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by白茄
白茄  发于:2025年11月22日

关灯
护眼

那也算是帮自家有出息的儿子做事了,更别说送货的日子和成立的日子定在同一天,周叔还能现场看到自己儿子被采访,怕是更高兴了。
他想着明天可以去告诉周叔这个好消息。
经常往省外跑得货车司机,他敢肯定以后有找上对方帮忙的时候,正好提前拉拉关系。
江小娥不由感叹着,“你结交朋友的速度可真快。”
江东阳怪模怪样做着表情,“好说好说。”
江小娥顿了顿,她问道:“那你认不认识机械厂的人?”
“机械厂?昌盛机械厂?”江东阳一脸奇怪,“机械厂的人你认识的还少吗?”
那简直是妹子的大本营啊。
江小娥说着,“除开朱师傅等人,哥,你帮我打听些事吧。”
江东阳“啧啧”两声,“叫得这么亲准没好事,说吧,想打听什么事?”

蜂箱的事交给大哥她放心, 调查的事她更放心。
甚至可以说,如果卢老师的事直接交给大哥帮忙,江小娥敢肯定这件事一定办得比她还要来得解气。
别的不说, 大哥的某些歪点子不是寻常人能想出来的。
不过这些事暂且不急,还得先查清楚再说。
昨天江小娥早早地睡下了,第二天醒来发现除了程荭之外,南阳所在的小学也停课了。
不用上学, 就跟没拴绳的二哈一样,大清早就出了门说是附近的小公园有人逮到过一只竹鼠,他和他的小伙伴便约好一起去碰碰运气。
连小杨采都跟着一块去当了跟屁虫。
江湛生递了碗筷过去,问道:“小娥, 你们学校没什么动静吗?”
江小娥摇了摇头, “看王主任的样子,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倒不是她托大, 从学校以及王主任的态度来看, 她觉得职工机械学校到现在没有受到影响很有可能和养蜂基地有关。
一个能带来创收的项目,谁对它都有所期待。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 不管是学校还是有关单位都抱着一个观望的态度, 肯定不会在这个时间点让学校停课。
毕竟不是每所学校都停课了, 还是有一些在正常运行中,那既然如此, 有特殊原因的职工机械学校为什么就不能是后者呢?
不过这都是学校的事,江小娥对这些还真不太关心, 就她了解哪怕部分学校停课了, 也会安排好在校的学生,就算没有老师来教学,考试成绩只要不是太离谱都能正常毕业。
吃过早饭她就挎着背包去了郊外。
和原先到的时间点差不多, 她到的时候其他小伙伴们正帮着把养蜂机扛上了货车。
除了养蜂一体机之外,还有从外面采购来的蜂蜡。
就连这边剩下的五个蜂箱,也带去了四个。
留下一个做实验正好,再多他们这边也养不活。
全部都装上了车,江小娥和他们打过招呼后就坐上了副驾驶,一路朝着永安大队去了。
昨天王主任就和公社的人打好招呼,赵干事特意大清早赶去了永安大队,连同王三能几个等在了小道上。
通往永安大队大多都是小道,车辆开到一半就开不进来了,他们也就等在了这里。
在等待的过程中,赵干事左右反复瞧了瞧,最后道:“老王啊,过冬地里的活不多,你看看要不要派些人把这条路给清出来?以后来往的车辆多了,总不能次次都把货卸到半路上,到时候搬来搬去也麻烦得很。”
“能啊,当然能!”王三能连忙答应下来,这是唯一一条大队通往公社的路,要是真能清出来对于他们大队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且听赵干是这意思,公社肯定是大力支持大队养蜂,要不然养蜂场都还没成立,干嘛现在就提出来了?
虽然清路对大队的社员来说是件麻烦事,但还是那一句话,有的大队想麻烦都还麻烦不了呢。
反正这几个月地里的活也没那么多,寻些人过来清理一下也不是不行。
“那行,这事你就放在心上。”赵干事跟着说,“等回去后我替你们申请一笔资金,肯定不会太多但也绝对不会让你们白忙活。”
王三能听得眉开眼笑,“你放心,这事我一定安排妥当!”
瞧瞧,他就知道养蜂基地落在他们大队有好处。
养蜂基地都还没成立呢,好事就跟着来了。
哪怕赵主任说了资金不会太多可能也是钱啊!
