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她转向这里最精致的像花朵一样的糕点,方兰在耳边继续给她介绍:“这是玉兰酥,是用......”
董玉婷在它身上没有闻到油香,是一种甜香,就知道这是个甜口的糕点,但她没想到其中还别有洞天,每一口都能咬到馅料,甜软松香是她对这道糕点的感受。听了方兰的介绍,才知道这朵“花”的每一面都铺满了果酱,她本身并不喜欢吃杏子,因为不喜欢吃太酸的东西,买糖葫芦也从来不买山楂的,不过玉兰酥里的杏子酱加入了蔗糖和蜂蜜,使酸甜达到了一个平衡。
第27章 安宁坊 董玉婷本想着自己吃一……
董玉婷本想着自己吃一些, 然后剩下的分给秋荷等人,谁知一口糕点一口茶,不知不觉六个盘子里的糕点都被她给清空了。
春月喜道:“夫人是饿了吧, 要不然我让厨房做快点午饭。”
秋荷则想的更多:“夫人前几天都没好好吃饭, 今天可要多吃一些。”
前些天受噩梦的困扰,董玉婷精神不佳,胃口也不好,作为大丫鬟的秋荷很是担心, 她觉得不好好吃饭就是得病的开端。
董玉婷拿帕子擦了擦嘴。
方兰和王明月局促不安的绞着手指, 等待着董玉婷的宣判。
说实话, 方兰的手艺不错, 是好吃的,但应该和那种名厨还差一点距离。自从来到这里, 以前不曾吃过的山珍海味现在全尝过,嘴巴也自然而然的变得挑剔了。以前她眼中的饭只有能吃和不能吃, 现在吃的多了, 舌头学会了分辨,知道好吃和不好吃的区别了。
不过她想了想自己那间小铺子的地段,处于安宁坊的西市。
京城被瑞祥大街分割成了两个区域, 东边为福熙坊,西边为安宁坊。安宁坊是平民百姓聚集的区域,福熙坊则是富人生活的区域。
并且她那家铺子的规模也不大,用方兰这种厨艺的师傅刚刚好。
董玉婷温和的问道:“我听陈大家的说, 你们是来投奔亲戚的,方便问一下你们是为什么要来京城?”
提起这个,方兰的眼眶有些红,她吸了吸鼻子:“我们一家原本住在清原县, 家乡发生了水患,迫不得已才来京城投奔亲人。”
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们一家也不会离开家乡。
这里毕竟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许多人一生都只待在一个地方。
董玉婷怔了一下,问道:“清原县,是在幽州吗?”
方兰点点头:“是的,夫人。”
春月大叫:“幽州,那不是......”话说到一半,春月生生打住了,虽然李凌川去幽州治水这件事已经不算是秘密,但也不该由她在外人面前把这件事说出去。
方兰和王明月疑惑的看向她,春月尴尬的摆摆手:“没什么......”
秋荷暗暗瞪了她一眼,觉得是夫人最近脾气温厚,让春月越来越没有规矩了,改天得好好说说她。
秋荷是一等丫鬟,可以管教春月这个二等丫鬟。她又转过头,害怕夫人担心,好不容易今天夫人才心情好点了,要是因为这个让夫人难过,必须要狠狠罚春月一通。
董玉婷知道李凌川现在平安无事,停顿一下,就继续问道:“那你们还会回去吗?”
她要是雇佣人,就打算雇佣一辈子了,就算最后生意不好,以她现在的有钱程度,她也不会开除她。
但要是方兰最后要离开,她就需要考虑一下了。
方兰看出她的迟疑,连忙说道:“我们不回去了,夫人,我们打算在京城里住下去。”
一场洪水将她们的房子给吞噬,年纪大的公婆和自己两岁的女儿也被卷入水中不见踪影,那里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并且来到这里,见到京城的繁华,她们一家就更不想再回到那个地方,她有做糕点的手艺,丈夫是木匠,她们一家定能在京城里生活下去。
方兰渴求的望着董玉婷,紧张的心马上就要跳出来了,王明月感受到娘亲的情绪,握了握她的手。
见她还在思考,方兰语无伦次道:“夫人......我,我还会做其他糕点,云片糕、绿豆糕、桂花糕......我都会做,我以前在清原县的时候,家里就经营着一家点心铺子,我还略识得几个字,我......”她像是贩卖物品一样,积极的介绍自己,展现自己的优势。
王明月也鼓起勇气帮她娘说话:“我娘会的可多了,做的哪种糕点都很好吃!”她眨巴着眼睛,望着这位夫人。
“你觉得这些糕点放到铺子里卖,定价多少?”董玉婷问道。
方兰悄悄把手上沁出的汗水抹在衣服上,拘谨的回答道:“夫人,我做的这些糕点用的食材都不算昂贵,萝卜糕可以定五文一斤、柿子酥和玉兰酥六文一斤、椒盐胡饼七文一斤、鲜肉饼八文一斤。”
陈大家的皱了皱眉,欲言又止。
董玉婷注意到了她的神情,问她:“你觉得这个价格怎么样?”
