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的庶子庶女都养在曾惠妍身边,但她可没那个好心替他们争取什么,她的目光也落在柳婉清身上,只是眼中没有恶意,而是深深的好奇。
柳婉清留在李府做什么?养了几年李瑾华真觉得是她的孩子了?她疯了吧?老太太还要她和李念瑶一样,打秋风的亲戚,至于这样吗?老太太也是疯了!对别家的孩子这么好。
曾惠妍又看向董玉婷,期待在她脸上看到愤怒的神色,但很可惜的是,董玉婷神色平淡,一点没觉得柳婉清和李念瑶同等待遇有什么不对。
何静琳原本就醉心于诗词,对府中事务向来不关心,再者她进府才一年,没有子嗣,这事儿她就更不会去关注了。坐在那里,思绪已经神游天外,想着还没看完的一本诗词。
老太太不咸不淡的又说了几句,就让众人离去,留下李瑾华与她说些体己话。
董玉婷正要离开兰竹院,王妈妈叫住了她,笑着将一份单子递给她,“夫人,这是老太太想给姑太太添的东西。”
董玉婷接过折起来的单子,扫了一眼,满页密密麻麻的字,排在上头的是首饰,什么“翡翠双鲤游荷玉佩”、“鎏金嵌玉步摇”、“和田玉连纹玉镯”......再往下看,还有“珐琅掐丝镜匣”、“雀上枝头描金团扇”、“翠羽流云百褶裙”......更有给李瑾华儿子的湖笔徽墨、古书词集,当然还少不了银子,二百两银票,二百两现银,一百两换成碎银、铜钱。
怎么,是要把库房搬空吗?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老太太千挑万选,自以为给女儿找了门好亲事,不成想却是远去芜州的结局,给这么多东西,大概是心怀歉疚吧。
董玉婷将单子往旁边一递,秋荷默契接过,“一会儿拿给葛管事,让她将这些东西找出来。”
王妈妈施了一礼,董玉婷也带着秋荷去给李瑾华准备了。
这事自然不用她亲自去,秋荷拿着单子去找葛管事,其余管事则从各处赶来吟风院。
“钱坤,你安排好马车和随行护卫,一定要安全送姑太太回到芜州,你去找葛管事,看看收拾了几个箱子,你再去准备马车的数量。”董玉婷挥了挥手,钱坤就去找葛管事了。
董玉婷又叫朱月如:“路上路途遥远,你让厨房去做一些能放的久的干粮,再去买些糕点回来,一并放到马车上,车上记得再备些水。”
朱月如道:“是。”
管事又走一个。
董玉婷坐在梨木圆椅上,恍然生出自己当上老板,指挥下属做事之感。
“这次回去,你两个也安排几个丫鬟和小厮一块儿跟着,路上伺候好姑太太。”
内外院管事恭声应是。
院子里只剩下何管事站着,他是回事处的管事,专管收贴写贴,收礼送礼。
原以为这次没他的事,却不想夫人还是让他来了。
“何管事,我想请今日回帖应邀的夫人下个月初一来府上聚聚,我想摆个小宴谢谢她们。”
何管事没想到还真有事要他去做,也道一声是,就回去准备帖子去了。
交给他的事情不急,下个月才办宴,不过通常都要提前下帖,像今天的事鲜有发生。
下帖也是门学问,用大红销金纸、烫金纸、红纸素笺、还是红绒面纸,怎么称呼,怎么写都有讲究,何管事深谙此道,交给他做完全不用担心。
其他人忙的如火如荼,毕竟李瑾华明天就要走。
彼时天已经黑暗,府中点上了灯笼照明,偌大的李府被一层橙黄的光芒晕染,增添了几分温暖。丫鬟排成一列,穿过长廊,鱼贯进入明间,将晚饭摆到圆桌上。
董玉婷将几个丫鬟赶去耳房吃饭,自己慢条斯理的吃上了饭。
来到这里,她就变得慢吞吞了,仿佛被按上了慢放键,以往不到十分钟,她就能解决一顿饭,现在悠闲的能吃上二十分钟。
厨房做的是碎肉粥,搭配几样小菜,按照董玉婷的习惯,晚饭做的不多,不至于到了晚间会饿。
碎肉粥是用大米和切碎的瘦肉加上菠菜一块儿熬煮,加以少许盐调味,熬好的粥咸香味美,粥里既有肉,又有菜,口感丰富。董玉婷喜欢将凉凉的小菜放进热粥里,舀一勺一并送进嘴中,这样吃起来,仿佛粥也没那么滚烫了。
除了拍黄瓜,还有醋芹、腌萝卜、芥菜疙瘩,都能搭配粥来喝。