往年过冬地里的活不多,社员们就只能窝在屋里干巴巴坐着,今年虽然要干活了但不是白干!
谁不愿意年前挣上一笔,过年吃顿好的?
他敢肯定这消息要是传回大队,一定很多人赶着来报名,不过干活的人选他得好好挑。
而且这次,倒是能让自家小子去。
养蜂的活为了避嫌,也为了告诉小江同志以及公社的人他是在认真挑选,首先排除的就是自家人,特意选了一个干活能力强又会来事的年轻小子。
可这次清路的活,肯定得选不少人。
他这次要选自家小子总没人会说什么吧?
那么多人中他儿子在其中也不算太显眼,再来他儿子干活也差不了哪里去,就算有人要挑刺也没得挑。
正想着要选哪些人时,边上的赵干事就大喊了一声,“来了!”
一辆货车就停在了前方,司机探头看了看,“同志,前面还能开吗?”
“开不了了。”赵干事摆了摆手,先是对副驾驶的小江同志打了声招呼,跟着说:“不过没事,我特意弄了辆板车来还找了几个壮小伙,让他们拖回去就行。”
江小娥没意见,挎着包就跳下了车。
赵干事掏出烟,往司机手里递了几根,跟着让王三能招呼招呼,他就绕着货车走了半圈来到小江同志身边,“小江同志你们可真有能耐啊,我接到王主任的电话时都没想到你们居然这么快就把机器做好了,厉害啊厉害,年纪轻轻就这么厉害……”
江小娥淡淡地回了一个笑,听着他不断地夸奖也没上头,好不容易等他歇了口气便赶紧转移话题,“赵干事你来得正好,等会把机器搬过去一块试一试效果。”
“行啊,那等会就一块去试试。”赵干事巴不得去试一试,倒不是不信任对方,人家都把机器给运过来了,那肯定是提前试用过。
他想跟着试一试,是因为在永安大队还没有人用过这个机器,他就算当不成使用机器的第一个人,那也可以当第二个!
一边说着聊着,机器已经被扛上了板车。
王三能指挥着人用麻绳将机器固定住,又叫人护在板车的两边以防出现意外,安排好后,便道:“小江同志、赵干事,那咱们就先把机器运到养蜂基地?”
“行,一块去!”
先前几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就聊过选址的问题,最后一致商量在养蜂基地的地址选在了柚子林的附近,以后这片区域的蜜源主要靠的还是柚子林,离得太远就有些不方便了。
所以这几天永安大队这边也没闲着。
王三能带着大队的社员们在柚子林附近的空地上搭了一个有些四不像的棚子。
木块、石头、碎砖以及其他不同的建筑材料,显得不伦不类,但也算是一个临时的厂房了。
赵干事在边上解释着,“因为时间赶得急,就想着先搭建一个用用,等过了年再重新搭建一个正规的厂房,把该配备的东西也都配备上。”
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钱”。
过了年就能看到效益,有了效益才能大方得起来,到时候再决定要不要多投入。
不过也无所谓,要让他来想,公社投入是迟早的事,这几天他们没事就往永安大队跑,可是亲眼看到蜂箱里的蜜越来越多!
在他看来,那是绝对有搞头!
只要能产蜜,怎么都能卖得出去。
甜丝丝的谁不喜欢?
而且那些老中医都说了,多喝蜂蜜水对身体有好处,要是有的卖谁不愿意买?
搭建厂房那都是时间的问题,别说是正正规规的厂房了,到时候说不准还能解决养蜂工住宿的问题。
“五、五妹!”
江小娥看到前方激动的人,对着他招了招手。
不过程华并没有走上前,对着她咧嘴笑了笑后,就去旁边干活了。
一个月二十块工资的活,他可不能偷懒!
“你哥干活可真是一把好手啊。”赵干事又在边上夸着,“每次我过来就没见他歇过,力气大干活又认真。”
一旁的王三能也跟着点头,“还真是,他要是咱们大队的人估计能拿满工分,下了工后他也没闲着,还帮着一起来盖厂房,老大一块石头他一个人就能扛起来。”
这话还真不是奉承,他没赵干事那么能夸,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话。
他自己本身就是乡下人嘛,遇到这种力气大干活又认真的小伙子怎么可能不喜欢?