陈大家的道:“夫人,这价格在西市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太便宜了!这价格至少得再提个五、六文。”她比着手掌。
方兰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她忘记这里是京城,什么东西都贵了,她刚才说的价格在清原县合适,在价格却不是做生意了,而是做善事。
“夫人,我......”方兰懊恼的想哭,她怎么能忘记这一茬,要是夫人觉得她胡说八道就糟糕了。
董玉婷抬了抬手,示意她稍安勿躁。经过刚才的问话,她觉得方兰很合适做她铺子的师傅,她刚才能快速说出价格,说明她在清原县经常接触这门生意,而且做的糕点味道也不错,她再定个合适的价格,铺子的生意说不定就会好起来。
“秋荷,你去让车马司备两辆马车,我要去铺子上看看。”董玉婷兴奋道。
“夫人要去西市?”
“对。”像她们这种身份的人,经营的铺子一般都是交给身边的人去办,只在家坐着数钱就好了。但董玉婷没这种想法,她想全权参与这家店的经营过程。
秋荷得到肯定的答复,连忙去了。
陈大家的却有些紧张起来,怕铺子现在的样子令夫人不满意。
“夫人,要不让我收拾一下您再去吧。”陈大家的小声道,“铺子现在还没收拾......”
董玉婷起身往院外走去,“没关系,说不定我会有别的想法,到时候一并收拾了。你们也跟着来吧。”
陈大家的没办法,只能跟上。
方兰和王明月对视一眼,连忙加快脚步跟到董玉婷身后。
这府邸这么大,稍不注意,她们怕自己迷了路。
董玉婷和秋荷、春月坐前面的马车上,陈大家的和方兰、王明月坐在后面的马车上,她们还是第一次坐马车,有种新奇的感觉。
王明月摸了摸屁股下的软垫,比她身上穿的衣服还要光滑,车上还弥漫着一股清香,塌边的小柜子上放着一个八角食盒和一套茶具,里面是一些糕点和酸梅。
“娘,车上还放着吃的!”王明月激动的低声道。
从那位夫人出来到现在,一盏茶的时间都没有到,车上就准备的如此齐全,方兰心里更加敬畏,见女儿还要伸手拿东西吃,连忙拉住她的手:“不要乱动。”
陈大家的虽然不在府中,但她自觉是夫人的人,得意道:“让她吃吧,这些吃食本来就是备给我们的。”
方兰还是不愿让女儿动,她想给董玉婷留下一个规矩的印象。
陈大家的却拿着糕点要塞给王明月,方兰见女儿眼巴巴的望着,想起她们一大早就过来,忙活了这么久还没吃饭,在厨房干活的时候女儿那么卖力,她也忘记让女儿先垫垫肚子,于是说道:“那你吃吧,小心别掉了,不要把马车弄脏。”
王明月飞快的接过,饿了的时候吃东西就会变得很香,她一只手放在下巴底下,怕食物残渣从嘴巴里掉出来。
“娘,你也吃。”
方兰小口咬着,心里更加惶恐不安,因为她觉得车上摆的糕点也很好吃,那这位夫人还能让她做这里的糕点师傅吗?
