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块钱啊!
这比下地挣工分强了不知道多少。
要不然生产大队的社员们也不会人人都羡慕城里人了。
而老熊拿得虽然没正式工人高,但也比临时工强,最重要的是,他待在家就能挣这笔钱,谁不羡慕啊!
王三能后悔了,早知道他也送家里的小子去学养蜂,说不准这种好事也能落到自己家……算了,这也不可能。
当年老熊能学养蜂这个手艺,还是他干爹猎了一头大虫送去当拜师礼,他们大队谁能比老猎户厉害?
想想老猎户也是真为干儿子着想,要不然老熊现在也不会有这个好命了。
不过再想想,当年老猎户受伤瘫痪在床,还不是老熊日日夜夜伺候着?一直到老猎户去世,都没让他太受罪。
这两父子,也算是相辅相成了。
王三能想得有些远了,他笑过之后就没再说些什么,而是不住提醒着自己,羡慕可以,也只准羡慕!
这是好事啊,老熊能成为养蜂基地拿工资的员工,那他们生产大队以后也不是不能有第二……
还没想完,就听到王主任说会送三个人过来帮忙,赵干事是一口答应了,王三能也赶紧表示,“那住房的事我来安排,正好大队有几个空屋,该修的修、该补的补,一定在他们来之前安排妥当,让他们舒舒服服住进去。”
本来就是人家出的主意,要送来也应当的嘛。
再说了,本来就想好了,这次忍着让着,一切都等以后再说!现在轮不到他们大队,只要养蜂基地是在永安大队,他们的社员以后也是有机会的!
到时候让一些手脚利索的年轻人去帮帮忙,先拉近关系混个脸熟,以后哪怕选上一两个,那也是他们大队的福……
突然,王三能猛地站起身,一脸怔怔地看着上一个说话的人,“小、小江同志,你刚说得什么?”
他声音有些沙哑,整个人特别紧张。
他是想得太多听错了吗?
不过这会,江小娥笑着道:“你没听错,除了熊表舅和送来的三人之外,希望你们生产大队再安排一个手脚利索的年轻人。”
王三能倒吸一口气!
他们大队这次也有份?!
旁边的王主任跟着打趣着,“怎么,不方便吗?”
“方便方便,特别方便!”王三能连连道,生怕错过这件大好事,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你们放心,人选我一定好好挑!”
这意味着什么他难道还不知道吗?
养蜂基地驻扎在永安大队, 五个养蜂人选中就有两个是当地的社员,哪怕老熊的名额有些特殊,少了谁都少不了他。
可不管怎么样, 对方都在向他表明一件事,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管是小江同志这边还是公社,都愿意带着他们永安大队一块“玩”。
他们甚至不用等以后。
虽然现在只有老熊和另外一个社员享有公社发放的工资, 但这对于其他社员来说,何尝不是更多的期待?
现在能进两人,只要他们配合好好干下去,以后说不准还能进好几个人。
王三能心里激动得不行。
他没嘴上强调着什么, 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 一定要好好约束大队的社员们,绝对不能做一些多余的事, 他很明白, 养蜂基地能落在永安大队,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这边适合养蜂。
不说那一片柚子林, 就说老熊这些年偷偷摸摸划出来的场地也成为了他们的优势, 这时候心里突然很庆幸, 他身为永安大队的大队长,其实不是不知道某些社员私底下悄悄做了些谋生活的事。
但都是些小打小闹不会影响到大队, 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年头谁都不容易, 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 谁乐意做那些冒险的事?
没想到因为这个念头,倒是成就了现在。
如果当初他拦着,老熊哪里还会偷偷摸摸去置办养蜂的场所?
