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嘉树特小声的道,“那咱们过去?”
“过去吧,就半天的工夫感觉好赶。”罗朗也是很小声,生怕打扰到做事的骆工。
周洲指了指地上的挎子,“我们把这些一并抬过去。”
好在搁放挎子的地面上搭了一块布,他们五个人各自抓一角,稍稍用力也能抬起来。
就这样五个人特意放轻音量,抬着挎子就去了隔壁的屋子,还没进去就有一个男同志跑了过来,一边伸手帮着忙一边连连道歉,“不好意思我来迟了,小江同志我们又见面了,这次骆工特意让我来协助你,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
江小娥也认出了他,“王孝同志,那就麻烦你了。”
他是刘智明师傅的徒弟,之前和你维修装甲机的时候,王孝就一直在边上搭把手,特别有眼力见儿的一个人,有几次刘工还没提出需要什么他就已经把工具准备好了。
“不麻烦不麻烦。”王孝咧着嘴道,“我师父听说你这边需要人搭把手,就赶紧替我报了名,要不是他现在手中有活走不开,都想自己来了。”
这还真不是他夸张。
本身就这么一个名额,他师父和郑工争着抢着要,好不容易替他要到手了,特意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和小江同志搞好关系,争取将人拉到三车间去。
对此王孝只能傻笑着回应。
他可没拉人的这个本事,最多就是在协助的时候尽力帮帮忙,给小江同志留下一个好印象。
当然了他说的帮忙,就是帮着做一些杂活之类的,毕竟他现在帮着一起抬进小屋的边三轮摩托车可不是他现在就能维修好,要真的有这个能力,早就出师了。
不过他还挺好奇,好奇小江同志真的能将破损程度这么严重的摩托车维修好?
虽然第一次见面他们是在维修装甲机。
但是那个时候主要就是拆卸了履带板以及无意中发现了车底板的故障,再和师父在现有的时间内更换打磨,这才将装甲机的故障维修好。
很厉害,他现在回忆起他都觉得很厉害。
但是装甲机那个故障和眼前的这台摩托车,要真的分困难程度,那还是摩托车更难修。
装甲机和摩托车不是一个体量的东西,但架不住这台摩托车就算丢出去别人都只会当作是个破烂,破损程度是他在厂子里见到最严重的一个。
没有之一!
可以想象骆工能找来这台摩托车是真的挺不容易的,不过这也就能变相地察觉到,不单单是他师父和郑工,连带着骆工老爷子也挺看重小江同志。
这就让他特别期待小江同志能不能维修好这台边三轮摩托车!
本以为把东西都抬进屋子里就得开始干活,王孝都已经拿出纸和笔,想着记一记小江同志需要一些什么配件和材料。
毕竟就七天的时间,得抓紧一些才行。
结果没想到进了屋子的江小娥是一点都不着急,她甚至先翻起纸箱里的电机材料,一一打量之后这才道,“老爷子准备得还挺充足,四个电机的材料,偏偏有些材料还用了替换,你们在动手之前先仔细看看。”
“替换?”
“啊,我说呢!”罗朗先前也发现了,“我说有些材料之前怎么就没遇见过,而认识的那一些数量不足,我还想着要不要找王孝同志申请一下。”
“不行不行不行!”王孝拿着纸笔连连摆手,“骆工说了我只协助小江同志,而你们只能用纸箱中的材料制作电机,至于工具也只能借用操作台上的那些。”
“啊……那有一些替换的材料我们都不认识。”罗朗傻眼了,周洲拍了拍他的后脑勺,“咱们可以用排除法,先把认识的清理出来,不认识的那些咱们再逐一实验。”
他跟着又看一下王孝,确认了一下,“同志,我们四个人合力制作应该可以吧?”
