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by白茄
白茄  发于:2025年11月22日

关灯
护眼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当年宋蒲建立那座避难所就是为自己这脉寻得一个保障,一旦避难所为百姓提供了活命的机会,哪怕他是人人喊打的地主,也不会因为成分问题一家老小全部遭殃。
只不过那座避难所并没有起到作用,现在反而成了城内百姓夏日避暑的好去处,可即使如此,宋蒲也算是给自己洗白了,要不然他这个出身又怎么可能去电台当领导?
他的一个个儿女也全在好的单位就职。
而那所谓的掏空家底,她不知道其他人信不信,反正她是不信的。
宋家要是真没钱了,周家现在住的那栋院子是哪里来的?里面那些普通人买不起的物件又是哪里来?
宋朗丽自恃奇高,会这么骄傲也觉得自己该傲气,就是因为大部分东西都是宋家出的钱。
而就今天在派出所的所见所闻,宋家也不见得有多宠宋朗丽这个出嫁女,宋阳波两人放下威胁的话离开后,宋朗丽的大哥当即就发了火埋怨她搞出这么一堆麻烦事。
也就是说,连一个不是特别在意的出嫁女,宋家都愿意给这么多钱,那代表宋家比想象中还要来得富。
程荭倒不是惦记宋家的这些东西,再怎么样也和她没什么关系。
她只是觉得周娄那个未曾谋面的外公到底有些谋算,同为宋家人,宋蒲成了电台的领导,还把儿女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再看看宋阳波,沦为家庭成分不行的遗老遗少。
单看这些就说明宋蒲这个人还是有些头脑。
她不惦记宋家的东西,所以她巴不得宋家人出些聪明的人,毕竟等她嫁给周娄,怎么着都会和宋家扯上关系,有个聪明的人在就不会出乱子。
她道:“灶巷避难所的大门还立着‘宋家’的石碑,只要他们家没做一些犯法的事就不会被清算,更不会牵连到周娄身上。”
退一万步,宋家真要出了事,宋家是宋家、周家是周家,只要周娄阿爷还在,周家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故。
而且就现在来看,周家其实没有宋家的扶持日子也不会难过,老爷子是少数不多拿退休金的退伍老兵,身上带着不少功勋,老太太也有单位,打算明年就将工作指标让给周娄。
再加上周娄父亲是电机厂的副厂长,这种家庭的日子又怎么可能差?
江东阳挑了挑眉头,“这些宋家人还真的挺能折腾。”
这边来了个建避难所的,他妈妈主家那边就是举家逃到国外,一个个各显神通,硬是挣扎出一条大路,他嘀咕着:“我算是知道宋阳波怎么一直没动静了,原来他还有后路呢。”
程荭未来婆婆的娘家,就是他的后路。
那所谓的“宝藏”到底没人亲眼见过,不像宋蒲家,谁看都知道他家底不少,宋阳波自然会先将矛头指向宋蒲,而不是找一个谁都不知道是不是真有的“宝藏”。
除非宋阳波没其他退路,才会将主意打到他们这里来。
程荭说着,“我也不知道宋阳波太多的消息,只是想着给你提个醒。”
“行,这是个大消息。”江东阳感慨着,“咱们这地还真小,兜兜转转,这都能扯上关系。”
“谁说不是呢。”程荭无奈笑了笑,以前听宋静阿姨的过往就觉得很是稀奇,没想到她也会和宋家其他人联系上。
“那你累着了就好生歇会,中午我寻些好吃的给你补补。”
“不用了。”程荭摇了摇头,“我今天还得再去周家一趟,昨天老太太气得不轻,说好了今天再去陪她。”
“也行。”江东阳叮嘱一声,“不过别太晚回来,有什么难事你就差人带个话回来,大哥本事不大但人多力量大,总有帮着出主意的人。”
程荭脆声应着,“好。”
此时,江小娥几人已经走进了拖拉机厂的大门。
刚进去,他们几个就一个感想。
那就是大!
