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呢……
他说着:“我等会跟小赵小秦说一说,让他们帮忙拦着。”
机械厂家属院,这片区域没人不认识他。
他真要开了口,早就搬到外面去的高眉等人根本就走不进来,原先是顾及卢师傅,现在卢师傅主动开了口,谁不愿意去帮忙?
愿意帮忙拦着的人还不少,因为先前闹腾的事,机械厂绝大部分的人对卢建国和高眉都很不满,现在连卢师傅都不想见到他们,那他们就别想进机械厂家属院的大门!
为此,小秦几个还商量好了换班,保证每晚落锁之前都有人守着,平日要上班的点也让家里的老小在院门口待着,只要卢建国等人一来,守着的人放声嚷嚷,立马聚集起一堆人将他们两口子拦下,不单单是拦着,还会跟着一起骂上几句。
向来耀武扬威惯了的高眉哪里受得了这个气,本想拿出在婆家撒泼的气性,结果发现根本没用,这群人可不会顾及什么,更不会惯着她撒泼,她回骂对方几个婆子比她骂得还要脏,她撒泼,几个年纪大的就是往地上一坐,比她还要无赖……
至于动手,她就是再傻也不可能真动手啊。
对面可不是一两个人,那么多人她怎么可能打得过?
连着几次,连机械厂的家属院大门都没进去,每次都是带着气过去又填了一肚子气回来,这次高眉也是一样,不但填了一肚子气,还不知道是哪个贱人用泥巴砸到她身上,才穿了没几次的呢绒大衣弄得脏兮兮的。
回到家,高眉嘴巴就没停过,一直在咒骂着,“一定是哪个贱人嫉妒我,我这件大衣可是从沪上带回来的,七八十块钱呢,一个个土鳖,我们自家的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恶心人的贱……”
“行了。”卢建国不耐烦地喊了一声,他皱着眉头道:“一回来就闹个不停,能不能消停点?”
“是我的原因吗?是你那好爹。”高眉把手里的东西一摔,“他们还真狠心啊,喊着人拦着我们,怎么,这是真要和你断绝关系不成?行,那就断,我倒要看看以后谁给他们收尸,最好烂在屋子里,到时候一把火烧了往水里一甩,这辈子没人给他们烧香烧纸。”
“那还不是你闹的……”
“卢建国你这个卵蛋,就我闹了吗?”高眉双手叉腰,丝毫没想过给他面子,直接就捅了出来,“你倒是清高,闹就是我了,好处你就跟着一起享?你以为我不知道呢,你巴不得我去闹!我要不闹现在住的房子哪来的?你这个小领导怎么当得了?那些人说得不错,你那心肝挖出来肯定是黑……”
“哐当”一声巨响,卢建国怒得将桌子都掀了,两夫妻死死瞪着对方,却没人再开口,屋里只剩下粗粗的喘息声。
而在里屋,卢佺双手捂着耳朵并没有出门劝和的意思,爸妈吵架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事,就算吵得再凶再狠,最后都会和好。
因为他们两人,还得靠着对方。
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离不开对方。
他这会的心思全都落在了书桌的报纸上,上面报道着建庄公社成立养蜂基地的事,他对这些事不太关注,但在这篇报道内容和照片上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又是他们……
卢佺紧紧抿着唇,眼里又是羡慕又是不甘。
半年前朱师傅带着他去龚庄公社维修脱粒机,在那里他第一次遇到江小娥几人,当时的日子是骄傲的,江小娥五人哪怕跟着阿爷过去,但也是以学生的身份,而他不同,他是机械厂的学徒,有好几个大师傅亲自教导,过了年他就能直接转正,等明年年底再去参加考级,可以说他的未来早就已经被规划好,同龄的人谁不羡慕他?
他自己也挺享受这种被羡慕的滋味。
可现在……轮到他羡慕其他人了。
看着照片上肆意笑着的五个人,尤其是中间笑得明媚,即便是失真的照片也能感受出熠熠生辉的江小娥,他实在是有些无力,他以为他们能制作他也可以。
所以就算有仿造的意思,他还是在机械厂也组建了一个制作小组,那时候的他是真觉得自己能行,怎么可能不行?
