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by白茄
白茄  发于:2025年11月22日

关灯
护眼

“好好好,我明天就去打听打听!”季老太觉得儿子说得没错,娶妻娶贤,瞧瞧江东阳这个街溜子,不就是从婚后有了变化?
原先还不明白他为什么娶一个带娃的寡妇,现在看来,是娶对人了。
江东阳一听,止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事多亏的是我家妹子,不过你们也没说错,我确实娶了一个好媳妇呢。”
笑声是越来越大,没办法,听到有人夸他媳妇他就忍不住高兴呢。
边上的熊明瞅着,不由摸了摸下巴。
结婚真有这么好?
那他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了?
找对象的事暂且不提,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蜂箱的事,毕竟时间挺赶。
江东阳手里除了介绍信之外,还有蜂箱的图稿,他对着季二叔道:“这种框架用机器应该好伐出来吧?”
“不难。”季二叔看在侄子的份上实话实说,“小了点,但多上几次机子也能弄出来,到时候再修一下边角,就差不多了。”
“如果要一百个的话,你这边多久能弄出来这些框架?”
“一百个啊。” 季二叔想了想,“一个箱子六块框架,总数就是六百块,以防出现瑕疵品,最好再多弄十二块,如果晚上去加工,估计三四天就能弄出来了。”
不过他又补充了一句,“但这次数量太多了,你让我晚上偷摸着来我也不敢。”
用厂子里的机器顺手弄点私活,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跟安保那边打个招呼,顺手的事。
谁让他是安保队长的小舅子呢。
但这次数量太多了。
不是一天也不是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完的,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而且这事也不用偷偷摸摸来,“但有介绍信一切好说,等会你跟我去伐木场,一天就能完事。”
也是,有介绍信在根本不用偷偷摸摸来。
他完全可以当着所有人的面走进伐木场的大门,不过他还得多问一句,“那价钱呢?”
“如果用普通木材来做,估摸着也就二三十块钱的样子。”季二叔也是看在两人是侄子的好友份上,他跟着说,“这可是按大量才收的价,一般情况得高个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样子。”
他们伐木场别的不多就木材多,六百块框架看似不少,其实也用不到几棵木桩。
到时候好好谈一谈,二十块钱差不多能拿下。
江东阳心里琢磨了一下,跟着问:“这种木材耐用吧?”
“这你绝对放心,就算是普通木材那也绝对耐用,看在宝新的份上我肯定不会坑你。”季二叔接着说,“你这箱子用来养蜂,大部分时间都得搁在日头下,我不说十来年,用个五六年绝对不成问题,要真的有问题你就直接拿过来,小毛病我给修补下,大毛病我直接给你换个新的。”
要是放在家里面用,他都敢承诺十几二十年。
就算是最普通的木材那也是真材实料,这一点他敢保证。
“宝新的二叔就是我二叔,我怎么可能不信你。”江东阳一脸笑嘻嘻的样子,直接“二叔二叔”喊上了,“除了框架之外内部还有一些夹具和其他小物件,我想请二叔帮忙找几个人,分配件直接包活,按天数给钱。”
“等会,我先看看。”季二叔会点木活,太难得搞不定,但图稿上标注的物件倒是不难,他道:“这样,甭管我怎么安排,十块钱一天,七天我保管给你弄完所有配件,如果要组装的话,你就多加十块钱,八天后你直接来拿货。”
江东阳眼睛一亮,所以他这是转包出去了?
而且这个价钱比他想象中还低啊,他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侧头看了瘦猴几眼,看得瘦猴一脸茫然,反手指着自己,“看我做什么?”
江东阳没回他,而是似作为了兄弟让步的样子,咬着牙道:“行,看在瘦猴是我兄弟的份上,这事就麻烦二叔了……这样,一事不烦二主,我总共给你一百块钱,组装好的蜂箱能不能再帮我运到建庄公社的车站?”