厨房一直对董玉婷的少没有概念,又要满足她的要求,又怕做的少了,光上几种小菜还不行,还必须要上一样比较复杂一些的。
今天晚上复杂一些的就是酒糟鱼。
将鱼处理干净,切成小块用酒和姜片腌制去腥,随后要上锅蒸熟。而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做酒糟汁,可以说酒糟鱼好不好吃就看的这一步。即便鱼不鲜嫩,酒糟汁做的好,就不用在意。
董玉婷对这道菜还蛮喜欢,因为能尝到些许的酒味。以前压力大的时候她就会喝酒买醉,把生活里的一切烦心事情抛之脑后,她喝醉的时候就只会想睡觉,哪怕第二天醒来胃里不舒服,下次也依然会喝酒买醉,因为忘记一切烦恼的那一刻,真的很自在。
齐若兮离开京兆府,接着就去了秦府。
看门的小厮上下瞥了她一眼,认出她是之前来过的人,就让她进来了。
齐若兮被带到杨曼柔的院中,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
她总觉得这里比京兆府还要阴森一些,或许是因为这里太安静了,让一向能活跃起气氛的齐若兮,在这儿也不由自主的闭上了嘴巴。
“您等一下,夫人马上来。”丫鬟轻手轻脚的给齐若兮上了茶,动作小心翼翼。
齐若兮也轻声道:“多谢姑娘。”
丫鬟朝她一笑,就站立一边,俨然一具雕像一般。
齐若兮看着沉在杯底的茶叶,想起自己听过的一个传闻。
“秦家那个嫡孙,身体不好,小时候一点儿动静都听不得,要不然就是哭闹不止,整夜不肯去睡......”
杨曼柔笑着走了进来,听不到一点声音,齐若兮因着那个传闻,观察了一下杨曼柔身上的首饰,果然没有步摇,手链等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她乌黑的头发上只插了一支莲花银簪,整个人素雅大方。
“夫人,她今天去了京兆府,拜托了林大人替她查案。”齐若兮提心吊胆的看着杨曼柔的脸色。
“我知道了。”杨曼柔笑容不变,“这些天京城不太平,确实应该让林大人出来平息一下,阻止谣言乱传。”
“那若是他真的查出来怎么办?”齐若兮紧张的望着她。
“你怕什么,如今京城发生的事情那么多,真真假假,还能查到你头上?”杨曼柔端坐着,脸上不显慌张,齐若兮莫名的便放心下来。
“这几天你不要轻举妄动,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在京城里才住了几天,有许多事都要忙吧?宅子、下人、打点、铺子......”
齐若兮赶忙道:“还请夫人帮我。”
“我当然会帮你,你夫君是我引荐给老爷的,你可不要让他给老爷惹事。”
“是,是。”齐若兮讨好的笑着。她仿佛看到自己头顶悬着一把尖刀,可是她却不能去躲,反而要继续坐在原位,任由杨曼柔摆布。
第36章 折柳赠别 次日一大早,李府门……
次日一大早, 李府门口乌泱泱的人,今天老太太最疼爱的女儿离开,谁也不敢在今天迟到。老太太还给几个孩子们请了假, 让他们来送送这个姑姑。
李瑾华低声哭泣着, 老太太也跟着又红了眼眶,其他人便在一旁劝他们。
曾惠妍拿帕子抹了两下眼睛,安慰道:“母亲,您别哭了, 等阳哥儿成了进士, 就让小妹一家留到京城。”
董玉婷最不会的就是安慰人, 只能沉默的站在一边, 轻轻拍着李瑾华的背。
老太太最期望的就是李瑾华留在身边,这话可谓是安慰到她的心坎上。
“母亲, 您回去吧。”李瑾华哭了一阵,想起老太太的年纪不能大喜大悲, 转头对董玉婷几人道, “大嫂,二嫂,三弟妹, 你们要照顾好母亲。”
曾惠妍快言快语道:“小妹,你就放心吧,有我在,保证把母亲照顾好。”
李瑾华又看向董玉婷和何静琳, 看着像是非要她们也保证才行。
董玉婷和何静琳也只好说些会把老太太照顾好的话。
李瑾华又将柳婉清拉到身边,嘱咐她:“以后我不在府里,你要替我照顾好老太太。”
柳婉清眼睛水汪汪的,眼角泛着红, 她吸了吸鼻子,认真的点头道:“我知道了......”