马车驶进安宁坊,街上的百姓纷纷避让,带着好奇的目光往车上瞧。
因为董玉婷不在跟前,王明月变得大胆起来,掀开车帘往外面看。
陈大家的骄傲道:“虽然咱们这是西市,但东市有的东西,我们这也有,西市有的东西,东市却未必有,有几家铺子是老字号,有些贵人都遣家里的仆人来我们西市买的。”
王明月很给面子的“哇”了一声。
京城区域划分严苛,西市里没有摆摊的摊贩,一条街都是铺子,在西市后面的一条街上,才有了走街串巷的摊贩,久而久之,这条街就有了草市街的名字,不过在执金吾敲响鼓声的时候,这条街上就不准再有人摆摊,想买东西就只能去西市。
再往后面的一条街巷走,就是百姓居住的地方。方兰家的那位亲戚虽然是个校尉,却只是个九品官,买不起福熙坊的房子,就住在这里。方兰前几天只去过草市街,还没来过西市,今日一见,果然处处都不一样,光是道路就比旁边的草市街干净整洁的多,一排排赤红橙黄的幌子张扬夺目。
如果能在这里有一间自己的铺子......方兰晃了晃头,想什么呢,当务之急还是要夫人留下来她再说。
董玉婷下了马车,抬起头,红色幌子上直白的写着糕点两个字。
这名字得换一个。董玉婷先记下这个问题,随后走进铺子,店面不大,大概也就三四十平方米的感觉,正门口摆着架子,糕点就摆在上面,原来的糕点师傅家就住在旁边的街巷里,每日做好糕点再端来。
第28章 雇工契 大概是在李府太久了,……
大概是在李府太久了, 这间铺子她都觉得有些逼仄了。
陈大家的看着夫人在铺子里转了一圈,目光里透露着不满。
“夫人,咱们租出去的一间铺子在东市, 那儿要比这里大很多。”
东市吗......福熙坊住着的至少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和家里非常有钱的商户, 物价比西市也要高很多。当初永乐侯夫人给的她几间铺子,东市的都租出去了,西市的则留着做生意。
东市的铺子虽大,但地段就不好了, 西市的铺子虽小, 却在最繁华的地段。
更何况, 东市那边有富商开的卖南方糕点的铺子, 她没那个信心和人家竞争。
还是先把这间铺子经营好再说吧......董玉婷眼中的坚定慢慢凝结,心里飞速的制定起计划。
“先把这个幌子给撤了吧, 铺子重新取个名字,就叫酥香阁, 方兰做的玉兰酥, 以后就是我们铺子的招牌。”
方兰愣了一下,等王明月激动的握住她的手,方兰才反应过来,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董玉婷继续说着她的计划:“这里能开扇窗户吗?”
陈大家的道:“应该能,这事得让木匠和泥瓦匠来。”
方兰脸红道:“夫人,我丈夫就是木匠, 不若让他来看看。
董玉婷微微颔首:“可以,除了开窗户,还需要再做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正需要木匠来干。”
方兰飘飘然的像立在了云端,今天怎么这么好运,不仅自己找到了活干,还给丈夫找了活。
铺子坐北朝南,南面的墙上却没窗户,一天到晚除了正门口有阳光照进,屋里阴暗暗的像是在洞里。
“春月,等这里开了窗户,你带人从花房搬几盆花来,要品种不一的,把铺子给装点一下,有几盆放在外面,摆在窗户底下,这样路过的百姓也能看到。”董玉婷兴致勃勃的说着,脑中幻想着酥香阁以后的画面,过往的百姓被一阵食物香气勾引过来,然后看到窗户下方摆着的娇嫩欲滴的花朵,金灿灿的阳光从窗口照进屋子,里面的环境更是清新雅致。
春月笑的眼睛弯成月牙:“知道了夫人,奴婢保证搬几盆漂亮的花来。”她暗暗想:这样她岂不是能出府了。
董玉婷对陈大家道:“还有架子也不要摆在门口了,往里面放,要是有人来买,就请他们进来。西边放糕点,东边放桌子椅子,店里以后还要准备一些茶水,客人想堂食也可以。”
陈大家的:“那不就和茶肆一样了吗?”