不愧是占地十万平方米,一共六个大型厂房,除了建筑厂房外,里面几乎没人,看着是又空又大,边上的陆宣贵还一路解释着,“厂房都在那片区域,每个厂房里的设备都已经配备齐全,分为铸造车间、锻压设备车间、焊接钣金车间……”
陆宣贵介绍得特别详细。
详细到有一种过度展示的意味。
他恨不得将每个车间里的设备一一说出来,还指了指右侧的一片区域,“这边属于办公区,两栋四层小楼,楼房的边上是食堂,至于后面还没用到的空地,厂子打算等成立后再建一批家属院,你们或许不知道,拖拉机厂一大部分的技术研究员都是从各地招募来的,人家不远千里来,厂子自然得替他们安排好衣食住行,而且。”
陆宣贵顿了顿,重点强调道:“不单单是外来工,头批员工都有可能分配到房子,尤其是对厂子有贡献的技术员。”
“这么好!”
“刚进厂的都能分吗?”
“那也得有贡献吧。”
“也不知道锻造厂以后能不能也分房……”
四个小伙伴惊呼起来,工作指标很重要,但房子也同样重要。
除了方大牛没这个困扰之外,周洲家里人多、罗朗根本就没房、钱嘉树想从家里搬出去,都想着要是自己以后的工作能分配房子那就再好不过了。
江小娥瞄了陆宣贵一眼,从进了拖拉机厂她就觉得不对劲,那么详细的解说,不是不能理解为显摆,但一个大厂的领导有必要对他们这几个学生显摆吗?
不是显摆,但肯定也是故意。
尤其是这最后一句话,她要是没听懂那上辈子就是白混了,便跟着惊呼一声,似作羡慕般说了一句,“这也太好了,我以后去的厂子要是也能有这么好的待遇就好了。”
“哈哈,不难不难。”陆宣贵像是听到自己想听得话,这才将人带去了铸造车间,他道:“昨天就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骆工有点事得等会来,你们可以先做着。”
进了车间,几人又是几声惊呼。
几个大型设备装置在车间里,有一些他们都认不出到底是什么设备,钱嘉树实在是没忍住,对着伙伴小声嘀咕一声,“那是炉子吗?这也太大了吧。”
“认不出。”周洲同样小声回着,他去过机械厂也去过锻造厂,见识过不少设备机械,但除了前头的几个机床之外,剩下的他连见都没见过。
“好多啊。”罗朗眼里满是惊叹,这么多机械设备他都快看不过来了。
而且几人心里不由浮出一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在来这里之前,回想着这段日子的经历,说实话,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豪骄傲。
人之常情,面对这些荣誉他们不可能一点情绪都没。
哪怕都知道绝对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小娥,但他们同样骄傲自己跟着一起经历过,觉得自己多少有些能耐。
可现在……
哪里还有什么骄傲劲,别说用了,车间里绝大部分的设备机械他们连见都没见到过,只有亲眼涨了见识后,他们才知道自己是只井底蛙。
“陆师傅,这个炉子是做什么用的?”
“陆师傅,这些都是造车的设备吗?”
“陆师傅,以后启动机械我们还能再来看看吗?”
一声接着一声,这些还带着些少年气息的语调充满着干劲,哪怕知道自己在这个行业里还很渺小,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失落被打败,而是浑身充满了干劲,期待着以后哪一天自己有上手的机会。
陆宣贵也没因为那么多问题而烦,正好现在有时间就带着他们在车间里参观了一下,“这是冲天炉,专门用来熔炼铁水,铸造发动机缸体齿轮箱等大型铸件……”
这个铸造车间里面摆放的机器设备还真不少,光是机床就分为五种不同的型号,除此之外还配备有锻压设备以及多种塑形和打磨的机器。
不单单是嘴上解释,陆宣贵看他们觉得好奇还直接启动电源运行机器,只不过材料没有到位,机器运行起来也无非就是听个响,但就是这样也足够让他们惊喜。
等骆工处理完手中的活赶过来时,这边甚至还没开工,那群年轻人正围着一个空气锤的设备边上,对于它能铸造七百五十公斤的高强度配件而感到惊叹。
“这么好奇啊?”骆工走过去,他道:“正月十五厂房成立,到时候厂子会先制作出一台东方红—28系列的拖拉机,你们要是有兴趣可以过来参观。”
东方红—28系列属于轮式拖拉机,适用于中小型农田作业,这类拖拉机动力小马力只有28,制作起来困难度不高。
也正是因为不高,所以厂子制作的第一台拖拉机就定下了这个型号,主要为的就是一个开门红。
再来也是为了试验厂房里的机器是不是全都能正常运行,确定没问题后才会开始制作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
对于骆工的邀请,几个年轻人自然欢喜地答应下来,别说是正月十五,就是大年三十他们也得赶过来亲眼瞧瞧!
