肉卖,就称了二十多斤回来,说做了肉干让娘你们带在路上吃。”
朝廷有禁止宰杀耕牛的法令,市面上牛肉只允许是老死的耕牛,或者意外死亡的,所以平时很难得看到有牛肉卖。
这几日周氏也在准备带到船上的吃食,听小叔子说,船上除了吃鱼,基本没啥旁的菜。
所以周氏就想着做些耐储存的兔肉干带着,到时或做零食或当菜,都是不错的。
下午大妮和二妮也过来了,姐妹俩也打着在娘家住上几日的主意,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再回来也不知是啥时候,所以都想多陪爹娘几天。
待吃了晚饭,吴氏把大妮二妮,还有春梅春秀喊到了房里,而后指着炕上的四堆布料对几人说道,“等你们家去时,就把这些布料带上,届时给娃儿或是自己做几身衣裳。”
“还有这些银两你们也拿着。”
说着,吴氏很快从木匣子里拿出四个荷包,每个看着都鼓鼓的,里面各装着四十两银子。
这些布料和银子,正是状元宴那日,镇上的富户送来的,林远秋一股脑儿都交给了吴氏,让她看着安排。
其实,林远秋是知道家里不放心大姑二姑还有两个堂姐的,所以把这些给奶,就是让奶贴补姑姑和堂姐的意思。
那晚,抱着布料离开东屋的大妮二妮,还有春梅和春秀,眼里都布满了泪,心里有家人对她们关爱的感动,也有即将和亲人分别的不舍。
可再是不舍,离别的这天还是来到了。
未到辰时,村民们就看到一连十几辆马车进了村,而“嗒嗒嗒”的马蹄声,让原本寂静的清晨变得热闹了起来。
见此情景,好些捧着粥碗喝粥的村民,忙把余下的几口吸溜进肚里,然后把碗筷一放,就跟着马车往村头来了。
“这些马车是过来接人去京城的吧?”一方脸村民问道。
“哪能啊,这是送大贵他们去府城码头的,听大柱说,这次他们去京城是坐的官船。”
说话的是林大牛,手里正抱着才满周岁的小闺女。
其他人一听竟然坐的是官船,都忍不住羡慕。
“哎呦,那还不得威风死。”
“会读书就是好啊,等收了稻谷,我也送家里几个小子念书去!”
林大牛笑哈哈,“我说林老六,你不会傻了吧,还收了稻谷就送几个小子念书,你自家不吃啦?”
林老六翻了一个白眼,“你才傻了呢,我家能吃上祭田粮的可有七个人呢,为啥就不能卖些粮食给孩子们念书了。”
“对哦,今年咱们可有祭田粮呢。”林大牛一拍脑袋,自己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呢。
还有,没想到林老六家居然有七个名额,这可真让人羡慕啊。不过他的宝贝小闺女也是呢,想到这里,林大牛朝女儿的小脸蛋上就是吧唧一口,哈哈,他家闺女可是自带口粮的哦。
边上其他族人一听,对哦,今年可有祭田粮分的,他们家也都有吃祭田粮的人呢。
所以,要不他们家从今年开始,也送孩子上学堂去?
林石爹也有了这个打算,“念书多好啊,你们看大贵一家,如今多享福,那可是京城,皇帝老人家住的地方哩,咱们这些人,这辈子别说住在京城了,怕是去打个转的机会都没有。”
林石爹的话。自然得到了众村民的认同,可不就是连打个转的机会都没有嘛。
林大牛忍不住道,“别说京城了,我连府城都未去过。”
“我也没去过呢。”
“我也是!”
“我连县城都没去过。”
众人七嘴八舌,都表达着对林大贵一家的羡慕。
林金财和金氏也走在人群里,跟在夫妻俩身后的则是林全河林全江两兄弟,再往后就是张氏和许氏,还有三个孙媳,至于林文延和林文庆,今日也难得出门来了,一家人,除了几个满村跑的小娃儿,这会儿就只有在镇上私塾的林文进没过来了。
说实话,要不是担心族里人会说他们没有亲情,今日林金财一家是肯定懒得过来相送的。
特别是金氏,每次看到妯娌一副官家老太太的模样,心里甭提有多难受了。
自从二房捐了这么多地给族里后,如今族人三句话里保证有两句是在夸二房的,什么大贵一家都是善心人啦,什么往后咱们林氏族人要享大福啦,多亏大贵一家云云。
所以这几日,金氏都窝在家里没出去,免得马屁精的话听得自己头痛。
是的,在金氏看来,这些族人可不就是马屁精吗,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所以可劲的拍呗。
就像这会儿,傻子都知道,就二房这种几十号人一起往京城去,不说日子好不好过,就是住的地方都费劲吧,真当京城跟咱们小高山村一样,买块地就能盖房啊,昨儿文延文庆可是说了,说京城的房子可不是一般的贵,二房这次过去,就算能买了房子,顶多就是一二进的小院子。所以,几十号人住这么小的院子,这叫去京城享福?呵呵。
张氏和婆婆一样“嫉恶如仇”,所以在听到众人一个劲的说二房享福的话后,实在没忍住,嗤笑道,“还能有多享福,到了京城后怕是连个住的地方都不敞亮吧。”
不敞亮?