李瑾华放心不下她,她与李府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担心她被欺负,毕竟是还在襁褓之中就被她养大的人,再不是亲女儿,也养的如同亲女儿。可是想到夫家说的那些话,她还是收回了手,依依不舍的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驶动,渐渐的远离了李府。
李瑾华在马车中见到李府小厮放进来的嫩绿柳枝,柳,留,她伸手拿起一根,放出窗外,纸条上的柳叶迎风吹着,弯曲的枝条好似不舍似的朝着京城的方向挥舞。
......
直到马车变为一个黑点,消失在老太太的视线中,她才扶着王妈妈步履蹒跚的往府中走去。
牵一发而动全身,她一走,站在府外的所有人便跟着动了起来。众人沉默的跟在身后,老太太平静的说:“我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董玉婷见了此情此景,心情也不免的低落了几分,回了吟风院,她看着亭亭玉立的李念瑶,不禁想到她会不会也经历这些。
生离死别是人一生都会经历的,董玉婷在她还上高中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她,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瞬间支离破碎,带进家里的私生子还有爸爸的薄情,将她对那个家庭的最后一点留恋给摧毁。
但其实在内心深处,她依然渴望着亲情。
外人看来,她虽没有了亲妈,但依然吃穿不愁,她们一家在当地不缺钱,甚至她亲妈还给她留下了存款,可是她感觉不到幸福。
董玉婷渐渐明白,幸福从来不是用外物来得到的,而是感受。一件昂贵的大衣并不如温馨的一场聊天,在她感觉到幸福的瞬间,体内的激素会刺激她产生一种想落泪的冲动,这种感受不能自由的控制,谁也说不准下一次是什么时候。
她长长的叹了口气,对有些不耐烦,和看母女分别场景而啜泣的两位姨娘说:“你们也都回去吧。”
她们应了声是,便带着自家儿子女儿离开了。
“木莲,翰哥儿最近可有按照计划表学习?”三个孩子坐在身边,董玉婷免不了关心一番。
木莲和常丰彼时已经回到李博翰身边。
李博翰脸颊微微一红,“母亲,儿子每天都按照写的计划表上写的时辰学习。”
李博翰身体大好,与往常无异,不过董玉婷觉得他还是太体弱,在她和李博翰商量着写下的计划便上添了运动的时间。
起床、学习、休息、运动......计划表上全包含了,写的极为详细,只是李博翰爱书成痴,常常会忘了时间,需得木莲和常丰提醒他才行。
董玉婷欣慰的笑笑:“那便好。”
李博睿虎头虎脑的站在李博翰身边,他心目中最崇拜李凌川,第二便是李博翰。
相比之前,他黑了一些,但光是这一些,就让老太太心疼不已,还把董玉婷叫过去训斥,董玉婷充耳不闻,只说这是李博睿自己想做的事。
不过李博睿学了几天武,就没了兴趣,现在已经改为了每日半个时辰习武......董玉婷这才发觉自己这个小儿子是三分钟热度。
大儿子太好学,小儿子太好玩,怎么两个亲生儿子,两个极端?
董玉婷摸了摸他的头,夸奖道:“最近有没有听祖母的话?”
李博睿挺着胸脯:“当然听啦!我给祖母剥橘子,祖母还夸我懂事呢。”
董玉婷又掐掐他软嫩的脸,惹得李博睿很是不满,“我已经大了!”
董玉婷终于体会到那些家长逗弄孩子的乐趣,和李念瑶李博翰、秋荣等人哈哈大笑。
李博睿被三个人取笑,嘟起嘴巴。
董玉婷见他生气,收敛起笑容,看向坐在她身侧的李念瑶。
“马上要换季了,绣房该制两套新衣,夏晴,你去让她们把料子送来,咱们两个先挑。”府中一年每人要制八套新衣,一季两套,董玉婷握着掌管府邸的实权,自然能头一个挑。
“母亲。”李念瑶担忧的看了她一眼,“还是算了吧。”
董玉婷明明看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欣喜,不由问道:“怎么了?”
李念瑶放轻了声音,“今儿姑姑刚走,祖母心情不佳,或许没心情挑料子了。”
董玉婷一愣,不以为然道:“没事,你祖母不会这么小心眼儿的。”
挑个衣服料子而已,至于谁先谁后吗?