王孝想了想,“这个骆工倒是没说。”
这下其他人也就明白了,没说就是可行。
那他们四个人协力完成,会节省很多时间。
没错,是他们四个人。
并没有包括小娥,不是他们将小娥排除在外,而是这次考核其实也相当于小娥对他们的一次考核。
之前小娥就让他们反复拆卸过那个电机,更是引导他们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如果不是他们手中缺少材料,不然早就开始上手了。
可就是因为材料的缺少,才会一直拖到现在。
正好骆工给他们的考核题目就是制作一个电机,这是骆工对他们的考核同样也是小娥对他们的考核。
既然是考核那自然不会让她上手,他们得做得漂漂亮亮,才对得起小娥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引导。
四人的团队,周洲变成了临时的组长,他像以往的小娥那样,在制作之前先给每一个人分配了工作,“钱嘉树罗朗,你们将这些材料以尺寸大小分类,大牛你清点一下纸箱中一共有多少个物件,在完成这个工作的同时,我们都得将手写的材料记录下来……”
几个人忙中有序,他们没有追求速度,而是特别仔细的盘点着纸箱中的零件。
以尺寸大小分类,这样他们在试验不认识的材料时,可以先用尺寸相差不大的来替换认识的材料,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更高一点。
一个部件就算用其他材料来替换,在尺寸方面也不可能相差太大,因为电机就这么大,材料大了会挤压其他材料的空间,怕是连装都装不进去。
而清点数量,是他们知道原先的电机一共有多少个材料组合,如果纸箱里面的材料正好和乘以四的数字对上,那他们就能用这个整数分开四份,也能减轻后续的工作。
不能说是个特别完美的安排。
但这个安排也找不出差错。
站在旁边的江小娥一直没出声,但从她的神色上来看,很显然她是满意的。
“小江同志。”边上的王孝迟疑着开口,“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
江小娥回过头,对着他道:“就现在。”
她不需要继续盯着了,因为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她都觉得四人通过了这次的考核。
她突然有些明白某些老师傅们的爱好,看着自己培养的“徒弟”在自己眼皮底子下成长起来,这种成就感是真好。
除了成就感之外,还有对他们的高兴。
也知道自己可以放手,这四人早已经不是半年前的普通学生,她完全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由高飞,或许期间会遇到一些坎坷,但人生漫漫,谁又没有遇到过坎坷?
遇到了,想法子跨过去就是了。
她不也是?
人生不遇到点坎,好似还不完整了。
至少没法体会当自己跨过去时,那种自己牛气冲天的得意感。
吁了一口气,江小娥没再管这边的事,而是走到另外一侧,蹲下来仔细打量着面前这台摩托车。
骆工既然会给她出这道“题”,那就代表这台摩托车是能修好的,也就证明主要发动机没有完全损坏,哪怕破损严重,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出在车身架子上。
她伸出手,将几个车架主体部分都捡了出来。
维修讲究一个主和次,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习惯。
江小娥的习惯,每次都会将简单地放在前面,等忙完了简单地再去头疼困难的部分。
而面前的这台摩托车,要数最简单的部分,就肯定是车架主体。
车架主体主要分为几个部位,主梁管、悬挂支架以及转向头管。
这三个部分都破损严重,三个部分破损成七八节,有一些甚至连拼都拼不起来,不过有一点好,整个车架主体都是钢管焊接结构,她只需要拼凑出大概的形状,再接着这个形状绘制出完整的图稿,就能直接焊接。
只不过,焊接也有各种方式。
现在就有两种选择,不管是用新的钢管打磨,还是用旧的修补,都可行,无非就是超费力和费力罢了。
前者,崭新如新衣,推出去都会觉得是辆新车,效果这么好,自然知道焊接打磨过程费不费力了。
后者缝缝补补又三年,丑兮兮但能用,想想也明白是不是较为省力了。
不过在做决定之前,她还是先问了一句,“王孝同志,这台摩托车要是能维修好,最后的归属权会是谁?”
在接到这个任务后, 王孝还准备了一番。
特意去打听这个型号的边三轮摩托车,也专门找师父请教了一下,将有可能的工具和材料都提前备好, 就怕耽误了小江同志的事。
同时他也怕自己被一问三不知,到时候丢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脸,还要厂子,毕竟他怎么说也是厂子里的一员, 要怎么的什么都不懂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所以,在小江同志提起问题之前,他还挺紧张的。
越想表现得越好就越紧张,拿着笔的手心都有些出汗了。
小江同志第一个问题就把他给问到了。
归属权是谁?