“茶肆专卖茶,糕点只是其次,咱们的重点则是糕点。方兰,回头请你丈夫雕刻七个木牌,把糕点的名字,价格写上去,挂在柜台上,咱们店里先暂时卖今天做的那六种糕点,剩下一个木牌上写上花茶,若要在店里堂食,花茶免费喝。”
“等到过节的时候,铺子里再额外做糕点,端午粽子,中秋月饼......天再热一些的时候,铺子里再备上凉茶供客人喝。”董玉婷从铺子里走出来,“都记住了吗,暂时先把这几件事办好,等我后续想到什么,再让秋荷告诉你们。”
陈大家的和方兰直点头。
董玉婷环视四周,扫过铺子里的三名员工,“你们做糕点的地方在哪?离这里远吗?”要是铺子再大些,她就让人开个厨房,新鲜出炉的糕点怎么也要更好吃一点。
陈大家的道:“离这里不远,就在草市街后面。”
“我去看看。”董玉婷要考察一下厨房的卫生情况,免得卫生做的不好,让客人吃坏肚子。
安宁坊大街小巷都有过路的百姓,马车慢悠悠的行过两条街停下,这条街上的百姓还从来没见过有人乘坐马车来这里,悄悄扭过来头打量着她们。
是来做什么的?他们只见到几个人簇拥着一个人进去了。
陈大家的快步上前,给董玉婷打开屋门,这是一家一进的院子,三面设了房屋,西边的房屋就是厨房,正屋是现在铺子里的糕点师傅住的地方。
“夫人,这间院子也是咱们的,师傅就在这里做糕点,做好后让小丁蒙上屉布端到铺子里。”
董玉婷在心里估算了一下距离,从这里到铺子上步行的话差不多要六七分钟,不算太远,但路上行走,不免会粘上灰尘。
“陈大家的,你最近去铺子附近的店铺打听打听,看他们有没有想要卖出店铺的,若是和酥香阁挨着最好,到时候把厨房搬过去,这里离铺子还是有些远。”
一个男孩儿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仰着头问:“你们是谁啊?”
厨房里走出一个妇人,拘谨的看着她们,把男孩儿拉到身后:“陈婶子......”她给陈大家的说话,眼睛却一眨不眨的看着董玉婷。
“这是夫人,咱们东家。”
妇人忙拉着男孩儿要给董玉婷跪下。
“别跪,快起来。”
陈大家的将妇人拉起:“她是点心师傅王芳,这是她儿子,她也是可怜人,丈夫死的早,不过她手艺不错,我看她们孤儿寡母的,就让她们留下来了。”
“见、见过夫人。”王芳忐忑道。
她听陈大家的自豪的讲过她们铺子的背后之人,但从来没见过,今日一见,果然和她们有着云泥之别,王芳把沾着面粉的手背到后面。
陈大家的把方兰领过来:“这也是咱们的点心师傅,你们认识一下。”
方兰浅笑着对她点了点头。
董玉婷走进厨房,大致看了一眼,环境不错,瓶瓶罐罐摆放的整整齐齐,可见王芳是个爱干净的人。
王芳在外面低声问陈大家的:“陈婶子,夫人要收回这间院子吗?”
她和儿子相依为命,攒下来的钱倒是足够买一间小院了,就是有些舍不得。
陈大家的摇摇头:“不知道,夫人没说,应该不会收回院子。”
董玉婷看过后,就离开了这里。回到铺子中,和方兰签订雇工契。
契上要写工钱与食宿、身份信息、工作内容、期限,最后由雇主、雇工、保人签字,还要拿到市署登记。
立契人方兰,年二十七岁,系幽州平南郡清原县人。京城安宁坊西市酥香阁陈淑名下做伙,每日卯时上工,戌时歇息,专司揉面、制作糕点。月钱一两,食宿于石头街第三家。佣工三年为期,未满不得辞工。
陈大家的指导着方兰写下来,拿给董玉婷看。
方兰以前在清原县的时候也写过雇工契,只不过那时候她是雇主,开给点心师傅的月钱也不过半吊子钱。
月钱一两,也就相当于府里的一等丫鬟的月例。
“在月钱后面再写上,每月给糕饼两斤,米一斗,逢年过节再给其他东西。”
陈大家的“哦”了一声,不情不愿的转过身拿笔去添上。
董玉婷道:“放心吧,这些福利铺子的人都有。”
陈大家的又眉开眼笑起来:“谢谢夫人。”
王芳拉着儿子赶紧道谢,方兰也紧随其后,拉着王明月给董玉婷道谢。
写好雇工契,众人去往市署。
写好的雇工契一份要留在市署,一份自留。市丞懒洋洋的靠在圆椅上,这会儿刚过了午后,市署里人不多,他也愈发懒散,接过陈大家的递来的雇工契,他正准备扔给底下的市佐去抄写,忽然瞥见雇工契上的保人,是工部治河总督的夫人,他精神一震,嘴角高高扬起,亲自抄写雇工契。
“这就是铺子里的点心师傅?”市丞笑着问道。
陈大家的道:“正是,她做的南边的糕点可好吃,市丞大人到时候一定要来我们铺子尝尝。”
“当不起大人。”市丞道,“只是这糕点会不会很贵?”