而现在柚子林还不到开花的季节, 小江同志首批的选择或许就不是永安大队了。
有老熊、再加上场地合适,才成就了现在的永安大队。
但并不是说其他地方就完全不可行。
如果永安大队冒出一些闹事的刁民,又不配合小江同志的行动,那养蜂的完全可以投入到其他生产大队,到时候哭都不知道怎么哭。
所以在其他人商量着具体内容时,王三能这会正在开小差。
蜂蜜的分配和生产大队没什么关系,他开小差倒也不影响,一定要约束好,而且他也得想想怎么安排过来的三个人。
肯定得安排好住处,不过光一个遮风挡雨的屋子肯定不行,他想着要不要再配些家什,方便人住得更舒坦。
当然了,就算配也不是配特别好的那种。
能用就行了,再好的他们大队也拿不出来。
屋子也得好好选,太偏了不行,太远了也不行,左右邻居有太闹人的更不行。
反正要好好招待,让对方感受到他们大队的诚意。
还有人选。
这个人选一定要好好选。
一个月二十块钱,一年就是两百多块钱啊。
虽然有几个月放不成蜂,但刚刚公社的赵干事也说了,放不成但还是得留下来打理,总不能任由蜂子在这里自生自灭,所以一年四季还是得干活。
干活好啊,干活就能拿工资,谁不喜欢干活?
他敢肯定,这个消息要传给大队其他社员,到时候人人都抢着要,包括他!
他有儿有女,真要能拿到这份工作,以后能造福一大家子呢。
“那初步就这么说定了!”王主任这会站起身,一脸笑着对赵干事伸出手,“等回去我会请校长开个申请表,这是我们学校头一次和公社合作,希望一切都顺顺利利,也希望能长久经营下去。”
“好好好!”赵干事赶紧起身,双手握了上去,“那这事咱们就说定了,等你这边的申请一下来,书记一定慎重接待,用最快的速度做好前期的准备。”
养蜂不可能就这么光养。
总得搭个仓库之类的吧,一百个蜂箱白天有人看着,晚上总得找个地方放,不单单是搁放蜂箱的仓库,还得在放蜂地搭个棚子,以防突然遇到变天,总不能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
这些,全部都由公社来安排。
王主任先前提出来时,赵干事答应得特别爽快,甚至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本就属于该承担的范围。
除了仓库和棚子之外,一些需要的物件以及每个养蜂人的工资都是由公社这边承担。
除了这些,为了尽快拉快进度,赵干事回到公社后会第一时间打听好蜂蜡的买卖途径,先采购一批。
这些加在一块,看着需要承担不少费用。
尤其是一些费用还不是只掏一次,而是月月都得承担。
可赵干事答应下来时,没有一点犹豫,因为对方给予了最大的诚意。
以后养蜂基地的创收,以七三分。
建庄公社分七成,机械职工学校分三成。
一旦合同下来,便是长久的合作,只要在建庄公社的生产大队养殖,都会按这个比例来分。
赵干事觉得很不错。
这样一来相当于将对方绑在了一条船上,就算下一个养蜂基地不是永安生产大队,也能是建庄公社管辖的另一个大队。
当然了,如果对方硬是要选择其他公社也不是不行,而他的任务就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和学校以及小江同志拉近关系,争取以后选择的养蜂基地是在建庄公社管辖的地方。
同样,王主任这边也觉得挺不错。
七三别看他们这边好似亏了,但从一开始他们就计划着长久合作,也就是说以后不管是投入还是管理,学校方面都不用操一点心,只等着每个季度分钱就好。
只要经营的时间越长,他们这边越占便宜。
不过,分到学校的三成当然也不是全部都属于学校。
王主任就算属于学校这方,也没这么不要脸,比起建庄公社,机械职工学校才属于最占便宜的一方。
他们非但不用管理和投入,前期的研发几乎也没操一点心,就算有提供一些工具和材料,那点算起来也没多少钱。
也是小江不能以个人的名义和公社合作,不然真没他们学校什么事。
这点不止他,学校其他人也门清。
所以在来之前,他就和领导们商量过,到手的三成该怎么处理。
不过这事他没打算在这里说,而是等回到学校后再跟他们几人好好聊聊。
三方都约定好,赵干事突然道:“对了,既然要投入一百个蜂箱,箱子得提前准备吧,小江同志,你有认识的木工吗?你要是有熟悉的木工那就再好不过了,也省得公社再另外找人。”
江小娥轻笑了下。
她就爱和聪明人打交道,瞧瞧,还没开始就送来了好处。
先前的七个蜂箱是他们自己弄的,现在赵干事递交的一百个单子,他们五个人做不过来也没必要去做。
把时间花在这件事上实在是太浪费了。
但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行啊,你们采购蜂胶应该得十来天,那这一百个蜂箱十天后我找人送过来。”
“行行行。”赵干事又问一旁的老熊,“你的蜂箱一个得多少钱?”