“日期定了?”陆宣贵也是一脸惊喜。
说实话厂子从最开始的书面规划一直到现在,期间可是出了不少事,好几次差点连做主权全都得让出去,卡在中间一直没法向前推进,要不是后来又被部队那边接手,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去。
现在听骆工这么一说,显然厂房成立的日子定了下来,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
“定了。”骆工脸上也难掩激动,他说:“你可以和老蒋他们联系了,好好过个年,年后就动身过来,至于那些离得远的也不着急,东方红—28系列而已,用不了多少人。”
说到这里,他突然转过头对着其中一人,“江丫头,你想试试手吗?”
江小娥眼睛一亮,参观和试手完全是两个概念,她毫不犹豫就道:“我想!”
“光想想可不行。”骆工可没这么容易就让她参与进来,他道:“厂子里配备了一个图书室,你要是有工夫可以去看看,然后我给你出几道题,你要是能答得上来那我就让你跟着试试手。”
跟着他又道,“不止江丫头,你们也可以去看看,不管能不能答上来,多看看书没坏处。”
陆宣贵跟着点头,“那边的书可是我们费了好大途径收集来的,除了厂子的员工之外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看。”
江小娥紧紧地攥着拳头,她正想表示感谢骆工就摆了摆手,“行了行了,都快十来点了还没开始,一个个磨磨蹭蹭可不是好习惯,赶紧把摇蜜机给做出来。”
制作摇蜜机的材料、工具都已经准备齐全。
而当江小娥等人看到陆师傅为他们准备的这些东西后,不过第一眼就察觉到这些材料和工具对比之前的那些,差别还真不小。
想想倒是能理解。
毕竟以前的他们确实有些不太专业,所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从废弃仓库里捡出来的,其中一部分就算是王主任帮忙采购,但采购回来的材料和他们需要的规格都对不上,还得他们重新修剪整理才能用上。
至于工具就更不用说了。
一个大型工厂,一个中专学校,所拥有的机械工具又哪里比得了?
别的就不说了,光是这里的焊接套装就配备了几种焊接头,每一个焊接头都适配不同的焊接手法,用起来要流畅很多。
这一点周洲深有体会,当他焊接完两块铁板后,都忍不住暂停下来欣赏自己绘制的一幅“画”!
“瞧瞧这焊缝线,就感觉像是青铜器上的曲面纹样,看着就好漂亮啊!”
周洲没自夸,边上的小伙伴就过来捧着场。
“周洲,你这几天是不是去哪里进修了?怎么感觉进步了不少。”
“真跟画似的,就算过后不打磨,也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钱嘉树是真觉得挺好看的,回想他们制作的第一台脱粒机,当时要顾虑他们没怎么使用过焊接,所以用的都是点焊,这就导致了第一台脱粒机外观上都是麻麻点点,当时还觉得挺奇特的,但现在回想一下就有些不忍直视。
他皱巴着脸把心里想的这些都说给了伙伴们听,搞得一个个脸上都有些泛红。
倒是江小娥说了一句,“这不就代表我们在进步吗?”
第一次确实有些差强人意,或许对于公社那边来说,不论美丑也不论完不完美,他们只要能用就觉得那是一台特别好的机器。
可不得不说确实有很多能改进的地方,不单单只是焊接的手法还有其他的一些,但就是有了这个认知,这一路走过来再看看,就会发现他们的进步真的很大很大。
或许还比不上那些有过丰富经验的大师傅们,但也必须承认他们的优秀,因为事实摆在眼前,他们的进步就是很大很大!
