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找个合适的对象结婚留城,她根本就不在意,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撑过两个月!
“那行,你现在就收拾东西,等会你大哥亲自送你去嘉田大队。”
程芬一愣,“这么快?”
“那你还想拖到什么时候?拖到下乡的日子定下来,你和他就得各奔东……”
“我去我去!”程芬连忙应着,“我现在就去收拾东西。”
不过说是这么说,她又没马上回屋,而是又确定了一下,“你说到做到,我要是在大队待了两个月,你一定成全我和蒋大哥?”
“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过?”何泽兰还真想反悔,但是她其实和程芬一样的想法。
程芬真要做一件犯蠢的事,她根本没办法拦下来,因为程芬就不愿意听她的。
如果程芬真的在生产大队待了两个月,那她想拦也拦不住。
程芬撇了撇嘴,小声埋怨着,“怎么就说话算话过?你说好给我一百块钱嫁妆,还不是拿我的嫁妆给其他人买了衣服?”
就算其中有她的份,她也不高兴。
那本该是属于她的钱。
何泽兰听得心是真的凉了,不愿意跟她争辩,“你到底去不去?
“去去去!”程芬飞快地跑回屋子收拾东西。
可她又有什么好收拾的?
除了多拿一套换洗的衣服,她根本就没其他东西可带去。
正打算把换洗的衣服包起来,想了想她又从柜子里翻出了那套新衣服,粉嫩的一套褂子长裤,她穿起来一定特别好看,生产大队的人肯定没见过这么好看的衣服。
这么想着,她把旧衣服拉了出来,将这套新褂子长裤打包背在身上。
等她出来时,江东阳已经等在那了,“走吧,现在赶回去还能吃顿晚饭,不然你得饿一宿。”
“对了,你把自己的粮食带上。”何泽兰也准备了一个竹筐,竹筐里是程芬这两个月的伙食,老屋那边可没多余的粮食供她,还得自己带过去。
江东阳一看那个竹筐就能估算出是两个月的份额,他也没提醒,程芬一下子带两个月的粮食下去,估计没一个月阿爷阿奶就能把她的粮食给吃完。
别说这不属于老屋那边的,就是一坨狗屎落在老屋,阿爷阿奶都会认为是自己的东西。
不过他可没打算提醒,谁吃得多谁吃得少又不碍他什么事,他乐得看热闹。
“重死了。”程芬一脸不耐烦,没伸手去接而是对着江东阳说,“大哥,你帮我背过去吧。”
江东阳笑了,“不是哥哥不帮你,是你这会就得适应适应,这点东西都嫌重,那你以后还怎么在地里干活?要不你还是别去受这个罪了。”
“我去!”程芬立马将竹筐接了过来,背在身上就道:“你们别想让我随便嫁人,我现在就去嘉田大队!”
说完,带头就往外走。
江东阳跟何阿姨打了声招呼后也离开了。
这一路程芬辛不辛苦他不知道,反正他还是蛮轻松的,两手空空什么都不用管,一路荡漾的朝嘉田大队走去。
路上程芬也不是没嫌累。
甭管是暗示还是明说,江东阳都没接话,而是直接让她受不住就回去。
程芬哪里愿意回?
但是唯一能和蒋大哥在一起的可能,她绝对不可能放弃。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爱,反正这一路程芬背着粮食走到脚都起了水泡,硬是被她走到了嘉田生产大队。
她很久之前来过嘉田生产大队,但来的次数不多,江家老屋那边的人不喜欢他们,江叔就不让他们跟着过来受欺负。
不过太久远了,眼前的一切都挺陌生的。
刚刚进了大队没多久,就遇到几个扛着农具的乡亲,其中一人好奇打量着,“东阳,你边上这位是?”
“是我三妹。”江东阳介绍着,“何阿姨的二闺女,程芬。”
“是她啊,真是稀客啊。”
“你三妹怎么来大队了?”
江东阳一介绍,面前几个乡亲更好奇了,谁不知道江湛生后娶得媳妇带了三个小,当时他们再婚,江婆子是从村头骂到村尾,又从村尾骂到村头,谁都知道她不喜欢这个新儿媳妇,骂得那叫一个难听。
不过后来骂得就少了。
因为新儿媳被骂得都不敢上门了,江湛生回来的少,他媳妇回来的更少,也就两三回吧。
也正是因为回来的少,这后娶媳妇的闺女怎么突然跑到大队来了?