“怎么会?我们铺子里的点心价格一向实惠。”
“那我一定要去尝尝,南边的糕点我还没尝过呢。东市有卖南边的糕点,就是那价格,实在是吃不起啊。”市丞苦笑道。
“大人尽管去尝,贵了我自个儿掏腰包送你。”陈大家的也笑,“就是期望大人能帮我们宣传一下,我们铺子里不仅能吃到美味的糕点,还有免费的花茶可以喝。等天再热一些,还有凉茶能喝。”
市丞有心讨好陈大家的背后的董玉婷,满口答应:“行!这事儿交给我。”
方兰走出市署的时候还晕晕乎乎,没想到这事儿竟这么容易的办成了,她去市署的时候那些官员总是趾高气昂,不给她找点麻烦都不行,哪里像这个市丞态度这么好。
方兰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位夫人的缘故。
她看向市署外停着的马车,暗自发誓定要做好糕点,不辜负夫人的好意。
董玉婷接过雇工契,在马车里对她们说:“你们坐那辆马车回去吧,有什么事我会让秋荷通知你们,我交代你们的事情也要记得去做。”
董玉婷又去了东市逛了一圈儿,果然要比西市更加繁华。在这条街上,像酥香阁这样的小铺子根本就找不到。道路也更宽阔平整,六辆马车可以并驾齐驱,而西市那条街,却只能同时行驶两辆马车。
满街弥漫着诱人的食物香气,各色的食物根本不重样,除了酒楼、卖吃食的,还有听曲说书、茶肆、布庄、药馆赌坊......看得人眼花缭乱。
回了李府,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候,冬枝得知董玉婷还没吃饭,马上遣人让厨房热菜。
“把这些糕点,拿给瑶姐儿、翰哥儿、睿哥儿他们。”这是她在东市的如意斋买的,自己也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方兰的厨艺不如他们。
幸好她没大胆到带着方兰去东市做生意。
第29章 雇工的影响 安宁坊靠近城墙的……
安宁坊靠近城墙的那条边沿街上, 民宅要比其他街上的民宅大一些,只因这里住的都是九品校尉。若放到其他地方,校尉也算是一个体面的官职, 但放在藏龙卧虎的京城, 九品小官根本不够看。
每日卯时,他们就要沿着城墙绕京城开始巡逻。
“王旭,走,去西市飘香十里吃面去!”
叫做王旭的校尉顶着黑色官头, 一身圆领袍服勾勒出他强壮的身材, 虽然已经三十多岁, 不过因每日习武操练, 使他没有中年发福。王旭正大步往家里走去,讪讪对同僚道:“不了, 我回去吃,家里已经做好饭了。”
同僚还想劝他, 却见他步步生风, 转眼就没了踪影。
一校尉低声笑说:“行了,你不知道他家来了亲戚,这几天他家母老虎正生气呢。要是还在外面吃饭, 他家母老虎准饶不了他。”
“还有这事儿?”
“是啊,听说是家里发大水,来投奔的,来的时候就提了几个破破烂烂的包袱, 说是要暂住几日,你不知道他家母老虎登时眼里就冒出火了。”
“哎呦,原来是这样,难怪这几天叫他出来都不出来。”
......
边沿街第六间。王旭推开门进去, 这是一家一进带后院的宅院,他们一家四口住在这里,不过在亲戚来了他家之后,原本还觉得空旷的家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王旭因为巡逻的缘故,要与人交接,家里吃午饭的时间就推迟了半个时辰。
赵喜花见他回来,也没说什么,去厨房将做好的饭菜端出来。
王旭将佩刀放到屋中,脱下官服,换上一身轻便的衣服,再去厨房帮妻子把饭菜端出来。
“金儿呢?”
金儿是他和妻子成亲许多年才有的儿子,夫妻俩很是疼爱。
赵喜花瞧了一眼西耳房,露出一抹笑意:“峰哥儿教他认字呢。”
她又小声在王旭耳边道:“我看让咱们金儿读书吧,峰哥儿说他学的可快了,教一遍就会。”
难怪喜花今日看起来心情不错,原来是这个缘故。
王旭沉声道:“金儿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哪里坐得住,再说了,说不定这是峰哥儿的客套话,你还当真了。”
赵喜花不满的看着他:“有你这么说儿子的吗?我看金儿真在读书上有天赋,将来或许还能考取功名。”
王旭嘿嘿一笑:“那我就等着享儿子的福了。”
赵喜花说:“那我得赶紧想想让金儿去哪个学堂,他都十岁了,现在去会不会晚?”