所以并不用觉得窘迫,这本就是一件值得高兴自豪的事。
“是挺不错的。”骆工凑过来瞧上几眼,跟着指了指边上的几块铁片,“那就别歇着,赶紧把这些材料处理一下,年纪轻轻的可别学某些人磨磨蹭蹭,不是个好习惯。”
陆宣贵觉得这话很有针对性,所以他选择沉默不语。
骆工哼了哼,没人搭话他也没法顺着往下斗嘴,招了招手,“江丫头你过来。”
将人带着往边上走了走,示意她去看桌面上摆放的一个物件,“瞧瞧,这是什么。”
其实早在来到这里时,江小娥就发现桌面上这个小物件,对于罗朗几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是对于她来说她见得太多太多了。
伸手拿了起来,手指没法合拢,稍稍掂量了一下估计有个十几斤的样子,她道:“电机。”
电机,自动机械必不可少的部件。
骆工笑了笑,“就知道你认得出来。”
他将江丫头早先设计好的图稿往前推了推,问着:“你觉得安装在哪个部位比较合适?”
江小娥垂眸看了看图稿。
图稿内部结构都设计好了,如果要把电机加上去肯定得大改,她不过沉默了两分钟,跟着将手里的电机放到图稿的另一侧,给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我不打算装。”
骆工一愣,“你之前制作的机械都属于手动式,还没有接触过自动式机械,这次可是个好机会,摇蜜机适配小型电机,算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了。”
江小娥知道骆工是在为她考虑。
从无到有、从浅到深,对于她这种“初学者”来说,从小型电机入手确实很合适,但她还是摇了摇头,“确实很适配,但我还是不打算在摇蜜机上安装电机。”
好意被拒绝,骆工非但没不满甚至还觉得挺有意思,“既然适配,那为什么不安装呢?”

一旁的陆宣贵先开了口。
江小娥看了他一眼, 直接点头,“养蜂有一个很关键的点,那就是场地, 我们会将养蜂基地设定在永安生产大队,就是因为那边有适合养蜂的区域,多植物、人烟稀少等等……”
别说是城里了,就连他们制作养蜂机的临时场所, 也不适合养蜂。
最开始就七个蜂箱,比熊表舅还提前了几天试验,结果产蜜少了一大截,但凡再多几个蜂箱, 蜜源不够根本养不活。
所以, 养蜂的只能在蜜源充足的生产大队,比如说永安大队, 周边尽是山峰, 只要有心去找,能在山上找到多个适合放蜂的场所。
场地固定了, 就代表有其他限制。
就比如说“电”。
除了少数几个离公社比较近的生产大队牵了电线之外, 绝大部分的生产大队到现在还属于夜里只能点油灯的情况, 根本就没通电。
永安生产大队就是其一。
它那地,连电都没通, 弄一台电动式养蜂机根本没法用。
如果说这类机器只能制作成电动式,那还能让公社那边想想办法, 看能不能申请一批电线, 牵到永安大队去。
但没必要。
本身就能制作成手动式,那干嘛还要费这个功夫?
或许等哪天养蜂基地带来丰厚的创收,还能从中申请一笔资金, 拉了电线过去就能用上了,其他社员也能跟着受益。
可这是以后,第一台养蜂机还不足够公社费这么大的劲。
是适配,但不代表合适。
反而先前制作的脱粒机就能安装,脱粒机搁在公社使用,通电不过就是插个电源而已,养蜂机却不同,养蜂机制作完成后肯定是运送到永安生产大队,总不能要用的时候还专门跑到公社去申请使用,那也太麻烦了。
因为不管是制作人工巢础,还是需要用到摇蜜机的巢础,运来运去总会有损耗,只有安置在生产大队才能避免这些情况。
陆宣贵这会笑了笑,乐得看老爷子出糗,“骆工您就没往这方面想吧,也是,这类和‘研发’无关的哪次不是我替您处理的?”