“嗐,还不是我阿奶说她腿疼。”江东阳一脸担心的样子,“我爸回不来,何阿姨也得上班,我倒是想天天往家里跑,但怎么说也都是个男人不太方便,小娥还得上学,正好程芬在家闲着,就让她过来照顾阿奶,顺便替家里干干活。”
“哎哟,你一家是真孝顺啊!”
“可不是么,专门跑回来照顾老人家。”
“也是江婆子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么好的儿媳妇她还做什么妖?”
“对啊,小儿媳好,待在城里还惦记着自己婆婆,专门让闺女来照顾,大儿媳也好,里里外外都靠她打理,要不然那一家子得饿死。”
反正谁都好,就那老头子老婆子不行,还有那个当少爷养着的废物儿子,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心瞎眼瞎,偏心偏到嗓子眼了。
江东阳没搭话,“叔婶,不和你们聊了,我得赶紧赶回去,不然阿奶不给我们留饭了。”
“还不留饭?大老远跑来又是照顾她又是帮干活,她还不给你们留饭?”
“东阳,你阿奶不给你留饭,你就来我家吃,我看看他们还要不要脸。”
“那可不行,谁的粮食都不多,我哪里好意思?”江东阳连连摆手,一边往前跑一边道:“不说了,真不说了,”
程芬赶紧跟上去,走了几步回看后方还在大骂江家老屋的人,眼里有些若有所思,刚刚大哥那几句总觉得怪怪的。
可她又想不明白哪里怪。
还没等她想通,前面的人就道:“到了。”
眼前是一个院子围着三间土瓦房。
打理得很整齐,但也能看出很破旧,程芬眼里闪过一丝嫌弃,她得在这里待两个月?
“阿爷阿奶,我来啦!”江东阳抬起手就“啪啪”拍门,这次门开得快,江婆子这段时间都快麻木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江东阳这个讨债鬼隔三差五就往这里跑,搞得她宝贝儿子吃个鸡蛋都得偷偷吃。
“你怎么又来……这是谁啊?”
江东阳咧嘴一笑,“我三妹,她心疼阿爷阿奶干活辛苦,打算在这里住两个月,家里的活、地里的活只管吩咐,挣得都归你们。”
江婆子听到“三妹”刚准备开口臭骂,她没去城里找那个贱蹄子都算她脾气好的了,贱蹄子的小崽子还敢来她家,这不是纯属找骂吗?
可还没骂出来,就听到讨债鬼后面的话,那张老脸变化得那叫一个快,一下子冲出来挽住了程芬的手,老脸上笑得特别灿烂,“哎哟,是叫程、小程吧?小程可真孝顺啊,快快快,快跟阿奶进屋,家里的活……哎哎哟!背了这么多粮食啊……老头子老头子,快给你孙女搭把手,老不死的没眼力见,赶紧着!”
本来江婆子听到有人来白干活她就高兴的不得了。
不管这城里的丫头能不能干活, 真到了她手里,有很多法子压着她干,尤其是这丫头一看就是个好糊弄的主, 她一个老婆子难不成还拿捏不住?
结果还不等她出招,就看到这丫头身上背着的竹筐,悄悄伸手掀开了一角,眼睛都直了。
这么多粮食!
她家弘图终于能吃饱了!
还不等老头子过来, 江婆子就迫不及待伸手去拽她的竹筐,嘴上倒是说得好听,“这么重呀?丫头你快卸下来,让你阿爷替你背进去,你大哥可真不是个东西,怎么能让你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走回来呢?”
程芬也不是完全傻, 她以前又不是没见过江婆子骂人的时候,现在一副好奶奶的样子, 反而让人心里不安, 手里拽着框绳不想松开,可架不住这会江老头也走了过来,老两口合力将竹筐给抢了过去。
江婆子对着老头使了个眼神, 跟着乐呵呵道:“让你阿爷把粮食放到屋里,你就只管放心, 在阿爷阿奶家,难不成还怕我们饿着你?”
她说话的时候, 江老头抱着竹筐就回了屋子。
不过他没往厨房走, 而是进了边上的一间小屋,不难看出就是他们老两口住的地方,程芬抿了抿唇, 不好刚进门就闹得不愉快,回头求救似的望着大哥。
江东阳照样当作没看见。
这便宜妹妹在家凶得很,骂这个傻子、骂那个偏心,在外却一点脾气都没,这算什么?还不是仗着何阿姨他们在乎她。
程芬心里明清得很,不然为什么忍着没嚷嚷?