他提前准备了那么多, 还真没打听过这个……
王孝一脸讪讪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我只知道这辆摩托车并不是拖拉机厂的东西,是骆工从外面弄来的, 维修好后归属权归谁怕是得问问他。”
“这样啊。”江小娥心里有了选择。
估算了一下时间, 她道:“麻烦你帮我准备一套完整的焊接和打磨的工具,再准备一套Q235/20#的钢炭, 或者……唔16Mn的低合金钢也行。”
王孝连忙记下, 跟着有些迟疑地问道, “小江同志,你对这台摩托车很了解吗?选配的Q235/20#的钢炭材料和我先前调查的都一样。”
江小娥并没有马上回答他, 而是捡起主梁管的某一节,她道:“这里面标得有。”
王孝凑过去, 这才发现里面有钢炭的型号标志, 他顿时有些尴尬,“是我没注意。”
“钢身的型号都被磨掉了,也就只有内部能看到, 也是这块主体框架都破开了,不然谁也注意不到。”江小娥也是在捡出来的时候无意发现的,不过就算不是无意看到,她在索要材料之前肯定会先继续检查一些,“至于低合金钢,我记得16Mn的低合金钢就是Q235钢炭的替代品吧?”
“是的。”王孝连连点头,他道:“我提前准备了一些,这就去拿回来。”
王孝离开去拿东西,江小娥继续将车身主体的部位捡出来,一共三个部分,坏得最严重的是转向头管,如果换个说法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粉碎性骨折”吧。
转向头管在前面,她猜测这辆摩托车应该是遭受过猛烈撞击,才会导致前方的部位破损严重,反而边上的斗子和后面较为完整。
是“较为”,破还是挺破的。
几乎将所有的车身主体都捡了出来。
跟着就是拼凑了。
以侧面的角度,在地上拼凑出完整的模样,跟着拿过边上的卷尺,测量记录尺寸,等周洲那边将纸箱里的零件都盘点好后,她这边也得到了一个大概的完整图稿。
车身初稿,每个部位都标明了大概的尺寸。
紧跟着江小娥便将稿子以及这些破碎的部件挪到边上,然后继续分类。
先前分的是车身主体,紧跟着她将斗子给清理出来,这部分没有那么碎,撞裂成三部分,到时候焊接一下就能修好。
将这部分又挪到另外一个区域,她接着清理起三个轮子,一个前轮一个边轮一个后轮。
前轮撞得稀巴烂,可以直接卖废品了。
边轮和后轮也有些微微的变形,到时候稍作调整就行,只是后轮轴传动和后摇臂彻底裂开,这个她在本子上特意画了一个重点。
轮子好解决,就算前轮已经稀巴烂,但是有边轮和后轮在,到时候可以以它们为标准,“复制”出前轮。
她这边有了些进展,周洲等人也有了进展。
先前的拆机和这段时间一直翻看电机方面的书籍都不是白学的,除了原先那个电机里的材料之外,他们也认出了一些曾出现在书本中的材料,将其分类出来,最后得出他们认不出的材料一共有七种。
七种看似不多但也不少了。
周洲等人先前说得尝试,并不是随意来的,而是用最初的材料先制作出一个电机,一共花费二十三分钟。
操作台上有一个导电的装置,他们将制作好的电机安上去,试验能不能运行。
“电源开了?”
“等会,我再检查一遍。”
“可以了,位置摆放好。”
四人都有些紧张,罗朗去按电源时手都有些抖,他紧张地吞咽口水,在按下去时眼睛都下意识紧紧闭上了,等了几秒,听到边上的欢呼声这才敢将眼睛睁开。
等看到眼前的一幕,他跳得比谁都要高,“动了动了,它动了!”
从手动式机器到自动式电机,这对于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一座里程碑?