机械厂那么多大师傅,同样材料也是很好获得。
他背后站着的助力很多很多,不可能弄不出一台并不复杂的机器。
如他所愿,他也确实弄出来了。
还是一台自动式的脱粒机,在制作完成的当天就捐赠给了某个公社,他也如愿登上了报纸,哪怕不是省城日报,到现在夸赞他的通报都还贴在机械厂的专栏墙上,那几天绝对是他人生最高峰的时刻,可是……
紧跟着就没有后续了。
机器确实做出来了,但制作的机器的成本实在是太高,先不说其他材料就单单是电机厂子就不可能一直免费提供,机械厂没有销售脱粒机的资格,他们也只能走捐赠的路子,可是谁都知道捐赠唯一的优势就是为他提升名气,机械厂反而还得往里搭钱。
第一次都算是厂子看在他阿爷的份上,外公更是私底下出了力,不然第一台自动式脱粒机的材料和电机都不会提供。
就那么一次的光辉时刻,他领队的小组就解散了。
哪怕没有听到外面窃窃私语的嘲笑声,他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大笑话。
谁都知道,那次的成功不是因为他,要不是长辈托底,他根本不可能有那个荣誉。
换一种说法,哪怕就是个傻子,有长辈们的托底也能做好。
从一开始他享受那份荣耀,但现在他只觉得羞耻,根本不想让人提起。
而对比他的窘迫,照片上的五个青年却越来越好。
从一开始制作农家机械,到现在居然靠他们制作的机器成立了一家养蜂场,其中的意义都不用说了,单看几份报纸上的重点报道就能知道。
哪怕不愿意承认,他也不得不承认哪怕他有长辈托底,都没法跟上这些人的脚步,不知不觉中早已经落后好多好多。
尤其是江小娥。
阿爷之前就提过,他们这个团体都是以江小娥为主,队伍中唯一的女性,却是最核心的领导者。
卢佺紧紧盯着照片中央的人,也不知道看了有多久他突然将报纸塞进抽屉,起身就想出门透透气。
却不想在开门的时候听到外屋的爸妈也在说这件事。
是卢建国先找了个台阶下,每次都是这样,两人争吵的次数不少,大部分争吵的原因都是因为埋怨双方的父母。
高眉觉得他爸没出力,他觉得高眉爸根本就不在意他们。
可吵来吵去他都很明白,这个家唯一能为他们争取的就是高眉,因为她敢拉下脸面去争去抢,不管是面对卢家还是高家,哪怕在外被人指指点点,她都不在意,只要好处到手就行。
卢建国抱怨的不比高眉少,但他拉不下这张脸,对外这件事上他反而还得依仗高眉,所以平日里是能让着就让着,就算气上头吵上几句,等冷静下来后他又会伏低做小一番。
“我这不是正看着报纸吗?你回家就开始叨叨,我哪里还看得进去。”卢建国指了指省城日报上最大的一个版面,特意岔开话题,“你看看,这不是爸先前的那几个学生?”
高眉哼了一声,接过来一看就撇撇嘴,“你爸就是蠢,这种好事尽便宜外人,要是让卢佺参与进去,他也不必从一个学徒做起了。”
这五个年轻小将的事她先前就听人提起过,听说其中一个学生明年就能直接进机械厂,还是以正式工的身份进。
像这种特例厂子没几个人,能以正式工进厂的人身份都很特别,有些是高材生、有些是部队转业的军人,还有一些就跟那个钱什么的小子一样,打上了特殊人才的标签,特许进厂。
这类人,以后只要不出大问题,前途一片光明。
甚至有可能比卢佺上升的空间还要大。
就是因为明白,高眉每次听到外面的人夸赞,心里就特别不爽,哪怕卢伟志一再强调他并没有在其中参与什么,但这种话别人信她可不信。
如果不是有人私底下帮忙,就凭五个学生能有什么用?
都没毕业,学也是才学没几年,他们有什么能力做出这些成就?无非就是像卢佺那样,有人暗中帮忙,故意为他们造势。
高眉恨就恨在这里,一张脸上满是刻薄相,“就没见过这么蠢的人,你爸这么帮着外人,那些人是能给他送终还是养老?”