就是因为她很明白,在这里闹没人会顺着她,她怕挨骂也怕挨打,所以受憋屈了也只能忍着。
江东阳没有替她出头的意思,本身就是送来受些挫折,巴不得她多吃点苦头,省得跟个糊涂蛋似的,被人几句好听的话就骗走了。
对比起程芬,他更多心思放在了院子里的一张竹编躺椅上。
还是半成品,刚刚进院就见到阿爷坐在小板凳上拿着毛刷刷毛刺,不单单用毛刷,还用钳子一点点夹,做工好不好另说,但真的很细心了。
他不过走过去瞧了两眼,身后一人就赶紧叫住了他。
“你别动!这是给你大伯做的,没你小子的份。”江老头跑了过来,也不嫌这把躺椅重,弯身就抱起往屋里走,生怕后面有人抢一样。
江东阳翻了翻白眼,一把还没完工的椅子,有什么好抢的?
有时候他是真搞不懂,怎么阿爷阿奶这么偏心。
他是真的不止一次怀疑爸是不是抱养来的,没道理都是儿子,这么区别对待吧?
可再想想,他爸也不是唯一一个被区别对待的江家血脉。
堂哥们不也是?总不能两个堂哥不是大伯的亲生儿子吧?
那也不可能,他爸像阿奶,堂哥们也像大伯。
实在是搞不懂阿爷阿奶怎么唯独偏爱长子,小儿子和孙子是一个都不疼。
江东阳想不明白也懒得想,大声喊了一句,“阿奶,今晚吃什么?”
“吃吃吃,吃你个大头鬼!”江老太恨不得把人赶走,哪里愿意留他吃饭,就算是从半山腰摘来的野菜也不想给他吃,“天还没黑,赶紧滚回去,以后可别再来了。”
类似驱赶的话说了不知道多少遍,可说得再多也没人听。
江老太没打算往锅里加粮食,多两张嘴照样吃着平日的定量,无非就是每人分出来一些些。
但就算这样,江弘图碗里
堆的最满,其他人碗里也就那么小半碗。
江东阳早就习惯了,他要求不高,能蹭到一碗饭就行,甭管多少反正他吃到嘴里阿爷阿奶都会心疼的不行。
但是他就一个要求。
阿爷阿奶碗里有多少,他碗里就得有多少。
要不然他就掀桌,一来二去哪怕再不乐意江婆子也不敢少了他的份。
江东阳习惯,不代表程芬习惯。
江家也是只能吃个七八分饱的样子,但现在她捧着的碗里面就只有自家吃的三分之一还不到。
哪怕把碗舔干净,傍晚也得饿醒吧。
要是一大家子都是这么吃也就算了,可明显那位坐在中间的中年男子碗里满满当当,再装一点就得流出来了。
她瞧大哥没反应,只能自己鼓起勇气开口,“阿奶,就吃这么点吗?”
要是她没带粮食来也就算了,明明背着一筐粮食过来总不能让她饿肚子吧?
“孙女吃不够吗?来来来,阿奶再给你分一些。”江婆子一脸关爱的样子,起身就将自己碗里的糊糊往程芬碗里倒,一边倒还一边说着,“你们来的不是时候,今天的粮食都上了锅也不好加,等明天,明天阿奶给你多煮一些。”
嘴上说的那叫一个好听,手上却抖的不行,一大段话都说完了还没倒出去多少,程芬反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分一个老人家的粮食,她哪里做得出来?