“行啊。”季二叔笑着,一手搭在侄子的肩膀上,以前是他看错了,以为这小子惯来不会交朋友,现在看来朋友交得不错嘛,这笔活到手,他估摸着也能挣半个月的工资。
“二叔,你们做活的时候我和熊明能在边上看看吗?”江东阳解释着,“不是我不放心你们,而是这批木箱仅仅只是开始,要是做得好过完年说不准还能再来几批。”
换做他干活被人盯着也不高兴。
但这事必须得做,他信任瘦猴二叔,不然也不会将这批箱子交给他,可同样的,小娥也是信任他,要不然这么好的事怎么会落到他头上来?
慎重一些,他就算转包出去也得亲自盯着才放心,要是弄一批不合格的东西送出去,打得就是小娥的脸了。
他道:“慎重点,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你是瘦猴的二叔,我肯定放心你,还想着以后多多来往呢。”
“行啊,有什么不行的!”
季二叔还没开口,边上的季老太就坐不住了,她不清楚二儿子能挣多少但肯定有得挣,而且这活还有可能再来几次,不过就是被人盯着,有什么不可以的?
季二叔也笑了笑,爽快答应下来,“行啊,那就一块。”
他对着边上的老太太道:“妈,我先带他们去一趟厂子里,等回来了还得再商量一些细节,你割点腊肉蒸上,晚上留他们在家吃顿饭。”
“好好,我再让你哥打点酒回来,到时候你们好好喝。”老太太笑得眯眼,老二的性子她了解,掏得越多就代表挣得越多,她巴不得这两人在她家多吃几顿呢。
这边一切商量好,那头王主任也说了分成的事。
先前和公社那边谈好,是七三分。
公社负责一切事宜,拿七成。
这点他觉得挺不错,第一次出蜜之前,小江都想着养蜂人先不拿工资,等看到实际的东西才好接着谈,公社倒是有诚意,主动说养蜂基地成立就开始算工资,不让养蜂人白干活。
其他该承担的也都承担,学校这边不用再掏一分钱。
搞得他都有些心虚了。
三成看似不多,但真算起来可不少。
学校这边好像什么都没做,白白拿了这份长久都能见到收益的好处,哪里能不心虚?
不过好在,不管是他还是学校里的领导,都没想过强占这份好处,要不然老卢回来得宰了他,还会凉了小江的心,彻底割断他们和学校的关系。
回到办公室,王主任就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合同,“呐,学校已经商量过了,这三成划分为两份,一份两成归你们、一份一成归学校。”
也就是说最后学校占十分之一,他又解释了一句,“学校拿这一成也是因为你们挂着机械职工学校的名头,总不能学校和公社合作,最后学校一分钱的盈利都没。”
那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对外更不好解释。
虽然明眼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知道归知道,该遮掩还是得遮掩一下,这也算是对小江几人的一种保护。
“成。”江小娥拿起笔,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下面,紧跟着递给小伙伴,没一会五人的名字都出现在合同的下方。
王主任见状,心里踏实了一些,合同一共六份,他只收回属于学校的那份,紧跟着难掩高兴地道:“那就这样吧,预祝养蜂基地顺顺利利,一切都好!”
“先不急。”
“嗯?”
面对王主任的不解,江小娥并没有马上解释而是将手中的这份合同又推了过去,不单单是她,身边的四人也是同样的动作。
就这样,先前给出去的四份合同又被推到了王主任的面前,“你们这是做什么?难不成让我替你们保管着?”
江小娥摇了摇头,轻笑着道:“薪火相传,我们想将这两成的回报捐献给学校,设立三个种类的奖学金,一种用于扶持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种奖励品学兼优的三优生,还有一种如果学校里还有像我们一样乐于研究的学生,只需要提供详细的方案,可以申请一笔研发资金……”
他们在学校里做的事情,学校其他学生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管是这个专业还是其他,都有学生想要尝试一下,但这些人和她的起点不同,她多少还是开了挂,所以有些事在她看来挺容易。
要真搁在一个十七八岁的学生身上,很难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开展起来,而不开展起来学校自然不会提供任何金钱方面的援助,没有援助又没法开展起来……
成了一个死循环。
正如她所说,“薪火相传”,他们就做打破死循环的那一方。
在做之前,她自然也不能保证一定会见到什么成果,但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她做了。
桌边的王主任听得是目瞪口呆,张了张嘴有一肚子的话想劝,但这会又不知道该怎么劝,好一会才沙哑问道,“你们真、真决定好了?”