“找骂是吧?”骆工白了他一眼。
陆宣贵根本不慌,笑声更大了些。
骆工绝对算得上国家的栋梁,研发了不少机动车相关的机械设备,但是吧,老爷子只顾研发,很多杂碎的事都是交给他来安排。
这就是为什么他立马猜出小江不安装电机的缘故,搁在骆工心里,估计这都不算事,毕竟老爷子可是口气大到没条件就创造条件,连一条价值连城的生产线都能弄来,更别说通电了。
他这会不由挺直了背脊,略显得意道:“研发的事我没您厉害,旁事我还是有些能耐的,所以啊老爷子您就只管研发,厂里的琐碎事我肯定给您安排妥妥的。”
这不,彰显了自己的价值,老爷子以后可不能说他弃重取轻了。
骆工哪里不知道他在得意,一大把年纪还这么幼稚,他都不想搭理他。
对着他重重哼了一声,跟着对江丫头道,“是我想得不够周全,不过也不着急,总有其他的机会,到时候再试试。”
江小娥点了点头,然而很不客气的开了口,“骆工,这个电机能给我吗?养蜂机用不上,但我对它挺好奇,能不能让我拆开看看?”
“行啊,有什么不行的。”骆工将电机往她身前推了推,“那边有试电笔和拆卸工具,不过我先说好了,拆开可以但得复原。”
一个电机他倒没不舍得。
就是想看看这丫头的能耐罢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了,学了一身“臭毛病”,碰到有些天赋的孩子总喜欢搞出一些考验,仿佛是老年版的“游戏”,因为真的很有意思。
研发过程中,来点有意思的事他更有精神了。
“行。”江小娥也不说复原不了赔他一个,她兜里有钱,但要是因为这个原因掏钱赔偿那不是打她脸吗?
太过复杂精密的大型电机也就算了,这种小家伙她不说手到擒来,但多少还是有些把握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反而是收着。
毕竟她脑子里的知识可是开了挂,稍有不注意弄了个大的出来,对于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她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了解。
了解这个时代的技术,再以她原先所知道的技术稍作改进,一步一步慢慢来,谨慎一点稳当一点,她有足够的时间去稳固自己的根基,没必要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电机的事暂且不提,几人开始制作摇蜜机。
摇蜜机的部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在足够的材料支撑一下,他们在中午十一点多就将所有部件准备了个大概。
大致的轮廓都已经塑造出来,接下来就只用再做精细的打磨和调整。
这一过程骆工两人都没有离开车间,也没有上手帮忙的意思,而是一路这么看过来。
眼瞅着到了用午饭的时候,陆宣贵感叹了一句,“他们人少,但是效率还是挺高的。”
五个人花了两个多小时就看到了一半的成果,虽然在处理的过程中也是发现了一些小瑕疵,但这并没有什么影响,本身就是在过程中,后续还能打磨调整一下。
可这个效率是真的不得不夸一下。
骆工看了他一眼,问着:“想要提高效率你知道最关键的是什么吗?”
陆宣贵有些好笑,“骆工,您这是考验我起来了?”
骆工扬扬眉头,跟着又直视着前方,他慢悠悠地道:“提高效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领导’,一个好的领导者能把所有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按照每一个队员的能力来分配任务,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单单要了解这个机械,因为她得将这个机械每个部位拆分开,然后分配给队伍中的成员。
而按能力来分配的话,她除了要了解机械之外还得了解每一个成员的能力,促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既能提高效率也能顺利开展下去,结合所有人来完成这台机器。
所以说他们效率高,还不如夸她领导的好,成员们配合得也挺好,正是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努力才能达到如此高的效率。
他清了清喉咙,侧身小声问道:“所以你打算把她安排在哪个位置?”
陆宣贵有些哭笑不得:“您会不会想得太远了?招工的事我都还没跟她提起呢。”
“那就赶紧提!”
“行行行,我找个机会就跟她说。”陆宣贵连连点头,他也觉得确实该找个机会把这件事给定下来。
厂子里招工是由他负责的,这段日子联系了不少各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很明白那些有着真材实料的技术员有多抢手。
眼前这一个别看她年纪小,但即使再小的年龄也挡不住她一身的真材实料,不然骆工也不会连着催促他。
他想了想,问着:“要不把人安排到您身边?”
骆工眼眸一亮,不过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道别:“想来我实验室的人可不少,她能不能争过厂里百来个技术人才还得看她自己的能耐,我可不会给她开后门。”
顿了顿,跟着又补了一句:“我倒要看看这丫头什么时候能昂首挺胸走进我的实验室。”
陆宣贵眼里带着笑,都不想戳穿他。
这不就明摆着说江小娥一定能进他的实验室吗?