连忙伸手拦了一下,“不用不用,阿奶你自己吃。”
“好好好,我们家小程真够孝顺。”江婆子二话不说就把碗给收了回去,她还真没那个好心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一个讨人嫌的丫头。
不过是担心做的太过分,把人给吓跑了。
怎么说都还只是第一天,慢慢来,哄着她把粮食让出来、哄着她替家里多干干活。
既不用自己出粮食还能多一个使唤的人,哪怕就是再不喜欢她也不会把人往外赶。
要赶也是赶另外一个,脸上关怀的笑意立马消失,江婆子狠狠瞪着某个人,“吃完了就赶紧滚,别整日往这里跑。”
江东阳当作没听见,继续干饭。
碗里的糊糊没多少,但是桌面上还是放着一些酱菜腌菜之类的,老两口为了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吃口好的,可是专门去请教别人怎么把腌菜做的好吃。
现在倒正好便宜了他。
几筷子下去,装着腌菜酱菜的盘子都快光了。
江婆子心疼的倒吸气,江老头也怕宝贝儿子吃不够,连忙伸出筷子帮着去夹,也不过别人吃不吃得上,只在意大儿子能不能吃得好,“多吃点多吃点,要是不够让你娘再给你盛一点过……盛一点去你房间吃。”
拿过来肯定被其他人糟蹋了,还不如搬到房间让大儿子吃独食。
江弘图倒是大气,“东阳喜欢就让他多吃些,来来来,大伯给你分一点。”
“那成。”江东阳也不客气,直接把碗就递了过去,“大伯你把玉米糊糊也分我一些吧。”
“……”江弘图嘴角抽了抽。
分些酱菜那是因为他吃多了,自留地那么多菜,哪怕做的酱菜再好吃吃多了也会觉得腻。
糊糊却不同,这可是粮食啊。
他要是少吃一点晚上饿肚子怎么办?
可是江东阳能不要脸,江弘图却做不到他那么厚脸皮,尤其是家里还多了一个外人,哪里好意思让一个外人看了笑话?
只能僵硬的笑了笑,想着跟江东阳这个臭小子分一点点。
就一点点!
但他估算错了江东阳的厚脸皮,“大伯你可真心疼侄子,一下分我这么多可真大方,程芬瞧瞧咱们这位大伯,善良又大方,多么让人敬佩的品质啊。”
“……哈、哈哈哈。”江弘图干笑着,只能忍着肉痛分出去一半,分了不说还得拦住爹娘,总不能分出去后还骂骂咧咧,这闹得多不好看啊?
不管怎么说,这一餐江东阳算是勉强饱肚了。
至于其他人吃的好不好和他没什么关系,他这次来也不仅仅是为了来送程芬,眼见着拖到天色渐黑,他别借着天色太晚留了下来。
只不过没打算待在老屋这边过夜。
老屋一共三间房,一间住着老两口、一间住着大伯大伯娘,还有半间是厨房另外半间就是两个堂哥的住宿。
完全没他爸住的地方,自然也没他能待的屋子。
现在多了一个程芬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分屋子,但这跟他没关系,他早就跟堂伯打好了招呼,晚上去他家借宿,顺便半夜一起去一趟水库再弄几条鱼。
江东阳走的时候,江亮两兄弟送他一程。
离开院子没多久,确定周边没人后江东阳小声叮嘱着,“家里多了个人你们谨慎点,可千万别让程芬发现了,她就是大麻烦。”
“放心吧,家里我妈会盯着。”江亮保证着,捞鱼的事已经做了不知道多少回,但除了妈之外他们两兄弟没跟老屋任何一个人说。
江伟跟着点头,“妈之前就叮嘱过我们得把这件事瞒住,肯定不会让其他人知道。”
江东阳点了点头。
大伯娘做事他放心,要不是有点能耐也不会在老两口这么偏心的情况下还把两兄弟给抚养长大。
不过他还是多嘴问了一句,“你们以后有什么打算?你们的钱在我这攒了快有四五十块了,想娶个媳妇都没问题。”
除非一些人家狮子大开口,一般情况下乡下的彩礼大概也就二三十块钱,再置办些物件办个酒席,四五十块钱完全能娶个媳妇回来。
但难就难在,老屋那边的人要是知道他们两兄弟有这笔钱,那是宁愿拿给江弘图大吃大喝也不会愿意让他们拿着娶媳妇。
而且都是一家人,那两个老东西要是强来,堂哥他们还真没办法拒绝。
江亮抿了抿唇,很显然他也是知道这点。
没分家的情况下,他们头上压着三座大山,不管是阿爷还是阿奶又或者是他们亲爸,真要是闹着让他们把钱上交,哪怕请大队长过来他们也没办法拒绝。
除非分家,以后各过各的。
江伟开口,“要是能分家就好了。”
江亮自嘲的笑了笑,“哪里分得了,他们都还等着我们干活挣工分养他们,又怎么可能放我们走。”
在阿爷阿奶的眼里,他们根本就不是孙子,而是供养着他们宝贝儿子的老黄牛。
“这还不好办,那就不干了呗。”江东阳双手搭着后脑勺,一边朝前走着一边笑着道,“你们也是太好欺负了,要是换做我我早就甩手不干了,反正家里有个懒汉,也不介意再多几个,说不准阿爷阿奶受不住,你们不想走他们还得赶你们走。”
他还真不是说着玩玩,都是江家的种,凭什么江弘图能一觉睡到大天亮?凭什么他重活累活都不用干就有饭吃?
