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陆能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多少还是有些能耐的,要是再专注十几二十年,他的成就也不会小。
他以前不是没有劝过,但小陆已经作出了选择,他就算再遗憾总不能逼着人家研究吧?
“还是年纪大了,脑子一时转不过弯嘛。”陆宣贵不是不知道骆工对他的选择一直很不满,但人生就是没法事事如意,总会因为很多事影响到自己的选择。
这些说再多也没有,毕竟他早就已经选择好了。
赶紧换了一个话题,他道:“小江同志,你们这边的材料齐全吗?要是材料够的话能不能让我们上手试试?”
骆工一听,立马点了点头。
这个好、这个他喜欢,虽然这种手动式的部件对于他来说简单得不得了,但他上手的机械从来都不是看难度高或者低,而是全凭兴趣。
很显然,老爷子觉得这个机械还是挺有意思的。
直接戴上袖套,在材料和工具齐全的情况下,和江小娥一块制作这个部件。
不过他们也没按照原先的图稿一比一复制,在制作过程中骆工提出了很多建议,在某些地方进行了一些改良和优化,大概在中午十一点左右的样子,第二个“石蜡热胀驱动器”制作完成。
除了这个驱动器之外,边上原先备下的材料居然还剩下四分之一左右,老爷子一边脱下袖套一边说着,“设计很不错,几乎找不到什么漏洞,但是吧,精密过头就是繁杂,过程冗余反而分散了重点。”
他瞟了一眼边上留下来的材料,总结了一句话,“反正就是该用用、不该用的就扔,避免陷入‘精密而精密’的陷阱。”
江小娥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说着,“我记住了。”
骆工挑了挑眉头,像是不满意她的回答,“就光记住了?”
江小娥微微勾起唇角,“记住了,但具体还得再琢磨琢磨,如果哪天我遇到类似的困扰,能不能去拖拉机厂向您请教一下?”
有点顺着杆子往上爬的意思。
骆工却听得乐呵,“丫头,你就是在这等着我的吧。”
说什么邀请来养蜂地参观。
但拖拉机厂和养蜂的又有什么联系?
无非就是一个来往的借口,有借口自然是有缘由,这小丫头打着什么主意其实他和小陆都知道。
像类似的人他这么多年来也不是没遇见过,但是吧,这丫头递上来的东西确实挺让他感兴趣的。
都感兴趣了,那自然是心甘情愿上了她的钩子,而就现在看来,他自愿上的这个钩子还挺有意思的。
江小娥没顺着他的话往下接,而是说着,“作为回报,我请您去刮蜜吧?都是我们自己养的蜂采的蜜,百花蜜味道还不错。”
“刮蜜?”骆工活了这么多年还没做过这种事,之前没特意留意过,现在侧耳一听,都能听到外面嗡嗡嗡的蜂声,“还真是养蜂的,你们这边养了不少吧?”
“不多,这边就五个蜂箱。”江小娥实打实说着,“不过这边主要是我们制作养蜂机的地方,主要的养殖地驻扎在生产大队,前些日子刚商谈过,首期打算投入一百个蜂箱。”
“一百个蜂箱?”
说话的是陆宣贵,他虽然没有接触过养蜂,但外面那五个蜂箱就已经有不少蜂子,要不然也不会传来这么响的嗡嗡声。
可想而知,一百个蜂箱绝对不小,肯定不是小打小闹那种。
江小娥点了点头,这相当于她的履历,既没有弄虚作假也没有夸大其词,那为什么不能说呢?
所以她就将和建庄公社的合作大致说了一下。
话不多,但听得陆宣贵眼里满是惊讶。
养蜂机,一听就是和养蜂有关。
但是他没想到就这么几个年轻同志搞得这么大,这要是真的做起来,绝对不低于一个小型工厂的创收,那时可是能养活很多户家庭。
可谁能想到这一切的开始,就是因为他眼前的几个年轻同志。
不对,应该说最核心的人就是小江!
