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by白茄
白茄  发于:2025年11月22日

关灯
护眼

就算价钱稍微贵一点,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挺有搞头。
花一次性的钱但能用个十几年,怎么不比年年花钱去公社借机器强?先不说路远不远,每次丰收过后那一个月, 公社里是人挤人,排好几个小时才能排到位置,还挺耽误事。
毕竟他们早些年也是尝到过自己有机器的好处,周边大队组织人扛着粮食去公社借机器,早上天没亮就去了,排一个下午才能回, 而他们三洲大队在自家空地上就能脱粒完,别提多省事了。
就是尝到过好处, 大队长才愿意花这个钱。
如果买配件的价钱不……咦!
张大队长突然直起腰身, 感觉到周边人注视的眼神,他连忙抬起手拍了拍自己的嘴,“瞧瞧我这张烂嘴, 什么买不买,分明是维修!我们大队的滚筒和齿轮坏了, 不知道能不能请你们维修?”
说完,大大松一口气。
一时激动乱说话, 要是被人抓成把柄可不好了。
不能买卖, 但花钱维修却可行。
都是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了,一些自己弄不好的东西除了找人没其他法子,比如说修屋建屋, 又比如谁家的物件坏了。
这种也就只能自己花钱找人,没其他法子。
花钱买东西不行,花钱维修没问题。
所以他在说完就等着面前的小同志回答,如果维修价不高的话,他是真有更换两个配件的打算,“小同志,你们觉得呢?”
“啊这……”
“换滚筒吗?”
“我们还没试过呢。”
几人互相望了望,还真没想过这个。
望来望去,最后视线落在江小娥身上,四双眼睛全冒出一个意思,‘你说怎么办?’
江小娥还真在认真思索。
其实这个活可接可不接。
更换这种配件的成本很高,一大部分人估计没法接受,而对于他们来说这种配件更换起来很麻烦,因为他们必须按照原有的规格重新来制作,而且只做一次,适合韩大爷机器的配件不一定适合其他人的配件,做一次也就没有后续了。
一次性的配件,他们还得重新画稿设计,更换不同的材料也需要重新打磨,总不能随随便便来。
弄完之后这个图稿基本上就得压箱底。
以后肯定是派不上用场,毕竟韩大爷是自己做的机器完全对不上外面的型号。
这么一来就感觉收取的费用抵不上他们的劳力,不像过滤网这种小配件,哪怕要重新设计内部结构,但设计完一款型号就能用在相同型号的机器上,起到了重复利用的作用。
不过江小娥想了想,她还是点了点头:“更换配件可以,但材料成本较高,又正好是两个用料较多的配件,估计一台机器怎么着也得二十块钱往上。”
张大队长惊呼,“这么贵?”
韩老爷子在边上摇了摇头,“不算贵的了,两个配件往少的说也得要十来斤铁以及其他材料,他们还得炼铁、焊接、打磨等等,这个价你就算去机械厂也不一定能拿得到。”
虽然不同领域,但多少还是有些底。
老爷子一听就知道小同志报价挺实在的,生铁外加其他的一些材料肯定没二十来块钱,但再低总不能让这几个小同志帮着白干活。
为什么人人都想学的一门技术?
因为真要有一门好技术在身,确实要更容易来钱。
他当年会求着家里送他去学木活不也是这么想的?
靠着一手木活娶了个媳妇养大了孩子,还能给孩子们备上彩礼和嫁妆,都是靠他这双手。
只可惜现在他就算敢收钱,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冒这个险,一年下来干木活来的钱还没有下地挣得粮食多。
毕竟他不比面前的这几位小同志。
像这类大机器不学点真本事还真没人能上得了手,不像木活,谁家要是有个桌子椅子坏了,家家户户基本都会自己来两手,又哪会花钱请他去修补?