那他也不干,真要狠下心跟着江弘图学一学,谁又能奈何得了他?
一个人真的想犯懒,没人能拉得动他去干活,“要是觉得没脸装懒汉,那就装病呗,起床的时候装起不来、干活的时候直接往地里一倒、人前装着抽搐几下,老屋的人要逼你们去干重活,大队长都不一定敢让你们干。”
说难听一点,万一一个不好死在地里怎么办?
大队里没人愿意担这个风险,只会劝着让他们回家多歇歇,反正他们不管是多干还是少干都不会影响自家。
可要落在老屋那边就不同了。
江弘图还能偷偷开小灶,还能那么清闲的坐在躺椅上休息,还不是因为他们有三个苦力。
大伯娘和两个堂哥。
都是干活的好手,三个人养着一家六口,把江弘图养的白白净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少爷呢。
可他们要真的甩手不干了,着急的就是阿爷阿奶他们,没人挣工分养家,怎么可能不着急?
“这……”
“对呀!怎么可以不干活!”
江伟还有些着急,“可都不干活的话我们吃什么?”
江亮挠了挠头,然后眼里带着求助看着堂弟。
“你们在我这攒了快五十块钱,还怕饿死不成?”江东阳有些好笑,两个堂哥就是太老实了,反而大伯娘和自己有些共同话题。
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大伯娘也是个懒婆娘,要不是怕自己的两个儿子饿死,也不会从一个懒婆娘变成大队最能挣工分的妇女。
不过那时候也没办法。
不像现在他们还有五十块钱这个后路,那时候要是再懒下去,江弘图还有两个老家伙供着,还小的两个堂哥怕是真会饿死。
现在就不同了。
装懒不干活,最好还抢着家里的粮食吃。
吃不饱就跟江弘图一样偷偷开小灶,看最后谁能熬得过谁。
江东阳敢肯定,要论装懒整个江家就属大伯娘最能装,“这事先不急,你们私底下和大伯娘说一说,真要靠这个法子分家哪怕就是要给老屋一笔养老费,那也划算。”
没继续往下说,到了堂伯家就早早歇歇,一觉睡到凌晨两三点的样子,就被叫醒一同悄悄去了山上的水库。
江东阳这边捞鱼捞的还挺顺利。
一个个都是小心谨慎的性子,每一次也不求多,捞个十来条就收了手,趁着大队其他家里还没动静时又悄悄下了山……
而江小娥这边却吃了闭门羹。
去了四婆婆家话都还没说完就被赶出了门,边上的人还劝说老婆婆的性格古怪让她少来。
古不古怪暂且另说,但是手艺是真的好。
江小娥进门后就打量过四周,四婆子家里挂了不少编织用品,不管是大件还是小件,做工精细、紧密均称,没个几十年的手艺还真做不出来。
既然婆婆不愿意搭理她,那就找她愿意搭理的人试试。
为此江小娥专门称了小半袋的瓜子,对着眼巴巴瞅着的南阳招了招手,“过来,想吃吗?”
“想!”
江小娥将袋子搁在他手上,“那就帮五姐办个事!”
这条巷子住了不少人家,大伙都爱往巷子口的花坛边去,这边正好是一个十字路口,宽敞又便利,老人爱在这下棋、小孩也爱在这玩闹。
可今天却有些稀奇。
十来个孩子没去巷子口,反而跑到了巷子后面的死胡同那边玩耍。
其实平常孩子们不愿意往这边跑。
死胡同里面搭建了几个木棚,住的都是一些孤寡老人,有些年纪大了腾不出手收拾,味道难免会有些重,再加上这边的巷子有些狭小,两边都是高墙,连太阳都很难照过来,天色稍微不好这边就显得很暗。
哪哪都不好,孩子们自然就不愿意跑到这里玩,除非这里有什么东西吸引他们。
四婆婆是听到门口的嬉笑声醒来的,以往这边安静的不得了,安静到心里空空的,好像只剩下了自己似的。
这次被闹醒,她非但不生气反而还挺高兴的。
她没像以往那样在床上躺半天才起身,而是赶紧收拾收拾自己,推开了“咯吱咯吱”响的木门走了出去。
门一推开,就看到巷子里的孩子们在她门前玩耍,那稚嫩又高亮的笑声让她脸上忍不住浮现了些笑意。
“四婆婆。”
“四婆婆你醒啦?”