这把熊表舅给问到了。
他的蜂箱每一个都歪歪斜斜,而他根本不舍得去木匠那里买,全是他自己一点点弄出来的。
不过他也没老老实实的回,而是想了想说,“包材料的话大概两到三块吧,框框角角好做,但是里面的夹板就有些费劲。”
“那成。”赵干事又对着小江同志说,“量大稍微便宜点,就按两块五角钱一个蜂箱收,你送来后就让王三能开个条子,拿着条子去公社找我拿钱。”
其实这个价已经偏高了一些。
一个正正框框的箱子,就算有些边角费些劲,公社要是找人,一两块钱也不是找不到木工愿意接活。
但是吧,他很明白这件事能成主要原因就是小江同志以及她的同伴。
大概的合作方案已经谈成,可明面上好像对小江几人并没有提供任何的好处,公社这边白白得了一个这么好的项目,正好拿这件事来弥补。
虽然也没多少,但慢慢来嘛。
想要拉进一些关系,以后总有机会。
蜂箱的事就这么谈定了,两块五角钱一个,十天后送到永安大队。
紧跟着他们又在院子里吃了一顿大餐,除了他们自带的粮食和菜之外,王三能也是大手笔,一只炖鸡一只炖鸭,吃得人都快合不拢嘴了。
接下来也没什么事,没聊多久王主任就先提出离开,王三能早就让人准备好了牛车,请赶车的好手将他们一行人送到车站。
把他们送走,赵干事也待不住了,不过在离开之前他还是叮嘱了一声,“这事你可以放在心上,不要急着一时半会,咱们一心一意的做好,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你放心,我明白。”王三能连连点头。
赵干事也没再说什么了,骑着自行车就回了公社,今天的事得赶紧和书记聊一聊,也别等着学校那边递来申请,他们可以先把手续办好了直接送过去。
早点落实,心里才更踏实些。
王三能将一行人送走后,回到自家院子就找了个地方躺下,今天的事让他又兴奋又激动,搞得他现在都没什么力气了。
“老王,养蜂那边的名额你是打算怎么安排……”
王三能一听媳妇的话就明白她在想什么,直接打消了她心中的念头,“这事你别想了,反正给谁都不能给咱们家的人。”
王三能媳妇一听就皱起眉头,“二十多块钱一个月呢,这不比你当大队长来的强?”
“那也不行。”王三能怎么可能不眼馋?
可就是因为太令人眼馋了,所以给谁都不能给他儿女,要不然大队有人眼红把事闹开,别说是这份工作了,连他这个大队长都不一定能再做下去。
他安抚着,“不着急,他们年纪也不大,等两年再说。”
王三能媳妇一脸失望,先前听到他们在院子里谈事,她不好插嘴但在屋里也是听得激动得不得了,养蜂的工作要是给了她儿子,说不准以后儿子还能娶个城里媳妇呢。
不过老王这么一说她也不好再劝,老王能靠自己当上永安大队的大队长多少还是有些能耐的,这点身为同床人她再清楚不过了,所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听他安排。
她回想着先前的场景,忍不住嘟哝了一句,“先前我看你们对那个小姑娘特别客气,她什么来头啊?”
“来头?”王三能笑了笑,“就是一个学生。”
“一个学生?”王三能媳妇皱起眉头,“怎么可能,我看你们都挺听她的。”
“你还没听我说完呢。”王三能笑着,继续道:“可不光光只是一个学生,这次养蜂能成都是多亏了她呢……”
他将养蜂机的事一一说了出来,紧跟着又说了脱粒机的事,最后道:“所以我说啊,以后咱们家的闺女也得去学校,好好学,将来不一定比男孩子差。”
王三能媳妇下意识想反驳,女孩子学那么多做什么?他们大队送女孩子去读书的都没一两个,谁家不是这样?