李念瑶看着沉稳,但这个年纪也爱花俏,两眼亮晶晶的,抱住董玉婷的胳膊,“好。”
很快绣房就六个人,四个走向吟风院正屋明间,一人手中放着一摊布料,另外两个人则拿着布料去了姨娘房间。
董玉婷和李念瑶走上前去挑选,李博睿扒着脑袋看,李博翰没兴趣。
绫、罗、纱、绸、缎......
翠绿、浅红、玉白、宝蓝......
看的人眼花缭乱,送去柳姨娘她们那儿的自然不如摆在董玉婷面前的。
董玉婷看了眼站在窗边往外看的长子,“翰哥儿,你不过来挑挑?”
李博翰淡然道:“母亲帮我挑就好。”
李博睿大喊道:“母亲,要这个,我和哥哥都穿这个颜色!”他拽着宝蓝色的布料。
“行,你们俩穿那个。”
绣房的丫鬟赶紧记下。
董玉婷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了两件,都是素雅的颜色。她挑选衣服颜色的审美是变化的,她小的时候,追求花里胡哨,颜色丰富越喜欢,长大后开始追求简约美,穿的衣服变成了单调的颜色。
李念瑶选了一件珠白,一件杏黄的,她们挑出来的颜色,丫鬟们分出来拿着,再去赶往兰竹院。
董玉婷想了想,叫住她们,“你们去了兰竹院,先给王妈妈说,看老太太想不想挑料子,若是不想,你们就说我挑了一件墨绿,一件天青的料子给老太太做衣裳。”
为首的丫鬟行了一礼,有些不安道:“是。”
董玉婷虽然不想理会这些规矩,但后来想想,若是府中的人知道她挑完衣服再让老太太挑,会不会以为她是故意的?
所以不如扯出来一面大旗,这样别人知道了,还要夸她一声孝顺呢。
李念瑶眼里的最后一点担忧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董玉婷见她真的高兴,便说:“不如明天我们上街去东市的锦缎阁逛,那儿的衣服才多呢。”
李念瑶听完果然更开心,脸颊染上一片红晕。
幽州,怒沧江。
五六个光着膀子的汉子攥着根粗绳,齐心协力的往后拉。
在绳子的另一端,一块石碑被牢牢绑着,上方书写“怒沧江”。
他们念着口号,将这块崭新的沉重石碑立起,原来那块破朽的石碑已经被大水冲走。这块石碑是命人重新打造的,在怒沧江的河水平稳之后,他们便拉着石碑到了这里。
参与筑堤、疏浚河道、分洪的百姓等着石碑立起的那一刻,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知道,这次水患终于解决。他们跪倒在地上感谢永明王和李总督。
半个月前,在疏浚河道的时候,突然一人指着浑浊的水面大叫:“那是什么!”
众人纷纷看去,只见水面上不知何时飘来燃着的莲灯,众人尚不解其意之时,水中突然浮出一个人。
有眼尖的立刻认出,那便是曾经落入水中的李总督。
于是众人赶快将他捞出,并去通知了永明王,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李总督竟还有一口气,在他醒来之后,百姓之间便有了传言,说李总督已经化身河伯,龙王才没收了他。
百姓对这种乱力怪神一事抱着很大兴趣,短短几天,这个传闻便像风一般被百姓熟知。甚至还有人私下里供奉李总督。
而这些事,都刻在了旁边的石碑上。
永明王站在前方,淡然的看着百姓崇敬之色,嘴角微微勾起,说道:“此后怒沧江附近郡县的百姓,便不会再受水患之苦。子良,这件事功劳在你。”
第37章 喜鹊 转眼又过了一个月,李府……
转眼又过了一个月, 李府门前停着数量马车,穿着锦衣华服,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夫人们带着礼物来赴宴。
夏晴、春月等人在门口相迎, 她们规矩好, 会说话,并不因她们是小官夫人而怠慢。
如沐春风般的招待也让几位小官夫人缓解了紧张,急忙把她们带来的礼物递过去。
李府不像昭信王府,偌大一个院子都是昭信王的, 还带着一个大花园, 董玉婷设宴的地点只能在吟风院, 这里虽然不像昭信王府的花园风景秀丽, 却也种了几束名贵的花卉。她派秋荷去请老太太、曾惠妍、何静琳等人,不过她们没来, 只送了点礼物过来。不知是觉得来了见她们掉价,还是单纯的不想来。