在眼前几个年轻人开口之前,他强调了一句,“你们要知道,这笔钱可不少,哪怕现在的规模不大,等以后真做起来,到手的钱不比一个月工资少。”
“王主任,我们决定好啦。”罗朗先开口,少年气的脸上并没有任何舍不得的神色,“小娥姐跟我们说过,我们一致觉得这个分成还是捐出去的好。”
王主任皱了皱眉头,没问得太详细,“是因为那些动荡?其实这点我也想过,所以学校这边会帮着遮掩一下,而且不管是机器还是基地都是由你们提出,于情于理也该有一份功劳……”
学校拿养蜂基地一成的收益,其实就是为了帮忙遮掩,尽量少提、能不提就不提,只要事情不彻底闹开也不是不能瞒过去,校长更是承诺,会帮着周全一下,这些他没解释的太详细,但该说得也都说了。
“王主任,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但我们已经决定好了。”江小娥并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说句不该说得话,随着跨入七零年,连学校都不一定能自保,到时候把他们的事扯出来,只会一起遭殃。
不出意外,那个时候养蜂基地只会越来越好,落在他们每人手中的分红绝对不是一笔小钱,而同样落在身上眼红的目光也不是少数。
一个不好,所有的付出辛苦都功亏一篑。
拿钱,绝对是最下策的选择。
不过他们这段时间该忙得都忙了,付出过、辛苦过,总该还是得回报一些吧?
钱不要,她就要名,要一个未来的保障。
——对外她是机械职工学校的一名学生,匠心筑梦,她和几个同伴苦练机械技术,历尽千辛制作出一台能为公社带来创收的养蜂机,助力乡村振兴。
而他们更是将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收获,无偿捐献给学校,如同播散出去无数种子让更多的人发光发亮,何尝不是一种正能量的表现?
江小娥现在做的,就是将“青年小将”的标签死死刻在自己的身上,这将是未来十年的护身符,对比起钱,这才是最重要的。
还是那句话,只要奔得更高、站得更稳,总有正规路子装满自己的荷包,没必要去做一些让自己觉得不踏实的事。
这些话,江小娥早就跟小伙伴说过,没说这十年的动荡,但就现在局势其实也能感受一些,他们五个人,未来都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踏踏实实往前走,就已经能让自己以及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没必要去冒险。
“你们……”
王主任坐下,他长长吁了一口气,内心中感慨万千,“你们啊,比我想象中要成熟,我啊……老咯。”
他不由想着,如果是他他会舍得放弃吗?
其实不需要答案,他都想好了怎么为小江几人遮掩,在他心里估计就没“放弃”这个选择。
活得越久,好像对它的需求就越高。
倒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十几口人处处都得用到钱。
他有底线不做那些犯法的事,但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份,他真下不定决心捐出去,就算知道冒险了一点,可脑子里总会有个声音不断劝服自己没关系,肩上的责任越大就越忍不住想去赌……
“既然你们想好,那就按你们说得做。”王主任见他们一脸坚定,就没再继续劝说什么,他只是道:“不过你们放心,这笔钱每一笔一定公开公正公平,具体的我先和上面谈一谈,你们要是有什么建议也可以提。”
罗朗几人摇头,他们没啥建议。
江小娥就说了一句,“公平就好,那我们就等期末拿奖学金了。”
“嗯?”
江小娥笑着,“我们五个,怎么也能评上品学兼优的三优生吧?”
该拿的还是得拿,这个奖学金拿得是一点都不带心虚,可以说整个学校没谁比他们五人更有资格。
王主任一愣,随后仰头大笑起来,“对对对,这学期的三优生肯定是你们,这一点我敢保证。”
这一声大笑,笑得王主任浑身带劲,虽然养蜂基地那边的分红还没见影,但他这会就有些迫不及待了,“那就先这样,我也得把这两件事落实下来,尽快把养蜂基地的申请打上去。”
“先等等。”江小娥叫住了他,“王主任,麻烦你以我和学校的名义跟拖拉机厂发一份邀请。”
“邀请?”王主任一脸纳闷,“我们邀请拖拉机厂做什么?”