“想法挺不错的。”骆工对她表示了肯定,“‘为民机械’,以技术创新践行了‘做机器为人民’的理念,小江同志,你这个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江小娥笑了笑,“那就去刮蜜吧,这还是蜂箱中头一次取蜜。”
“那我可得参与一下了。”骆工从没做过这个活,原先是不感兴趣,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兴致很高,当下就接过旁边人递来的防蜂服,“咱们该怎么刮?就用这个木刮子?这也太费劲了,小江同志你就没想过也弄一个机器出来?”
“想过,也正在做。”江小娥也将防蜂服穿上,她道:“大致的方向已经有了,借用高速运转将巢础上的蜂蜜‘甩’出来,我们也设计了……”
一边说着一边走向蜂箱摆放的位置。
经过昨天的研究商量,大致的图稿已经出来了,不过她这会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骆工说的不错,有些地方她做得确实很繁琐。
东西太过精密可以说是优势,也可以说是缺点。
很显然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还真做不到既精密又毫无缺点的程度。
她觉得有必要重新规划一下。
“不着急,这些咱们下午再聊。”
很显然,骆工下午还打算待在这,“现在咱们先刮蜜,我才知道这新鲜的蜂蜜可真甜。”
不是味觉上的甜,而是嗅觉上的甜。
光是闻闻,就觉得心里甜丝丝的,顿时像是起了童心一样,比边上的年轻人还要来得雀跃。
身后的陆宣贵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拖拉机厂即将成立,厂子里的事还真不少,原先计划的是十点钟准时到这边,中午离开下午继续在厂办公。
可现在看来,骆工是打定主意在这待一整天了。
但他也没有阻止的意思,就是因为厂子里的活太多,这段时间骆工一直在忙活,老人家已经好久没有这么轻快了。
他巴不得骆工在这多待一段时间,放松一下肯定比高负荷的工作来的好。
因为蜂房中的蜂蜜还没满,所以这次五个蜂箱他们只刮了四斤不到的蜂蜜。
而且因为采用了刮板方法,巢础上还有不少弄不下来的残留。
看着这些,老人家还挺心疼的,他道:“得赶紧把你说的那个摇蜜机弄出来,刮一次残留这么多,这也太浪费了。”
心中带着急迫,中午的羊汤煲都没好好品尝,就拉着一群年轻人开始忙活起来。
摇蜜机制作的方法其实不难。
本身就有了思路,只用在这些思路上进行填充和改进就行。
但是郊外这边配备的工具无法制作一些配件,像是锻压器这些就必须去锻造厂定制,所以哪怕在骆工的协助下完成了图稿,也没法立马制作出来。
这弄得老爷子有些不高兴了,“要什么没什么,也亏得你们能把先前的那些机器都弄出来。”
老爷子原先的口气多大啊?
活塞厂没法生产他们需要的型号,那就想办法给拖拉机厂引进一条生产线。
能困住他的永远都是思路,手边绝对不会缺少工具和材料,可在这里就碰了壁,还想着在江丫头面前显露一些,结果现在啥都做不了。
瞧着生闷气的老爷子,陆宣贵抿着唇闷笑了两声,看着老爷子瞪过来的眼神,他赶紧道:“不如也就请小江他们去咱们拖拉机厂参观一下?有来有往嘛,她请了咱咱就请她,正好咱们厂子有工具和材料,也能借他们用一用。”
拖拉机厂还没成立,但是该配备的工具设备也都配得差不多了,现在放在那还没开始使用,借给小江他们用一用也不是不行。
当然啦,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借。
还是得分人来的。
骆工一听,顿时来了劲,“行,就定在明天,江丫头,407C型号的活塞我也改动了一下,你明天过来我拿给你瞧瞧。”
“行啊。”江小娥怎么可能不答应?
在拖拉机厂还没成立之前她就有机会去参观,甭管这个参观是不是有其他原因,都是一个很好的开头。
她说着,“那明天我们就带着图稿光手上门了。”
“只准光着手来!”骆工晃了晃手中装着蜂蜜的玻璃罐,“这就是你们借用工具和使用材料的费用,要是让我发现你们另外带了东西,那我可不让你们进来了。”
双方约定好时间,最后骆工满载而归。
不仅仅是因为手里的蜂蜜,还有今天发生的一切事。
在回去的路上,他对着身边的小陆道:“小陆,你工作做得不到位啊。”
“啊?”陆宣贵实在是没想出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居然还让骆工点名批评了。
“招工这块可是你负责的。”骆工哼声,“这么好的苗子都没招进来,不是不到位是什么?”