但脑子里又出现先前在院子里的场景,哪怕没凑过来,她都感受到桌边的那些人全都以那个女学生为主。
她不由想着,一个女孩子真能厉害到这种程度?
要不就听老王的……
算了算了,以后再说吧。
她现在更好奇另外一件事,“那你打算把工作给谁?”
“小江同志都把要求说了,那就按她的要求找一个手脚利索的年轻人。”王三能心里已经做了决定,甭管谁来说情他都不听,就按小江同志的要求来找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而且为了堵住大队其他人的嘴,最好搞个关卡什么的,越想越觉得可行,他这会也躺不住了,起身就往外走。
“你去哪呢?”
王三能头也不回的道,“我去找老熊聊聊。”
同时间,江小娥等人已经被送到了车站,他们上了车后,熊明就从竹筐里掏出了几个木罐子,一一递给了身边人,“这是表舅妈让我给你们的蜂蜜,说是你们现在弄的是百花蜜,这罐子里的是柚子蜜,泡水喝特别解渴。”
王主任接过罐子笑了笑,“我也有份啊?”
江小娥拔掉上面的木塞,凑近闻了闻,眼睛瞬间一亮,“你不要给我。”
柚子蜜再加点茶叶,不就是以前喝的蜂蜜柚子茶了?
“那可不行。”王主任赶紧往兜里一塞,一副生怕她抢的样子,赶紧换了一个话题,“你们等会儿跟我去学校,有件事得跟你们聊聊。”
江小娥点了点头,知道他要聊什么。
其实这件事在最开始就应该聊的,他们这边不聊好根本没法把后面的一些事实行下去,而现在流程都是反的,那就代表她其实没太在意分成的事。
她又不是胆子比天大,敢乐呵呵的伸手要分红,这不是自己坑自己吗?
这事等会再细说,她将木塞按了进去,递给了身边的大哥,“等会儿帮我带回去。”
“行。”江东阳乐呵呵的应着,来一趟自己没花一分钱还白得一小罐子的蜂蜜,正好拿回去给媳妇献宝。
至于他要是馋了,妹子这不是还有一罐吗?
妹子要是不给,他的“狗友”不也有?
他眼睛精着呢,除了他们人人一份之外,熊明也还有一份,只要脸皮厚他肯定能喝上。
“哥,你认识木工吗?”
江东阳脸上一愣,跟着连连道,“认识啊,认识的还不少呢。”
“那正好,这事就麻烦你和熊明大哥了,我按两块钱和你收。”江小娥继续说着,“十天后直接把一百个蜂箱送到永安生产大队。”
她先前就没打算自己和小伙伴们一块做,而是想着直接外包出去。
两块五角一个箱子,包给大哥就是两块钱一个。
本身赵干事会把这个单子给她,其实就是为了还她一个人情,所以这个价钱会偏高一些。
而她现在把这个单子外包给大哥和熊明,也是为了还一个人情,毕竟她能和熊表舅搭上线,还是因为他们的缘故。
她估摸着,制作木箱的价格往下压一压,一块七角、一块八角也有大把木工愿意接。
这些她不管,大哥和熊明能在这笔单子中赚多少钱是他们自己的本事,而从中截取的五角钱,一百个蜂箱正好是五十块钱,够她和小伙伴们平分了。
她一直莽着劲往上冲,就是因为心里明白到了一定程度,自己就能遇到很多门路,想要借此挣钱不是难事。
活塞厂的李源振为什么敢承诺五千块钱的维修费?
就是因为以他的身份能够想法子填补这个缺口。
只不过她没他那么贪婪,该拿的她会拿,不该拿的她一点都不贪心。
江小娥从挎包中掏出一张介绍信,“拿着吧。”
这是赵干事给她的,凭这张介绍信就是以公社的名义去收箱子,门路合法。
“交给我你放心,我们一定准时送到!”江东阳没假惺惺的推来推去,妹子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做好了打算,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他傻了才会推掉!