王旭不以为意道:“不晚,有许多人到四十岁还考试呢。”
赵喜花彻底决定就让王金走读书的路子,“行了,你去叫爹出来吃饭,我去叫金儿和峰哥儿。”
随着天气渐渐炎热,家中人口增多,他们一家便不在屋子里吃饭,而是改到了院子里。
“峰哥儿,你爹娘和明月呢?”王旭问道。
王明峰拘谨的坐在桌边,“堂伯父,他们出去找活儿干了。”
王旭点点头,把一盘酥鸡肉放到他面前:“峰哥儿放开了吃,看你弟弟这么壮。”
赵喜花瞪了他一眼,夹了一筷子肉放到王明峰碗中,他颇有些受宠若惊:“谢谢堂伯母。”
赵喜花笑的瘆人:“峰哥儿,你读书累不累。”
“还行。”
“那让金儿跟着你读书吧,我平时里也忙,没空管他,你空闲的时候教教他,让他认个字。”赵喜花笑意更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们一家住在堂伯父家中,王明峰哪里敢拒绝。
王大钱年纪大了,迷迷糊糊的只听了读书两个字,嚎道:“读书好啊!读书有前途!”
赵喜花附和着:“是啊是啊,金儿聪明,就让他读书。”
王旭问埋头吃饭的儿子:“金儿,你想不想读书?”
王金犹豫不定,咽了口中的饭道:“嗯……都行吧。”
赵喜花嚷嚷道:“他哪里懂什么,让他学就好了。金儿,你要听哥哥的话,知道吗。”
王金被他们夫妻俩疼爱的不知世事,爹娘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正说着话,王利夫妻俩带着女儿回来了。
王旭起身搬来板凳:“快坐,还没吃饭吧。”
赵喜花则问:“怎么样?找到活了没有?我跟你们说,京城的人可挑剔了,得手艺极好的人才能去干,要是不成,你们就先去当个帮闲,什么活都能接,有时候还有住在福熙坊的贵人家需要人手,特地来咱们这儿找帮闲呢,说不准你们好运就入了贵人的眼!进去伺候贵人了!”
王旭皱了皱眉,在桌子底下拉了拉妻子的袖子,这说的叫什么话!
“堂嫂......”
王利正要说话,王明月清脆的声音响起:“我娘找到活干了哦,她还帮我爹找到了呢!”
王旭眼睛一亮:“这么快?去哪家铺子上做活?我就说,堂弟妹做点心那么好吃,还愁没有铺子要她。”
赵喜花在桌子底下狠狠拧了一把王旭胳膊上的肉。
方兰微微一笑:“在西市酥香阁做点心师傅,签了三年,已经留了雇工契到市属,过几天就去上工。这几天铺子要重新装潢,需要木匠,我就推荐了王利去。”
赵喜花有些不舒服,像是看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突然过的更好了一样。
“酥香阁?我怎么在西市没见过?”
方兰不卑不亢道:“是才换的名字,原先就简单写了糕点两个字。”
她想起这些天在王家受到的白眼,又提了一句:“那铺子的东家是福熙坊的李家,我今天和明月去了她们府邸,可真大,我和明月差点就迷了路。”
王旭身为九品校尉,听到福熙坊三个字,耳朵动了动,追问道:“哪个李家?”
方兰说:“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我也没敢多问。”
赵喜花内心的嫉妒像沸腾的泡泡一样接二连三的冒了出来。
“不是什么大官吧。”
王旭兴奋道:“住在福熙坊的,怎么会有小官。”
赵喜花心里那点子让儿子读书的喜悦也没有了,闷闷不乐的低头吃饭。
王大钱不知道又听到了哪个字眼,大声道:“那你们可要好好干,能搭上福熙坊的人,这就是一门关系......”
一顿饭吃完,方兰去洗了碗,然后才回去了西耳房。这里原本放着杂物,因他们的到来,杂物堆放到了外面的草棚下。
王明峰坐到靠窗的位置念书,王明月把一件破了的衣裳放在腿上,开始缝补起来。以前家里算不上富有,但也不至于穿补丁的衣服,现在家中没有银子,只能把旧衣服补补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