“你还别说。”卢建国有些意动,他伸手指了指照片中的一人,“你说她和咱家卢佺年龄相仿,是不是能让爸帮着撮合一下?”
“江小娥?”高眉挑了挑眉头,下意识就是不愿意,她虽然不太清楚江小娥的家庭情况,但估摸着好不到哪里去。
在她想来,他们家条件比寻常家庭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卢佺的阿爷是当地最有名望的维修工,人脉多得数不清,他外公又是机械厂的副厂长还是高级钳工,几个舅舅没什么出息,但有个表哥可是小干部,前途不可限量。
卢佺未来媳妇,她早就想过要好好挑。
最好挑门当户对的那种,要是能再好点就更好了。
但现在看看报纸上大篇幅对江小娥的夸赞,以前这段时间对她的听闻,心里不由有些意动,江小娥的家境或许好不到哪里去,但人有能耐啊。
哪怕一直不承认,但她也不得不说这丫头比她儿子强。
要么有真本事、要么有些小伎俩,不然就算有人暗中托举,也不一定能起得来。
江小娥要是成了她的儿媳妇,那对于她来说脸上都有光了。
她这辈子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和娘家嫂子对比。
比男人、比儿子。
结果发现男人都是那个怂样,但娘家嫂子的儿子强啊,年纪轻轻就是小干部,娶的媳妇还是团长的闺女,本以为这辈子都比不过了,但要是江小娥能嫁进来,那就不一定了!
团长的闺女怎么了,再厉害那也是她爹厉害。
不像江小娥,那可是真真切切登了好几次报纸,整个省城的青年同志谁比得过她?连公社的书记都亲自为她颁发荣誉证书!
江小娥家境再差,但她自己就能为自己谋得一份工作,连她同伴都能以正式工进机械厂,她肯定也能。
而且看着也不是差钱的主,报纸上都说了,她这次搞了一台机器公社就奖励给她一张自行车票,高眉一直明白一件事,自身能力强就不用担心挣不到钱。
卢佺阿爷是这样。
江小娥同样也是这样。
要真的能把她娶进门……
高眉越想眼睛越亮,她是真觉得可行,“你总算是有点用了,你还别说,这丫头是有些能耐,要是真能成,以后还能带着卢佺一直造机器,小两口一起总比带着些外人来的强。”
“是吧。”卢建国没说太多,但既然是他先提出来的,自然是希望这件事能成,他比高眉想得多,而且自己也曾经是技术工,很明白在这行如果没有真本事,根本没法混出头。
尤其是这个圈子,哪怕父辈再想托举,没有点真本事根本出不了头。
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但凡有一点希望他也不会突然从技术工转到办公室工作,卢佺也算半个例子,卢佺比他强一些,但强也没强到哪里去。
以后老爷子要是过世了,时间一长谁还记得卢家是谁?
但要是卢佺娶个有能耐的媳妇就不同了,老爷子要是去世了他媳妇还能接着扛起来,卢家在这个圈子里地位依旧不变,而他也会跟着受益。
在老爷子的照拂下过了四十年,他太明白有一个出色的技术工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了。
他道:“等哪天去问问爸,我记得她还没毕业,但没关系,可以先订个亲等她毕业了再办酒。”
高眉有些迫不及待,“行,我这就去!”
她敢肯定,这丫头行情一定好,万一慢一步被人抢了先可就不好了。
卢建国将她拦住,“前几次闹得太狠了,爸妈估计还气着呢,我记得你有个同事是乡下的吧?托她帮忙买只老母鸡,咱们带过去。”
高眉不乐意,“我还得哄着他们不成?要我说,这可是他们孙子的大喜事,就该抢着赶紧办下来。”
“听我的。”卢建国又道:“再说了急也别急这一时,你也得问问卢佺的意思……”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房门被推开的声音,两夫妻转头望过去,就看到儿子满脸通红的样子,显然是听到他们先前的话。
“我、我什么意思都没!”卢佺红着脸说完,攥着拳头就跑了出去。
高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啧,还问什么问?他巴不得咱们赶紧把这事定下来呢。”
江小娥可不知道有人盯着她,就算知道了也一点都不在意。
像这种事她早就习惯了,上辈子的她就不缺追求者,他们追他们的,她做自己的,她的人生重点就不在谈情说爱上。
再次刊登报纸的事传开,江家再一次热闹起来,不单单家里热闹外面也格外热闹,全都在询问她养蜂机的事。
能说得她就说,不想说得就笑笑搪塞过去,小巷人多,但像这种大喜事的时候也没那些不识趣的人说些风凉话,不然都不用江小娥说什么,冯婆子等人就能骂得对方不敢出门。
“对了,小娥啊,听说那边还奖励了你一张自行车票?”