陆宣贵好笑了两声,“老爷子这可不能怪我,我要是没点心思,您当我在南城会接了她的邀请?这不是想着今天来,再看看情况嘛。”
“那你先前怎么不提?”骆工说着,“不说其他,她那些想法是真不少,挺有意思的一个小姑娘。”
“我这不是把人请到厂子里了吗?”陆宣贵回看着老爷子,“不过看您的意思是挺满意她的吧?难得看您这么急。”
骆工瞥了他一眼,“是人都有眼,人才啊,你这边不急总有其他地方急,错过了你就是请也得把人给我请回来。”
“……”陆宣贵抹了把脸,“要不我现在回去说?”
骆工“哼”了一声,没搭理他继续往前走。
而在纺织厂的办公室里,龚主任回想着上午听到的那些话,想了好一会,最后还是去了传达室打了几通电话,挂断电话后毫不犹豫去找张科长。
张科长是劳资科的领导,专门负责招工这块。
先前也是张科长暗示他,让他给江湛生透个消息,说是厂子有意给他女儿江小娥留一个工作指标。
可是后来,又指明这个工作指标被厂子里的某个领导盯上了,想着给自家晚辈弄去,让江湛生赶紧来走走关系,将名额尽早定下来。
结果他跟江湛生提了后,对方根本没当回事,一直到现在都没见他有动静,现在搞得江湛生不着急,他却着急起来了。
确定劳资科没其他人后,龚主任直接对办公桌边的人开口,“姐夫,你现在有时间吗?”
张科长算是他媳妇的表亲,很远的亲戚关系了,但同在一个厂子干活,有亲戚关系总比没能攀亲戚来得强。
“什么事?”张科长头也不抬,“先说好啊,喝酒的事就免了,喝一顿得钱能吃几天粮食了,兜里遭不住啊。”
“不是。”龚主任凑了过去,“就先前江湛生闺女的事,厂子不是说给他女儿分一个工作指标吗?”
“江……江小娥是吧?”张科长放下手中的钢笔,“这事怕是不成了,江湛生也是不够积极,早让他动起来他不动,人家刘科长上周在副厂长面前提了这事,想给自己侄子占个名额……”
龚主任高声打断他的话,“那不成,这个名额非江小娥不可!”
张科长抬起头,一脸奇怪着,“为什么?”
第102章
这个名额属于额外增加, 本身纺织厂的工作指标都满员了,也是看到厂子工人的家属刊登上了省城日报,甚至并誉为“青年小将”, 这才提议多增加一个名额,毕竟是厂工家属,对他们厂子来说也算是一种荣誉。
商量是这么商量,但谁让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位江小娥同志现阶段还在学校读书, 离能上工还有半年左右,家里面更是一点动静都没,那自然会被其他有心的人惦记上。
人家刘科长打着的旗子多好听,说是这个名额空在那里半年太浪费了, 先让人先顶上, 等半年后江小娥毕业再让她接班。
说是这么说,谁都知道半年后刘家侄子肯定不会让。
位置都占了, 既没签协议又没找人担保, 不过就是一张嘴说的事,想反悔难道还不容易?
更别说刘科长还是采购科的领导, 谁不卖他点面子?
连副厂长都是他的熟人, 要不然也不会突然变故。
这事江湛生要是早些周旋一下, 或许还不会被抢走,但现在就算他跑来走走关系, 估计也悬了。
听龚子那话张科长都没放在心上,而是又哼笑了一声, “怎么就不成了?难道江湛生和厂长有关系?要真是有, 那或许还能救一救。”
龚主任没回,而是问着,“姐夫, 你知道我今天听到车间里在聊什么?”
“聊什么?”
龚主任又没接他的话,还是斩钉截铁的道:“这事要是闹大了,你身为劳资科的科长那就是失职!”