这样大的四进宅院居然还不敞亮?
众人就跟看傻子似的看向张氏,想看看这人是不是没睡醒。
其实这也不怪林金财他们不知道四进大宅院的事,这几日他们一家可都窝在家里没怎么出门呢。
原来,前日秦氏去找老姐妹吴氏唠家常,在问到去京城后,是先赁房子住,还是买房子住时,吴氏便把已在京中买了大宅院的事说了,而且还领着好姐妹去房里看了那幅宅院图,当秦氏看到图上又是花园又是亭阁的,简直震惊的不行,直说吴氏真是好福气啊。
好姐妹的大好事,秦氏自然要帮着宣传宣传,是以,不出半日,来找吴氏和老林头看宅院图的村人络绎不绝,就连林族长和族老们也都过来了。
最后,为了不让大家往房间里挤,林大柱干脆把宅院图挂到了堂屋。
可以说,现下村里人都知道,林大贵一家去京城有大宅院住的事,所以在听到张氏的话后,自然就非常奇怪了。
看到众人看傻子似的目光,张氏不服,“我哪有说错,我家文延先前的同窗说了,京城的宅子可贵着呢。”
大牛媳妇问:“大贵叔在京城买了大宅院的事你不知道?”
“啥大宅子?”张氏摇头,“我不知道啊。”
“哦,那待会儿你去看看,那幅宅院图就在堂屋挂着呢。”
一听这话,林金财和金氏,包括林全河几个,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满是茫然之色。
林族长和几个族老一早就过来了,这会儿见马车停稳了,林族长忙招呼族中青壮把箱笼搬上马车。
因着只带了衣裳被褥和日常所用,是以此次去京城,也算行李简单了。
待箱笼都装上了车,林大柱和林二柱就准备搀扶爹娘上马车。
林三柱站着没动,像这种会挨骂的事,他才不干呢。
果然,就见他娘把大哥二哥的手拨开,“你们娘手脚利索着呢,搀啥!”
吴氏心说,这么多人看着呢,俩屁孩子又是搀又是扶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老娘七老八十动弹不得了呢。
其实自己也才六十多,手脚敏捷着呢。
心里这样想着,吴氏上马车的动作就快速了许多,只见她一把抓住车厢门沿,然后右脚一提屁股一挪,很快就进到车厢里。
林大柱和林二柱:“……”
老林头的上车动作基本和吴氏一致,也是先抓住车厢门沿,然后抬脚挪屁股,很利落的上了车。
而被骂的林大柱和林二柱只能站在身后虚扶着,等看到老爹平稳上了马车后,两人才把举着的胳膊放下。
林远秋是最后一个上的车,待与人一一道别后,他正准备把车帘放下,却听有不远处有“嗒嗒嗒”的马蹄声传来。
林远秋从车窗里探出头,就见不远处有两辆青油马车驶来。
等马车停下,很快从前面马车上下来两个人,分别是王县丞和王文昌。
紧接着,林远秋就看到春草和小菊从另外一辆马车上下了来。
一刻钟后,前往府城的车队很快从小高山村出发了,与先前不同的是,这次同行的人里面多了一对小夫妻,那就是王文昌和林春草。
先前王县丞就和林远秋提过这事,当时林远秋是应下了的,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教自己的妹夫他肯定乐意。
原以为这一次时间太过匆忙,王文昌应该明年才会跟着他,没想到王县丞这次就把人给送过来了。
林远秋打开王县丞给他的信封,看到里面是六张一百两的银票,这是让他帮忙在京城置办宅子的银钱。
春草夫妻俩跟着一起去京城,最高兴的自然是冯氏了,再想到已先启程回京的子旭和春燕,冯氏忍不住的笑,这下两个闺女又都在她身边了,真好。
到了府城后,一家人先找客栈歇了一晚,然后第二日一早,就坐上了前往京城的官船。
第155章 目不暇接
许是这次坐船太有伴的缘故,待在船舱,一直都没怎么出去过的几个孩子,倒没觉得有无聊的时候。
至于孩子们为何都待在船舱里居多,还是老林头给下的命令。
这船上可有好几个官员呢,那天上船时,老林头都瞧见了,担心几个孩子太皮会打搅到人家,就干脆让娃儿们待在房里少出去了。
再说,每次大船经过河流交汇处时,江水都湍急的厉害,老林头是真的担心人站在甲板上,会不小心掉到河里去。
所以有些时候不但孩子们被管束在船仓,就连几个大人,老林头也是时时提醒。