不过他们这会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完成了一个电机还有另外三个等着,他们可没想过让其中一个人拿着制作好的电机去交差,他们是一个团体,要么谁都不去要么一起上!
制作完的电机并没有搁放在一旁,而是被周洲又拆开了,一边拆一边道:“我们先试试电刷,现在用的是石墨片,我们改用这个大小差不多的铜片试试。”
铜片很好认,但他们并不确定安装在什么位置。
所以直接替换尺寸差不多的材料,装上后再试机。
如果能转动起来,那他们就猜对了,铜片可以替代石墨片,压在转轴一端作为电流输入。
他用钳子将铜片弄上去,十分钟后又一次安装好,放在导电装置上继续试机。
对比起第一次的紧张,这次又是罗朗按下电源,但他这次没紧张到闭上眼的程度,而是亲自看到电机运行起来。
“对了!”
“差不多的作用,我们没有猜错!”
“记下,铜片可替代石墨片。”
“继续。”周洲跟着又将电机拆开,这次换了另外一个部位,反复替换反复尝试,还真让他们连着试出了三四个材料的作用,并成功制作出第二个电机。
有了第二个电机,四个人不用围在一块了,分为两组各自替换,这样或许能加快速度。
只不过……
后续比他们想象中要来得慢。
特别慢,如果前四个材料他们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来尝试,那第五个材料他们就花了一个多小时。
最开始是在尺寸差不多的位置尝试,尝遍了还是不行,紧跟着他们又尝试放在尺寸区别大的位置上,这样就需要将所有材料进行一个调整,好在他们对这种空间的调整已经很熟悉了,钱嘉树在纸上连着画了好多种方式,四人商量了十来分钟,最好选择了最合适的一种。
果然,他们的想法并没有错。
当位置调整后,电机再一次运转起来,这一次每个人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笑容,即使过程已经变得重复又繁杂,但这种成功带来的喜悦让每个人都越来越有劲。
第五个材料尝试完,接着就是第六个。
第六个很关键,第六个材料尝试成功,就足够材料制作第三个电机,也就是说剩下的材料正好能做第四个电机,这何尝不是在告诉他们,成功就在眼前!
结果……
一个半小时过去,他们还没有一点进展。
所有位置都尝试过了,也学着第五个材料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位置的调整,可不管是第六个还是第七个材料,他们怎么试最终的结果就是通电后没法正常运行。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两个电机反复试验了二十一次,但次次都不行!
“怎么会这样……”钱嘉树一手抓了抓脑袋,另外一只手一直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个本子都快用完一半了,“明明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多种替换方式怎么就不对了?”
周洲皱着眉头,他并没有着急地再次尝试,而是打算停下来仔细想想,“不行就是思路的问题,我们再重头理一理。”
而此时,另外一边的江小娥正啃着一个苹果,看着表皮不好看,可吃起来特别的甜,是王孝老家种得一颗苹果树,据他说从小的时候就种着的,每年结果不多,但吃起来又脆又甜。
没错,江小娥在盘点摩托车时还有工夫和身边的人拉扯闲话,自始至终就没表现过着急的样子。
王孝一开始还挺为她着急的,结果发现人家一点不慌,而且行事都特别有规划,先前的那一堆“破烂”被分为好几堆,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每一堆都是特定的部位配件,看着有理有据,他也就没多嘴。
见她在边上歇息,还拿了一个苹果和她分享,并极力夸赞家里的苹果树,说着说着还在无意中许诺过两天再带一些来厂,让大伙都尝尝。
不管怎么说,他家苹果就是好吃。
王孝都将苹果核嚼碎了吞下,他小声道:“他们那边……”
想着说要不要提醒一下,可骆工又说过不要他多嘴,虽然现在多嘴了骆工也不一定会知道,但又觉得这样挺不好。
他不能提,但小江同志可以啊。
骆工可没说不让她多嘴。
这样还是有些不符合规矩,但他其实也不是不能当作没看见,帮忙不行稍作提醒还是可以的吧?