劳资科专门负责招工这一块。
能用“失职”来形容,那绝对算得上很严重的事,张科长皱着眉头道,“江小娥确实挺不错,但也不至于像你说的那么严重吧?”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今天早上听到了什么!”龚主任这会总算说出了原因,“江湛生的闺女这段时间又在做一种养蜂的机器……”
白天的时候车间就一直在说这件事。
当然车间工人们最在意的并不是她做的什么机器,而是聊着她给她二哥找了一份工作的事,都羡慕她特别有本事,自己做的好不说还能拉着家里人。
虽然这份工资没厂子里的正式工高,工作的地点又是在生产大队,但怎么说那也是铁饭碗,就算比正式工低不过还是比临时工高了不少。
再说现在的工作指标这么难得,江家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这门工作,谁听了不羡慕?
龚主任也羡慕,但对比起其他人他想的更多。
能招工的养蜂基地肯定不小,而且能支付工人工资的地方那肯定会带来更多的创收,要不然人家公社总不能往里白搭钱吧?
也就是说,江湛生女儿制作的这个机器很了不得,硬是让公社搭建了一个……还算不上工厂,但也能算得上是一个小作坊。
说的简单一点,那就是江小娥制作的这台机器硬是养活了几口人,让这些人端上了铁饭碗。
能上省城日报的人少,被省城日报夸奖的人更少,但就算再少他们省城也能找出一些来。
那像江小娥这样的例子,又能找出几个来?
以自身的能力让公社新建了一个作坊,哪怕再小,那也不是寻常人就能做得到的。
龚主任继续说着,“我刚刚联系了以前的战友,请他帮忙打听了一下。”
他说着,就伸手比划了一下,“建庄公社第一批投入的就是一百个蜂箱,招了五个养蜂人,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批!”
张科长深深吸了一口气,他什么都没说,而是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点燃后又是狠狠吸了一口,“我算是明白江湛生为什么不着急了。”
这要是换了一个人,知道厂子里愿意给他女儿一个工作名额,那是巴不得赶紧定下来,哪会像江湛生那样,到现在一声不吭什么都没做。
原先只以为这人木讷,不懂人情世故,现在看来他们家根本就不着急,江小娥那样的人才,难道还怕找不到工作?
要是觉得她真找不到那才可笑。
她都能为自家二哥谋得一份工作,难道还不能为自己找一份工作?
“姐夫,先是脱粒机现在又是养蜂机,前者能带来便利后者能带来创收,那你猜她以后能不能弄出一台关于纺织方面的机器?!”
龚主任为什么这么着急?
因为他看中的是她的未来,纺织厂所有机械设备都是从成立之前想尽办法买进,但因为没路子也没资金,将近十年纺织厂没有再买进一台新机器。
甚至连二手机器都没买进一台。
要是江小娥进了纺织厂,万一她也能制作出一台关于纺织方面的机器呢?
张科长又是深深吸了一口烟,“能行吗?”
“姐夫,行不行不是重点。”龚主任一手拍在大腿上,“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她没法制作出纺织方面的机器,但她总能修吧?前些日子江小娥去了南城的活塞厂,硬是盘活了一条生产线!”
“嘶!”
烟灰掉落,落在了张科长的手背上,他一下子站起了身整个人显得很是焦躁。
龚主任这会还在说着,“一个维修技术工,还是一个有能耐的维修工,甚至还有可能制作出机械设备的技术工,这代表什么难道还用我多说吗?”
张科长哪里不明白?
可就是太明白了才显得这么急躁,他叹了声气,“可是一切都太迟了啊。”
龚主任皱起眉头,“姐夫,刘科长的侄子不是还没入职吗?怎么就太迟了呢。”
“迟的不是他,是我们太迟了。”张科长长长叹了一声气,“要是像你说的这么厉害,你觉得她愿意入职纺织厂吗?”
“这……”
“换我我也不愿意,以她的能耐完全可以继续留在养蜂基地,毕竟那是因为她才成立的,实在不行她还能去机械厂,好歹和她学的专业有关联,来纺织厂只会耽误她,要不江湛生为什么一点都不着急?”