张大队长有些迟疑,“……这也太贵了点。”
这钱肯定不是他自己掏,掏的是大队里的钱,可就算不是自己的他也不舍得一下子拿这么多钱出来
二十多块钱,能买不少粮食呢。
“或者你们接受用一些旧材料来改造,用的材料都是旧的,但我们保证改造成的配件能让机器正常使用,这样价钱会低一些。”江小娥大概给了一个数,“十五块钱上下吧,具体还得回去再算一算。”
她会多加这么一句,显然也是有心思达成这笔交易。
麻烦是麻烦了点。
但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没好处。
正是积攒经验的时候,多做一些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坏事,而且在做的时候还能挣个外快,也算是喜上加喜吧。
再来,麻烦的事也是因为人少,摊在几人身上的事多。
等互助小组一成立,还怕没人来干活?
不过这一切还得看对方接不接受得了这个价格,再积攒经验也得有点酬劳才有动力,再低就没啥必要了。
“十五块钱一台吗?”张大队长显得有些犹豫,这个价格不高不低正好卡在中间,一时之间有些犹豫。
韩老爷子却拍了一下他,“我觉得可行,最多五年就平回来了,往后多一年算赚一年。”
大队去公社借用机器,以及他们有了脱粒机后,周边大队来他们这借用机器,最多四五年这钱就能平回来,哪怕最后这台机器只能用个七八年,他们也是赚的。
“行,那就这么办!”张大队长咬咬牙,不过他还是确定了一下,“换了配件的机器一定能用吧?小同志啊,不是我不信你们,这钱可是咱们整个大队从嘴里省出来的,一角一分都不能乱花。”
“行不行用了就知道。”江小娥轻笑着,“你们觉得机器好用再给维修费就是。”
“好好好。”张大队长听得心里踏实,“那什么时候能换?”
“我们还得先看看韩大爷做的机器,了解更清楚才好制作配件。”
“那还等什么!”张大队长立马站起来,“走走走,我们去老韩家。”
“可是活……”
“什么活不活,这也算是大队的活,老韩这台机器要是弄好了,他以后就是三洲大队的大功臣,工分不会少了他。”
有了张大队长发话,那还等什么?
一行人又转移阵地,直接去了韩老爷子家里。
老爷子的家和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土瓦房,墙上窗上还带着修缮过的痕迹,唯一不同的是他家院子里摆着三台细长的脱粒机,有一台半拆开,边上还放着不少木活工具。
“那天听这位小同志说过滤网,我就有了好奇心,想着自己弄一个试试。”韩老爷子见他们好奇,便主动解释着,“不过制作的时候把里面塞得太满,想再塞几片过滤网还挺费劲,对了……”
他像是想起了一件事,“过滤网应该不是用生铁为材料吧?你们收费那么便宜,制作的材料是打算用木材还是其他?”
“竹片和细麻绳。”江小娥解释着,“老师傅的手艺,经过特殊处理用个十来年不成问题。”
说到这个,四婆婆那边的成品给她看了。
甚至还专门安在脱粒机里试了试,效果确实不错,四婆婆手艺是真的很好,每个网格间隙就跟用尺子丈量过,看着大小一致,不但好用还好看。
算算时间,如果没意外的话卢老师应该去街道办下单子了。
每片竹编的过滤网定价一角两分,转包给望岗巷的街道办,由街道办下单给四婆婆,四婆婆接单应该在一角一分或者一角一张过滤网。
一天四婆婆能编织三张过滤网,不过还得经过一些浸水和熏干,得有个两天的过程。
不管怎么说,对于四婆婆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进项了。
只是和江小娥想得有些出入。
卢伟志这会还没去望岗巷的街道办。
他本意是打算先去一趟机械厂,把两名学徒的名额定下来。
像这类学徒回学校组织什么互助小组,一般情况下对工厂学徒没什么好处,学校的学生那么认真地学习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着去工厂上工。
人家学徒这会已经在工厂拿着一份工资,还有大师傅专门教,怎么都比学校的学生来得强。
但谁也不是傻子。
听完卢伟志那么一解释,都明白这事能带来什么影响,再加上卢伟志原先是厂子里的大师傅,还是不少技术工的师傅,相当于他们的师傅的师傅,这个面子怎么都得给,当卢师傅一说完几乎所有学徒纷纷响应。
有一些大师傅还举起手跟着凑热闹。
最后迎来的是卢伟志用左手揍了他们几下。
人选不难挑。
卢伟志挑选了两个合适的学徒,约定好明天去学校汇合。
没多耽误就离开了机械厂,想着去街道办把订单搞定。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还没走出机械厂的大门就被人叫住了。
看着跑过来的人,他脸上不由带着些笑意,“来得正好,刚忘了跟你说,这周末回家吃顿饭,你阿奶都想你了。”
“好。”卢佺立马点着头,然后张了张嘴有些犹豫。
“怎么,有事?”