“没事。”江小娥一点都不着急,视线一直落在那边却没打算说些什么,她继续啃着苹果,仿佛眼前的四个小伙伴并没有遇到难题一般。
而这时,罗朗突然说了一句,“不如我们再试一下第十二次的试验?”
“第十二次?”
钱嘉树将本子往前翻,翻出第十二次的粗笔图稿,“放在七号位置上?为什么要单独试试这个位置?”
罗朗还有些少年气息的脸上难得没有了笑容,但他也没愁眉苦脸,面对小伙伴的追问,他回答着,“因为它动过。”
又或者说是抽动了一下。
他道:“其他二十次全程没有反应,就这次抽动了一下,我总觉得可以再尝试一下。”
“那就试试。”周洲率先拿起点击,又一次拆开,将罗朗说得那个材料安装在七号位置上。
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前不断地尝试,现在他拆机安装的速度特别,手稳速度快,三分钟不到就弄好了。
他将电机安装在装置上,罗朗直接按下电源。
“呲”了一声,电机抽动一下后就没任何反应了。
但罗朗并没有露出失望的神色,“其他二十次都不能动就那一次可以,我觉得方法没有错,只是有些什么步骤被我们疏忽了。”
钱嘉树眼睛一亮,“就像硅钢片,在使用之前需要退火处理,所以第六个材料也需要预处理才能使用?”
“有道理。”方大牛也放开了思路,“因为正确所以它动了,但因为我们没有预处理所以它只动了一下!”
这种思路不是没道理,几人越说越起劲。
“按你们这么说,第六个材料放在七号位置没错。”周洲也跟着往下说,“而这个位置用的都是磁性材料……”
说到这里,他眼睛瞬间一亮。
紧跟着,四个人异口同声道:“充磁前需消磁!”
避免磁场干扰增加充磁精度,所以在使用前需消磁。
话音落下,四人互看着小伙伴,跟着大笑起来,一个个笑得特别灿烂,哪怕此时他们还没尝试,但心里都认定着这次能成!
而对面的江小娥看着,嘴角也跟着有了些幅度。
她将苹果核扔在边上的垃圾堆里,擦了擦手便将焊接的围兜戴上,她先前有些犹豫,但想想还是不想弄一台丑兮兮的摩托车出来。
虽然没能从王孝嘴里得到确切的答案,但她估摸着这台摩托车最后的归属权应该是拖拉机厂,既然是拖拉机厂的东西,那以后她说不准就能借用上。
其实她也挺眼馋的。
但现在的她连买一台自行车都得攒钱,哪里可能弄辆摩托车回去,不说太高调了,加油她都加不起,有钱都不一定能弄来那么多油票。
不过弄不到手,到时候借用解解馋还是可以的。
而且大概率是放在拖拉机厂用,别到时候有人看到道路上经过一辆丑兮兮的摩托车,好奇问一嘴,然后有人解释是“小江师傅”维修好的,那她岂不是和丑兮兮扯上关系了?
所以她还是决定整体更换。
用钢料直接焊接出车身主体,有工具有材料,无非就是费事……亿点!
做了决定便不再犹豫,只是江小娥忙起来时,总会有一些分心。
这时候真的很需要小伙伴的存在,而不是她一个人干全部的活!如果团体还在,她可以将很多活分类,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也能省略很多重复繁杂的活……
算了算了,不能想。
等以后进了拖拉机厂,她怎么也得拉几个人过来一同做事,而不是单打独斗,这也是其他大师傅们愿意收徒的原因之一吧,这些活真不是一个人就能扛下来的,总得分不出一些才更有效率。
贯爱分配工作的她也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今天的活她只需要将车身的主梁管和辅助支撑管的雏形焊接出来,打磨放到最后一步。
事多但也不用那么着急,她的时间足够长。
可随着江小娥这边的主梁管初见雏形,周洲那边又一次陷入了僵局,第六个材料找出解决方法后,就能制作第三个电机。
也就是说剩下的都是最后一个电机所需的材料,而其他材料的位置都已经固定,他们只需要将第七个材料安置进去,就能完成。
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第七个材料安置进去后,试机时电机没有反应,他们又尝试各种位置的转变,还将其中一块较大的材料修剪,重新排了位置,可不管怎么试都没有任何效果。
这次,甚至连动都没动一下。
哪怕反复尝试,都是以失败结局。
或许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能找到原因。
但他们就只有半天。
骆工倒是准时,提前了两分钟走进屋子。
先是看了小江那一眼,见她正坐在板凳上一手拿着焊接罩、一手拿着焊接枪,每动一下火花四射。
他没上前,而是朝着另外一边走去,问着:“怎么样?”