张科长虽然这么说但心里还是挺遗憾的,他捻熄手中的烟,无奈道:“还是太迟了,要是在登报那会把这件事办妥,或许还能把人留在咱们厂,现在可不是咱们厂选择她,而是看她愿不愿意选择咱们厂。”
所以他才会说太迟了。
一个人才,一个有真材实料的人才,从来都不是被选择的人,而是能做选择的人。
不过这件事龚子还是给他提了个醒,这件事要是真的闹开了,没人追究还好说,一旦追究起来他这个劳资科的科长还真会落下一个失职的处分。
但凡他积极一点,说不准他们纺织厂就能迎来一个很厉害的技术工呢?
因为江湛生的缘故,他们厂子是真的有机会能留下这么一个人才的。
“哎……谁能想到一个小姑娘这么厉害。”龚主任也有些遗憾,他苦笑着道,“我还想着把人招进来了,就算她制作不出其他的机械设备,但养蜂机还是能做吧?到时候咱们厂说不准还能一边纺织一边养蜂,既能穿又能吃……姐夫,你干嘛去?”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姐夫起身往外走。
张科长走了几步后又回了过来,拽着他一起往外走,“就算不能把江小娥招进来,但我这个劳资科的科长该争取还是得争取,我只有做了以后才不会让人抓住把柄。”
甚至还能直接甩锅。
不是他这个科长没争取,而是刘科长明知道这个位置是为江小娥留下来的,却因为私心让他的侄子顶替了这个名额。
谁对谁错,不就一目了然了?
别怪他甩锅,本身就是刘科长有私心在前嘛。
他拽着龚子一路往车间走去,一边走还一边道:“等会你记得在江湛生面前多接我几句话,咱们代表纺织厂招揽他闺女一定得有诚意,而且绝不能落了他的面子,估计他肯定不会应,咱们也别逼着他一定要给个回答……对了,他在车间干了不少年了吧?”
“最开始是在仓库那边做活,调到车间已经有七八年了。”
“龚子,这就是你这个主任不对了,这么努力又上进的同志也该往上升了,你这个月就把他升职的单子递上来,我想想法子把他安排在你手下当个大组长什么的。”
张科长叮嘱着,“虽然有能耐的不是江湛生,但谁让江小娥是他闺女,哪怕她最后没进纺织厂,多拉拢一下不是坏事,谁知道以后有没有事求到她身上去。”
龚主任连连点头,“我明白,咱们厂的机械设备都旧成那样了,以后肯定会有请江小娥上门维修修复的时候。”
“是啊。”张科长有些羡慕,怎么他的儿女就没这么有出息的呢?
想到这,他又想起了一件事,“对了,江小娥的母亲是咱们厂的工人吗?要是的话也得安排一下。”
“她亲妈已经去世了,倒是有个后妈在另外一个车间。”
张科长挑了挑眉头,“她们关系怎么样?”
后妈继女的关系很容易出乱子,本身就是卖江小娥一个好,要是她和后妈的关系很差,把她提升上去那反而把人给得罪了。
“应该还行吧。”龚主任说着,“要不我先去打听打听,等确定了再看要不要也给她往上升一升?”
“行,既然打听就多打听一下,看他们家还有没有其他人在纺织厂上工。”
两人说着说着就已经来到了车间,进了车间的大门就直接走到江湛生身前……
同时间,江小娥提前两个小时回到了家,有骆工的帮忙,今天的进度相比平时那是要快了不少,又因为工具和材料的不足没法再向前推,反正没事做,那自然是各回各家呗。
不过她没想到的是有人回来的比她还要早。
“小娥你回来啦?”程荭对着她招了招手,等人走过来后便掏出两个类似的发圈,“这是周娄托人从沪上带来的,咱们两姐妹一人一个。”
“我也有份?”
程荭点了点头,笑着道:“那是当然,你出门也没忘了给我带礼物呀?”