虽然说话结巴,但人看着既老实又本分,老熊这些天教他们养蜂,程华不说是学得最快的那一个,却也是认认真真地学,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宁愿多做一些也不会偷闲躲静。
不过也不单单是他一个人做得好,小江同志送来的三个人都还挺不错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子,但看着没什么小心思,都是愿意听愿意做的人。
程华没过来,熊表舅倒是走过来了。
看着卸下来的机器,就跟小孩看到玩具似的眼睛都亮了好几度,双手不断地擦着衣摆,略显激动的道:“这就是养蜂机吧?哎哟,可真气派啊。”
“还真是,我刚刚看着都不敢直接上手,就怕给弄脏了。”赵干事很赞同他的话。
有些话不好说,但他看到养蜂机的第一眼时就忍不住和先前的脱粒机对比一下。
他知道两台机器的性能不一样,在作用上面完全没得比。
他能比较的就是外观。
脱粒机很好,好的不得了,但是对比眼前的这台养蜂机,脱粒机的外观上就明显地能够感觉出没那么气派。
怎么说呢……
就感觉一件衣服上打上了几个补丁,穿起来还是很舒服很暖和,但是明显能看出它不是一件崭新的衣服。
可眼前的养蜂机就不同。
很新,阳光照下来都还在反光,每一条焊接的缝隙都特别光滑平整,他甚至感觉这台机器不是小江同志他们靠手工做出来的,而是从生产线出来的作品一样。
有了这种对比后,他第一个感觉就是惊叹,随后就是觉得他们这几个年轻人的进步实在是太大了。
两台机器间隔的时间没多久,他不懂复杂的结构和性能这些,但他有眼睛会看,能看出在制作两台机器的手法上有很大的差别。
突然间他挺羡慕小江同志的父母。
能有这么个闺女多长脸啊,也不知道他小闺女好好培养能不能也有出息……
正想着就感觉有人捅了捅他的肩膀,回过神看着轻轻撞着他的老王,“怎么了?”
“你不是说想去试试?你要是不去我就去了啊。”王三能也是眼巴巴瞅着,要是赵干事不上他就上去了。
“去!我当然要去!”赵干事赶紧上前,在小江同志的教导下,开始一步步操作起来。
使用方法不难,也就几个步骤而已。
不单单是教赵干事,还有养蜂基地以熊表舅为主的五个人,教会后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并道:“压制出来的人工巢础就先搁在一边,下周三蜂箱会送过来,到时候再分箱安装,这些蜂蜡估计能……”
心里算了算,她道:“估计能制作三百片人工巢础,一个蜂箱三片,再有不够就在采割蜂蜜时将一些破损巢础上的蜂蜡割下来。”
大致够用,就先紧着用一用。
以后的不够再补就是了,等见到钱,这边该置办的东西肯定会置办上。
弄了大概两个小时,好奇的人都上手试了试,试过之后就是熊表舅五人轮流使用,毕竟以后他们才是主要使用的人。
等程华弄完后,江小娥这才走过来找他说话,“这几天怎么样,还适应吗?”
“很、很好。”程华重重点着头,他手舞足蹈又比划又结结巴巴说着,任谁都能看出他很是欢喜。
江小娥时不时顺着他的话接一接,确定他并没有在这里受委屈后才放下心,其实她也知道,二哥在这里很难受到委屈,在这边愿意护着他的人不少,但不亲眼看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她道:“过几天何阿姨会过来看看,你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带过来?”
“不、不用,都够够了。”程华摇着头,他是真觉得什么都不需要了。
大队给他们准备的屋子就在附近不远,虽然是空置了好些年的破院子,但在他们住进来之前就特意收拾过,门窗都有,屋檐也被修缮过,里面铺了干草垛,往上放了两块木板,半新的柜子桌子,能安排的都给他们安排好了。
大队长还说,等开春可以让他们在院子外面开一片自留地,可以种点蔬菜什么的。
他以前干过不少活,但还没种过地。
不过罗婶子会,她说开春闲了就教他,只要他想种,蔬菜瓜果都能种。
程华正打算等过年回家,问问家里人爱吃什么,到时候他一并种上,种好后就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对比起在城里,他其实还挺喜欢这里。
虽然每天都得干活,但是他觉得在这里自己更有用,月月能拿工资,还能种菜供给家里,一个人待在这里生活,不会再拖累他最喜欢的家人。
有时候是挺想家的,想得不得了。
王大队长却跟他说,想家随时可以回去,他们这边离城里远但好在有直达的大巴车,只要他舍得车费,天天晚上回早上来都行。
王主任那么一说,他心里就舒坦多了。
他没打算常常回去,因为他舍不得车费。
只是王主任的话让他很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离家的距离并不是很远,只要他想他随时可以见到。
反正什么都好,他特别严肃的表示着,“五妹,你、你放心,我一定、一定好好干,不给、不给你你丢、丢脸!”