董玉婷没有深究, 本来她们也和这群人没有关系, 何必强求她们来。
办的是小宴,就没请戏班子。
梁氏和女儿随丫鬟来到吟风院,路上所见富贵之景象让她满眼羡慕, 这会儿到了董玉婷跟前,将羡慕收敛进心底,喜气洋洋的行了一礼,给董玉婷问好。
“你还是第一个来的。”董玉婷还记得她, 让她快坐下说话。
梁氏被丫鬟引着坐到董玉婷下首左侧第一个位置,脸上的笑意不觉更浓,“夫人还记得我。”她脸上露出一副恰到好处的受宠若惊之态,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低。
“那日你一直陪在我身边, 我忘了谁也不会忘了你。”董玉婷笑道,“近日可还好。”
梁氏见她和蔼可亲,打开了话匣子,“多亏了夫人请林大人帮忙,京中的传闻才销声匿迹。”
丫鬟正好给梁氏倒了杯老君眉。
梁氏端起茶杯,递向董玉婷,“我便在这里以茶代酒,谢谢夫人。”
“什么以茶代酒,等会儿吃午宴,有梅子酒喝,定要让你多喝几杯。”
“我在家时便喜欢喝梅子酒,这次可有口福了。”
董玉婷看向她身侧坐着的女子,十四五岁的年纪,容貌清秀,穿了一件翠色长襦裙,脸上始终带着浅浅的笑容,一副弱柳佛风的模样,不过这里大多数官家女子都是这个模样。
梁氏见她看自己的女儿,忙介绍道:“这是我家小女蓉姐儿。”她不动声色的拉了拉女儿的胳膊。
蓉姐儿上前一步,微微屈膝,“见过夫人。”
动作说不出的好看,不过从她颤抖的声音能听出她心里的紧张。
董玉婷看了眼她头上的百合玉簪,正和李念瑶戴的相似,问道:“几岁了?”
“十四。”
“和我这两个女儿差不多的年纪,你们三个孩子便一块儿去外面玩吧。”
梁氏不由得欢喜。
李念瑶起身,朝梁氏微微点头,便带着李念薇和蓉姐儿出去了。
接着,来赴宴的夫人皆坐下说话,带来的女儿便由李念瑶招待。
在这里,社交是后宅女眷的必修课,所以在这个年纪就随着母亲参加各种宴会女子比比皆是。
齐若兮只有独子,却不好带到这样宴席上,便和另一位夫人结伴前来了。
董玉婷大概能猜测到放出那消息的人是齐若兮,就算不是她,也与她有关联,却也不愿在宴席上故意刁难什么。
她只是想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搞坏她的名声?
在外头迎接宾客的夏晴和春月等人对了对人数,见宾客已到,就命人关上大门。
春月让夏晴先回去伺候,自己领着其他小丫鬟去厨房。
“乳酪都做好了吗?”春月站在厨房外,自有人讨好的凑了过来。
自上次换药一事发生,现在厨房有规矩,谁来也只能在厨房外说事,进去后还必须有厨娘看着,不然出事厨娘也脱不了干系。
即便春月是董玉婷身边的丫鬟,也严格照做。
厨娘在衣服上擦了两下手,答道:“好了好了。”
“夫人要请宾客在院子里赏花,就这会儿把乳酪端过去吧。”春月一声令下,跟在后头的丫鬟走进厨房,将一碗碗乳酪从小心端出。
董玉婷和她们也不是年轻女子了,都已嫁做人妇,生子生女,谈论的话题自然围绕着孩子。虽然带来的都是女儿,可家里的,亲戚家的小子也顺嘴提了一句,才高八斗,玉树临风这类的话不要钱似的往外说,毕竟这样的大好机会,若是能给自家女儿挑个好夫家,提前定下,岂不是件美事。
董玉婷有些惆怅,以前在谈论孩子这个话题上,她从来插不上嘴,现在居然也能说上两句了。
有些人还想打听李博翰和李念瑶的婚事,虽然知道自家孩子配不上,但也想满足一下好奇心。
院子里,李念瑶和几个女子正说着话,不知道提到什么,发出阵阵笑声。
就连那笑声都悦耳动听。
她们个个穿着曳地襦裙,青绿、杏黄、绯红......各色的衣裳,让人看花了眼,从远处看,就是一幅美妙的画卷。
温暖的阳光照在她们水嫩的脸颊上,好似珍珠一样泛着玉白的光。
和院子里种植的名贵花卉相比,一时间分不清到底谁更娇嫩欲滴。
董玉婷微微一笑,结束这个话题,带着众位夫人来到院子。
她们没直接去院子,而是从抱厦走过,沿着抄手游廊慢慢围绕花园走。
董玉婷走在最前,后方跟随了一众小尾巴,梁氏在左,齐若兮在右。