四个年轻小伙并没有垂头丧气,周洲将完成好的三个电机拿出来,跟着道:“骆工很抱歉,我们并没有完成考核。”
“我们学得还不够,不过以后我们肯定能行!”
“等回去我就接着看书。”
骆工脸上没什么变化,似乎并不意外,他提点着,“光看书可没用,该动手还是得动手,瞧瞧,就是动手少了才将表壳都弄花了,不过还行,进步不小能接受。”
他伸手接过其中一个电机,手指在上面摩挲着,感受着上面被工具弄出来的痕迹,这些痕迹可以说干活不细致,但也能说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段。
什么时候在没有刻意的情况下,还能减少这些划痕,就代表着他们正在进步。
他会说他们进步不小。
就是因为三个电机中,有一个电机几乎没有划痕。
这个电机应该是最后制作出来的,可以说因为拆机的次数太少,所以留下的划痕少,但也能说是他们在不断试机中积攒出来的拆装经验。
对比起考核的结果,他更欣赏这一点。
考核可不仅仅只是追求一个成绩,更多的是希望他们在考核中能学到些什么,这才叫有效考核。
“不过我这人向来说一句是一句,你们既然没完成,那就没有参与资格。”骆工没有放水的意思,不过他又补了一句,“但你们还是能继续来拖拉机厂,厂子里的图书室一直为你们敞开,只要你们想学就尽管来。”
“真的吗?”
“骆工,太谢谢你了!”
“太好了,我先前看的那本书还没看完呢。”
他们没有为失去参与资格而难过,只能说他们确实还没到那种高度,以后进厂了好好跟着师父学,以后说不准就有机会了!
而拖拉机的图书室能为他们敞开,真的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他们就是去图书室借阅过专业类的书籍,才明白里面的书有多珍贵,很多都是他们想找都不一定能找到的。
骆工又将电机递了过去,“这些小玩意你们就拿着玩吧,听说小江用先前的电机弄了一个电风扇?正好你们也能试试。”
“送给我们?这这会不会太珍贵了,不好吧……”
骆工白眼一翻,“说话之前先把嘴合上,瞧你乐成那样,哪里是不好意思收的样子?”
方大牛笑得更厉害了。
他们可是亲眼见过小娥制作电风扇,步骤并不复杂,唯一难遇到的部件就是电机,现在有电机了,他们真能制作出电风扇来。
“骆工。”周洲见骆工要转身离开,他便赶紧叫住,“能不能请教一下您,最后一个材料到底得安在哪个位置上?”
他伸出手,手掌心有一个类似塑片的小物件。
骆工看了一眼,“这个啊……”
四个年轻小伙立马收敛着脸上的神色,变得格外认真,已经做好了学习的准备,钱嘉树更是将纸笔都拿在手上。
隔了两秒,骆工假模假样地一声惊呼,用着特夸张的惊讶语气往下说,“这不是我剪下来的废料吗?怎么在你们的纸箱里?丢了丢了,没啥用。”
“……”
“?????”
“…………”
“啊?!”
这个人听得是目瞪口呆,随即有人反应过来了,尤其是听着骆工语调里的笑意,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栽进了骆工的局!
最开始他们就清点过材料的数量,加起来正好是四个配件的总数,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下意识认为,每一个点击制作的材料都是一样的,缺一不可。
谁能想到,骆工会在纸箱里放一个废料……
“不对啊。”钱嘉树很不解,“如果少一个材料,那七号位置总不能空着吧?”
难不成空着电机也能用?
不可能啊,要是空在那里怎么能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