“我和拖拉机厂的一位同志约定过,等‘石蜡热胀驱动器’制作完成就邀请他去郊外的养蜂地做客。”江小娥解释着,“以学校和我的名义同时邀请,会更郑重一些。”
活塞那部分在回来第二天就弄好,但一直没提起是因为有很多事积压在身上,现在一切安排好,她只需要掌控大局,所有事宜都已经有人负责处理,身上的担子瞬间轻了好多,正好可以请陆宣贵同志来做客了。

“你是不是能进拖拉机厂了?”
不怪王主任这么问, 早先就听小江对拖拉机厂有兴趣,现在听她说和拖拉机厂的人有约,很难不往这方面想。
江小娥耸耸肩膀, 轻笑着道:“谁知道呢。”
“肯定能。”王主任一脸笃定,这么优秀的人才他不信拖拉机厂会错过,如果真错过了,那只能说他们厂子从上到下眼神都不好。
这话他不觉得夸张, 他不敢保证全国,但就他们这地小江绝对是最优秀的那一批,拖拉机厂肯定会在当地招工,不选最好的不是眼瞎是什么?
这一瞬间, 他突然有些理解老卢了。
原来护犊子是这么一个滋味。
他这会也顾不上其他, 直接道:“行,邀请我亲自来写, 会以你和学校的名义一起署名, 等会我再找校长一趟,借他的公章用一用。”
小江想要郑重一点, 那他就往最郑重地来。
王主任问, “你打算约哪天?”
“下周二。”
“行。”王主任点点头, 他拍着胸脯道:“写完我就让人送过去,你这两天只管好好歇着养养精神, 其他的事我来安排。”
有人愿意帮忙江小娥自然不会推脱。
他们今天也没其他事要做,明天周六, 正好歇一歇。
不过在离开办公室后, 她还是交代了一句,“罗朗周洲,你们记得跟家里人说好, 周一上午将人送去车站,我会让大哥在那里等着,送他们三人去永安大队。”
养蜂基地还没成立,但前期也有不少事要做。
早过去帮着干干活,也比待在家里等着强。
罗朗说着,“成,周六日没什么事的话,那我就回去待两天,周一早上再回来。”
“回吧。”江小娥双手撑开活动活动筋骨,“这两天好好歇着,周一直接去郊外,养蜂机第三个部分也该提上日程了。”
没再叮嘱什么,各回各家。
她也得跟家里人提提二哥的事。
先前就提前打过招呼,全家对这件事都高兴又期待。
不管是何泽兰还是江湛生,哪怕没在言语上表示,他们最不放心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的人就是程华。
程华很在意家里人。
所以他从小就格外懂事,生怕因为自己拖累了家里。
要不然,也不会一个人跑出去找临工,一干就是这么多年。
可就是因为太懂事了,懂事到让人心疼的程度。
他永远都是做得多、付出多,在家在外又是特别不起眼的那个,很多时候如果不是家里人特意带着他,他在家永远都是安安静静坐在一旁,听到边上说些有意思的事,会无声笑上两声,却从不主动插话。
他很明白自己的特殊,就是明白,才不想成为家里的拖累。
会外出找小活,也是想证明自己有用,让心里踏实一点。
而现在这份工作,或许能改变他在生活中的小心翼翼。
回到家,江小娥将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她对着何阿姨道:“得准备一些生活必需品,再将粮食带上,一次性不用带太多,两个地方虽然远了些但有大巴直达,哪天他回来拿,或者我们去看看他,能一并带过去。”
“好好好,我这就去收拾!”何泽兰刚刚下工回来,进屋就听到这个好消息,歇都没歇一下就帮儿子去收拾东西,一边收拾着还一边小声叮嘱着,“去了大队一定得好好干,这是你妹妹寻来的工作,可千万别惹事连累了……”
“何阿姨你可不能这么说,咱兄弟不是那种主动惹事的人。”江东阳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双手抱胸倚靠在墙边,他道:“真惹得他动火,那不用说,肯定是对方的问题,华子,遇到这种事绝对不能忍,越忍对方越得寸进尺。”
何泽兰一听也是,又是连连点着头,“对对,你大哥说得没错,听你大哥的。”
程华握拳,“那、那揍过、过去?”