抄手游廊比院子稍高,就有一种以俯瞰的角度看花园。
走在最后的几个小官夫人新奇的四处观看,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好看的花朵。
梁氏指着院中一株盛开着如胭脂红般的花,“这是海棠花吧,果然香气馥郁,花团锦簇。”
她的话一出,众人便随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海棠花小小的一朵,却开的很密,像是一串串檐铃似的坠在枝头。
齐若兮赞叹道:“是垂丝海棠吧,果然与众不同。其他的海棠花向上盛开,花瓣大而多,不像垂丝海棠,一个个都往下坠。”
梁氏暗暗撇嘴,心道:这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用得着你说?可真会显摆自己。
众人便随着齐若兮的话,夸赞起院中种植的名贵花卉。
待走到茗香轩,董玉婷停了下来,这里设了座,四面通风,众人依次坐下。
一个丫鬟手拿托盘,向她们走了过来。
轩下设了三张桌子,和董玉婷坐在一张桌子上的是梁氏,齐若兮和刘氏。
她们三个算是这里除董玉婷之外地位最高的人,理所当然的陪在董玉婷身边。
托盘中是剪下的花束,有牡丹、玉兰、桂花等。
“这花我已经不适合戴了。”梁氏拾起一束玉兰,惋惜道。
齐若兮眉眼带笑,附和道:“这花还是得年轻的女子带才好。”她起身唤来院子里的小姐们。
李念瑶等人也聊了一阵,彼此有了几分熟悉,听到长辈唤她们,便结伴来到茗香轩。
赏花宴有赏花宴的规矩,在这之前,秋荷就给董玉婷说了一遍。
李念瑶微微低头,由着董玉婷将那株牡丹插在她的发髻上。
像董玉婷这种年纪的妇人,戴鲜花只让人觉得不稳重,而李念瑶这个年纪的女子,头戴鲜花,只觉得天真烂漫,朝气蓬勃。
“小姐与这花可真是配极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小姐是那天上的花仙呢!”梁氏忙着给蓉姐儿头上插花,齐若兮就一直站在董玉婷身边,大肆的夸赞李念瑶。
李念瑶脸颊与头上戴的花朵成了一个颜色,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对这话很受用。
这些夫人虽觉得自己女儿也很好,但在别人府中,还是李府里,不敢夸赞,七嘴八舌的都夸起李念瑶来。
李念瑶轻快的走到刚认识的小姐们身边,“我们几个凑在一块儿,这里岂不是天上的花宫了?”
春月带丫鬟们将一碗碗乳酪放到桌上,董玉婷笑着让她们坐下来吃。
梁氏见到碗中的乳酪成奶白色状,样子居然制成了花朵的形状,上面一层蜂蜜,碗的边沿则放了一圈切好的时令鲜果。
尝起来还有些凉爽,刚好缓解在外面的热意。
这时,两只鸟儿,飞入茗香轩中,竟落到了董玉婷这一桌上。
那鸟儿尾羽很长,羽毛只有黑白两色,嘴巴很尖,蹦蹦跳跳的往董玉婷的碗中啄去。
这一桌的人都吓了一跳,站在一旁的秋荷脸色一变,急忙上前驱赶。
那鸟儿感受到危机,机灵的飞出了茗香轩,又落到院中的垂丝海棠上,叽叽喳喳的叫了起来。
刚才梁氏忙着给蓉姐儿头上插花,让齐若兮一直在董玉婷身边阿谀奉承,于是这会儿抢话道:“夫人,那是喜鹊,刚才咱们一桌人,独独落到夫人碗边,这不是在说夫人有好事发生了?”
她得意的朝齐若兮看了一眼,见她并没有恼怒的意思,顿时生出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真是,刚才我瞧见了,那鸟飞进来,偏偏就落在夫人身边,可不是说夫人福运连绵?”
“喜鹊报喜,看它都不愿意走呢!”
古人迷信,董玉婷虽不大相信,但也不会反驳,淡定的笑着,接受了她们的祝福。
第38章 回府 春月虽然有些泼辣,但做……
春月虽然有些泼辣, 但做事却挑不出毛病。今天的赏花宴,秋荷随侍董玉婷身边,春月则一直来往于厨房。
见时候差不多了, 董玉婷唤春月去传膳。
午饭的席面还是请的厨房厨娘来做, 没请外面的厨师,她觉得李府的厨娘做的饭菜足以。