“婆婆,我们能在你门口玩吗?”
“能,当然能!”四婆婆连连点头,她转身走进屋子,没一会又捧着一个竹编的小盆出来。
小盆里面装的都是一些用竹编的小玩意,她对着他们招了招手,“来来,婆婆编了些蝴蝶和蜻蜓,你们谁要?”
“我要我要。”
“四婆婆我不要了,你先前送我的小鱼还挂在门脸上。”
“四婆婆我可以要条小蛇吗?妈妈说我属蛇。”
“好好好,婆婆下回给你编。”四婆婆不觉得麻烦,反而很高兴的应了下来,她见他们挑选完,便问道:“你们今天怎么来婆婆这边玩了?不是说这边太阴暗了吗?”
“是南阳哥哥让我们来的。”
“江南阳给我们瓜子吃。”
“他说只要我们来这边玩就给我们一小捧瓜子,我数了,有十三颗!”
“你数错了,明明是十四颗。”
“我没错我没错,桂妹子羞羞脸,自己算错了还说我错了!”
“狗蛋,你信不信我揍你……别跑,臭狗蛋!”
四婆婆扬了扬眉头,对着蹲在墙角嗑瓜子的江南阳招了招手,“过来。”
江南阳过去了,走到跟前第一件事就是朝婆婆手上塞了一把瓜子。
一共十二颗。
那两个小笨蛋都算错了。
每人十二颗瓜子,绝对不可能多一颗,每一把他都数的清清楚楚,命都能给出去瓜子绝对不能多给一颗!
“婆婆不要。”四婆婆没收,她从来不白收别人的东西,她问:“为什么带他们过来玩?”
江南阳犹豫了一秒,就把推回来的瓜子装进了兜,“五姐让的。”
这个回答并没有让四婆婆感到意外,轻声道:“她眼睛倒是厉害。”
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听着他们嬉笑打闹的声音。
在这时候四婆婆才感觉自己没那么孤单。
老伴走后,她身边就再也没人陪伴了,每天待在狭小的棚屋里,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过的麻木,除了发呆就是发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她的棚屋边上不是没住人。
这边也住着几个五保户,和她的情况差不多,也都是无儿无女连个亲人都没,可他们待在一块又能聊什么?
聊他们彼此凄惨孤独的人生?
还是走到巷口去迎那些时不时望过来的同情眼神?
那她还不如待在屋里发呆。
只有面前这群孩子们。
不会和她拉家常,也不会露出同情怜惜的眼神。
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就仿佛能驱赶心中的悲凉,只可惜孩子们不愿意往她这边跑,即使送出去一些竹编的小玩意,也很难把他们留在这里。
没想到江家那丫头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她想了想,轻声,“也难为她想出了这么个法子,我要是不见见她,都对不住你们花的钱了。”
“啥?”江南阳没听清。
四婆婆笑着点了点他的脑袋,“去把你五姐叫来。”
“哦哦。”江南阳点着头,一边朝外走着一边对周边的孩子们道:“说好啦,不到饭点不准走,谁走了就把瓜子还给我。”
一个小矮子赶紧把双手背在身后,“我不走,我可喜欢在这玩了。”
“狗蛋不走我也不走。”
十来岁的丫头眼睛一亮,“南阳哥哥我替你看着,能不能多给我几颗瓜子?”
江南阳没搭理她,想从他手里多拿几颗瓜子,那是不可能的事!
像这种盯梢的事还是得自己来,万一有人提前走了,他还能拿回来几颗瓜子。
所以一路狂奔回家,没几分钟又拽着五姐回来,“四婆婆,我把五姐带来了!”
江小娥站稳, 脆声打着招呼,“四婆婆好。”
四婆婆打量着她,过了一会才点了点头, “进来吧。”
先转身走进了屋子,她缓缓道:“你把昨天说的样式再说一遍,要是能做我就替你做了,算是婆婆送你的。”
紧跟着顿了顿, “瓜子就别再给了,婆婆还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