“阿爷,我……我也想加入互助小组。”卢佺其实这几天专门去打听过阿爷的那几个学生,之前阿爷特意问过他有没有兴趣制作一些东西,还提起自己的学生就在制作脱粒机。
当时他只觉得异想天开,几个在校的学生怎么可能弄得出来?
结果没几天,就被啪啪打脸。
他听说龚庄公社收到一台两用式脱粒机,还带有好几种性能,比原有的脱粒机的效果很好、很多。
他还听到公社为了表达感谢,为他们颁发了一本荣誉证书。
他更听到那几名学生并没有为此止步,反而在各处联系,可以为现有的机器增添一个过滤的功能……
听得越多,心里就越痒不可挠。
阿爷原先问他想不想,他第一个想法不是想或者不想,而是“怎么可能做到”?
可现在,他想了。
很想很想。
可卢佺紧跟着又发现,光想没用,他根本没办法行动起来,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迈出第一步。
本犹豫着要不要找阿爷出出意见,今天就碰到这件事,当阿爷说完后他绝对是毫不犹豫举手的一批人。
但……阿爷没选中他。
他其实也知道自己不该跑来。
名额已经选出来了,他跑来争取无非是因为他是“卢伟志”的孙子、是“副厂长”的外孙,比别人多了很多优势,换作是其他人根本没其他机会。
可他还是来了,加入互助小组不单单能实现心中所想,而且这还是一条捷径,最少是一条已经踏平能前行的路,比起他自己去行动容易多了。
卢伟志脸上的笑意瞬间收敛,“卢佺,你觉得对比他们,你的优势在哪里?”
哪个他们?
就是刚刚选出来的两个学徒。
那两人的年纪和卢佺差不多大,但他也不是胡乱选人,一个不说精通但也是熟悉各种器材工具,是学徒中焊接手法最好的人。
一个基础扎实,能独立操作各项设备,如果不是因为某些缘故早就出师。
卢佺是他的孙子,是挺有天赋。
但和那两人相比,也确实还差了一些。
这点卢佺自己也知道,不然当他问完,为什么没听到任何回应?
“为什么不说话?是因为你也知道你的优势是‘我’吧。”卢伟志知道这话难听,但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一些难听的话有必要说出来。
他拍拍孙子的肩膀,苦口婆心道:“卢佺啊,阿爷可以成为你的骄傲,但你想战胜别人还得靠自己的本事,只有你自己成为自己的优势,才有可能站的更稳、走的更远……”

卢伟志并不觉得自己是个老迂腐。
觉得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给子孙一些便利, 必须让子孙靠自己崛起,绝对不给一丁点的帮助。
这种想法他不认同,他辛辛苦苦学来一身的本事是为了什么?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 没那么多崇高的思想观念,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家人能过得更好一点。
挣更多的钱,让家里吃得好穿得好。
儿女们长大了,替他们铺平路子, 给他们一份能安家的工作,给他们准备一份结婚的彩礼和嫁妆,等生了孩子,他们能帮把手就帮着。
他不管别人怎么想,自认自己做得还是挺到位的。
对于儿子是,对孙子卢佺也一样。
卢佺是有天赋, 但做这一行不仅仅有天赋就行。
他难道没天赋吗?
但他像卢佺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干嘛?
还在垃圾场翻找着各类废品,想给自己准备出一套能用的工具, 他的每一步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
而卢佺还没毕业就拥有了市面上都几乎备不全套的工具器材, 小小年纪就跟着他或者跟着他的徒弟到处上手精密复杂的机器,如果他不是“卢伟志”的孙子,他能有这些便利吗?