“揍什么揍。”江东阳一巴掌拍在他的拳头上,“我跟你说,养蜂基地能成那多亏的是你妹子,永安大队的大队长巴不得给她卖个好,谁要是嘲笑或者欺负你,绝对别忍但也不能直接动手,等周一我带你认认大队长家的门,到时候你只管去告状,有人替你收拾那些嘴贱、手贱的人。”
这话必须说。
他甚至不用多想,愣大个去了永安大队肯定会遇上一些嘴贱的人,那些人或许一开始只是动动嘴皮子打趣一下,但没人制止演变下来可就不会仅仅只是动嘴皮子了。
以愣大个的力气,打架他不带怕的。
但那地到底是别人土生土长的地方,吆喝几声,兄弟堂亲或者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好友,约上几个来群殴,最后吃亏的就是愣大个了。
打还是别打,想回击直接告状就是。
本身永安大队的大队长就捧着他们妹子,有这么好的关系干嘛不用?
而且王三能就算护着愣大个,那也不算他们欠王三能的人情,凭“养蜂基地”这一点,这一切就是王三能该做的。
如果他这个大队长没有约束好大队的社员,那就是他失职。
江东阳又强调一句,“如果他不帮你,那你就直接回家,那地咱还不稀罕待了。”
何泽兰听到这些话,眼眶都湿润了。
她高兴儿子以后有了自食其力的本事,但心里多少挺担心他一个人去乡下会不会被欺负,现在听东阳这么一说她心里踏实多了。
当事人倒是没说什么,而是越过江东阳看向他身后的人,明明一个大男子汉的相貌,硬是带着几分紧张和胆怯。
对此,被他看着的江小娥也是重重点头,“大哥说得没错,永安大队不合适咱们就去其他地方,它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只要你觉得待得不舒服,咱们就走。”
程华眼里一亮,脸上显露出最淳朴的笑容,“嗯!”
“那就好那就好。”何泽兰摸了摸把脸,她笑着道:“别愣着了,先收拾东西,你大哥五妹说得没错,被欺负了咱不忍,但你去了还是得好好干活,年轻人别怕辛苦,能多干就多干一点……”
其实她不是不知道儿子干活很认真,但当妈的就是这样,忍不住就叨叨絮絮起来。
这边两母子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说着,江小娥两兄妹没打扰他们,在院子里找了个地方坐着。
没一会,江小娥忍不住先开了口,“今天是南阳做饭?”
说着时忍不住往厨房里看了几眼,说实话,她最怕的就是南阳做饭了,总会在饭菜里吃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放心吧,今天不会。”江东阳一脸肉疼着,“我拎了一根腊肠给他,他舍不得往肉里加料。”
以前总会寻一些蚂蚁蛋、竹虫之类的加料,那是因为家里太难见到肉荤了,家里不买那他就在外寻摸些回来呗。
今天有腊肠,那小子肯定不会多加料,但他敢肯定,没人盯着他肯定会偷吃。
不过偷吃就偷吃吧,现在的日子确实要比以前好了不少,让弟弟偷吃两口也行。
但最多也就两口!