这个工作是五妹给他的,他要是做得不好会连累到五妹。
所以他一定好好学、好好干,绝对不会让人说五妹的坏话。
“好。”江小娥跟着笑了笑,“不过也别太累着了。”
“不、不累,一点都、都不累。”程华是真不觉得累,放蜂唯一出力的就是进山,进山后就是盯着,时不时看看蜂箱的情况。
天气要是好,连蜂箱都不会搬回来,熊表舅说放蜂的地方偏僻不用扛来扛去,天天搬回来反而会惊了蜂子,除非不好的天气才搬一下。
他们运气好,一连好几天天晴。
江小娥问了好多,程华结结巴巴回着。
等她问完,程华又结结巴巴问了问家里的人,确定一切都好后松了一口气,跟着又道:“等、等我发、发了工资,请家里、喝喝蜂蜜水,还有、有小莫、哥。”
江小娥脆声应着,“行啊。”
小莫哥,二哥以前干小活的搭子。
何阿姨说过,别看二哥不太精明,但他看人很准。
他喜欢凑一堆人,肯定对他没恶意,也不会取笑他结巴。
整个小巷,同龄中也就只有小莫哥了。
要不然也不会一起找了这么多年的小活,二哥能常常找到活,估计也是多亏了小莫哥,也难怪他发了工资买蜂蜜,除了请家里人也就这么一个外人。
两兄妹说了好些话,又跟罗朗妈妈聊了一会,本身罗朗就打算抽时间和家里人来看看,干脆就选了下周三的好日子。
她将这个消息告诉罗朗妈妈后,罗阿姨高兴得不得了,连连道着谢感激着,江小娥顺势让她平日多关照一下二哥,聊着聊着,关系更亲近了些。
不过也没聊太久,确定机械没问题后,江小娥在中午之前就回去了。
下回来,就得是下周三。
回到城里,她懒得往郊外跑,干脆“旷工”半天回了家。
“你怎么就回来了?”江东阳见到她时正擦着嘴,“吃了没?家里都没准备你的量,要不我给你下点面?”
“好!”江小娥答得毫不客气,一去一回全靠交通工具,先是坐牛车跟着坐大巴,大巴到了后找了个顺路的拖拉机,回到家她都快散架了,“哥,给我弄点肉臊子。”
“你还真敢想,家里可没新鲜猪肉。”江东阳拿着竹竿取吊在梁上的香肠,“我给你切几片香肠,在面里放几滴香油,保管好吃。”
“香油?”江小娥听得肚子更饿了,“你从哪里弄来的香油?”
“熊明他妈给的。”江东阳在厨房里忙活了十五分钟,端出一碗特香的面条,面条上面还有四五片蒸热的香肠,倒上几滴香油撒上一小把香葱,香得不得了!
江小娥拌了拌就开吃,都空不出说话的时间。
江东阳看妹子吃得香,乐着,“看来味道是真不错,等晚上我也给媳妇弄一碗,就是没猪油,不然猪油拌面更香了。”
江小娥忍不住掏兜,掏出两块钱搁在桌面,“我出钱、你找门路。”
“成交!”江东阳拿着钱靠在椅背上,心里估摸着哪个朋友能弄到些板油,妹子掏两块他再找媳妇要几块,爸也得找,多凑几块钱趁着过冬熬上一小罐子猪油,能吃到明年开春。
心里有了人选,他问道:“你下午还去学校吗?”
“不去。”江小娥懒得跑了,反正今天都是回盘也没其他活要做,等明天再去就是。
自己领队就是这点好,旷工也没人会说她。
不过这种好日子等入了厂就没了,除非她加把劲往上冲,冲到一定的程度也没人管得了她。
“那你要跟我去瘦猴那吗?”江东阳说着,“框架需要的材料都裁好了,内部的东西也准备得差不多,现在就等着组装,你要不要跟我去看看?”