不可能。
他确实是卢佺的优势, 因为他的原因,卢佺在这个行业里从不缺工具、不缺材料, 更不缺教他的师傅。
厂子里的技术工,他喊谁都是师傅。
无论是哪个人, 只要卢佺有意愿学他们都会认真教, 遇到什么能积攒经验的活,或者难得碰到的机器,他们带去的人中首选就是卢佺。
就像上次, 朱明亮带着卢佺去龚庄公社一个样。
朱明亮没自己的徒弟吗?
他有,还不少。
那干嘛要带着一个不是自己徒弟的人过去?能上手机器积攒经验,还能分得一笔维修费,这种好事干嘛不留给自己的徒弟?
还不是因为卢佺是他的孙子。
这些卢伟志从没管过,因为这些也确实是一些人情之间的来往。
他可以很自傲的说,不管是机械厂还是机械厂里的所有技术工都受过他的恩情,那他们想回报一些到他孙子身上也合情合理。
但卢伟志心里还是有一条底线。
他愿意给子孙铺路,希望他们在这个专业走得更远更顺畅,可他没想过子孙借用他的原因去占有本该是别人的荣誉。
这次参加互助小组,对于机械厂的学徒来说,学习东西是次要,更多的是他们参与进去后,以后很可能获取到更多的荣誉,这份荣誉拿在手里,以后想转正或者评优都太容易了。
既然得了这份荣誉,那他们总得付出些什么吧?
总不能白白占了那些学生的便宜。
所以他挑选了两名很有本事的学徒,哪怕是站在一个爷爷的角度来说,不论哪方面卢佺都还差些火候。
甚至比起小江几个,卢佺唯一的优势就是经验多。
真要过去了,还得跟着小江几个学,那和他最初的打算背道而驰了。
他来厂子里找学徒,是希望有人能指导小江几个,是希望小江他们能从两个大厂学徒身上学到一些本领。
这样“互助小组”才名副其实。
而不是又给他们塞一个去“学习”还占一份荣誉的亲孙子过去。
他要真这么做了,那就真担不起小江几人的老师这个名头。
“你想争取不是错,要没点上进心以后也没啥大出息,但就算是争取你也得看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卢伟志看着脸上憋得通红的孙子,心里多少有些心疼,但还是让自己继续往下说,“如果阿爷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和他们公平竞争,你觉得自己有胜算吗?”
他顿了顿,继续道:“如果你觉得有,阿爷就是厚着脸皮也回去提。”
“我……我没有。”卢佺脸上极为羞愧。
他很想说有,但都是在同一个厂子干活的人,他哪里不清楚各自的实力?有时候他失落过也庆幸过。
失落为什么怎么就是赶超不上这些同龄人。
庆幸自己是阿爷的孙子,拥有更多的资源,给自己鼓气总有一天他能追赶上。
但……不是现在。
“没事。”卢伟志拍拍他的肩膀,宽慰着,“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这次没机会也不代表以后没机会,你跟着小朱他们多学学,以后再有这种机会靠本事自己选上。”
他没说些长篇大论,教导几句就够了。
有时候说得多反而不好,就跟他自己似得,说要跟他长篇大论说教,哪怕自己有错也会梗着脖子说没错,那股逆反心不是想压就能压下去。
自己的孙子,估计和他一个德行。
所以少说得好,“回去吧,你那边的活不少,加紧干。”
卢佺立马点头,转身飞快的跑开。
那背景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
卢伟志看着不由有些叹气,他敢肯定儿子家要是知道这个消息后,怕是又不得安宁了。
不过就算这样,他也不觉得后悔。
他是得为子孙们考虑,但他自己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总不能为了子孙就什么底线都没了。
和卢伟志想的一样,卢佺倒是知道瞒着,但高眉也是机械厂的员工,都不用打听就有人说到她面前来,气得她回家后就开始骂人。
“我就没见过这种当阿爷的人,好事不想着自己孙子偏偏便宜外人,他是不是见不得我们好啊?”