看来老爷子比他想象中还要看重江小娥,就如老爷子所说,这次招聘来的技术人才绝大部分都是奔着老爷子来的,谁真的要进了老爷子的实验室,别的不说,自身的能耐一定是让全场的人都服气。
老爷子都笃定她能进。
何尝不是肯定她的能耐?
听听他语气里的期待,怕是早就想同她一起做事了。
就是性子有些傲娇,拐弯抹角也不肯承认。
可谁让他是拖拉机厂的顶梁柱呢,陆宣贵就当作没听出来,只是附和的点了点头,“行,那我就先安排她进厂,之后的事就看她自己了。”
骆工沉默着。
犹豫了又犹豫,最后还是忍不住叮嘱了一声:“安排到技术岗位,别随随便便给她搞个位子。”
“噗……”
骆工狠狠瞪了他一眼。
陆宣贵赶紧道:“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安排。”
跟着抬起手,示意着手表上的时间,“都到饭点了,咱们赶紧带他们去吃饭吧,年轻人不抗饿,可不能饿着他们。”
不等老爷子的回答,他就走上前招呼着,“别忙活了,食堂的饭菜都准备好了,吃饱了再来干!”
小江五人是他们特意邀请来的客人,陆宣贵昨天就和食堂的人打了招呼多准备五个人的饭菜。
既是招待客人,用餐的标准也得往上升一升。
所以等他们到了食堂,就闻到了一股肉香味,其中几个少年都忍不住吞咽起口水。
不过他们来的太早了一些。
白米饭才刚刚蒸上,想吃还得等一会。
骆工没等到饭菜上桌,就被一人急匆匆叫走,十分钟后上桌的肉片炖粉条他没机会尝到了。
“好嫩啊!”
“这肉怎么这么嫩?”
“好好吃,汤汁拌饭好香!”
“嗷呜嗷呜……”猛干饭的声音。
陆宣贵笑着道:“厂子里的厨子不错吧?曹厨子祖辈就是大厨,做得一手好饭菜,可是专门借调过来培养徒弟的。”
徒弟出师,以后食堂不愁做饭好吃的厨子了。
“好吃,太好吃了!”罗朗就没停下过嘴,他离开家后就一直跟着学校食堂吃饭,同是食堂,两者的区别也太大了!
“好吃就好。”陆宣贵意有所指,“费这么大劲,也是想让员工吃得更好一点嘛。”
方大牛吃得满脸幸福,跟着捧了一句,“拖拉机厂的员工真幸福,天天能吃这么美味的饭菜。”
“也没那么夸张。”陆宣贵顿了顿,见对桌的小江“沉迷”于干饭中,好似没注意到他这边的话,便没拐弯抹角,直接道:“小江,拖拉机厂会在年前发布招工考核,但我和骆工一致认为你完全符合招工的条件,如果你愿意加入拖拉机厂,可以直接以正式工的身份入厂,拿二十五级工资。”
二十五级工资,一个月三十七块五角。
也就比江湛生升为大组长后,少了两块钱。
可江湛生的工资除了升职之外还有不少年的工龄,一点一点涨上去的。
陆宣贵这个承诺,可以算是很看重了。
桌边的小伙伴们这会都顾不上干饭,饭菜再香他们这会都顾不上了,全都忍耐着激动,眼巴巴瞅着小娥。
江小娥放下碗筷,很慎重道:“我当然愿意。”
陆宣贵笑了,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不过……”江小娥又道,“厂子正月十五开工,我不一定能立马入职。”
“是因为毕业和养蜂的事?”陆宣贵见她点了点头,便笑道:“没事,有始有终嘛,这也是应该的。”
有始有终可是一个好品德。
不过他跟着又补了一句,“你可以将事情处理完了再上工,但厂子成立后还是得来办个入职手续,办好手续后,迟两三个月再入厂也行。”
反正人,他必须先拉进厂子里。
口头上说说他不放心,怎么也得将入职手续办好才行。
陆宣贵双手按在桌面,跟着起身站起,一手伸了过去,“小江同志,那就这么说定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