大柱几兄弟也是极为孝顺的,常常是老爹说啥就是啥,不但自己尽量少往甲板上去,也盯紧家里的其他人。特别在亲眼看到真有人不小心掉到水里后,更是时刻提着心了。
好在那名落水的很快被船工捞了上来,不然哪还有命在啊。
而周氏刘氏和冯氏,以及高翠几个,对了,还有春草,她们压根就没有在船上闲逛的念头,这四周都是江水,有啥好看的,有这个时间,她们还不如多做点绣活,也好给家里多挣些银钱。
在出门前,吴氏就说了等到了京城后,家里也开始像其他大户人家一样按月给发月银的事,大人小孩都有。
至于每人发多少,到时就看绣品的收入,要是还不错的话,那咱们就定的高一点,比如大人每月一两,小娃儿每人给发二百文。
吴氏的话,可把三个儿媳、四个孙媳激动的不行,不是激动每个月有多少月银可拿,而是对京城生活的向往和充满了信心。
所以在船上这几日,周氏她们的心思都花在了针线上,几人都想着多做一些绣品出来,这样等到了京城后,家里马上就能经营起绣品的买卖来了。
不说周氏几个,就是林大柱他们也是这样的想法。要不是现下还在船上,没场地没木材的,否则他们早拿出刨子和锯子,开工做起书签木片了。
说到书签木片,幸好这次出门时,把家里做好的那些都带上了,这样等绣好了花样,就可以把木片包在绣布里,直接做出书签的成品了。
也不知是人参的功效,还是上船之前吃了防晕船药的缘故,在船上的这几日,吴氏并没有不适应的地方。
看到儿媳孙媳忙着手上的针线,吴氏也没干坐着,而是在一旁帮着分起了绣线来。且在看到儿子孙子都空闲着后,吴氏也让他们一起帮着分起了绣线。
反正待在船舱里也没旁人瞧见,再说分绣线的活儿又没规定单是女人家做的。
大人们在忙碌,小孩子们也没闲着。
虽只有八岁,可林婉清已很有大姐姐的样儿了。
为了能让弟弟妹妹们在船舱里待的住,小姑娘从自己的樟木箱里拿出纸笔,然后开始教弟弟妹妹们画鱼、画鸡、还有画小兔子,只要能想到的,全被林婉清教了个遍,虽然画的兔子看着就跟老鼠差不多,却半点没影响小姑娘越来越高涨的热情。
而林墨宣几个,对大姐姐的话自是听的,学起画来更是特别的认真。他们可都记得太祖母房里那张画着许多房子的图画呢,那可是小叔叔画的。
在几个孩子的眼里,再没有比小叔叔更厉害的人了。
看到侄子侄女们一笔一划的十分投入,林远秋心下便有了决定,他准备以后凡有空闲的时候,就多教教家里几个孩子画画。
时下好多大户人家,都会专门请了画师教家中子弟学画,自己正好有作画的本事,大可以也给孩子们教上一教。
官船不用一路停靠,速度自然要比普通客船快上不少。等船儿转舵进入涿州,再行了半日,就到了通州码头。
下了船后,林远秋并未急着雇车马让大家往京城赶。
现下已快酉时,这会儿就算到了京城,肯定城门都关了,在林远秋看来,与其临时在城门外找住的地方,还不如直接先在这边找客栈住下,等好好休整上一晚后,明早再雇马车回京,岂不更加顺当。
对于小孙子的安排,老林头自然没有异议,只让林远秋就近找家客栈就成。
这样,明早他们雇马车也能方便一些,因为码头这边,就有好几家车行开着呢。
林远秋点头应下,最后找了离码头不远的云来客栈住下,这家客栈先前他和周子旭住过,在安全上肯定是没问题的。
出门在外,自身安全自然是首先要考虑的,码头这边虽然出行方便,可鱼龙混杂,自己多注意着些,肯定是不会错的。
说到安全,其实住在驿站才是最好的选择,只不过这边离驿站还有不少的路程,还有就是自己这么一大家子,若去了驿站,怕是没有这么多房间安排给他。
想到明日还要早起,吃过晚饭后,大家就各自回了房准备休息。在船上一连这么多天,总感觉都没好好睡上一回,所以这会儿众人的想法就是,今晚一定得在大床上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
可只要一想到,明日就能住进已想像了几百遍的宽敞大宅院,今晚能睡着觉的恐怕没有几个,只除了身旁的小娃儿,打着小呼噜睡得正香。
于是,等第二日大家下楼吃早饭时,差不多都是顶着黑眼圈的。
林三柱先领着大哥二哥,还有林远枫几个去车行把马车雇上,省得待会儿雇车的人多了起来,自家一时雇不上这么多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