“他不想着你你以后就别惦记他,别再赶着上门去看望。”
“都是当阿爷的,就没见过他这么狠心的人,你看看你表哥再看看你,你表哥能力强本事大,但要不是你外公帮着周全,他又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坐上那个位置?”
“以后啊你干脆改姓高算了,断了这门亲,他就是死了都别想着让你再去……”
“够了!”卢建国拍了下桌子,一脸不耐地道:“你要吵就吵,别把话说的这么难听。”
“不够!”高眉比他嚷嚷的还大声,“他做得出来凭什么我不能说?卢佺你收拾收拾东西我们回高家,你阿爷不帮忙,就找你外公帮。”
“行啊,你回去,我就看你爸到底帮不帮这个忙。”卢建国见她要回娘家,丝毫不心慌,甚至还嗤笑一声,“你搞清楚,你现在住的房子是我爸出钱盖的,你骑的自行车是我爸花钱买的,你爸呢?嘴上说的好听帮过忙没有?”
越说他越气。
他的房子他的工作哪一样不是他老爹挣来了?
他其实心里也多少有一点埋怨,但就算再埋怨有些话也不该说,尤其他不爱听岳丈家的那些事,就算再好又怎样,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你不就是怨我爸上次没帮你吗?”高眉怼着他,“他都说了现在时机不对,你等等又能怎样?好歹我爸还愿意帮忙。”
“你可拉倒吧,落我这就是时机不对,你弟弟往上升的事怎么就能办了?”
“那怎么能一样?你想往上升怎么不找你爸?”
“高眉你搞清楚,要不是我爸你现在有地方住吗?难不成还想指望你那个重男轻女的副厂长爹……”
“卢建国你太过分了……”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争吵了起来,一旁的卢佺看着并没有劝说的意思,从小到大这样的场景已经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回,一开始他还会急得哭,忍着慌乱上前去劝。
可次数多了他连开口的劲都提不起来。
吵来吵去也无非就是为了那些事。
他妈怪阿爷不尽心,他爸怪外公偏心,好像从来都没有想过靠自己往上升上去。
也不怪他是爸妈的儿子,有时候听多了他心里其实也有过埋怨,要不然今天也不会在阿爷离开后就追了上去。
因为那时候他心里也是想着,他是阿爷的孙子那为什么就不能走个捷径呢?
可他完全忘记了一件事。
身上没多大本事想走捷径也走不了。
他真要参与进去,怕是会在一群比他小的学生面前丢尽脸面。
就这么算了吗?
卢佺咬着牙,眼里有些不甘心。
其实他知道以后自己的人生要比很多人来的顺畅,靠着爷爷打下来的基础,他明年也能开始考级,运气好点四十多岁成为高级技术工都不成问题,一个月拿着大几十块钱的工资是寻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原先他觉得这样就挺好了。
明年开始考级,过两年结婚生子。
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什么事都不要发愁。
但现在……他有些不甘心。
凭什么其他人可以他不行?
说起来他的起点还更高,就算加入不了互助小组,他不信自己没有其他办法跨出那一步!
这么想着,卢佺突然站起身朝外走去,正吵得火热的两夫妻看见,连忙喊了一句,“卢佺这么晚你去哪里?”
“我等会儿就回来。”卢佺回了一句,头也不回就消失在黑夜中。
卢伟志这边已经和街道办谈下来,不过除了专门下给四婆婆的单子之外,还下了一些其他的杂活,这些活就没规定让谁来接,全凭街道办安排。
所以第二天学校这边忙得不行,小组正式成立,组员也全都到齐,学校更是分了一个废弃仓库给他们使用,第一天就互相介绍,正式磨合起来。
而街道办那边,也十分忙碌。
家家户户都有闲在家里的人,一家好几口人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就拿江家来说,一家八口人也就两个人在上班,后头那三个还在读书,前头三个却已经闲在家里好几年。
懂事点的跟程华一样,时不时出门蹲点活。
不管是脏活还是累活,只要能有就愿意干,一个月下来也能挣小几块。
不懂事的就是江东阳那样的子女,成了个街溜子,整天到处闲晃,平时找不到人,一到饭点就归家了。
好在不搞些乱七八糟的坏事,虽然没为家里减轻负担,但也没拖后腿。
像这类的家庭是真不少,有些家里负担更大,就有人时不时往街道办跑几趟,一来想着问问儿女们工作分配的事,再来想看看有没有手工活能接。
街道办派发的手工活都是周边厂子下的杂活单子,每个厂都有固定的任务,也是想着分一些杂活下去,这样能让困难家庭多一些进项。
望岗巷街道办这边对接的都是附近的几个厂子。
他们这次还是头一次接到学校的手工活单子,很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谁都巴不得这类单子多点,分派出去能让不少困难家庭挣点小钱。
不过也有人好奇,“其他杂活也就算了,怎么这个编织网指定让四婆婆来做?”