拿过介绍信,他心里就估算着自己能分多少钱。
算来算去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他要是和木匠谈价钱,怎么也能挣三四十块钱。
就算他和熊明平分,也能分不少。
但妹子按两块钱包给他,总价两百块钱的单子他不满足只赚这么点,“熊明,等会咱们去趟瘦猴家。”
熊明早就一脸乐呵呵的等着了,“成。”
跟着跑了几趟挺值得的,两头吃。
表舅一家感谢他牵线,装着蜂蜜的木罐子往他筐里塞了好几个;而这边东阳的妹妹感谢他搭桥,硬是把这么好的单子送给了他们,这不就相当于白送钱吗!
两人没在车上多聊,到了地方就直接往瘦猴家去,先前他们做碎石的摆架,就是找瘦猴的二叔帮忙,他二叔是在伐木场工作,借用下工的时间帮他们用机器打磨了几根棍子。
所以他这次,也打算照着来。
与其去找几个木匠做活,倒不如他这边先把木材借瘦猴二叔的手用机器打磨出来,一些复杂的小件弄不了,但是蜂箱的几个框架能弄出来。
借用机器,无非就是瘦猴跟他二叔撒撒娇就行了。
最多就是备几包烟作为感谢,用机器怎么都比人工来得方便又便宜。
“框架可以找瘦猴二叔帮忙,其他一些小件也能找伐木场的工人私下做。”熊明一下就猜出好兄弟是怎么打算,也跟着出主意,“他们大多都会些木活,可以直接找他们,有瘦猴二叔介绍,价钱应该会更便宜一点。”
“嘿,想到一块去了!咱们不分开派活,而是一种小件派一人,最后再找人组装起来,价钱甚至不用件来算,可以按天算。”江东阳也是这么想,不愧是名字里带“明”的,几个狗友中就数熊明和他一样聪明,“反正两百块钱,咱们怎么着也得把成本压到一百块钱以下!”
分了回家他就献宝,媳妇一定会大大奖励他!
不过他还是得强调一句,“这活是小娥让给咱们的,钱尽量多挣,但质量一定要保证,别拿过去几天就坏了,那会丢小娥的脸。”
“这肯定的。”熊明点着头,他本身就不是那种为了钱就敷衍的人,再说了,东阳以前就说过他妹子记得别人的好,瞧瞧,这就不是专门给他们送钱的吗?
这次好好做,说不准以后就有第二次了。
两人心里有了打算,就直接找到了瘦猴的家。
因为上次一起合作碎石摆架的事,季家对家里小子的狗友总算有了好脸色看,而这次听到他们是为公社来收东西的,季家的老太太是惊得不行。
“哟,你们还和公社有交道啊?”
“当然,不信你看看。”江东阳拿出那张介绍信,知道老太太不识字,就指着下面的公章道,“看看,建庄公社的公章,还能有假不成?”
季老太又惊呼几声,不可置信的盯着眼前两人打量着。
以前看他们,就跟看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嫌弃,觉得是他们带坏了她宝贝孙子,也不怪她这么想,不把责任推到外人头上,难不成说她孙子是本性。爱当街溜子?
江东阳将介绍信折好放进兜里,他跟着道:“你也知道我们认识的人不少,想找几个工匠还找不到吗?还不是看在和瘦猴关系好的份上,才想着把这个好活留给他二叔。”
“对嘛,找谁不是找呢?”熊明跟着搭腔,“瘦猴二叔下工后帮着干干活,就能多挣点钱,这活要是往外面一嚷嚷,大把人抢着来。”
“那可不能嚷嚷!”季老太赶紧拦着他们,生怕被外面的街坊听到,周边都是伐木场的家属,谁不会点木活呢?真要一嚷嚷出去,肯定大把人抢,“你们先坐坐,我这就把他二叔喊来。”
刚起身要去喊人,又停下来对里面的孙子喊了一声,“宝新,给你两个好兄弟倒杯红糖水,再让你小妹窝个鸡蛋冲冲!”
又是红糖、又是鸡蛋。
招待客人的最高标准啊!
江东阳他们两个街溜子以前何时享过这种待遇?以前来季家,那是连门都不让进,就怕他们又把季宝新拐出去遛街了。
没多久, 季宝新端着两个碗走出来,几步路的距离哈气连连,一看就没睡醒的样子。
熊明将碗接了过来, 看他的样子就问了一句,“你怎么困成这样?”