江小娥点了点头,“没错。”
“真的?”
“自行车票啊!”
“小娥啊,你们学校好考吗?我都想着让我家二小子去学机械呢。”有人问了一句,还真不是突然起的心思,而是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考高中,读完又不能高考。
考中专,读完又不能直接分配工作,都说现在的孩子运气差,偏偏遇到这个时候,但没办法该考还是要考,不然拿着小学毕业证,有些工厂都不让接班。
原先就在发愁明年孩子到底学什么。
可看着小娥越来越好,他们就忍不住心动了。
江小娥还没回答,边上的冯婆子就道:“想考就考,但也不是人人学了就能像小娥这般,你看看机械学校那么多学生,有几个像她这样?”
“也是啊。”
“不过学门技术也好,万一有机会呢?”
“老方,你家二小子是不是真去考?那正好了,和我家三丫一块学,我家三丫也打算报考机械职业学校呢。”
“你家三丫……”
“咋滴,看不起女娃娃啊?”一个高个妇女昂着头。
这话让边上一些重男轻女的人有些接不上来了,以前倒是能贬低几句,但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站在他们面前,哪里还好意思开口?
他们不说话边上有的人说,一个个对机械学校是特别地好奇,江小娥在边上也跟着说了说,她没有替他们做主的意思,只是说一些关于学校方面的事。
可如果真的有比较亲近的亲朋来问,她其实还挺赞同他们来学机械,一来这方面的人才确实比较稀缺,要真的学出名堂了哪怕是现在没法分配工作,但是在以后也绝对能靠手艺自保。
而且他们进了学校之后还能学学高村几人,哪怕最后没有单位接收只能下乡知青,在学校里专攻一款农用机械,哪怕下乡了日子也不会太艰难。
对于乡下来说,农用机械实在是太稀缺了,不说多了,哪怕只专攻一款机械,下了乡后就足够他们在异乡站稳跟脚,只要人稍微机敏一点,日子或许不会比在城里差多少。
就这些来说,选择机械学校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当然了,这还得看看他们进学校后愿不愿意下苦力学,就现在的局势学校根本没法教太多,还得学生们自己去争取,就像高村他们一样。
对此江小娥没说得太详细,说多错多,只是大概满足了街坊的好奇心,过后两天她又像寻常日子一样去了郊外的养蜂地。
第一台养蜂一体机虽然已经运走,但现在他们已经在着手制作第二台,永安大队现在正是忙着的时候,大概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就能初见成果,到时候也就能开始琢磨养蜂基地二号的事,所以他们在这期间得制作第二台养蜂机。
提前准备好,以防到时候又得耽误时间。
不过她这个决定也意味着一件事,还没看到成果就开始着手制作第二台机器,何尝不是代表她有信心,只有足够的信心才能让她不等任何的成果就继续朝前推进。
但本身,江小娥就没担心过这事会不成,与其在这个问题上胡思乱想,还不如多干点活。
先前几人回盘后,在机器整体上并没有做太大的调整。
而是参考了骆工先前所说的那些,将内部结构精简一下,去掉多余的部位。
等最终的图稿出来,就会发现他们可以节省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材料,还不会影响到机器的性能。
没有太大的改动,制作过程大概率不会出现问题。
江小娥便将活交给了他们四人,她找人在木棚这边搭了一个小台子,打算动手拆开从骆工那里拿来的小型电机。
比巴掌大一点的电机,拆开后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个小玩意。
磁铁、线圈、简易电枢、弹簧石墨片等等……
每一个物件都有它的作用,全部结合在一块却能用电带动机器,江小娥对这些还挺感兴趣的。
她用钳子将这些物件一一拆开,尤其是铜线圈这处,虽然铜线不易断但线径只有0.2—0.4毫米,处理起来得小心再小心。
她用两个小时将巴掌大的电机全部拆开,拆开的所有配件都分开摆在台面上,在右侧还放着一张画着粗线稿的图纸,没钱嘉树画得那么细致但该懂的都懂。
“这些东西都好小啊。”罗朗凑了过来,他感觉自己说话时都不能太大声,就怕一个用力将台面的物件吹跑。
“小归小,但也不是没重量。”江小娥突然有些馋骆工的操作台了,她现在是要什么、什么都没有,一些高精度的测量工具想弄都弄不到。
要不……自己做一个?