她将右手的发圈递过去,“就这个吧,你头发比较短,这个稍小一点更合适些。”
“行,那就谢谢四姐……”江小娥顿了顿,跟着又笑着打趣,“也谢谢四姐夫。”
程荭完全没害羞的模样,反而对于周娄能成为江家的“四姐夫”而期待着,自打上了周家的门后,她就越来越期待。
哪怕宋朗丽自始至终都不喜欢她,但越接触周家越能了解周家。
在接触周娄之前,她就了解过周家的一些情况,可有些事并不是靠打听就能打听的出来,只有真正的走入周家的大门后,有了更多的接触才知道他们家的底蕴有多深厚。
所以后面几次宋朗丽从没给她好脸色看,她都没有放弃继续和周娄在一起的想法。
而且宋朗丽这个人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复杂,宋朗丽的喜和恶完全表现在脸上,没有一丝的遮掩,除非是眼瞎的人不然连一个小孩都能看出来。
可架子又摆得很高,因为自尊心宋朗丽绝对不会放下姿态和她大吵大闹,永远都只是摆着一张臭脸,不愿意和她有一个眼神来往。
既没有打也没有骂,无非就是浑身散发着“我不喜欢你”的气息,这对于程荭来说简直毫无攻击力。
而就因为宋朗丽的态度谁都能看出来,所以她什么都不用做周家其他人都站在她这边。
她甚至不用摆出一副可怜的姿态,也不用假惺惺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周家其他人就已经在脑补她受了多少委屈,宋朗丽越表示不喜,其他人就会越护着她。
周娄是这样,周家其他人也是这样。
这段时间她是隔三差五就会收到一些礼物,像今天手上的发圈,也像她脚上的皮鞋还有不少她以前想买却永远都买不起的东西……
在见识到宋朗丽对她的态度后,所有人都开始可怜她以后会有这么一个难相处的婆婆。
可唯有她自己,私底下忍不住窃喜着宋朗丽这样性格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婆婆。
她不说她不闹,永远都只会摆出一副高傲的模样,就算受了委屈也不会哭诉而是更尖锐地反击。
这种性格,往往最伤害的人只会是她本人。
反而她,会成为受益者。
而且是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已经成为了胜利的那一方。
而身为失败者的宋朗丽,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可怜。
但是程荭从不同情可怜者。
在她看来,只用一点点的改变,不是说让宋朗丽一定要低头,而是稍做一点点的改变就能扭转现状。
她实在无法理解宋朗丽的固执,实在搞不懂她在坚持什么,她明明拥有了很多很多,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如此的不堪,实在是让人同情不起来。
不管怎么说,程荭现在已经开始期待婚后的日子了。
不过这些她没打算跟任何人说,这是独属于她一个人的小秘密,不管跟谁说那都不是秘密了。
她开口,“今晚我得去周家吃饭,等会你跟家里人说一声,我得晚一些回来。”
“行。”江小娥点了点头,“需要大哥去接你吗?”
“不用了,周……”程荭停了停,娇笑着小声道,“你四姐夫会送我回来。”
不做作又直爽,这样的性子真的很难让人不喜欢。
江小娥不由想着难怪小情侣的关系这么好。
两姐妹又跟着说了几句,这时程荭问道,“对了,你们学校现在还在正常上课吗?”
两人上的不是同一所学校。
她皱着眉头继续说,“我们学校今天开始停课了,本来还有一个多月就能放假,学校突然来了通知,让我们下学期再去报到。”
江小娥挑了挑眉头,难怪四姐今天回来的这么早,她说着,“机械职工学校暂时没通知,不过几个月前开始有些课堂都是在自习。”
程荭心里有些不安,自己安慰着自己,“好在也就只有半学期,希望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吧。”
拿到中专毕业证,就算没法安排工作单位,以周家的条件或许能出出力。
“毕业肯定没问题,再怎么样都会把在校的学生安排好。”江小娥说的笃定,就算关闭自己的学校,里面的学生肯定会做安排,尤其是四姐这样即将毕业的学生,她要是有把握甚至能申请提前毕业。
这种不是个例,怎样能考试通过去申请一下提前毕业也不是不行,所以哪怕学校最后没老师来教,但想毕业还是没问题的。
她自己也是。
如果明天去跟王主任申请提前毕业,她肯定这件事不难办,但是对于她来说没必要。
就算现在有机会进拖拉机厂,她也不会马上就离开学校。
一来,拖拉机厂到现在都只是“即将”成立,陆同志也是说了,拖拉机厂现在还没开工,他们去厂子借用机器不会耽误事。
现在进厂,大概率就是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