“你是不知道我今天早上起来得有多早。”季宝新一脸愁容,伸手比划了一下,“七点啊, 我以前什么时候七点起过床?最可怕的是,我从下个月开始,天天都得这么早起来了。”
熊明听他这么一说,不由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些感同身受, “谁不是呢。”
他和瘦猴都接了家里的班,等长辈上完这个月, 下个月开始他们就得天天早出晚归, 再也没法像以前那样想睡多久睡多久,更没时间出门遛街玩耍了。
“别, 我和你们可不同。”江东阳对着滚烫的碗吹了吹, 张嘴抿了一口, 也不知道是因为红糖水让心里甜丝丝呢,还是因为有人养着幸福到不行。
结婚后的日子和以前没差, 甚至还更好了一些。
他虽然承担了家里的一些活,但也是跟四妹说过, 尽量别排早上的活给他, 也就是说他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以前还会被同床的两个弟弟闹醒,结婚后媳妇惯着他, 醒来后见他没醒,从不吵他闹他。
每天睡到自然醒,醒来后灶上有留好的饭菜。
吃完早饭就带着儿子玩一玩,天气好就溜出门,没那个兴致就在家收拾收拾,想去哪就去哪,想什么时候歇着就歇着,只要他干完分到手里的活,谁也不会限制他的自由。
这种神仙日子,简直太美了!
尤其是听两个好兄弟在抱怨,那心里是更美了,脸上的得意是显而易见,搞得对面两人都不想搭理他。
也没搭理,多说一个字都会让人心梗。
季宝新站起来,“对了,你们等会。”
他回到屋子里,没几分钟又跑了出来,手里拿着几张电影票,神秘兮兮道:“这是我二姑给的,电影院要放新片了,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季宝新的二姑夫是电影院的放映员,时不时就会送些票给他,而这家伙呢,对兄弟比对家人还要亲,每次都优先想着他们这群兄弟。
不过,这也就是他们会玩在一块的原因吧。
即使知道季家人看他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他们也没和瘦猴拉开关系,毕竟有原因嘛。
“给我几张。”江东阳举起手。
熊明没带犹豫,“我的那份也给他。”
他侧头对着东阳道,“帮我带给你妹子,当作回礼了。”
“你还真会借花献佛。”江东阳白了他一眼。
熊明耸耸肩膀,“不着急,总有以后的嘛,我现在也算是接班了,说不准我哪天出息能回报一个大的呢。”
江东阳“哈”了一声,什么都没说又像是什么都说了。
熊明不乐意了,一把勾着他的肩膀道,“也不是没可能啊,万一呢?”
“谁乐意和你那厂有瓜葛啊?”江东阳没好气说了一声,对比起瘦猴接班去了伐木场,熊明同样也是接了家里的班。
但显然,接班和接班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瘦猴明显是家里得宠的晚辈,就算是接班也是给他安排了一个好去处,在伐木场当统计员,地方好、活又不重,算是用心良苦了。
熊明就不同。
他也是接家里的班,但他家叔伯们一闹,最后让出的名额是一家小型药材加工厂,说是厂子其实更像是一个作坊,里面就十几个工人。
总觉得哪天,突然就关门了。
不过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和“药”搭上关系。
三个好兄弟你一句我一句,聊着聊着季老太拽着二儿子回来了,刚进门就道:“东阳啊,你把介绍信给宝新二叔看看,他还不信了呢。”
江东阳倒没觉得有什么。
换作是他,他也不信。
谁能想到一个无所事事的街溜子居然和公社搭上关系了呢。
好在,介绍信上的内容和公章能说明一切,季二叔识字,看清楚后更诧异了,说话之前都忍不住仔细打量着这两个街溜子,然后突然来了一句,“看来老话说得没错啊。”
“啥?”
对面几人听得一头雾水,这和老话有什么关系?
“男人结了婚就懂事了,看来真不假。”季二叔说着,想想看,自打侄子这个狗友结婚后,办得事一件比一件好,他侧头对老娘道,“宝新不比东阳小多少,我看他的终身大事也得提上日程了。”
想想东阳娶得那个媳妇,他又加了一句,“也不是说一定要选条件特别好的女同志,合适才最重要,娘,您可得放在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