江小娥想了想,“行啊。”
“那你先吃,吃完我们就出发。”
江小娥点头,碗里也没什么了,她双手捧着碗将面汤都喝光,吃饱擦擦嘴,拿着碗筷去冲洗。
正洗着,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没一会,一个半大的小子捧着怀里的竹筐冲了进来,没两秒更小的家伙也冲进院子,嘴里还叫唤着,“关门、关门!”
“没追上来吧?”
“没没没,他们都没追上来。”
一个半大一个小不点,两人趴在紧闭的院门嘀咕着。
江东阳“哈”了一声,“你们被狗追了?”
“爸!”小杨采先冲了过来,却被江东阳给拦下,“儿子欸,你这一身脏的,你小叔叔带你滚泥坑了?”
小杨采十分雀跃着,“爸,小叔叔逮到竹鼠了!”
“真的?”江东阳眼睛一亮,竹鼠可是好东西啊,“你们还真逮到了?我还当你们白跑一趟呢。”
那边的小公园确实有人传逮到竹鼠,南阳说要去时他是一点都不抱希望,那边才几根竹子?就算有估计也被人掏空了,哪里还等得到他们这群小子。
看着南阳怀里捧着的竹筐,早知道他也去凑热闹了。
他走过去,“来,我看看。”
江小娥也挺好奇,凑过去看了看。
两兄妹同时探头,看向南阳怀里的竹筐。
不过一眼,江小娥就头皮发麻地往后退了退,江东阳更是大叫着,“江南阳你眼瞎啊,这是老鼠!”
竹筐哪里是什么竹鼠,分明就是一只瘦不拉几的老鼠!
“怎么可能。”江南阳不信,“我就是在竹子边上逮到它的!”
江东阳气得都翻白眼了,“你瞎啊,老鼠都认不出来了吗?赶紧丢出去!”
江南阳见过老鼠,但他没见过竹鼠。
都是“鼠”,长得一样不奇怪啊。
就跟他是江南阳、大哥是江东阳一样,走出去谁都觉得他俩像兄弟,他在竹子边上逮到的鼠,怎么就不能是竹鼠呢?

第108章
江南阳可不舍得丢, 他一丢出去外面守着门的玩伴们准得抢,他可是狂跑了一路,还让小杨采帮着打掩护才把“竹鼠”带回来呢!
生怕大哥会扔掉, 他抱得更紧了,还舔了舔下巴说着:“大哥你帮我烤了吧,听说烤的竹鼠可好吃了,你烤烤看, 就知道它是竹鼠不是老鼠了!”
江东阳想骂人。
爹妈到底是怎么生的啊?
他们三姊妹中就数这小子最馋,以前吃些蚂蚁蛋、竹虫、臭虫这些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连老鼠肉都惦记上了!
江东阳都懒得跟他说,直接拧着他的耳朵将他怀里的竹筐抢了过来, 直接往外面一扔。
结果哪想到, 外面站了一群等着“捡漏”的小子,其中一个速度特别快, 捡起竹筐就跑, 后面跟了一群想抢的人。
江东阳看着,赶紧嚷嚷了一声, “贺婆婆, 你家孙子馋的要吃老鼠肉了!”
这一喊, 斜对面的屋子里就走出一个矮婆婆,对着自己家的孙子骂骂咧咧着, “要死啊你,那个时候都是你活够了不成?赶紧给我丢远点, 别拿回来糟蹋屋里的粮食……”
“这是竹鼠!”
贺婆婆气的啐了一声, “竹个屁竹竹竹,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老鼠竹鼠都分不清了?”
“真是老鼠?”
“尾巴这么长肯定是老鼠!”
“哦嚯嚯, 贺狗剩馋了都吃老鼠喽,羞羞脸!”
原先还一脸狂喜的小子一把将竹筐丢开,梗着脖子为自己辩解,“我才不馋,是江南阳,是江南阳带回来的!”