紧跟着江小娥就摇了摇头,太麻烦了,能用到的地方也不多。
拖拉机厂就算不会每个人都配备,但肯定也能申请到,现在做一个用到的时间也不多,而且用的地方不多都没推广的必要。
罗朗有些好奇,“小娥姐,你能再重新组装起来吗?”
江小娥将起子递过去,“不如你来试试?”
“我?”
江小娥点着头,跟着道:“图稿上有大致的步骤,你可以尝试组装一下。”
罗朗有些心动又有些迟疑,“万一没弄好……”
江小娥笑着,“有我兜底你怕什么。”
罗朗一听,瞬间不慌了,他正想开口要说些什么时就被钱嘉树给挤开了,“你不来我来,有小娥姐兜底我不怕。”
被挤开的罗朗呲了呲牙,但谁让他手脚慢呢。
他们这个小团体争争抢抢是常态,最开始还不是小娥姐领队时,抢得最狠的那个就是她了,谁抢到谁先来,谁手脚慢就得认。
四个人轮流来,等最后的方大牛将电机再一次组装起来,江小娥什么都没说,而是将电机收了起来,这弄得方大牛有些失望,还特意提醒了一下,“小娥姐,我做好了诶!是不是得夸我们几句?”
江小娥“哈”了一声,“是不是还得给你们弄个奖金,再奖励个大红花?”
“那倒不用了。”方大牛说着,他感觉这半年来自己富了不少,别看他一脸憨厚的样子,但拿回去的钱说一半藏一半,私房钱已经攒了不少。
尤其是前两天从养蜂基地回来,小娥姐还给他们一人分了十块钱,制作蜂箱的买卖明明和他们没关系,结果什么都没做还白得十块钱。
一开始他们都不想收,但四张嘴都说不过小娥姐,反正他听得是一脸茫然,稀里糊涂就把钱收下了。
“小子们,你们还有得学呢。”江小娥画的图稿不够精细,但就像她所说的那样,该有的都有,而且合作这么长时间,几乎都已经习惯对方的画风,所以在步骤上四个人轮流尝试倒是没出差错。
就是吧,在一些操作上难免有些失误,导致四五个地方出现了轻微的破损。
她没点明,只是记在了心里,打算等之后再修补回来。
而本身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有些超纲,基础还没开始打好就上高强度,不一定是好事,这次只当是简易的组装,再具体的就等他们入了厂看师傅教不教吧。
毕竟四个人完全任职不同的工厂和岗位,和本业没关的技术略懂就好,倒是没必要花费太多时间,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她没解释这些,而是道:“周洲,你明天有时间帮我用铁片剪裁个东西,提前化好大小称重,我私人用材料的钱我自己出。”
“你想剪裁什么?”
江小娥没动手画稿,而是直接比划着,“风扇你们都见过吧?帮我弄三片扇叶。”
“扇叶?”
“小娥姐你弄扇叶做什么?”
江小娥眉眼微微弯了弯,她说着:“难得有这么一个电机,总不能光摆着看吧?”
只可惜现在的季节不太对, 不然做出来就能用上。
不过也没事,反正迟早有用上的时候,江小娥说着:“三片扇叶, 再加上这个电机,简单搭个架子弄个导线,制作出一台简易版的电风扇应该不难。”
“电风扇?!”
“像机械厂那种风扇吗?”
“当然不是。”江小娥知道罗朗联想到哪种了,机械厂的厂房配备那种大型号的风扇, 不针对人只要是为了给机械降温,她强调道:“小型简易版,这电机功率没那么大,带不起太大的机械。”
弄台电风扇勉勉强强, 而且做法应该不是太难。
不管了, 难不难先上手再说。
她道:“等过几天弄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那行,明天我就将扇叶弄出来。”周洲伸手比划了下, “这种大小可以吗?”