“还能为什么,手艺好呗。”陈慧秀是昨天接待的人,当时也诧异过,他们和那么多厂子接触,也是头一次遇到过要指定人选的。
不过理由也充分,“对方说这次的活有些技术含量,一般人不一定能做好,你也知道四婆婆编织的东西很不错,估计人家是看中四婆婆的手艺来的。”
“挺好的,一角一分一个网子,四婆婆靠这个手艺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拘谨了。”
“可不是么,这人啊还是得会一门技术,有个技术在身怎么都饿不死人。”陈慧秀感叹着,她道:“我现在就特头疼,明年闺女就得中考了,还不知道送她去学门什么手艺,缝纫吧,好像人人都会没什么优势,医护吧,又太难考了些。”
“要不试试机械专业?”边上有人插了一嘴,“老江家的闺女出息了,前几天老江拿着一本荣誉证书满巷子的跑。”
陈慧秀皱着眉头,没立马搭话。
有人却抢先着道:“我也听说了,他家姑娘可真厉害啊,一台大机器呢,听说在外花钱都不一定买得到,他们几个学生弄出来了,有这个本事在身,她以后招工要更容易。”
“不过女孩子学机械……”
“怎么就不能学了?小江同志你们又不是没遇到过,和其他姑娘家有什么不同?秀秀气气,一身看着也干净利索,只要本事大管她是男是女。”
“咳咳!”屋子里走出来一个中年女士,她不满的对着几人道,“你们一个个哪来这么多话?该干嘛干嘛去,别在这开小差。”
紧跟着她又道:“小陈你去趟四婆婆家,跟她说一下接活的事。”
“好。”陈慧秀点着头应下,至始至终她都没接刚刚的话,让一个姑娘家学机械,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就算有一身本事了,人家厂子估计也更愿意招男同志。
“对了。”贾主任似做无意的提起,“这些活啊,还多亏了小江同志呢,要不是她职工学校也不会想到咱们这的街道办,小同志是真不错,还在学校就能做主给别人派活了。”
陈慧秀一惊,“怎么会……”
可主任都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是这样,这也太让人意外了!
拿着单子出门的陈慧秀还有些恍惚。
学手艺,为得就是以后能谋得一份工作,她原先还担心一个姑娘家学机械不容易进厂,没想到这会人家姑娘已经能做主给人派活了……
也不知道怎么想得,陈慧秀突然很想去江家看看,要是运气好碰到江家的人还能跟着聊聊,或许她家姑娘也能多一个选择呢?
这么想着,她走进了江家住的巷子。
江家住在巷子中段,没走多久就到了,只是可惜江家的院门紧闭,倒是隔壁院门口站着好几个人,她问着:“冯婆婆,小谢家出了什么事不成?”
谢绝娣,他们街道办可熟悉了。
遇到事来街道办求助,拉着他们唠唠好久,下班了都没得走。
不过她倒是理解,一个连娘家都靠不住的寡妇,自己不做点什么就只能等着被欺负了。
“嗐。”冯婆婆叹了声气,“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有媒婆上门来提亲了。”

“这样啊。”陈慧秀探头往屋子里看了看, “要遇到一个合适的对象,肯定是好事。”
真说起来,小谢哪怕是个带娃的寡妇, 那也是挺抢手的。
不管是原先的婆家还是娘家基本都没怎么来往,自己有工作有房子,娶回去也不是拖累,说不准日子还能过得更好一些。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