“嗯?买了腊肠?”江小娥看着他,“看来你挣了不少嘛。”
这话一问江东阳顿时笑了,他也没瞒着,凑过去把和瘦猴二叔那些约定一一说清,跟着竖起一根手指头,“我和熊明估摸着能分一百块钱。”
江小娥挑眉,“厉害。”
是真厉害,她以为最多能压个三四十块钱左右,没想到大哥比她还要狠。
“你放心,这几天我和熊明会盯着。”江东阳也表示着,“五厘米厚的板子,瘦猴二叔承诺过了,要是没用多久就换了他包换,就算他不认,我和熊明也会认。”
跟着挣了这么多钱,这点保证还是有的。
“行,你办事我放心。”江小娥是真放心,和大哥打了这么久交道,这点信任还是有的。
没多久,家里下班、放学的都回了家。
等江南阳将一盆缺头少尾的腊肠片端上来,江小娥又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所有人,瞬间院子里就热闹起来。
除了两人。
一个是又紧张又无措的当事人,另外一个是埋头干饭的南阳。
“那真是太好了。”江湛生一脸温和的看着继子,他道:“别慌,去那里待一段时间就熟悉了,要不这样,让东阳跟着你过去待几天,反正他没什么事。”
“……我、算了。”江东阳懒得反驳,他确实屁事没有,不过让他去待几天也不是不行,熊表舅那边的蜂箱就能刮蜜了,他要去了说不准还能分一些。
江东阳突然直起身,“谁说我没事,养蜂基地要一百个蜂箱,还是我寻人去做的呢,这几天我得一直盯着,真抽不出时间。”
天天闲着,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搞得他听到爸说他闲,他下意识的反应都是心虚。
“找你做?”江湛生不解,还想问问为什么会把这个活交给他,结果江东阳直接抛出了一个大的,“明天得让华子请大伙吃肉,这家伙下个月就能拿工资了,可得好好庆祝下。”
“工资?”
“小娥不是说先帮忙几个月没工资吗?”
“去了就直接能拿工资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江小娥身上,她这会将伸出去的筷子又缩了回来,先前回家只说了让二哥周一就出发的事,工资的事打算等家里人都到齐了再提,“对,公社的赵干事说了,养蜂基地成立就开始算工资,因为养蜂有季节性,一年有三四个月不用放蜂只有看守,所以工资暂时按二十块钱来算。”
这个活是真不错。
不用放蜂的三四个月基本上没事做,只用盯着就能拿钱。
对比那些干重活的工种来说,好的不止一点半点。
所以工资不能按正常三十块钱起步,但整体下来也算不错了。
“好事啊!”江湛生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泽兰,明天从国营饭店端两个菜回来,咱们一家人好好吃一顿。”
“行!”何泽兰毫不犹豫就应了,赶紧拿起筷子给小娥夹了两片腊肠,她道:“小娥啊,阿姨真的太谢谢你了,你二哥有了这份工作,他以后、以后……”
有些话她不好当着程华的面前说。
程华明年就二十三岁了,她原先真不敢想他未来的事。
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再加上口吃,人说得好听一点是憨厚,但总会有些人恶毒地称他是傻子。
哪怕到了年龄,她都没想过要替儿子寻个对象,因为她知道太难了,寻常姑娘谁愿意嫁给这类条件的男人?
除非是一些和程华一样,在某些方面有短缺的女同志。
可何泽兰不敢啊。
程华一个人就过得这么辛苦,再找一个类似条件的对象,他们两还有日子过吗?
现在还好,她这个妈还能帮衬一些,老江这个继父也愿意照拂。
但等他们去世后怎么办?
难不成让他们小两口成为其他孩子的负担?
程华一个都已经让她觉得愧疚了,但没办法,谁让他们是姊妹呢。
可要是除了程华外还得再搭上他媳妇和孩子,她是真没脸也不愿意,程华是她儿子,但其他孩子也是她的儿女,她总不能顾着程华就让其他儿女承担本不属于他们的担子。
所以早在之前,她心里就打定主意,如果实在是遇不到合适的姑娘,那就单着吧。
虽然日子会孤单了些,但压力不会那么大。
她估摸着程华也不想成为其他姊妹的拖累。
也好在程华还有些力气,趁着年轻多干点活,把钱攒下来以后老了也能过得去,实在是不行姊妹们帮帮忙,也不会让他饿死。
可想是想好了,但每每想到心里就特别难受。
程华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刚出生的他两个巴掌大一直养到比她还要高,二十二年的光景啊,他从来都是最乖最懂事的那个,可这么好的孩子却连一个很普通的小家庭都没法拥有。
她甚至不敢期待太多。
就和寻常百姓一样,有一个不嫌弃他的媳妇,再生一个孩子,甭管男娃女娃都行。
普普通通就好。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