“差不多吧。”江小娥道:“不用往小的来, 先大一些,到时候带不动可以再次剪裁。”
大的可以改小, 小的就不好改大。
确定下大致的规模, 她就将这件事交给了周洲。
至于其他人, 还是照样制作养蜂机。
养蜂机有些部分的材料需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制作,先前他们就是去机械厂请朱师傅帮忙, 这次也一样,钱嘉树都已经是朱师傅的徒弟, 有这层关系在那就更好说话了。
他本打算带着罗朗一块去, 却不想罗朗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那个、我能请四五天的假吗?”
钱嘉树好奇,“你家有事?”
罗朗点了点头, 有些不好意思却难以按耐住心里的欢喜,“我想趁着过年前请人把家里的院子翻修一下,家里就我爸和阿奶,我怕他们忙不过来。”
他家的院子不小,当年是他阿爷花了好大力气才建起来的,建了屋子就娶了媳妇,一直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因为长期没修缮,不是每间屋子都能住人。
墙破了屋顶漏了,他们掏不出钱来修缮,只能拿些石块泥巴填堵一下,长期下来反而烂得更厉害。
后来没办法干脆就放弃了其中几间屋子,只保住两间房,一间阿奶和生病的阿爷住,另外一间就是爸妈和他兄妹五人挤在一块。
后来阿爷去世了,他又来到城里读书,屋子就显得没那么拥挤了,住起来还是特别的不方便,尤其是冬季,四面八方都是堵不住的洞口,寒风呜呜地往里吹,吹得屋里人一晚上冷得不行。
要是遇到暴雨天,每个人身上都会被淋湿,别说是睡觉了,一个不好就有可能感染伤寒,病得太严重还得找人借钱买药……
那时候的日子不仅仅是生活上苦,心里也是越过越麻木,好像永远都没有出头的那一日。
不过现在不是这样了。
短短半年的光景,他们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现在就算没有去师傅的工厂,手里也是攒了一笔不小的钱。
尤其是养蜂基地奖励的那张自行车票,借着东阳哥的手花了一百块钱,再加上原先攒下来的一些,他便想着在过年之前把家里的院子翻修一下。
“翻修院子?”
“那得不少钱吧,你要是不够我还能借你一些。”
“我也有,有一部分交给家里了,但我还能拿出五十块钱。”
“不用,我手头上的钱差不多够了。”罗朗咧嘴笑了笑,“如果是重建一座院子或许不够,但家里的砖瓦还能继续用着,我估摸着一百五十块钱左右就能弄好。”
其他人都知道罗朗手中的自行车票已经换出去了,再加上另外攒下来的钱,怎么都足够。
毕竟他们都是在一块干活,除了那张自行车票外,每个人手中拿到的钱都差不多,有多少家底也能算出来。
而除了罗朗手中的自行车票换了钱,钱嘉树也把自行车票卖了出去,卖给了大姐夫,没卖得像罗朗那么贵,不过他倒是挺满意的。
先前受了大姐夫家不少恩惠,正好这次能偿还一些人情。
反正他们手头上都挺活络的,以前是掏掏兜掏不出一毛两毛,现在拿个四五十块钱出来真不是问题。
确定罗朗没有金钱上的烦恼后,一个个也就不吱声了,最后能不能让他请假就得看小娥,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小团体的负责人已经定好了。
不管是制作的方案还是任务的分配,又或者是时间上的安排都是小娥,虽然没那么多规规矩矩,但是请假的话他们还是得遵循一下她的允许,少个人也得重新安排一下人员的分配。
江小娥却没马上同意,而是微微皱了皱眉头。
罗朗看到,有些不解地问:“是不太方便吗?要是不方便的话我也不用请假,大队还有不少亲戚在,他们也能帮帮忙。”
“不是。”江小娥想了想,还是将后续的一些计划说了一下,不过在这之前她还是强调了一句,“我并不是说要拦着你们建房,而是你可以把这件事先考虑进去,再决定要不要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