“吱呀”一声院门被推开,江南阳探出个脑袋,“我都丢出去了谁让你捡的,竹鼠老鼠都分不清,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
说完,又“哐当”一声把院门给关上。
他回过头一脸傻笑着,“嘿嘿还真是老鼠啊,我说怎么长得不一样了。”
江东阳白了他一眼,看着他浑身脏兮兮的样子没好气道,“赶紧去烧水洗一洗,不洗干净今天别想吃饭了。”
“哦。”
江东阳又将边上还傻乎乎的儿子往前推了推,“带他一块洗,洗完澡顺手把衣服给搓了,我和你五姐还得出门呢。”
“行吧。”江南阳倒是没推脱,没侄子之前他年纪最小,但也不会因为他年纪小什么活都不干。
不过干活得干,谈条件也得谈,“那你得给我两颗糖。”
江东阳瞪着他。
江南阳没退缩,反而还想凑上前黏糊着,“你有钱,嫂子每个月都给你零花钱,你就给我两颗糖嘛。”
“滚滚滚,一身脏死了别黏着我。”江东阳将他推开,不过这会脸上已经没那么生气了,谁让小弟这么羡慕还说了他喜欢听的呢。
没错,他媳妇每个月都会给他零花钱。
试问他家,又或者说整个小巷,谁家男人像他这样,媳妇从不伸手找他要钱不说,还反过来给他零花钱!
他认识那么多人,就没遇到一个像他这样的。
光想想心里就美滋滋的。
听南阳刚刚那么一说,他嘴角都压不住了。
心情好就懒得跟他计较,以两颗糖为代价让他帮小杨采洗个澡再搓洗衣服,顺便把两个院子都收拾一下。
一切交代好后他就带着妹子出了门。
瘦猴家离这边有些距离,在去的路上江东阳主动提起了昨天的事,“你让我打听的事已经打听到了一些,这事根本就不难打听,去了机械厂寻人一问就问出来了。”
江小娥问着,“是什么个情况?”
“还能是为什么?当晚辈的不知足呗。”江东阳对这种事一点都不陌生,走街串巷他看的太多太多了,“有些人的心就跟个无底洞似的,甭管往里面塞多少他们都不满足,把家里人的血肉都啃完了还得怪他们长得不够肥。”
卢家就是这种情况。
打听了一些,打听的一些内容几乎都是卢家儿子儿媳要这要那。
最开始卢建国还没结婚时,虽然看不出什么优点但人看着还算老实本分,可自打结婚后他们家闹的事儿就多了。
最开始是因为彩礼,结了婚生了孩子就觉得房子不够大想搬出去住,搬了家又说屋子太空荡想添些什么物件……
在那之后就越来越不满足,东西也要人脉也要,恨不得让卢老师打点好一切好让卢建国当个大官。
折腾了那么些年,也许也是看明白卢建国自己没这个能耐,就把主意打到了卢佺身上。
然后又是一番折腾,每次高眉来闹,不是要这个就是要那个,嘴上一点感激都没显得特别理直气壮,就好像卢老师老两口欠她似的。
“我让人去打听时,他邻居还说是娶错了儿媳妇,要是没这么闹腾的儿媳妇,哪里会闹得像现在这样?”
江东阳嗤笑一声,“你觉得这话可不可笑?要是没卢建国的默许,他媳妇会这么闹?说不准私下就是他怂恿的……”
这话可不是他随便猜测的。
细想想就能想出来。
甭管高眉是要什么东西,最后受益的都是他们夫妻俩,卢建国但凡有一丁点的不愿意,高眉又怎么可能越过他这个独子朝卢老师老两口要东西?
在外面装着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还不是默认了高眉那些做法?
像这种人,他见多了。
见一个就想骂一个,他就见不得这么不要脸的男人,什么好处都拿了还装着一副无辜的样子。
他虽然也是掌心朝上的那种人。
但好歹他没强要,也不会一脸理所当然,更不会“放下碗骂娘”。
江东阳说着,“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着帮帮卢老师是吧?但这事我觉得别人帮不了他们。”
江小娥没问为什么,她其实也知道原因。
如果卢老师真的需要帮助,甚至都不用等她出面就有一堆人愿意提供帮助。
但是吧……
“老爷子老太太要是心疼儿子孙子,你们就是帮再多也无济于事。”江东阳说着,他找人去打听就感觉到了机械厂对卢老师的口碑特别好,还有一群徒子徒孙在,他真需要帮助绝对有一堆人上赶着来。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